电除颤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22.40 KB
- 文档页数:1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熟练处理电除颤中的意外情况在医疗急救领域,电除颤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常用于治疗心脏停搏或心律失常等紧急情况。
除颤仪作为医护人员使用的主要工具之一,其正确操作流程和熟练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除颤仪操作流程,并提供相应的考核标准。
除颤仪操作流程1. 检查除颤仪准备情况在使用除颤仪之前,医护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的准备情况。
确保除颤仪电池充足,电极粘贴良好,线缆完好无损。
2. 确认患者状态在开始除颤前,应先确认患者是否处于心跳骤停或严重心律失常的状态。
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和脉搏等指标来判断。
3. 准备电除颤过程将除颤仪设置为合适的除颤能量水平,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波形类型(常见的有单相波和双相波)。
确保电极正确粘贴在患者胸前,避免与其他物体接触。
4. 发送电除颤在确认患者状态符合电除颤条件后,医护人员应进行电除颤。
根据医生的指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按下除颤按钮将电能释放到患者体内。
5. 观察复苏效果在每次除颤后,医护人员需要观察患者心脏是否恢复跳动。
如果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应立即停止电除颤,并进行后续抢救措施。
6. 记录数据在整个除颤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记录关键的数据,如除颤时间、除颤能量、复苏效果等。
这些数据有助于后续的评估和分析。
考核标准为了保证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操作电除颤仪并处理意外情况,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考核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核内容:- 熟悉除颤仪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能够准确识别除颤仪上的关键按钮和指示灯。
- 能够正确检查除颤仪的准备情况,包括电池电量、电极粘贴情况和线缆完好性。
- 能够根据患者状态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水平和波形类型。
- 能够熟练操作除颤仪进行电除颤过程,包括按下除颤按钮进行能量释放。
- 能够熟练观察和评估患者的复苏效果,包括判断心脏是否恢复跳动。
- 能够正确记录关键数据,如除颤时间、能量水平、复苏效果等。
- 在意外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应对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一、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a. 确认患者无意识并没有自主呼吸。
b. 确保患者皮肤干燥,无潮湿。
c. 确保患者没有穿戴任何金属物品。
2. 打开除颤仪。
a. 按下电源开关,等待除颤仪启动。
b. 确认除颤仪电源指示灯亮起。
3. 贴上电极片。
a. 拿出电极片,揭下保护膜。
b. 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胸部右上方和左下方。
c. 确保电极片牢固贴合患者皮肤。
4. 分析心律。
a. 按下分析按钮,等待除颤仪分析心律。
b. 确认除颤仪显示出心律分析结果。
5. 发送电击。
a. 如果除颤仪提示需要电击,确认患者周围人员远离。
b. 按下电击按钮,确保患者没有接触任何金属物品。
c. 确认电击完成后,继续观察患者心律。
6. 结束操作。
a. 如果患者恢复心跳和呼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b. 关闭除颤仪电源,整理好设备和电极片。
二、考核标准。
1. 准备工作。
a. 熟练掌握确认患者无意识和自主呼吸的方法。
b. 熟练掌握确认患者皮肤干燥和无金属物品的方法。
2. 打开除颤仪。
a. 熟练掌握除颤仪的开机步骤和电源指示灯的状态。
3. 贴上电极片。
a. 熟练掌握电极片的贴合位置和方法。
b. 熟练掌握电极片的保护膜的处理方法。
4. 分析心律。
a. 熟练掌握分析按钮的操作和心律分析结果的确认。
5. 发送电击。
a. 熟练掌握电击前的安全确认和患者周围人员的疏散。
b. 熟练掌握电击按钮的操作和电击后的观察方法。
6. 结束操作。
a. 熟练掌握患者心跳和呼吸恢复后的及时通知医护人员的方法。
b. 熟练掌握除颤仪的关闭步骤和设备整理方法。
以上即为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希望每位操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完整版)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人民医院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考试科室:XXX姓名:___________ 考试日期:___________ 监考人:___________操作时间:5分钟得分项目操作前准备1.评估患者是否突然发生意识丧失、抽搐、发绀、大动脉搏动消失。
2.评估患者心电图状况以及是否有室颤波(行心电监护者)。
1.呼叫患者、判断意识,呼救寻求帮助,记录时间。
2.舒适与安全:周围环境宽敞、安全,光线明亮。
3.患者去枕平卧于硬板床或绝缘床。
松解衣扣,暴露除颤部位,查看皮肤、导联、有无起搏器及金属物质。
4.迅速携除颤仪到床旁,打开除颤仪电源的开关,观察患者心律,确认是否为室颤。
5.用纱布呈“Z”型擦干患者除颤部位皮肤。
6.涂导电膏。
7.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准确选择出所需除颤电量(单向波360J,双向波200J),充电。
8.左手电极板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右手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左腋中平第5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保证导电良好(如患者大量出汗,应迅速将胸部擦干)。
9.再次观察心电示波,确认室颤。
操作员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清场,确认没有人接触床边,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键电击除颤。
10.观察除颤仪上的波形变化,监测患者心律是否变为窦性,若无效,可加大电极能量,重复电击,但最大不超过360焦耳。
11.如转复成功,关闭电源,擦净病人皮肤及电极板。
12.密切监测心律变化,做好抢救记录。
13.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评价分值扣分细则操作准确、熟练。
3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急救意识不强。
5 缺一项扣1分。
爱伤观念强。
2 超时1分钟扣2分。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
5操作流程与标准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除颤仪、电极片三片、导电膏、纱布四块、听诊器、弯盘、记录单,检查除颤仪性能良好。
3.用物准备3分钟。
扣分细则:评估不全面少一项扣1分,未评估不得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除颤仪是用于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电除颤的一种设备,是临床心血管急救的重要工具。
除颤仪的正确使用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医务人员在操作除颤仪时必须认真负责,遵循严格的操作流程和考核标准。
一、操作流程1、准备除颤仪在使用除颤仪前,需要进行以下操作:(1)开机:按下电源键,等待除颤仪进行自检,并确保设备处于工作状态。
(2)设置能量等级: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等状态,设置合适的能量等级。
一般情况下,初次电除颤的能量等级为120-200焦。
(3)连接除颤电极:将除颤电极连接到除颤仪上。
2、进行电除颤(1)检查患者生命体征:检查患者的呼吸、心率和意识等情况,确保患者处于麻醉状态。
(2)贴上除颤电极:将除颤电极粘贴在患者心脏部位,确保电极正确粘贴。
(3)设置除颤能量:根据患者的情况,设置合适的能量等级。
(4)进行除颤:按下除颤键,等待电击结束。
3、检查患者生命体征(1)观察患者呼吸:检查患者呼吸情况,如果发现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2)检查患者心跳:检查患者心跳情况,如有需要,再进行电除颤。
二、考核标准1、操作规范性:操作除颤仪时,医务人员需遵循标准操作流程,如设置能量等级、贴上除颤电极等。
2、技术熟练度:医务人员需要掌握除颤仪的操作方法,熟悉除颤仪的相关参数,在操作除颤仪时需熟练掌握操作步骤。
3、注意安全问题:医务人员在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问题,如避免触碰除颤电极、避免使用带有金属的设备等。
4、患者效果:除颤仪的正确使用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操作不当,可能影响患者成活率。
因此,医务人员在操作除颤仪时,应仔细检查所有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需要进行电除颤。
5、紧急情况处理能力:在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需要能够迅速反应,并且正确操作除颤仪以拯救患者。
因此,医务人员应接受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增强应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
总之,正确使用除颤仪非常重要,必须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功能的考核标准,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正确记录电除颤记录除颤仪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骤停的医疗设备,它能够通过向心脏施加电击来重建正常的心律。
正确操作除颤仪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生还率。
本文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并提供考核标准,以确保正确记录电除颤记录。
一、操作流程1. 准备阶段在使用除颤仪之前,首先要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除颤仪的电源是否连接正常,并确认除颤仪的电量充足。
同时,还要检查电极贴片是否完整,电极线是否连接牢固。
如果电极贴片损坏或电极线松动,需要及时更换或调整。
2. 上机阶段将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合适的位置上,通常分别粘贴在胸骨右缘和左锁骨中线上。
确保电极与皮肤充分接触,避免空气或其他物体阻隔。
然后,将除颤仪连接到电极线上,打开除颤仪电源。
3. 分析心律除颤仪会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根据分析结果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保持患者的胸部和身体稳定,避免干扰除颤仪的正常工作。
当除颤仪发出指示时,需要按照指示进行相关操作。
4. 电击操作如果除颤仪建议进行电击治疗,就需要进行相应操作。
首先,确保患者及周围人员远离电源,避免触电危险。
然后,按下除颤按钮,使除颤仪释放电能进行电击。
在电击前,需要喊声“清除”来提醒周围人员远离。
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5. 后续处理电击后,除颤仪可能还会继续分析患者的心律,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根据指示进行后续处理,如心肺复苏等。
同时,及时记录电除颤记录,以供后续分析和参考。
二、考核标准为了确保除颤仪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除颤仪的操作流程有一定的考核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核标准:1. 设备准备考核检查操作人员是否能正确检查除颤仪的电源连接情况,是否能够判断除颤仪电量是否充足。
同时,也要考核其对电极贴片和电极线的检查和更换操作。
2. 电极贴片粘贴考核考核操作人员是否能够正确粘贴电极贴片,并确保电极与皮肤充分接触,避免空气或其他物体阻隔。
电除颤操作项目分值评分细则姓名准备质量标准25分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动作敏捷(2分)、洗手(2分),戴口罩(1分)。
2、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病情、年龄、体重、局部皮肤情况(1分)、意识、心电图状况(是否为室颤波)(2分)、是否安装起搏器(1分)、去除金属饰物(3分)、暴露体位(2分)、平卧硬板床(1分)3、物品准备:除颤仪、导电糊或生理盐水纱布、干燥纱布2块、碗盘、护理记录单、笔(少一项扣1分)4、环境准备:整洁(1分)、安静(1分)、安全(1分)。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65分1、迅速携用物至床旁,开机(未连接电极或连接不当扣5分)2、再次评估患者意识和心电图,必要时遵医嘱给药,以提高室颤阈值(5分)3、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糊或包裹生理盐水纱布(2分)4、选择除颤的方法(非同步)(5分)。
5、根据医嘱选择点击能量:单项波360J,双向波120~200J(5分),6、放置电极板:一电极板放置在心尖部(左叶中线平第五肋间)(5分),另一电极板放置在心底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两电极板相距10cm以上(5分)7、按充电按钮充电(3分),术者两臂伸直固定电极板(2分),使电极板与胸壁皮肤紧密接触(5分)8、再次观察心电示波(2分),确认需要除颤,嘱其他人离开床旁,自己身体离开床缘(3分),双手同时按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5分)9、放电后立即CPR(心肺复苏)(3分),2分钟后观察心电示波了解除颤效果(3分),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10、评估无心律失常、肺水肿、低血压、栓塞、心机损伤及皮肤灼伤等并发症(3分)12、整理床单位(2分),继续监护并记录(2分)。
13、处理用物,除颤仪充电,处于备用状态(2分)终末质量标准10分1、操作熟练,程序正确。
(5分)2、急救意识强。
(5分)得分监考人员:时间:(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
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电除颤是一项在急救中至关重要的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挽救患者的生命。
为了确保操作人员能够熟练、准确地进行电除颤操作,特制定以下详细的考核评分标准。
一、操作前准备(20 分)1、环境评估(5 分)观察周围环境,确保无易燃、易爆物品,远离水源。
(3 分)评估患者周围是否有其他人员可能接触到电流,确保操作安全。
(2 分)2、患者评估(10 分)快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拍打双肩,观察有无反应。
(3 分)同时触摸颈动脉搏动,判断时间不少于 5 秒但不超过 10 秒。
(3 分)观察患者胸廓有无起伏,判断呼吸情况。
(2 分)立即呼喊求助,启动急救系统。
(2 分)3、用物准备(5 分)检查除颤仪性能,电量充足,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2 分)准备电极板,导电糊或生理盐水纱布。
(2 分)选择合适的能量设置。
(1 分)二、操作过程(60 分)1、体位摆放(10 分)迅速将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解开衣领、腰带。
(5 分)去除患者身上的金属物品,如手表、项链等。
(5 分)2、电极板放置(15 分)选择合适的电极板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左腋前线第 5-6肋间),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胸骨右缘第 2 肋间)。
(8 分)确保电极板与患者皮肤紧密接触,中间涂抹导电糊或用生理盐水纱布垫好。
(5 分)电极板压力适中,避免压力过大造成皮肤损伤。
(2 分)3、能量选择(10 分)根据患者心律失常类型和体重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
(5 分)首次单相波除颤能量一般为 360J,双相波除颤能量一般为 150-200J。
(5 分)4、充电(5 分)按下充电按钮,充电指示灯亮起,听到充电完成的提示音。
(3 分)再次确认能量选择无误。
(2 分)5、放电(10 分)确保所有人员离开患者及病床,操作者两臂伸直固定电极板,使自己身体不接触患者及病床。
(5 分)大声呼喊“大家离开”,然后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的放电按钮进行放电。
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一、准备工作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性(5分):包括手套、防护眼镜、手术帽等。
2. 准备设备和药物(5分):确认电除颤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检查电极的贴附情况,准备好所需的药物和辅助设备。
二、患者评估1. 心电图监测(5分):正确连接心电图监护仪,获取患者的心电图信息。
2. 意识状态评估(5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
3. 呼吸评估(5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判断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
三、电除颤操作1. 确认电除颤指征(5分):根据患者的心电图和临床症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电除颤。
2. 确认能量选择(5分):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心律失常类型,选择适当的电除颤能量。
3. 贴附电极(5分):正确贴附电极,确保电极与患者皮肤的贴附良好。
4. 同步除颤设置(5分):根据需要,将电除颤仪器设置为同步除颤模式。
5. 给药准备(5分):准备好所需的药物,包括麻醉剂和肌松剂等。
6. 命令确认(5分):与团队成员确认准备工作完成,并给予相关指令。
7. 除颤操作(15分):包括正确的电击操作、记录时间和能量等。
8. 除颤后处理(10分):包括观察患者的心律变化、心电图监测和患者的生命体征等。
四、团队合作1. 沟通和指令(10分):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指令,保证操作的顺利进行。
2. 协调和配合(10分):与团队成员协调配合,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
五、操作技术1. 操作流畅性(10分):操作流程是否流畅、有序,能否熟练地完成电除颤操作。
2. 操作准确性(10分):操作是否准确无误,能否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10分):操作过程中是否注意安全事项,如避免电极脱落、防止电击操作对其他人员造成伤害等。
2. 感染控制(5分):操作过程中是否注意洗手、穿戴手套等感染控制措施。
总分:100分结语: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是为了评估护士在电除颤操作中的技术熟练程度和安全意识。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电复律机也称除颤器,是实施电复律术的主体设备。
心脏直流电复律是用电能来治疗快速异位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一种有效方法。
除颤仪操作流程(一)目的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二)操作流程准备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检测电极连接情况患者准备:平卧,松解衣领,暴露胸部,取下义齿,去除金属饰物及导电物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心电监测导联线、接线板(必要时)、急救药品除颤确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室扑动)开机,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同时取下两个电极板,确认电极板与除颤仪连接均匀涂擦导电糊选择能量成人单相:200J→300J→360J双相:150J→150J→200J儿童:2~4J/Kg充电:按充电键或按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即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即左腋中线第5肋间除颤电击:胸骨电极板上的病人接触指示器显示接触良好,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除颤电击”按钮,进行除颤观察心电图变化,如原有心律失常持续出现,立即重复上述步骤,再次除颤。
呼吸、心律、血压电极板接触部位的皮肤情况整理操作完毕,关机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监测心率、心律、血压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清洁擦拭除颤仪洗手,记录(三)注意事项1、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2、涂擦导电糊时,避免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涂擦导电糊,涂擦应均匀,防止灼伤皮肤。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在皮肤表面形成放电通路,防止灼伤皮肤。
4、安有永久性起搏器或ICD的患者,电极板放置位置应避开起搏器或ICD植入部位至少10cm。
5、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金属物品。
6、除颤仪默认的除颤方式为非同步除颤,需同步除颤时按SYNCON/OFF键,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电除颤操作及评分标准→ 心脏除颤操作
及评分标准.txt
电除颤操作及评分标准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电除颤操作及评分标准的详细信息。
电除颤是一种紧急医疗措施,用于恢复心脏正常的心律。
电除颤操作步骤
以下是电除颤操作的基本步骤:
1. 检查设备:确保除颤仪器的电源正常,电极贴片连接良好。
2. 准备患者:将患者移至安全地方,并确保无人触碰患者。
3. 心脏监测:使用心电图监测仪器确认心脏的异常节律。
4. 准备电除颤: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能量级别。
5. 贴片安装:将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胸部的正确位置上。
6. 发送电击:按下除颤按钮将电能发送至患者心脏。
7. 继续心脏监测:仔细监测患者的心律,评估除颤的效果。
8. 做好记录:记录患者的反应、电除颤能量和相关的时间等信息。
评分标准
电除颤的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心律复苏成功与否。
2. 恢复心律所需的除颤次数。
3. 除颤电能的适当级别。
4. 保持胸部按压和通气的合适节奏。
5. 对患者安全的关注和保护。
总结
电除颤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措施,用于救治心脏异常节律。
本文档介绍了电除颤的基本操作步骤和评分标准,希望能够给医务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请注意,不同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操作方式和评分标准。
因此,我建议医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和临床实践进行判断和决策。
以上是电除颤操作及评分标准的简要介绍。
如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考相关医学资料和专业指南。
胸外心脏直流电除颤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 工号 姓名 考核者 成绩项 目评分标准及细则分值 扣分及原因 得分准 备 质量15 分 1、衣帽整齐;(做不到不得分)2、2、用物:除颤器1台、导电膏1瓶、除颤电极片(7个)、弯盘内置干纱布 2块、酒精纱布2块;(少一种扣1分)3、3、检查及调试除颤器;(未检查不得分)4、摆放合理,便于操作;(不符合要求不得分)2 3 6 4操作流程 质 量 65分清1、评估患者意识、病情,心电图或心电示波是否有室颤波,确定除颤指征; (未做不得分,少一项扣3分)2、2、将用物推至患者床旁,使患者平卧于硬板床上;(未做不得分) 2、3、暴露前胸,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床单位/地面干燥,将除 颤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膏;(少一项扣3分)3、4、打开除颤器电源,设置到非同步位置“除颤”,调节除颤器能量至所需 读数,开始充电;(未做不得分)4、5、将一个电极板置于患者右锁骨下胸骨右缘,另一电极板置于左腋中线第 五肋间,用较大压力使胸壁与电极板紧密接触;(一个位置不正确扣5分) 5、6、充电至所需能量360焦耳(单相波)或100~200焦耳(双相波)后,再次观察心电示波,确实需要除颤时,嘱无关人员离开患者和病床,两手拇指同时按压手柄放电按钮进行除颤;(未做不得分) 6、7、口述:除颤后立即行心肺复苏术(5个循环),并遵医嘱应用复苏药;再 次评估,如无效可再次进行电除颤;(不符合要求扣1.5分) 7、8、放电完毕后,观察心电监护仪评估患者,心律转为窦性时,除颤成功;(未做不得分)8、9、将患者身上的导电膏擦拭干净,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未做不得 分,少一项扣1分)10、清洁电极板,消毒后归位;(未做不得分)11、整理用物,规范洗手,记录;(未做不得分,少一项扣1分)10 5 6 1010 5 5 5 3 3 3全 程 质量20 分 1.1、操作中能随时观察患者的心电监护和病情变化情况;(未做不得分) 3.2、电极板位置正确,用后处理及时,并用酒精擦拭消毒;(未做不得分) 3、3、除颤指征掌握准确,充电量正确;(不正确不得分) 4、操作熟练、手法正确、规范,过程安全;(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5、除颤时,电极板避开电极片及导联线;(做不到不得分)4 5 5 3 3除颤术(一)目的:纠正患者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