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电除颤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4.51 KB
- 文档页数:2
电除颤操作步骤、考核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
考号:姓名:操作得分:
除口技口的操作步□及考核口分口准
目的:纠正室性心律失常,终止室颤。
注意事项:
1、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
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IoCM.
2、除颤前注意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3、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不能与金属接触类物品接触。
4、电极板放置位置要准确(心尖部:左腋前线第5-6肋间,心底部胸骨右缘第2肋间),并与患者皮肤密切接触,保证倒电良好。
生理盐水纱布涂抹均匀,防止皮肤灼伤。
5、动作迅速准确。
6、保持除颤器完好备用。
完整版)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人民医院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考试科室:XXX姓名:___________ 考试日期:___________ 监考人:___________操作时间:5分钟得分项目操作前准备1.评估患者是否突然发生意识丧失、抽搐、发绀、大动脉搏动消失。
2.评估患者心电图状况以及是否有室颤波(行心电监护者)。
1.呼叫患者、判断意识,呼救寻求帮助,记录时间。
2.舒适与安全:周围环境宽敞、安全,光线明亮。
3.患者去枕平卧于硬板床或绝缘床。
松解衣扣,暴露除颤部位,查看皮肤、导联、有无起搏器及金属物质。
4.迅速携除颤仪到床旁,打开除颤仪电源的开关,观察患者心律,确认是否为室颤。
5.用纱布呈“Z”型擦干患者除颤部位皮肤。
6.涂导电膏。
7.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准确选择出所需除颤电量(单向波360J,双向波200J),充电。
8.左手电极板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右手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左腋中平第5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保证导电良好(如患者大量出汗,应迅速将胸部擦干)。
9.再次观察心电示波,确认室颤。
操作员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清场,确认没有人接触床边,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键电击除颤。
10.观察除颤仪上的波形变化,监测患者心律是否变为窦性,若无效,可加大电极能量,重复电击,但最大不超过360焦耳。
11.如转复成功,关闭电源,擦净病人皮肤及电极板。
12.密切监测心律变化,做好抢救记录。
13.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评价分值扣分细则操作准确、熟练。
3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急救意识不强。
5 缺一项扣1分。
爱伤观念强。
2 超时1分钟扣2分。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
5操作流程与标准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除颤仪、电极片三片、导电膏、纱布四块、听诊器、弯盘、记录单,检查除颤仪性能良好。
3.用物准备3分钟。
扣分细则:评估不全面少一项扣1分,未评估不得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除颤仪操作流程纲要及考核评价标准精选文档除颤仪操作流程及查核评论标准日期:病区:姓名:层级:得分:项目内容分值扣分标准扣分目的经过电除颤,纠正、治疗心律失态,恢复窦性心律。
4少一项扣 1 分(4分)评估1.病人的年纪、体重、心律失态种类、意识状态。
5少一项扣 5 分(10 分)2.除颤仪的性能及蓄电池充电状况。
5准备1.病人:去枕平卧于硬板床。
22.环境:整齐,安全,有电源、插座、吸氧及吸痰装置;隔帘遮挡。
2少一项扣 2 分(6 分)3.用物:除颤仪、导电胶、心电监测导联线及电极、急救车、乙醇纱布等。
21.备齐用物至床旁,翻开除颤器电源,拔掉电源插头( 使用直流电 ) 。
4少一项扣 2 分2.裸露病人胸部,必需时成立心电监护。
4少一项扣 2 分3.判断病人心律失态种类。
4不切合扣 4 分4.电极板平均涂抹导电胶。
4不切合扣 4 分5.选择适合的能量,充电。
5不切合扣 5 分6.放电:搁置电极板于适合地点(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左腋中线第五肋间);10少一项扣 5 分高声嘱其余人员(含操作者)走开病人、病床。
操作7.电极板密切贴合皮肤,双臂垂直( 5kg 力量按压),两手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5不切合扣 5 分流程的放电键。
(60 分)8.放电后,立刻做一个循环 2 分钟的 CPR。
4不切合扣 4 分9.察看病人的心电图改变,如仍为室颤/ 室扑(无脉性室速)连续出现,CPR的12少一项扣 3 分同时,再充电,重复除颤步骤。
10.操作完成,将能量开关调至“手动通”。
2少一项扣 1 分11.布置病人:洁净皮肤,察看皮肤状况;监测心率、心律,并遵医嘱用药。
2少一项扣 1 分12.洗手、记录;拉开隔帘;终末办理。
4少一项扣 2 分1. 准时检查除颤器性能,实时充电。
12. 导电胶涂抹平均,防备皮肤灼伤。
13. 放电除颤时,注意病人和其余人、物绝缘。
14. 能量选择:1成人:单相波除颤用 360J; 直线双相波用120J ,双相指数截断( BTE)波用 150~注意200J,若操作者对除颤仪不熟习,除颤能量选择200J;确认电复律状态为非同少一项扣 1 分事项步方式。
胸外心脏直流电除颤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 工号 姓名 考核者 成绩除颤术项 目评分标准及细则分值 扣分及原因 得分准 备 质量15 分 1、衣帽整齐;(做不到不得分)2、2、用物:除颤器1台、导电膏1瓶、除颤电极片(7个)、弯盘内置干纱布 2块、酒精纱布2块;(少一种扣1分)3、3、检查及调试除颤器;(未检查不得分)4、摆放合理,便于操作;(不符合要求不得分)2 3 6 4操作 流 程 质 量 65分清1、评估患者意识、病情,心电图或心电示波是否有室颤波,确定除颤指征; (未做不得分,少一项扣3分)2、2、将用物推至患者床旁,使患者平卧于硬板床上;(未做不得分) 2、3、暴露前胸,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床单位/地面干燥,将除 颤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膏;(少一项扣3分)3、4、打开除颤器电源,设置到非同步位置“除颤”,调节除颤器能量至所需读数,开始充电;(未做不得分)4、5、将一个电极板置于患者右锁骨下胸骨右缘,另一电极板置于左腋中线第 五肋间,用较大压力使胸壁与电极板紧密接触;(一个位置不正确扣5分) 5、6、充电至所需能量360焦耳(单相波)或100~200焦耳(双相波)后,再次观察心电示波,确实需要除颤时,嘱无关人员离开患者和病床,两手拇指同时按压手柄放电按钮进行除颤;(未做不得分) 6、7、口述:除颤后立即行心肺复苏术(5个循环),并遵医嘱应用复苏药;再 次评估,如无效可再次进行电除颤;(不符合要求扣1.5分)7、8、放电完毕后,观察心电监护仪评估患者,心律转为窦性时,除颤成功;(未做不得分)8、9、将患者身上的导电膏擦拭干净,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未做不得 分,少一项扣1分)10、清洁电极板,消毒后归位;(未做不得分)11、整理用物,规范洗手,记录;(未做不得分,少一项扣1分)10 5 6 10 10 5 5 5 3 3 3全 程 质量20 分 1.1、操作中能随时观察患者的心电监护和病情变化情况;(未做不得分) 3.2、电极板位置正确,用后处理及时,并用酒精擦拭消毒;(未做不得分) 3、3、除颤指征掌握准确,充电量正确;(不正确不得分) 4、操作熟练、手法正确、规范,过程安全;(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5、除颤时,电极板避开电极片及导联线;(做不到不得分)4 5 5 3 3(一)目的:纠正患者心律失常。
胸外心脏直流电除颤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工号姓名考核者成绩
除颤术
(一)目的:
纠正患者心律失常.
(二)注意事项:
1、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
应注意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厘米;
2、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3、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不能与金属类物品接触;
4、动作迅速,准确;
5、保持除颤器完好备用。
6、洋地黄过量所致室颤,应从低能量开始。
7、患者如为细颤,除颤前可给予肾上腺素,使之转为粗颤再行电除颤。
(三)并发症
心肌损伤、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循环栓塞。
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电除颤是一项在急救中至关重要的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挽救患者的生命。
为了确保操作人员能够熟练、准确地进行电除颤操作,特制定以下详细的考核评分标准。
一、操作前准备(20 分)1、环境评估(5 分)观察周围环境,确保无易燃、易爆物品,远离水源。
(3 分)评估患者周围是否有其他人员可能接触到电流,确保操作安全。
(2 分)2、患者评估(10 分)快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拍打双肩,观察有无反应。
(3 分)同时触摸颈动脉搏动,判断时间不少于 5 秒但不超过 10 秒。
(3 分)观察患者胸廓有无起伏,判断呼吸情况。
(2 分)立即呼喊求助,启动急救系统。
(2 分)3、用物准备(5 分)检查除颤仪性能,电量充足,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2 分)准备电极板,导电糊或生理盐水纱布。
(2 分)选择合适的能量设置。
(1 分)二、操作过程(60 分)1、体位摆放(10 分)迅速将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解开衣领、腰带。
(5 分)去除患者身上的金属物品,如手表、项链等。
(5 分)2、电极板放置(15 分)选择合适的电极板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左腋前线第 5-6肋间),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胸骨右缘第 2 肋间)。
(8 分)确保电极板与患者皮肤紧密接触,中间涂抹导电糊或用生理盐水纱布垫好。
(5 分)电极板压力适中,避免压力过大造成皮肤损伤。
(2 分)3、能量选择(10 分)根据患者心律失常类型和体重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
(5 分)首次单相波除颤能量一般为 360J,双相波除颤能量一般为 150-200J。
(5 分)4、充电(5 分)按下充电按钮,充电指示灯亮起,听到充电完成的提示音。
(3 分)再次确认能量选择无误。
(2 分)5、放电(10 分)确保所有人员离开患者及病床,操作者两臂伸直固定电极板,使自己身体不接触患者及病床。
(5 分)大声呼喊“大家离开”,然后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的放电按钮进行放电。
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一、准备工作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性(5分):包括手套、防护眼镜、手术帽等。
2. 准备设备和药物(5分):确认电除颤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检查电极的贴附情况,准备好所需的药物和辅助设备。
二、患者评估1. 心电图监测(5分):正确连接心电图监护仪,获取患者的心电图信息。
2. 意识状态评估(5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
3. 呼吸评估(5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判断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
三、电除颤操作1. 确认电除颤指征(5分):根据患者的心电图和临床症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电除颤。
2. 确认能量选择(5分):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心律失常类型,选择适当的电除颤能量。
3. 贴附电极(5分):正确贴附电极,确保电极与患者皮肤的贴附良好。
4. 同步除颤设置(5分):根据需要,将电除颤仪器设置为同步除颤模式。
5. 给药准备(5分):准备好所需的药物,包括麻醉剂和肌松剂等。
6. 命令确认(5分):与团队成员确认准备工作完成,并给予相关指令。
7. 除颤操作(15分):包括正确的电击操作、记录时间和能量等。
8. 除颤后处理(10分):包括观察患者的心律变化、心电图监测和患者的生命体征等。
四、团队合作1. 沟通和指令(10分):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指令,保证操作的顺利进行。
2. 协调和配合(10分):与团队成员协调配合,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
五、操作技术1. 操作流畅性(10分):操作流程是否流畅、有序,能否熟练地完成电除颤操作。
2. 操作准确性(10分):操作是否准确无误,能否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10分):操作过程中是否注意安全事项,如避免电极脱落、防止电击操作对其他人员造成伤害等。
2. 感染控制(5分):操作过程中是否注意洗手、穿戴手套等感染控制措施。
总分:100分结语: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是为了评估护士在电除颤操作中的技术熟练程度和安全意识。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电复律机也称除颤器,是实施电复律术的主体设备。
心脏直流电复律是用电能来治疗快速异位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一种有效方法。
除颤仪操作流程(一)目的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二)操作流程准备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检测电极连接情况患者准备:平卧,松解衣领,暴露胸部,取下义齿,去除金属饰物及导电物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心电监测导联线、接线板(必要时)、急救药品除颤确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室扑动)开机,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同时取下两个电极板,确认电极板与除颤仪连接均匀涂擦导电糊选择能量成人单相:200J→300J→360J双相:150J→150J→200J儿童:2~4J/Kg充电:按充电键或按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即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即左腋中线第5肋间除颤电击:胸骨电极板上的病人接触指示器显示接触良好,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除颤电击”按钮,进行除颤观察心电图变化,如原有心律失常持续出现,立即重复上述步骤,再次除颤。
呼吸、心律、血压电极板接触部位的皮肤情况整理操作完毕,关机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监测心率、心律、血压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清洁擦拭除颤仪洗手,记录(三)注意事项1、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2、涂擦导电糊时,避免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涂擦导电糊,涂擦应均匀,防止灼伤皮肤。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在皮肤表面形成放电通路,防止灼伤皮肤。
4、安有永久性起搏器或ICD的患者,电极板放置位置应避开起搏器或ICD植入部位至少10cm。
5、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金属物品。
6、除颤仪默认的除颤方式为非同步除颤,需同步除颤时按SYNCON/OFF键,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电除颤操作及评分标准→ 心脏除颤操作
及评分标准.txt
电除颤操作及评分标准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电除颤操作及评分标准的详细信息。
电除颤是一种紧急医疗措施,用于恢复心脏正常的心律。
电除颤操作步骤
以下是电除颤操作的基本步骤:
1. 检查设备:确保除颤仪器的电源正常,电极贴片连接良好。
2. 准备患者:将患者移至安全地方,并确保无人触碰患者。
3. 心脏监测:使用心电图监测仪器确认心脏的异常节律。
4. 准备电除颤: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能量级别。
5. 贴片安装:将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胸部的正确位置上。
6. 发送电击:按下除颤按钮将电能发送至患者心脏。
7. 继续心脏监测:仔细监测患者的心律,评估除颤的效果。
8. 做好记录:记录患者的反应、电除颤能量和相关的时间等信息。
评分标准
电除颤的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心律复苏成功与否。
2. 恢复心律所需的除颤次数。
3. 除颤电能的适当级别。
4. 保持胸部按压和通气的合适节奏。
5. 对患者安全的关注和保护。
总结
电除颤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措施,用于救治心脏异常节律。
本文档介绍了电除颤的基本操作步骤和评分标准,希望能够给医务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请注意,不同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操作方式和评分标准。
因此,我建议医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和临床实践进行判断和决策。
以上是电除颤操作及评分标准的简要介绍。
如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考相关医学资料和专业指南。
电除颤仪使用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核对医嘱2.患者评估3.用物评估4.环境评估与准备1.操作者准备2.患者准备3.用物准备1.备齐用物至床旁,打开电源。
2.暴露患者胸部,建立心电监护。
3.判断患者心律失常类型。
4.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胶。
5.选择合适的能量。
6.充电。
(1)电极板置于胸部右缘第2肋间-心尖部。
(2)大声嘱其他人员离开。
(3)选择P、QRS、T波较清晰的导联。
(4)调节振幅。
7.左右手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放电键。
8.观察患者的心电图改变。
9.如室颤/室扑持续出现,立即重新充电,重复步骤。
10.操作完毕,将能量开关回复至零位。
11.清洁皮肤,安置患者于合适的卧位。
12.监测心率、心律,并遵医嘱用药。
13.记录。
14.健康教育1.未评估不给分,评估不完全酌情扣分。
1.用物准备:缺1项扣2分。
2.其它准备不充分的酌情扣分。
3.能量调节有误或造成皮肤灼伤等情况酌情扣20~40分。
4.急救意识不强酌情扣10~20分。
1.核对医嘱2.患者评估3.用物评估4.环境评估与准备1.操作者准备2.患者准备3.用物准备1.备齐用物至床旁,打开电源。
2.暴露患者胸部,建立心电监护。
3.判断患者心律失常类型。
4.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胶。
5.选择合适的能量。
6.充电。
(1)电极板置于胸部右缘第2肋间-心尖部。
(2)大声嘱其他人员离开。
(3)选择P、QRS、T波较清晰的导联。
(4)调节振幅。
7.左右手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放电键。
8.观察患者的心电图改变。
9.如室颤/室扑持续出现,立即重新充电,重复步骤。
10.操作完毕,将能量开关回复至零位。
11.清洁皮肤,安置患者于合适的卧位。
12.监测心率、心律,并遵医嘱用药。
13.记录。
14.健康教育1.未评估不给分,评估不完全酌情扣分。
1.缺少1项用物准备扣2分。
2.其他准备不充分酌情扣分。
3.能量调节有误或造成皮肤灼伤等情况酌情扣20~40分。
4.急救意识不强酌情扣10~20分。
胸外心脏直流电除颤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工号姓名考核者成绩
除颤术
(一)目的:
纠正患者心律失常。
(二)注意事项:
1、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
应注意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厘米;
2、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3、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不能与金属类物品接触;
4、动作迅速,准确;
5、保持除颤器完好备用。
6、洋地黄过量所致室颤,应从低能量开始。
7、患者如为细颤,除颤前可给予肾上腺素,使之转为粗颤再行电除颤。
(三)并发症
心肌损伤、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循环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