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法线千分尺
- 格式:pptx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19
公法线长度测量方法
1. 嘿,你知道公法线长度测量方法之一是用公法线千分尺来量吗?就像你量身高用专门的尺子一样。
比如在测量齿轮的公法线长度时,把千分尺卡上去,就能得出准确的数据啦!这多神奇呀!
2. 还有哦,利用光学投影仪也能测公法线长度呢!想象一下,那光把物体投影出来,然后我们就能精确地找到公法线的位置并测量,是不是超厉害的!就像你在黑暗中找到那一束照亮你路的光一样。
比如在测量一些小零件的时候就特别好用!
3. 嘿呀,你可别小看了三坐标测量机呀!它也能为公法线长度测量出一份力呢。
它就像一个超级智能的小助手,什么都能精准测量。
比如说在测量复杂形状的工件时,它就能大显身手啦!
4. 哇塞,居然有一种方法是用相对法来测量公法线长度呀!这就好比找对比,通过和已知的标准去比较来得出结果,多有意思呀!你看在检验产品是否合格时用这种方法就很合适呢!
5. 嘿,有一种叫跨棒距法的也能测公法线长度哟!就如同搭积木一样,让棒子在那里发挥作用。
在测量特定形状的工件时,这种方法就派上大用场啦!
6. 呀,还有接触式测量呢!就好像用手轻轻触摸去感受一样,从而测量出公法线长度。
在一些对精度要求没那么超级高的情况下,这可好用啦,比如日常一些小玩意儿的测量。
7. 最后跟你说呀,激光干涉法也能搞定公法线长度测量呢!那激光一闪,就像变魔术一样,准确的数据就出来咯。
在一些高精度的场合,这可是得力干将呀!比如说那些高级的仪器制造中。
总之,公法线长度测量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场合都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哟!。
公法线千分尺维修研磨的流程Repairing and grinding a thousand-foot scale of a surveyor's staff isa delicate process that requires precision and expertise. 维修和研磨测量员的千分尺是一个需要精密和专业知识的细致过程。
It is essential to follow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longevity of the instrument. 遵循系统性的方法是确保仪器精准性和使用寿命的关键。
The first step in the process is to thoroughly assess the condition of the thousand-foot scale and identify any areas that require repair. 过程的第一步是彻底评估千分尺的状况,并确定需要维修的部分。
This may involve inspecting the graduations, the sliding parts, and the base of the staff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of the damage. 这可能涉及检查刻度、滑动部件和千分尺底座,以确定损坏的程度。
Once the assessment is complete, the next step is to disassemble the parts of the staff carefully for repair and grinding. 一旦评估完成,接下来的步骤是小心拆卸千分尺的部分进行维修和研磨。
This process requires patience and attention to detail to avoid causing further damage to the instrument.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对细节的关注,以避免进一步损坏仪器。
千分尺是一种精密的量具,使用时应小心谨慎,动作轻缓,不要让它受到打击和碰撞。
千分尺内的螺纹非常精密,使用时要注意:旋钮和测力装置在转动时都不能过分用力;当转动旋钮使测微螺杆靠近待测物时,一定要改旋测力装置,不能转动旋钮使螺杆压在待测物上;当测微螺杆与测砧已将待测物卡住或旋紧锁紧装置的情况下,决不能强行转动旋钮。
有些千分尺为了防止手温使尺架膨胀引起微小的误差,在尺架上装有隔热装置。
实验时应手握隔热装置,而尽量少接触尺架的金属部分。
使用千分尺测同一长度时,一般应反复测量几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千分尺用完后,应用纱布擦干净,在测砧与螺杆之间留出一点空隙,放入盒中。
如长期不用可抹上黄油或机油,放置在干燥的地方。
注意不要让它接触腐蚀性的气体。
根据千分尺的种类不同,各种千分尺在使用时也有不同的注意事项:1、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外径千分尺时,一般用手握住隔热装置。
如果手直接握住尺架,就会使千分尺和工件温度不一致而增加测量误差。
在一般情况下,应注意外径千分尺和被测工件具有相同的温度。
千分尺两测量面将与工件接触时,要使用测力装置,不要转动微分筒。
千分尺测量轴的中心线要与工件被测长度方向相一致,不要歪斜。
千分尺测量面与被测工件相接触时,要考虑工件表面几何形状。
在测量被加工的工件时,工件要在静态下测量,不要在工件转动或加工时测量,否则易使测量面磨损,测杆扭弯,甚至折断。
按被测尺寸调节外径千分尺时,要慢慢地转动微分筒或测力装置,不要握握住微分筒子挥动或摇转尺架,以致使精密测微螺杆变形。
测量时,应使测砧测量面与被测表面接触,然后摆动测微头端找到正确位置后,使测微螺杆测量面与被测表面接触,在千分尺上读取被测值。
当千分尺离开被测表面读数时,应先用锁紧装置将测微螺杆锁紧再进行读数。
千分尺不能当卡规或卡钳使用,防止划坏千分尺的测量面。
2、内径千分尺的使用注意事项:选取接长杆,尽可能选取数量最少的接长杆来组成所需的尺寸,以减少累积误差。
公法线千分尺校准操作规程一、校准前1、观察校准室温度是否达到规程要求,0~100mm的千分尺室温在20±2℃,若没达到规程要求的温度,启动空调,千分尺恒温两小时后方可进行校准。
2、把清洗后受检的千分尺及4等量块用绸布擦净,一同轻放在校准室的木桌上。
3、把校准中所需的2级平面平晶、平行平晶、塞尺、测力计、粗糙度比较样板等配套设备取出擦净后,放在校准室木桌上备用。
二、校准中1、校准时需戴上白手套。
目测千分尺无影响使用的外观缺陷,新制的千分尺及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他缺陷,测微头上刻线应清晰,均匀;千分尺上应有测量范围,制造厂名及出厂编号等标志;新制的千分尺应附有调零工具,测量上限大于25mm的千分尺应附有校对用的量杆。
各部分相互作用平稳无卡住现象。
锁紧装置作用是否有效。
2、检查测力是否在6N—10N范围内,然后对准零位。
微分筒准面端面与固定套管纵刻线的右边缘应相切,允许压线<0.05mm,离线<0.1mm。
3、千分尺和校对用量杆的测量面表面粗糙度<0.05um,用粗糙度比较样板以比较法进行校准。
4、千分尺平面度的校准用平面平晶以技术光波干涉法进行校准,1级千分尺平面度小于1 um,千分尺两测量面的平行度用平行平晶校准,使用时,依次将四块厚度差为1/4螺距的平行平晶放入两测量面间,转动微分筒,使两测量面与平行平晶接触,并调整平行平晶使其接触点在同一侧,记取两测量面上出现的干涉带条数。
5、千分尺示值校准,应均匀分布于测量范围的五点上进行校准,以千分尺读数偏差减去量块修正值之差作为千分尺的示值误差。
6、校准时做好原始记录,做到数据准确,对合格千分尺应填发校准证书,不合格的千分尺填发校准结果通知书,书写要工整,不能涂改,校准员、核验员必须签名。
三、校准后1、校准完后,量块要及时清洗,干后放置干燥缸内,受检合格的千分尺涂上防绣油。
2、下班前做好校准室清洁,关好电源、门窗后方可离去。
外径千分尺使用说明外径千分尺产品资料千分尺产品明细:外径千分尺、测微头、螺纹千分尺、公法线千分尺、内径千分尺、深度千分尺、杠杆千分尺、板厚千分尺、壁厚千分尺、尖头千分尺、小测头千分尺、电子数显外径千分尺一、外径千分尺(三级产品分类)1、产品简介:外径千分尺是利用螺旋副原理对弧形尺架上两测量面间分割的距离进行读数,适用于工件的外尺寸测量的工具。
2、购买列参数:见表3、产品特性:适用于工件的外尺寸测量,可测量工件精度在IT6-IT10 。
外径千分尺按分度值可分为0.01mm和0.001mm根据所测工件精度要求选择相应的产品。
测微螺杆采用优质合金钢制造,经淬火后精密磨削,变形小,耐用度高。
测量范围w 300mm的外径千分尺测量面镶硬质合金,使用寿命长。
测力装置采用双棘轮结构,测力稳定。
外径千分尺符合国家标准GB/T1216-2004。
测量范围(25-300) mm外径千分尺附有校对量杆1支;测量范围(300- 1000) mn#径千分尺附有校对量杆2支;测量范围(1000- 3000) mm外径千分尺附有校对柱2支,校对量杆4支,具体尺寸详见参数列表。
1000- 3000mm管结构外径千分尺是由外径千分尺和百分表组成的通用外尺寸测量器具。
1000- 3000mm管结构外径千分尺适用于重型机械或矿山机械等加工大尺寸零件的测量,通过活动测砧、量杆、校对柱及测微头来实现每种规格量程为500mm的尺寸测量。
用校对柱、测微头及量杆做尺寸的调整,用百分表进行比较测量,百分表量程为10mm读数更直观、方便。
1000- 3000mmt结构外径千分尺符合JB/T 10007-2012。
测力装置注意事项:转动测力装置渐进量面,听见“卡卡”声,表明量面与工件已接触上,测力装置卸荷有效,即可读数。
校对量杆的使用方法和作用:校对量杆用于测量范围大于25mm的外径千分尺校对“0”位。
把校对量杆当做被测工件进行测量,如果千分尺上的读数与校对量杆实际尺寸相同,表明“ 0”位正确。
300-325mm公法线千分尺校准摘要:一、千分尺的概述二、300-325mm公法线千分尺的校准方法1.校准前的准备工作2.校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校准结果的判定与处理三、校准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四、千分尺的维护与保养正文:一、千分尺的概述千分尺,又称为千分尺规、千分尺量具,是一种精密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厚度、直径等尺寸。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刻度盘上的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接触,通过读取刻度盘上的数值,精确地获得被测物体的尺寸。
300-325mm公法线千分尺作为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在工业生产、实验室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300-325mm公法线千分尺的校准方法1.校准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300-325mm公法线千分尺校准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检查千分尺的外观,确保无明显损伤或磨损;(2)准备校准用的标准器,如标准块、校准卡等;(3)确保校准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以保证校准结果的准确性。
2.校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校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千分尺与标准器的接触要充分、均匀,避免因接触不良导致的误差;(2)读数时,要垂直于刻度盘,视线与刻度线平行,避免因读数角度偏差导致的误差;(3)在校准过程中,不要过分施加力,以免影响千分尺的测量精度。
3.校准结果的判定与处理校准结束后,需要对校准结果进行判定与处理:(1)比较校准后的千分尺示值与标准器的示值,判断是否存在超差;(2)如存在超差,根据超差范围确定是否需要重新校准或更换千分尺;(3)对校准结果进行记录,便于日后复查和对比。
三、校准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在校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校准结果不稳定、误差较大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办法:(1)检查千分尺的安装是否正确,如有异常,需重新安装;(2)检查校准环境是否满足要求,如温度、湿度等;(3)检查校准过程中是否存在操作不当,如用力过大、读数角度偏差等;(4)如仍无法解决问题,可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公法线千分尺使用
名称:公法线千分尺
量程:50-75mm
一、组成:公法线千分尺、校准标准柱、扳手、隔热手柄、测砧(zhen)、锁紧装置。
公法线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验查千分尺是否完好。
2.使用时,将千分尺测量面及测量零件表面干净。
3.使用时,必须首先归零。
在归零时,缓慢地使测量杆与测砧接触,所用的力须和测量时保持一致(国家标准规定用力为2~3N),考虑到测量的不确定性,一般都要置零两次以上,测量次数不低余3次。
二、公法线计算
如图纸已知:模数:M=3 齿数:Z=2 压力角:α=20°
公法线W,W=(k×π×m + S + m×Z×0.014904384)÷cos20 。
其中K是跨齿数,m是齿轮模数;S是齿轮齿厚。
注意齿厚S,是图纸表明的最大齿厚,和最小齿厚,要分别代入计算,获得两个公法线的数值,构成公法线长度的两个极限值。
(cos20 。
≈0.93969262078591)
三、测量方法
1.将齿条或齿轮平均分为四段以上(四舍五入)
2.测量时将被测产品移入两测量面之间,调微分筒,使工作而快接触到被测物件后调测力装置、听到三声“咔咔咔”时停止。
轻旋转测微手柄嘀嘀嘀三声后为标准读数测量数值
3.分段测量结果记录最大与最小值,如测量不合格时及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