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检疫处理实例
- 格式:ppt
- 大小:15.02 MB
- 文档页数:60
动物及其产品检疫违法违规案例一、病猪混进市场的“惊险之旅”话说有个小商贩老张,他呀,想多赚点钱,就动了歪脑筋。
老张在农村收购生猪的时候,明知有几头猪看着病恹恹的,像是感染了啥病菌,可他还是把这些病猪和健康猪混在一起,打算运到城里的农贸市场去卖。
按照规定,每头猪都得经过严格的检疫,合格了才能进入市场流通。
但是老张觉得检疫又花钱又麻烦,就想偷偷绕过这个环节。
他趁着天还没亮,开着小货车就往城里赶。
可他没想到,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早就得到了线报,在进城的必经之路设了关卡检查。
工作人员一检查,发现这些猪有些不对劲,很多猪都有发热、咳嗽的症状。
这老张呢,还想狡辩,说这些猪可能是路上着凉了,没啥大毛病。
工作人员可不吃他这一套,直接把这批猪都扣押了,然后送去专门的检测机构检测。
结果一出来,这些病猪感染了一种会传染给人的病菌。
老张这可就犯了大错啦,他这种逃避检疫、企图将病猪流入市场的行为,不仅违反了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规定,还可能会给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老张被罚款不说,还得承担这批病猪的无害化处理费用,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二、走私“问题牛肉”的闹剧。
有一伙不法分子,他们觉得国外有些牛肉价格低,要是能偷偷运进来,肯定能大赚一笔。
这伙人就打起了走私牛肉的主意。
他们通过一些非法渠道,从国外弄来一批牛肉,这些牛肉可没有经过咱们国家正规的检疫程序。
要知道,不同国家的动物疫病情况不一样,咱们国家的检疫标准是为了防止国外的疫病传入,保障国内的畜牧业安全和老百姓的健康。
这伙走私分子把牛肉藏在一些隐蔽的地方,像在大货车的暗格里,或者伪装成其他货物的包装。
可是呢,海关和动物检疫部门的工作人员那可是火眼金睛。
在一次联合检查中,工作人员发现一辆大货车的货物清单有点可疑,经过仔细搜查,就把这批走私牛肉给找出来了。
这些牛肉的来源不明,也不知道有没有携带疯牛病之类的可怕疫病。
这伙走私分子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和进出口相关法规,他们面临着严厉的法律制裁,走私的牛肉也全部被销毁,防止这些“问题牛肉”流入市场。
畜牧兽医行政执法案例范文一、案例背景。
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镇,这里有不少农户都养着家畜家禽。
镇里有个老张头,养了一群鸡和几头猪。
老张头这人吧,有点倔,总觉得自己养了这么多年的畜禽,啥都懂,根本不需要什么新规定来管。
二、事件起因。
有一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小李和小王在例行检查的时候来到了老张头的养殖场。
他们一进去就发现了一些问题。
那几头猪看着有点没精打采的,而且猪舍的卫生状况简直是一塌糊涂,到处都是粪便,也没有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通风。
再看那群鸡,饲料摆放得乱七八糟,有的都发霉了,这可是会影响鸡的健康的啊。
小李就很客气地对老张头说:“张大爷啊,您这养殖场有些地方不符合规定呢。
您看这猪舍的卫生得搞搞好,通风也得弄起来,还有这鸡的饲料,发霉的可不能给鸡吃啊,这会让鸡生病的。
”老张头一听就不乐意了,他脖子一梗,说:“我养了几十年的鸡和猪了,以前都这么养的,也没见出啥问题。
你们这些小年轻,懂个啥。
”三、执法过程。
小李和小王可没被老张头的态度吓退。
他们拿出了相关的畜牧兽医法规手册,翻到对应的条款,耐心地给老张头解释。
小李说:“张大爷,您看这法规上明明白白写着,养殖场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饲料要保证质量,这都是为了畜禽的健康,也是为了咱们消费者能吃到安全的肉啊。
您要是不按照规定来,这畜禽要是生病了,到时候传染开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可是老张头还是不听,他觉得这些规定就是来折腾他这个小养殖户的。
这时候,小王就严肃起来了,他说:“张大爷,我们今天来是给您先提出整改意见,如果您拒不执行的话,我们可就要按照执法程序来处理了。
这可不是跟您开玩笑的。
”老张头看这两个工作人员态度很坚决,心里有点犯嘀咕了,但嘴上还是不肯服软,说:“你们爱咋咋地。
”小李和小王回去后,就把老张头养殖场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并且按照执法流程,向领导汇报了情况,准备下一步的行动。
过了几天,他们又来到老张头的养殖场,发现老张头还是没有做出任何整改。
于是,小王向老张头出示了畜牧兽医行政执法的文书,告知他因为他没有按照规定整改养殖场存在的问题,现在要对他进行一定金额的罚款。
生猪屠宰检疫的操作及无害化处理1、宰前检疫入场检查:生猪从养殖场经过运输进入到屠宰场时,必须查证相关物品。
确保生猪持有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但是外省和本省调运生猪开具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有所差异,要注意检查,如有需要还必须持有《重大动物疫病非疫区证明》等。
同时,生猪调运前必须佩带相应的耳标。
如果检查证物相符,且证件齐全,此时才允许进入屠宰场待宰。
待宰检查:生猪进入屠宰场后,在静态、动态以及食态等方面对猪群进行全面检查,主要是检查其外貌、精神状态、呼吸状态、饮水情况、排泄物状态以及运动状态等,据此判断猪群体健康与否。
如果需要还可进行个体检疫,通过采取视诊、听诊和触诊等方式对个体猪只进行检查。
宰前复检:生猪正式进行屠宰前还需要再进行一次群体健康检查,如有需要可采取对个体猪只进行测温,从而进一步剔除可能患病的生猪,如果检查确认健康,则可开具“准宰单”允许进行屠宰。
如果生猪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受到不良应激刺激而导致处于濒死状态,则需要由检疫人员出具相关的急宰证明,然后送入到急宰室采取急宰。
经过屠宰检疫结果合格,需要加盖验讫印章;如果结果不合格,需要加盖销毁印章,并采取无害化处理。
2、宰后检疫颌下淋巴结检验:剖检生猪的颌下淋巴结,观察是否存在充血、肿胀、出血或者其他病变,如有需要还可对口腔、舌及咽喉黏膜进行检查,并对扁桃体进行剖检,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化脓灶、结核、炭疽等。
同时,还要对生猪的蹄部进行检查,看是否发生水泡等病变。
体表检验:对生猪的全身皮肤或者剥皮后的体表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看是否存在出血、炎症、疹块、结节以及坏死等病变。
如果发现可疑猪只则要立即进行标记,便于在进行下道工序时对此采取综合判断。
使用皮检灯对剥下的猪皮进行透视检验,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猪丹毒等病变。
胃肠检验及脾脏:对胃肠浆膜进行视检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现象,主要是指充血、出血、水肿、溃疡、坏死等。
将回盲瓣抓住使链状淋巴结暴露,并在上面作内“八”字形或者弧形切口,对色泽、大小、质地、形状进行观察,是否充血、出血、增生性炎以及坏死。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文书制作示例案情概述2011年10月21日,甲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李某,在市场监督执法过程中,发现该县某街道市场肉贩蒋某所出售的73公斤猪肉无《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经立案调查,查明:涉案猪肉在屠宰检疫中检疫为〕2号记录人:张某现场检查(勘验)情况:甲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张某和王某对蒋某经营动物产品的摊点进行现场检查勘验,现场检查勘验时蒋某在场,向其出示执法证件后的检查勘验情况如下:该经营摊点位于甲县某街市场某某号,摊点坐南向北成门子型,无门头,面向北摆有两组柜台,柜台两侧向上延伸焊接有一个门子型铁架。
柜台上摆放一个肉案,在肉案右侧摆放一个电子称,门子型铁架上方有四个铁钩,其中二个铁钩上分别挂着二分体的猪肉两片,该猪肉皮下出血,脂肪发红,肌肉有明显出血点,在肉案的左侧摆放有猪蹄四个,无包装物,经称重总重量为73千克,其中猪肉71千克,猪蹄2千克。
该猪肉没有检疫印章,经营摊点内也未见张贴有检疫证明。
执法人员检查时用数码相机对现场拍摄了6张照片,并经蒋某核对无异。
对涉案的73千克猪肉及猪蹄采取了证据登记保存措施。
当事人签名或盖章:蒋某(手印)(见证人签名或盖章:)执法人员签名或盖章:张某王某(第1页共1页)证据登记保存清单执法证件号:024007王某024010甲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印章)2012年10月21日当事人签名或盖章:蒋某询问笔录询问时间:2012年10月22日10时08分至11时02分询问地点:甲县新德村××号×楼询问机关:甲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询问人:张某执法证件号:024007王某执法证件号:024010记录人:张某被询问人:姓名蒋某性别男年龄40(第1页共3页)笔录纸问:你身份证上载明的住址是甲县解放东路××号×单元××号,你现在住哪里?答:我就住在甲县解放东路××号×单元××号。
交流应当检疫而未检疫动物产品处理案例刘国辉(辽宁省北票市动物卫生监督所122100)1案件概述1.1案件来源2017年3月2日上午,北票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 对巴图营集市监督检查时发现,王某某经营的鲜牛肉未有检 疫印讫及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
1.2查处经过及事实认定执法人员到集市上对其出示了行政执法证件,说明来 意。
经执法人员检查发现,当事人王某某经营的鲜牛肉未有 检疫印讫及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执法人员当场做了现场 笔录,询问笔录,并且拍照取证,对其牛肉进行先行登记保 存等相关证据提取,认定为是一起经营依法应当检疫而未检 疫的动物产品的案件。
1.3适用法律及处罚决定依据以上事实,当事人供认不讳,认定当事人王某某的 行为违反了《中国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二十五条第 三项:禁止屠宰、经营、运输下列动物和生产、经营、加 工、贮藏、运输下列动物产品院(三)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 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对当事人下达了《先行登记保存证 据决定书》,《先行登记保存证据物品清单》,《行政处罚先 行告知书》及《听证告知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 防疫法》七十八条第一款违反本法规定,屠宰、经营、运输 的动物未附有检疫证明,经营和运输的动物产品未附有检疫 证明、检疫标志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处同类检疫合格动物、动物产品货值金额10%以上50%以下罚款;依据《XX市畜牧兽医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标 准》当事人违法行为较重,处以动物金额50%罚款,当事人 经营的牛肉金额为肆仟元(4000元),依照法定程序对当事 人王某某做出罚款人民币贰仟元(2000.00元)的决定。
1.4案件结果当事人王某某的牛肉不符合补检条件,做了没收,销毁 处理。
在法定期限内当事人自动履行了各项义务,并且缴纳 罚款:人民币贰仟元(2000.00元冤。
2思考与分析执法人员在调查取证阶段,当事人说此牛肉是从锦州市 进来的,只承认是别人送来的,并不能提供送肉人的具体情 况信息,办案人员曾怀疑过此牛肉是在家私自屠宰的,是否 属于非法屠宰案件。
违反动植物检疫法案例案例名称:违反动植物检疫法案例案例背景:2010年,中国连续发生多起违反动植物检疫法的案件,其中一起违法事件在福建省发生。
该案例涉及一名毫不知情的旅客携带濒危动物进入中国境内,引起了广泛的舆论关注。
以下将详细描述该案例的事件经过以及律师的点评。
事件经过:2010年3月15日,一名中国籍旅客小王乘坐航班从泰国普吉岛返回福建福州。
小王平日对动物保护全无了解,他在普吉岛购买了一只银狐作为纪念品,并将其带上航班。
小王并不清楚自己的行为构成了违反动植物检疫法的违法行为。
当地时间晚上20点,小王航班降落在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并接受海关人员的检查。
海关工作人员经过仔细检查后,在小王的随身行李中发现了一只活体银狐。
根据福建省动植物检疫法规定,对于未经审查、未取得相关检疫许可的动植物及其产品,海关将依法没收并进行相应处罚。
海关工作人员当即对小王进行了询问,小王坦承不知道自己携带的银狐需要进行检疫。
按照程序,福建省海关将该案件移交给福州市检疫局进行进一步调查。
福州市检疫局的工作人员在随后的调查中确认了银狐属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濒危物种,该物种未经许可携带进入国家属于违法行为。
2010年3月18日,福州市检疫局将此案移交给地方法院。
小王被指控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法》第34条第1款,并面临相应的法律处罚。
律师将会针对他的不了解法律以及随意携带濒危动物的行为进行辩护。
律师的点评:此案中,小王无意中违反了动植物检疫法,但他并不具备故意违反法律的意图。
针对此类案例,律师应该辩护小王是出于无知和缺乏法律意识导致违法行为,并通过以下几点进行辩护:1.证明小王并没有故意规避检疫程序。
他在进入中国时并没有试图隐瞒携带的银狐,而是将其放在了随身行李中。
2.强调小王是出于纪念品意图购买并携带银狐,并非为了非法交易。
他缺乏对动植物检疫法的知识。
3.引用小王是首次违法行为,没有形成恶劣后果,并且对被告进行法律教育和其他纠正措施的建议,以减轻他的刑事责任。
动植物检疫案例
案例
2010年7月21日,阳春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执法人员接到本市松柏镇畜牧兽医站的电话报告,有中介人员介绍外地客户在松柏镇没有报检购买装运猪苗运输到广州番禺,而且这个中介人员曾经多次帮助客户购买生猪运输到外地逃避检疫,并冲卡不接受公路检查站的检查。
获知这一情况后,检查站执法人员立即与阳春市畜牧局联系,争取到交警部门的协助。
深夜23时,广东高要市蛟塘镇人冼某等人用一辆车牌号码为粤Y165xx的农用车运输生猪冲过检查站执勤点不接受检查。
在交警的协助下,检查站执法人员将冼某等人运输的生猪截获,发现车上装载生猪25头,车上没有检疫合格证明和车辆消毒合格证明。
案例分析
冼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行监督检查任务,可以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者阻碍:对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动物实施补检”、第七十八条第一款以及第八十三条第三款“违反本法规定,屠宰、经营、运输的动物未附有检疫证明,经营和运输的动物产品未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处同类检疫合格动物、动物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罚款。
”由于当事人属于明知故犯,并且冲卡拒绝监督检查,情节较为严重,根据当事人违法运输的25头生猪货值27500元,因此对当事人冼某作出“依法补检和罚款人民币肆仟元整”的处罚决定。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生猪检疫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防止猪群中常见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保护农场猪的健康和生产。
在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包括非洲猪瘟、口蹄疫、猪瘟、猪链球菌性疾病、细菌性痢疾、猪肠绦虫病、猪猬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血吸虫病等。
下面我们就这些常见疾病进行介绍和控制方法。
1.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科动物传染病,具有高度致死性和急性传染性。
患病猪只能靠混合感染来发生,不同病程的患猪是髫病毒库的传播源。
目前我国高发地区主要为南方一线省份,其中以广东最为严重,近年来也有不少地方的疫情。
目前主要以严格的隔离措施、加强病毒监测、加强农户养殖卫生管理为主要控制手段,同时强化饲料来源检疫、禁止野猪等外源病毒扩散途径,预防与控制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和扩散。
2.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严重的动物传染病,是国际上非洲猪瘟之后的第二大畜牧业问题。
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食物传播、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病毒持久存在于患病和康复动物体内,还可以由健康病毒携带者传染。
预防口蹄疫主要是建立完善的疫苗接种制度,定期接种口蹄疫疫苗是防治本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3. 猪瘟(Swine Plague,SP)猪瘟是一种急性、高度传染、以呼吸道症状和多脏器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猪科动物传染病。
由猪瘟病毒引起,传染性极强,死亡率较高。
预防猪瘟主要是通过强制养猪户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和增强养殖管理,保持猪场的卫生条件,合理使用抗病药等措施来控制疫情。
4. 猪链球菌性疾病(Streptococcal Diseases)猪链球菌性疾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链球菌性肺炎、链球菌性脓毒症、链球菌败血症等。
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食物传播、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病原体持久在猪体内,易造成大面积的感染。
动物制品检疫及相关案例案例一: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检察院督促规范快递收寄验视行政公益诉讼案2018年5月,绵阳的王某某从广东网友处以1850元价格购得球蟒10只,后利用QQ群、微信群等发布信息,并通过绵阳某快递公司邮寄运输球蟒,以每只300元的价格出售给成都的胡某某、上海的黄某某、济南的孙某及保山的丁某、呼和浩特市的王某。
2018年7月8日,王某某快递邮寄的球蟒被呼和浩特市某快递有限公司发现后移交辖区森林公安。
经鉴定,涉案的球蟒系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的保护动物。
2018年11月,绵阳市森林公安涪城区分局将王某某涉嫌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移送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并将所涉其他犯罪线索移送广东、内蒙古等地公安机关。
涪城区人民检察院将该案作为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办理。
调查过程中,发现绵阳市邮政管理局怠于履职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其未对辖区内邮政普遍服务和邮政市场充分履行监督管理职责,致使王某某通过快递运输、买卖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得逞,破坏了野生动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2019年3月13日,绵阳市人民检察院向绵阳市邮政管理局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
建议其及时依法查处涉案快递公司,并加强对辖区内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监督管理,开展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执行收件验视制度专项督查活动。
绵阳市邮政管理局收到检察建议后,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落实。
一是依法立案查处涉案快递公司;二是开展邮政业安全警示教育培训;三是开展执行收寄验视、实名收寄及过机安检三项制度专项整治活动;四是与绵阳市森林公安联合出台《关于加强野生动物寄递管理工作的通告》,督促野生动物资源富足区域的企业严格落实收寄制度,并加强野生动物犯罪信息上报,配合公安机关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
绵阳市人民检察院以办理该案为契机,启动了全市检察机关保护野生动物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与市公安、市林业局联合会签《关于加强网络监管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实施意见(试行)》,加强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行为的力度。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物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兽医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动物健康、维护公共卫生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得到了不断完善。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国内兽医法律法规案例的分析,探讨兽医法律法规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一、案例背景某市一家大型养殖场,饲养着大量生猪。
近年来,该养殖场连续出现猪瘟疫情,导致大量生猪死亡,经济损失惨重。
当地兽医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对养殖场进行了调查。
二、案件调查调查发现,该养殖场存在以下违法行为:1. 未按规定进行动物疫病监测和报告:养殖场在发现猪瘟疫情后,未及时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延误了疫情控制的最佳时机。
2. 违规使用兽药:养殖场在治疗猪瘟过程中,使用了未经批准的兽药,导致病情加重。
3. 未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养殖场在处理病猪尸体时,未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造成了环境污染。
三、法律法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当地兽医部门对养殖场进行了以下处罚:1. 责令改正:要求养殖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按照规定进行动物疫病监测和报告。
2.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养殖场违法所得的兽药销售收入。
3. 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对养殖场处以罚款。
4. 吊销相关许可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吊销养殖场的动物防疫许可证。
四、案例分析本案中,养殖场违法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动物疫病监测和报告制度执行不到位:养殖场未按规定进行动物疫病监测和报告,导致疫情蔓延,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2. 兽药使用不规范:养殖场违规使用兽药,不仅加剧了病情,还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危害。
3. 无害化处理不到位:养殖场未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造成了环境污染,危害了生态安全。
五、启示本案反映出我国兽医法律法规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1. 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足:部分养殖户对兽医法律法规了解不够,导致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动植物检疫案例分析标题:动植物检疫案例分析:非法携带动植物入境事件的法律解决与启示导言:动植物检疫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护农业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仍有一些人携带未经检疫的动植物进入他国,给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带来严重威胁。
本文以一起发生在2010年的动植物检疫案例为基础,详细分析了事件的经过和处理过程,并对类似事件的法律解决方式进行探讨。
案例概述:事件名称:非法携带动植物入境事件时间:2010年月日地点:某国国际机场事件经过:2010年月日,甲某携带一只疑似非法进口的动物从乙国国际机场入境时被海关人员发现。
经检查,该动物属于稀有珍贵的物种,并未获得任何检疫手续。
根据甲某的解释,他是参加一次野生动物保护研讨会的代表,此动物为会议期间的展览品之一。
海关人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该动物进行了扣押,并通知了国家林业局和植物检验检疫部门。
经过鉴定,该动物确属国家保护动物名录之内的物种,且并未经过合法渠道进口。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非法携带、运输、交易极其稀有珍贵动植物属于违法行为。
法律处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甲某的行为已经构成非法携带动植物入境的违法行为。
有关部门依法采取以下措施:1.没收动物并予以合理安置:该动物被国家林业局收回,并安排在合适的环境下进行养护和研究。
2.刑事处罚:甲某作为非法携带者,将受到相应刑事处罚。
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于非法运输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物种的行为,可处以罚款或者拘役,情节严重者可判处有期徒刑。
3.行政处罚:甲某还将受到损害国家生态安全和农业发展的非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比如罚款、行政拘留等。
律师点评:这起案件涉及非法携带动植物入境,涉及的法律问题较为复杂。
律师认为,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非法携带动植物行为的打击力度较大,但还需要更加注重对于携带人的法律教育和宣传。
以下是律师对该案例的点评和一些建议:1.宣传教育:应当加强对公民的法律宣传和教育,让大家了解非法携带动植物行为的危害性和法律后果,提高社会的法治意识。
生猪检疫常见疫病的检疫与处理摘要:生猪检疫是养猪场或屠宰场必须要进行的工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流程,生猪在生长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发生一些疾病,如果不及时检疫处理,会导致病情蔓延,其他生猪被传染后会导致出现病猪或死亡的危险,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损失,且威胁食品安全。
近些年,随着各地区养猪规模的扩大,部分地区发生零散的生猪疫病,若处理不当,疫病大面积扩散就易导致生猪死亡等,因此必须强化生猪检疫工作。
本文就对生猪检疫要点进行了分析,对具体常见疫病的处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猪检疫;常见疫病;检疫与处理前言: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饮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生猪养殖业发展十分迅猛,市场上生猪产品需求量很大。
生猪养殖过程中需要做好生猪检疫,这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而保证生猪检疫常见疫病的有效检疫与规范化处理。
1生猪检疫要点1.1屠宰前检疫入场检查:第一,生猪进入定点屠宰场必须要查证验物。
生猪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工具消毒证明》,动物数量,佩戴的动物标识要做到证物相符;第二,要询问生猪运输途中有关情况,并要求出示行车记录数据,这是防止非洲猪瘟疫情扩散的一个重要举措;第三,对生猪的外观、精神状况、呼吸状态和排泄物等情况进行临床检查。
当上述要求都符合相关的规定后才能进入屠宰场,检疫人员要严格对进场的生猪进行“瘦肉精”的抽样检测工作。
待宰检查对待宰猪进行定期的临床健康检查,一般采用群体检查与个体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旦发现可疑的病猪时,要马上隔离观察并及时上报。
屠宰申报定点屠宰场必须在屠宰前6个小时现场申报检疫,并填写好申报检疫单,由驻场官方兽医按情况是否受理屠宰申报。
宰前检查驻场官方兽医受理后,必须在屠宰前2个小时内按照《生猪产地检疫规程》的相关要求,实施宰前检查,主要是通过群体检查的方式进行,合格的准予屠宰,不合格的按国家有关规定:该暂缓屠宰的暂缓屠宰,留待观察和实验室检测;该无害化处理的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