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剂型的使用
- 格式:ppt
- 大小:13.20 MB
- 文档页数:69
药物咨询题一、麻精一药品问题:晚期癌症患者咨询:服用吗啡缓释片,可是每次疼的时候吃了药,也不管用,还是痛很久,怎么办?是不是应该再加量?答案要点:(1)吗啡缓释片应按时给药,而不是疼了再给药;对于慢性持续疼痛,定时给药不仅可提高镇痛效果,还可减少不良反应。
(2)该药服用后1小时后才出现镇痛作用,2-3小时达到高峰,作用可持续12小时;所以应该每隔12小时按时服用,而不是等疼痛时再服。
(3)若服用常规剂量出现突发疼痛时,可遵医嘱临时加服短效吗啡片。
二、特殊剂型使用问题:患者,女,70岁,诊断为骨质疏松,医生开具鲑鱼降钙素喷鼻剂(密盖息),一天一次,每次1喷,患者前来咨询:“这个药应该怎么用啊?我回家喷了几下,喷不出来,我看上面没有孔堵住了,就拿针扎了扎,可还是喷不出来,这药有问题吧?”答案要点:(1)密盖息喷鼻剂的孔是用激光打的,肉眼看不清楚,但不能用针扎,会破坏装置,就没法用了。
(2)正确使用方法为:初次使用时应手持鼻喷瓶,用力按压瓶帽,至出现“咔嗒”声,然后放松,重复操作三次。
瓶帽缺口显示绿色,鼻喷瓶已准备好可使用了。
(3)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密盖息喷鼻剂,一天1喷的话,只在一个鼻孔喷就可以,喷药一个剂量后,用鼻子深吸气几次,以免药液流出鼻孔。
不要立即用鼻孔呼气。
第二天可在另一个鼻孔喷,两个鼻孔交替。
(4)保存:一旦开启使用,必须在室温放置,最长可使用四周。
三、特殊人群用药问题:患者29岁,女,既往体健,本次诊断为智齿冠周炎,开具甲硝唑片0.2g,tid 2片,患者仍处于哺乳期,儿子4个月,患者提问“是否必需服用甲硝唑?服用时是否可以继续哺乳?或者什么时候可以恢复哺乳?”答案要点:(1)甲硝唑对厌氧菌感染有效,口腔牙周炎通常与厌氧菌有关,应该服用甲硝唑控制感染;(2)甲硝唑口服吸收后可进入乳汁,浓度与血中药物浓度相近,所以哺乳期服药时应暂停哺乳;(3)甲硝唑在正常成人中半衰期为7~8小时,通常在7个半衰期后药物从体内基本清除完全,所以在末次服药2天至2天半后可以恢复哺乳。
药物使用需要特别交代的事项一、交待用药时间服药时间一般以说明书为准,药品的服用时间通常有以下几类:饭前服、饭后服、餐中服、空腹服、晨服,睡前服等,选择合适的给药时间既可增加吸收,提高药效,又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比如以下药品需要特别交待:1、高特灵(特拉唑嗪):需晚上睡前服用,否则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2、福善美(阿仑膦酸):每周固定一天于早餐前至少半小时用一满杯白水送服,并避免躺卧,否则易引起食道不良反应危险。
在服用前后30分钟内不宜饮用牛奶、奶制品和含较高钙的饮料,以避免食物影响药物的吸收。
3、降脂药:舒降之(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在睡前服用,更好发挥药效。
4、卡维地洛:餐时服用以减缓吸收,减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风险。
5、糖皮质激素:将一日的剂量于早上7~8服用,药物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最轻,副作用最小。
小剂量短程抗炎用药不在此限。
6、解热镇痛抗炎药:吲哚美辛、美洛昔康、双氯芬酸钠等应在餐中或餐后服用,不得空腹服用,可减少恶心呕吐和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
7、脂溶性的维生素 A、D、E、K,头孢呋辛酯、头孢泊肟酯、替普瑞酮、四烯甲萘醌、螺内酯在餐后服用有较高的吸收率, 故餐后服用为佳。
8、辛辣刺激性中药如鹅不食草:应餐后服用,避免空腹服用,可减少恶心呕吐和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
二、交待用药饮水不同药物的性质不同、起效的机制不同,服药饮水量也不同。
另外部分药品对服用水的温度也有要求,温度过高的水可导致药品降效。
以下药品不宜用热水送服:1、助消化类如胰酶片、多酶片、酵母片等;2、维生素类如维生素C;3、止咳糖浆类如急支糖浆、复方甘草合剂;4、黏液溶解性祛痰药如桉柠蒎、桃金娘油;5、含活性菌类如整肠生、妈咪爱、儿童益生菌冲剂等;6、清热类中成药;7、生物制剂如脾氨肽口服冻干粉;8、活疫苗如小儿麻痹症糖丸。
有的药物如胃蛋白酶、多酶片、硫酸亚铁、葡萄糖酸钙、氢氧化铝、地高辛、颠茄酊、四环素等不宜用茶水送服,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与药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碱、重金属盐等作用产生沉淀,可影响疗效和产生副作用。
布洛芬剂型、不同剂型药效特点比较、不同剂型适应症、用法用量、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布洛芬为常用的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NSAIDs)常用有混悬剂、缓释片和缓释胶囊等。
布洛芬剂型目前国内上市的布洛芬制剂按给药途径主要分为三大类:注射剂型、口服剂型以及经过直肠给药的栓剂。
口服剂型主要包括混悬剂(混悬滴剂、混悬液、干混悬剂)、口服溶液、糖浆剂、颗粒剂、普通片、缓释片、缓释胶囊、泡腾片。
不同剂型药效特点比较一般认为不同剂型布洛芬药效特点如下:起效时间:混悬液 > 普通片 > 缓释片和缓释胶囊;药效维持时间:布洛芬缓释胶囊、缓释片长于其他剂型;成人健康男性志愿者口服相同剂量布洛芬,混悬剂达峰时间1 h,片剂达峰时间2h,消除半衰期相似。
即相同剂量下,混悬液较普通片起效更快,有效维持时间接近。
布洛芬缓释胶囊较普通片作用持久且血药浓度波动较小,可减少服药次数、减轻胃肠不良反应。
不同剂型适应症及用法用量不同剂型临床应用1.不同剂型的布洛芬按照年龄体重给药,大体上来说剂量一致;2.不同剂型的布洛芬总体上来说适应证较为一致;3.不同剂型的布洛芬适宜人群存在差异:1)最终以液体形态给药的剂型更适合儿童:比如布洛芬混悬滴剂、布洛芬混悬液、布洛芬干混悬剂、布洛芬颗粒、布洛芬口服溶液、布洛芬糖浆、布洛芬分散片、布洛芬泡腾片,以上药品说明书均有详细的儿童用法用量。
液体剂型易于吞咽,且多加有矫味剂,口感较好,可以提高儿童治疗依从性。
2)缓释剂适合成人,不适合儿童,原因在于:①剂量不合适,以 12 岁儿童单次最大推荐剂量 200 mg 为例,0.3 g的缓释片已经超过剂量。
②剂型不合适,为保证缓释效果,通常不建议把缓释片或胶囊掰开使用,而儿童又需要分剂量使用。
其中布洛芬缓释胶囊 0.4 g 直接写明 12 岁以下儿童使用其他剂型。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1.作为一种对症处理的药物,用于解热不超过 3 天,用于镇痛不超过5天;2.除非有医师指导,原则上用药期间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NSAIDs 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感冒药、环氧合酶-2 抑制剂如塞来昔布等);合用可增加胃肠道反应、溃疡风险。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特殊剂型用药指导一、引言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特殊剂型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这些特殊剂型具有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等特点。
为了更好地发挥特殊剂型药物的疗效,执业药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升用药指导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特殊剂型用药指导要点,以期为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提供参考。
二、特殊剂型概述1.定义与分类特殊剂型药物是指在药物剂型设计上具有创新性、能够满足特殊治疗需求或改善患者用药体验的药物。
特殊剂型主要包括口服制剂、注射剂、贴剂、气雾剂、眼用制剂等。
2.特殊剂型的优势特殊剂型药物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通过特殊剂型设计,可提高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疗效。
(2)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特殊剂型药物可根据患者需求设计,如口感、外观等,提高患者用药的顺应性。
(3)降低药物不良反应:通过特殊剂型设计,可减少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三、特殊剂型用药指导要点1.个性化用药针对患者特点,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用药方案。
如针对老年患者、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选择适宜的特殊剂型药物。
2.注意事项(1)在使用特殊剂型药物前,详细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相互作用等信息。
(2)注意特殊剂型药物的保存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3)遵循药物说明书或医嘱,正确使用特殊剂型药物。
3.不良反应处理(1)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和类型,调整用药方案或更换药物。
四、继续教育在特殊剂型用药指导中的应用1.提升药师专业素养通过继续教育,提高药师对特殊剂型药物的认识,掌握最新的用药知识和技术。
2.促进用药安全继续教育有助于加强药师对特殊剂型药物的风险意识,提高用药安全性。
五、案例分享举一个特殊剂型药物应用的案例,如缓释片剂,阐述其在治疗慢性疾病中的应用及优势。
六、总结与展望本文从特殊剂型药物的概述、用药指导要点、继续教育在特殊剂型用药指导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特殊剂型用药指导(最新版)目录一、特殊剂型用药的概述二、特殊剂型用药的注意事项三、特殊剂型用药的指导原则四、特殊剂型用药的案例分析正文一、特殊剂型用药的概述特殊剂型用药是指药物以特殊的形式或方式给予患者,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这些特殊剂型包括口服溶液、悬浮液、乳剂、凝胶、贴片、注射剂等。
在药师继续教育中,对特殊剂型用药的指导尤为重要,因为这些药物的给药方式和剂量控制与传统剂型有所不同,需要药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特殊剂型用药的注意事项1.药物的稳定性:特殊剂型药物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药物的稳定性,以免药物变质、降解或失效。
2.药物的兼容性:特殊剂型药物在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兼容性,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
3.个体差异:患者在使用特殊剂型药物时,应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剂量调整。
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在用药时需特别注意剂量和给药方式。
三、特殊剂型用药的指导原则1.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剂型。
2.针对患者的病情、体质和用药习惯,选用合适的特殊剂型药物。
3.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4.加强患者教育,让患者了解特殊剂型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四、特殊剂型用药的案例分析以贴片为例,贴片是一种常见的特殊剂型药物,适用于皮肤病、疼痛等疾病的治疗。
在使用贴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贴片剂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皮肤类型,选择合适的贴片剂型,如透明贴片、不透明贴片等。
2.正确粘贴贴片:将贴片粘贴在清洁、干燥、无破损的皮肤上,避免贴在皱褶、毛发较多的部位。
3.控制用药剂量:根据药物的说明书和患者的病情,合理调整贴片的用量和更换时间。
4.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在使用贴片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红肿、瘙痒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
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1.特殊管理药品是指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依照《药品管理法》及相应管理办法, 实行特殊管理。
2.购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必须经药品监督部门批准。
除放射性药品可由医技科按有关规定进行采购管理外, 其它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由药剂科负责。
特殊药品的采购和保管应由专人负责。
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应做到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 并做好记录。
3.特殊药品的采购应做好年度计划, 按规定逐级申报, 经批准后, 到指定医药公司采购。
入库应按最小包装逐支逐瓶验收, 并做好验收记录。
4.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应存放在安装有防盗门窗的专门仓库的保险柜内, 严防丢失。
存放在保险柜内, 交接班时当面交接清楚, 注射用麻醉药品除有专用处方外, 应及时交回麻醉药品空安瓿, 并建立剩余注射用麻醉药品销毁记录。
医疗用毒性药品要划定仓库或仓位, 专柜加锁并专人保管, 严禁与其他药品混杂。
5.特殊药品仅限本院医疗和科研使用, 不得转让、借出或移作它用。
严格按规定控制使用范围和用量。
对不合理处方, 药剂科有权拒绝调配。
医生不得为自己开方使用特殊管理药品。
6.麻醉药品应使用专用处方, 处方保存三年备查;精神药品和医疗用毒性药品处方保存两年备查, 并做好逐日消耗记录和旧空安瓿等容器回收记录。
7.未经药品监督部门批准, 不得擅自配制和使用含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制剂。
8.建立完善的特殊药品报废销毁制度。
原则上失效、过期、破损的特殊药品及旧安瓿等容器每年报废一次, 由药剂科统计, 医院领导批准, 报药品监督部门监督销毁, 并详细记录处理过程, 现场人员签字。
放射性药品使用后的废物, 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妥善管理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二)1.特殊管理药品是指____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____品和放射____品。
依照《药品管理法》及相应管理办法, 对这些药品实行特殊管理。
众所周知,药物需根据治疗需要制备成不同的剂型供临床使用,相较于应用广泛的片剂、胶囊剂等普通剂型,各种特殊剂型如泡腾片、舌下片、栓剂、喷雾剂、透皮贴剂等进一步满足了不同用药人群的用药需求,在充分发挥药效的前提下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用药适宜性、降低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不同的药物剂型也有着不同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使用方式会影响药物疗效,增加药品毒副作用的风险。
我们在临床用药中,要充分掌握各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合理用药。
1.滴丸:多用于病情急重者,如冠心病、心绞痛、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等。
主要供口服,亦可供外用和局部如眼、耳、鼻、直肠、阴道等使用。
服用滴丸时,应仔细看好药物的服法,剂量不能过大,宜以少量温开水送服,有些可直接含于舌下。
滴丸在保存中不宜受热。
2.泡腾片:(1)供口服的泡腾片一般宜用100-150ml凉开水或温水浸泡,可迅速崩解和释放药物,应待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再饮用。
(2)不应让幼儿自行服用。
(3)严禁直接服用或口含。
(4)药液中有不溶物、沉淀、絮状物时不宜服用。
3.舌下片:(1)给药时宜迅速,含服时把药片放于舌下。
(2)含服时间一般控制在5min左右,以保证药物充分吸收。
(3)不能用舌头在嘴中移动舌下片以加速其溶解,不要咀嚼或吞咽药物,不要吸烟、进食、嚼口香糖,保持安静,不宜多说话。
(4)含后30min内不宜吃东西或饮水。
4.咀嚼片:咀嚼片常用于维生素类、解热药和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
(1)在口腔内的咀嚼时间宜充分。
(2)咀嚼后可用少量温开水送服。
(3)用于中和胃酸时,宜在餐后1-2h服用。
5.软膏剂、乳膏剂:(1)涂敷前将皮肤清洗干净。
(2)对有破损、溃烂、渗出的部位一般不要涂敷。
(3)涂布部位有烧灼或瘙痒、发红、肿胀、出疹等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
(4)部分药物,如尿素,涂后采用封包可显著提高角质层的含水量,封包条件下的角质层含水量可由15%增至50%,增加药物的吸收,亦可提高疗效。
特殊剂型药品的正确使用首先,对于胶囊剂型的药品,患者应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按照剂量要求将胶囊吞服。
胶囊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分为外壳和内壳。
在开服之前,患者应查看外壳和内壳的颜色和形状,确保无明显变化。
服药时,患者应将胶囊轻轻放入嘴中,并喝下一杯水。
如果患者不能吞咽胶囊,可以将其中的颗粒倒入水中搅拌均匀后服用。
另外,对于胶囊剂型,不可将胶囊打开或咀嚼。
其次,对于缓释剂型的药品,患者应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定期服药。
缓释剂型药品的作用是通过缓慢释放药物来延长药效,因此服药时间和频率非常重要。
通常,这种类型的药品应在饭后服用,以减少胃部刺激和提高吸收率。
同时,在服用期间,患者不得嚼碎或改变药品的原本形状,以免损坏缓释系统和影响药物的释放效果。
再次,对于颗粒剂型的药品,患者应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按照剂量要求将颗粒剂口服。
在服用时,患者应将颗粒剂撒在空药盒或勺子上,并加入适量的水或饮料中搅拌均匀,然后用勺子或杯子喝下。
此外,颗粒剂通常带有甜味,所以患者在服用时应特别注意不要将颗粒剂放在舌尖或口腔中,以免引起呼吸困难或喉部堵塞。
此外,对于溶解片和泡腾片剂型的药品,患者应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按照剂量要求使用。
溶解片应在舌下或致舌感受器接触处快速溶解,并随之喝足够的水。
泡腾片应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待泡沫消失后饮用,以提高药效和改善患者的吸收状况。
最后,对于注射液和栓剂剂型的药品,患者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按照剂量要求正确使用。
这些剂型的药品通常需要借助注射器或适当的器具进行给药。
在注射液的使用过程中,患者应严格按照注射液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给药顺序进行操作。
而栓剂通常需要将其插入直肠或其他特定部位,患者在使用时应注意尽量保持清洁和正确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