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栽培技术电子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95
关于种植水果的教案种植水果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果种植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2.学习选择适宜地点和土壤条件进行水果种植;3.掌握水果种植的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水果种植的原则和方法;2.选择适宜的地点和土壤条件;3.水果苗木的选取和栽植技巧;4.水果的日常管理和病虫害防治;5.水果的采摘与储存。
三、教学过程:1.水果种植的原则和方法水果种植的原则包括选择适宜的地点和土壤条件、合理的疏果与修剪、定期施肥和及时灌溉等。
同时,根据不同的水果种类制定种植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品种、合理的植株密度和行距等。
2.选择适宜的地点和土壤条件水果种植需要选择适宜的地点和土壤条件。
一般来说,水果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所以选择南、西或东南方向的空旷地块比较合适。
土壤条件上,一般以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避免重茬地和盐碱地。
3.水果苗木的选取和栽植技巧选取水果苗木时应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苗木根系发达,树冠匀称。
在栽植时要掌握适当的深度和间距,保证苗木的生长和发育。
在栽植前,可以给苗木泡水,使其根系吸收充分水分,提高成活率。
4.水果的日常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水果的日常管理包括定期施肥、及时灌溉、疏果和修剪等。
施肥可以选择有机肥和化学肥结合,根据水果的生长发育阶段和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施肥。
灌溉要注意合理用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疏果和修剪可以使水果保持较好的生育环境和果实品质。
病虫害防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合理使用农药、定期清除病虫害源和加强病虫害监测等。
尽量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并注意农药的使用方法和安全间隔期,防止残留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5.水果的采摘与储存水果成熟后要及时采摘,采摘时要注意采用合适的工具,避免损伤果实。
采摘后要对果实进行分类、清洗和包装,提高果实的市场竞争力。
储存时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果实过早腐烂。
四、教学评价:1.学生完成针对水果种植的实地考察报告,包括对不同水果品种的种植情况和管理措施的分析;2.学生参与针对水果病害和虫害的防治机制的讨论,提出合理的防治策略;3.学生参与水果采摘和储存操作,完成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估;4.学生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和总结,形成学习反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果树栽培学教案章节:第一章果树栽培学概述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生物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了解果树栽培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意义。
2. 掌握果树栽培的历史和发展。
3. 了解我国主要的果树类型和分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果树栽培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意义。
难点:果树栽培的历史和发展。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果树栽培学的基本知识和问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果树栽培学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授基本概念(1)果树栽培学的定义(2)果树栽培学的研究内容(3)果树栽培学的重要性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果树栽培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心得。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果树栽培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意义。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教师提问检查掌握情况。
2. 讲授果树栽培历史和发展(1)果树栽培的历史(2)我国果树栽培的发展现状(3)果树栽培的发展趋势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我国典型果树栽培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果树栽培的成功经验和问题。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我国果树栽培的历史和发展。
5.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主要果树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六、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果树栽培学教案章节:第二章果树种类及特点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生物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七、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果树种类的特点及适用环境。
2. 掌握苹果、梨、桃、葡萄等常见果树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技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常见果树种类的特点及适用环境。
难点:苹果、梨、桃、葡萄等常见果树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技术。
九、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物观察、小组讨论法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果树种类及其特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发学生兴趣。
幼儿园春季果树种植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春季果树的种植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导入课件:包含果树的图片和相关资源。
2.幼儿园的室外空地或花园空地,用于进行实地观察和种植实验。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步骤一:导入1.导入课题:幼儿园春季果树种植教学。
2.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引起幼儿对果树的兴趣,向幼儿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
步骤二:讲解果树的重要性和种植过程1.让幼儿围坐在教室中,听老师简单介绍果树的重要性和种植过程。
需要简洁明了,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让幼儿易于理解。
2.用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介绍果树的生长周期、需要的环境条件和种植技巧。
步骤三:实地观察果树1.带领幼儿到幼儿园的室外空地或花园空地进行实地观察。
2.让幼儿仔细观察果树的树干、树叶、花朵等部位,并询问幼儿各个部位的功能。
3.引导幼儿观察果树周围的土壤和营养物质,并解释营养物质对果树生长的重要性。
步骤四:播种和浇水实验1.事先准备好果树的种子和小盆,让幼儿团队合作将种子放入小盆中,并埋入适量的土壤中。
2.按照老师的指导,让幼儿团队合作给种子浇水。
通过这个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到种植果树的过程和需要的细致。
步骤五:整理和总结1.让幼儿整理教室和室外空地或花园空地的物品,归还工具和资源。
2.与幼儿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儿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四、教学延伸1.给幼儿发送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观察家中的果树,拍摄果树的照片,并给家长讲解果树种植的过程。
2.下一节课开展果树保护和病虫害防治的探究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五、教学资源资源名称资源简介图片和视频用于导入课题,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果树种子和小盆用于进行播种和浇水实验。
课件包含果树的图片和相关资料,用于讲解果树的重要性和种植过程。
提供教学场所和实地观察的环境。
教室和室外空地或花园空地六、教学评估通过对幼儿的观察和听力反馈,评估幼儿对果树种植过程的理解情况。
果树栽培学教案课程:果树栽培学/fruit tree culture教师:杨国慧职称:副教授基本教材:《果树栽培学总论》(北方本)郗荣庭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一、主要参考书:1 果树栽培学》(寒地本)于泽源主编,东北农业大学,20042《果树栽培概论》李绍华、罗正荣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二、主要参考杂志:1 园艺学报2 中国果树3 北方园艺4 落叶果树5 果树学报Ⅰ、课程(章、节):绪论(2学时)1、果树的特点2、果树栽培的历史及现状Ⅱ、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果树、果树栽培的概念及发展概况Ⅲ、重点和难点: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概念及果树栽培目前的发展趋势Ⅳ、基本内容1、果树的特点(一)果树、果树栽培和果园的概念(二)果树栽培学的性质、特点与任务(三)果树栽培的意义2、果树栽培的历史及现状Ⅴ本章复习题一、概念:果树、果树栽培二、果树栽培的意义Ⅵ、教学方法正常授课Ⅶ、时间分配2学时Ⅷ、授课后存在问题Ⅰ、课程(章、节):总论第一章果树种类及其分布第一节果树的分类第二节我国果树带的区划第三节黑龙江省果树区划Ⅱ、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果树不同的分类方法2 了解我国及黑龙江省的果树区域划分Ⅲ、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依据果实构造的果树分类法Ⅳ、基本内容第一节果树的分类果树分类方法较多,由于依据的分类原则和分类目的的不同,分类结果亦各异。
如果树可以根据叶的生长期分为落叶果树和常绿果树;乔木果树、灌木果树、藤本果树、多年生草本果树;根据果实的构造分为仁果类果树、核果类果树、浆果类果树、坚果类果树、柑果类果树等;根据栽培地区的气候条件分为温带果树、亚热带果树、热带果树、寒带果树,等等。
下面主要植物学分类、园艺学分类和生态学分类。
一、植物学分类根据日本果树分类学家田中长三郎统计,全世界的果树种类、包括栽培种和野生种在内,分属于134科、659属、2 792种。
我国的果树分类学家俞德浚统计,我国的全部果树种类为59科、158属、670种。
林果栽培技术教案教案标题:林果栽培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林果的栽培技术要点和方法;2. 掌握林果的繁殖、栽培、管理和收获等基本技术;3. 培养学生对林果栽培技术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林果的分类和特点;2. 林果的繁殖方式和方法;3. 林果的栽培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4. 林果的管理和病虫害防治;5. 林果的收获和贮藏。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介绍林果栽培的重要性和市场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分类和特点:介绍常见的林果种类及其特点,如苹果、梨、桃等;2. 繁殖方式和方法:讲解林果的播种、嫁接、扦插等繁殖方法;3. 栽培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详细介绍不同林果的土壤要求、光照需求、水肥管理等栽培技术;4. 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讲解林果的修剪、浇水、施肥、病虫害的防治方法;5. 收获和贮藏:介绍林果的成熟期判断和采摘方法,以及贮藏技术。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分组实地考察不同林果的栽培现场,观察和记录相关栽培技术;2. 指导学生进行林果的繁殖实践,如播种、嫁接等;3. 指导学生进行林果的管理实践,如修剪、施肥等;4. 指导学生进行林果的收获和贮藏实践,如采摘和储存。
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回顾所学的林果栽培技术要点;2. 学生分享实践中的体会和收获;3. 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拓展延伸(10分钟)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林果栽培技术的前沿发展和创新,鼓励他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教学资源:1. 林果栽培技术的教材和参考书籍;2. 林果栽培现场的实地考察;3. 林果栽培相关的工具和材料。
教学评估:1. 实地考察记录和观察记录的质量和准确性;2. 学生对林果栽培技术要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成果。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2课时蜜柑高品质栽培技术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柑桔生产面临着由产量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如何提高蜜柑品质,推动高品质化、标准化生产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1 高品质温州蜜柑标准柑桔果实大小分为3L、2L、L、M、S等5个等级,蜜柑5个等级对应的果径分别为80~88、73~80、67~73、61~67和55~61mm。
高品质蜜柑要求果实大小规格为L、M级(温室栽培的要求M级),要求糖度13度(一般要求为11~12度),果形扁圆,果皮薄,着色浓而均匀,果面整洁,无病虫果、浮皮果及风害擦伤果。
2 高品质栽培技术2.1 间伐:新栽植树每667平方米栽植密度多为91株(株行距2.7m×2.7m),以密植获得早期高产。
但切忌“密而不伐”,不让出现高产-密植-不间伐-强修剪-低质的恶性循环。
2.1.1 密度过大的弊端:密植而不间伐的树,树冠拥挤,病虫害防治、除草、蔬果等作业很难操作到位,同时,助长了操作上的惰性,导致外观、内质不好的果实多。
密植园为方便作业,往往采用强修剪办法,而且选用直立枝条。
强修剪则导致徒长枝发生,果实变大,果皮变粗,着色推迟,品质变劣。
2.1.2 间伐导致产量下降是一种错觉:间伐有利于品质提高和方便操作,但考虑产量因素桔农往往下不了决心,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例如栽植90株树收获3t 产量,间伐后变成60株,则总认为只有2t产量。
其实间伐前副主枝为直立状态,逐年间伐后副主枝扩大,单株叶片增加,产量根本不会减少,而品质却大大提高。
因此,日本桔农认为,“好吃的桔子从间伐开始”,“间伐是提高品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2.1.3 间伐的方法:蜜柑采取梅花形间伐,2.7m×2.7m变成3.8m×5.4m。
获得糖度13度的温州蜜柑则要求间伐至5.4m×5.4m,实施行间间伐。
间伐后要求形成“独立树”,树与树之间间隔最低50cm,行与行之间至少间隔1m(这些间隔均为结果后树冠开张后的间隔),要求树体及土壤要有较充足的光照。
综合实践《果树栽培技术》教学设计果树栽培课程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这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机遇,为此我们结合农村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即当地经济发展的远景规划是山上花果山,山下米粮川, 村村有特色,牛羊成群猪满圈), 针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农村特色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发农村课程资源,完善农村初中课程结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掌握一技之长,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使学生成为“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术,创业有能力,发展有潜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具体内容:1 、果树的树体组成2 、枝条和枝组3 、整形与修剪实现目标:1 、知识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果树结构及各部分特征( 2 )初步学习和掌握果树的整形和修剪技术2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识别花芽、叶芽、营养枝及结果枝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掌握一技之长,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2 )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课程类型:集中辅导实地操作课程实施建议:师生互动平等交流注重人文关怀课程评价:将口头评价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操作。
教学过程:一、引言导入新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制定了一系列的强国富民政策,鼓励人们脱贫致富。
我们乡制定了中长远目标即山上花果山,山下米粮川,村村有品牌,牛羊成群猪满圈,为响应乡党委的号召,实施科教兴农,服从“三农”。
今天我们学习果树整形与修剪技术。
二、新课:(一)果树的树体组成:果树植株有地下和地上两大部分组成,我们主要介绍地上部分。
主干:中心干延长枝主枝侧枝(二)枝条和枝组:1 、枝条:是指生在中心干和各级骨干枝上的各种类型的小枝( 1 )枝条按年龄可分为:新梢、一年生、二年、三年以上称多年生枝( 2 )按性质可分为营养枝和结果枝2 、果树的芽:( 1 )按性质分:叶芽和花芽( 2 )位置:顶芽、侧芽(三)整形与修剪1 、整形:应用修剪和其他措施,把果树树冠整成一定形状和结构,是果树充分利用空间和光热资源的技术本地树型: (1) 中心干形(2) 无中心干形2 、修剪:通过疏除、短截枝条或改变枝条生长方位、姿态,调整果树树冠结构,协调生长结果关系的技术(1) 修剪时期: 冬剪生长季修剪(2) 修剪方法: A ﹑短截 B ﹑疏剪 C ﹑缩剪D ﹑长放E ﹑曲枝3 、修剪的作用:(1)调整果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2)调节果树的生长势(3)均衡营养(4)促进果树生长( 四) 果树基地实地操作: 注意引导学生, 因地制宜。
果树栽培技术教案(全)课时授课计划课题:第一章果树基础第一节果树栽培概述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通过讲授使学员了解果树的几种种类划分方法,并熟悉果树的应用价值。
掌握果树栽培的特点,了解果树栽培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本课重点与解决措施:重点:1.果树的类别2.果树的价值3.果树栽培的特点4.果树栽培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措施:充分运用讨论法,激发学员积极性,共同探讨果树总类划分。
结合实际,讲解果树栽培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教具与挂图:挂图(自制白纸挂图)果树栽培的价值授课内容:什么是果树?果树是能生产可食用果实或种子等的多年生植物的总称。
栽培果树的目的:早果、丰产、稳产。
一、(一)按叶生长期特性分类1.常绿果树主要特征:叶片长年常绿,春季新叶长出后老叶逐渐零落,无明明的休眠期。
主要种类:柑橘、枇杷、荔枝、龙眼、芒果、榴莲、椰子、菠萝、2.落叶果树主要特征:叶片在秋季和冬季所有零落,第二年春重新长出,有明明的生历久和休眠期。
主要品种:苹果、梨、桃、XXX、柿、枣、核桃、葡萄、无花果、山楂、板栗、樱桃等。
(二)按气候条件分类1.温带果树苹果、梨、桃、杏、枣、核桃、柿、樱桃等2.亚热带果树柑橘、荔枝、龙眼、石榴、无花果、猕猴3.热带果树香蕉、菠萝、芒果、椰子等。
(三)按生长性分类1.乔木果树A.主要特征:有明显的主干,树体高大。
B.主要种类苹果、梨、XXX、荔枝、椰子、柿、枣等2.灌木果树A.主要特征:树冠低矮,无明明骨干,从地面分枝呈丛生状。
B.主要品种石榴、醋栗、无花果、刺梨、树莓等3.藤本果树A.主要特征:茎细长,蔓生不能直立,必须依靠支持物才干生长。
B.主要品种葡萄、猕猴桃等。
4.草本果树A.主要特征:具有草质茎,多年生。
B.主要种类:香蕉、菠萝、草莓等。
(四)按果树果实构造分类1.仁果类果树A.主要特征果实内有多数种子,故称为“仁果”;B.主要品种苹果、沙果、海棠果、梨、山楂、木瓜等2.核果类果树A.主要特征有明明的外、中、内三层果皮;中果皮为食用部分,内果皮木质化,成为坚硬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