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141.97 KB
- 文档页数:11
《果树栽培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S1013202适用专业:园艺课程性质:专业课开课学期:6总学时:62教学时数:42、20一、编写说明1、课程简介:《果树栽培》以果树生长发育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介绍果树繁殖、栽植、管理等一系列果树栽培管理基础知识;从栽培概况、种类和品种、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以及设施生产等角度出发,重点介绍儿种常见來树的生产栽培技术。
2、地位和任务:《果树栽培》是园艺学专业的专业课,它以北方果树栽培为主要内容,从果树生长发育的理论出发,讲解果树繁殖、果园建立、管理,重点介绍了苹果、梨、葡萄、桃、李、杏、枣、草莓、树莓等常见果树等的牛产概况、种类与品种、牛物学特性、整形修剪技术、栽培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3、总体要求:要求学习者掌握果树栽培和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具有进行果品生产(品种的选择、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的能力,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学习《果树栽培》一般应具冇植物学、生理学、土壤肥料学、遗传育种学、园艺植物病理学、园艺昆虫学、耕作学等课程的基础,了解植物分类、牛长发育基本理论及生长发育相关理论。
5、修订的依据一、教学大纲内容绪论1、教学目的:通过绪论的学习,明确《果树栽培学》的任务和学习要求,了解果树栽培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教学内容:果树生产的意义和特点我国果树栽培简史我国果树牛产现状我国果树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建议果树栽培的任务和学习要求3、本章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基本了解:果树生产的意义和特点、我国的果树栽培简史、我国果树生产发展建议、世界果树生产与科研发展趋势。
重点掌握:我国果树生产的现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教学重点与难点:我国果树生产现状我国果树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建议5、实验与实践内容:6、自学指导:第一章果树种类及其分布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果树的分类方法,了解全国和黑龙江省果树区划的情况。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中文名称果树栽培学二、课程英文名称Fruit Culture三、课程编码ZB四、课程性质专业课五、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48学时,3学分,第五学期开课。
六、课程目的与要求《果树栽培学》是一门以现代生物学为基础研究果树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和人工调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相关专业如观赏园艺、设施农业、植物科学、农学、植保等专业的重要选修课之一。
通过果树栽培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果树分类、生长发育规律、苗木培育、适地适栽、栽培管理、品质、产量提高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技术措施和实践技能,为从事果树生产和经营管理打下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坚实基础。
因此,果树栽培学是培养园艺专业及相关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果树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该课程以现代生物学理论知识为基础,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是它的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生产实习和毕业生产实习是该课程后续理论验证,熟练和提高专业技能的配套课程。
八、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实验实习。
九、考核方法闭卷考试及实验实践考核。
十、选用教材参考书目选用教材李连国等主编.果树栽培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自编教材,2005参考书目郗荣庭主编.果树栽培学总论(第三版).农业出版社,1998河北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实验实习指导书.农业出版社,1988Kay Ryugo.Fruit Culture.John Wiley & Sons,1988十一、教学进程安排表十二、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及果树分类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果树生产发展概况、发展水平、存在的困难、发展的优势,发展方向等等;了解我国果树种类、分布和利用,掌握果树主要分类方法,掌握果树带的划分和果树带的特点。
本章计划2学时。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绪论了解果树、果树栽培、绿色果品的概念;果树栽培的意义及国内外果树业的栽培概况;学习果树栽培学的目的意义。
《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标准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背景果树栽培技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果树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果树栽培技术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制定本标准,以确保培养出合格的果树栽培技术人才。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果树栽培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具备独立进行果树栽培工作的能力。
三、课程大纲1. 果树栽培概述- 果树的种类及特点- 果树栽培对环境的要求2. 果树繁殖与选种- 果树的繁殖方式- 果树品种的选取与鉴定3. 果树生长发育与管理- 果树的生长周期- 果树的需水、施肥和修剪4. 果树病虫害防治- 常见果树病害与防治方法 - 常见果树虫害与防治方法5. 果实采收与贮藏- 果实成熟度判断与采收时机 - 果实贮藏方法与措施四、教学方法1. 授课- 理论知识的讲解- 实例分析与案例讨论2. 实践训练- 栽培技术的实际操作- 田间考察和实地实习五、评估方式1. 课堂测试- 针对理论知识进行考核2. 实验报告- 对实践训练的总结和分析3. 课程论文- 对特定果树栽培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六、参考教材1. 《果树栽培学》- 作者:某某- 出版社:某某出版社2. 《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 作者:某某- 出版社:某某出版社七、课程要求1. 学生需认真学习课堂内容,积极参与课程讨论与实践训练。
2. 学生需按时完成课程作业和实验报告,并按要求提交。
3. 学生需独立完成课程论文,并针对特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八、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掌握果树栽培技术的理论与实践,为将来从事果树栽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课程评估的方式,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以达到教学目标。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果树栽培学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园艺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 学时 3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几种北方主要栽培果树的生产现状和优良栽培品种,基本掌握北方几种主要栽培果树的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达到能够指导生产的目的,具备初步指导果树生产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该课程教学要求是使学生了解北方几种主要栽培果树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和优良品种,初步掌握苹果、梨、桃、葡萄、枣、核桃等主要果树栽培高产优质的管理技术。
三、先修课程《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农业气象学》和《园艺植物栽培学》等。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苹果、梨、桃、葡萄、枣、核桃等主要果树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教学难点是苹果、梨、桃、葡萄、枣、核桃等主要果树的生物学特性。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可根据教学内容,采取教师授课与学生自学方式,充分利用投影、幻灯、录像等手段或应用多媒体教学,以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苹果栽培(8学时)1.教学内容(1)概述;(2)主要种类与优良栽培品种;(3)生物学特性;(4)栽培管理技术。
2.重、难点提示(1)生物学特性;(2)栽培管理技术。
第二章梨树栽培(6学时)1.教学内容(1)概述;(2)主要种类与优良栽培品种;(3)生物学特性;(4)栽培管理技术。
2.重、难点提示(1)生物学特性;(2)栽培管理技术。
第三章桃树栽培(8学时)1.教学内容(1)概述;(2)主要种类与优良栽培品种;(3)生物学特性;(4)栽培管理技术。
2.重、难点提示(1)生物学特性;(2)栽培管理技术。
第四章葡萄栽培(8学时)1.教学内容(1)概述;(2)主要种类与优良栽培品种;(3)生物学特性;(4)栽培管理技术。
2.重、难点提示(1)生物学特性;(2)栽培管理技术。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果树栽培学》是农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
该课程是一门运用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研究园艺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果树栽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国内外果树发展动态及我国果树生产现状。
本课程主要以北方落叶果树苹果、梨、葡萄、桃、樱桃、板栗和草莓为例,讲授北方主要果树的生产概况、主要种类与品种、生物学特性、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和栽培管理技术,培养学生了解果树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和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掌握现代果树栽培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果树栽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国内外果树发展动态及我国果树生产现状和果树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和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2.能力目标:课堂教学重点突出果树栽培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果树栽培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应用于分析和解决生产中的有关问题,为将来从事果树专业的工作打下基础。
3.素质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果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果树高产、优质、高效生产,良种繁育,果品经营和管理,并能从事该领域的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主要内容和要求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果树和果树栽培的含义。
2、了解我国果树栽培的概况和国外果树栽培的概况。
3、明确果树栽培学的任务和要求。
【教学设计建议】多媒体教学结合文献介绍我国果树栽培现状和最新发展动向。
【讲授内容】1、果树和果树栽培的含义。
2、我国果树栽培的概况和国外果树栽培的概况。
第一章我国果树种类和分布【目的要求】1、了解我国果树的种类和分布。
2、掌握果树栽培学的分类和果树生态适应性分类。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中文名称果树栽培学二、课程英文名称Fruit Culture三、课程编码ZB0230230四、课程性质专业课五、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48学时,3学分,第五学期开课。
六、课程目的与要求《果树栽培学》是一门以现代生物学为基础研究果树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和人工调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相关专业如观赏园艺、设施农业、植物科学、农学、植保等专业的重要选修课之一。
通过果树栽培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果树分类、生长发育规律、苗木培育、适地适栽、栽培管理、品质、产量提高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技术措施和实践技能,为从事果树生产和经营管理打下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坚实基础。
因此,果树栽培学是培养园艺专业及相关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果树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该课程以现代生物学理论知识为基础,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是它的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生产实习和毕业生产实习是该课程后续理论验证,熟练和提高专业技能的配套课程。
八、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实验实习。
九、考核方法闭卷考试及实验实践考核。
十、选用教材参考书目选用教材李连国等主编.果树栽培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自编教材,2005参考书目郗荣庭主编.果树栽培学总论(第三版).农业出版社,1998河北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实验实习指导书.农业出版社,1988Kay Ryugo.Fruit Culture.John Wiley & Sons,1988十一、教学进程安排表十二、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及果树分类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果树生产发展概况、发展水平、存在的困难、发展的优势,发展方向等等;了解我国果树种类、分布和利用,掌握果树主要分类方法,掌握果树带的划分和果树带的特点。
本章计划2学时。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绪论了解果树、果树栽培、绿色果品的概念;果树栽培的意义及国内外果树业的栽培概况;学习果树栽培学的目的意义。
果树栽培技术教学大纲(总1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果树栽培技术》(南方本)课程教学大纲作者: 程国华时间: 2007-5-22 10:50:31 阅读次数: 763《果树栽培技术(南方本)》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种植类的注册学习者提供的一门专业课,同时也可用于提高果品生产者的理论和技术水平。
课内学时90,实验实习45学时,电视课10学时,学分5。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果树栽培技术(南方本)》是一门专业课,介绍了柑橘、荔枝、龙眼、香蕉、菠萝等果树的种类与品种、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等。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学习《果树栽培技术(南方本)》应该具有基本的植物、土壤与肥料、遗传与育种、病虫害防治等基础,特别是园艺基础的知识。
三、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习者掌握南方果树栽培和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具有进行果品生产(品种的选择、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的能力,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各章教学要求分为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基本了解三个层次,重点掌握的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一般掌握的为基本内容。
考试以重点掌握和一般掌握内容为主,基本了解内容一般不考,或仅占很小比例。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教学以自学文字教材为主,根据学习者工作或居住的区域,组织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和讨论问题。
录像教材分为重点串讲型和专题型两类。
重点串讲型录像讲解各章的重点、难点,专题型录像以技术演示操作为主。
学习者可以通过信函、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中央电大的教师联系。
有问题也可以由教学点的辅导教师为学习者辅导、答疑。
学习者应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参加课程实验和实习等教学环节,在实习中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以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辅以录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等媒体。
《果树栽培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目的与要求《果树栽培学》是一门以现代生物学为基础研究果树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和人工调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相关专业如观赏园艺、设施农业、植物科学、农学、植保等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果树栽培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果树分类、生长发育规律、苗木培育、适地适栽、栽培管理、品质、产量提高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技术措施和实践技能,为从事果树生产和经营管理打下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坚实基础。
二、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现场教学。
三、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及果树分类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果树生产发展概况、发展水平、存在的困难、发展的优势,发展方向等等;了解我国果树种类、分布和利用,掌握果树主要分类方法,掌握果树带的划分和果树带的特点。
本章计划2学时。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绪论了解果树、果树栽培、绿色果品的概念;果树栽培的意义及国内外果树业的栽培概况;学习果树栽培学的目的意义。
第二节我国果树资源与分布了解我国果树的种类及分布。
第三节果树分类掌握果树分类的依据及各类果树的特点。
第四节我国果树带划分掌握果树带的概念,了解我国八个果树带及各果树带的气候特点和主要果树种类。
四、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教学重点果树分类,果树带。
(二)教学难点果树分类,果树带。
(三)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和实验实习。
第二章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果树根、芽、枝、叶、花、果实等各器官的概念、形态结构特性。
掌握果树根、枝、叶、花、果实等各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其生长的因素。
掌握果树各器官间生长发育的相互关系。
本章计划6学时。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根系了解根系主要类型、结构,掌握果树根系分布特点和年周期中生长的变化规律。
第二节芽、枝、叶的生长与发育了解果树芽、枝、叶的概念、类型。
理解果树生长与发育规律。
第三节花芽分化及调控途径掌握果树花芽分化的概念、花芽分化机理、影响花芽分化的环境因素。
果树栽培学大纲果树栽培学大纲doc附件4: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含课内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果树栽培学英文名称Fruit Culture Pomology 课程编号:02600005z适用专业:园艺总学时数:64 理论学时:54 实验学时:10总学分:4大纲主撰人:高庆玉内容简介《果树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它是研究果树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同环境条件的关系、丰产栽培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的应用科学。
本课程主要学习的内容包括果树的种分类与分布、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果树育苗,果树整形修剪,果树矮化密植栽培及土、地、肥、水管理及果园的规划设计,果树的越冬防寒等栽培技术。
学习本课程要求充分掌握这些内容中所包含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并能灵活地解释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和各种现象,有效地从事或指导果树生产。
教学大纲一、课堂讲授部分(一)分章节列出标题、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务必将要点写清楚)绪论(2学时)1、果树的特点2、果树栽培的历史及现状第一章果树种类及分布(2学时)第一节果树的分类第二节果树的区划第二章果树生长发育规律(8学时)第一节根系第二节芽与枝第三节叶片第四节花芽分化第五节果实生长第六节果树的年周期第三章果树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6学时)第一节果树生长发育与温度关系第二节果树生长发育与光照关系第三节果树生长发育与水分关系第四节果树生长发育与土壤关系第五节果树生长发育与其它环境关系第四章果树育苗(10学时)第一节苗圃地的选择第二节实生苗的培育第三节自根苗的培育第四节嫁接苗的培育第五章果树整形修剪(8学时)第一节整形修剪及其意义第二节主要树形第三节整形修剪的依据第四节树体结构及整形修剪过程第五节整形修剪技术的综合运用及其效应第六节不同年龄时期的修剪第六章果园的土肥水管理(6学时)第一节果园的土壤管理第二节果园的施肥第三节果园的水分管理第七章矮化密植栽培(6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矮化密植栽培的途径第三节矮化密植丰产的理论基础第四节矮化密植栽培的技术特点第八章果树的自然灾害(4学时)第一节冻害第二节日烧第三节抽条第九章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2学时)第一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第二节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第三节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注意事项(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教材:(2000年后出版的书籍)《果树栽培学总论》(北方本)郗荣庭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2000年后出版的书籍)《果树栽培学》(寒地本)于泽源主编,东北农业大学,2004《果树栽培概论》李绍华、罗正荣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二、实验部分(一)实验课程简介(实验课程的特点,发展现状)果树栽培学实验是结合果实栽培学理论课开设的实验课程,实验内容主要包括果树种类及品种识别,果实分类与构造观察,种子层积处理及种子活力测定,果实品质测定,增强学生对果树栽培学的了解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果树栽培技术教案(全)课时授课计划课题:第一章果树基础第一节果树栽培概述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通过讲授使学员了解果树的几种种类划分方法,并熟悉果树的应用价值。
掌握果树栽培的特点,了解果树栽培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本课重点与解决措施:重点:1.果树的类别2.果树的价值3.果树栽培的特点4.果树栽培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措施:充分运用讨论法,激发学员积极性,共同探讨果树总类划分。
结合实际,讲解果树栽培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教具与挂图:挂图(自制白纸挂图)果树栽培的价值授课内容:什么是果树?果树是能生产可食用果实或种子等的多年生植物的总称。
栽培果树的目的:早果、丰产、稳产。
一、(一)按叶生长期特性分类1.常绿果树主要特征:叶片长年常绿,春季新叶长出后老叶逐渐零落,无明明的休眠期。
主要种类:柑橘、枇杷、荔枝、龙眼、芒果、榴莲、椰子、菠萝、2.落叶果树主要特征:叶片在秋季和冬季所有零落,第二年春重新长出,有明明的生历久和休眠期。
主要品种:苹果、梨、桃、XXX、柿、枣、核桃、葡萄、无花果、山楂、板栗、樱桃等。
(二)按气候条件分类1.温带果树苹果、梨、桃、杏、枣、核桃、柿、樱桃等2.亚热带果树柑橘、荔枝、龙眼、石榴、无花果、猕猴3.热带果树香蕉、菠萝、芒果、椰子等。
(三)按生长性分类1.乔木果树A.主要特征:有明显的主干,树体高大。
B.主要种类苹果、梨、XXX、荔枝、椰子、柿、枣等2.灌木果树A.主要特征:树冠低矮,无明明骨干,从地面分枝呈丛生状。
B.主要品种石榴、醋栗、无花果、刺梨、树莓等3.藤本果树A.主要特征:茎细长,蔓生不能直立,必须依靠支持物才干生长。
B.主要品种葡萄、猕猴桃等。
4.草本果树A.主要特征:具有草质茎,多年生。
B.主要种类:香蕉、菠萝、草莓等。
(四)按果树果实构造分类1.仁果类果树A.主要特征果实内有多数种子,故称为“仁果”;B.主要品种苹果、沙果、海棠果、梨、山楂、木瓜等2.核果类果树A.主要特征有明明的外、中、内三层果皮;中果皮为食用部分,内果皮木质化,成为坚硬的核。
GDOU-B-11-213《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课程简介:果树栽培学是一门讲授果树栽培技术的应用技术课程。
本课程涉及的树种主要为南亚热带地区的主要大众型果树,分别从栽培历史、生产意义、起源与发展,主要生物学特性,主要种类和品种以及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介绍我国南方常见的荔枝、龙眼、芒果、香蕉、波萝、柑桔等六大果树,在介绍生产上的最新技术、最新品种和最新理论进展的同时,授课时以突出实践操作技能为主。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我校植物保护专业的选修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事果树生产管理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果园管理的基本过程和特点,掌握南方常见果树的主要品种、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为更好地将植物保护知识科学地应用到果树栽培实践中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1、学习和掌握主要果树种类的识别与描述、以及果树生物学性状的观察和记载方法。
2、运用果树栽培的基本原理制定果树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措施;并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包括果树育苗,果园建立,果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以及化学调控技术等。
三、面向专业:植物保护专业。
四、先修课程:植物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基础,是更好地学习本课程、理解相关概念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促进植物保护专业相关课程学习。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绪论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简介(2学时)本部分主要介绍果树及果树栽培学的定义,果树栽培学的学习方法,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的种类,生产概况和经济价值,以及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另外,由于植保专业学生不具备果树栽培总论的相关知识,因此在以下各章节的授课过程中,将各种涉及的总论内容穿插其中,但要避免重复。
本大纲中列出的知识点均为需要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
作业:根据自己接触的果树的市场价格及查阅文献,进一步加深对南亚热带常见果树经济价值和栽培现状的了解。
果树栽培技术》(南方本)课程教学大纲作者: 程时间: 2007-5-22 10:50:31 阅读次数: 763《果树栽培技术(南方本)》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种植类的注册学习者提供的一门专业课,同时也可用于提高果品生产者的理论和技术水平。
课学时90,实验实习45学时,电视课10学时,学分5。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果树栽培技术(南方本)》是一门专业课,介绍了柑橘、荔枝、龙眼、香蕉、菠萝等果树的种类与品种、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等。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学习《果树栽培技术(南方本)》应该具有基本的植物、土壤与肥料、遗传与育种、病虫害防治等基础,特别是园艺基础的知识。
三、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习者掌握南方果树栽培和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具有进行果品生产(品种的选择、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的能力,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各章教学要求分为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基本了解三个层次,重点掌握的是本章的核心容,一般掌握的为基本容。
考试以重点掌握和一般掌握容为主,基本了解容一般不考,或仅占很小比例。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教学以自学文字教材为主,根据学习者工作或居住的区域,组织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和讨论问题。
录像教材分为重点串讲型和专题型两类。
重点串讲型录像讲解各章的重点、难点,专题型录像以技术演示操作为主。
学习者可以通过信函、、电子等方式与中央电大的教师联系。
有问题也可以由教学点的辅导教师为学习者辅导、答疑。
学习者应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参加课程实验和实习等教学环节,在实习中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以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辅以录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等媒体。
文字教材为合一型,自学指导、实验指导、实习指导等全部在。
它的任务是完成基本教学容的系统传授和自学指导。
录像教材为重点辅导型加上技术专题型。
它的任务是导学、强化重点、分析难点、开阔眼界和实验实习等的演示。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中文名称果树栽培学二、课程英文名称Fruit Culture三、课程编码ZB四、课程性质专业课五、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48学时,3学分,第五学期开课。
六、课程目的与要求《果树栽培学》是一门以现代生物学为基础研究果树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和人工调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相关专业如观赏园艺、设施农业、植物科学、农学、植保等专业的重要选修课之一。
通过果树栽培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果树分类、生长发育规律、苗木培育、适地适栽、栽培管理、品质、产量提高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技术措施和实践技能,为从事果树生产和经营管理打下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坚实基础。
因此,果树栽培学是培养园艺专业及相关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果树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该课程以现代生物学理论知识为基础,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是它的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生产实习和毕业生产实习是该课程后续理论验证,熟练和提高专业技能的配套课程。
八、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实验实习。
九、考核方法闭卷考试及实验实践考核。
十、选用教材参考书目选用教材李连国等主编.果树栽培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自编教材,2005参考书目郗荣庭主编.果树栽培学总论(第三版).农业出版社,1998河北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实验实习指导书.农业出版社,1988Kay Ryugo.Fruit Culture.John Wiley & Sons,1988十一、教学进程安排表十二、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及果树分类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果树生产发展概况、发展水平、存在的困难、发展的优势,发展方向等等;了解我国果树种类、分布和利用,掌握果树主要分类方法,掌握果树带的划分和果树带的特点。
本章计划2学时。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绪论了解果树、果树栽培、绿色果品的概念;果树栽培的意义及国内外果树业的栽培概况;学习果树栽培学的目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