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癌有那些类型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2
牙龈变成这样竟然是癌症?牙龈异常不一定是上火!极大多数人可能都会特别重视身体上的不适,但是有很多人都不会特别重视口腔问题,比如牙龈肿了可能是上火,口腔溃疡也可能是上火,吃点药就好了。
但是口腔小问题一定别忽视了,牙龈肿痛可能是癌细胞要光顾你了!牙龈变成这样是癌症!有个患者两个月前有牙疼的情况,但是他没在意,以为只是单纯的上火,但是他发现靠近右侧的口腔有个溃疡,他就吃消炎的药,结果溃疡还增大了,牙齿也松动脱落了。
一检查才知道,原来是牙龈鳞状细胞癌。
但是患者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癌细胞已经侵犯颊部、牙槽骨,手术不仅要切除患者病变的牙龈和骨组织,同时,还要做颈淋巴清扫,颈阔肌皮瓣转移修复肿瘤切除后的面部贯通性缺损,尽量恢复面部外形和口腔的功能。
口腔溃疡出现别轻视正是因为很多人不重视口腔疾病,才会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口腔癌的常发部位是口腔颌面部,形状和口腔溃疡相似,多数人都以为是口腔溃疡,吃点药就不管了。
特别是嘴巴有炎症的人,不注重口腔保健的人要特别注意。
口腔癌病变之前可能要历经很长时间,积极做好预防才是重中之重。
如何判断口腔癌口腔溃疡2周以上不愈合的,口腔黏膜有白色、红色或者发暗的斑点的,或者口腔总是不明原因出血的,还有就是咽喉、颈部、面部时不时突然麻木疼痛的症状,预示着口腔癌来了。
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如果是在户外工作,要注意不要长期阳光照射以免引发唇癌。
还有要戒掉研究,饮食不要过烫,容易刺激咽喉癌变!营养均衡和良好的心态、性格也是对口腔非常有益的。
口腔癌这么可怕,有什么其它常见症状呢?七哥告诉你,是有的,4种常见症状,快来对照你的口腔溃疡吧!1、溃疡不愈口腔溃疡一般不会超过2周。
如果两周后仍然有烧灼感、疼痛感,且没有好转迹象,那就要警惕可能是口腔癌了。
口腔癌的形状多是四周边缘隆起,中间凹凸不平,疼痛明显。
但是,早期的口腔癌是无痛的!2、疼痛明显早期无痛或者只有异物摩擦的感觉,但是溃疡破掉之后疼痛感就明显了,接着侵犯神经后还会导致耳咽喉疼痛。
牙龈癌【优质推荐】牙龈癌牙龈癌是口腔中最多见的一种癌种,主要是鳞状细胞癌,多见50岁左右之老人,男性女性多。
(1)病因:①常有局部刺激因素及炎症或不良修复体。
②也可在乳突状瘤、白斑、糜烂型扁平苔癣的基础上发生癌变。
(2)临床表现:①一般下颌牙龈癌较多,常发生于磨牙或双尖牙区。
②位于牙龈部,为溃疡或乳头状突起,易出血。
③肿物向周围组织浸润扩展至牙槽突,使该处牙齿疼痛、松动。
④继续发展可破坏颌骨,波及口底,侵入闭口肌群,发生开口困难,下齿槽神经经受损,下唇麻木。
上颌牙龈癌可侵犯上颌窦。
⑤有转移。
(3)诊断:①根据临床特征,牙龈上有不光滑的肿块或溃疡,经久不愈,日渐扩大的肉芽粒状的溃疡多可诊断。
②X线检查可见颌骨受侵犯,X光片可见压迫吸收型(周缘较光滑,骨如线盘状吸收)和浸润破坏型(周缘不整齐如虫蚀状,深浅不一)两种。
③取活组织检查以确定肿瘤病理性质。
(4)治疗:治疗宜行手术切除,下龈癌作骨段切除,上龈癌做上颌次全切除,同时作同侧淋巴清扫的联合根治术。
(5)护理:①术前首先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让其了解手术方法,以取得患者密切配合。
术前1天,做好手术区域的备皮及麻醉药、青霉素的过敏试验,对术前不能很好入睡患者给予镇静药,以保证患者休息好。
手术一般在全麻下进行。
②手术后,按全麻护理,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让病人平卧或半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是吸出口鼻分泌物。
预防感染应用抗菌素,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严密观察伤口出血情况,行颈淋巴清扫术的病人,要保证负压引流通畅,注意引流物的变化。
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做好气管切开护理和口腔护理及口腔冲洗,行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分泌物,有利于改善呼吸。
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解释插胃管的必要性,增加营养,早日恢复健康。
(6)预防:及时除去局部刺激,如不良修复体、牙石等。
牙龈癌病情说明指导书一、牙龈癌概述牙龈癌(carcinoma of the gingiva)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癌。
大多数为分化程度较高的鳞癌, 生长较慢, 以溃疡型为最常见。
早期有牙松动和牙痛等症状, 也可引起张口困难、下唇麻木等。
牙龈癌确诊较方便, 在积极治疗下5年生存率较高。
英文名称: carcinoma of the gingiva。
其它名称: 无。
相关中医疾病: 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 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 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 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有家族史的患者, 患病风险增高。
发病部位: 口腔。
常见症状: 牙痛、牙齿松动、咀嚼功能异常。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 与口腔卫生不良、不良牙体或义齿修复相关。
检查项目: 血常规、病理检查、X线、CT、MRI。
重要提醒:长期吸烟、嚼槟榔可能导致本病发生, 尽量杜绝这两个不良习惯。
临床分类:1.TNM临床分类(1)T(Tumor, 肿瘤原发灶情况)Tx: 原发肿瘤不能评估。
T0: 原发灶隐匿。
Tis: 原位癌。
T1: 肿瘤最大直径≤2cm。
T2: 肿瘤最大直径>2cm, <4cm。
T3: 肿瘤最大直径>4cm。
T4: 肿瘤侵犯邻近区域: 穿破骨密质, 侵犯舌、颈部皮肤。
(2)N(Node, 淋巴结受累情况)NX: 不能评估有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
N0: 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
N1: 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 直径>3cm, 但<6cm。
N2a: 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 直径>3cm, 但<6cm。
N2b: 多个单侧淋巴结转移, 其中最大直径<6cm。
N2c: 双侧或对侧淋巴结转移, 其中最大直径<6cm。
N3: 转移淋巴结之最大直径>6cm。
(3)M(Metastasis, 远处转移情况)MX: 不能评估有无远处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2、pTNM病理分类pT, pN, pM分类与T, N, M分类相应一致。
牙齿肿瘤的分类中医如何治疗牙龈瘤由于人们平时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都非常的不稳定,并且还常常熬夜加班,因此很容易滋生出口腔疾病。
比如牙齿肿瘤就是口腔疾病的一种。
出现牙龈肿瘤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因为龈乳头出现炎症所引起的。
由此看来,它来源与我们的牙龈组织和牙周膜。
牙龈肿瘤的分类也有很多中,比如肉芽肿型、肉芽组织纤维化和血管型的。
那么牙齿肿瘤在中医上怎么治疗和护理呢?牙龈肿瘤的分类1、肉芽肿型,很像炎性肉芽组织,有许多新生毛细血管以及成纤维细胞,伴有许多炎性细胞浸润,主要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纤维成分少,牙龈黏膜上皮往往呈现假上皮瘤样增生。
肉芽肿型龈瘤的牙龈表面呈红色或暗红色,质地较软、易出血;2、肉芽组织纤维化,细胞及血管成份减少,而纤维组织增多。
粗大的胶原纤维束间有少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纤维束内可有钙化或骨化,有不规则的骨小梁但无牙源性上皮结构,称为外周性骨化性纤维瘤。
这种纤维瘤被认为是牙周膜来源的一种反应性瘤样增生,并非真性肿瘤。
纤维型龈瘤的牙龈表面光滑,颜色与正常牙龈颜色无大差别,不易出血;3、血管特别多,看起来很像血管瘤,血管间纤维组织可有水肿及黏液性变,并有炎性细胞浸润。
牙龈极易出血。
中医如何治疗牙龈瘤1、胃火上盛,症见牙龈肿痛,患侧面颊肿胀,甚则不能嚼食,局部灼热,口苦口臭,便秘、舌红苔黄等,治宜清热泻火,消肿止痛,方用清胃散加减。
石膏25,黄连10,生地15,丹皮6,升麻10,淮牛膝15,大黄6,赤芍10,知母10,刁竹10,痛甚者可加白芷10。
若牙质过敏,每触热辣即痛者也同此治。
2、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症见齿龈微肿、微红,隐痛绵绵,齿摇不固,或兼有牙血,余无特殊。
治宜滋阴降火、补肾固齿。
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熟地25,女贞15,萸肉10,淮山15,淮牛膝10,泽泻10,骨碎补10,细辛3。
若牙龈红肿较甚,则可加知母10,黄柏6。
牙龈肿瘤的护理1、术后不吃过硬或过热食物,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在我国,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以癌最常见,肉瘤较少。
在癌瘤中又以鳞状细胞癌最多见,一般占80%以上;其次为腺性上皮癌(黏液表皮样癌、腺癌、腺样囊性癌、恶性多形性腺瘤、腺细胞癌等);基底细胞癌及淋巴上皮癌较少见。
口腔颌面癌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鳞癌:多发生于40-60岁的成人,男性多于女性部位以舌、颊、牙龈、腭、上颌窦常见常向区域淋巴结转移,晚期可发生远处转移早期—表现为黏膜白斑,表面粗糙,以后—发展为乳头状或溃疡型,或二者混合出现,以溃疡型最多见,有时呈菜花状,边缘外翻。
鳞癌按病理分化程度分级:I级—分化较好II级—分化一般III级—分化最差未分化癌的恶性程度最高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其组织结构、恶化程度、转移部位、治疗方法也有不同一、舌癌(carcinoma of the tongue)—最常见的口腔癌—多为鳞癌按UICC分类—舌前2/3癌(舌体)属口腔癌范畴;舌后1/3(舌根)属口咽癌范畴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女性有增多及发病年龄年轻化舌癌多发生于舌缘,其次舌尖、舌背常溃疡型或浸润型一般恶性程度较高,生长快,浸润性较强,常波及舌肌,至舌运动受限,有时说话、进食、吞咽均发生困难晚期可蔓延至口底及下颌骨,使全舌固定,向后发展可侵犯腭舌弓及扁桃体有继发感染或侵犯舌根常发生剧烈疼痛,疼痛可反射至耳颞部及整个同侧的头面部常发生早期颈淋巴结转移,且转移率较高(舌体具丰富淋巴管‘血液循环+舌机械运动频繁)舌癌淋巴结转移常在一侧,如发生于舌背或舌体中线的舌癌可向对侧颈淋巴结转移舌前部癌—向下颌下及颈深淋巴结上、中群转移舌尖部癌—颏下淋巴结或直接转移到颈深中群淋巴结可发生远处转移—一般转至肺部治疗:以综合疗法为主早期—间质内放射治疗,待原发灶控制后再实施颈淋巴清扫术—为保存舌的功能如放疗不敏感—原发灶切除+颈淋巴清扫术晚期—首选手术治疗—波及口底及下颌骨的—一侧舌、下颌骨及颈淋巴联合清扫术,若对侧有转移应双侧清扫术清扫术一般主张—肩胛舌骨上或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舌癌颈淋巴结转移率高且早期转移对舌尖、舌背、舌前2/3边缘部分的小而分化良好的肿瘤—采取包括部分正常组织在内的局部手术切除/低温治疗为恢复舌的功能,超过1/2以上的舌体缺损均应行一期舌再造术化学药物治疗—晚期病例手术的术前、术后辅助治疗;也用于有远处转移的病员三、颊粘膜癌(carcinoma of the buccal mucosa)—在口腔癌中局第二或第三位—多为分化中等的鳞状细胞癌,少数为腺癌及恶性多形性腺瘤颊黏膜癌区域(UICC规定):上下颊沟之间,翼下颌韧带之前,包括唇内侧粘膜常发生于磨牙区附近,呈溃疡型或外生型,生长较快,向深层浸润。
牙龈癌的治疗方案引言牙龈癌,即口腔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主要起源于口腔黏膜和牙龈组织。
牙龈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牙龈癌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等。
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牙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手术包括牙龈癌切除术、颈淋巴结清扫术和骨髓穿刺术等。
1.1 牙龈癌切除术牙龈癌切除术是将肿瘤组织及其周围正常组织一并切除的手术,旨在完全清除癌细胞。
常见的牙龈癌切除术包括全龈切除术、半龈切除术和局部切除术等,具体选择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分期来决定。
1.2 颈淋巴结清扫术颈淋巴结清扫术是指在切除牙龈癌肿瘤的同时,对颈部淋巴结进行清扫,以检查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根据预期转移的淋巴结区域,可以选择保留或切除不同范围的颈淋巴结。
1.3 骨髓穿刺术牙龈癌患者常常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术,以评估癌细胞是否已经侵犯到骨髓。
骨髓穿刺术可以帮助补充诊断和评估患者的肿瘤扩散程度,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 放疗放疗是牙龈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与手术治疗联合应用,也可以作为单独的治疗手段。
放疗通过高能量射线照射肿瘤部位,杀死癌细胞,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2.1 外科放疗外科放疗是常见的放疗方式之一,常用于早期牙龈癌的治疗。
通过直接照射肿瘤部位,消灭癌细胞。
外科放疗疗程一般为6-7周,每周进行一次。
2.2 术前放疗术前放疗指在手术前进行放疗治疗,旨在缩小肿瘤体积,减少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切除的彻底性和疗效。
术前放疗一般持续1-2周,每天进行一次。
2.3 术后放疗术后放疗指在手术切除肿瘤后进行的放疗治疗,旨在杀灭残留肿瘤细胞,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术后放疗一般持续4-6周,每天进行一次。
3. 化疗化疗是牙龈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使用抗癌药物杀灭癌细胞,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3.1 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常与放疗联合应用,旨在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和治疗效果。
牙龈癌的疾病症状牙龈癌多为分化度较高的鳞状细胞癌,生长较慢,以溃疡型为最多见。
早期向牙槽突及颌骨浸润,使骨质破坏,引起牙松动和疼痛。
上牙龈癌可侵入上颌窦及腭部;下牙龈癌可侵及口底及颊部,如向后发展到磨牙后区及咽部时,可引起张口困难。
[1,,,0.0.0.0 46216,201,牙龈瘤以女性患者多见,中青年发病较多。
多发生于唇颊侧龈乳头,以双尖牙区最常见,舌、腭处少见,一般为单个牙发生。
肿块较局限,大小不一,通常呈圆形、椭圆形,有时为分页状,有的有蒂如息肉状,有的无蒂基底宽广。
血管型和肉芽肿型者质地柔软、色红;纤维型者质地较韧且硬,颜色粉红。
肿块一般生长缓慢,但在女性妊娠期可迅速增大。
肿块长大可以遮盖部分牙面及牙槽突,表面可见牙压痕,易被咬伤而发生溃疡、出血或伴发感染。
一般无痛,肿物表面发生溃疡时可感觉疼痛。
长期存在的较大肿块可以压迫并破坏牙槽骨壁X线示局部牙周膜增宽,致使牙松动、移位。
,,,0.0.0.0 46217,201,"主要症状: 早期症状常不明显,不易察觉,容易漏诊和误诊。
肿瘤肿瘤破坏骨壁,侵入临近器官,出现颜面外形改变后就诊,多已发展至中晚期。
早期症状:1)鼻出血或血性鼻涕:常为单侧,量不多,或为涕中带血,色暗红,常有特殊臭味,晚期可出现大出血。
2)疼痛与麻木:多为神经痛,为眶下神经受压时,可出现一侧面颊部,上唇及上列牙齿麻木疼痛感,上唇及眶下区蚁行感,对早期上颌窦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至晚期,根据肿瘤侵犯的部位不同, 临床表现也有不同: 侵犯口咽部多为牙齿松动、脱落、软腭肿胀、牙神经疼痛等;侵犯鼻部为鼻塞、血涕或鼻腔肿物;侵犯眼部, 症状多为面部肿胀、眼球突出、复视、眼睑下垂等;侵犯翼腭窝为张口受限;侵犯中枢神经, 症状为耳聋、面瘫、头痛等,可出现衰竭、消瘦、贫血等恶病质表现。
牙龈癌怎么治疗好的比较快牙龈癌的发生下牙龈多于上牙龈,生长较慢,多表现为溃疡型。
向牙槽突及颌骨浸润破坏骨质可引起牙松动和疼痛。
向后发展到磨牙后区及咽部时,可引起张口困难。
在发现上述症状后应该及时的治疗,采用目前癌症治疗最先进的技术,生物免疫治疗,来进行有效的治疗。
牙龈癌早期症状同绝大多数的口腔癌一样,即表现为溃疡,一般情况下,人们容易把这种癌性溃疡同正常情况下的口腔溃疡相混淆。
1、化学治疗对于牙龈癌,化疗有一定效果,可作为晚期癌肿的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对减轻癌性疼痛,延长生存期有一定效果。
但单用效果不佳,所以一般将其作为综合治疗手段之一,在手术前、后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因其副作用较为严重,应在医师指导下对血象等严密观察下应用。
2、手术治疗由于牙龈癌手术后感染比较严重,故宜采用化疗作为辅助性治疗,以降低复发率和感染程度。
牙龈癌手术是当前治疗牙龈癌常用的方法,具体是按不同的病灶采用不同的手术操作。
①转移灶的处理:下牙龈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在35%左右。
临床上早期的上颌牙龈癌淋巴结属NO者可以严密观察,一旦发生转移,即应行治疗性颈淋巴清扫术。
牙龈癌怎么治疗好的比较快?②原发灶的处理:即使是早期的牙龈癌,原则上均应行牙槽突切除,而不仅仅是牙龈切除术。
较晚期的应作骨或上颌骨次全切除术。
牙龈癌以侵入上颌窦者,应行全上颌骨切除术。
3、肿瘤细胞免疫疗法作为综合治疗手段之一已被证实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可在手术治疗前后配合应用。
其优势在于:将手术、化疗、放疗联合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可以精准清除残余肿瘤细胞,防复发、防转移,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和时间。
并且快速恢复手术造成的免疫损伤,提高手术成功率;清除术后残余癌细胞,防转移、复发;减轻化疗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增强放化疗耐受性,减少放化疗毒副作用;降低痛苦,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温馨提示:牙龈癌怎么治疗好的比较快?牙龈癌的预防在于减少外来刺激因素,积极治疗癌前病变,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目前随现代治疗技术的完善,口腔癌的治疗有了较好的效果。
牙龈癌有那些类型
牙龈癌的症状中久治不愈的溃疡最常见,但是在牙龈癌晚期是以转移为主要特征,其中颌下淋巴结转移是最常见的类型。
这种病好发于50~70岁的人群,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最好是做多牙龈癌的预防。
但是什么样的症状就是牙龈癌呢?总的来说牙龈癌的症状分为三种类型,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牙龈癌这三种类型症状的内容有哪些。
牙龈癌的三种症状类型分析:
1、颌下淋巴结转移:牙龈癌常出现颌下淋巴结转移,后期则颈深上群淋巴结受累。
牙龈癌如位于前牙区(特别是在下前牙区),可出现颏下或双侧颈淋巴结转移。
2、溃疡型或外生型:牙龈癌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溃疡型或外生型,其中以溃疡型为多见。
起始多源于牙间乳头及龈缘区。
溃疡呈表浅、淡红,以后可出现增生。
由于粘骨膜与牙槽突附丽甚紧,较易早期侵犯牙槽突骨膜及骨质,进而出现牙松动,并可发生脱落。
牙龈癌有那些类型?
3、蔓延破坏:牙龈癌无论起自颊(唇)或腭(舌)侧均可通过牙间向对侧蔓延;向外侧各自向唇颊沟,向内侧则各自向口底及腭部侵袭;向上可破坏上颌窦底,穿破骨质,进人上颌窦,成为继发性上颌窦癌;向下可波及下颌骨,晚期甚至发生病理骨折。
牙龈癌侵犯骨质后,X线片可出现恶性肿瘤的破坏特征一虫蚀状不规则吸收。
牙龈癌的临床症状:
1、常出现颌下淋巴结转移,后期则颈深上群淋巴结受累。
牙龈癌如位于前牙区(特别是在下前牙区),可出现颏下或双侧颈淋巴结转移。
2、无论起自颊(唇)或腭(舌)侧均可通过牙间向对侧蔓延;向外侧各自向唇颊沟,向内侧则各自向口底及腭部侵袭;向上可破坏上颌窦底,穿破骨质,进人上颌窦,成为继发性上颌窦癌;向下可波及下颌骨,晚期甚至发生病理骨折。
牙龈癌侵犯骨质后,X线片可出现恶性肿瘤的破坏特征一虫蚀状不规则吸收。
3、癌肿侵犯神经或有继发感染时有自发性疼痛;如下齿槽受累则下唇麻木;如癌肿侵犯破坏了牙槽骨则牙齿松动、疼痛等都为牙龈癌早期症状;如侵犯口底和颈部或闭口肌群则张口受限;如继发感染或有组织坏死,则会出现特殊的恶臭味。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关于牙龈癌有那些类型的相关知识,牙龈癌常发生继发感染,触之易出血和伴有严重的口臭,体积过大时可出现面部肿胀,浸润皮肤,牙龈癌常出现颌下淋巴结转移。
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就需谨慎牙龈癌已经开始转移。
原文链接:/yya/2015/0817/229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