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程第二册第1课我比你更喜欢音乐
- 格式:ppt
- 大小:8.38 MB
- 文档页数:37
第一课:我比你更喜欢音乐。
①比较句一、“比”字句★肯定式:A、比较两个名词或名词词组:A 比B + 形容词1.她比她妹妹漂亮。
2.上海的温度比北京高。
3.你比你哥哥胖。
4.这个练习比那个(练习)难。
5.我做的菜比妈妈做的(菜)好吃。
B、比较两个动词:A 比B + 动词 + O1.他比我喜欢看电影。
2.我比他喜欢听音乐。
3.他比我喜欢了解中国。
4.他比你喜欢学习汉语。
注意:“比”字句的动词谓语和形容词前边只能用“还、更”,不能用其他程度副词如“很、真、非常、特别等”。
1.今天比昨天很冷。
(×)→今天比昨天冷。
(√)→今天比昨天还冷。
(√)→今天比昨天更冷。
(√)2.他比我非常喜欢京剧。
(×)→他比我喜欢京剧。
(√)→他比我更喜欢京剧。
(√)C、比较两个动词有出现状态补语:A 比B + 动词 + 得 + 状态补语A + 动词 + 得 + 比 +B + 状态补语如果“比”字句里面有出现状态补语,“比”可以放在动词谓语前边或状态补语前边均可。
1.他比我学得好。
→他学得比我好。
2.今天她来的得我早。
→今天她比我来得早。
3.你比我跑得快。
→你跑得比我快。
注意:如果要表示差别多少具体如下:A、如果差别少形容词后面加上:一点儿,一些儿1.你比她高一点儿(一些)。
2.这件衣服比那件贵一点儿(一些)。
B、如果差别多一点形容词后面加上:得多,多了1.她比你睡得晚多了(得多)。
→他睡得比你晚多了(得多)。
2.我比你大得多(多了)。
C、如果具体差别形容词后面加上量词(数量补语)1.他比我大两岁。
2.他的书比我多三本。
3.你比我小三岁。
4.他比我高五公分。
5.这件比那件便宜三块。
6.这座桥比那做(桥)长一百米。
★否定式:A没有B......:意思是:B比AA不比B......:意思是:A跟B差不多(表示不同意。
一般用于否定或纠正别人的意见时)注意(1):“比”的否定形式是“A没有B + ......”而不是“A不比B + ......”。
初级汉语综合课汉语教程》第二册(上),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一课我比你更喜欢音乐一、课文(一)北京比上海大吧山本:田芳,上海怎么样我想坐火车去上海旅行。
田芳:上海很好,这几年变化很大。
今年暑假我还在那儿玩了一个多月呢。
我的一个同学家就在上海。
山本:上海比北京大吧田芳:不,上海没有北京大,不过人口比北京多。
上海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这几年,增加了不少新建筑,上海比过去变得更漂亮了。
山本:上海的公园有北京的多吗田芳:上海的公园没有北京的多,也没有北京的公园那么大。
山本:上海的冬天是不是比北京暖和一点儿田芳:上海不一定比北京暖和。
山本:可是,我看天气预报,上海的气温比北京高得多。
田芳:是,上海的气温比北京高好几度,不过因为屋子里没有暖气,所以感觉还没有北京暖和。
山本:上海人家里没有暖气田芳:一般的家庭没有,不过旅馆和饭店里有。
(二)我比你更喜欢音乐(林老师和王老师在谈音乐……)林老师:王老师,你喜欢音乐吗王老师:喜欢啊!我是个音乐迷,光CD就有好几百张呢。
林老师:我也很喜欢音乐,也许比你更喜欢。
你喜欢古典音乐还是喜欢现代音乐王老师:我喜欢古典音乐。
喜欢听世界名曲,也喜欢听民歌。
林老师:我也喜欢古典音乐。
你喜欢流行音乐吗王老师:怎么说呢可能没有你们年轻人那么喜欢。
我觉得流行歌曲的歌词没有民歌写得好。
林老师:有些流行歌曲的歌词写得还是不错的。
王老师:可是,我还是觉得民歌的歌词好。
你听咱们的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写得多好!序号中文生词词性拼音英文释义1变化动、名bi a nhu d to cha nge; cha nge2暑假名sh? ji a summer vacati onI -----------3还副h ai also; as well; too; in additi on; still; yet4比介b?tha n; (superior or in ferior) to 5人口名r e n? u populati on6最副zu 1most; best; least; to thehighest or lowest degree7城市名ch e ngsh 1city8增加动z e ngji a to in crease9建筑动、名ji a nzh u to con struct; architecture10过去名gu o q u past11变动bi an to change; to becomedifferent 生词三、注释(一)怎么说呢表示不好说,不知怎样说。
第六课我比你更喜欢音乐一、教学重点1.课文2.语法比较句:①A比B……②A没有B(这么/那么)……③A不如B数量补语感叹句:太/真+形容词好/多+形容词二、教具图片:飞机、火车、自行车、西瓜、苹果、葡萄上海市和北京市的地图CD唱片:在那遥远的地方三、教学要求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逐段背说下来。
2.掌握汉字比字句的意义和用法,会用比字句表达比较。
四、教学步骤【第一、二节课】(一)组织教学(二)处理生词1.听写生词(请三四个学生分别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听写八九个词,其他学生在下面听写)。
2.老师领读生词(全班齐读一遍)。
3.学生个别认读,老师纠正发音和声调。
4.老师组词组句,让全班学生跟说。
老师组的句子要跟课文有关,既要体现语法点又要能结合班上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让学生既有亲切感,又感到有用。
每个句子都尽量让全班每个学生跟说一遍,要求他们懂意思,能流利地说出来,同时还要随时纠正他们的发音和声调、语调。
例如:比→西瓜比苹果大。
/飞机比火车快。
/学生A比B高。
/上海的人口比北京多。
变化→北京的变化很大。
/这些年北京有很大的变化。
最→最好/最高/飞机、火车、汽车中,飞机最快。
变→他变了。
/他变得爱学习了。
/爱说话了。
增加→来中国以后我体重增加了三公斤。
暖和→我的房间很暖和。
天气→天气预报/你听今天的天气预报了吗?气温→今天的气温很低。
迷→音乐迷/足球迷/电影迷光→光激光唱片我就有好几百盘呢。
古典→古典音乐/喜欢古典音乐现代→现代音乐/喜欢现代音乐曲→世界名曲/这是一首世界名曲。
流行→流行歌曲/这个破最近很流行。
/这种颜色很流行。
年轻→年轻人都喜欢流行歌曲。
/你们很年轻。
不如→我不如姐姐努力。
遥远一→我的国家离中国很遥远。
(三)处理课文1.领说课文:老师说一句,学生跟说一句,既要齐说也要让学生单独说,还要注意纠正发音和声调。
待学生基本能把课文的句子说出来以后再打开书。
《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一第十课你家里有几口人?1.还(甲)例子:我家里有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还有一条狗。
第十一课北京的冬天比较冷2、常常(甲)常常下雪吗?3、常(甲)不常下雪。
大卫,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第十二课你在干什么?4、在(甲)大卫,你在干什么呢?5、正在(甲)我正在做作业呢?第十三课我去邮局寄包裹6、正(甲)我正打算买衣服呢,明天和你一起去,好不好?第十六课周末你干什么?7、又(甲)明天又是周末,太高兴了。
第十九课现在可习惯了8、已经(甲)已经差不多半年了。
9、刚(甲)刚来的时候不习惯,现在已经习惯了。
10、才(甲)在美国,我一般早上八点才起床。
第二十五课你得多锻炼锻炼了11、重新(乙)喜欢。
我刚来中国的时候,学了半年的太极拳,可是现在都忘了,所以我要重新学。
第二十六课快考试了12、再:表示在某一时间再做某事(时间加再加动词)(甲)现在邮局人很多,你一会儿再去寄吧?第二十九课我们已经买好了票13、终于(乙)考了三天,终于考完了。
《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二第三十五课这家餐厅的菜不错1、偶尔(丙)有的时候在食堂,有的时候去饭馆,偶尔也自己做。
第三十六课广告栏上贴着一个通知2、将(乙)九月二十日,国际交流学院将组织留学生去郊区参观。
3、马上(甲)我马上就去拿。
第三十九课我进不去了4、立刻(甲)苍蝇立刻就飞走了。
练习:朋友打电话让我去接她,接到电话,我()开车出门。
第四十四课成功需要多长时间5、正好三年里,画画儿的时间大概是一百三十七天。
第四十六课从哪一头儿吃香蕉6、总是(甲)有些人吃香蕉总是从尾巴开始剥,有些人总是从细头儿开始剥,差别很大。
练习:(总是一直)这家饭店服务周到,我每次来北京()喜欢住这儿。
今天从早上到现在,()在下雨你今天()都不说话,怎么啦?用“才”完成对话A你吃吧,我不吃了。
B怎么?。
A 我们现在起床吧。
B 、、、、、,再睡会儿吧。
第四十七课李军的日记7、从来(乙)这五年里,我们大家虽然也经常联系,但是除了发发邮件,打打电话,从来也没有见过面。
《汉语教程》第二册(上),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一课我比你更喜欢音乐一、课文(一)北京比上海大吧山本:田芳,上海怎么样我想坐火车去上海旅行。
田芳:上海很好,这几年变化很大。
今年暑假我还在那儿玩了一个多月呢。
我的一个同学家就在上海。
山本:上海比北京大吧田芳:不,上海没有北京大,不过人口比北京多。
上海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这几年,增加了不少新建筑,上海比过去变得更漂亮了。
山本:上海的公园有北京的多吗田芳:上海的公园没有北京的多,也没有北京的公园那么大。
山本:上海的冬天是不是比北京暖和一点儿田芳:上海不一定比北京暖和。
山本:可是,我看天气预报,上海的气温比北京高得多。
田芳:是,上海的气温比北京高好几度,不过因为屋子里没有暖气,所以感觉还没有北京暖和。
山本:上海人家里没有暖气田芳:一般的家庭没有,不过旅馆和饭店里有。
(二)我比你更喜欢音乐(林老师和王老师在谈音乐……)林老师:王老师,你喜欢音乐吗王老师:喜欢啊!我是个音乐迷,光CD就有好几百张呢。
林老师:我也很喜欢音乐,也许比你更喜欢。
你喜欢古典音乐还是喜欢现代音乐王老师:我喜欢古典音乐。
喜欢听世界名曲,也喜欢听民歌。
林老师:我也喜欢古典音乐。
你喜欢流行音乐吗王老师:怎么说呢可能没有你们年轻人那么喜欢。
我觉得流行歌曲的歌词没有民歌写得好。
林老师:有些流行歌曲的歌词写得还是不错的。
王老师:可是,我还是觉得民歌的歌词好。
你听咱们的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写得多好!二、生词三、 注 释(一)怎么说呢表示不好说,不知怎样说。
(二) 我还是喜欢古典音乐“还是”,副词。
表示对两个已知的事物比较后的选择。
有时句中没有表示比较的对象,但心里上有比较对象。
例如:(1)A: 我们去上海还是去西安B: 还是去西安吧。
(2) 我们还是坐火车去吧。
(已经与坐飞机或坐汽车等做了比较) (3) 我还是喜欢古典音乐。
(已经与现代音乐或流行音乐等做了比较)(三)这几年变化很大“这几年”的意思是“最近几年”。
《汉语教程》第一册(下)词汇语法讲解有(一)点儿忙“有(一)点儿”,表示稍微、略微的意思(多用于不如意的事情)我最近有(一)点儿忙。
这个箱子有(一)点儿大。
主谓谓语句(1)主谓词组作谓语,说明或描写主语的句子叫主谓谓语句。
例如:(1)A:你身体怎么样?B:我身体很好。
(2)A:她工作忙不忙?估计答案有两种以上的可能性时用选择疑问句提问。
例如:(1)A:你的车是新的还是旧的?B:我的车是新的。
(2)A:她明天去还是今天去?B:她明天去。
(3)A:他学习中文还是学习英文?B;他学习中文。
怎么问(5):省略问句(……呢)省略问句有两种用法:1、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问的是处所。
例如:(1)我的书呢?(=我的书在哪儿?)(2)我的自行车呢?(=我的自行车在哪儿?)2、有上下文时,语义要根据上下文判定。
例如:(1)A:这是谁的包?B:我的。
A:那个呢?(=那个包是谁的?)B:我朋友的。
(2)A:你是哪国人?B:我是英国人。
你呢?(=你是哪国人?)A:我是日本人。
“有”字句“有”字句可以表达领有。
“有”字句的肯定式:A+有+B;否定是:A+没有+B(1)A:你有汉语书吗?B:有。
(2)A:你有没有姐姐?B:没有。
询问数量:“几”和“多少”询问者估计被问的数量在1—10之间时,用“几”;估计在10以上或难以估计时用“多少”。
例如:A:你吃几个?B:我吃一个。
A:你换多少?B:我换五百美元。
数量词组:“数+量+名”汉语隶属两次作名词得定语,表达事物的数量。
每种事物都有相应的计量单位(量词)。
例如:五口/个人;一位/个老师;两本书;三辆自行车;四件毛衣;一张照片;三支笔;十五个本子。
改错句:1、我们班有十八个留学生们。
2、谁是你们的老师吗?3、我有一本汉语词典。
4、我们的学校是很大。
5、你有没有一个中国朋友吗?6、我明天下午有上课。
7、你爸爸做什么的工作?8、都我爸爸妈妈是老师。
我很少看电视句中的“很少”是“不常”的意思。
现代交际·2018年5期《汉语教程》第二册(上)教材分析郭鹂(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摘要:《汉语教程》是由杨寄洲教授主编的语言技能类一年级教材,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材之一,自出版以来就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该套教材共分三册,每册又各分上下两册,共计76课。
本文将对《汉语教程》第二册(上)从课文、生词、注释、语法、练习、封面与排版这七个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汉语教程》第二册(上)课文分析生词分析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5-0206-02一、课文分析本书将课文编写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汉语教程第二册(上)共编写了20篇课文,课文体裁有日常对话和记叙文两种样式,其中,有19篇课文是日常对话,仅有第九课课文《钥匙忘拔下来了》是记叙文。
此教材的课文题材以日常生活为主,体裁选择以日常对话和记叙文为主。
体裁和题材的选择符合初级阶段的学生特点和大纲要求。
编者在编写教材时坚持着结构、文化、功能相结合的理念,注重对中国文化的教学与输出。
编写课文时在里面渗透了中国地理、历史、中医、中餐、京剧、古典音乐、中国婚礼等文化元素。
这极大地提高了课文的趣味性,也符合大纲的要求。
本教材对于人名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
其中,有山本、罗兰、麦克、玛丽、爱德华、丹尼丝为代表的外国说话人,也有田芳、林老师、王老师、张东、关经理、夏雨、小白、小黄、服务员为代表的中国说话人。
中国说话人中,“田芳”“张东”“夏雨”是中国式传统称呼方式,即“姓+名”;“小白”“小黄”是中国人比较熟悉的人之间的一种称呼方式,称呼年轻人,即“小+姓”;“关经理”“林老师”“王老师”是一种为表尊敬不能直呼名讳而采用的一种称呼方式,即“姓+职业”;“服务员”这一说话人没有具体名字,用职业来代指说话人,这一现象在中国日常生活中也比较常见。
既有中国说话人又有外国说话人体现了《汉语教程》是一本对外汉语教材,体现了教外国人说汉语这一基本诉求。
快乐汉语第二册教案快乐汉语第二册教案篇一:快乐汉语第二册第一至十一课的课文快乐汉语 2 教学内容第一课:他是谁nǐhǎonǐxìnɡsh?nmeA: 你好~你姓什么,wǒxìnɡmǎB:我姓马。
nǐjiàosh?nmemínɡzìA:你叫什么名字,wǒjiàomǎlìlìB : 我叫马丽丽.tāshìshuíA:他是谁,tāshìwǒdep?nɡyǒuB:他是我的朋友。
wǒyǒuhěnduōp?nɡyǒu我有很多朋友。
huānyínɡnǐjiāzàish?nmedìfānɡA:欢迎~你家在什么地方,wǒjiāzàixiānɡɡǎnɡC:我家在香港。
第二课:她比我大nǐduōdàA:你多大,wǒjīnniánshíliùsuìB:我今年十六岁。
nǐdehànyǔhěnhǎoA : 你的汉语很好。
xiaxiaB: 谢谢。
nǐhuìshuōyīnɡyǔmɑB: 你会说英语吗 ,wǒhuìshuōyīnɡyǔA : 我会说英语。
nǐhuìshuōfǎyǔmɑB: 你会说法语吗 ,búhuìA : 不会 .wǒyǒuyíɡap?nɡyǒutājiàoxiǎoh?nɡA: 我有一个朋友,她叫小红。
tābǐwǒdàyěbǐwǒɡāo她比我大,也比我高。
tāxǐhuānyìshùtāxiǎnɡzu?huàjiā她喜欢艺术,她想做画家。
第三课我的一天nǐměitiānzǎoshànɡjǐdiǎnqǐchuánɡA: 你每天早上几点起床 ,wǒměitiānzǎoshànɡqīdiǎnqǐchuánɡB: 我每天早上七点起床。
初级汉语教程教案一、教学对象本教案的教学对象是具有一定汉语基础的留学生,学习时间在400个学时左右,掌握的汉语词汇在2000个左右。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主要词语及语法,能正确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并初步了解有关中国的胡同及四合院文化,能复述全部或部分文章内容。
3、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能模仿课文进行简单的说明文的写作。
重点目标1、理解并掌握“随”“加以”“简直”等重点词语,理解并掌握“之所以,是因为”“使”“无论,都”等连词的用法。
2、在交际会话中,谈论到有关胡同等住宅文化时,会运用本课的一些重点词汇。
三、教学内容本课型教学内容应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主,辅以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中文写作方法。
1、教学重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及新语法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中文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随”“简直”“穿”“加以”“之所以,是因为”等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有关中国胡同及四合院文化,在此基础上拓展深化有关中国各地有特色的民居文化。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每一课都要求学生课下预习复习,做好准备,从生词到课文都要如此。
上课时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或复习情况。
主要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师生互动等方法,对于语法点的操练主要遵循交际性原则,可以设置情境来操练。
、教学媒体PPT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拓展到中国的民居文化时可以辅之以教学视频。
五、教学过程本课共需要四个课时,基本上按照生词一个课时、课文两个课时、练习一个课时来分配。
第一课时导入让大家分享一下各自对中国胡同的了解情况根据大家说的情况和时间,在课件上展示一些北京的胡同及四合院的照片。
生词的学习依据需要,将要学的生词展示在多媒体课件上或者让大家看书中的生词表。
1、读生词:老师先每个词领读3遍2、讲解生词1)、在读词的时候就在幻灯上展示了每个词的意思,要求学生在课文中将这些生词用笔勾出来。
2)、具体讲解每个生词,涉及到重点语法点的词语重点讲解。
《我比你更喜欢音乐》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教学是教学活动之一,它属于语言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是教学的基础,是教师用独特的方式对知识的整合。
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外语或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优秀的教案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任务主要体现在,让外国学生掌握汉语语言特点,词语使用原则等语言规律。
另外,对外汉语教学中,课堂的针对性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贴近留学生生活,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切忌成为“空中楼阁”,与实际应用相去甚远。
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是贯彻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载体,既有一定之规,又可以展示教师的教学个性。
如果把课堂比作舞台,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学设计则是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