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在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中的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99.50 KB
- 文档页数:4
子宫内膜癌必须切除淋巴结吗在妇科恶性肿瘤当中,子宫内膜癌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在对早期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主要的手段就是手术,有着比较好的预后,但是在临床上一直存在着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一些争议,比如子宫内膜癌必须要切除淋巴结吗?淋巴结切除术的范围等,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问题。
1.子宫内膜癌一定要切除淋巴结吗大多数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有着比较良好的预后,淋巴结转移的几率比较低,大概要小于15%,因此有学者建议,不要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切除淋巴结。
欧洲医学肿瘤协会依据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因素,将其分为三组,主要是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
对于低风险组有着很低的淋巴结转移概率,该协会推荐不切除淋巴结,但是没有对中危组、高危组是不是切除淋巴结做指导。
由于子宫内膜癌有着分期、浸润、分级的特点,以往子宫内膜癌切除淋巴结主要是这些情况:Ⅱ型子宫内膜癌或者病理类型高级别的内膜癌;大于50%的肌层浸润;瘤体直径大于2 cm;附件或盆腔累及等。
在病理分级为Gl、G2,且浅肌层浸润的低危患者中,淋巴结发生转移的几率要低于5%,由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淋巴转移的发生率比较低,对该类患者切除淋巴结是不是必要?在一项子宫内膜癌患者研究之中,将4个国家14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通过最小化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是标准手术组(704例),一组是标准手术加淋巴结清扫组。
为了对患者术后治疗存在的差异进行消除,对中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随机进入ASTEC放疗试验,对清扫盆腔淋巴结是不是影响终点时间生存率进行观察,对无瘤生存率的观察,结果显示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没有获益于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同时腹主动脉旁淋巴切除术也没能使I/Ⅱ期子宫内膜腺癌患者获得生存率的提高。
还有一些相关研究提示,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来说,进行淋巴切除,似乎不能明显改善预后。
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有利于对手术分期进行明确。
而对于子宫内膜癌来说,准确的手术分期是十分重要的预后因素,这是因为其能够为术后患者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能够对治疗不足、治疗过度进行有效的避免,对于非内膜样子宫体癌的总生存率来说,虽然系统性盆腔淋巴切除术没有什么影响,但是能够有效指导患者的预后。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应用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疗效发表时间:2017-09-12T14:36:58.8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作者:赵银玲[导读] 子宫内膜癌是子宫病变的常见疾病之一,往往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泰州 225300)【摘要】目的: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应用于Ⅱ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2年1月-2016年1月接诊的52例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成X组(31例)和Y组(21例)并分别给予经腹和腹腔镜的广泛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相关数据。
结果:淋巴结清扫数量及留置尿管时间外(P>0.05),其它方面及治疗有效率比较Y组均优于X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在治疗Ⅱ期子宫内膜癌方面效果理想,建议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子宫内膜癌【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6-0089-02 子宫内膜癌是子宫病变的常见疾病之一,往往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传统的经腹手术虽然时间短,适应症状范围广,但是其出血量多,创伤面积大、不美观等以及近代微创手术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的选择了腹腔镜手术[1]。
本文通过我院妇科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了经腹广泛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与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的相关数据效果,表明后者的效果优于前者。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妇科在2012年1月—2016年1月接诊的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经分段诊刮石蜡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手术-病理分期均为Ⅱ期,排除手术禁忌后,将患者分成X组(31例)和Y组(21例)并分别给予经腹和腹腔镜的广泛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
文章编号:WHR202005167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用于子宫内膜癌治疗的探讨吴侠江苏省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江苏徐州 221000【摘 要】目的:探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效果。
方法:在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选取62例,起止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
按照入院编号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31例,实施局部淋巴结清扫术;研究组31例,实施盆腔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
比较两组的手术结果和远期疗效。
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为9.7%,略低于对照组的12.9%,对比差异不明显(犘>0.05)。
两组患者术前的雌二醇、孕酮检测结果相近(犘>0.05);术后雌二醇明显降低、孕酮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检测数据优于对照组(犘<0.05)。
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2年的生存率更高(87.1%vs58.1%),有显著性差异(犘<0.05)。
结论:盆腔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性激素水平、提高术后生存率,推荐优先选用。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并发症;性激素;生存率【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B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在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绝经后女性是主要发病群体[1]。
该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方式,其中以手术治疗为主。
已有研究表明,腹腔镜分期手术治疗在子宫内膜癌效果显著,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2]。
针对患者的长期随访显示,淋巴结转移是患者病情复发的重要原因,不仅缩短了生存时间,还会为患者带来痛苦,提示医师优化手术方案,阻断淋巴结转移途径。
本研究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对象,探讨了盆腔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在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病例中选取62例,起止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
2020年10月・110・第41卷第5期牡丹江医学院学报Journ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Lniversity Vol.41Oct.2020No.52020子宫内膜癌淋巴结清扫的研究进展卢秋阳,姜薇,杨月,远敏杰,郭春霞(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摘要:子宫内膜癌(Endorsement carcinoma,EC)是全世界女性排名第六的常见癌症,是一组子宫内膜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
早期EC因有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手术治疗是否行淋巴结切除及切除淋巴的范围仍为目前讨论的热点问题。
当代医学肿瘤学治疗的重点是“精确”和“个体化”,这就意味着通过靶向治疗提高疗效并减少并发症。
本文就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评估进展及盆腔淋巴结清扫争议进行综述。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淋巴清扫;淋巴转移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50(2020)05-0110-04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位居第二,在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以及肥胖、老龄化、饮食结构改等因素的影响下,EC发病率近几年逐步升高,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EC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正确的术前诊断及分期关系到治疗方案及术后放化疗的选择,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 LNM)是EC的主要转移途径,LNM的存在提示患者预后较差,现阶段临床工作的重点及难点是对早期淋巴转移的精准识别。
1EC淋巴结回流通路子宫内膜癌淋巴转移常见的有四个通路,分别子宫卵巢通路、圆韧带通路、髂部通路及宫髓韧带通路,子宫体上2/3以及宫底的癌灶通过阔韧带的淋巴管网经卵巢动脉转移至卵巢或进一步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此为子宫卵巢通路[1];当主要通路受阻时子宫圆韧带内的淋巴管起代偿作用使宫角或子宫前壁病灶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宫颈及宫体癌灶通过髂部通路流入髂淋巴结;最后为宫髓韧带通路,是子宫后壁的病灶经过宫髓韧带转移到直肠淋巴结。
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常用于治疗盆腔恶性肿瘤,特别是生殖系统肿瘤的手术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定义、适应症、操作步骤以及术后注意事项。
一、定义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通过腹腔镜操作,清除盆腔内异常淋巴结的手术。
它可以减少开腹手术对机体的创伤,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并且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二、适应症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适用于盆腔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等。
在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确保手术能够全面、准确地清除异常淋巴结。
三、操作步骤1. 麻醉与体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全麻或腰麻下进行手术。
将患者采用仰卧位,双腿屈曲并轻度分开,以保证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2. 确定入路与建立腹腔镜通道在手术开始前,需仔细评估患者的腹部状况,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腹腔镜入路和建立通道的位置。
常用的通道位置包括脐部和腹部正中线等。
3. 视觉系统建立与观察盆腔通过腹腔镜视觉系统建立后,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盆腔内的器官和淋巴结组织。
在确认异常淋巴结位置后,可以进行切除操作。
4. 淋巴结清扫在清扫过程中,医生需逐个地清除盆腔内的淋巴结组织。
通过腹腔镜器械的操作,患者的淋巴结可以被准确且有效地剥离并移除。
5. 结束操作与愈合处理术后,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腹部情况,确认手术是否完成,清除完整。
在结束手术后,对通道进行适当的处理,并确保伤口能够顺利愈合。
四、术后注意事项1. 患者需注意术后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2. 按医生的建议规律进行术后复查,以评估手术效果和监测患者的康复情况。
3. 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如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患者需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4. 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抗生素等相关药物,以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适用于盆腔恶性肿瘤的治疗。
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方法的研究进展冯小丹【摘要】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淋巴结转移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主要转移途径,其中盆腔淋巴结转移较为常见,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较为少见.但存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情况可以通过术前、术中相关方法进行预测.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存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方法的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目前尚无预测方法的统一标准.综合分析患者的病理、血清学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对指导临床决策,避免不必要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减少不良反应,降低手术费用以及选择合适的术后辅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Endometrial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cy of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tract,and its incidence is steadily increasing.The lymphatic metastasis is the main route metastasis of endometrial cancer,in which pelv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is more common while para-aort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israre.However,patients with para-aort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have a relatively poor prognosis.Preoperative and intraoperative techniques could be critical tools for tailoring the para-aort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the endometrial cancer.The prediction methods of the para-aortic lymph nodes metastasis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 have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But at present,there is still no uniform standard for forecasting techniques.Now we do a review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bout patients'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ser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imaging modalities to predict the para-aort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themanagement of endometrial cancer,guide clinical decisions,avoid unnecessary aortic lymphadenectomies,reduce morbidity,lower the cost of surgery and select appropriate postoperative adjuvant therapy,which areall of great significance.【期刊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年(卷),期】2018(045)002【总页数】6页(P207-211,225)【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淋巴转移;预测;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作者】冯小丹【作者单位】226001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子宫内膜癌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技术操作规范
在部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确定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情况;2.为制定治疗计划提供依据;3.评价疗效及评估患者的预后。
由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是在大血管和输尿管周围操作,在技术上比较复杂,手术彻底性受到影响。
即使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进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也会遗漏1/4左右的淋巴结,也就是说彻底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是很困难的。
【适应症】
1.卵巢癌。
2.输卵管癌。
3.子宫内膜癌浆液性乳头状腺癌。
4.Ⅱ期以上子宫内膜癌。
5.宫颈癌盆腔淋巴结有转移者。
【禁忌症】
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
手术范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范围包括双侧髂总动脉上端周围淋巴结及肠系膜下动脉水平(有条件者可达肾血管水平)以下的腹主动脉旁淋巴脂肪组织。
【并发症】
1.血管损伤致大出血。
2.肾动脉破裂、栓塞。
3.腹腔内脏器撕裂和损伤。
4.小肠缺血性坏死。
5.腹膜后淋巴囊肿。
6.乳糜腹。
7.胰腺炎。
8.输尿管损伤。
9.由于粘连而致肠梗阻。
10.其他:可出现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并发症。
【注意事项】
1.操作者须熟悉解剖,注意避免副损伤。
2.此术式可剖腹进行,也可经腹腔镜进行。
腹主动脉淋巴结取样手术记录引言:腹主动脉淋巴结取样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诊断和治疗某些恶性肿瘤。
本文将详细描述腹主动脉淋巴结取样手术的步骤、适应症、手术注意事项和术后护理,以帮助读者了解该手术的相关知识。
一、手术步骤:1. 麻醉:患者在手术前接受全身麻醉,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没有疼痛感。
2. 术前准备:消毒手术区域,铺设无菌巾,保持手术区域清洁。
3. 切口:在腹部适当位置切开皮肤和肌肉,暴露出腹主动脉。
4. 淋巴结定位:通过触诊或超声引导,确定需要取样的淋巴结位置。
5. 淋巴结取样:使用手术器械小心地切开腹主动脉旁的淋巴结组织,并将其取出。
6. 出血控制:对于出血部位进行适当止血,确保手术区域干燥清洁。
7. 切口缝合:将切口层层缝合,确保切口愈合良好。
8. 术后处理: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覆盖敷料,确保术后伤口干燥。
二、适应症:1. 淋巴结转移:当恶性肿瘤扩散至腹主动脉淋巴结时,需要进行淋巴结取样,以确定肿瘤的分期和治疗方案。
2. 淋巴结炎症:对于患有淋巴结炎症的患者,淋巴结取样有助于确定病因,并指导后续治疗。
三、手术注意事项:1. 术前评估:在手术前,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状况、过敏史和手术风险等方面,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2. 术中监测:手术过程中,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和氧饱和度等,以及手术区域的出血情况。
3. 避免损伤:在操作过程中,医生应小心操作,避免对周围重要器官和血管造成损伤。
4. 术后观察:手术完成后,患者应在专业护理人员的监护下观察,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四、术后护理:1. 疼痛管理:根据术后疼痛情况,医生会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并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调整。
2. 伤口护理:术后伤口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感染,定期更换敷料,并注意伤口愈合情况。
3. 饮食指导:术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避免食用过度刺激性的食物。
4. 术后复诊:术后定期复诊是必要的,以便医生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并调整治疗方案。
两种示踪剂在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识别显影中的应用价值晁宏图;李晓凤;李雷;寇馨歆;张烨;李町希;王莉英【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wo kinds of tracer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sentinel lymph node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Methods 58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rcinoma in stage Ⅰ,Ⅱ undergoing oper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table.29 cases in group A adopted activated carbon nano-particles suspension injection as a tracer while 29 cases in group B adopted methylene blue suspension injection as a tracer.The dyeing conditions of sentinel node (SLN)and the tracing time and the duration of two tracers in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Re-sults The tracing time of group A was (16.22 ±3.28)s which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group B,and the tracing duration was (26.54 ±5.87)h which was longer than group B,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detected ca-ses of SLN,number of lymph node,rate ofdiscovery,accuracy,false negative rate we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t(P >0.05). Conclusion Activated carbon nanoparticles and methylene blue can both be us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LN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 which is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confirming the dissection scope of lymph nodes,but the tracing time of activated carbon nanoparticles is relatively shorter.%目的:探讨两种示踪剂在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识别显影中的应用价值。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吴小容;黄东【摘要】目的探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意义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妇科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5例(观察组),同时选取未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8例(对照组),观察随访两组手术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阳性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84、4.77、13.53,均P<0.05),观察组有8例(12.31%)出现术中并发症和14例(21.54%)出现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有5例(6.41%)出现术中并发症和11(14.10%)例出现术后并发症,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92、1.359,均P>0.05).两组随访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13,P>0.05).观察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6.60%、73.70%和60.60%,对照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5.60%、69.80%和63.40%,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5,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治疗中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对手术病理分期和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有重要意义,但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of abdominal aortic lymph node 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and its effect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Methods From January 2009 to January 2016, 65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rcinoma in Zhanjiang People's Central Hospital who undergoing abdominal aortic lymph node resectio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elected.At the same time, 78 cases (control group) of endometrial cancer not treated by abdominal aortic lymph node dissection were selected.Operation and prognosis were observed andfollowed up in two groups.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the number of positive lymph nod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 value was 4.84, 4.77 and 13.53, respectively, all P<0.05).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 occurred in 8 cases (12.31%)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14 cases (21.54%),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 occurred in 5 cases (6.41%)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11 cases (14.10%).The difference in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 ificant (χ2 value was 1.492 and 1.359, respectively, both P>0.05).The difference in follow-up rat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wo groups (χ2=0.13, P>0.05).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 year survival rate, 3 years survival rate and 5 years survival rates were 96.60%, 73.70% and 60.60%, respectively,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1 year survival rate, 3 years survival rate and 5 years survival rates were 95.60%, 69.80% and 63.40%, 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in survival curv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wo groups(χ2=0.055,P>0.05).Conclusion Abdominal aortic lymph node resec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al cancer.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ccurate surgical staging and postoperative adjuvant therapy, but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期刊名称】《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年(卷),期】2017(028)008【总页数】3页(P1014-1016)【关键词】腹主动脉;淋巴结切除;子宫内膜癌;预后【作者】吴小容;黄东【作者单位】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妇科,广东湛江 524000;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妇科,广东湛江 52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3.4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较高,可占所有妇科恶性肿瘤的7%,且近些年的发病率持续增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1-2]。
标题: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技巧导言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重要的手术技术,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手术技巧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术后康复情况。
本文将结合临床经验和专家观点,详细介绍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技巧,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术前准备1.患者评估:在进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前,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排除手术的禁忌证。
2.团队配备:手术团队需要包括主刀医生、麻醉医生、护士等,并确保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和配合程度。
3.手术器械准备:包括手术刀、止血钳、吸引器、缝合线等,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和完整。
二、手术操作1.麻醉: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没有疼痛感,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
2.切口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切口位置,通常可以选择腹部正中线切口或腹部横切口。
3.淋巴结定位:利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准确定位需要清扫的淋巴结部位,确保清扫范围的准确性。
4.组织分离:在清扫淋巴结之前,需要进行组织分离,将淋巴结周围的组织与器官进行分离,确保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5.淋巴结清扫:在清扫淋巴结时,需要小心谨慎地将淋巴组织完全清除,避免残留淋巴结组织导致术后复发。
6.止血缝合:在清扫完淋巴结后,需要及时进行止血和缝合,确保手术部位的正常愈合。
三、术后处理1.观察: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以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部位的恢复情况。
2.护理:术后需要给予患者正确的护理,包括伤口换药、预防感染等措施。
3.康复指导:术后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康复指导,包括饮食、活动、药物使用等方面的指导。
结语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技术,要求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水平。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技巧,为医疗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希望通过医生的不懈努力,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术后生存质量,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祉。
前哨淋巴结在子宫内膜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王甜;胡元晶【摘要】前哨淋巴结(SLN)绘图作为一项能显示可疑转移淋巴结的新技术,目前在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回顾现有的子宫内膜癌SLN的文献,了解SLN的背景、多种识别技术、应用价值及微转移等,并分析其与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对患者生存质量、期别、预后的影响,尚存在的争议及未来发展方向等相关问题.总结目前的观点如下:吲哚菁绿(ICG)宫颈注射能够准确地评估盆腔和部分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状态,假阴性率可达到<5%;SLN为腹主动脉旁的检测率约为<5%,发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跳跃式转移的概率约为0.8%~1%,Ⅱ型子宫内膜癌及高级别患者转移概率为3%;SLN通过病理学超分期能很好地预测淋巴结的小体积转移(单独细胞转移及微转移),小体积转移患者有较好的预后,经辅助治疗后无进展生存发生率与未发生转移患者相似;SLN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低级别子宫内膜样癌可仅行SLN 切除,而高危因素患者行SLN切除是合理的但安全性有待商榷.%Sentinel lymph nodes (SLN) mapping as a new technology can show suspicious metastasis of lymph nodes, the current treatment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has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f endometrial cancer sentinel lymph node, understanding the background of the sentinel lymph node and multipl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value and micrometastases, etc., and analyzes it with systematic lymphadenectomy for patients survival quality, the influence of the period, prognosis,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dispute and related problems. Conclusion:indoline green (ICG) cervical injection can accurately assess the state of pelvic and partial abdominal aortic lymphnodes, and the false negative rate can reach<5%. The detection rate of the sentinel lymph node at the abdominal aorta was about<5%, and the probability of the metastasis of the abdominal aortic lymph node was about 0.8%-1%, and the metastasis probability of the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and the high level was 3%. SLNS through pathology staging detection can well predict the small volume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TCs and micrometastases), small volume transfer patients have better prognosis, after treatment with auxiliary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should get rid of the word) incidence similar to not shift patients. SLN can improve the survival quality of patients, and low-grade endometrial carcinoma can only be resected with SLN, while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factors are reasonable in SLN removal, but the safety is open to discussion.【期刊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年(卷),期】2017(044)006【总页数】6页(P671-676)【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淋巴结;放射性示踪剂;肿瘤转移;预后【作者】王甜;胡元晶【作者单位】300070 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6位,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
【五年级作文】小石子历险记从前在一座山上,有一颗小石子被掩没在荒草中,年复一年,历经风吹日晒,在慢慢的风化中,在绝望中等待岁月将它消失。
小卵石不愿意过这样单调乏味的生活。
它渴望获得自由,像鸟一样飞到它想去的地方,像云一样飘浮到天涯海角,感受不同的山脉和不同的天地。
小石子时常对身边的小草倾诉,要是有人能把它带到别的地方去该有多好,要是它自已能走动该有多好。
小石子每每说着,想着,都会羡慕地看着飞来飞去的鸟儿,游来游去的云朵,然后,黯然神伤。
一天,鹅卵石差点把一个踩在上面的小男孩扔到地上。
愤怒的小男孩把鹅卵石从山上踢到草地上。
鹅卵石欢快地滚动着,唱着民歌。
山脚下有一条小河。
小河通向大河,大河与大海相连。
碰巧卵石掉进河里,水溅了起来。
卵石静静地躺在河底,注视着水中的世界。
这条河是冰雪融化形成的,以高山为源头。
河床由高到低,水流湍急。
随着河流的流动,卵石一点一点地移动。
小狮子精神振奋,充满活力,期待着自由之旅。
有一天,小石子被鱼吞到肚中,然后这条鱼又游入大河,再顺水游到大海。
鱼因误食了小石子造成消化不良,死在了海中。
鱼的尸体被其它鱼食之,小石子便沉于大海底。
小石子在感受了一段黑暗之旅后,终于重见天日。
海中石子众多,小石子又多了许多新的朋友,听它们讲述着各自的传奇和海里的世界,在快乐与新鲜中度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
突然有一天,小石子感觉到了这个动作,并问他周围的其他石子。
其他的石头说:“它爆发了。
”小石子问:发生了什么事。
其他石头说,“海底火山即将喷发。
”于是,火山喷发产生的气流将卵石冲出大海。
这时,我碰巧遇到了火山喷发引起的龙卷风。
龙卷风带着海水、其他生物和小石头咆哮着冲向天空。
后来,由于这些小石头太小,它们被龙卷风卷走,落在了火山口的边缘。
惊恐未定的小石子终于可以喘一口气,静下心神的小石子往火山里望去,它怕掉落到火山里去,但它又很好奇,所以忍不住好奇心,重心一偏跳了下去。
因为火山里太热,温度太高,所以小石子变成了熔液。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在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中的意义王利君,王武亮1,袁博,毛丽丽,徐臻(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14)[摘要]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对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系统性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6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
结果:15例(22.1%)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12例(17.6%)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7例(10.3%)发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其中4例(5.9%)患者同时出现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3例(4.4%)为单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不符合率为22.1%。
术后随访6-57个月,平均26个月,获访率100%,有1例复发和1例死亡。
结论:系统性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不仅对进行准确的手术病理分期,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有重要意义,而且能提供预后相关信息。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术;手术病理分期Role of Para-aortic Lymphadenectomy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EndometrialCarcinomaWANG Lijun ,WANG Wuliang ,YUAN Bo,et al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14,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ole of para-aortic lymphadenectomy in the surgical pathological Staging and prognosi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Methods:68 case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accepted systematic pelvic and para-aortic lymphaden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 2005 to Jul 2010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15(22.1%) of 68 patients undergoing systematic lymphadenectomy had lymph node metastases: both pelvic and para-aortic in 4(5.9%)patients, only pelvic in 8(11.8%) patients, and exclusively isolated to the para-aortic area in 3(4.4%)patients. The total differences between clinical and surgical pathological Staging were 22.1%. Followed up for 6-57 months, mean 26 months, by the response rate of 100%, one case of recurrence and one case of death. Conclusions:The systematic pelvic and para-aortic lymphadenectomy is very important not only to carry out the accurate surgical pathologic staging and guide postoperative adjuvant therapy, but also to provide relevantly prognosis information.[Key words]Endometrial carcinoma;Abdominal aorta; lymphadenectomy;Surgical pathological Staging自1988年FIGO采用手术病理分期以来,系统的淋巴结清扫术,尤其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的价值一直存在争议。
本研究通过对68例在我院行系统性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对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及预后的意义。
1 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 2005年1月-2010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且1通讯作者:王武亮,男,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微创妇科和妇科肿瘤方面的研究。
E-mail:wangwuliang888@作者简介:王利君(1986-),女,硕士,主要从事妇科肿瘤方面的研究。
E-mail:wanglijungirl@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初治患者共142例,其中进行系统盆腔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且有完整临床病例资料的有68例。
病理诊断根据国际妇科病理协会(ISGP/WHO)组织学分类及诊断标准,手术-病理分期根据FIGO2009标准,临床分期根据临床检查和分段诊刮结果,采用FIGO 1971年标准。
1.2 临床资料68例患者平均年龄55.2(34-72岁)岁,其中<40岁4例(5.9%),40-50岁14例(20.6%),>50岁50例(73.5%)。
绝经后患者64例,占94.1%;临床症状主要为绝经后阴道流血(45例),占66.2%。
合并肥胖33例,占48.5%;高血压17例,占25.0%;糖尿病8例,占13.2%。
68例中子宫内膜样腺癌42例(61.8%),管状腺癌12例,棘腺癌5例,鳞腺癌4例,浆液性腺癌4例,透明细胞癌1例。
病理分级G1期13例,G2期40例,G3期15例。
肌层浸润深度≤1/2肌层者45例,>1/2肌层者23例。
1.3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淋巴结转移情况68例中出现淋巴结转移者15例,转移率22.1%。
其中盆腔淋巴结转移12例(17.6%),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7例(10.3%),4例(5.9%)患者同时出现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3例(4.4%)为单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病理特点见表1。
表1 15例淋巴结转移患者病理特征Tab1The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1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编号年龄(岁)分期1 分期2 组织类型分级浸润深度盆腔淋巴结(n)腹主动脉旁淋巴结(n)1 57 ⅢC Ⅱ内膜样腺癌2 >1/2 27 10 6 02 70 ⅢC Ⅱ管状腺癌3 >1/2 38 0 6 13 56 ⅢC ⅠA 管状腺癌 2 ≤1/2 37 6 3 14 58 ⅢC ⅠB 内膜样腺癌 2 >1/2 24 1 2 25 56 ⅢC ⅠA 鳞腺癌 3 ≤1/2 28 0 5 16 66 ⅢC ⅠB 浆液性腺癌 2 >1/2 27 1 3 07 70 ⅢC ⅠA 浆液性腺癌 3 ≤1/2 26 6 3 18 53 ⅢC Ⅱ内膜样腺癌 3 >1/2 35 17 6 09 42 ⅢC ⅠB 棘腺癌 3 >1/2 26 3 10 610 70 ⅢC Ⅱ管状腺癌 2 >1/2 38 0 6 111 55 ⅢC ⅠA 鳞腺癌 3 ≤1/2 26 2 4 012 63 ⅢC Ⅱ浆液性腺癌 2 >1/2 28 1 5 013 54 ⅢC ⅠB 内膜样腺癌 2 >1/2 14 1 4 014 68 ⅢC Ⅱ透明细胞癌 3 >1/2 27 2 6 015 55 ⅢC Ⅱ内膜样腺癌 3 >1/2 20 7 3 0分期1:手术-病理分期;分期2:临床分期2.2 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淋巴结转移率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升高,G1 、G2、G3的转移率分别是0%(0/13)、17.5%(7/40)、53.3%(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p<0.05)。
子宫内膜样腺癌与非内膜样腺癌的转移率分别是11.9%(5/42)、38.5%(10/2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P<0.005)。
肌层浸润深度≤1/2与>1/2者转移率分别是8.9%(4/45)、47.8%(11/2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P<0.005)。
2.3术前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变化术前临床分期ⅠA期20例,ⅠB期21例,其中8例术后分期升为III期,分期误差为19.5%(8/41);术前分期II期9例,其中有7例术后分期升为III期,误差率77.8%(7/9),总误差率为22.1%(15/68)。
15例分期升级的原因均是淋巴结转移,术后辅以化疗或(和)放疗。
此外,因淋巴转移部位的不同调整了放射野设定,7例发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需要腹主动脉旁延伸野放疗,而8例仅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则不需要。
2.4随访术后随访6-57个月,平均26个月。
68例均获访,获访率100%。
3例单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分别随访14个月、28个月和31个月无复发。
4例盆腔合并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中3例分别随访7个月、9个月和13个月无复发,1例在术后15个月复发(浆液性腺癌)。
8例单纯盆腔淋巴结转移者随访平均时间25(7-54)个月,其中1例在术后8个月复发(透明细胞癌),并已死亡。
53例无淋巴结转移者随访平均时间27个月,无1例复发或死亡,复发率和死亡率均为1.5%。
3讨论1988年FIGO子宫内膜癌分期采用手术病理分期以来,手术分期的价值,特别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的价值尚有争议,目前子宫内膜癌手术方式仍不尽相同[1-4]。
北美仅54.2%的医院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行系统的淋巴结清扫术(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1],西欧仅24.4%的医院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行系统淋巴结清扫[2],另一些国家对所有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均不行淋巴结清扫,仅根据子宫标本来明确是否有高危因素并就此确定术后辅助治疗方案[3,4]。
近年来的多项研究显示术前诊刮标本和术中冰冻病理的准确性较低,24%-38%的患者术后组织学分化程度升级;且术中探查在预测淋巴结转移方面价值有限,64%的阳性淋巴结最大径≤10 mm,37%阳性淋巴结最大径≤2 mm,29%的阴性淋巴结最大径≥10 mm[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