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9课《祁黄羊》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
《祁黄羊》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祁黄羊》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掌握并运用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1.2 教学内容文章背景介绍:《祁黄羊》是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的代表作,描述了祁黄羊的忠诚和智慧。
文章情节梳理:通过讲解文章的情节,使学生理解祁黄羊的形象和故事。
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讲解并练习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如“忠诚”、“智慧”等。
第二章:教学方法和手段2.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通过阅读文章,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团队合作。
写作练习: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2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兴趣。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教学步骤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话题或问题,引起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和好奇心。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思想交流。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2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视频:播放与文章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背景和情节。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文章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讨论交流和写作练习中的表现,评价其理解和表达能力。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和进步。
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评价,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5.1 教学资源教材:《祁黄羊》相关教材或课文文本。
《祁黄羊》教案(通用8篇)《祁黄羊》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正直无私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了解人物。
导入: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许多著名人物,请同学们看词语,想想和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春秋时期晋国贤臣祁黄羊,又收获了一个怎样个故事?二、走进故事,品析人物。
(一)了解中军尉一天,祈黄羊面见晋悼公提出辞职,他想辞去的是什么职务呢?中军尉是个什么样的职位呢?你从哪些文字读懂的?晋国乃春秋五霸之一,军事力量强大,与中军尉祁黄羊训练密不可分。
时局紧张,用人是否得当尤为重要。
一旦错用中军尉,则削弱晋国力量,给别国有机可乘,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中军尉的人选关乎晋国兴亡。
(3)中军尉的职责如此重要,所以,当祁黄羊已年近古稀,不能再为国出力了,他便辞职让位,他这么做是出以公心。
(二)学习“外举不避仇”1、同桌分角色朗读3—7自然段。
2、(1)初读对话,品读关键词句。
【出示】:祁黄羊与悼公的第一组对话。
A、你从悼公的话中体会到了他对祁黄羊的(信任)!B、哪些词表明了祁黄羊的态度?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想了想、郑重)变成红色。
C、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祁黄羊对待这件事情的“郑重”?D、齐读,注意读出相应的语气和语调。
(2)再读对话,走进人物心理。
A、引读:祁黄羊想了想。
质疑:那么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自由读课文,思考体会。
B、交流。
(学生可能回答:这么一个重要的职位,谁才适合呢?或只有真正有军事才能的人才能胜任或中军尉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解狐最有军有才能,他是最佳人选等等)C、原来祁黄羊想了这么多,真可谓深思熟虑,他郑重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引读):“我看解狐就不错。
四年级下册语文《祁黄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祁黄羊》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正确书写。
1.3提高朗读和复述课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和合作,理解祁黄羊的品质和精神。
2.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
3.情感态度价值观:3.1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品质。
3.2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和复述课文。
1.2理解祁黄羊的品质和精神。
2.教学难点:2.1体会课文中祁黄羊的心理活动。
2.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祁黄羊的背景。
1.2提问:你们知道祁黄羊吗?他在课文中表现出了怎样的品质?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把握语气和节奏。
3.讲解课文3.1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2讨论祁黄羊的品质和精神,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分析课文4.1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4.2分析祁黄羊的心理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课堂活动5.1小组讨论:你们认为祁黄羊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5.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人物情感。
6.课堂小结6.2提醒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7.作业布置7.1复述课文。
7.2用自己的话描述祁黄羊的品质和精神。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讲解、分析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生字词。
2.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对祁黄羊的品质和精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附:课文内容祁黄羊,字子厚,晋国太史令。
黄羊性温良,好学深思,不慕荣利。
一日,其母病,黄羊割股疗母,母病愈。
黄羊事母至孝,世人称颂。
后,黄羊为国效力,尽忠职守,无所畏惧,卒于任上。
小学语文《祁黄羊》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掌握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升写作技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故事内容。
学生能够领悟课文中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与课文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2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查找并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3.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给予写作指导。
3.4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写作练习。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四、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需要完成对课文的熟读和背诵。
学生需要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篇小短文。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测验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不足之处。
六、教学资源课文《祁黄羊》的文本材料生字词列表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写作练习纸张字典或在线翻译工具七、教学步骤7.1 课文朗读: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强调重音和停顿。
7.2 生字词学习:教师呈现生字词列表,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挑选几个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例。
7.3 课文理解: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的细节,如人物、情节、背景等。
祁黄羊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祁黄羊》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古代军事策略和人物智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兴趣。
(2)通过学习祁黄羊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忠诚、智慧、勇敢的品质。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代军事策略和人物智慧。
2.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祁黄羊》文本及配套练习题。
2. 生字词卡片。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祁黄羊的历史背景。
(2)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学习工具,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4.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讲解古代军事策略和人物智慧。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书写生字词。
(2)完成配套练习题。
6. 总结拓展:(1)总结课文中的知识点和人物品质。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7. 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书写生字词、完成配套练习题。
(2)拓展作业: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祁黄羊的历史背景。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练习等。
《祁黄羊》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祁黄羊的故事背景,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讨论、问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祁黄羊的忠诚、正直、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祁黄羊的故事背景,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道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祁黄羊故事背景的理解。
(3)对故事中人物品质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祁黄羊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字典、资料等工具,学习生字词,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道理。
四、课堂练习:1. 朗读课文,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2. 进行生字词拼写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短故事。
2. 结合生字词,写一篇关于祁黄羊的日记。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道理。
2.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更多关于祁黄羊的故事和相关文化知识。
九、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祁黄羊》课文文本。
《祁黄羊》小学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祁黄羊》的故事内容。
能够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能够运用词汇和句型描述人物特征和事件发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演技巧。
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和图像,进行故事情节的推测和想象。
利用思维导图和时间线,帮助学生组织和梳理故事内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理解忠诚、正直、勇敢等传统美德,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宽容心态,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祁黄羊》故事原文。
相关背景资料介绍,包括祁黄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朗读和理解故事内容,描述人物特征和事件发展。
难点:运用词汇和句型,进行故事情节的推测和想象,以及分析和评价人物行为。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起学生对《祁黄羊》故事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相关背景资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或完成练习,巩固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互相提问和解答。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故事中的场景和对话,提高表演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4.2 评价内容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学生的合作和表演技巧。
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材料《祁黄羊》故事原文文本。
相关背景资料介绍。
生字词卡片和练习题。
5.2 教学设备投影仪和幻灯片。
录音机和听力材料。
表演道具和背景布景。
《祁黄羊》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祁黄羊的故事背景和人物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
(2)学会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3)引导学生从祁黄羊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
难点:1. 理解祁黄羊的人物形象和品质。
2. 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简介祁黄羊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祁黄羊的敬佩之情。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情节和人物性格:(1)学生自主分析课文情节,组内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5. 总结课堂:(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对祁黄羊的敬佩之情,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祁黄羊的小作文。
3. 调查身边的人们,了解他们敬仰的历史人物,分享他们的故事。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祁黄羊》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祁黄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尊老爱幼、忠诚善良等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1)理解祁黄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韵味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韵味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音乐,引出祁黄羊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分享学习心得。
4. 讲解分析:教师讲解祁黄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5.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祁黄羊精神的理解。
3. 选择一篇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写下你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等,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指导。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3. 阅读理解评价:通过课后练习题或小测验,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年级下册语文祁黄羊教案《祁黄羊》这篇课文是一个历史故事,讲了春秋时代晋国的中军尉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了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四年级下册语文祁黄羊教案,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下册语文祁黄羊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意思。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卡片、磁带、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主要板书计划:3 祁黄羊因病辞职两度荐贤出以公心、正直无私举荐受赏作业设计、安排:课内:1 抄写词语;2 组词;3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4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5 按原文填空;6 听写词语。
课外:阅读一段话,并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3、默读全文,分段归纳段意。
教学过程:一、介绍人物导入课题。
1.简介祁黄羊,板书课题:祁黄羊。
2.围绕课题质疑:课文是以人名为题的,一看就会想到什么?(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词语,理解意思;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①生字卡片正音。
“适、召、慎”是翘舌音;“晋、选、荐、慎”是前鼻音。
②分自然段指名读: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
①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②本文写祁黄羊几次举荐人选?(两次)从哪儿写到哪儿?指名朗读。
③他第一次举荐谁?(解狐)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3-7自然段)指名男生读。
理解词语:人选、兴亡、举荐、合适。
④他第二次举荐谁?(祁午)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8-11自然段)指名女生读。
个性化教案(内部资料,存档保存,不得外泄)
海豚教育个性化教案编号:
教案正文:
9、祁黄羊
一、重点字音
压根儿征伐解狐慎重晋国驾驭郑重慎重
祁黄羊悼公
二、重点词语
举荐惊讶压根儿内举慎重辞职躲避称霸征伐
三、知识点
1、《祁黄羊》是一篇历史故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了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
2、用文中的一句话赞美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用三个成语来赞
美他:出以公心、处事公正、大公无私。
文中的“仇”指杀父仇人解狐,“亲”指亲生儿子祁午。
祁黄羊向悼公推荐的最合适的中军尉人选竟然是他的
杀父仇人解狐,从中可以体会他公私分明、不计前嫌的高尚品德。
解狐病逝,祁
黄羊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是万般无奈而又十分慎重的决定。
从中可以看出举荐仇
人和亲人的目的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标准只有一个:是人才而不是亲与仇。
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推荐外边的人不回避自己的仇人,推
荐家里的人不回避自己的亲人。
4、举荐—荐举(意思相同):代替—替代合适—适合喜欢—欢喜后退—退后
鸡蛋—蛋鸡(意思不同):回来—来回科学—学科过去--去过愿意—意愿安危(两字反义,组成新词):开关缓急兴亡伸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