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磷血症及治疗预防
- 格式:ppt
- 大小:286.50 KB
- 文档页数:23
血液透析病人高磷血症的治疗高磷血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并发症,近四十年来,在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高磷血症的治疗方面有了较多改进, 但血磷的控制仍然是透析病人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血液透析对磷的清除极为有限,饮食限制可造成营养不良和生活不便;目前常用的磷结合剂在控制血磷的同时可引起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铝制剂是应用最早且有效的磷结合剂,但因铝在体内蓄积危害较重,使其使用受到限制。
钙盐,特别是碳酸钙和醋酸钙,目前被广泛用于治疗高磷血症,但钙的吸收可引起血钙升高,招致或促进软组织钙化,且不能使高磷血症得到长期的理想控制。
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透析病人的高磷血症仍然是肾脏病领域中需要加强研究的内容之一。
本文就血液透析病人高磷血症的有关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一、高磷血症与肾功能衰竭高磷血症是指血清磷的水平超过4.5mg/dl。
血磷增高与肾脏疾病的进展、继发性甲旁亢、肾性骨病以及软组织钙化都有密切的关系。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到40-80ml/分时磷的代谢即开始发生变化,轻度血磷升高,刺激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增加。
PTH上升使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减少,促进肾脏对磷的排泄,血磷下降。
当GFR进一步降低到20-30ml/分时,虽有血PTH的升高,但有效肾单位减少,肾小管对PTH的反应能力也下降,肾脏对磷的排泄发生障碍,磷即开始在体内蓄积,导致血磷持续升高。
二、高磷血症的临床意义血液透析病人的血磷水平一般在4.5mg/dl,但部分病人常高于6.5mg/dl。
研究表明,透析病人的血磷水平与病人的死亡率之间有直接的关系,在透析超过一年的病人中,血磷水平>6.5mg/dl时,病人的死亡危险性比2.4-6.5mg/dl时增加27%; 血磷>7mg/dl时,病人死亡率显著增高。
血磷升高引起的钙磷乘积增加可导致转移性钙化,钙磷乘积>72时,病人的死亡率增高>34%。
1.高磷血症与继发性甲旁亢高磷血症可直接或通过PTH-甲旁腺轴对透析病人的生存构成影响。
防治高磷血症的意义及施成人体内约有磷400-800g,其中85%存在骨骼和牙齿中,仅1%存在于细胞外液,其余分布于肌组织皮肤神经及脏器。
经饮食摄入,70%-80%从肾脏排泄20%-30%通过胃肠道排泄。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透患者80%以上存在高磷血症。
磷的滞留和升高将导致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心血管疾病事件,增加,总死亡率升高。
1、高磷血症的原因残余肾功能下降,排泄减少,高磷促使骨吸收增加,磷从骨骼中释放到细胞外液。
磷的摄入高,透析患者磷的摄入量为1.0-1.2g/Kg.d,(1g蛋白含磷约12-16mg),磷得摄入量约800-1400mg/d.CKD患者肾功能下降,肾小管对PTH的反应下降应用活性维生素D,使肠道对磷的吸收增加。
2、高磷血症的治疗限食物中磷的摄入,含磷高的食:坚果类、海鲜、肉类、奶制品、黄豆、黑豆、饮料等。
CKD3-4期的患者血磷〉4.6mg/dl,CKD5期的患者血磷〉5.5mg/dl,每日磷的摄入量应控制在800-1000mg。
口服磷接合剂,抑制肠道对磷的吸收,这类药物被要求餐中嚼服,主要药物有含铝的磷接合剂,对于血磷水平〉7.0mg/d的患者可短期应用,如氢氧化铝2-3g/d,一个月然后换用其它制剂i。
含钙的磷接合剂,如碳酸钙(含钙40%),1g碳酸钙可结合磷39g:阿醋酸钙(含钙25%)1g 醋酸钙可结合磷45mg.餐中嚼服。
服用含钙结合剂的患者每天摄的元素钙总量<1.5g/d,包括饮食以内的钙摄入量<2.0g/d。
非钙非铝的磷结合剂,思维拉姆(3-5)x800mg/d,碳酸镧,碳酸镁充分透析,磷清除量取决于透析前血磷的浓度、透析膜面积、超滤率和血液透析频率,强化透析的途径:增加透析器膜的面积,如从1cm2到2cm增加透析频度或每次透析时间,每日短时透析或每天夜间透析。
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处理措施一、限制磷的摄入对于高磷血症患者,限制磷的摄入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
患者应避免摄入过多的含磷食物,如肉类、蛋类、奶制品、坚果等。
同时,应避免使用含磷的添加剂和加工食品,如碳酸饮料、点心等。
在烹饪食物时,可以使用去磷剂去除食物中的磷。
二、使用降磷药物对于严重的高磷血症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降磷药物,如碳酸钙、氢氧化铝等。
这些药物可以与磷酸盐结合,减少血液中的磷含量。
但是,在使用降磷药物时,应注意监测血钙水平,以免引起低钙血症。
三、增加钙的摄入对于低钙血症患者,增加钙的摄入是必要的。
钙的来源可以是食品中的牛奶、酸奶、小鱼干等,也可以通过钙剂补充。
但是,在增加钙摄入的同时,应注意监测血磷水平,以免加重高磷血症。
四、使用钙剂对于低钙血症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钙剂,如葡萄糖酸钙等。
这些钙剂可以快速提高血液中的钙含量,但应注意监测血磷水平,以免加重高磷血症。
五、调整饮食结构患者应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豆腐、鸡蛋等。
同时,减少摄入高磷食物,如肉类、奶制品等。
另外,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加阳光照射时间,有助于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吸收。
六、定期监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磷和血钙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
在监测时,应注意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专业的医生进行检测,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
适当进行运动,保持身体健康和免疫力。
同时,避免吸烟和饮酒等不良嗜好,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八、病因治疗对于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的病因治疗,应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于肾脏疾病引起的高磷血症,应积极治疗肾脏疾病,改善肾功能,减少磷的排泄。
对于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高磷血症,应积极治疗肿瘤,控制病情发展。
对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低钙血症,应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九、加强健康教育患者应加强健康教育,了解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肾病内科肾性高磷血症的病因与治疗肾性高磷血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清磷浓度升高。
本文将探讨肾性高磷血症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一、病因肾性高磷血症的发生与肾脏对磷的排泄能力降低有关。
正常情况下,肾小管能够通过重吸收和排泄来维持磷酸盐的平衡。
然而,在肾功能受损的情况下,这种平衡被破坏,导致血清磷水平的升高。
肾性高磷血症的主要病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肾小管功能障碍: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功能减弱是导致肾性高磷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肾小管功能障碍可由遗传因素、药物使用、感染等引起。
2. 磷酸盐摄入过多:食物中磷酸盐含量高会使血清磷浓度升高,继而引起肾性高磷血症。
富含磷酸盐的食物包括鱼类、肉类、乳制品等。
3. 高血磷性肾小管酸中毒:高血磷性肾小管酸中毒是肾性高磷血症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此种类型的酸中毒通常由于肾小管酸分泌障碍或肾小管对尿液中酸性物质的排出能力下降引起。
二、治疗方法治疗肾性高磷血症的目标是降低血清磷水平,以预防和减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1. 膳食控制:合理控制磷酸盐的摄入是治疗肾性高磷血症的基础。
患者应避免过多摄入含磷高的食物,如鱼类、肉类和乳制品。
此外,多喝水可以帮助排除多余的磷酸盐。
2. 肠道磷结合剂:肠道磷结合剂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可通过与食物中的磷酸盐结合而减少其吸收。
常用的肠道磷结合剂包括磷酸盐镁、氢氧化铝等。
3. 透析治疗:对于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透析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透析,可以清除体内过多的磷酸盐,从而降低血清磷浓度。
三、结论肾性高磷血症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病因与肾脏对磷的排泄能力降低有关。
治疗肾性高磷血症的方法主要包括膳食控制、肠道磷结合剂和透析治疗。
通过合理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清磷水平,减轻症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了解肾性高磷血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遵循膳食控制和药物治疗等措施,以维护良好的肾脏功能和血清磷水平。
摘要:低钙高磷血症是一种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肾功能不全、维生素D缺乏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低钙高磷血症的治疗方案,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饮食管理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方面,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一、病因治疗1. 原发性疾病治疗(1)肾功能不全:针对肾功能不全引起的低钙高磷血症,首先应治疗原发疾病,如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
可采用以下方法:a. 控制血压、血糖,减少肾脏损害。
b. 控制血脂,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c. 采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清除体内多余的磷。
(2)维生素D缺乏:针对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低钙高磷血症,应补充维生素D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如:a. 口服维生素D3、维生素D2。
b. 钙剂与维生素D联合使用,如钙剂+维生素D3。
2. 继发性疾病治疗(1)钙剂吸收不良:针对钙剂吸收不良引起的低钙高磷血症,可采取以下措施:a. 增加钙剂摄入,如钙剂+维生素D联合使用。
b. 改善肠道功能,如使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2)高磷血症:针对高磷血症引起的低钙高磷血症,可采取以下措施:a. 控制磷的摄入,如低磷饮食、限盐。
b. 使用磷结合剂,如碳酸钙、醋酸钙、氢氧化铝等。
二、药物治疗1. 钙剂(1)口服钙剂:如碳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每日3-4次,每次500-1000mg。
(2)静脉注射钙剂:如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等,每日1-2次,每次10-20ml。
2. 维生素D及其活性代谢产物(1)口服维生素D3、维生素D2:每日1000-2000U。
(2)活性代谢产物:如钙三醇、阿法骨化醇等,每日0.25-0.5μg。
3. 磷结合剂(1)碳酸钙:每日2-4g,餐中或餐后服用。
(2)醋酸钙:每日2-4g,餐中或餐后服用。
(3)氢氧化铝:每日3-6g,餐中或餐后服用。
三、饮食管理1. 低磷饮食:每日磷摄入量控制在600-800mg。
2. 限盐: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3-5g。
3. 增加钙摄入: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海产品等。
高磷血症的治疗高磷血症是血液透析透析患者非常常见的一个并发症,会导致严重后果,血磷的控制相对困难,影响因素较多。
目前的治疗原则很明确,根据磷的摄入及排泄平衡,减少摄入和增加排泄,遵循的是3D原则,即限制磷摄入(Diet)、充分透析(Dialysis)和使用磷结合剂(Drugs)。
一、限制磷摄入(Diet)磷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于食物当中,包括植酸盐、有机磷、无机磷。
人体对植物中的磷吸收率较低,为20%-40%,对有机磷的吸收率可以达到50%-60%。
对无机磷的吸收几乎达到100%。
所以每日为保障生命所需能量及营养,除了摄入蔬菜、肉蛋类食物的磷,尽量避免摄入无机磷(尤其是食品添加剂)。
每日建议磷摄入量500-800mg/d。
注:不能以牺牲患者正常营养情况下来限制含磷食物的摄入。
二、充分透析(Dialysis)磷广泛分布于体内,其中85%存在于骨组织,14%存在于其他组织的细胞内,仅有1%存在于细胞外液(血液等)。
每次血液透析4h能清除磷800-1000mg,常规血液透析模式(每次4h,每周3次),每周能清除的磷是相对有限且固定的,每次4h内清除的磷是血液中的磷,大部分存在细胞内的磷释放到血液中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增加透析时长及透析频率,即夜间长程透析或每日透析疗法能清除更多的磷。
注:血液灌流并不能清除更多磷。
三、使用磷结合剂(Drugs)每周磷摄入总量:500-800mg/d*7d=3500-5600mg。
每周透析磷清除总量:800-1000mg/次*3次=2400-3000mg。
每周剩余磷总量:每周磷摄入总量- 每周透析磷清除总量=500mg-3200mg 每周残余磷就需要靠药物来清除,目前磷结合剂(Drugs)分为含钙磷结合剂和非含钙磷结合剂。
①含钙磷结合剂:降磷能力醋酸钙>碳酸钙,因有高钙血症及异位钙化等风险,目前已不推荐使用含钙磷结合剂来降磷。
②非含钙磷结合剂:降磷能力碳酸镧>思维拉姆。
高磷血症(非常实用)
高磷血症是指血液中的磷含量超出正常范围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肾脏排除多余的磷,以维持磷的平衡。
当肾脏功能异常或其他原因导致磷不能有效排除时,就会出现高磷血症。
骨骼疼痛或骨折
肌肉无力或痉挛
心血管问题,如心律失常或心脏瓣膜石化
皮肤瘙痒或骚痒
消化系统问题,如恶心、呕吐或腹泻
肾脏功能不全
高磷饮食,如摄入过多含磷高的食物
肠道吸收磷的问题
药物,如含磷的泻药或过度使用补钙剂
1.调整饮食:限制高磷食物摄入,如奶制品、肉类、豆类和饮料中的含磷添加剂。
2.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含磷结合剂(phosphate binders)来帮助减低血液中的磷含量。
3.肾脏替代疗法:对于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肾脏透析可能是必要的,以排除体内多余的磷。
注意饮食,避免过量摄入高磷食物。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检查肾脏功能。
遵循医生的建议,确保正确使用药物,并避免滥用含磷的泻药或补钙剂。
以上是关于高磷血症的基本信息,如果您有更多疑问或需要具体咨询,请及时就医或咨询医生。
高磷血症的处理原则
高磷血症的处理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治疗病因:针对引起高磷血症的原因进行治疗,如停用或调整药物,治疗糖尿病等。
2. 控制膳食摄入:限制高磷含量的食物摄入,尤其是富含磷的糖尿病食物和饮料,如糖浆、处理肉类、糖果、碳酸饮料等。
3. 补充钙剂:补充适量的钙剂可以帮助降低血磷水平。
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钙剂,如碳酸钙或乳酸钙。
剂量应根据个体需要和血磷水平调节。
4. 给予磷酸酶酶剂:磷酸酶酶剂可以通过降解磷酸盐来帮助降低血磷水平。
这些药物应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因为剂量和频率可能因个体情况而异。
5. 透析治疗:对于高磷血症患者,特别是晚期肾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来清除体内过多的磷酸盐。
总之,处理高磷血症的原则是治疗病因、限制膳食磷摄入、补充适量钙剂、给予磷酸酶酶剂和透析治疗。
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什么是高磷血症高磷血症是指血清磷的水平超过4.5mg/dl。
目前对透析病人高磷血症的控制主要有三大方面,包括充分的血液透析、饮食限制以及磷结合剂的使用。
一、可延长透析时间或采用每日短时透析(1.5~2.5h/次,5~6 次/周)或每天夜间透析(每晚6~8h, 5~7晚/周)均能良好控制血磷到目标水平,有助于控制高磷血症。
但进入体内的磷绝大多数存在于人体细胞内,所以血液透析只能清除少量的磷,有时也并不能完全有效的控制高磷血症。
但是,血液透析滤过与常规血液透析相比, 能显著增加磷的清除;并且增加透析器膜面积以及加快血流速度也可增加磷的清除。
二、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治疗的病人通过限制饮食而减少磷的摄入是控制高磷血症的可行办法之一。
但是对于已经进入透析的病人需要进食高蛋白饮食,使磷的摄入量增加,限制饮食减少磷的摄入虽然可以改善高磷血症相关的甲旁亢,但低磷饮食对维持足够的营养和充分的蛋白质摄入是不利的。
而营养不良与蛋白质摄入不足在透析病人中普遍存在,是造成病人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同时,即使是最严格的限磷饮食,每天仍有600mg的磷进入体内。
因此也不能过多地依靠饮食限制减少磷的摄入,首先应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
三、由于透析与饮食限制并不能有效地控制高磷血症,使用磷结合剂便成为降低血磷的主要方法。
多种化合物被用于结合饮食中的磷,以减少肠道对磷的吸收而增加从粪便中的排出量。
比如碳酸钙与醋酸钙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磷结合剂,这两种钙盐使用后都能使血磷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且能够补充钙的缺乏,纠正低钙血症,是纠正高磷血症及继发性甲旁亢较为有效的方法。
并且相关研究表明:pH<6.0时,醋酸钙结合磷的效果优于碳酸钙。
也有研究表明:在钙含量相同的情况下,醋酸钙比碳酸钙能更好地结合食物中的磷。
目前,高磷血症是成为导致透析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所以,限制磷摄入, 充分透析及合理使用磷结合剂, 有效控制血磷, 做好预防高磷血症的临床工作,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提高透析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