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对膀胱癌根治术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7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2、3年无病生存率作为评价预后指标
的客观有效性分析
李又空(译);李金华(校)
【期刊名称】《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年(卷),期】2014(6)1
【摘要】作者首次报告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UCB)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RC)术后2、3年无疾病生存率(DFS2、DFS3)与5年总生存率(OS5)之间的关系。
德国10家泌尿外科中心协作,收集1989年至2008年欧洲8家中心 UCB 行 RC
患者2483例,前期研究中纳入研究者为 pT2~4a 及软组织切缘(STSM)阴性患
者1738例,前期被排除者为切缘阳性或其他分期(pT0~T1、pT4b )患者745例。
【总页数】1页(P36-36)
【作者】李又空(译);李金华(校)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J], 王天威; 赵晓智; 郭宏骞; 杨荣; 刘天遥; 王鑫; 张士伟; 连惠波; 姚林芳; 屈峰; 纪长威
2.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不同尿流改道术式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J], 郭念湘
3.根治性近端胃切除保留残胃的双通道重建对胃癌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J], 吕劲;王齐成;任静
4.不同尿流改道术式对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J], 王英;杨树林;张秉鸿;王鹏桥
5.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前客观营养指标的预后价值比较 [J], 王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引言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目前,膀胱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
其中,膀胱癌全切术是治疗膀胱癌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对膀胱癌全切后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膀胱癌全切术后治疗方案1. 术后病理分期膀胱癌全切术后,首先应对病理组织进行分期,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制定的膀胱癌分期标准,将膀胱癌分为以下几期:(1)Tis期:原位癌。
(2)Ta期:肿瘤仅限于黏膜层。
(3)T1期:肿瘤侵犯黏膜下层。
(4)T2期:肿瘤侵犯肌层。
(5)T3期: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6)T4期:肿瘤侵犯远处器官。
2. 术后辅助治疗(1)放疗放疗是膀胱癌全切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T2-3期膀胱癌,尤其是伴有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术后病理分期较高的患者;3)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放疗分为外照射和近距离放疗两种方式。
外照射主要用于治疗肿瘤局部和淋巴结转移,而近距离放疗主要用于治疗肿瘤局部。
(2)化疗化疗是膀胱癌全切术后的另一重要辅助治疗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T2-3期膀胱癌,尤其是伴有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术后病理分期较高的患者;3)化疗与放疗联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化疗药物主要包括顺铂、卡铂、多西他赛、紫杉醇等。
化疗方案通常为多药联合化疗,如MVC(顺铂+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方案。
(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膀胱癌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
适用于以下情况:1)术后病理分期较高的患者;2)对化疗和放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目前,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包括PD-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
3. 随访与监测膀胱癌全切术后,患者需定期进行随访和监测,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随访内容包括:(1)体格检查:包括腹部、盆腔、肛门指诊等,以了解肿瘤复发或转移情况;(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以了解病情变化;(3)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超声等,以了解肿瘤复发或转移情况。
膀胱癌疾病治疗市场需求分析引言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膀胱癌的治疗方法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本文将对膀胱癌治疗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并探讨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根据统计数据,膀胱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统计,全球每年有约4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膀胱癌,其中约25%的患者来自发达国家。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预计膀胱癌患者数量将继续增加。
治疗技术与方法膀胱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近年来,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使得膀胱癌手术治疗更加安全和有效,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问题。
放射治疗和化疗在膀胱癌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副作用和有效性仍在进一步研究中。
市场需求分析1.高效治疗需求:膀胱癌患者对治疗效果的追求是市场需求的核心。
他们希望通过治疗能够控制病情的进展、延长生存期,并尽可能减少治疗的副作用。
2.个性化治疗需求: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因此对于治疗方法的个性化需求也很强。
患者希望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3.整体治疗方案需求:膀胱癌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而不是单一的治疗手段。
因此,市场需求也包括对整体治疗方案的需求,希望通过综合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4.便捷就医需求:膀胱癌患者希望能够在就医过程中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
这包括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诊疗路径的优化以及医疗服务的便利化等方面。
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膀胱癌治疗市场具有良好的前景。
近年来,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已经得到了临床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例如,免疫治疗药物在一部分膀胱癌患者中显示出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同时,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疗也成为了市场发展的热点。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创新和应用,膀胱癌治疗将朝着更加安全、有效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论文题目:膀胱癌的生存率与预后因素1. 引言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其生存率和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
本文旨在综述膀胱癌的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2. 生存率的概述2.1 5年生存率●根据统计数据,膀胱癌的5年生存率因不同阶段而异,早期膀胱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高,而晚期膀胱癌患者的生存率较低。
2.2 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生存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肿瘤的分期、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治疗方案等。
3. 预后因素的分析3.1 肿瘤分期●膀胱癌的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晚期诊断往往导致预后不良。
3.2 肿瘤的分级●膀胱癌的分级也是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分级的肿瘤往往生长迅速,易于转移,预后较差。
3.3 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年龄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对治疗的耐受性较差,预后较差。
●患者的身体状况也直接影响治疗的选择和预后的结果。
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预后较差。
3.4 治疗方案●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膀胱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不同治疗手段的组合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4. 临床研究和未来展望4.1 个性化治疗●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型、表型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预后。
4.2 新型治疗手段●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治疗手段被引入临床实践,如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为提高膀胱癌患者的生存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5. 结论膀胱癌的生存率和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肿瘤的分期、分级、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治疗方案等。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和新型治疗手段的应用,为提高膀胱癌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带来新的希望。
膀胱癌能活多久背景介绍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膀胱癌的发病原因还不完全明确,但吸烟、职业暴露、慢性感染和遗传因素等因素都与其发生有关。
膀胱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选择治疗方法要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个体化情况来决定。
生存率统计膀胱癌的生存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膀胱癌的5年生存率因患者不同而有所差异。
早期膀胱癌的5年生存率通常较高,约为70%到90%;而晚期膀胱癌的5年生存率则相对较低,约为5%到15%。
影响生存率的因素分期膀胱癌的分期是衡量患者预后和生存率的重要指标。
一般采用TNM 分期系统来对膀胱癌进行分期,分为0期到IV期。
0期表示癌细胞仅限于膀胱内膜,IV期表示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远处的器官或淋巴结。
早期膀胱癌(0期和I期)的生存率较高,而晚期膀胱癌(III期和IV 期)的生存率较低。
病理类型膀胱癌的病理类型可以分为非肌层浸润型和肌层浸润型。
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指癌细胞仅限于膀胱内膜和黏膜层,肌层浸润型膀胱癌表示癌细胞已侵犯到膀胱肌层和浆膜层。
肌层浸润型膀胱癌的生存率通常较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要低。
年龄和身体状况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也会对膀胱癌的生存率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年轻且身体健康的患者生存率较高,老年患者或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生存率较低。
延长生存期的方法虽然晚期膀胱癌的生存率相对较低,但仍有一些方法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
多学科团队协作治疗膀胱癌的治疗通常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包括外科医生、放疗师、化疗师和肿瘤学家等。
多学科团队协作治疗可以针对患者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膀胱癌的常用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早期膀胱癌。
根据病情的不同,手术切除可以包括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部分膀胱切除术或全膀胱切除术。
手术切除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局部扩散,提高生存率。
老年膀胱癌的病因治疗与预防膀胱癌是泌尿生殖肿瘤中最常见的,膀胱肿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50~79膀胱癌患者占所有膀胱癌患者的比例67.5%。
分化不良的膀胱癌常见于高龄患者。
老年膀胱癌是如何引起的?膀胱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率与以下因素有关:1.化学致癌物。
致癌物是染料的中间体,如β-萘胺,联苯胺,α-萘胺及4-氨基联苯。
人与致癌物质接触后至发生癌的潜伏期为5~5020年左右多发病。
上述致癌物被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吸收,然后从尿液中排出代谢物,作用于尿路上皮,引起肿瘤。
尿液在膀胱中停留时间最长,因此膀胱发病率较高。
2.内源性色氨酸代谢异常与膀胱癌的关系。
很多膀胱癌病人没有明显接触化学致癌物质的病史,可能与体内色氨酸代谢异常有关。
3.慢性感染和刺激。
膀胱肿瘤与慢性感染和刺激有关。
4、其他。
使用环磷酰胺也会导致膀胱癌,其他辐射也会导致癌症。
老年膀胱癌的症状是什么?简述如下:1、血尿特别是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是膀胱肿瘤最常见的症状,80%病人看病时有血尿,17%严重的血尿。
由于血尿经常间歇性出现,患者很容易接受治疗"治愈"错觉延误了时间。
2.膀胱刺激症状这种症状占10%左右患者尿频、尿急、尿痛常表现为浸润性膀胱癌或原发性原位癌,肿瘤恶性程度高,膀胱壁渗透广泛。
原发性原位癌,膀胱刺激症状伴有耻骨或阴茎疼痛,排尿后疼痛加重。
3、排尿异常少数患者排尿困难,排出异常内容物。
恶性程度高的患者可迅速扩展到前列腺,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良性前列腺增生也可能导致排尿困难。
我们应该保持警惕。
4.转移症状晚期膀胱癌患者可出现耻区肿块、贫血、消瘦、水肿、恶心呕吐等症状,如转移到淋巴结,侵犯大多数盆腔淋巴结,可出现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下肢回流障碍等,转移到骨,相应部位骨痛,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为肝、肺、骨。
老年膀胱癌应做哪些检查?简述如下:1、尿细胞学检查新鲜尿液或生理盐水膀胱冲洗液应用于标本。
膀胱癌手术后能活几年文章目录*一、膀胱癌手术后能活几年*二、膀胱癌的病因*三、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膀胱癌手术后能活几年1、膀胱癌手术后能活几年膀胱全切后,一般的生存期只有三到五年。
膀胱癌患者要把膀胱全切了,这是到了中晚期才做的事。
一般的只是进行姑息性的局部切除就可以了,全切了,就必须要找个人工合成的来代替膀胱。
虽然外科手术是治疗局限期膀胱癌的主要方式,但是膀胱癌首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是要根据具体的肿瘤分期和病理分级,术后采用不同的膀胱腔内灌注化疗或免疫治疗方案来进行治疗的。
膀胱完全切除后,由于膀胱是必须的,所以得有个人造膀胱来维持病人的正常膀胱功能。
人造膀胱价值不菲,不是一般患者家庭可以负担得起的。
肿瘤也归为慢性病一类,慢性病又被统称为富贵病,所以一般家庭基本上病不起。
2、膀胱癌术后护理2.1、膀胱癌术后护理要多喝水。
除却遗传因素,一天若能喝2000ML的白开水,基本可以杜绝膀胱癌的发生,喝水也是预防膀胱癌的最有效方法。
2.2、注意饮食,生活有规律,多喝清茶,或泡灵芝喝,癌症患者多是酸性体质,尽少吃肉类,腌熏,辣椒,花椒,霉变的食品,多吃蔬菜和水果等碱性食物,让体内酸碱平衡,戒烟戒酒,膀胱癌术后护理要保持好心态。
2.3、膀胱癌术后要随时注意排尿状况,若有血尿、排便困难、背痛、下腹痛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求诊。
3、膀胱癌术后需要检查的项目膀胱镜检查主要适用于保留膀胱的病人。
由于膀胱癌的复发也可能发生在肾盂、输尿管、尿道。
所以膀胱镜检查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膀胱癌复发的可能。
小便脱落细胞学检查简便易,价格不高,且没有任何痛苦,可作为定期复查的主要手段。
B 超检查肝脏及局部淋巴结,可发现肝脏转移。
X线检查主要是胸片能够发现肺部有无转移。
抽血检查癌胚抗原 (CEA)等肿瘤标记物,对了解膀胱癌有无远处复发转移有一定帮助。
除了需要定期去医院复查外,膀胱癌病人在手术后也可接受预防复发的一些治疗。
生物免疫治疗是指通过体外大规模培养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细胞),然后输入回人体,从而达到调节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癌能力,系统地抑制和杀灭癌细胞,有效地遏制肿瘤的扩散与转移的一种治疗方法。
选择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对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摘要】目的:探究选择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对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的影响。
方法:研究时间:2020年9月--2021年10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60例。
其中,30例患者采取选择性膀胱部分切除术作为研究组,30例患者采用全切除作为参照组。
分析不同手术方法预后效果。
结果:研究组与参照组不同病理分期、不同分级肿瘤患者术后生存周期、肿瘤特异生存率比较存在差异(P<0.05)。
研究组患者5年生存率、5年无复发率在肿瘤大小、数量对比具有同质性(P>0.05)。
结论:选择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应用于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反响良好,并发症风险低,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命周期,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选择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浸润性膀胱癌;预后效果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常见恶性肿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
膀胱癌是常见的,需要通过超声、CT、膀胱镜进一步明确诊断,早发现、早治疗,预后是比较好的。
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主要以膀胱根治术(RC)配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不过,该种手术方法对患者身体影响较大。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有研究提出选择性膀胱部分切除术(PC)配合放化疗效果良好,提升膀胱保留率,延长生命周期。
为进一步探究不同手术效果,本文对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探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时间:2020年9月--2021年10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60例。
其中,30例患者采取选择性膀胱部分切除术作为研究组,30例患者采用全切除作为参照组。
参照组:男22例,女8例。
年龄范围26--78(平均:50.1±2.1)岁。
研究组:男20例,女10例。
年龄范围27--79(平均:50.2±2.2)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同质性(P>0.05),可比。
1.2方法参照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
研究组:选择性膀胱部分切除术。
膀胱癌术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徐俊;杨凯【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年(卷),期】2013(51)2【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患者预后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查阅膀胱癌术后预后相关文献,总结可能影响因素并将其自编成问卷对2005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68例膀胱癌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膀胱癌预后现状和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膀胱癌术后患者预后良好率为38.24%,而预后不良率为61.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肿瘤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膀胱癌全切除术是影响膀胱癌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膀胱癌术后患者预后欠佳,且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早期发现并充分切除肿瘤能够明显提高膀胱癌患者的预后.【总页数】3页(P7-8,12)【作者】徐俊;杨凯【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泌尿外科,浙江温岭,3175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浙江杭州,3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4【相关文献】1.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 郭新武2.膀胱癌术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浸润转移与纤维蛋白含量的关系 [J], 王森;王奇龙;吕铁升;杨栋3.根治性膀胱切除结合淋巴结扩大清扫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周密;刘锋;王帅4.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化疗的老年男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表达情况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 陆婷;解修园;钱健;袁慧;王雪静5.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 王秋红;左书强;刘坤龙;齐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膀胱癌手术治疗临床分析作者:谈成庆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癌的治疗与预后关系。
方法:回顾分析26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随访0.5~4年,膀胱癌无复发,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结论:膀胱癌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联合化学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膀胱癌;手术治疗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90%以上为移行细胞癌。
其恶性程度高,较易发生转移,预后差,病死率较高,治疗较复杂,复发率高。
近年来膀胱癌的外科治疗有很大进展,疗效有很大提高[1]。
在如何提高其疗效方面,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做了相关的研究。
我院自2010年2月~2013 年1月间共收治膀胱癌22 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6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男15例,女11例;年龄45.5~82.5岁,平均年龄58.5岁;病程0.5~4年;其中表浅性膀胱癌18例,浸润性膀胱癌8例。
原发性癌15例,复发性癌12 例。
肿瘤分类:移行细胞癌23例,鳞癌1例,腺癌2例;病理分级:G1级12例,G2级10例,G3级4例。
1.2 病例选择①手术病理证实为膀胱癌。
②浅表性膀胱癌、原位癌及部分浸润性膀胱癌。
③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或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后复发。
④无严重器质性心脏病,肺通气功能测试≥60%,能耐受全身麻醉,肝脏功能正常。
2.方法2.1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6例,在术后24小时内行膀胱内灌注化疗即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卡铂300mg ,吡柔比星60mg ,丝裂霉素C 10mg 后进行髂内动脉栓塞。
2.2膀胱肿瘤膀胱部分切除术8例,其中两例患者术中结扎右侧髂内动脉(患侧),髂内动脉远端置管连于皮下硅胶泵(定期注射化疗药物于硅胶泵内进行化疗)。
2.3膀胱癌根治术+肠代膀胱术2例:均为男性,其中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术1例;回肠膀胱术(Bricker术)1例。
3.结果随访0.5~4年,膀胱癌无复发,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膀胱癌能治好吗?关于膀胱癌的科普,都告诉您吴明亮发布时间:2023-06-07T10:06:03.066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5期作者:吴明亮[导读]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 635000膀胱癌是癌症的一种,通常是指病灶位于膀胱粘膜上的恶性肿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肿瘤,同时也是全身系统及器官最常见的十大肿瘤之一。
膀胱癌是我国最高发的泌尿系统肿瘤疾病,同时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也位居第二位,仅低于前列腺癌。
2016年我国卫生局统计数量中,新发膀胱癌的患者数量人数达到了7.7万人,到2020年后持续增长到了约8.6万人,年增长率为百分之2.68。
从统计趋势来看,我国未来发生膀胱癌的患者将持续增长,预计于2025年将会超过10万人。
膀胱癌作为一种起源于尿路上皮的恶性肿瘤,一般由不受控制的膀胱内壁细胞异常增长造成。
膀胱癌的类是多种且复杂的,包括最为多发的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其中,膀胱尿路上皮癌占据了大多数,是膀胱癌总数的百分之90以上;而膀胱鳞状细胞癌和膀胱腺癌则分别约占总数的百分之3-7。
影响膀胱癌的发病因素是多重因素混合,多种基因参与,多个步骤形成的过程。
在多种致病诱因的影响下,受累及的异常基因型在细胞内环境及细胞外环境发生改变的刺激下会逐渐发展出恶性表型。
目前主流医疗界和学界对于膀胱癌的发病原因并没有达成确切的共识,主流以及较受认可的观点认为是致病微生物或是某些食物或其他外源性物质中残留的致癌物进入并作用于人体,导致人体内环境发生变化,使得原癌基因激活并经基因编码转录由原癌细胞分化成癌细胞,同时外源性物质开始抑制抑癌基因的活性,使其失活失效无法发挥作用,并最终导致膀胱癌的产生。
百分之80以上的膀胱癌发病和致癌的一些危险因素有关,譬如年龄,性别等因素。
膀胱癌虽然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是儿童身上,但大多数的膀胱癌发病年龄为50-70岁。
同时,男性膀胱癌发病概率是女性的3-4倍。
膀胱癌膀胱癌是指膀胱内细胞的恶性过度生长。
最常见的过度生长位于膀胱腔内,也就是膀胱的粘膜上皮。
人体内,空腔脏器的表面通常由上皮细胞构成。
例如你的脸颊内侧,胃,肠子,胆囊,也包括膀胱均是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的。
每个脏器都有它自己的一类上皮细胞。
膀胱的粘膜上皮细胞称作尿路上皮细胞,由它生成的癌就称作尿路上皮癌,占到了所有膀胱癌的90%-95%,是最常见的一类膀胱癌。
其他不太常见的膀胱癌有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疾病介绍世界范围内,膀胱癌位列男性最常见实体瘤的第四位,在女性位列第七位,每年新诊断的膀胱癌患者超过350000名。
美国癌症协会统计2006年美国膀胱癌新发病例为61420例,死亡病例为13060例。
在我国,膀胱癌目前仍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2005年男性标化发病率为4.0/10万,女性为1.5/10万。
近几年,我国部分城市膀胱癌的发病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国内大城市中如北京,上海,天津,膀胱癌的发病率已位列男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六位,而死亡率位列第七位。
以上海为例,2005年膀胱癌男性发病率为15.26/10万,女性为4.37/10万,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如北美和西欧,我国仍属膀胱癌发病率较低的国家之一。
膀胱癌好发年龄51~70岁,发病高峰为65岁,罕见于30岁以前。
发病时80%~85%左右病人肿瘤局限于膀胱,15%~20%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膀胱肿瘤占35%,发病年龄在24~90岁,中位年龄61岁。
疾病分类广泛地讲,膀胱癌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原发癌和转移癌。
原发性膀胱癌起源于膀胱本身,转移癌来源于其它器官,只是癌细胞扩散到了膀胱,一般通过血流、淋巴系统或者直接从邻近器官侵袭到膀胱,如前列腺、直肠、子宫颈。
原发性膀胱癌要比转移性膀胱癌常见得多。
其中最常见的是尿路上皮癌,占90%以上。
膀胱癌可以有多种形态:1)乳头状的,外形看上去有的像花菜,有的像水草,有一个细蒂与膀胱壁相连;2) 扁平状的,外形看上去呈片状或条状,天鹅绒样,表面发红,没有蒂与膀胱壁相连;3)实体状的,外形看上去像疣样赘生物,块状,基地广,有一个宽蒂与膀胱壁相连。
一例膀胱癌患者的个案体会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对本篇文章的主题进行简要介绍,概括膀胱癌患者个案体会的重要性和意义。
下面是对概述部分的内容进行编写的一个示例:1.1 概述膀胱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在膀胱癌的治疗过程中,患者面临着各种身体和心理上的挑战。
因此,了解和总结膀胱癌患者的个案体会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深入研究一位膀胱癌患者的个案体会,探讨膀胱癌治疗的关键问题,并从个案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膀胱癌治疗中的挑战和困惑,并对膀胱癌治疗提出更为深入的思考和建议。
本文将首先介绍患者的背景信息,包括其年龄、性别、病史等方面的情况。
然后,将详细描述患者的治疗经历,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困扰和挑战。
最后,通过个案总结和思考,给出对膀胱癌治疗的一些启示和建议,希望能够为膀胱癌患者和医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总结,我们有望为膀胱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关怀措施,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同时,也有望为医生和医疗团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改进的方向,提高膀胱癌治疗的整体效果。
相信通过共享个案体会,我们可以为改善膀胱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做出积极的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首先,概述介绍了膀胱癌患者个案体会的主题和背景。
其次,文章结构说明了整篇长文的组织结构,明确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方便读者理解整篇文章的布局。
最后,目的部分明确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即通过一个膀胱癌患者的个案体会,探讨膀胱癌治疗的经验和反思。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患者背景和治疗经历两个方面。
患者背景部分将介绍该膀胱癌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病情等,以便读者了解个案的背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