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
- 格式:pptx
- 大小:18.84 MB
- 文档页数:26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
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结果手术持续时间4.5~7.5小时,患者出血量达80~580ml,手术结束后住院时长10~28天。
术后患者膀胱充盈效果良好,对膀胱功能效果满意。
结论针对膀胱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对患者安全性高、可靠性好,并且手术过程中出血少,恢复速度快、对患者创伤程度低、术后并发症低等优势。
手术过程中采取全面高效的护理方法,并娴熟配合手术,保障了患者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关键词:腹腔镜;膀胱癌;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膀胱癌在临床上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对膀胱癌治疗最佳办法是手术,传统手术出血量高,对患者创伤大,且术后并发症高[1]。
而针对膀胱癌实施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患者创伤较小,出血量低,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患者新膀胱充盈,膀胱功能良好,完全符合恶性肿瘤根治准则。
为此,我院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实施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膀胱功能,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50例患者中,男32例,女性18例,年龄56~75岁,平均(65.9±2.4)岁。
1.2方法患者采取仰卧位,将气管插管并进行全身麻。
借助腹腔镜下采用五点穿刺法进行全膀胱切除,以患者下腹正中线上进行切口,长约4~5cm。
输尿管左右端以及回肠末段放置在切口外部,回肠段40cm离断,以纵形剖开之后采取“M”形状进行折叠成新膀胱。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回肠原位膀胱术围术期护理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在治疗上回肠通道或结肠通道术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主要的尿流改道方法,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原位新膀胱术得到迅速发展,在一些医院主要的尿流改道方法,近年来,我国膀胱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导致膀胱癌的因素有很多,吸烟与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是导致膀胱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多数患者的肿瘤仅限于膀胱,只有小于5%的出现转移。
目前治疗以手术为主(经尿道肿瘤切除术(TUR-BT)、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全切术、回肠代膀胱术),放疗和化疗为辅助治疗。
一般是以间断无痛性肉眼血尿为症状就诊而被发现确诊的,肿瘤坏死合并感染后,出现膀胱刺激症状,患者和家属开始思想上难以接受,情绪低落,患者的心理特征主要有悲观恐惧、焦虑不安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病情的进展。
一、术前护理1.常规行术前各项检查,如实验室检查、B超、CT影像学与膀胱镜检查等,督促患者搞好个人卫生,术区备皮、药物过敏试验、配血等,通知患者术前12h禁食,6h禁水。
术前3天开始行体位训练,指导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并进行雾化治疗、吹气球等锻炼其肺功能。
2. 心理护理:由于该手术创伤大,病人有严重心理负担,因此应介绍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先进性, 讲解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注意事项, 向患者介绍同类手术成功的案例, 以增强患者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3.充分的肠道准备:肠道准备是否充分及完善会直接影响手术质量及伤口愈合。
患者术前1周口服甲硝唑0.4g,3次/天, 术前3天开始无渣流质饮食,术前1日、术晨行清洁灌肠,并密切观察灌肠后患者的排便情况,直到排出液与灌洗液一样.则肠道准备完毕。
二、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由于中老年人脏器的储备功能低下、反应迟钝,而手术创伤大,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同时,应经常询问病人,注意病人的意识状态。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的护理配合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对5例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患者做好术前及术中护理。
结果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具有解剖清晰,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等优点。
结论积极地手术配合及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配合随着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愈来愈多的腔镜手术代替开放手术,而微创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愈合快等优势,也越来越被更多的手术患者接受。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手术的开展,也证明了微创手术的进步。
我院自2012年至今开展了5例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手术,术中强调医护之间默契配合,护士应充分了解膀胱的解剖结构,熟悉手术步骤,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保证,现将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5例,男性4例,女性1例。
年龄56~68岁,平均年龄62.3岁。
其中3例为复发性膀胱癌,术后病检均为高分化肌层侵润性尿路上皮癌,未发现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
1.2手术方法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平卧位,臀部稍垫高,头部降低15度。
采用五点穿剌法建立气腹进行腹腔内操作。
首先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再游离双侧髂总动脉分叉处以下输尿管,游离输精管、精囊及前列腺后壁;游离膀胱前壁,缝扎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离断尿道;然后分离膀胱侧韧带及前列腺侧韧带,切除膀胱前列腺;在下腹正中作5~6cm切口,取出标本,再将回肠拉至切口外,行回肠膀胱尿流改道术(Bricker术)。
1.3结果本组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310~430min,平均387min。
术后肠功能恢复2~5d,术后3d可下床活动,术后均恢复顺利,无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术后随访1~3月患者回肠膀胱造口無并发症发生,能自我护理,恢复正常生活。
2巡回护士配合2.1术前准备2.1.1术前访视患者手术前1d,巡回护士加强对患者访视,并认真阅读患者的病历,了解患者生化指标检查结果,从而对患者手术风险等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生理、心理等。
腹腔镜下女性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体会目的:总结28例腹腔镜下女性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配合经验。
方法对28例女性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进行手术配合。
结果28例患者手术进展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结论腹腔镜下女性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技术要求高, 要求参与手术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做好仪器布置和管理、体位的正确摆放及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和观察。
标签:腹腔镜;女性;膀胱癌;手术中护理【分中国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07-01膀胱癌是我国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应用腹腔镜技术行女性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尚在起步阶段。
与开放性手术相比,腹腔镜行女性膀胱癌根治本具有术野宽阔清晰,利于精细的操作,肠道功能恢复快的优点[1],我院2006年10月至2011年5月,为28例女性膀胱癌患者施行了这类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女性患者,年龄42~71岁。
术前膀胱镜证实膀胱内肿瘤病灶距离膀胱颈≥2cm,无尿道狭窄,无尿失禁,均未发现远处转移,双肾功能正常。
1.2手术方法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
常规消毒铺巾,建立5个套管,行盆腔淋巴清扫,再用超声刀游离并切断子宫各韧带,缝扎并切断膀胱上动脉及背深血管复合体,离断双侧输尿管、尿道及阴道前后壁,经尿道插入尿管,压迫创面,缝合阴道断端。
再在耻骨联合上做约5cm的切口取出切除的膀胱、子宫及附件,双侧输尿管放置支架,并取回肠重建贮尿囊,吻合双输尿管与贮尿囊,再在贮尿囊底部切开一流出口后纳回腹腔,重新充盈气腹,吻合尿道断端与贮尿囊,充盈膀胱检查无渗漏后放置引流。
2护理2.1 术前准备腹腔镜系统、气腹系统、光源系统、电刀、超声刀、Ligasure、腹腔镜器械、开腹手术器械、体位用物。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配合体会束玲;敖平【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配合。
方法:对8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结果:手术时间280~450 min;出血量90~600 ml;术后住院时间10~25 d。
术后新膀胱充盈良好,控尿满意。
结论: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相对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术中全面、高效的护理措施和精确、娴熟的手术配合有效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期刊名称】《皖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3页(P562-564)【关键词】膀胱癌;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护理;手术配合【作者】束玲;敖平【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 1.手术室;泌尿外科,安徽芜湖 2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4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1]。
传统开放性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已在国内外大型医疗中心广泛开展。
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开展了8例该类手术,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1~72岁;其中7例为移行细胞癌,1例为鳞状细胞癌。
3例患者有膀胱部分切除手术史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史。
8例患者术前均行膀胱尿道镜检查及病理活检、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CT或MRI检查,未发现远处或盆腔淋巴结转移,IVP提示上尿路形态及功能正常。
1.2 手术方法患者取头低脚高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下实施手术。
①采用4孔或5孔法建立腹腔镜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