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料及解析】隋唐制度的革新

【史料及解析】隋唐制度的革新

【史料及解析】隋唐制度的革新
【史料及解析】隋唐制度的革新

隋唐制度的革新

三省长官大都由品级较低的官员担任

隋官品最高的是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与三公(太尉、司徒、司空),都是正一品,但无实权,只是一种荣誉称号。中央机构中最重要的是三省,其长官虽均贵为宰相,但品级较低。其中,尚书省“事无不总”,地位极高,权力极大,其长官属二品,副长官属从二品。与尚书省鼎足而三的门下省和内史省的长官均为正三品。

九品中正制

曹丕称帝后,创立了九品中正制。九品,是划分人才优劣的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中正,是品评官,一般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员兼任。中央有关部门依据中正对士人评定的品第,选任官吏时授予相应的官职。九品中正制初创时,中正考评士人,家世、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主要看重门第和家世,才能已无足轻重。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的实行,进一步促进了汉魏之际士族的形成以及西晋以后士族制度的巩固与发展。

士族

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士族以外的地主称为庶族。士族形成于汉魏之际,西晋时得到巩固,东晋时达到鼎盛,南朝时逐渐衰落。

东晋和南朝前期,门阀士族严格区分门第的尊卑,在高门大姓与寒门庶族之间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壁垒。士族的社会地位,不因政治地位的升降受到影响。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享有特权。为了维护特权,士族过分夸大士庶之间的差异,他们不屑于担任那些事务烦琐、升迁机会较少的官职,也不愿带兵打仗,更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甚至坐不同席。东晋末年以后,士族在奢侈腐化中开始走向衰落,庶族代之而起。

科举制产生的历史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士族势力强盛,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实行这种制度,就为世家大族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保证,堵塞了庶族地主做官的道路。然而,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人数比士族多的庶族地主,经济实力日渐壮大,要求掌握政治权力的愿望愈来愈强。况且,世家大族操纵地方政权,称霸一方,对中央集权的加强极为不利。隋朝建立后,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基础,逐步实行了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九品中正制被废除,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这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此后历朝都沿

袭科举制,并且不断发展和完善此项选官制度。

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始用分科考试方式选官

由于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严重地妨碍着中央皇权,开皇七年,隋文帝下诏“罢州郡之弊,废乡里之举”,规定所有官员的选任一律须先分科参加考试,然后由吏部录用,按考试成绩的优劣决定其去留和所任官职的品位。从而开创了科举之途,至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正式形成。

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

暴君隋炀帝以荒淫无度著称于史,但在科举制的发展史上却是位有贡献的人物。大业二年(606),隋炀帝在已有诸科中,又特设进士科和明经科,由吏部按“策试”成绩选拔官吏(见《大唐新语》《旧唐书·杨绾传》),科举制形成。

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

唐初,进士科每年应举者少则八九百人,多则一二千人,而其中能及第者不过十余人至三十人左右。在贞观的23年中,考中进士的仅205人。唐高宗、武则天统治的55年中,据不完全记载,进士有一千余人,平均每年录取的人数较贞观时增加了一倍以上。

府兵制的创建

西魏时,丞相字文泰根据拓跋鲜卑的早期部落兵制,创立了府兵制。府兵制以开府为基层组织,故称为府兵。府兵编入军籍,兵士自备武器,平时参加生产,免除租调力役,战时应征打仗。府兵训练严格,战斗力较强。后来,府兵制打破胡汉分治界线,不断扩大招募对象,吸纳了很多汉人。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增强了西魏的军事力量,也有利于民族融合,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隋朝沿袭前代的府兵制,并加以改革

隋初的兵制,是沿袭北周的府兵制,即从壮年农民中挑选士兵,免除其本人的徭役,平时从事生产,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这些士兵,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都由各级军官率领,且另立军籍,不属州县管理。其家属随营居住,是军户。府兵的服役年龄是18~60岁,开皇三年(583),将开始服役的年龄改为21岁。役龄内的府兵,轮番服现役。未服现役的府兵,由管理军户的人管辖,平时定期集中训练,有事则应召出征。开皇十年(590),刚刚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隋文帝,对府兵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改革的核心措施是把军户编入民户,改归州县管理,府兵可按均田制授田。府兵不服役时,归军府所在地的州县管理。因此,改革的实质是将“兵农分离”变为“兵农合一”。而且,这种兵农合一的府兵制,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是从均田农民中征发来的,服役时的衣粮装备由个人负责,但租调全免。

唐太宗时,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

唐朝建立之初,李渊父子就着手恢复府兵制。武德二年(619),开始设置军府,把关中分为12道,每道置军,每军下辖若干骠骑府、车骑府。每军设将、副各1人,督领府兵耕战。唐太宗即位后,进一步整顿和充实府兵,使府兵制更加完备。其主要措施是:一、增加军府数量。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将全国划为10道,共设军府634个(《新唐书·兵志》)。唐太宗将其中的261个设置在关中地区,约占军府总数的41%,依次为河东(太行山和黄河之间)、河南(东到海,西到函谷关,南到淮水,北到黄河)、河北(太行山以东,黄河以北,长城以南)、陇右(青海东,甘肃西,新疆)。这种将强大的武力集中在中心地区的做法,是“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形成外轻内重的局面,从而有利于控制地方性事变,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贞观十年(636),唐太宗为加强军备,对府兵制进行了整顿。所有军府均隶属于直隶皇帝的12卫府和东宫六率府。军府改称折冲府,折冲府分为三等,上府1 200人,中府1 000人,下府800人。府兵的任务是宿卫、镇戍和征战。至此,府兵制基本定型、成熟。二、兵将分离。府兵服役后不脱离本乡、本土,户籍仍归州县,挂籍军府,田地也仍旧杂于农户之中,只有在番上(指轮番抽调府兵到其所隶卫府或边防重镇服役)校阅时,才集中于折冲府或番上的场所,过军队的生活。除番上宿卫外,府兵还有临时征发作战的任务。府兵的调遣、征发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如有战事,由皇帝下敕书,通过兵部传达执行,朝廷临时点将,让其率领从各地临时征发的府兵出征。战争结束后,大将回朝廷,府兵回军府,因而有效地防止了将帅拥兵作乱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

府兵制崩溃

府兵制以均田制作为推行的经济基础。唐初均田制顺利实施期间,府兵虽需在服役时自备器械资粮,但他们当时有能力承担。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和赋税的加重,均田制被破坏了。失去土地的农民十分贫困,他们已无力承担“自备甲杖衣粮”的重负。有的农民为了逃避沉重的兵役,万般无奈下,只好“自残手足”,府兵制无法继续推行下去。另外,唐初,府兵轮番到其所隶卫府或边防重镇服役,一般都能按规定三年一轮换,而且勋赏也较丰厚,立功官兵,授以勋官,赐以勋田,进行鼓励。因此,许多富人将当府兵视为求取功名利禄的捷径。但自高宗、武后起,由于边境地区战争频繁,府兵不能定期轮换,甚至出现“壮龄应募,华首未归”的情形(《唐大诏令集》)。府兵地位急剧下降:唐玄宗时,戍卫京师的士兵,往往被驱作权贵们的奴仆;戍边的士兵白天做苦工,夜晚入地牢。能够活着回乡的,“十无二三”。在这种情况下,府兵大量逃亡。有权势的千方百计逃避兵役。他们或行贿免役,或雇人代役,造成兵源严重不足,番上制度也遭破坏。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出现了折冲府无兵上番的局面,

府兵制名存实亡。

募兵制的兴起及其与府兵制的不同点

府兵制破坏后,唐朝转而实行募兵制。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走投无路的唐玄宗采纳了宰相张说的建议,下令实行募士宿卫的新办法,从京兆、蒲、同、歧、华等州选募13万士兵,分隶诸卫,每卫万人,分六番服役,称为“长从宿卫”。开元十三年,改称为骑。骑免征赋役,并分给土地,官给资粮。户籍由兵部、州县和卫分别管理。骑的产生,标志着募兵制的兴起。开元二十五年(737),又召募长驻边镇者为兵,听家口自随,官给田地屋宅,称“长征健儿”。至此,征兵制已改为募兵制。天宝八年(749),唐玄宗宣布停折冲府上下鱼书,府兵制至此废除。

募兵与府兵有着显著的不同。府兵是由农户按规定出丁,而募兵则是自由应募;府兵已有田亩,募兵是应募后授田;府兵不但担任宿卫任务,还要负责征战,而募兵则专门负责宿卫;府兵自备资粮,募兵则由官府发给,这比府兵制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府兵制下的士兵与将领是分离的,只在发生战争时才被临时征调在一起,因此兵不识将,将无常兵。募兵则是职业兵,因此,将领长期统领一支军队,兵将间形成较为固定的隶属关系。募兵制在当时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从兵役制度上看,也是一种改进。

武则天时,战事频繁

高宗、武后时,边境形势较为紧张,战争较为频繁:一、西北方面,高宗永徽二年(651),西突厥强盛起来,唐朝与之连年交战,直至657年才将西突厥击灭。唐朝还与吐蕃争夺青海,终于在692年平定了吐蕃贵族于679年发动的战乱。二、北方的东突厥贵族降众在高宗、武后统治时发动叛乱,直到开元初年才结束。武则天时,契丹人又起兵反唐,并在河北大肆掠夺,唐朝派军队前去镇压。三、高宗时,唐以新罗求救为借口,派兵攻灭百济。后百济又起兵反唐,日本派兵援助百济。唐打败日军,重新征服百济。百济灭亡后,唐与新罗对高丽形成包围之势,并于668年灭高丽。

隋朝赋役制度的改革

受田百姓须承担国家赋役。依照开皇二年(582)和三年的法令,男子21岁为丁,算是全劳动力;一夫一妻叫“一床”,作为纳税单位。“一床”每年缴纳租粟3石,调绢1匹(4丈)或布1端(5丈),还有绵3两或麻3斤(产桑地区调绢、绵,产麻地区调布、麻);单丁和奴婢等,按半床缴纳租调。丁男每年给政府服役的时间从1个月减至20天,未服役的丁男纳绢代替,称为“庸”。以后又规定年满50岁者,免役收庸。户调绢1匹(4丈)减为2丈。开皇十年(590),隋朝规定:丁男50岁以上者一律免役收庸,即用布帛代替力役,开始把力役税改为实物税,

表明“以庸代役”制度在我国开始部分推行。均田令在实施中并未能完全贯彻。开皇年间,在地少人多的狭乡,每丁授田20亩,只相当于规定授田额的1/5。这是由于贵族官僚广占土地和应授田户增加所造成的。

唐朝赋役制度的改革──租庸调制

唐朝在均田制基础上制定的租庸调制规定:每丁每年缴纳租粟2石;户调随乡土所产,绫(或绢、shì)2丈,绵3两,或纳布2丈5尺,麻3斤;每丁每年服役20天,闰年22天,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一天折合纳绢3尺,称为庸。若政府额外加役,则加役15天的免调,加役30天的,租调全免。额外加役,不得超过50天。唐代的庸,正式把部分力役税转变为实物税。唐代租调也由前代的按户征收改为按丁征收。如遇自然灾害,可部分或全部免租庸调。

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破坏──两税法产生的背景

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利用其所掌握的无主荒地,使广大丧失和缺少土地的农民同土地重新结合起来的制度,基本解决了土地兼并所造成的土地同劳动者分离问题。它保证了每个劳动者都拥有实现其劳动力所必需的土地,并促使大批依附农民脱离豪强大族的控制,成为从国家手中受田的编户农民,并被束缚在封建国家直接控制的土地上。统治者因此有了较为稳定的财政收入和力役、兵役的来源。但是,均田制没有触犯大地主的利益,它保护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的特权。唐代均田制下,官吏占有大额的永业田。一方面,大地主原来占有的大量土地都可以桑田的名义继续作为私产保留;另一方面,他们从均田制下可获得少则60亩、多则100顷的官永业田、职田。另外,皇帝还不时把巨额田产赏赐给勋戚大臣;地主阶级用各种手段巧取豪夺,侵吞兼并农民土地,甚至逾限占田而无人追究。于是,土地逐渐集中于地主官僚手中,政府用于授田的土地渐少,根本不可能按额授田。到唐中后期,随着统治的腐朽,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均田制迅速弛坏,均田农民的土地被侵吞兼并。失去土地的农民,无力承担国家的赋役,只好逃亡他乡,成为没有户籍的客户。其中,大部分逃户依附于地主。唐代均田制对土地买卖限制的进一步放宽,为大地主通过买卖合法兼并农民土地开了方便之门。如死了人没有丧葬费或流移他乡的,都可以出售永业田;如从狭乡迁往宽乡,则连口分田也可以卖掉。于是,政府直接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以至于无田可授。丧失土地的均田农民或者同时丧失了缴纳租调、担负力役的能力,或者不再为国家所控制,政府无丁可征租役。兼并大量土地的官僚地主逃避赋役,或仅纳一丁一户的租庸调。安史之乱造成大量人口流散、死亡,进一步促进了土地的集中。均田制彻底瓦解,以均田为基础的租庸调制已无法维持下去。国家财政和力役陷入严重危机。唐朝统治者不得不改革赋税制度,寻找适应新形势的新税法。两税法于是应运而生。

两税法的局限性──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

两税法简化了税制,把租庸调及各种杂税合并,统一征收。税目减少,缴纳时间集中,纳税手续简便,扩大了纳税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这种不论人丁多少,只按土地、资产多少征税的赋税制度,较之不论财产、土地多少,贫富如何,只按人丁多少征税的租庸调制要公平、合理得多,也进步得多,农民的负担相对减轻。然而,两税法是为解决财政危机而采取的、适合当时土地高度集中形势的措施,因此,随着唐朝统治的严重腐朽,土地兼并极其严重,官僚贵族千方百计将沉重的赋税转嫁到更加贫困的农民身上。两税法颁布时曾规定,两税之外,不得多征一钱。但两税法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弊端。首先是户等不能做到严格的调整。贫富分等负担的原则难以切实贯彻。其次是土地的买卖、兼并日益盛行,失地的农民深受“产去税存”之苦,无力缴纳的只好逃亡。这样就严重影响财政收入。尤其是唐后期,财源缺乏加之战事不已,更显正税的匮乏。于是,政府想尽办法搜刮百姓。除了在两税范围内以折纳、折籴等办法使百姓的实际支付大为增加外,又明确提出各类加征与科配。如782年,德宗同意淮南节度使请于两税钱内每贯( 1 000文)增加200文,并让各地仿效。792年,剑南西川观察使奏请加税什二,也予以批准。807年,樟、遂二州在两税外,又加征钱7 000贯,米5 000石。除两税加征外,还有青苗钱、地头税。青苗钱也分夏、秋两次征收,或纳粟,或纳钱,地头税则是青苗钱的附加税。这些名目繁多的额外负担,使农民无法承受,阶级矛盾因此日益尖锐,最终导致农民战争爆发。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讲义

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 隋唐 魏晋至隋唐(220~907 课时1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1.南北朝时期的政治:(1)三省制。(2)九品中正制度。(3)北魏孝文帝改革*。 2.唐朝的政治:(1)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2)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3)科举制与监察制度。 (4)唐太宗*。 注:带*部分为选修的内容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 [主干梳理] 考点一君主专制的演进 1.魏晋南北朝: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2.隋唐:三省六部制

(1)内容???①三省:唐朝中央的三省为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 审议和执行。②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影响???①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②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 考点二 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加强 1.背景:唐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 2.问题: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考点三 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2)盛行朝代:魏晋南北朝。 (3)选官依据:门第出身。 (4)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为官。 2.科举制 (1)形成: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完善: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3)作用???①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考点四 选修部分 1.北魏孝文帝改革(选修1) (1)背景???①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③宗主督护制威胁中央集权。④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2)内容

第5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第5讲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编者选题表 考点角度题号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 北魏孝文帝改革1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2决策的合理性3 科举制的影响4 地方行政管理体系5 监察制度的影响6综合7 一、选择题 1.据《魏书·高宗纪》载:“北魏初年官吏多‘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入于己’。”为改变这种状况,孝文帝在改革中() A.实行俸禄制并整顿吏治 B.推行均田制 C.设立三长制 D.推行新的租调制 解析:A“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入于己”意思是说北魏的官吏巧取豪夺,贪得无厌,贪污受贿盛行。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严惩贪官污吏,同时实行俸禄制。 2.(2019·广东湛江一模)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

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官僚体系日益遭到破坏 B.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 C.皇权势力逐渐走向衰微 D.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倒退 解析:B宗室外戚代表皇权势力,在西晋和南朝还有一定实力,东晋则势力衰微;世家大族代表门阀势力,在两晋南朝势力强大,尤其是东晋。两者在官僚体系中比例的变化反映了两种政治势力斗争激烈,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官僚的来源,并不涉及官僚的任命,材料无法说明官僚体系遭到破坏,A项错误。皇权势力存在反复,不能说明“衰微”,C 项片面。门阀势力在南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衰落的迹象,唐朝后期基本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历史进步,D项错误。 3.(2019·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一模)唐太宗贞观三年“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一做法() A.削弱了门下省审议权 B.有利于决策的合理性 C.一定程度上削弱皇权 D.加强了尚书省执行权 解析:B材料“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说明参与

【史料及解析】隋唐制度的革新

隋唐制度的革新 三省长官大都由品级较低的官员担任 隋官品最高的是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与三公(太尉、司徒、司空),都是正一品,但无实权,只是一种荣誉称号。中央机构中最重要的是三省,其长官虽均贵为宰相,但品级较低。其中,尚书省“事无不总”,地位极高,权力极大,其长官属二品,副长官属从二品。与尚书省鼎足而三的门下省和内史省的长官均为正三品。 九品中正制 曹丕称帝后,创立了九品中正制。九品,是划分人才优劣的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中正,是品评官,一般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员兼任。中央有关部门依据中正对士人评定的品第,选任官吏时授予相应的官职。九品中正制初创时,中正考评士人,家世、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主要看重门第和家世,才能已无足轻重。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的实行,进一步促进了汉魏之际士族的形成以及西晋以后士族制度的巩固与发展。 士族 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士族以外的地主称为庶族。士族形成于汉魏之际,西晋时得到巩固,东晋时达到鼎盛,南朝时逐渐衰落。 东晋和南朝前期,门阀士族严格区分门第的尊卑,在高门大姓与寒门庶族之间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壁垒。士族的社会地位,不因政治地位的升降受到影响。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享有特权。为了维护特权,士族过分夸大士庶之间的差异,他们不屑于担任那些事务烦琐、升迁机会较少的官职,也不愿带兵打仗,更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甚至坐不同席。东晋末年以后,士族在奢侈腐化中开始走向衰落,庶族代之而起。 科举制产生的历史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士族势力强盛,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实行这种制度,就为世家大族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保证,堵塞了庶族地主做官的道路。然而,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人数比士族多的庶族地主,经济实力日渐壮大,要求掌握政治权力的愿望愈来愈强。况且,世家大族操纵地方政权,称霸一方,对中央集权的加强极为不利。隋朝建立后,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基础,逐步实行了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九品中正制被废除,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这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此后历朝都沿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 科举制的创立三省六部制的确立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和两税法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汉唐间赋税制度的变化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中科举制度和三省六部制在初中已经讲过,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对科举制重点放在对其历史影响的分析上,三省六部制主要介绍其职能及三省之间彼此分工明确又相互制约,教学中重点探究其作用和影响,认识到这一制度一方面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另一方面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历代沿袭。 赋税制度是经济制度中的重要制度,通过分析不同历史阶段赋税制度的变化,加深对隋唐租庸调制的理解,对两税法要引导学生分析其内容特点,强调它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和进步,也要分析其局限性。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隋唐的繁荣与制度的关系导入 (二)新课

第一子目:选官制度 1、从现在的高考制度导入,以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的方法的历史渊源以及科举制之前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导入 汉代:察举制 问题1、曹魏为什么不再实行察举制? 问题2、你如何评价九品中正制? 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包括历史纵横)来回答 2、科举制: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归纳其产生并发展完善过程 阅读史料(学思之窗)回答科举制度对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第二子目:三省六部制 以《唐朝三省位置图》为基点,设置情景让学生直观认识三省的职能及相互制约,认识到这一制度一方面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另一方面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历代沿袭。 第三子目、赋税制度 1、阅读教材了解从魏晋到隋唐赋税制度变化的史实 2、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教材内容理解分析两税法的内容特点 (三)小结

隋唐制度的革新(一)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隋唐制度的革新(一)三省六部制、科 举制 课 时 教 案 总第23课时课 题教学目标(目的)识记隋唐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主要内容;分析它们的历史意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创立和发展。难点:历史作用和意义。备注教法: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新课引入: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其政治稳定、经济兴旺、文化繁荣,历来为人称道。这样的繁荣局面是怎样开创的呢?原因众多,但隋唐的制度革新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教学过程:第四节 隋唐制度的革新一.三省六部制(中央官制)1.背景:综合汉魏官制,加强君主专制。2.确立与发展(1)隋文帝确立(三省为中央最高政府机构)。(2)唐太宗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职权。3.机构与职能(1)三省:中书发令(按皇帝旨意),门下审令,尚书行令。(2)六部:吏(人事);户(财政);礼(教育、外交);

兵(国防);刑(司法);工(水利、道桥、城池)。4.意义:(1)三省六部分工合作,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统治。(2)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3)它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标志着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二.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选官制度)1.背景: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继续下去。2.隋朝创立:(1)隋文帝开始有分科考试选官。(2)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3.唐朝完善:(1)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2)武则天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3)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为定制。4.评价:(1)积极:抑制门阀士族;扩大官吏;提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文化发展(唐诗繁荣)。(联系科举制的平等性及文化性对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影响)(2)消极: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到明清时八股取士,逐渐成为维护专制统治、限制思想自由的文化专制工具。(忽视应用性学问,明清文化专制) 第 页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汉代到唐代的选官制度是如何演变的?汉、唐选官制度有何不同?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隋唐政治制度思考题

隋唐思考题 1、需要掌握的概念:三省六部、枢密使、翰林学士、政事堂、集体宰相、科举制、府兵、御史台、门荫、释褐试、内轻外重。 2、简答三省制度的利弊。 3、唐朝宰相体制的特点是什么? 4、唐朝道这一级地方政权是怎样演变的? 5、唐朝司法原则中的“十恶”、“八议”体现了什么精神? 6、科举制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7、唐代为什么要设置散官和勋官? 8、中唐为何会出现藩镇割据? 9、中唐宦官专权的原因是什么? 10、唐朝的官员任用与考核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1、府兵制度为什么会最终废弛? 1、需要掌握的概念:三省六部、枢密使、翰林学士、政事堂、集体宰相、科举制、府兵、御史台、门荫、释褐试、内轻外重。 三省六部: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的是吏、户、礼、兵、刑、工。三省之制起于魏晋,至隋朝基本定型。三省是分秦汉相权,将决策、审议、执行等政府职能分归三省职掌,形成彼此牵制、互相监督的关系,既有利提高行政效率,也方便防止臣下专权。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枢密使: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后期,为枢密院主官,以宦官充任,五代时改由士人充任,后又逐渐被武臣所掌握,办事机构也日益完善。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枢密使的职掌范围扩大到了极限,枢密使的地位迅速上升,“权侔于宰相”。但到了宋代,枢密使制又发生了变化,其任职者由五代时的武将逐渐转为以文官担任,职权范围逐步缩小。 翰林学士:翰林学士,官名。学士始设于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而无名号。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北宋翰林学士承唐制,仍掌制诰。此后地位渐低,然相沿至明清,拜相者一般皆为翰林学士之职。清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无单称翰林学士官。 政事堂: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为行政机构,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 集体宰相: 科举制: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趋向衰落,光

【配套K12】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6讲隋朝、唐朝的政治和隋唐制度的革新随堂检测

第6讲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话说长江》的解说陈铎曾对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评价道:一项是阳刚的一撇,另一项是阴柔的一捺,在中国的大地上书写了一个巨大的中国“人”字。这两项工程是 ( ) A.长城、都江堰B.秦兵马俑、都江堰 C.长城、京杭大运河D.长城、隋朝大运河 【解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山象征阳刚,水象征阴柔,故可以排除秦兵马俑,故B 项错。结合材料中“巨大的中国‘人’字”可知阴柔的一捺是京杭大运河,因为隋朝大运河呈现“〈”形,而不是“一捺”。 【答案】 C 2.下图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其中连接山阳与江都的是 ( ) A.永济渠B.通济渠 C.邗沟D.江南河 【解析】隋朝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及江南河四段。其中邗沟连接了山阳和江都,将江淮连接在一起。 【答案】 C 3.(2009年徐州一模)中央电视台热播大型历史题材剧《贞观长歌》,其剧情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唐太宗的历史功绩,赢得了观众的好评。下列剧情符合历史的是 ( ) A.创新人才选拔制度,重用狄仁杰 B.民族政策开明,册封怀仁可汗 C.革新政治制度,明确三省职权 D.增强军事力量,实行募兵制 【解析】A项史实发生在武则天统治时期;B、D两项史实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只有C项史实符合题意。 【答案】 C 4.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请问图中①②两处应为 ( )

A.唐高宗统治与唐玄宗统治 B.武则天统治与“开元盛世” C.“开元盛世”与唐高宗统治 D.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解析】本题是对唐朝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考查。②是唐朝鼎盛时期,很明显属于“开元盛世”,①是继“贞观之治”,开启“开元盛世”,应是武则天统治。 【答案】 B 5.(2009年宿迁模拟)钱穆在《国学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下列能够说明唐代“委员制”的有 ( ) ①宰相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②诏令需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③诏书需三省六部长官共同议决④拟诏、审核和执行机构共掌国事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为组合选择题,考查唐代三省六部制,从三省之间的关系分析②④正确。 【答案】 B 6.(2009年石家庄一模)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见兴亡;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他在位期间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有 ( ) ①反复强调“存百姓”思想,励精图治②任用贤臣,善于纳谏 ③戒奢从简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①③④都是唐太宗在吸取隋亡教训的基础上采取的措施,体现了“以史为镜”;②善于纳谏体现了“以人为镜”。 【答案】 D 7.(2009年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测试)下图是秦朝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独尊 C.唐代尚书省的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 【解析】相对于图一、图二中将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使封建官制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 【答案】 B 8.《新唐书》载:“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杜渐、绝祸乱之萌也。”此材料所表达的中心问题是

历史趣谈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 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 导语:论及隋唐制度渊源,人们会自然想到陈寅恪先生的“三源”说。但在“三源”说中,陈先生认为,西魏、北周对隋唐影响甚微。时过境迁,随着大量 论及隋唐制度渊源,人们会自然想到陈寅恪先生的“三源”说。但在“三源”说中,陈先生认为,西魏、北周对隋唐影响甚微。时过境迁,随着大量考古资料的出土,我们今天看到的事实并非如此。西魏北周制度影响于隋唐者除均田、府兵、法律、学校而外,尚有许多。举其要者,至少还有如下数端。 职官制度:隋唐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职官制度,特别是文武散阶与职事品官的配合使用,不仅使官吏的任职、使用与管理更为规范,而且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而这一制度的发轫则始于西魏、北周,20世纪80年代末出土于咸阳的大批北周墓志便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如拓跋虎在大统九年除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保定四年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若干兴以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晋升骠骑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与之相应的是,他们同时被授予散骑常待或侍中一类的加官。在研究这些志主的经历时,我们发现,这个时期职、散的界限尽管还不十分严格,有些散官、加官还有职有权,但戎号与散阶的排序一致化却是明显的事实。如被授予车骑大将军则必然同时授予仪同三司,加官散骑常侍;若被授予骠骑大将军,则必然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加官侍中。这种戎号、散阶与品级的一致正是隋唐文武散阶与品级制度的重要特征。勋官是为酬劳而建立的名号,它创设于北周,本是用来奖励立功将士的,后渐及朝官而成为制度。隋文帝曾定勋级都督至上柱国凡十一等,炀帝之后到唐代虽代有改易,但在“以酬勋劳”和整体框架上始终没有超出西魏、北周。可见隋唐勋官体系诞 生活常识分享

第1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第1讲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编者选题表 考点角度题号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的创新调整 1 隋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 唐代藩镇割据 3 唐代门下省的作用 4 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5 监察制度的独立性 6 综合7 1、在南朝皇权伸张时,策试成为君主选官用人常用之制;北朝进行了比南朝更为隆重的策试,北朝后期,还出现了被举荐者因策试未过而落选的情形,士人自由投考的情形也较南朝更多.这反映出( ) A、南朝的制度已落后于北朝B、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C、北朝的制度进化更显生机 D、门阀士族势力的强化 解析:C 仅凭材料君主选官用人制度,不能说明南朝的制度已落后于北朝,故A项错误;科举制度正式确立于隋唐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据材料“北朝进行了比南朝更为隆重的策试”“出现了被举荐者因策试未过而落选的情形”“士人自由投考的情形也较南朝更多”可知北朝的人才选拔机制具有择优录取、公平公正的特点,相比九品中正制更符合国家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选官标准为策试成绩,而非靠门第,故D项错误. 2、(2018·湖北孝感月考)隋文帝杨坚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后,又对

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二级制,克服了南北朝时期“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弊端.其主要目的在于( ) A、节省中央的财政支出 B、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解析:C 隋朝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故A项错误;地方机构的改革与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无关,故B项错误;地方机构的改并,加强了对县的控制,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出打击地方豪强势力,故D项错误. 3、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控制地方 解析:C 唐代地方行政制度,前期为州、县两级制,后期则为道、州、县三级制.刺史由前期与中央(尚书省)联系到中后期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的现象,与唐代中后期地方节度使权力膨胀、藩镇势力发展以及中央集权的削弱有关,故C项正确.A项“皇权强化”、B 项“刺史权力膨胀”均与题意不符,排除;唐代中后期刺史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无法体现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D项错误. 4、(2017·黑龙江哈尔滨摸底)“唐代门下省的谏官们常随从宰相参加与皇帝之间的政事讨论,他们随从宰相左右,既可避免宰相与皇帝之间直接的冲突,也很自然地替代宰相说出宰相不方便说出的意见.这是政治上的一种技术.”此处的技术性主要体现在(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课标导 航 认识三国两 晋南北朝至 隋唐时期的 制度变化与 创新。 1.结合汉至唐的选官制度,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选官 制度变化的原因、趋势及影响。 2.搜集“中外朝”“三省六部制”等史料,从“史料实 证”角度认识汉至唐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及作用。 3.结合赋税制度的变革,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唐代两 税法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选官制度趋势:由重门第到重才能。 1.九品中正制 (1)创立:曹魏。 (2)特点:初创时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重演变为西晋时主要看重家世。 (3)作用: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2.科举制 (1)创立 ? ? ?①隋朝建立后,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2)发展 ? ? ?①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 ②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3)影响: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省六部制 1.历程 (1)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注意:三省制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而不是隋唐。 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2)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3)唐太宗时,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2.职能: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3.意义 (1)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赋税制度 趋势: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 1.魏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食和绢帛。 租:即田赋,按亩征收产物;调:即户调,按户征收绢帛。 2.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3.唐初:租庸调制 (1)内容???①赋税征收对象为21—59岁成年男子。②除租、调外,男子不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2)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4.唐中后期:两税法 分夏、秋两季征收。 (1)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土地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2)实施: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3)内容???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 杂税、杂役。②一年分为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影响???①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 阅读教材·想一想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同课异构 教学设计】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课题浚开先河的隋唐制度 1.课标要求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2.教学目标 (1)通过填写表格、阅读图示的、分析解读材料,了解并掌握隋唐选官制度、中央政务制度和赋税制度的确立过程 (2)认识科举制在促进政权开放、社会公平的积极作用,认识三省六部制在制约相权、规范皇权,提高效率等方面的历史意义,认识两税法确立对于促进自由经 济的先进性。理解隋唐时期的政治之制度为后世所树立的标杆作用(3)深刻认识到一项政治制度的确立必是在历史传统上,依据现实环境的要求做出改革和创新。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先进选官制度的积极意义,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两税法的先进性 难点:赋税制度的演变及影响 4.教学方法

主题教学法、材料分析法、图示教学法、问题探究法 5.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子目一:趋向开放公平的选官制度 材料1:次凝之,仕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孙恩 之攻会稽,僚佐请为之备。凝之不从,方入靖室请祷,出语诸将 佐曰:“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既不设备,遂为 孙所害。——《晋书·王凝之传》 设问:结合课本P38的历史纵横栏目,说说材料1中的王凝之 取得官职的依据是什么? 王凝之是王羲之的儿子,王羲之的伯父是东晋大将军王导。在家族庇佑下,才华平庸的王凝之承袭为东晋官员。材料2:世胄(世家子弟)蹑高位,英俊(有才能的人)沉下僚。——(西晋)左思《咏史》 设问:根据材料1和材料2,说说九品中正制的长期实行有怎样的影响 以门第为选官标准,阻断了社会的阶层流动;长期把握选任官员的权力,九品中正制沦为世家大族维持特权的工具;死水潭一样的官场,使得官员“居官无官官之事,阅读材料并思考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史料内容,总结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1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隋唐时期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二.doc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隋唐时期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二)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隋唐时期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二) 华图教育网整理了2017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等,希望帮助考生快速顺利的掌握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隋唐时期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二) 在公共基础考试当中,经常会涉及到府兵制与募兵制、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等多项内容,但学生往往只知其名称,却不知其具体内容,在考试过程中只能靠猜、抓阄等纯运气的方式去答题。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几项制度,顺利通过考试,小编在此详细的给大家介绍其具体内容。 一、府兵制与募兵制 隋朝沿袭前代的府兵制(府兵制源于西魏,府兵泛指军府之兵。一人当兵,全家编入军籍,成为军户,不属于州县管理),并加以改革。隋文帝时,把军人户籍编入州县,同样分到田地,不在实行军民异籍。这样府兵制与均田制(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身死后还给官府)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有利于农业生产,增加了政府管理的户口与赋税收入,扩大了兵源,也清除了胡汗分治的遗迹。这有益于国家的统一、富强和民族的融合。 府兵制也是唐朝的基本兵制。唐太宗时,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增加了军府的数量,安排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军府驻守关中,以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府兵制的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佣兵自重的局面。府兵服役期间免征赋税,但出征时要自备武器和粮食等,沉重的军费负担都加在农民身上。

武则天时,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农民得不到土地,府兵制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由于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兵役逃亡的较多;府兵的地位也在不断下降,贵族、官僚用府兵为私家役使,社会上以充当府兵为耻。到开元年间,府兵制崩溃。 唐玄宗为增强军事力量,实行了募兵制。募兵制由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节省了府兵往来于路途的消耗,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也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不过,募兵制的士兵以当兵为职业,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天宝年间,地方节度使自行募兵,成为军阀割据势力。 二、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在赋税制度上,隋朝沿用北魏以来的租调制(均田制下的授田农民,每年必须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租,指田租,缴纳谷物;调,指户税,缴钠布或帛)。并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即交纳一定的绢代替服役,以庸代役的制度开始部分推行。 唐朝在隋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政策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的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服役的可以纳绢和布代役,叫做庸。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 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的财政收入大为减少。 为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宣布采用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

2019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河南八市重点高中高三质检)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月旦品题之风。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此材料反映() A.民间文化性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 B.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C.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 D.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于政府评价 解析据题干中“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士林舆论属于民间文化性评价,故选A项;题目中并未提到品评官的作用,故B项错误;士林舆论是官员选拔的影响因素,但并非决定性影响因素,故C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民间舆论性评价的作用,但并未与政府评价做对比,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长郡中学联考)南朝梁武帝曾经下诏强调:“九流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以及规定学校学生策试得第,出仕可不受年龄限制。这样的做法() A.表明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B.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 C.严重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D.标志着科举选官的开始 解析据所学可知南朝选官方面实行以门第为依据的九品中正制,根据题干“九流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表明梁武帝对通过九品中正制选举出的人才进行了一定的文化水平的限制,同时规定学校学生可凭借策试得第出仕且不受年龄限制,说明此时选官注重才学,同时也体现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故选A项。 答案 A 3.(2018·四川绵阳模拟)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官方史学活动,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这有助于() A.提升民族认同B.化解民族矛盾 C.继承华夏传统D.促进民族融合 解析据题干可知,少数民族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有助于促进民族融合,故选D项;材料能提升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但并不是主要目的,故A 项错误;材料对于民族矛盾的化解有效,但是并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单纯一个称谓的变化对于华夏传统的继承有限,故C项错误。

隋唐制度的革新

第四节隋唐制度的革新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府兵制和募兵制;租庸调制;两税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隋唐时期实行的各项制度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角度观察和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2.通过隋唐各项制度的内容及其作用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我国封建社会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因其具有积极作用而被历朝所沿用。 2.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曾在历史上发挥过进步作用,因而被历代沿用。 3.租庸调制的实行使农民生产时间较有保证,是唐朝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4.两税法的实行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和进步,它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积极作用;科举制的创立、发展及其作用;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两税法的特点、作用和意义。 教学难点:府兵制的崩溃;两税法的局限性。 教学过程 一、三省六部 1.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和确立 ①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 ②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 2.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①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 A.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B.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应驳回。 C.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②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③六部为尚书省下设机构,包括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A.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 B.户部主管户口、赋税等; C.礼部主管国家的礼仪制度; D.兵部主管军政; E.刑部主管刑法; F.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 3.三省六部制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提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课时空观念的落实 武汉开发区一中张书林 对照地图,编写时空图轴。 题解:制度优于个人和事件对历史的长远影响,隋唐制度来源于三国两晋南北朝,创新的制度主要是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的“庸”和两税法,其它的制度创新还有很多,中学生只了解这几个就行了。 质疑:三个子目都讲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制度,课题应该改成“三国到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这才与内容相适应,也与后一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致。 一、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曹魏创立,设中正官评定九等,中央依据授官,主要标准是家世,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2.科举制。 1】分科考试。隋炀帝设立进士科。主要标准是文化水平。 2】唐太宗增加科目,武则天扩大取士人数、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命高官主考。 3】公平,扩大统治基础,提高文化修养,加强中央集权。 二、三省六部制 1.魏晋南北朝形成三省。隋文帝确立三省六部制。 2.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政事堂形成,中书门下合署办公,提高决策效率。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处理具体政务。 3.分工明确、互相制约,中央决策和行政体制日益完备。 三、赋税制度 1.魏晋租调制。租缴纳粮食,调缴纳丝织品。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隋朝继续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朝继承,扩大庸的范围为成年应服役男子可纳绢代役,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 2.两税法。 1】背景。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收入锐减。 2】780年,唐德宗、杨炎。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3】简化税目,扩大征税对象,保证国家收入,改变了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关于隋唐政治制度史研究

关于隋唐政治制度史研究 一、关于政治制度史研究 政治制度史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有些是要了解一个时期政治制度的具体情况。还有一些是为了了解政治制度发展的规律,并从中得到必要的借鉴和启迪。这就构成了政治制度史的两个主要方面,也就是首先要搞清楚的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情况,同时探索它的发展规律。而对搞历史人来说,则是一项专业基础知识,是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知识。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我们祖先的政治智慧,也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过去,由于革命需要,要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因此对于古代政治制度也主要是强调专制主义这一个方面。而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全貌,特别是其中的一些积极因素则多所忽略。 过去强调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是镇压人民的机器,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国家能否进行统治,一个政权是否能够存在,是以它能否履行必须履行的社会职能,能否保证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作为前提的。秦始皇和隋朝二帝所实行的制度和所采取的措施都是适应社会需要和国家统一发展的,但是他们滥用民力,赋税徭役超出了人民负担的能力,最后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后来唐太宗总结隋王朝灭亡的教训时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也知道国家的各种措施不能超过人民的负担能力。而一个王朝当他刚刚建立和在正常发展的阶段,也总是把恢复发展生产和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的提高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因此仅仅从压迫和镇压这样一个角度来论述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不全面的。 古代的政治制度,都是建立在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不论在哪个时期,各个政府部门的职能都是相对固定的。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周边形势的变化而出现新的问题的时候,就需要设立新的官员和部门去解决这些问题。发展到一定阶段,政治体制就会随着发生变化。这是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基本原因。皇帝和宰相的矛盾,官僚之间的矛盾,对政治制度的变化会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只能是对变化起加速和延缓作用,往往构成变化的动因,不是制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隋唐制度的革新教学设计

隋唐制度的革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主要叙述隋唐两代的统治制度,内容比较散,涉及政治上的官制、选官制;经济上的赋役制度和军事制度。 1.本节内容分两课时。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注意详略得当。 2.对一些重点、难点以讨论法和讲解法为主。尽量多设计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然后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再做讲解。 3.对一些有继承、发展的事件,如科举制的发展,以及一些联系比较的问题,可适当制作一些图表,既帮助学生记忆,又可以使所比较事件的异同点显得一目了然。 4.在教学过程中还可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内容和积极作用。 2.掌握科举制的形成、发展和进步作用。 3.掌握隋唐两代对府兵制的改革和府兵制的作用、弊端及其崩溃;掌握募兵制的形成、特点及其对封建统治的利弊;掌握府兵制与募兵制的异同点。 4.掌握隋唐时期租庸调制的调整及其进步作用。 5.掌握两税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内容和结果、影响。 【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完备和科举制的形成、发展,分别认识我国封建社会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和选官制度的重大进步。进一步认识它们都因曾在历史上发挥过进步作用,而被历朝历代所沿用。 2.通过学习府兵制崩溃的原因,认识到均田制是府兵制赖以推行的经济基础,均田制遭到破坏是府兵制崩溃的根本原因,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作用。 3.学习两税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内容和结果、影响,认识到两税法的推行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有所松弛,但是唐朝实行两税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客观上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也使唐朝的统治日渐衰败。 4.隋唐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唐朝基本沿袭隋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但隋朝短期而亡,唐朝却繁荣强盛。认识一个盛世社会的出现需要一个统—、安定的社会环境,需要统治者注意发展生产,休养生息,勤政爱民。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分析隋唐时期实行的各项制度对封建统治的利弊,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角度观察和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分析隋唐各项制度的内容及其作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对比分析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用比较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隋唐制度的革新

隋唐制度的革新 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第四节隋唐制度的革新教案 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和确立,三省六部的名称、职能及隶属关系,三省六部制的积极作用;科举制的形成和发展,科举制的进步作用;隋唐两代对府兵制的改革、调整及其作用、弊端,府兵制的崩溃和募兵制的形成、特点及其对封建统治的利弊;隋朝的租调制和纳绢代役,唐朝的租庸调制,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两税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内容和结果。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分析隋唐时期实行的各项制度对封建统治的利弊,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角度观察和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2.通过学习隋唐各项制度的内容及其作用,指导学生掌握综合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思考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用比较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我国封建社会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因其具有积极作用而被历朝所沿用。 2.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曾在历史上发挥过进步作用,因而被历代沿用。 3.隋唐改革、调整、健全府兵制,一方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富强和民族的融合,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4.均田制是府兵制赖以推行的经济基础。因此,均田制遭到破坏是府兵制崩溃的根本原因――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作用。 5.募兵制既对封建统治产生过积极作用,也成为军阀割据势力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6.赋役制度上,隋沿用北魏以来的租调制并作了适当的调整,后来又开始部分推行以庸代役制度。唐朝统治者总结、吸取隋亡的教训,以轻徭薄赋为原则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租庸调制起到了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也是唐朝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7.两税法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因此,两税法的实行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和进步。唐朝统治者实行两税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客观上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政府增加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也使唐朝的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学设计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目标 使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隋唐时期主要政治制度: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以及赋税制度变化的过程,了解各种制度的产生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树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使学生懂得对科举制、两税法等制度的利弊得失进行辩证分析,由此来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通过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以及赋税制度之间的联系,能够运用特定的时间术语对这些制度、措施进行描述概括,理解相关制度的演变进程、彼此影响及意义。授课过程中向学生展示多种形式的史料,了解多种历史的呈现方式,并根据史料印证历史结论。使学生养成“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的习惯,具备重视证据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学生应当从不同角度认识制度的延续、变迁和互相影响,理解制度形成和变化背后的社会因素,逐渐提高自己的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对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中枢政务机构以及赋税制度的学习,产生对中国古代制度建设的自豪感,从而增强学生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 隋唐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以及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 (二)难点: 隋唐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以及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的特点、评价。 教学 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探究法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导入: 以本校开展的第七届创新节主题“科技筑梦,创 新成长”中的“创新”一词为切入点导入本课《隋唐 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强调“变化与创新”之于一个 民族、国家的重要性。 一、选官制度 (一)发展历程 1.夏、商、周时代:“世卿世禄制”(世袭制) 2.秦国(含秦朝):按军功授爵。 3.汉朝:察举制。 (1)含义(2)标准(3)影响 4.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含义(2)背景(3)标准 (4)影响:影响:①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逐渐成为维护士族贵族特权的工具。(以上内容结 合《历史纵横》学生阅读回答) 以学生身边事为 切入点,更能吸引 学生的注意力,引 起共鸣。 学习中国古代选 官制度的发展变 化的历程,通过 《历史纵横》《学 思之窗》等提供的 史料,来重点分析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课时练习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河南八市重点高中高三质检)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月旦品题之风。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此材料反映() A.民间文化性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 B.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C.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 D.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于政府评价 解析据题干中“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士林舆论属于民间文化性评价,故选A项;题目中并未提到品评官的作用,故B 项错误;士林舆论是官员选拔的影响因素,但并非决定性影响因素,故C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民间舆论性评价的作用,但并未与政府评价做对比,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长郡中学联考)南朝梁武帝曾经下诏强调:“九流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以及规定学校学生策试得第,出仕可不受年龄限制。这样的做法() A.表明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B.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 C.严重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D.标志着科举选官的开始 解析据所学可知南朝选官方面实行以门第为依据的九品中正制,根据题干“九流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表明梁武帝对通过九品中正制选举出的人才进行了一定的文化水平的限制,同时规定学校学生可凭借策试得第出仕且不受年龄限制,说明此时选官注重才学,同时也体现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故选A项。 答案 A 3.(2018·四川绵阳模拟)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官方史学活动,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这有助于() A.提升民族认同B.化解民族矛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