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心理健康个案指导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6
特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跟踪记录
一、学生基本信息
1. 学生姓名:
2. 性别:
3. 年龄:
4. 学籍号:
5. 特殊需求类型:
6. 班主任:
7. 心理教师:
二、心理状况描述
1. 情绪状态:
2. 行为表现:
3. 社交能力:
4. 自我认知:
5. 家庭环境:
6. 其他特殊情况:
三、教育干预措施
1. 针对情绪状态的干预措施:
2. 针对行为表现的干预措施:
3. 针对社交能力的干预措施:
4. 针对自我认知的干预措施:
5. 针对家庭环境的干预措施:
6. 其他干预措施:
四、干预效果评估
1. 情绪状态改善程度:
2. 行为表现改善程度:
3. 社交能力改善程度:
4. 自我认知改善程度:
5. 家庭环境改善程度:
6. 其他改善情况:
五、后续计划
1. 继续实施的干预措施:
2. 需要调整的干预措施:
3. 预期的目标:
4. 计划时间表:
六、备注
1. 学生反馈:
2. 家长反馈:
3. 教师团队讨论意见:
4. 其他相关信息:
请相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并更新此跟踪记录表,以便更好地关注和支持特教学生的心理健康。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标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一、基本信息姓名:小明(化名)年龄:4岁性别:男家长联系方式:138xxxx5678教师:李老师辅导时间:2022年3月20日二、问题描述小明近期在幼儿园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不愿意离开父母,对新环境适应困难,经常哭泣。
三、辅导过程1. 了解情况:与小明的父母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了解到小明的家庭环境稳定,没有明显的生活压力或家庭矛盾。
小明之前在家中由祖父母照顾,近期才开始上幼儿园,可能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导致了他的焦虑。
2. 心理评估:通过观察和沟通,发现小明的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影响,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需要进一步提升。
3. 辅导策略:制定了一套以增强安全感、提升自我效能感和改善情绪调节能力为主的辅导计划。
四、辅导措施及效果1. 增强安全感:在入园初期,允许小明携带他喜欢的玩具或者毛绒公仔,让他有一个熟悉的物品陪伴;同时,安排他在班级里有经验、友善的大孩子做他的朋友,帮助他更快地适应新环境。
2. 提升自我效能感:鼓励小明尝试自己做一些事情,如自己吃饭、穿衣等,每次成功后都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让他感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3. 改善情绪调节能力:教给小明一些简单的深呼吸、数数等放松技巧,当他感到紧张或害怕时可以使用这些方法来缓解情绪。
五、后续跟踪经过一个月的辅导,小明的焦虑情绪有所减轻,他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一些日常活动,并且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但还需要持续关注他的情绪变化,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和辅导。
六、建议建议家长和老师继续保持与小明的良好沟通,理解并尊重他的感受,提供一个充满爱和支持的成长环境。
同时,也可以考虑为小明提供更多社交的机会,帮助他建立更多的人际关系,提高他的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咨询个案记录陈同学一、第一次来访(2011年9月14日周三中午)辅导纠正其认知偏差:个案概况:陈同学,男,初二学生,是随班就读学生。
他生活在一个破碎的家庭,出生八个月父母离异,与爸爸一起生活,爸爸是一个经常犯罪的人,从他出生至今出入监狱有十次左右,经常在外面混日子,有一身不良的习气。
父亲的不良行为,对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良的家庭教育造就了陈同学的心理危机。
妈妈再婚后,无法管教他,家里没人理他,家庭教育方式简单,以暴制暴的黑社会恶习从他的身上时时显示出来。
在学校,陈同学很少与同学接触,脾气也比较古怪,感情淡漠,甚至冷酷无情,好冲动,本能支配欲望,缺乏自制力,因而常与教师、同学,甚至亲人发生激烈冲突。
跟他好的同学都是问题学生,但他要好的同学却同学其实很热情,而且非常义气,但如果别人欺负了他,他就会报复。
陈同学平时和父母不能正常交通,他认为妈妈不理他,爸爸偏心只爱再婚后的弟弟一个,对自己一点也不关心,所以也恨弟弟。
他觉得这个世界对他太不公平,自己是多余的人。
上课处于两种状态,一是睡觉,一是制造突发事件,屡教不改的违规违纪.与高年级的问题学生拉帮结派,而且在群体中当“老大",把反社会的人格或行为当作是“勇敢”的表现, 学校凡是学生打架问题十有八九是由他发起的.他的名字学校无人不晓,师生们谈起他,是谈虎色变.在很多事情上他好象一只刺猬,话不投机,就竖起刺来扎人。
在学习上他也很消极。
属于易怒型,好胜心强,听不起批评,经受不起挫折,往往做出过激行为.问题分析:从来访者进入辅导室的动作和表情等方面也可以反应出一些问题,第一次来访时,他表现叛逆心理比较严重,对自己的评价很不客观,也不正确.由于自己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使自己变得偏激。
对周围的人抱有戒心敌意,与家同有严重心理隔阂,对一般人的帮助采取抵触和回避态度.正是由于他这种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使他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心理。
由于担心受到或曾经受到人们的严厉指责与嘲笑,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有敌意”,常常主观地认为教师也是轻视自己、厌弃自己,甚至会“迫害”自己,以至对真正关心他们的教师也不愿接近,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态度.不良的家庭环境、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对陈同学心理健康发展产生极大影响.陈同学渴望获得父母的爱,获得成功,受人尊敬,打架让他体会到了一种“驾御他人的满足感和被人尊重的感受”,于是其攻击性行为越越来越频繁。
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个案指导记录背景特殊学生是指在学习和发展方面存在一定困难或特殊需求的学生群体,包括但不限于智力障碍、学习障碍、情绪行为障碍等。
他们在心理健康方面可能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扰。
本个案指导记录旨在提供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指导和支持。
学生信息- 姓名:[学生姓名]- 年龄:[学生年龄]- 学校:[学校名称]- 学习特点:[学生学习特点]- 心理特点:[学生心理特点]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学的指导,帮助特殊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更好地应对心理困扰,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指导方案1. 心理教育:为特殊学生提供心理教育课程,包括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压力调适等内容,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有效的心理健康策略。
2. 情绪支持:与特殊学生建立良好的情绪支持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情绪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情绪支持和引导。
3. 社交技巧培养:帮助特殊学生培养良好的社交技巧,包括沟通能力、冲突解决能力等,以提升他们与他人的交往质量。
4. 家校合作:与特殊学生的家长和学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支持方案。
5. 资源整合:整合校内外心理健康资源,为特殊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心理支持和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
指导效果评估1. 定期评估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其在指导期间的变化和发展情况。
2. 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不断改进指导方案和服务质量。
3. 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团队进行交流和合作,分享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经验和成果,促进校内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结束语心理健康教学对特殊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本个案指导记录提供的指导和支持,我们希望特殊学生能够在心理健康方面得到更好的关注和帮助,实现全面发展。
同时,我们也呼吁各方共同努力,为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八年级特殊儿童随班就读个别教学辅导记录时间:XXX地点:XXX学校
辅导目的:
教给她与人相处的技巧,提高其在学习上的兴趣。
了解该生的内心世界,帮助拾回自信和做人的尊严,教给她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
辅导内容:
1、与其谈心,了解该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心理健康培养、辅导。
2、进行课前辅导,指导完成预习作业,促使养成预习习惯。
3、进行复习辅导,指导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教给孩子复习方法,帮助记忆生字词等基础知识,讲解该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难题。
效果:
1、该生能认真接受教育,表示认真学习。
2、基本上能按照老师教给的复习、预习的方法。
家长反馈:
家长能够配合,积极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表示不放弃对孩子学习上的期望。
改进措施:
今后加强学习目的的指导,多面改,多个别辅导,利用互助学习小组使她尽快找回自信,投入学习。
幼儿园学童心理健康记录单此记录单旨在详尽记录幼儿园学童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和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理发展,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得到充分呵护。
基本信息- 学生姓名: [学生姓名]- 性别: [男/女]- 年龄: [年龄]- 班级: [班级]- 入园时间: [入园时间]心理健康状况记录情绪状态- 愉悦: [具体表现]- 愤怒: [具体表现]- 悲伤: [具体表现]- 焦虑: [具体表现]社交行为- 与同龄人互动: [具体表现] - 与教师互动: [具体表现]- 团队合作: [具体表现]- 冲突处理: [具体表现]适应能力- 对新环境的适应: [具体表现] - 对新规则的理解: [具体表现] - 应对变化的能力: [具体表现]自我意识- 自我认知: [具体表现]- 自尊心: [具体表现]- 自我控制: [具体表现]创造力与想象力- 创造性思考: [具体表现] - 想象力运用: [具体表现]注意力与专注力- 集中注意力: [具体表现] - 持久注意力: [具体表现]观察与评估- 日期: [日期]- 观察者: [观察者姓名]- 评估结果: [具体评估内容] 下一步计划- 针对问题行为的干预措施: [具体措施]- 促进情绪管理的策略: [具体策略]- 增强社交技能的训练: [具体训练]家长沟通记录- 沟通时间: [日期]- 沟通主题: [具体主题]- 家长反馈: [家长意见与建议]备注- [其他需要记录的事项或备注]---请注意,本记录单应由具备专业心理知识的教师或专业人士填写,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所有记录都应严格保密,仅用于该幼儿园内部参考和学童心理健康促进目的。
大班贫困(特殊)儿童心理健康个案记录一、患者基本情况1.1 患者尊称:小明1.2 性别:男1.3 芳龄:10岁1.4 学历:小学三年级1.5 家庭情况:贫困家庭,父母离异,生活环境较差二、主要问题2.1 患者自卑情绪:小明在学校表现出自卑情绪,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
2.2 学习困难:小明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无法跟上同学的进度,导致学习成绩不佳,进一步加重了他的自卑情绪。
2.3 家庭环境影响:小明家庭情况不稳定,母亲经济拮据,无法给予小明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影响了小明的心理健康。
三、心理健康干预3.1 个案分析:针对小明的自卑情绪和学习困难问题,心理健康专家开展个案分析,深入了解小明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找出问题的根源。
3.2 心理疏导: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小明树立自信心,增强自我认同感,鼓励他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3.3 家庭辅导:专家与小明的母亲进行沟通,指导家庭教育,帮助母亲改善生活条件,并提供家庭情感支持,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
四、干预效果评估4.1 自卑情绪减轻:经过心理疏导和家庭辅导,小明的自卑情绪得到缓解,学会了积极应对困难的态度,自信心得到增强。
4.2 学习情况改善:在专家的指导下,小明的学习态度有所改善,学习成绩逐渐提高,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和热情。
4.3 家庭环境改善:通过家庭辅导,小明的家庭环境得到改善,母亲也能更好地支持小明的教育和成长。
五、建议5.1 继续心理疏导:建议对小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定期跟踪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5.2 加强家庭教育:建议加强对小明母亲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庭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从根本上改善小明的成长环境。
5.3 引导社会支持: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给予贫困家庭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为这些特殊儿童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机会。
结语:通过心理健康干预,小明的心理问题得到了缓解,学习和家庭状况也有所好转。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贫困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严重影响,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努力改善这些特殊儿童的成长环境。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辅导记录日期:2021年10月15日学生:小明,男,9岁背景信息:小明是一名特殊儿童,被诊断为自闭症谱系障碍。
他在学术方面表现出色,但在与同伴和家庭交往中存在困难。
目前,他正在接受心理健康辅导。
本次辅导目标:1. 帮助小明提高情绪认知和表达能力。
2. 促进小明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3. 探索小明在学校中与同伴互动的方法。
辅导过程记录:1. 开放性对话:老师与小明进行了一段轻松的对话,了解他最近的情绪状态和日常活动。
小明表达了因无法与其他孩子进行良好交往而感到沮丧的情绪。
老师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告诉他理解他的困难。
2. 情绪认知训练:老师与小明一起进行了一些情绪认知训练,包括观察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并连结它们与各种情感。
小明在这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理解和承认自己的情绪。
老师鼓励他在遇到困难时尝试使用简单的情绪表达来与他人进行沟通。
3. 家庭交流练习:老师与小明讨论了他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问题。
小明说他经常无法理解父母表达的期望和需求,而且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老师提供了一些家庭交流练习的方法,例如使用简短清晰的语句表达需求,并倾听对方的意见。
同时,老师鼓励小明与家人更多地分享自己的感受,以建立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信任。
4. 同伴互动策略:小明提到他在学校中与同伴的互动上遇到困难。
老师与他一起制定了一些策略,例如主动参与小组活动、观察他人的兴趣并发表相关评论、使用适当的非语言沟通技巧等。
老师鼓励小明在同伴互动中放松心情,并不要过分担心他人的评价。
辅导结论:在本次辅导中,小明展示出对情绪认知和表达的进步,并对家庭交流练习和同伴互动策略表示了兴趣。
建议继续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以进一步培养小明的社交技能和情绪管理能力,提高他在学校和家庭中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