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卷(A)
- 格式:doc
- 大小:22.92 KB
- 文档页数:6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词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A. 洲B. 州C. 粥D. 侯答案:C2. 以下名言中,与“做事不拖沓”意思最接近的是:A. 有志者,事竟成B. 熟能生巧C. 无事不登三宝殿D. 借力使力答案:A3. 下面哪个词的解释不正确?A. 锦鲤:形容鲤鱼,色彩斑斓B. 地壳:构成地球表面的岩石薄壳C. 奄奄一息:形容人将要死亡,濒临死亡D. 时光荏苒: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答案:D4. 下列句子中的“草”字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 草稿B. 草地C.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D. 草率答案:C5. 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陶醉在美丽的音乐中B. 拐弯抹角地说别人的坏话C. 总是以小事烦恼D. 这个问题牵强附会答案:B6. 下列词语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律诗B. 书琴C. 歌莲D. 画宝答案:C7.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知识可以带来智慧B. 有知识才能改变现状C. 知识可以帮助人实现梦想D. 只有知识若干才能改变命运答案:D8. 下列词语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心满意足B. 心满如意C. 心花怒放D. 心疼答案:B9. 下列词语中,与其他三个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 恍然大悟B. 恍若隔世C. 恍惚D. 恍惚之间答案:A10. 下列哪个成语中的字都是画出来的?A. 画龙点睛B. 画蛇添足C. 画饼充饥D. 画地为牢答案:A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这句话出自《唐诗三百首》的第几首诗?答案:第一首2. “四月的太阳照在草地上,硕大的影子就掉落在那里。
”这句话出自季羡林的哪本作品?答案:《春》3. “一年中又到了那个分别的日子,我们既欢笑又难过。
” 这句话中表达了哪种情感?答案:别离的情感4. “初出茅庐”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什么?答案:比喻刚进入社会,没有经验。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匿名(nì)禁锢(kù)周济(jì)杳无消息(yǎo)B.横蛮(hèng)炽热(zhì)酒肆(sì)颔首低眉(hàn)C.吹嘘(xū)佃农(diàn)不逊(xùn)深恶痛疾(è)D.诘责(jié)滞留(zhì)和蔼(ǎi)广袤无垠(m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轩昂躁热粗糙油光可鉴B.简陋落弟俭朴筋疲力尽C.窒息仁慈蒙昧为富不仁D.慰勉畸形愚钝诚皇诚恐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B.一档名为《朗读者》的大型朗读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一种久违的文化气息。
C.一年一度的两会,吸引着来自各行各业的目光,打动着亿万百姓的心弦。
D.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建设书香型校园,鼓励学生们读经典的书。
②一所学校可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能为我们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
③真正的教育一定是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的教育,阅读则可以启迪智慧。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A卷一、积累运用(30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音、形、义不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肆无忌惮.(dàn,害怕)莫名.其妙(说出)诘.问(jié)B、变卖典.质(当)触目伤怀.(心)孤孀.(shuānɡ,指寡妇)C、痴.心妄想(zhī,极度迷恋)无聊.之极(liáo)颓唐..(坍塌)D、心情愧怍.(zuò,惭愧)破烂灰黯.(àn,阴暗)尴尬..(ɡānɡà)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有志于此的科学家们去破解。
B.面对凤凰古城美轮美奂的富人宅第.旧时城楼和风雨桥,游客们无不肃然起敬....。
C.每逢税务大检查,总有一些不法商人随机应变....,弄虚作假,妄图躲过应有的惩罚。
D.诸暨风景区内,五个依山而下的瀑布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中尤以第五瀑最为壮观,给人鹤立鸡群....的感觉。
3.选出最恰当的一项()(2分)①造屋的那些日子,父亲很。
②父亲的个子高,他觉得坐在台阶上很。
③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地说道:……④(父亲)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似的。
A、高兴舒服兴奋轻松B、兴奋轻松高兴舒服C、兴奋舒服高兴轻松D、高兴轻松兴奋舒服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鲁迅,原名周作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
B.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小说家、诗人、学者。
他的散文《春》《背影》《济南的冬天》深受读者青睐。
C.《老王》的作者是杨绛,她的散文集是《杨绛散文》。
钱钟书是她的丈夫,其小说代表作是《围城》《子夜》,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等。
D.余秋雨,是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畸形(jī)文绉绉(zōu)诚慌诚恐深恶痛疾(wù)....B.瞥见(piě)眼翳(yì)无可质疑藏污纳垢(gòu)...C.一绺绺(liǔ)炽热(zhì)筋疲力尽正襟危坐(jīng)....D.酸渍(zì)锃亮(zèng)骤雨猝至广袤无垠(mào)...2.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逛了一天公园,回家后我已经筋疲力尽了。
....B.这次考试班上只有XXX同学没及格,他可真是鹤立鸡群呀。
....C.当敌人冲进大厅的时候,只见他正襟危坐,那副处变不惊、视死如归的气节真让人敬佩!....D.XXX精神应该继续继承发扬,这一点无可置疑。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解放军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B.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C.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D.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4.下列语段排序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①比起事事都凭一己之力的XXX,XXX更懂得用人之道。
②XXX比起XXX几乎没什么优势。
③但他也有出众的地方,就是知人善任和体恤臣下。
④比拟力拔山河的XXX,XXX既没有XXX,又缺少主张,对平天下的哲学又知之甚少。
⑤秦末,XXXXXX相争。
A.③②①④⑤B.⑤③①②④C.⑤②④③①D.③⑤①④②5.以下各句的句式变换,意思发生了变化的一句是()(2分)A.原句:要把文字工具熟练地掌握起来是很困难的。
变换句:要把文字工具熟练地掌握起来,不是很容易的。
B.原句:不能说这件事有成功的希望。
变换句:怎能说这件事没有成功的希望呢?C.原句:这货价钱便宜,质量也不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限时:120 分钟满分:120 分)一、积累运用(30 分)1. 根据课本内容默写。
(10 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_______________,将以遗所思。
(《庭中有奇树》)(3)春冬之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 多生怪柏。
(郦道元《三峡》)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惆怅、抑郁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把刘桢的《赠从弟》(其二)默写完整。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 猿的叫声凄厉、哀婉,如泣如诉,催人泪下,古诗文中经常用到“猿”的意象,请你说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中“猿”的作用。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荣德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 ~5 题。
(8 分)学习了《藤野先生》,我们领略到藤野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他无私地______着鲁迅先生,毫无民族偏见,可谓是zhèng rén jūn zǐ;学完《回忆我的母亲》,我们知道朱德的母亲一生没有脱离过劳动,_______;读了《列夫•托尔斯泰》,我们感受到托尔斯泰那挣脱jiāng shéng _______的深邃思想,禁不住一点儿cáng wūnàgòu;读完《美丽的颜色》,使我们对居里夫人心生敬意,我们要坚定信念,专注自己的事业。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语文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姓名班级学号成绩一基础与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正确的一组是()(2分)A.厌恶(wù)管束(sù)广漠(mò)质问(zhì)B.责罚(zé)眼翳(yì)调度(diào)轻薄(bó)C.庶祖母(zhé)嬉戏(xī)抽屉(tì)野蛮(mán)D.文绉绉(zōu)绰号(chuò)牢骚(sāo)宽恕(shù)2.选出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2分)A.侏儒质问诚惶诚恐期期艾艾;B.迁徙凄惨冥思暇想藏污纳垢;C.愚钝犀利广袤无垠鹤立鸡群;D.酒肆缤纷黯然失色抑扬顿挫3.下面各句词语使用错误的是()(3分)A.一个正直的人,决不会挑拨离间,搬弄是非。
B.据美国国防部专家透露,美国将在五年内用纳米技术建造一支别具匠心的“微型军队”。
C.帝国主义列强曾经肆无忌惮地对我国进行掠夺。
D.五洲大酒店由两幢建筑组成……新闻中心设计为曲形,康乐宫则是一个棱锥体。
这些造型独特的建筑从外观上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我国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自足,一旦国际形势出现动荡,我国的燃油市场也将随之出现波动。
B.只要我们出行时戴好口罩,能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交叉感染。
C.为营造浓厚的“壮族三月三”节日氛围,我市举办了一系列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D.女足健儿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进而实现自我的拼搏姿态,总能给人以砥砺前行的追梦勇气。
5.下列选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国行公祭,为由世界和平》是新闻体裁中的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也是议论文。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C.《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茨威格,文章先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丑陋,再写他非同寻常的眼睛,这篇传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D.鲁迅,被誉为“民族魂”,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文章《藤野先生》选自《呐喊》。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发髻(jì)瞥见(biē)畸形(jī)B.匿名(nì)顿挫(cuò)教诲(huì)C.佃农(tián)诘责(jié)差役(chāi)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解剖祖籍为富不仁B.劳禄 芦荟油光可鉴C.横蛮芋梗不掇劳作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无误的一句()A.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展示了手工艺人高超的伎俩。
B.居然有人在大庭广众之下作出这种伤天害理之事,真是目无法纪!C.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有很多深受观众喜爱的艺术家们粉墨登场。
D.由于天气原因,周末的运动会被暂时取缔。
4.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A.“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
B.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C.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
D.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
”他叹息说。
B.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C.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朱自清等人的著作,还有《新青年》《语丝》《北新》《新月》等杂志。
6.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①根据陆羽《茶经》记载,唐代茶叶生产过程是“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千矣。
”②唐代茶的饮法是煮茶,即烹茶、煎茶。
③此时加入一些盐到水中调味。
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这时要用瓢舀出一瓢开水备用,以竹夹在锅中心搅拌,然后将茶末从中心倒进去。
④煮时,水刚开,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并“微有声”,称为一沸。
⑤稍后锅中的条水“腾波鼓浪”,“势若奔涛溅沫”,称为三沸,此时要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进锅里,一锅茶汤就算煮好了。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灾情发生后街头流动采血车前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B. 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C. 大扫除时没有一个同学拈轻怕重挑肥拣瘦都是抢着干重活累活D. 我们做事要分析可能出现的困难既不杞人忧天又不粗心大意【答案】A【解析】A项头晕目眩头晕眼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有时也形容被繁琐的事情弄得不知所措此处用来形容“感动”不合适使用错误B项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表示要求极高使用正确C项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容易的工作害怕繁重的工作使用正确D项杞人忧天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使用正确故选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标致樱花烂熳成群结队油光可签B. 优待烟尘斗乱精通时事美其名曰C. 和蔼几次三翻好意难却抑扬顿挫D. 疑惑沓无消息正人君子大而言之【答案】B【解析】 A改为:油光可鉴 C改为:几次三番 D改为:者无消息故答案为: B3.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简陋(lòu)轮廓(guō)闪耀(yào)寂静(jì)B. 愉快(yú)草垫(diàn)骤雨(zhòu)幼稚(zhì)C. 燥热(zào)厌烦(fán)冻僵(jiāng)炽热(zhī)D. 窒息(zhì)酸渍(zì)踱着(dù)猝至(cù)【答案】B【解析】A项“廓”应读作“kuò”C项“炽”应读作“chì”D项“踱”应读作“duó”故选B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帐篷臆断紧箍咒犹豫不绝油然心生B. 热忱分歧并蒂莲戒骄戒躁燎原之势C. 云霄安详绿荫荫翻来覆去美不胜收D. 怂勇诀别电话簿各得其所眉开眼笑【答案】B【解析】A项“犹豫不绝”应写作“犹豫不决”C项“绿荫荫”应写作“绿茵茵”D项“怂勇”应写作“怂恿”故选B5.下列各项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 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列夫·托尔斯泰的仰慕、崇敬之情B. 新闻特写《“飞天”凌空》展现了中国运动员吕伟在第9届亚运会中获得女子10米高台跳水赛冠军的风采C. 茅以昇的记叙文《中国石拱桥》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D. 《白杨礼赞》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歌颂了北方军民团结抗战、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进而歌颂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答案】C【解析】C项“记叙文”错误《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故选C6.下面是杜甫的七律《江村》中的诗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老妻画纸为棋局②微躯此外更何求③相亲相近水中鸥④清江一曲抱村流⑤自来自去梁上燕⑥但有故人供禄米⑦长夏江村事事幽⑧稚子敲针作钓钩A. ④⑦⑧①⑤③⑥②B. ⑤③④⑦①⑧⑥②C. ⑥②⑤③①⑧④⑦D. ④⑦⑤③①⑧⑥②【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本题是给律诗排序从押韵角度来看律诗的偶句要押韵从对仗的角度来看律诗的颔联、颈联须对仗从律诗偶句押韵的角度来看由②③○③的尾字“求”“鸥”“幽”“钩”可以确定押“○u”韵○的尾字“局“不是“○u”韵所以不能放在偶句位置这就排除A项从对仗的角度来看律诗的颔联、颈联须对仗④“清江一曲抱村流”和②“长夏江村事事幽”不能构成对仗所以不能放在颔联的位置这就排除B项分析诗句内容逻辑来看律诗一般符合起承转合的模式④⑦“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属于写景一般放在前面⑥②“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是抒发心志应放在最后这就排除C项故选D.7.下列句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句话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B. 新闻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剧本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C. 《左传》《孟子》《资治通鉴》《论语》《礼记》都是儒家经典著作D. “通过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使人们了解了气候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这句话句子成分残缺修改时应将“通过”或“使”删去【答案】C【解析】C.错误按照隋唐以来定型并逐渐流行开来的四部分类法中国古代的典籍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经”部主要是儒家的经典由《诗》《书》《礼》《易》《春秋》组成的“五经” 很早以前就是知识分子的必读书其后又增至“七经”“九经““十二经” 到宋朝时有了“十三经”的说法它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资治通鉴》属于编年体史书不属于儒家经典著作故选C.8.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共一百六十篇B.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C.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明代的蒲松龄“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D.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答案】C【解析】C项“作者是明代的蒲松龄”错误蒲松龄是清代作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9.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问题泰山﹣﹣人向天的倾诉梁衡①我曾游黄山却未写一字其云蒸霞蔚之态叫我后悔自己不是一名画家今我游泰山又遇到这种窘态其遍布石树间的秦汉遗迹叫我后悔没有专攻历史呜呼真正的名山自有其灵自有其魂怎么用文字描述呢?②我是乘着缆车直上南天门的天门虎踞两山之间扼守深谷之上石砌的城楼横空出世门洞下十八盘的石阶曲折明灭直下沟底门楼上有一副石刻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我倚门回望人间已是云海茫茫不见尘寰③渐走渐高泰山已用她巨人的肩膀将我们托在凌霄之中我登上山顶的舍身崖凭栏望去远处凄迷朦胧不知何方世界 ________此时此景叫我感到泰山就是天地间的支柱再回头看那些象征坚强生命的劲松它们攀附于石缝间不过是一点绿色的苔痕那些象征神灵威力的佛寺道观填缀于崖畔岩间不过是些红黄色的积木倒是脚下这块曾使孔子小天下的巨石探于云海之上迎风沐雨向没有尽头的天空伸去泰山无论是森森的万物还是冥冥的神灵一切在你的面前都是这样的卑微④这岱顶的确是一个与天对话的好地方各种各样的人在尘世间活久了总想摆脱地心的吸力向天而去于是他们便选中了这东海之滨、齐鲁平原上拔地而起的泰山泰山之巅并不像一般山峰尖峭锐立顶上平缓开阔这里有平台可徘徊思索有亭可登高望日有许多巨石可供人留字好像上天在它的大门口专为人类准备了一个进见的丹墀好让人们诉说自己的心愿我看过几个国外的教堂你置身其中仰望空阔阴森的穹顶及顶窗上射进的几丝阳光顿觉人的渺小而神虽不可见却又无处不在紧攥着你的魂灵但你一出教堂就觉得刚才是在人为布置好的密室里与上帝幽会而在岱顶你会确实感到不是在密室而是在天宫门口与天帝对话同是表达人的崇拜表现人与神的相通但那气魄那氛围那效果迥然不同前者是自卑自怯的窃窃私语后者是坦诚大胆的直抒胸臆不但可以说还可以写而天帝为你准备好的纸就是这些极大极硬的花岗石⑤这里几乎无石不刻大者洗削整面石壁写洋洋文章小者暗取石上缓平之处留一字两字山风呼啸石林挺立秦篆汉隶旁出左右千百年来各种各样的人们总是这样挥汗如雨、气喘吁吁地登上这个大舞台在这里留诗留字借风势山威向天倾诉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意志你看帝王来了他们对岱岳神是那样的虔诚穿着长长的衮服戴着高高的皇冠又将车轮包上蒲草不敢伤害岱神的一草一木他们受命于天自然要到这离天最近的地方求天保佑国泰民安诗人来了他们要借这山的坚毅与风的狂舞铸炼诗魂李白登高狂呼“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杜甫沉吟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志士来了他们要借苍松借落日借飞雪来寄托自己的抱负一块石头上刻着这样一首诗“眼底乾坤小胸中块垒多峰项最高处拔剑纵狂歌”将军来了徐向前刻石“登高壮观天地间” 陈毅刻石“泰岳高纵万山从” 还有许多字词石刻如“五岳独尊”“登峰造极”“擎天捧日”“仰观俯察”等等其中“果然”两字最耐人寻味确实每个中国人未来泰山之前谁心里没有她的尊严她的形象呢?一到极顶此情此景便无复多说了⑥我们步行下山天将黑时到了泰安城里的岱宗庙这庙和北京的故宫一个格式只是高度低了三砖在中国就像只有皇帝才配有一座故宫一样哪还有第二座山配有这样一座大庙呢?岱岳之神不是寺院里的观音更不是村口庙里的土地、锅台上的灶君是整个民族心中的文化之神是充盈于天地之间数千年的民族之魂我站在岱庙的城楼上遥望夕阳中的泰山默默地向她行着注目礼(1)作者在第4段说“岱顶的确是一个与天对话的好地方” 这种“好”表现在哪些方面?(2)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3)第⑤段大量引用了古人诗词和刻石文字有什么作用?(4)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和衬托手法请找出1例并作具体分析【答案】近处对面的山或陡立如墙伟岸英雄或奇峰突起逸俊超拔四周怪石或横出山腰或探下云海或中裂一线或聚成一簇风呼呼吹过衣不能披人几不可立云急急扑来一头撞在山腰上就立即被推回山谷被吸进石缝这狂啸着、似乎要淹没世界的云涛雾海一到岱顶石前就偃旗息鼓落荒而去【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时抓住关键性语句进行分析答题区间在第四段从“于是他们便选中了这东海之滨、齐鲁平原上拔地而起的泰山”“泰山之巅并不像一般山峰尖峭锐立顶上平缓开阔这里有平台可徘徊思索”“前者是自卑自怯的窃窃私语后者是坦诚大胆的直抒胸臆不但可以说还可以写而天帝为你准备好的纸就是这些极大极硬的花岗石”“有许多巨石可供人留字”等句子可以具体把握(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作答时注意从修辞手法描写(写景)的角度考虑如“近处对面的山或陡立如墙伟岸英雄” 这是比喻修辞“四周怪石或横出山腰或探下云海或中裂一线或聚成一簇” 这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云急急扑来一头撞在山腰上就立即被推回山谷”“就偃旗息鼓落荒而去” 这是比拟的修辞手法画横线语句是作者登上山顶的舍身崖所见之景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将泰山山、石、云、雾的形态刻画得鲜活、生动抒发了“泰山就是天地间的支柱”的感慨(3)本题考查分析引用的作用解答时要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侧重于结合文本中的相关内容引用的这些文字如“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突出的是就是对天的一种倾诉展现出作者的具体观点态度增强文本的美丽使得文本充满文化色彩展现出文人对泰山的敬仰和赞美之情(4)本题考查文章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作答时注意限定范围“对比和衬托手法”和要求“找出两例并作具体分析” 可以通读全文按照段落顺序找出文中多处运用的对比和衬托手法如第①段用曾游黄山的经历正面衬托今天游泰山的状况感慨“真正的名山自有其灵自有其魂怎么用文字描述呢” 第③段将泰山与山上的劲松、佛寺道观相对比表明“泰山无论是森森的万物还是冥冥的神灵一切在你的面前都是这样的卑微” 第④段将国外教堂的空阔阴森与岱顶的平缓开阔作对比说明“这岱顶的确是一个与天对话的好地方” 第⑥段将岱岳之神与观音、土地神、灶君作对比强调“是整个民族心中的文化之神是充盈于天地之间数千年的民族之魂”本题只要找出一例并作具体分析即可10.请将下列内容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诚信大舞台搏出真精彩【答案】诚信大舞台,搏出真精彩【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汉字的书写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但现在的许多中小学生却没有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连笔画的先后顺序都没掌握笔划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此题应该注意“搏”字的结构要安排好故答案为:诚信大舞台,搏出真精彩。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一、基础知识(共16分)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8分)踌chú()狼jí()zhì()笨烦zào()琐屑()尴尬()取缔()颓()唐2.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惊骇:惊惶失措。
诘问:追问,责问。
B.祸不单行:指种灾难同到来。
踌躇: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C.惶恐:惊慌害怕。
颠沛:颠倒。
D.接济:在物质上救助。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3.下列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B.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C.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D.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孙小龙模仿赵本山的表演真是________________,让大家不时地捧腹大笑。
②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主要问题一解决,其它问题就________________了。
③这部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
A.惟妙惟肖不攻自破得天独厚B..栩栩如生不攻自破匠心独运C..栩栩如生迎刃而解得天独厚D..惟妙惟肖迎刃而解匠心独运5.根据句意依次使用关联词语正确的是()(3分)营养的确是大脑工作不可缺少的物质,__________很多人都忽略了另一种物质—氧的作用。
大脑消耗最多的是氧,紧张用脑时,大脑的耗氧量超过人体总耗氧量的四分之一。
_____大脑的抗缺氧能力低,考生就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缓等诸多问题。
_____考生家长在孩子紧张备考的时候,也应该注意给孩子提高一下大脑的抗缺氧能力。
A.不但而且于是B.但如果因此C.如果不但而且D.尽管因为所以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3分)A.通过防治“非典”的斗争,公众对滥吃野生动物的危害性有了深刻的提高。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荡漾(yàng)汹涌(xiōng)澎湃(pài)B. 荡漾(yáng)汹涌(xiōng)澎湃(bài)C. 荡漾(yáng)汹涌(xiōng)澎湃(pài)D. 荡漾(yàng)汹涌(xiōng)澎湃(bài)2. 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错误的一项是()A. 激荡B. 汹涌C. 澎湃D. 浩渺3. 下列词语中,词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浩渺:形容水面辽阔。
B. 激荡:形容波涛汹涌。
C. 汹涌:形容水流急速。
D. 澎湃:形容声音洪亮。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激荡的波涛,汹涌的水流,澎湃的声音。
B. 浩渺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C. 他们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了这项任务。
D. 我们要学会感恩,珍惜眼前的幸福。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 激荡的波涛,汹涌的水流,澎湃的声音。
B. 浩渺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C. 他们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了这项任务。
D. 我们要学会感恩,珍惜眼前的幸福。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激荡”的近义词有______、______等。
7. “汹涌”的反义词有______、______等。
8. “浩渺”的同义词有______、______等。
9. “澎湃”的形容词有______、______等。
10. “波澜”的近义词有______、______等。
三、阅读理解(每题4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小草从土里探出了头,小花也露出了笑脸。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河水潺潺流淌,春风轻拂着人们的脸颊。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季节。
11. 春天的特点是什么?12. 请用一个词来形容春天的气息。
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卷(A)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憎恶(zèng)琐屑(xiè)涎水(xián)B.诘问(jié)惦记(diàn)胡同(tòng)C.哀悼(dào)奔丧(sāng)取缔(dì)D.颓唐(tuí)糟糕(zāo)骷髅(kū)2.下列词语中不含错别字的一组是()‘A.蹋败和蔼烦躁噩耗 B.仲胀惧惮尴尬呵斥C.潦倒交卸渴幕焦灼 D.跋涉赋闲狼藉伎俩3.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触目伤怀(心,心中)人头济济(形容人多)B.情不能已(停止)猝然昏厥(出乎意料)C.情郁于中(聚集)犹豫再三(重复三次)D.识文断字(判断)从容不迫(不慌不忙)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有人在外的家属一时陷入恐慌,四处__________新信客,怎么也找不到。
②此后,我就更其___________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
③这些日子,家中____________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A.物色搜集光景 C.物色收集情景C.查询收集光景 D.查询搜集情景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效果奇佳。
B.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D.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6.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连线,不恰当的一项是()A、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B.朱自清――《背影》――诗人、学者、散文家、民主战士C.钱钟书――《围域》――小说D.余秋雨――《信客》――小说二、阅读(其中(一)15分,(二)15分,(三)18分)(一)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7.选段中刻画父亲形象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2分)8.选段中先后两次写道“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我的眼泪又来了”,这里流出的泪是()(2分1A.伤感愧疚的泪 B.伤心悲痛的泪C.离别忧伤的泪 D.感激动情的泪9、选段中写父亲的外貌,先后写了“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对其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才替祖母办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
B.家景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刚好反映了家境困顿。
C.着力刻画父亲生活方式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
D.黑色色调暗淡阴沉,与全文气氛一致。
10.选段着重写了父亲买橘子和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两处“背影”,对这样写的主要原因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3分)A.因“我”的观察角度无法从正面看到父亲。
B.因“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形象,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父爱真挚等。
都可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
C.因“我”与父亲告别,感情悲伤,使我只能从“背影”中默默地向父亲表达怀念、祝福之情。
D.因“背影”给人的感觉是模糊的,与全文的感情基调形成明显的对照。
11.选段中写父亲走路“蹒跚”,这是因为父亲____________。
段末用“我的眼泪又来了”作结,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12.这段文字详细描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的主要目的,有下面几种理解,从中选出两项正确的。
()(3分)A.为了刻画“父亲”的形象,突出“父亲”的形象。
B.这段描写说明父亲对儿子特别溺爱,不大放心。
C.“父亲”的背影是依依惜别中留给儿子的最深刻的印象。
D.背影深刻地刻下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儿子感受特深。
E.背影反映了父子之问的深厚感情。
(二)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3.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3分)14.阿长把《山海经》说成是“三哼经”说明了什么?(2分)15.“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句话表现出“我”怎样的心情?(2分)16.作者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4分)17.作者可回忆的事很多,为什么要详写买《山海经》一书的事?(4分)(三)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母亲病故,父亲不到四十岁。
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
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事起就在父亲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
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我入睡。
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打酒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摸到我脚趾。
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鸟一样等着父亲回家。
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念叨:“天老爷,别下雨,包子馒头孝给你。
”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回来。
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
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
渐渐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给了他的孙子孙女。
春天缺菜,顿顿捧着咸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就揣张煎饼,没有就饿着,一钓一天。
看着孙子孙女围看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
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到了童年。
父亲在我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
这年父亲80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
闲着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
愈近年关,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顿,夜里还要喝几口。
不久,父亲中风了。
人老了就怕得这病。
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也曾给上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手笔楷书回了信。
他的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起来,87岁还能上街买菜。
他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
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开头几天父亲不断呻吟:“疼死我了! “疼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你喝那么多酒!”父亲不再呻吟,不认识似地看我,然后转过头去。
1985年暑期,我离开故乡,调到150公里外的林区。
行前我去看望父亲。
那天很热,满街西瓜,四角一斤。
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
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
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半个月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下了。
中突然听到一声“崇昌――”,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灵坐起,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
一看表,刚好10点。
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哥发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手贴在我的脸上……不少人都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
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也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18.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相应的横线上。
(只填序号)(3分)A.慈祥 B.慈善 C.慈爱 D.慈悲 E.朦胧 F.噱咙 G.依稀 H.模糊19.作者说“父亲也是母亲,”第2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3分)20.“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
”句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2分)21.“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
”而“我”却分明听到父亲的呼唤,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理?(3分)22.“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
”请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概括说明“孝子”的表现。
(2分)23.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说说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24.本文与朱自清《背影》很相似,在内容上它们同是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背影》处处紧扣父亲的背影,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而本文则侧重写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父恩难忘。
(2分)三、作文(34分)25.仿照下面两句的格式,发挥想像,再写出三个关于书的比喻句(字数可比例句略多)。
(4分)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26.有句歌词唱到:“回家的感觉真好!”一提到家,就会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
家是我们人生的起点,也是我们成长的避风港和归宿。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家,小到血亲之家,大到一个集体,一个国家,扩而广之,乃至整个世界、整个地球、整个生物群。
我们每个人都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充当着不同家庭的成员。
根据提示,请你围绕“家”这个话题,写一篇650字左右的文章。
(30分)要求:①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