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农产品保险和保险体系的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农产品收入保险及其定价研究——以山东省苹果为例刘素春;刘亚文【摘要】随着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深入,农户不仅承受自然风险,还面临着市场风险.本文分析了农产品收入保险的发展和优势,构建了收入保险的费率厘定模型.以山东省苹果保险作为典型案例,对收入保险进行了产品设计;使用1991-2015年山东省苹果市场批发价格数据,利用Easyfit软件拟合确定苹果价格和产量的边缘分布函数,使用Matlab软件构造二者的混合Copula函数,厘定出了不同保障水平下的纯费率.【期刊名称】《中国软科学》【年(卷),期】2018(000)009【总页数】8页(P185-192)【关键词】收入保险;山东省苹果市场;费率厘定;混合Copula函数【作者】刘素春;刘亚文【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40.66一、引言农产品收入保险是以农户的收入作为保险标的,它不仅承保因自然灾害带来的产量损失,而且承保市场风险所造成的价格波动。
目前我国各地实施的主要是保障水平较低的成本保险,无法补偿农户因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损失。
这种“低保费、低保障、保成本”的传统型农业保险已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随着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的推进,我国农业保险应探索由“保成本”转向“保收入”。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地方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探索建立农产品收入保险制度。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积极探索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
从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农业保险实践来看,收入保险可能是未来农业保险产品的主导形态,是我国农产品定价机制改革的重要手段,成为实现国家宏观和微观多重农业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1]。
国外学者在产品可行性及费率厘定方面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
在收入保险可行性方面,Goodwin B K等(2014)[2]认为,与单独的农作物产量或者价格保险相比,收入保险是一种更佳的风险规避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收入保险大大提高了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农业保险定价方式创新研究——农产品价格保险期权定价方法探析》篇一一、引言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风险、保障农民收益的重要工具,其定价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和农民的切身利益。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加剧,传统的农业保险定价方式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农产品价格保险期权定价方法的创新研究,以期为农业保险的定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传统农业保险定价方式的局限性传统农业保险定价方式主要依据历史数据和经验公式进行估算,难以充分考虑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同时,传统定价方式往往忽视了农产品市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导致保险产品的价格与实际风险不匹配,无法满足农民和保险公司的需求。
三、农产品价格保险期权定价方法的理论基础期权定价理论为农产品价格保险的定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权定价方法基于无套利原则和风险中性原则,通过考虑标的资产的价格、波动率、无风险利率、剩余到期时间等因素,计算出期权的合理价格。
将期权定价方法引入农产品价格保险的定价中,可以更好地反映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使保险产品的价格与实际风险相匹配。
四、农产品价格保险期权定价方法的实施步骤1. 确定标的资产:将农产品价格作为期权的标的资产,根据农产品的特点和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农产品进行定价。
2. 设定参数: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信息,确定期权的行权价格、波动率、无风险利率和剩余到期时间等参数。
3. 建立模型:利用期权定价模型(如Black-Scholes模型)计算出期权的理论价格。
4. 调整系数:根据实际市场情况和农民的需求,对理论价格进行调整,得到最终的保险产品价格。
五、农产品价格保险期权定价方法的应用及优势农产品价格保险期权定价方法的应用,可以使保险产品的价格更加贴近实际风险,更好地保障农民的收益。
同时,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农产品价格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使保险公司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风险,制定合理的保费。
此外,期权定价方法还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更多的产品创新空间,开发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保险产品。
75269 保险学论文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的问题及对策一、农产品价格保险的产生背景农业是各类产业的发展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基本保证。
农业生产经营极易受自然条件、市场交易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农业保险在稳定价格、促进生产和抵御经济下行压力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特殊而重要地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蒜你狠”、“姜你军”之类的价格起落不断激化农产品的供需矛盾。
价低伤农、价高伤民,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所致市场风险对经济社会发展已形成巨大冲击,相应的市场风险已成制约农业发展的主因。
我国传统的农业保险限于生产风险保障,主要针对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导致的减产。
探索农业保险新模式,建设市场风险保障机制已是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急需。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3年底印发《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的具体要求。
从此,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工作在全国逐步展开,各地纷纷建立和实施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制度,为农业生产提供市场风险保障。
据中国保监会20xx年初的数据:我国已有20个省市启动主要口粮作物、生猪和蔬菜目标价格的保险试点。
上海、北京的价格指数保险反响巨大,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大豆、新疆的目标价格补贴掷地有声,山东的蔬菜目标价格保险保费补贴让人期待。
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的深入推进,期待试点工作的问题分析和对策探寻。
二、山东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的基本现状山东是农业大省,蔬菜产量约占全国的14%。
20xx年11月,山东省物价局、农业厅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山东蔬菜目标价格保险保费补贴试点的通知》,启动蔬菜目标价格保险试点。
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农民获得保险赔偿,这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市场风险。
大白菜、大蒜、马铃薯列入首批品种,金乡、滕州、泰安是首批试点市(县)。
参保蔬菜的保险价格即目标价格,参照相应蔬菜前3年集中上市期的地头收购均价,由价格主管部门监测发布。
保险与农业发展保险业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责任保险与农业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例如自然灾害、疫病、市场波动等,这些风险对农民的收入和生计构成了巨大威胁。
保险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在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和责任。
本文将探讨保险业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责任,并分析其挑战和发展前景。
一、保险业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1. 风险管理与损失减轻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面临着种种风险,例如气候变化、疫病爆发、自然灾害等。
保险业的加入可以帮助农民管理和分担这些风险,并减轻农民遭受的损失。
例如,农作物保险可以为农民提供保障,一旦发生损失可获得经济赔偿,从而确保农民的生计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 激励农业创新与发展保险业为农民提供了一种稳定和可预测的经济环境,使其更加愿意进行农业创新和发展。
农民可以在保险的保障下,更加大胆地尝试新的农业技术和方法,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保险业的加入可以改善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收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促进金融支持和投资保险业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金融支持和投资作用。
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可以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农业领域,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贷款和融资支持。
同时,保险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保险业在农业发展中的责任1. 提供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保险业作为服务农业的重要行业,应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和需求,提供适合的保险产品。
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不同农产品在面临的风险和需求都有所不同,保险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设计,以保证保险产品的适销对路,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的需求。
2. 建立健全的理赔体系保险行业应建立完善的理赔体系,保障农民在遭受损失时能够及时获得赔付。
理赔过程应简化、高效,并注重对农民的经济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关怀。
建立健全的理赔体系可以增强农民对保险的信心,推动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市场风险防范,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文件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以保证农民收益;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按照扩面增品提标的要求,完善农业保险政策。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山东省委省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精神,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增强农民抵御市场价格风险的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价格稳定,推动山东省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和持续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山东省自2015年起开始进行特色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保费补贴工作,并制定《山东省特色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工作实施方案》,规范特色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的运行。
目前,保费补贴范围已涵盖大蒜、大葱、蒜薹、生猪、生姜、辣椒、马铃薯、大白菜等8个险种,有效发挥了其对特色农产品生产端稳价、稳产、稳收入的“三稳”作用。
金乡县作为全国大蒜主产区之一,大蒜种植历史悠久,规模化程度较高,近十年种植面积保持在4万hm 2左右,占全县秋种作物面积的90%以上,总产量在63万t 上下浮动,单产高达15 000 kg · hm -2,已成为金乡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但是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剧烈,2008~2019年大蒜价格呈现“过山车”式的波动,在2010年和2016年达到价格波峰,分别为9.56元 · kg -1和10.40元 · kg -1,而在2008年和2018年跌至价格波谷,分别为1.68元 · kg -1和5.04元 · kg -1,价格的剧烈起伏不仅影响蒜农的收入水平和居民的消费水平,甚至危害大蒜产业的健康发展(陈明均和谭 贺,2017)。
为稳定大蒜价格,切实维护农户自身利益,2015年以来金乡县全面推行大蒜目标价格保险,通过“财政补贴+蒜农自投”相结合的方式,打消了蒜农的后顾之忧,有效稳定国内外市场大蒜供应量。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的实地调研,与当地农户和合作社负责人进行深入访谈,调查分析了以大蒜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在推行期间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促进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合理长久运行的对策建议。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市财政局关于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试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天津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20.12.04•【字号】津农委计财〔2020〕113号•【施行日期】2020.12.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市农业农村委市财政局关于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试点的通知各涉农区农业农村委、财政局,天津食品集团,各政策性农险经办机构:为贯彻落实《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委天津银保监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关于加快天津市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津财农〔2020〕13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支持我市特色农产品保险发展,保障和增加农民收入,现就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试点(以下简称“试点政策”)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贯彻落实2020年中央1号文件、天津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天津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等文件精神,努力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全面恢复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市场有效供应,围绕全市产业发展重点和农业生产风险点,通过开展先导性、创新性试点,总结可复制、易推广、贴近农民需求的农业保险支持农业发展模式,为研究出台具有区域性、全市性的特色农产品保险政策提供经验参考,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保险需求,实现我市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带动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二、基本原则试点政策应坚持“突出地方主责、体现激励导向、助力乡村振兴、循序渐进实施”的原则。
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要求,各涉农区在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中承担主要支出责任,并在各涉农区自主开展、自愿申报的基础上,市财政对符合条件的特色农产品保险,按保费一定比例给予补助。
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并逐步扩大实施范围,提高农民生产抗风险能力。
三、支持方向试点政策重点支持符合地方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方向的险种,原则上以前期各区和天津食品集团调研推荐的险种范围为此次试点支持险种,主要包括稻渔立体种养、果树、蔬菜等保险(详见调研推荐的险种目录),支持成本保险、收入保险和价格指数保险,鼓励探索开展“保险+担保”、“保险+信贷”、“保险+农技服务”等试点。
学术专业人文茶趣822021 年 第 02 期1 茶文化背景下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保险+期货”模式的实践意义1.1 推助我国粮价形成机制革新“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党与人们在发展进程中较为关注的问题,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得到快速的增长,助力于我国整体社会经济质量的提升,不断的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为人们发展构建良好的家园。
而在市场发展的视域下,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粮价价格变化是常有的问题。
而一些农民在粮价价格起伏中,受到挫折,影响其农副产品的生产及种植积极性。
基于此,我党立足于我国农业发展实践模式,提出了“保险+期货”模式,减缓粮价的大幅度波动,以此维护农业市场秩序,使农民积极主动融入到农业生产中,使我国每年都收获较多的粮食。
而通过“保险+期货”模式的推广,将其运用到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中,也能为农民农副产品生产、种植推广保障,推助我国粮价、农副产品形成机制的革新,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诉求。
1.2 拓宽精准扶贫新路径随着“保险+期货”模式的推广,使广大农民获取政策补贴的福利,真正实现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拓宽了精准扶贫的新路径。
农业补贴政策与“保险+期货”模式相融合,能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扶贫的精准性,使扶贫资金的运用更具透明性、精准性。
首先,在农村地区推广“保险+期货”模式,开展“保险+期货”模式的试点工作,加强“保险+期货”模式宣传,增强农民认知度,积极主动参与到其中,享受政府给的惠民政策,积极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使农民在农业生产、销售中不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如果出现农副产品价格下调的因素,政府及保险公司给于相关的理赔。
例如:政府在推助“保险+期货”模式实践中,促进企业、合作社、种粮大户、普通农民等主体患者,以政策为主导维系其中的关系,并给于相关的贫困户一些高额补贴。
其次,在“保险+期货”模式在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中,补贴金额是以公开、透明的形式呈现,降低农民经济损失,使农民获取高额的赔付,能有效保证脱贫的实践质量。
农业保险保护农民的农作物和农业设施农业是许多国家的经济命脉之一,而农民是农业的主要从业人员。
农民们面临着许多风险,如气候灾害、病虫害、自然灾害等,这些风险可能对他们的农作物和农业设施造成巨大损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农业保险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农业保险如何保护农民的农作物和农业设施,并讨论其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农业保险是一种为农民提供保障的金融工具,通过支付保费,农民可以在农作物遭受损失时得到一定的经济赔偿。
首先,农业保险可以保护农民的农作物。
农作物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或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时,农民可能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然而,有了农业保险,农民可以在遭受损失时获得经济赔偿,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其次,农业保险还可以保护农业设施。
农民不仅需要保护他们的农作物,还需要保护他们的农业设施,如农田、农机具和农舍等。
这些农业设施可能受到火灾、雷击、水灾等自然灾害的破坏。
如果没有保险的保障,农民们将不得不自行承担维修或重建所需的高昂费用。
而有了农业保险,农民可以在设施损坏时获得经济赔偿,从而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并有助于促进农业设施的维护和更新。
农业保险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农民们在农业生产中面临的风险不仅可能造成个体经济上的困扰,也可能对整个农业产业链造成负面影响。
农业保险的引入,能够为农民提供稳定的收入,增强他们面对风险时的抵抗力,从而稳定农业生产。
此外,农业保险还有助于提高农民的信心和积极性,促进农业技术的提升和创新。
这将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然而,农业保险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有限,很多农民并没有购买保险。
这可能与保费过高、保险理赔难等因素有关。
其次,农业保险的设计和推广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和风险状况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和改善。
此外,农业保险还需要与相关政府部门、保险公司和农业合作社等各方合作,共同推动农业保险的发展和应用。
农业保险学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发展牵动着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动态。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有着巨大的人口压力,从而对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对内,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农业因自然因素损失占经济损失非常大的一部分;对外,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严峻的世界市场经济的冲击与挑战,我国农业的分散化经营和科学程度的低弱化在强大的外来优势农业冲击下,损失性相当巨大。
例如,前几年东北大豆在外来大豆冲击下发生了农业损失的惨重事件,农民的收益也因此发生了严重的亏损。
致使国内大豆市场一片混乱,紧接着相关产业受到大幅牵连。
因此,农业保险这个在我国迟迟诞生的风险保障,对我国农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所谓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
在全球市场经济中,农业保险既是市场经济国家维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也是各个国家为了减轻农业在世界贸易组织中遭受冲击而做出的一种选择。
在我国农业保险中在与其他国家具有共同特点外,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因为我国农业保险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且农业保险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这个农业大国实施农业保险不仅关系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也是第二、三产业能快速、稳健、有序发展的要求和基础,同时会有力配合世界农业发展,减少人类因局部农业损失而导致的全球农业动荡。
随着近年自然灾害的多发、重发、重损,这也是我国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保护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和规避经营风险的要求更加迫切,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进一步创新和服务能力,将大宗农产品基本纳入农业保险,是当前农民减少灾后负担的有效方式,据统计因自然灾害每年给我国造成1000亿元经济损失,受害人口2亿多,农民是其中最大的受害者,而农业保险可使农民得到更多补偿和保障,对维持生产继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农产品农业保险实施方案(玉米、稻谷、小麦、马铃薯、制种、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为实施好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农产品农业保险工作,进一步加大XX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力度,保障粮食作物和养殖业健康发展,根据《XX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XX实施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农产品保险工作方案(2023∙2026年)》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XX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保险内容(一)保险范围1种植险。
(1)保险标的。
符合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种植规范标准和生产管理要求的稻谷、玉米、小麦、马铃薯及制种水稻、玉米、小麦。
(2)保险期限为一年,以保险合同中载明的起讫时间为准。
(3)保险责任。
根据县主要灾害特点,为降低农户保险成本,种植业保险责任为人力无法抗拒的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内涝、风灾、雹灾、冻灾;干旱;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病虫害、草害、鼠害等。
(4)责任免除。
①故意行为、管理不善;②行政行为或司法行为;③由于人为造成水土失控,作物面积超出水量或人为原因造成水量减少导致保险标的损失。
(5)下列损失、费用,保险公司将不负责赔偿。
①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后,被保险人自行毁掉或放弃种植保险标的;②按本实施方案载明免赔率计算的免赔额;③其他不属于本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费用。
2.养殖险。
(1)保险标的。
能繁母猪品种在当地饲养一年以上;畜龄在8月龄以上(含8月龄)、4周岁以下(不含4周岁)。
投保的育肥猪品种必须在当地饲养一年(含)以上;投保时育肥猪体重达到15公斤(含)以上,奶牛畜龄在1周岁(含)以上、7周岁(含)以下。
投保人应将符合上述条件的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全部投保,不得选择性投保;能繁母猪饲养场(户)每批存栏数量达到30头(含)以上;育肥猪饲养场(户)每批存栏数量达到30头(含)以上或年出栏150头(含)以上,奶牛存栏Ic)C)头以上,未达到此规模的,要通过专业合作组织或以乡、村为单位,以集体方式投保;饲养场所在当地洪水水位线以上的非蓄洪、非行洪区;育肥猪经畜牧兽医部门验明无伤残,无本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疾病,营养良好,饲养管理正常,能按所在地县级动物防疫部门审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并有记录,且育肥猪具有能识别身份的统一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