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作业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1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作为一名教师,经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的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写教案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以下是边肖整理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1一、教学目的:1.认知目的:准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背诵课文;在这节课中学习新单词,并知道由新单词组成的单词。
2.情感目的:在文本语言的阅读品味中,感受世界的精彩,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激情和探索自然的兴趣。
3.才艺目的:能控制诗歌重复的意思,带着情感阅读全文,表达自己的理解。
进一步整合应用工具。
二、教学时间:两个课时。
第一节课教学重点: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和美好。
第一次读课文,理解课文的语言美。
一、课前理解。
开学之初,我带领学生们来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用眼、耳、鼻、口了解大自然的神奇,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早晚呼吸大自然的芬芳。
第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谈一谈假期亲近自然的感受。
第三,暴露题目,感受题目意义和题目的美。
1.你对教科书了解多少?他有什么用?2.自然如何成为绿色教科书?第四,第一次读课文。
1.教师示范阅读。
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感受诗歌的艺术美。
2.学生自己读课文,用参考书控制生词。
3.同桌交流,互相回顾阅读情况。
4.按名称逐段朗读课文。
看完之后,告诉我这一节说了什么。
5、5.再读一遍课文,把握整体。
1.仔细阅读文章,2.给我讲讲这本绿色教科书。
用钢笔把课文画出来。
3.带着情感读这些单词,扩展你的想象力,谈谈你的感受。
4.再读一遍课文,寻找文章。
你希望我们如何打开这本教科书?6.作业布置:认真阅读课文,尽量背诵。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品味与鉴赏,感悟诗歌。
首先,查看导入:1.给我讲讲学习课文的情况。
你知道这本自然教科书里有什么吗?第二,仔细阅读味道,感受诗歌。
1.阅读课文,找出如何在诗中打开自然教科书。
一、教案概述2024年《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教学对象: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概念,认识到大自然是我们学习的宝库。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大自然绿色课本的含义。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准备教材:《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辅助材料:1. 大自然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关于环境保护的资料或案例。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自然环境,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自然的看法和经历。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讨论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每组分享他们的想法和计划。
四、写作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写作题目:“我心中的大自然绿色课本”。
2. 学生现场写作,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想法。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一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课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2. 学生分享他们的写作成果。
二、环境保护教育(10分钟)1. 教师介绍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资料或案例。
2. 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环境。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根据讨论的结果,设计一个保护环境的活动。
2. 每组分享他们的活动和计划。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篇一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第4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下面我从教材的特点、设计的理念、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拓展延伸和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国标本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4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
诗歌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作者孙友田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全诗共有6小节。
诗人从祖国的召唤起笔,又以祖国的召唤收束全诗,首尾呼应,构思精巧。
第二、三、四、五小节是诗的主体部分,诗人紧紧围绕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驰骋想象,探索大自然神奇的秘密,感受大自然绚丽的景色。
在形象的选择和诗节的布局上,诗人随着对大自然探索和发现的深入,次第、有序地展示大自然绚丽和神奇的景色。
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这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召唤贯穿始终,极富感染力,非常适合朗读。
2、教学重点和难点:(1)品读诗句,理解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2)引导学生想象绿色的大自然奇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3、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文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3)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说设计理念让学生想象出较美的画面,诵读出较真的情感。
三、说教法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五年级上册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大自然景物及其特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学会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观察、探索科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3)通过课文学习,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环保意识。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大自然景物的特征。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大自然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3)学生跟读课文,感受课文中大自然的美。
3.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讨论每段的主要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描述的大自然景物的特征。
四、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何,从而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过程(续)4. 实践与应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大自然场景,如森林、海洋、草原等。
(2)每组根据课文中的描述方法,创作一段描述自己选择的大自然场景的短文。
(3)全班分享各组的创作,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所学的大自然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识字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环保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感受课题的美。
(二)初步感知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读通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纠正发音,指导朗读。
(三)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
2.学生组内交流,互相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3.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四)分析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分段讲述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
2.学生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2.学生复述课文,巩固记忆。
(二)深入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三)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喜欢大自然的原因。
2.学生分享保护环境的做法,提出建议。
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六、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2.观察大自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
3.搜集环保相关资料,了解环保知识。
七、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2.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深入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师:同学们,你们能在文中找出一些比喻和拟人的句子吗?生1:我找到了,“大自然是一本绿色的课本”,这就是一个比喻。
一、教案名称:2024年《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第一章:走进大自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2.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提高对自然的认知和感知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大自然感受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走进大自然》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生字词学习和掌握。
3. 课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课文:让学生阅读课文《走进大自然》,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情感态度引导:教师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5.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案名称:2024年《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第二章:感受四季的变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变化和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尊重。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提高对四季变化的感知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四季变化的感受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四季的变化》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生字词学习和掌握。
3. 课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四季的变化,激发学生对四季变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课文:让学生阅读课文《四季的变化》,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四季的变化和特点。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情感态度引导:教师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培养环保意识。
5. 作业布置: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四季的变化,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案名称:2024年《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第三章:探索大自然的秘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秘密和奇妙,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探索和研究能力。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相关推荐《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篇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分步揭题。
1、先板书“课本”两个字,再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逐节指名读课文。
纠正读音。
洋溢沃野胸襟芬芳苍劲耕耘浩瀚绚丽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部分。
①指名读课文。
②理解诗句意思。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明什么意思?“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两个“去吧”是谁发出的召唤?“芬芳”什么意思?“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什么意思?③指导朗读。
用向往、赞美的语气来读。
2、细读第二部分。
(2-5)谈话: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细读第2节。
①指名读第2节。
②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布。
③指导朗读。
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以欢快的语调,读出喜悦之情。
五年级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案例营丘镇营邱小学刘雪梅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学习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四、突破措施:1.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并使朗读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2.借助多媒体课件。
3.课内教材与课外教材相结合,开拓视野,辅助教学。
4.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教学时间:2课时《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大门》预习学案预习学案:(大屏幕显示)一、读一读,写一写chǎng( )开 fēn( )芳饱lǎn( ) 浩hàn( ) 胸jīn( ) pān( )登松柏.()苍劲.()绚.()丽沃.()野耕耘.()洋溢.()无限.()云锦.()温馨.()二、诵一诵,品一品1.自读课文:要求①声音响亮,读准字音②吐字清晰,读出停顿2.小组内互相展示诵读,互相评议。
通过小组朗读展示,我知道了我的朗读优点:通过小组朗读展示,我觉得我的朗读需要改进的地方:3.自己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
三、想一想,问一问通过我的朗读和预习,我觉得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导学案一、示错解题,导读课文。
1.板书:“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生读题揭错:少了“绿色”两字。
3.师再次板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注:此处的课题中的“绿色”两字用绿色粉笔写成“绿色”)生重读后师追问:课本怎么会是绿色的呢?生恍然大悟:大自然是绿色的。
4.师板书:自然、课本,问这句话完整吗?缩句后是什么?5.生答:不完整,缩句后是“打开课本”。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作业设计
五年级语文教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lǜ yīn xiōng jīn wēn xīn huáng hūn
( ) ( ) ( ) ( )
xuàn lì fēn fāng wò yĕ tĭng bá( ) ( ) ( ) ( )
二.组词。
锦()限()绚()饱()
棉()银()询()胞()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课本()的松柏()的大海()的翠竹()的绿阴()的空气
四.写近义词。
清凉()绚丽()胸襟()愉快()芬芳()黄昏()
五.句式变换,改为陈述句。
1.难道健康不是生命之本吗?
2.道德不是做人之本吗?
六.课文回忆。
1.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
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
2.青山说:攀登吧,---------------------,--------------------!绿水说:前进吧,----------------------,------------------!
3.----------,---------要和你们联欢,生活里洋溢着--------------------。
----------------要和你们相聚,请听一听它们----------------------。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一、读拼音,写词语。
wū xiàn chǎnɡ kāi yún jǐn wēi fēnɡ()()()()
cānɡ jìnɡ bǎo lǎn huánɡ hūn fēn fānɡ()()()()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绿.阴(lù lǜ)绚.丽(xuàn xùn)撒.落(sā sǎ)
沃.野(ào wò)云锦.(jǐn jīnɡ)敞.开(chǎnɡ chǎn)三、比一比,再组词。
棉()敞()芬()劲()棉()敞()芬()劲()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早晨()的色彩()的松柏
()的翠竹()的空气()的大海五、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既……又……如果……就……尽管……却……虽然……但是…
1.(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动植物。
2.( )生病了,( )我依然坚持上课。
3.这样的环境( )有些拥挤、杂乱,( )非常适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4.她( )漂亮,( )心地善良。
六、缩句。
1.池塘里小蝌蚪自由自在地游着。
2.一缕柔和的阳光射穿黎明前的薄雾。
3.我怀着愉快而复杂的心情,接受了任务。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中“绿色的课本”指。
2、去吧,天空会撒开片片(),给你们送去()的早晨,去吧,大地会吹来阵阵(),给你们留下()的黄昏。
(1)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
(2)这节诗歌用了的修辞手法。
八、读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练习。
绿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阳光也是绿的。
到处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挤在一起,
墨绿、浅绿、嫩绿、重叠在一起,
翠绿、淡绿、粉绿……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突然一阵风,
刮的风是绿的,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下的雨是绿的,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流的水是绿的,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诗歌第2小节列举了哪几种绿色?
2.对这首诗的理解,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说明自然界中,绿色是最重要的。
B.表达作者对绿色的热爱。
C.绿是生命的颜色,借歌颂绿色,表达对自然的赞颂,对生命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