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古八景
- 格式:ppt
- 大小:3.83 MB
- 文档页数:8
新郑风景名胜古迹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属郑州市,北靠郑州,南连长葛,东邻中牟、尉氏,西接新密市。
下面店铺整理了新郑风景名胜古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新郑市名胜古迹盘点新郑风景名胜古迹1:黄帝故里黄帝故里,为有熊氏少典及轩辕黄帝的故有熊之国所在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遗产地。
黄帝故里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轩辕路,为汉籍史书中记载有熊氏的族居地,故有熊国之墟。
故里自汉代建轩辕故里祠以来,历史有毁有修。
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修葺,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知事许朝术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后又经2002年和2007年两次大的扩建,形成现在的黄帝故里景区。
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 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少文化学者、专家倡议将轩辕黄帝诞辰、上巳节设立为“中华圣诞节”,呼吁普天下华夏儿女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共同纪念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河南省新郑市古为有熊国,是古有熊氏的族居地,五千年前,轩辕黄帝出生于新郑北关的轩辕丘,长于姬水河畔,黄帝元年即位,居有熊,初制冕服。
带领先民肇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基。
西汉年间,为纪念黄帝功德,人们在轩辕丘上建造了轩辕故里祠,此后历代都有修复。
明朝,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在祠前建轩辕桥。
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令许朝柱在祠前立“轩辕故里”碑。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修葺。
《重修大殿记》记述:“古传郑邑为轩辕氏旧墟,行在北有轩辕丘遗迹,乃当年故址。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
20世纪90年代后,新郑市多次对黄帝故里进行改造扩建,至今景区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整体布局突出了“中华民族之根”的主题,从北至南依次有拜祖区、故里祠区、中华姓氏广场区,构成了“天、地、人”三大板块。
卧龙胜境景区介绍
卧龙胜境景区,位于河南省新郑市。
这里是道教文化和古代建筑文化的发祥地。
进入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宏伟的大殿,名叫“三清殿”,这座大殿为明代建筑。
进入大殿,在左前方有一个高大的石柱,石柱上刻着一幅对联:“三清福地洞天福地;八景仙山古柏参天”。
这幅对联讲的是道教圣地“三清殿”。
这座大殿已经有六百多年
历史了,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道教建筑之一。
我们继续前行,就来到了“太清阁”,这是一座明清两代的
建筑,为砖木结构。
在这里有很多古人留下的题刻,比如:“仙
道贵生”、“上清紫气浮南岳”、“太清阁在此山中”等。
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一座亭子,这座亭子名叫“玉虚亭”,是宋代的建筑。
从这个亭子里可以俯瞰整个景区。
从这个角度看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
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一座石拱桥——“仙桥”。
这座桥全长有400米长,宽1米多,非常雄伟壮观。
出了“仙桥”继续向前走就是卧龙桥了。
—— 1 —1 —。
郑州新郑十大旅游景点
1. 航海主题公园:集合了冒险、科学、娱乐等元素,是一座集游乐、表演、展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主题公园。
2. 新郑殷墟:新郑殷墟是中国发现的迄今最早、规模最大的商代遗址,被誉为“第九个中国人得意”。
3. 郑州动物园: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拥有众多珍稀的动物品种,是一处适合家庭休闲和亲子游玩的旅游景点。
4. 郑州黄河湿地公园:位于郑州市黄河东岸,是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和生态景观。
5. 新郑机场公园:位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国内首个以机场为主题的公园,集展览、娱乐、运动等多功能于一体。
6. 新郑河桥湿地公园:位于新郑市城区,是郑州市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拥有美丽的湿地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7. 新郑窑址:新郑窑址位于新郑市郑庄镇,是北宋时期的一处古窑址,被誉为“窑址宝库”。
8. 新郑千玺影视城:郑州千玺影视城是一座集影视拍摄、表演、娱乐等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
9. 新郑韩愈纪念馆:位于新郑市新郑路,是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纪念馆,展示了韩愈的生平事迹和文化成就。
10. 新郑水上乐园:位于郑州市新郑区郑庄街道,是一处集娱乐、休闲、水上运动于一体的主题乐园。
我⼼⽬中的新密“新⼋景”我⼼⽬中的新密“新⼋景”□杨建敏新密市民间⽂艺家协会发起评选新密“新⼋景”,不仅代表了⼀种民间的呼声,也是⼀种⽂化的担当。
作为倡导者之⼀,现将我⼼⽬中的新密“新⼋景”列举如下,与各位同仁讨论、交流。
◎伏羲花海 推荐理由:伏羲⼭即浮戏⼭,位居新密市西北部,主峰五指岭乃中天⼀柱。
伏羲⼭作为中华⼈⽂始祖伏羲⼥娲当年创业的重要根据地,不仅是⼀座⼈⽂圣⼭,也是⾃然风光绝佳的花⼭,是中国最美的杏花观赏基地。
春风送暖,杏花含情,每年三⽉, 伏羲⼭便成了花的海洋,10余万株野⽣古杏树在神仙洞、沙古堆、楼院、凤凰⼭等景区竞相绽放, 花⾹四溢,漫⼭遍野、如云似霞的杏花成为⼀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着众多游⼈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踏青观光、采风创作,感受⼤⾃然的万种风情。
⼀年⼀度的伏羲⼭“杏花节”,已成为新密市最重要的旅游节会,成为新密⾛向世界的⼀个窗⼝。
◎具茨秋⾊ 推荐理由:具茨⼭位居新密南部,⾃西向东在登封、新密、禹州、新郑之境绵延⼀百多公⾥,依次为⾹⼭、荟萃⼭、柏崖⼭、崆峒⼭、九⾥⼭、⼤鸿⼭、岐伯⼭、讲武楼⼭、⼤隗⼭、风后顶等,是轩辕黄帝当年重要的活动区域,也是河南省命名的省级森林公园。
巍峨的具茨⼭层峦叠嶂,丛林茂密,风景宜⼈,景⾊如画,远古岩画星星点点镶嵌其中,形成了新密南部醉⼈的⾃然⼈⽂风景区。
秋⾼⽓爽之时,具茨⼭层林尽染,林⽊变幻出绿、红、黄、紫等多种⾊彩,正是登⾼游玩的好时节,⼈们穿越缤纷苍茫的丛林,攀登似与天齐的⼭峰,亲近⾃然,感悟秋天成熟的魅⼒。
实际上,具茨⼭春季亦是⼭花烂漫,四季景⾊俱佳。
根据中国历史上⼋景的选择规律,有春景必配以秋景,当我们把春天给了伏羲⼭时,就把秀美的秋⾊给具茨⼭吧。
◎轩丘耸峙 推荐理由:轩丘即黄帝的都城轩辕丘。
明代柴栴有诗《⼤隗晴岚》⽈:“⼀抹青⼭⼊画屏,轩丘层岫插长空。
”我国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说:“溱洧交流处,黄帝轩辕丘。
”河南博物馆⽼馆长许顺湛题辞:“黄帝诞⽣地,密⾢轩辕丘。
欧阳修简介欧阳修在其父欧阳观任绵州推官时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四岁丧父,随叔父欧阳晔在湖北随州长大,幼年家贫无资,母亲郑氏用芦苇在沙地上写字、画画,还教他识字。
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无以家贫子幼为念,此奇儿也!不唯起家以大吾门,他日必名重当世。
”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人物生平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
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
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
景佑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
景佑三年,范仲淹因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康定元年(1040),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
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
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
以后,又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欧阳修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
嘉佑二年(1057)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
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
嘉佑五年(1060),欧阳修拜枢密副使。
次年任参知政事。
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
英宗治平二年(1065),上表请求外任,不准。
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
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新法。
欧阳修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
熙宁三年(1070),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
新郑黄帝文化调研报告1. 引言本文是针对新郑市黄帝文化进行的一次调研报告。
黄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对于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新郑市黄帝文化的历史背景、文化遗迹、相关活动以及对当地经济、旅游业等方面进行调研和分析。
2. 历史背景新郑市位于河南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作为中国古代黄帝文化的发源地,新郑市拥有丰富的黄帝文化资源。
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黄帝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文化遗迹3.1 黄帝陵黄帝陵位于新郑市西南约5公里的黄帝故里景区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帝陵之一。
传说中黄帝在这里降生并安葬于此。
黄帝陵规模宏大,包括陵墓、祭坛、碑廊等建筑,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术研究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3.2 黄帝庙黄帝庙位于新郑市城区中心,是中国各地供奉黄帝的庙宇之一。
黄帝庙建筑气势恢宏,富有古代建筑风格,是人们祭祀和纪念黄帝的重要场所。
3.3 黄帝文化广场新郑市还建有黄帝文化广场,广场以黄帝文化为主题,展示了黄帝文化的历史和内涵。
广场内有雕塑、石刻、纪念碑等艺术作品,使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黄帝文化的魅力。
4. 相关活动为了弘扬黄帝文化,新郑市举办了一系列相关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4.1 黄帝文化节每年的黄帝文化节是新郑市举办的一项重要活动,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
活动期间,人们可以观看黄帝文化表演,参观黄帝文化展览,品尝传统美食等。
4.2 黄帝论坛新郑市还定期举办黄帝论坛,邀请学者和专家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
论坛内容涉及黄帝文化的历史、人物、传说等方面,为研究和传承黄帝文化提供了平台。
5. 经济和旅游业影响新郑市的黄帝文化对当地经济和旅游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黄帝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黄帝文化相关的文化活动也刺激了当地经济的增长,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
明清“郑州八景”(附图)明清“郑州八景”:“古塔晴云、凤台荷香、圃田春草、汴河新柳、龙岗雪霁、梅峰远眺、卦台仙境、海寺晨钟”,形成于明清,毁坏于近现代。
古塔晴云,遗迹在今市第一人民医院附近,塔名开元寺舍利塔。
清知州张钺诗曰:“擎天一柱映斜日,高造浮屠上入云。
伊孰当年藏舍利,烟岚雨后色平分。
”此塔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炸毁。
圃田春草,遗迹在今管城圃田。
张钺诗曰:“薮泽平铺嫩带烟,偶经酥雨倍芊绵。
年年占得春风早,怀古重吟甫草篇。
”梅峰远眺,遗迹在今郑州西南30多里梅山。
张钺诗曰:“远近群瞻卓笔欣,无心出岫忽升腾。
鸽王离怖梵天近,五色蒸霞绕上层。
”汴河新柳,遗迹位于郑州北郊。
汴河即今贾鲁河,又名小黄河。
张钺曾作诗咏赞,诗曰:“一鞭青不断,爱尔碧参差。
”凤台荷香,遗迹在今凤凰台村。
张钺诗曰:“台荒不见凤来翔,路转回塘得小凉。
十里熏风三尺水,红云擎出翠云乡。
”龙岗雪霁,遗迹在今郑州南郊。
张钺诗曰:“六出飞花一夜翻,朝来玉蟒卧微暾。
琼瑶满眼丰年瑞,尤爱空明画里村。
”海寺晨钟,遗迹在今黄河路与南阳路交叉口附近海滩寺。
张钺诗曰:“明灭残星漏已沉,数声清响振祗林。
邯郸丰枕擎回梦,输与枯禅定慧深。
”卦台仙境,遗迹在今管城区圃田。
张钺诗曰:“辞粟遗荣善自全,冷然一语寄真诠。
西游也在人世间,赢得千秋强号仙。
”古塔晴云:郑州开元寺舍利塔上世纪十年代法国出版的明信片,原先在郑州老城东大街北侧,有一座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建的开元寺,寺内有一古塔名叫舍利塔。
原寺建筑早已无存。
据《管城纪年》中载:“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西京太宫寺僧助缘,在开元寺内建一座高大雄伟的舍利塔,又叫开元寺塔。
”《郑州文物志》中记载:开元寺舍利塔,塔高50多米,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建筑,后毁为十一层。
原先每层均有棚板和木梯,人可盘旋登塔观景。
四周风景幽雅,古柏参天,晴日遥望蓝天,浮云掠塔而过,历史上素有“古塔晴云”之称,是郑州著名的八景之一。
清朝时,郑州开元寺舍利塔曾屡次遭受毁坏,又多次修葺。
黄帝故里景点介绍
黄帝故里,位于新郑市古黄水下游,东距郑州30公里,西距洛阳60公里。
总面积16平方公里,景区内有三个景点、七个景点。
景区内主要有轩辕丘、轩辕庙、黄帝陵、桥山公园等景点。
轩辕丘
轩辕丘为古黄水的源头,相传黄帝就是从这里出发,向中原发展,经过十三个朝代的创业和奋斗,统一了中原各部落,建立了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王朝。
轩辕庙
轩辕庙始建于汉代,历代均有修缮。
目前的轩辕庙是1995年建成的,是一座占地面积为3000平方米的三进院落建筑。
主殿为明代建筑风格,内有20多尊雕塑。
轩辕庙的东、西两院还建有两座配房和东西厢房。
轩辕庙院内有一棵千年古柏树名为“龙爪槐”,树龄已达1700多年。
桥山公园
桥山公园位于黄帝故里北侧2公里处的新郑市孟庄镇桥头村内,面积为70公顷。
主要景点有黄帝汉阙、黄帝像、轩辕亭、中华始祖庙、轩辕湖等。
黄帝陵
— 1 —
黄帝陵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城东7公里处的桥山上,是国家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 2 —。
郑州梅山【梅山】在古时候是郑州八景之一。
从京广路、南三环口继续南行约二公里,见到郑尧高速的大牌子时,是一条宽阔的十字路口。
沿路向西约一公里,见到路南有铁三官庙村,铁三官庙虽然地处偏僻,村内却像市区的都市村庄一样的繁华,各种店铺应有尽有。
沿村中小路南行又约一公里,见水泥路则西行大约五公里。
穿过红花寺村七拐八绕的水泥路,再渐行,迤逦穿过不长的一段土路,遥遥的看去,一座突兀而起的小山就在我的目光中了!梅山下就是梅山村,地属新郑管辖,其实是郑州与新郑的交界处。
山高约100余米,较平缓,山上种植了数不清的各色果树。
梅山算不上一个正式的景区,大约属于承包的山林之类。
所以既没有亭台楼阁,也没有佛寺庙宇,甚至连登山的坡道都是一色的土路。
本想找梅山的主人攀谈下,可只有他的女儿在,小姑娘20岁左右,活泼而健谈。
虽然门上挂着门票10元的牌子。
但好客的小姑娘基本对慕名而来的游客宽容有加。
据小姑娘介绍。
梅山遍山种植的果树都是他们亲手种植。
大部分为樱桃,也有葡萄和苹果和梨树。
早春的时候,漫山遍野也会开满火一般的桃梅。
远远看去,特别的惹眼。
每年的四月底,是樱桃的丰收季节,梅山的樱桃相比周围樱桃沟和红花寺的,总会早熟个七、八天,色润粒大而香甜。
可惜我来的不是时候。
无缘一睹灿若烟霞的梅山梅花和珠圆玉润的樱桃。
可秋末的梅山也是别有一番风韵的。
你看那灌木里躲着淡紫色的牵牛花;山谷中藏着红于二月花的枫叶,暖黄色的秋草在金风里起伏;大叶杨在蓝天下摇曳。
林深处秋虫呢哝,涧凹里积水如镜,群鸟毕集,天高云淡。
登高远眺,远望市区高楼参差,人烟稠密;近揽阡陌纵横,田野如诗如画。
躺在松软的蒿草之上,任清风徐吹,竟让人乐而忘忧,不知身处何地。
但来者终须归去,轻松的假期后,意味着更繁忙的工作。
可并不能因为有工作的等待,而放弃了理想的追寻,假如把人生就比作一次长途跋涉,而梅山!她就是旅途中的一汪甘泉,掬起来洗把脸,再继续人生的下一段行程。
假如你累了、闷了、有委屈无处诉、有泪水无处洒,不妨骑上车子,来这里吧!让梅山的绿浸润你的心脾,让梅山的散淡松懈下绷紧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