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聚合物的分子运动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23
聚合物的结构(计算题:均方末端距与结晶度)1.简述聚合物的层次结构。
答:聚合物的结构包括高分子的链结构和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高分子的链结构包括近程结构(一级结构)和远程结构(二级结构)。
一级结构包括化学组成、结构单元链接方式、构型、支化与交联。
二级结构包括高分子链大小(相对分子质量、均方末端距、均方半径)和分子链形态(构象、柔顺性)。
三级结构属于凝聚态结构,包括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取向态结构、液晶态结构和织态结构。
构型:是指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要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
)高分子链的构型有旋光异构和几何异构两种类型。
旋光异构是由于主链中的不对称碳原子形成的,有全同、间同和无规三种不同的异构体(其中,高聚物中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的总的百分数称为等规度。
)。
全同(或等规)立构:取代基全部处于主链平面的一侧或者说高分子全部由一种旋光异构单元键接而成间同立构:取代基相间地分布于主链平面的两侧或者说两种旋光异构单元交替键接无规立构:取代基在平面两侧作不规则分布或者说两种旋光异构单元完全无规键接几何异构是由于主链中存在双键而形成的,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
构象:原子或原子基团围绕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空间分布。
链段:把若干个键组成的一段链作为一个独立运动的单元链节(又称为重复单元):聚合物中组成和结构相同的最小单位高分子可以分为线性、支化和交联三种类型。
其中支化高分子的性质与线性高分子相似,可以溶解,加热可以熔化。
但由于支化破坏了高分子链的规整性,其结晶能力大大降低,因此支化高分子的结晶度、密度、熔点、硬度和拉伸强度等,都较相应的线性高分子的低。
交联高分子是指高分子链之间通过化学键形成的三维空间网络结构,交联高分子不能溶解,只能溶胀,加热也不能熔融。
高分子链的构象就是由单键内旋转而形成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
单键的内旋转是导致高分子链呈卷曲构象的根本原因,内旋转越自由,卷曲的趋势就越大。
高分子材料基础复习题答案(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高分子复习一、名词解释1、单体单元:与单体分子的原子种类和各种原子的个数完全相同、仅电子结构有所改变的结构单元。
2、重复单元:重复组成高分子分子结构的最小的结构单元。
也称重复单元、链节。
3、构型:指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这种排列是稳定的,要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
4、构象:是指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由于C-C单键内旋转而形成的空间排布(位置、形态),是物理结构。
5、柔顺性:高分子链能够通过内旋转作用改变其构象的性能称为高分子链的柔顺性。
6、熔体纺丝:是将聚合物加热熔融,通过喷丝孔挤出,在空气中冷却固化形成纤维的化学纤维纺丝方法。
7、胶粘剂:它是一种能够把两种同类或不同类材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物质。
8、生胶:没有加入配合剂且尚未交联的橡胶,一般由线型大分子或带有支链的线型大分子构成,可以溶于有机溶剂。
9、硫化胶:混炼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作用下,经交联由线型大分子变成三维网状结构而得到的橡胶。
一般不溶于溶剂。
10、应变: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其几何形状和尺寸所发生的变化称应变或形变,通常以单位长度(面积、体积)所发生的变化来表征。
11、弹性模量:是指在弹性形变范围内单位应变所需应力的大小。
是材料刚性的一种表征。
12、塑料:塑料是以聚合物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条件(温度、压力等)下可塑成一定形状并且在常温下保持其形状不变的材料。
13、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特定的功能作用,可做功能材料使用的高分子化合物。
14、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用适当的工艺方法组合起来,而得到的具有复合效应的多相固体材料。
15、缩聚反应:通过单体分子中的某些官能团之间的缩合聚合成高分子的反应。
16、结构单元: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出现的以单体结构为基础的原子团。
第九章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在前面的章节中,主要讨论了由各种单体进行聚合、合成聚合物的反应机理及方法等。
本章将讨论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利用聚合物的化学反应,可将已有的天然或合成高分子,转变成新的聚合物。
例如纤维素经适当的反应可转变为硝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聚醋酸乙烯酯经水解变为聚乙烯醇,进一步反应形成聚乙烯醇缩醛;聚苯乙烯经反应,可转换成离子交换树脂等。
此外,聚合物在使用过程中,会受空气、水、光、微生物等环境因素的作用,引起降解和老化,使聚合物的性质发生变化。
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和性能之间的作用规律,有助于采取防老化措施。
随着合成聚合物应用的日益广泛,由废弃物形成的白色污染也变得日益严重,研究聚合物的降解及合成新的可降解的聚合物,将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种类很多。
一种分类方法是按聚合物在发生反应时聚合度及功能基的变化分类,将聚合物的反应分为聚合物的相似转变、聚合度变大的反应和聚合度变小的反应。
所谓聚合物的相似转变是指反应仅限于侧基和(或)端基,而聚合度基本不变。
聚合度变大的反应是指反应中聚合物的分子质量有显著的上升,如交联、接枝、嵌段、扩链反应等。
聚合度变小的反应则指反应过程中,聚合物的分子质量显著地降低,如降解、解聚等反应。
随着对聚合物化学反应研究的深入,有机小分子的许多反应,如加成、取代、环化等反应,在聚合物中同样也可进行,如聚二烯烃的许多反应即是如此,所以一些文献中也有按反应机理对聚合的反应进行分类。
9.1 聚合物的反应性及影响因素聚合物的反应同样是通过功能基的相互作用进行的,这与小分子反应存在着某些相似性,但又有所不同。
在一定的条件下,聚合物的反应不受聚合度的影响,具有与小分子同样的反应能力,条件如下:1. 均相反应,所有的反应物、中间体、产物都是可溶的,反应自始至终都是如此;2. 所有反应仅由功能基的反应性决定,不存在扩散控制因素;3. 所选择的大分子与小分子之间具有相似的空间位阻。
聚合物运动的主要特点
1)聚合物的分子运动具有多重性;具体包括到有:
1.整链的运动,即以高分子链为一个整体作质量中心的移动,即分子链间的相对位移。
2.链段的运动,即由于主链σ键的内旋转,使分子中一部分链段相对于另一部分链段而运动,但可以保持分子质量中心不变(宏观上不发生塑性形变)。
3.链节的运动,即指高分子主链上几个化学键(相当于链节)的协同运动,或杂链高分子的杂链节运动。
4.侧基、支链的运动,即侧基、支链相对于主链的摆动、转动、自身的内旋转。
2)聚合物的分子运动具有明显的松弛特性;即高分子在外界条件作用下通过分子运动从一种状态变到另一种状态需要一个过程,具有明显时间依赖性。
3)分子运动的温度依赖性。
第九章 聚合物的电学性质聚合物的电学性质:是指聚合物在外加电压或电场作用下的行为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物理现象。
9.1 聚合物的介电性能介电性是指聚合物在电场作用下,表现出对静电能的储存和损耗的性质,通常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来表示。
(1)介电极化 绝大多数聚合物是优良的电绝缘体,有高的电阻率,低介电损耗、耐高频高的击穿强度。
但在外电场作用下,或多或少会引起价电子或原子核的相对,造成了电荷的重新分布,称为极化。
电介质在外电场下发生极化的现象,是其内部分子和原子的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的宏观表现。
主要有以下几种极化;①电子极化——分子中各原子的价电子云在外电场作用下,向正极方向偏移,发生了电子相对骨架的移动,使分子的正电荷中心的位置发生变化引起的。
②原子极化——是分子骨架在外电场下发生变形造成的。
分子弯曲极化是原子极化的主要形式。
③偶极极化——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极性分子沿电场的方向排列,产生分子的取向。
前两种产生的偶极矩诱导偶极矩,后一种为永久偶极矩的极化。
极化偶极矩(μ)的大小与外电场强度(E)有关,比例系数α称为分子极化率,l u E α=按照极化机理不同,有电子极化率e α,原子极化率a α(上述两者合称变形极化d e a ααα=+)和取向极化率u α,即:23u u kTα= 为永久偶极矩。
因而对于极性分子e a u a ααα=++,对于非极性分子e a a αα=+。
界面极化:由于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中的电子或离子在界面处堆集的结果,称为~。
根据聚合物中各种基团的有效偶极矩,可以把聚合物按极性大小分为四类。
非极性:PE、PP、PTFE;弱极性:PS、NR;极性:PVC、PA、PVAc PMMA;强极性:PVA、PET、PAN、酚醛树脂、氨基树脂。
聚合物的有效偶极矩与所带基团的偶极矩不完全一致,结构对称性会导致极矩部分或全部相互抵消。
介电常数ε是表示聚合物极化程度的宏观物理量,它定义为介质电容器,容C 比真空电容器C 0的电容增加的倍数,即0000//Q Q Q Q Q U Q U Q C C ′+====ε 式中:0Q 为极板上的原有电荷,Q ′为感应电荷。
高聚物的分子运动与热转变
1 高聚物的分子运动与热转变
高聚物是一类稳定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们具有坚硬的结构,耐热、耐磨耐老化的特点。
高聚物的分子大小比较大,分子内部可以存在内聚力与外聚力和重力,使得高聚物的分子在压力作用下有一定的运动变化,这就是高聚物的分子运动。
高聚物的分子运动是由于高聚物分子内部的内聚力和外聚力的
作用,使得高聚物分子在压力作用下形成小范围的运动。
由于高聚物分子的内聚力较强,当外聚力发生变化时,它的分子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这种分子运动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它分子内部的内聚力和外聚力的大小。
当高聚物分子受到热能的作用时,它的分子会发生热转变。
这种热转变是指高聚物分子由低温状态经过加热,结构的稳定性发生变化,造成分子内部的内聚力和外聚力减小,分子内部运动加快,受到热转变的影响,使高聚物分子发生变化。
热转变对高聚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分子内部的内聚力和外聚力的变化,使得高聚物分子发生变形,这会影响到它的性质,使得它的热稳定性发生变化,同时也会影响到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使其变得更加脆性和软化。
所以,高聚物的分子运动与热转变的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它确实影响到高聚物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高聚物的分子运动与热转变一定要做好控制,只有科学控制才能使得高聚物保持长久稳定。
第4章 聚合物的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1.统计平均分子量由于聚合物分子量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其分子量比分子大几个数量级,二是除了有限的几种蛋白质高分子外,分子量都不是均一的,都具有多分散性。
因此,聚合物的分子量只有统计意义,用实验方法测定的分子量只是具有统计意义的平均值。
2.微分分子量的分布函数0000()()()1()1n M dM n m M dM mx M dM w M dM ∞∞∞∞====⎰⎰⎰⎰以上是具有连续性的分子量分布曲线 3.分子量分布宽度实验中各个分子量与平均分子量之间差值的平方平均值 4.多分散系数α表征聚合物式样的多分散性。
w n M M α=或zwM M α= 5. Tung (董履和)分布函数表征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是一种理论分布函数,在处理聚合物分级数据时十分有用。
6.散射介质的Rayleigh 比表征小粒子所产生的散射光强与散射角之间的关系,公式为2(,)iI r R I θθγ= 7.散射因子()P θ表征散射光的不对称性参数,()P θ是粒子尺寸和散射角的函数。
具体公式如下:222216()1sin 3()2P S πθθλ-=-'注:nλλ'=,2S--均方旋转半径,λ'-入射光在溶液中的波长8.特性粘数[]η表示高分子溶液0c →时,单位浓度的增加对溶液比黏度或相对黏度对数的贡献,具体公式如下:0ln []limlimsprc c ccηηη→→==9.膨胀因子χχ维溶胀因子,在Flory 特性黏数理论中应用方式为;2220h hχ=10. SEC 校正曲线和普适校正曲线(1) SEC 校正曲线:选用一组已知分子量的单分散标准样品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做一系列的色谱图。
(2) 普适校正曲线:322()[]h Mφη=以lg[]M η对e V 作图,对不同的聚合物试样,所得的校正曲线是重合的。
第5章 聚合物的分子运动和转变1.玻璃-橡胶转变(玻璃化转变)非晶态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即玻璃-橡胶转变,对于晶态聚合物是指其中的非晶部分的这种转变。
聚合物分子运动的特点
聚合物是由许多简单的重复单元组成的大分子。
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状态下,聚合物分子都会表现出不同的运动特点。
1. 固态聚合物分子运动特点:在固体状态下,聚合物分子通常以有序的、排列整齐的方式存在。
由于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聚合物分子的运动比较受限制,只能进行微小的振动或转动。
这种振动或转动的范围相对较小,使得固态聚合物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
2. 液态聚合物分子运动特点:在液体状态下,聚合物分子可以自由移动,并且不再保持有序的排列。
聚合物分子的振动范围增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因此液态聚合物的黏度较低。
聚合物分子可以通过扭转、滑动和交换位置等方式进行运动,但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力影响。
3. 气态聚合物分子运动特点:在气体状态下,聚合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非常弱,分子间距较大。
聚合物分子会以高速无规律地运动、碰撞和扩散,具有较高的熵值。
气态聚合物分子的自由度最高,能够在空间中自由扩散,其运动速度也相对较快。
总结而言,聚合物分子的运动特点受到其状态(固态、液态或气态)以及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不同状态下的聚合物分子表现出不同的运动范围和自由度,这些特点直接影响了聚合物的物理性质和行为。
高分子物理课后习题答案金日光_第三版第1章高分子的链结构1.写出聚氯丁二烯的各种可能构型。
等。
2.构象与构型有何区别?聚丙烯分子链中碳—碳单键是可以旋转的,通过单键的内旋转是否可以使全同立构聚丙烯变为间同立构聚丙烯?为什么?答:(1)区别:构象是由于单键的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而构型则是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构象的改变不需打破化学键,而构型的改变必须断裂化学键。
(2)不能,碳-碳单键的旋转只能改变构象,却没有断裂化学键,所以不能改变构型,而全同立构聚丙烯与间同立构聚丙烯是不同的构型。
3.为什么等规立构聚丙乙烯分子链在晶体中呈31螺旋构象,而间规立构聚氯乙烯分子链在晶体中呈平面锯齿构象?答(1)由于等归立构聚苯乙烯的两个苯环距离比其范德华半径总和小,产生排斥作用,使平面锯齿形(…ttt…)构象极不稳定,必须通过C-C键的旋转,形成31螺旋构象,才能满足晶体分子链构象能最低原则。
(2)由于间规聚氯乙烯的氯取代基分得较开,相互间距离比范德华半径大,所以平面锯齿形构象是能量最低的构象。
4.哪些参数可以表征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如何表征?答:(1)空间位阻参数(或称刚性因子),值愈大,柔顺性愈差;(2)特征比Cn,Cn值越小,链的柔顺性越好;(3)连段长度b,b值愈小,链愈柔顺。
5.聚乙烯分子链上没有侧基,内旋转位能不大,柔顺性好。
该聚合物为什么室温下为塑料而不是橡胶?答:这是由于聚乙烯分子对称性好,容易结晶,从而失去弹性,因而在室温下为塑料而不是橡胶。
6.从结构出发,简述下列各组聚合物的性能差异:(1)聚丙烯睛与碳纤维;(2)无规立构聚丙烯与等规立构聚丙烯;(3)顺式聚1,4-异戊二烯(天然橡胶)与反式聚1,4-异戊二烯(杜仲橡胶)。
(4)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与交联聚乙烯。
7.比较下列四组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并简要加以解释。
解:8.某单烯类聚合物的聚合度为104,试估算分子链完全伸展时的长度是其均方根末端距的多少倍?(假定该分子链为自由旋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