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有资产的内容与分类

国有资产的内容与分类

1、国有资产的内容与分类。

国有资产可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1)按照经济性质不同的分类。国有资产可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投入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国有资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是国家行政机关与非企业化事业单位为进行社会行政与经济管理所占启用的国有资产;资源性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主权所有的、自然界存在的、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直接影响的、人们已开发和待开发利用的自然诸要素,如土地、矿藏、河流、森林、海洋资源等等。

(2)按照资产占用形态不同的分类。国有资产可分为国有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对外投资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国有资产等。前四种形态的资产为国资企业占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与资源性资产包括在其他国有资产之内。

(3)按照资产所处地域的分类。国有资产可分为境内国有资产和境外国有资产,境内国有资产是指在现有国境内的国有资产。境外国有资产包括在外国投资所形成的国有资产,以及在属于我国领土的港、澳、台地区投资所形成的国有资产。

2、国有资本的内容与作用。

国有资本也可按不同标准分类:

(1)按出资者政府级别不同的分类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受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②这就是说,国有资本从所有权看是属于国家所有,但为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作为出资人代表进行监管。按照这一体制,国有资本可分为中央出资人国有资本和地方出资人国有资本,简称为中央国有资本与地方国有资本。这一分类,对建立中央与地方两级国有资本分级监管责任制,分别考核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2)按国有资本配置领域不同的分类

②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经济日报,2002.11.18。

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国有资本按配置领域不同可分为金融性国有资本和产业性国有资本两类。金融性国有资本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国有金融性资产管理公司和其他国有金融性公司中的国有资本;产业性国有资本指分布在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中的国有资本。国有资本这一分类,对优化国有资本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

(3)按国有资本所处地域的分类

国有资本可分为境内国有资本和境外国有资本。这一分类,对针对境内、境外国有资本所面临的宏观环境与风险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与办法有重要意义。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作用,主要通过国有资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表现出来的。

(1)国有资本的导向作用

按照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科学原理,先进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源泉。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通过高科技的发展与创业资本投资来实现的。高科技的发展与创业资本投资需要大量的风险资本投入。这些风险资本的投入虽然有一部分来自民营资本或外商资本,但其主要部分却需要国家投入。国有资本具有规模大,抗风险能力强的特点,风险投资一旦获得成功,将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民营资本与外商资本跟进,尽快形成新的产业。反之,当某一风险投资遭受失败,国家以其强大的财力将其化解,而不会像企业那样导致破产。况且,国有资本以其强大的财力从事多种科技研究与创业投资,有的项目失败,有的项目成功,从而使风险得以抵销。这就是当前世界不少发达国家进行大规模的高科技研究开发与风险投资的原因。

(2)国有资本的调控作用

发展市场经济是世界各国得以迅速发展的基本道路,市场是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的基本手段。但是,市场竞争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以强大的力量推动资源向高效的产业配置,另一方面却冷落那些为经济发展创造基础条件而日前利润水平不高的产业(如能源、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或者冷落那些关系国计民生与社会稳定,国家不许乱涨价,而价格需要相对稳定的产品生产(如水、电、气),这就造成市场失灵。这些产业或产品的生产,需要国有资本作中流砥柱,尽早投

入,以看得见的手调控国民经济,使之协调发展。不仅如此,当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如粮食、药品、经济住房)被私商人为哄抬物价时,国有资本还承担着储备足够物资,到时平抑物价的重任。

(3)国有资本的国际竞争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大型跨国公司与集团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主干力量。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加速经济发展,必须建设一批具有强大经济势力和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跨国公司与大型企业集团。一批跨国公司与大型企业集团的建设,已不可能慢慢等民营企业成长壮大起来后再形成,而必须依靠我国历史上已形成和壮大起来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加以组建,并吸收民营资本加入。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住,……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这一决策为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国际竞争力创造了条件。

3、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

早在1999年,党中央就作出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国有经济应保持必要的数量,更要有分布的优化和质的提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有经济在不同产业和地区的比重可以有所差别,其布局要相应调整。……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①《决定》进一步指出“目前,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必须着力加以解决。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其他行业和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集中力点,加强重量,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在《决定》作出之后,近几年国有经济结构已发生重要变化,一部分国有资本从某些一般竞争性产品生产与流通中退出,进入急需国有资本的产业,使国有经济结构有所改善。但在这一结构调整中,某些地方与部门未能正确理解《决定》精神,硬性规定国有资本要从某些经济效益好,需要国有资本继续存在的领域退出,违背了国有资本仍然具有一般资本的逐利特征,使国有资本营运受到损失。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

①《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经济日报,1999.9.27

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①这就是说,为了发挥国有资本的作用,国有资本应重点配置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但并不是搞板块式的进退,对处于竞争性产品生产与流通领域的国有资本,不搞全盘退出,而由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则决定,优者不退,劣者退出。具体讲,对拥有国有资本的国资企业而言,国家可以实行独资、控股或参股等不同形式,使国有资本能充分发挥作用,不断提高投资效益。

要合理配置国有资本,优化国有资本结构,必须建立良好的国有资本的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加强国有资本管理,这就需要以国家财务理论为指导,按财务方式对国有资本进行运作,这些内容,本章以下各节将详细加以探讨。

4、国家财务的内容与理论基础。

国家财务作为国有本金(即国有资本,下同)的投入与收益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体系,有着独立的经济内容。

从国有资本的投入与收益活动的内容看,主要包括国家财务筹资、国家财务投资、国家财务收益的取得与分配、国有资本重组等内容。国家财务筹资,是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国有资产中介经营公司的资本筹集活动,包括内部积累(获取资产收益)、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等。国家财务投资,是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国有资产中介经营公司的投资和国有资产中介经营公司对国资企业(包括国家独资、控股、参股、联营、合资企业等形式,下同)的投资活动,包括实业投资(对生产经营活动投资)与证券投资(购买股票、债券等)。国家财务收益的取得与分配,指国有资产中介经营公司从国资企业所取得资产收益(如股息、红利、租金、上交利润等)与分配活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从国有资产中介经营公司所集中的小部分资产收益与分配活动。国有资本重组,指国有资产中介经营公司对投入国资企业的国有资本进行集中、转移等重新配置的活动,如通过对国资企业的兼并、出售、租赁、破产、联合等资产重组形式,实现国有资本在地区间、产业间、企业间的流动,进行重新布局。国有资本重组,也包括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国有资产中介经营公司的资本所进行的集中与转移,如某一

①见《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北京,经济日报,2003.10.22

国有资产中介经营公司被另一国有资产中介经营公司兼并、租赁等。

从国有资本投入与收益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体系的内容看,主要包括:国家所有者与国资企业之间的投资与收益分配关系;国家所有者内部不同层次之间的委托人与受托人的财权分割、财务责任划分与利益分配关系;国家所有者与非国家所有者之间相互进行产权转让与按资分配关系;国家所有者与国家社会行政管理者之间有上交税金、规费的财务关系。

国家财务独立存在的理论依据可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在是国家财务存在的根本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作为主导,基本经济活动是进行商品生产与交换活动,其生产经营要素商品化,决定了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资本化。国有经济的运行过程既是商品的生产与交换过程,又是国有资本的投入与产出(收益)过程。国有资本投入与收益活动的客观存在,是国家财务存在的基础。其次,国家双重身份和“两权分离”是国家财务存在的必要条件。按照马克思的国家权力学说,国家可以同时具有财产权力(所有者权力)与政治权力这样两种权力,同时具有生产资料所有者和政治权力所有者这样两种身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必须贯彻“政企分开”的原则,从而要求将国家的双重身份分开,生产资料所有者身份由国有资产专职部门担任,政治权力所有者由政府社会行政管理部门担任,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政资”分离,这是第一层次的“两权分离”。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国有资产专职部门作为生产资料终极所有者代表,不能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法人所有者相分离,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终极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分离,是第二层次的“两权分离”。经过这两个层次的“两权分离”,国有经济内部形成了两个层次上的财务:一是国家作为生产资料终极所有者的财务,即国家财务;二是拥有国有资本的企业(简称国资企业,下同)的财务,即国资企业财务。前者为宏观财务,后者为微观财务。上述分析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在,为国家财务独立存在提供了可能性,国家双重身份与“两权分离”为国家财务独立存在提供了现实性,两个方面的依据同时存在,就使国家财务独立存在具有必然性。

5、国家财务与国家财政和国有资产管理的关系。

国家财务与国家财政是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经济范畴。

国家财务与国家财政由于在分配主体(同为国家)和分配对象(同为国民收入)上密切相关,因此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有着紧密联系。其一,国家财务分配为国家财政分配提供前提,因为只有国家财务对国有经济提供的国民收入正确进行初分配,国家财政所进行的再分配才有可能。其二,国家财务资金与财政资金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方面,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笔者在一些论文中又称为国家财务投资公司)作为经济法人,对其投资收益,应向财政交纳一定的税收,这就使一部分国家财务收入转化为财政资金;另一方面,一部分财政投资所形成的经营性资产(如交通与基础产业重点建设),常由财政划转给国家财务部门进行资本营运,这就使一部分财政投资转化为国家财务资金。其三,国家财务资金与国家财政资金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结合使用。对某些大型的国有经济基本建设项目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家财务与国家财政可以共同投资建设。

但国家财务与国家财政又是相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二者性质不同。国家财务以生产资料所有权为依据去参与国资企业劳动者创造的国民收入的分配,在性质上属于所有者与经营组织之间的产权关系,是国有经济内部的分配活动;国家财政以政治权力为依据去参与各种不同所有制企业劳动者所创造的国民收人的分配,在性质上属于社会行政管理者与经营组织或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是国民经济范围内(涵盖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的分配活动,没有包括产权关系的内容。

(2)二者资金运动形式不同。国家财务资金运动包括本金投入和收益分配两个方面,它是沿着筹资→投资→投资收益与分配→再筹资→再投资→再投资收益与分配的轨迹运动的,有着补偿性(周转性)和增值性(效益性)的特点;国家财政资金运动主要包括税收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它是沿着筹资→运用→再筹集→再运用的轨迹不断运动的,有着支出一次性和无偿性的基本特点。

(3)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方式不同。国家财务是对国民收入的初分配,财政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国家财务分配限于国有经济内部,而财政分配则涉及各种经济成分;国家财务分配以追求经济效益目标为主,财政分配以追求社会效益目标为主;国家财务以获取资产收益和财务投资为主要分配手段,财政则以税收和国家预算为主要分配手段;国家财务以国家财务收支预算形式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进行分配,财政则以国家财政预算形式进行分配;国家财务分配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所属各种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负责,而财政分配则由国家财税部门负

(4)对经济建设支出的方向不同。国家财务投资所进行的经济建设是以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实力,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经济建设,可称为经济目标建设;国家财政投资的经济建设是为巩固和发展上层建筑,或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的经济建设,可称为社会目标建设。

此外,国家财务管理既然是对经营性国有资产价值经营的管理,它就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国有资产管理的核心。只有抓住经营性国有资产价值经营的管理,才能明确国有资产实物经营的目标(保值、增值),才能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存量结构和增量结构进行优化,才能对经营者的权、责、利进行规范和监控,使之符合人民的利益。总之,国有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虽然都涉及不同的部门与企业,但国家财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却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核心,这一地位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本营运的重要性所客观决定的。

6、国有资本营运的内容、目标与营运体系。

国有资本营运的内容非常广泛,从不同的方面划分,有以下内容:(1)从资本的运动过程划分,它包括资本的筹集、投入、重组、收益和分配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2)按资本的营运组织分,可分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资本营运、中介经营组织资本营运和企业法人资本营运。(3)按资本的形式和范围,可分为实业资本营运和虚拟资本营运。

国有资本营运目标:(1)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2)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优化国有资本结构,实现国有资本战略性重组。(3)落实国有资本管理的责任和权利。上述营运目标中,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是基本目标,其余目标都要以基本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国有资本管理中存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国有资产专职部门、中介经营公司和国资企业之间的五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按照这一观点来设计国有资本营运体系。

7、国家财务投资的作用与投资决策。

国家财务投资的作用在于:(1)发展壮大国有经济。(2)增强国家宏观调控

国家财务投资渠道按经济用途划分可分为实业性投资与证券市场投资两类。实业性投资指直接对国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投资,即直接以货币形式投入企业,形成企业的资本,这是国家财务投资的主渠道。实业投资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拨款、进行长期性股票与公司债券的投资等,实业投资的目的是取得企业资产所有权,追求投资收益。证券市场投资是以货币投入证券市场,购买短期性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的投资等,证券市场投资的目的是追求证券买卖的价差,即追求资本利得,这是国家财务投资的辅渠道。国家财务投资项目必须联系投资渠道与方式,按具体投资对象一一确定。国家财务投资项目、渠道与方式的决策,可运用企业财务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去进行。但由于国家财务投资是一种宏观性投资,要注意处理好实业性投资与证券市场投资的关系,以实业性投资为主,有余力时才进行证券市场投资,防止泡沫经济的产生,导致财务危机,影响经济安全;要注意处理好投资经济效益与经济结构优化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不支持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和没有环境保护配套措施的建设项目;要注意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的综合分析,不对投资风险太大的项目投资。总之,在进行国家财务投资时,要注意保证国有资本的安全、保值与增值。

8、国家财务分配的主体、内容与方式。

(1)分配主体

国家财务作为国有资本的投入与收益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体系,为使国有资本不断循环与周转,必然存在对收益的分配问题,这是国有经济扩大再生产的客观要求。

在关于国家财务与国家财政关系问题的讨论中,我们已涉及国家财务分配的主体问题,这里将作具体讨论。国家财务分配的主体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国有资产中介经营公司。国有资产中介经营公司(以下简称中介经营公司)的性质是从事国有资本营运的经济法人,它应该做到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授权下对国有资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中介经营公司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全面拥有法人财产的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处置权和受益权,其中的受益权即包括了分配权。因此,中介经营公司作为分配主体,在学术界是取得了共识的。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资委)有无分配权,是否是分配主体问题,尚未形成共识,其原因是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性质认识不一致。目前理论界与实业界有一种主张,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看做单纯履行出资人监管理职能的国有资产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评估确认、业绩考核,统计报表、检查监督等工作,因而不具分配权。我们对此持不同意见。我们认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是类似于中国人民银行的二重性机构,即不仅具有国有资产的行政监管职能,而且是国有资本所有者的总代表,具有一部分经营职能,它要通过集中一部分收益进行再投入,在各种中介经营公司之间进行资本结构的调控,从而提高国有资本的整体营运效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既然具有二重性,具有资本结构调控职能,也就具有分配权,是一个分配主体。国有资本营运中的双主体分配结构,是与国有资本双层委托代理经营制度相适应的,符合所有者必须拥有受益权的客观要求。

(2)分配内容

国家财务分配是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所进行的分配,在分配内容上不仅与财政分配不同,而且与国资企业财务分配也不同。国家财务分配与财政分配在内容上的区别上文已有所阐述。国家财务分配与国资企业财务分配在内容上的区别在于:1)国资企业财务分配的主要对象是商品价值中新增价值的分配,即对v+m 的分配;而国家财务分配的主要对象是m中的一部分价值的分配,即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2)国家财务分配的内容包括对国有资产产权转让中的终极产权转让收入的分配,国资企业财务分配内容中则没有这部分内容。

(3)分配形式

中介经营公司参与国资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形式要与企业经营形式相适应。对股份制企业,应以上交股息与红利形式分配;对国有独资公司以上交利润形式分配;对租赁制企业以上交租金形式分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参与中介经营公司收益分配的形式则宜以上交利润形式分配。

9、国家财务调控的目标与方式。

国家财务是一种经济机制,它通过对国有资本投入与收益活动的调控,实现对整个国有经济发展速度、结构与效益的调控。因此,国家财务调控的总目标是国有经济的良性循环与效益的提高。

国有经济良性循环与效益的提高,表现在国有经济的投入能带来不低于社会资本平均收益率的收益,国有资本的耗费能及时、足额补偿,并使国有资本不断扩张,使国有经济能发展与壮大,把国有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统一起来。这一目标具体表述为:

国有资本收益率≥社会平均资本收益率

财务调控的一般方式有预算调控与制度调控两类。国家财务预算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中介经营公司所编制的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和再投资的财务收支综合平衡表,它规定着国有经济内部所有者与国资企业之间、所有者内部委托者与代理者之间的财务关系,是组织国家财务活动的重要依据。运用国家财务预算,可将国家财务调控总体目标与各项具体目标数据化,并将它们紧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控制体系。在运用国家财务预算进行调控时,为了具体落实和便于操作,还要进一步把收入指标和支出指标进行分解。有的分解为绝对数指标(如资本收益额、投资额等),有的分解为相对数指标(如国有资产保值率、国有资产增值率、收益上交率、收益留用率、投资收益率等),把这些指标落实到责任单位与责任人,形成调控的组织体系。

国家财务制度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中介经营公司和国资企业在关于国有资本投入收益活动中权责利关系处理的原则与行为规范。运用国家财务制度,形成系统的财务纪律与财务秩序,使国家财务管理责任单位与个人完成国家财务调控目标有财权作保证,对完成目标的单位与个人有利益作动力,对未完成目标的单位与个人有惩罚作约束,从合理处理财务关系的角度保证国家财务调控目标的全面实现。因此,财务制度与财务预算调控是紧密配合的,财务预算调控是基础,财务制度调控是保证。

10、国家财务监督的主体、内容与方式。

(1)主体

前面我们研究了国有资本营运中的五个层次的委托代理体系,从这五个层次中我们可以看到,全国人民是委托代理链条的起点,国资企业董事会与经理是委托代理链条的终点。作为起点的全国人民是单一的监督主体,作为终点的董事会与经理是单一的监督对象,而作为委托代理链条中间环节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中介经营公司则具有二重性。从下一环节看他是委

托者,是监督主体;从上一环节看他是代理者,是监督对象。因此,国家财务监督必须按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在国有资本营运中的地位与作用确定监督的内容、组织形式与监督方式。

(2)内容

国家财务是关于国有资本的投入与收益活动及其所产生的财务关系体系,因此,国家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有:1)国有资本的安全监督。防止代理者贪污、盗窃、挪用国有资本,损害委托者的所有权。2)国有资本的保值监督。国有资本在营运中的耗费表现为成本费用应及时足额从营运收人中给予补偿,从而保证投入的国有资本能全部收回。要防止代理者人为少计、漏计成本费用,搞虚盈实亏,吃老本。3)国有资本的增值监督。委托者将国有资本委托给代理者营运,其目的是为了使资本增值,这是资本运动规律的要求。代理者应认真履行委托代理契约所规定的资本增值目标,要防止代理者消极怠工,追求享受而不愿艰苦奋斗,使国有资本营运效益低下。4)国家财务监督的组织形式。国家财务监督的实施必须有组织体系作为依托。国有资本数额巨大,分布在全国各地,经过多层次代理管理,分散在数以万计的国资企业,对国有资本营运的监督是非常艰巨而复杂的工作,需要从国家财务管理体系内部和外部运行全方位、多方面的监督。

(3)方式

国家财务监督的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种:

1)国家财务预算与决算检查。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中介经营公司要按计划年度编制国家财务预算,在年终后编制国家财务决算。中介经营公司的预、决算要经监事会审查后才能上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各级地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汇编本级政府的国家财务预、决算,要经本级监事会审查后才能提交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国务院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全国的国家财务预、决算,在提交前应由国务院的国有资产监事会审查后才能上报。各级监事会应认真审查国家财务预、决算的真实性,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各级监事会的监事如有渎职行为,将按规定受到经济与法律的制裁。

2)国有资产统计报表检查。目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层层汇总编制年度、季度、月度的国有资产统计报表,全面反映国有资本的安全、保值、增值与重组情况。笔者认为,统计报表应按国有资本营运多层次委托代理体制逐层上报。为保证统计报表的真实性,在上报前也应由本层次监事会审查后才能上报。监事会

通过报表审查所发现的问题要直接上报上一层次监事会,并提出处理意见报上一层次监事会批准后按制度进行处理。

3)群众举报方式。各层次监事会应设立举报电话,并随时接受群众的书面与电话举报,对代理者在国有资本营运中违纪违法行为要及时向上一层次监事会报告,并配合国家司法部门与纪检部门查实问题,求得迅速解决。属于各层次管理机构内部按制度处理的问题,应提出处理意见,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或上一层次委托机构及时处理。

1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内容与编制。

可从国有资本存量与增量两个方面去设计预算的内容。从存量的角度可编制国有资本占用预算,反映计划期末(如年末)国有资本在地区间、产业间以及企业间的分布状况;从增量的角度编制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反映计划期间内国有资本的收入支出状况。

国有资本占用预算目前可先按年度编制,即计划年度末各地区、各产业部门国有资本占用应达到的规模,通过计划期初期末国有资本占用规模与分布状况的对比分析,反映国有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的比重变化,国有资本配置的地区结构与产业经济结构的变化,考察国有资本占用的合理性、保值增值与结构的优化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中的财务收入,包括计划期资产收益、产权转让收入、财政划拨收入(财政建设性投资项目完工后转入的国有资本)、发行国家财务债券、银行借款和计划期初结余等项;国有资本收支预算中的财务支出包括对现有国有资独资、控股、参股企业的资本投入(实体投资与证券投资)、创业资本投资、高新技术投资、归还银行借款、偿还债务支出、转入财政支出等项。收入大于支出的部份为计划期末结余,转入下一计划期使用。该预算的收支平衡关系是:期初结余+本期财务收入=本期财务支出+期末结余

国有资本收支预算的资产收益与产权转让收入计划指标是对经营者进行考察的重要指标;对现有国资企业的投资与其他各项投资是国家财务调控的重要手段。通过国有资本收支预算的分析,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国有资本经营的经济效益,监督财务收支,防止国有资本流失。

12、国有资本绩效评价与考核。

为完善国有资本监管制度,科学解析和真实反映企业资产营运效果和财务效益状况,1999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该《规则》首先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合理分类。

图14-2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

在进行上述分类的基础上,《规则》进一步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制定了应予评价的具体指标、各指标分值权重以及指标的标准值。

1.基本指标的评价。基本指标评价包括单项指标得分计算和基本指标总分计算两个方面。

(1)单项指标得分的计算:

单项基本指标得分=本档基础分+本档调整分

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

调整分=[(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

上档基础分=指标权数×上档标准系数

(2)基本指标总分的计算:

分类指标得分

=类内各项基本指标得分

基本指标总分

=各类基本指标得分

2.修正系数的计算。基本指标有较强的概括性,但是不够全面。为了更全面地评价企业效绩,《规则》另外设置了4类16项修正指标,根据修正指标的高

低计算修正系数,用得出的系数去修正基本指标得分。

对基本指标得分的修正,是按指标类别得分进行的,需要计算“分类的综合修正系数”。“分类的综合修正系数”,由“单项指标的修正系数”加权平均求得;而“单项指标的修正系数”由“基本修正系数”和“调整修正系数”组成。

(1)基本修正系数的计算:

某修正指标基本修正系数=1+(实际值所处区段-修正指标应处区段)×0.1 “修正指标应处区段”,是指基本指标的初步评价总分数,按照“修正指标的标准值区段等级表”各修正指标的“应处区段”。

“实际值所处阶段”,是指修正指标实际计算结果,按照“修正指标的标准值区段等级表”各实际值对应的区段。

(2)调整修正系数的计算。由于实际值高于第4区段的标准值,所以,需要进行调整。

调整修正系数=[(指标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0.1

(3)单项修正系数的计算:

调整后修正系数=基本修正系数+调整修正系数

(4)单项指标综合修正系数的计算:

单项指标综合修正系数=单项指标修正系数×该项指标在本类指标中的权数(5)分类综合修正系数的计算:

分类综合修正系数=Σ类内各单项指标的综合修正系数

4.定性指标的计分方法:

(1)定性指标的内容。单项评议指标有8个,并分别赋予了一定的权数;评议时相应分为5个等级,每个等级规定有相应的参数

(2)计算单项评议指标得分:

单项评议指标分数=Σ(单项评议指标权数×各评议员给定等级参数)÷评议员人数

(3)评议指标总分的计算:

评议指标总分=Σ单项评议指标得分

5.综合评价的计分方法和最终评价结果的分级:

(1)综合评价的计分方法:

综合评价得分=定量指标修正后得分×80%+定性指标得分×20%

(2)综合评价结果的分级:

综合评价的结果,采用5等10级制表。

必须指出,上述国有资本绩效评价办法目前仍属比较成熟的评价分析方法,中央国资委与地方国资委现正在研究对经营者年度和任期经营业绩的评价与考核办法,使上述国有资本绩效评价办法更加完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