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防护措施
- 格式:ppt
- 大小:659.00 KB
- 文档页数:10
化疗导致血小板减少并不可怕,我来教你如何处理血小板血小板是我们血液中三大功能物质之一,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止血,加速凝血,防止出血。
而血小板减少在肿瘤患者中出现频率较高,主要是因为肿瘤放化疗会对患者骨髓功能产生抑制,生血障碍,导致血小板减少。
是临床常见的化疗药物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
肿瘤患者常用的铂类、蒽环类、紫杉醇类为基础的常用化疗方案均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造成后续一系列风险。
1血小板减少分级:我们外周血血细胞正常的范围为100-300×109/L,当我们的血常规检测报告中血小板计数<100×109/L时即出现血小板下降。
根据血液学检查血小板减少严重程度可分为四级,根据级数的不同,处理方法也会随之不同。
Ⅰ级,一般病理性改变危害不大,无明显的影响,与正常无异,可以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碰到手术也无太大影响。
Ⅱ级,一般小手术没有明显的影响,但还是需要做好防护措施,一般是需要针对性治疗提高数值,临床无出血情况。
Ⅲ级,凝血状态较差的病人就有可能出现皮下出血,淤青瘀斑的情况,部位可伴有口鼻出血的情况。
对于临床上没有出血情况的病人,可以中医调理为主,不能过度治疗。
Ⅳ级,血小板数值在10x109/L~25x109/L时,有内出血的风险,并且病人多是自发性的出血表现,意思是就算是病人没有外伤情况下也会发生出血,需要积极接受治疗,密切观察症状以及数值变化,建议中西结合。
血小板数值在10×109/L以下时,属于极重度的血小板减少,临床见自发性出血的危险性极大,一旦出血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需要格外引起重视,应紧急入院治疗,必要给予支持维持治疗,并且病人需要做好防护措施,注意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大便通畅,进食软质饮食,注意避免一切外伤等。
2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治疗方案大体分为两种:包括输注血小板、给予促血小板生长因子。
其中促血小板生长因子有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TPO受体激动剂罗米司汀(Romiplostim)和艾曲波帕(Ehmmbopag)。
简易保护性隔离注意事项
您因化疗后发生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降低,需要简易保护性隔离,注意事项如下:
1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谢绝探视。
需要保护性隔离时,陪护人员一定要固定,要戴口罩,如果陪护人员感冒时请立即更换人员。
2应摄取充足的营养,注意饮食卫生,禁食生、冷食物,食物应充分加热。
3注意个人卫生,勤擦洗、勤换衣。
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4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漱口液漱口5-6次,饭前、饭后进行。
5如果有发热,乏力及其他不适时应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
6病室勤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要注意保暖。
护士每日紫外线消毒病房,卫生员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台面和地面。
感谢您的积极配合,祝您早日康复!。
血小板减少的护理措施简介血小板减少是指体内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即血小板计数低于150×10^9/L。
血小板是一种细小的无色细胞片状结构,主要功能是参与止血过程,以防止出血。
血小板减少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骨髓抑制、药物反应、免疫系统失调等。
本文将介绍血小板减少的护理措施,旨在帮助护理人员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并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不适。
护理措施安全护理1.加强室内安全措施:确保患者住院房间的环境安全,移除可能造成受伤的物品或家具。
保持地面干燥,避免患者滑倒或摔倒。
2.防止外伤:提醒患者避免参加激烈运动或活动,以防止外伤或跌倒。
确保患者使用安全设备,如手扶物、拐杖或轮椅。
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和黏膜,防止瘀伤或出血。
3.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清洁床单、被褥、衣物、餐具等,以预防感染和交叉感染。
保持卫生间和设施的清洁,促进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营养护理1.提供高蛋白、高营养的饮食:为患者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以促进红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
建议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全麦食品、瘦肉和低脂奶制品的摄入量。
2.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建议患者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酒精和咖啡因。
这些食物可能导致出血或加重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3.分餐饮食:将患者的饮食分成多次进食,减少一次摄入大量食物的机会。
避免刺激食物使用后的胃肠反应,减少口腔损伤和出血的风险。
注意个人卫生1.避免刺激性洗涤用品:建议患者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洗涤用品,以防止皮肤干燥和瘙痒。
避免使用含酒精和香料的洗手液、皂液和洗发水。
2.轻柔清洁皮肤:建议患者用清水轻柔清洁皮肤,避免使用剧烈摩擦或刺激性材料。
避免刺激性灌肠和痔疮治疗,以防止出血。
3.定期进行口腔护理:建议患者定期刷牙,使用软毛刷和温和的牙膏。
避免用牙签或剪刀修剪指甲,以减少口腔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损伤。
情绪支持1.提供心理支持:与血小板减少患者建立亲密的关系,倾听他们的烦恼和担忧,提供安慰和理解。
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措施一、CIT的定义✦肿瘤化疗相关性CIT是指抗肿瘤化疗药物对骨髓巨核细胞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
二、CIT的诊断✦CIT的临床诊断标准包含下述要点。
1.外周血血小板计数<100×109/L。
2.发病前有确切应用某种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化疗药物,且停药后血小板减少症状逐渐减轻或恢复正常。
3.排除了其他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肿瘤侵犯骨髓和脾机能亢进等。
4.未使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非化疗药物,如磺胺类药物等。
5.排除由于乙二胺四乙酸作为检测样本抗凝剂所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
6.患者伴或不伴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红斑或鼻衄,甚至内脏出血。
7.再次使用该化疗药后血小板减少症再现。
三、CIT的治疗与预防✦1.CIT的治疗(1)输注血小板输注血小板为治疗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能够显著降低大出血的风险和病死率。
(2)应用促血小板生长因子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及其衍生物、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为目前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促血小板细胞因子药物,临床应用此类药物时需根据使用药品说明书和相关文献进行全程监测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
(3)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参照成年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原则,主要原则为减少血小板破坏与促进血小板生成。
常规一线治疗方案包括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二线治疗方案包括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包括rhTPO 和TPO受体激动剂)、利妥昔单抗、脾切除术及其他免疫抑制药物。
2.CIT的预防当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75×109/L时应进行干预,有些患者的骨髓抑制可能比较严重,在下一化疗周期前血小板计数无法恢复到正常值,仍会影响化疗的进程,此时,应做好预防性治疗。
一级预防:CIT的一级预防是指针对血小板减少的病因进行预防。
血小板减少病人的护理血小板减少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容易出现出血倾向。
对于血小板减少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还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将详细介绍血小板减少病人的护理要点。
一、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是护理的基础。
首先,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和黏膜有无出血点、瘀斑,尤其是口腔、鼻腔、牙龈等容易出血的部位。
其次,要观察患者的大小便颜色,是否有黑便、血尿等情况。
同时,还要关注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无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状。
二、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一)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受到摩擦和刺激。
患者应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肥皂和化妆品。
定期修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
(二)口腔护理指导患者使用软毛牙刷刷牙,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牙龈。
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如有口腔溃疡,可给予局部涂抹药物治疗。
(三)鼻腔护理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和挖鼻。
如鼻腔干燥,可使用滴鼻液或油剂滴鼻。
如果出现鼻出血,应立即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头稍向前倾,用手指按压鼻翼两侧 10-15 分钟,同时可用冷毛巾敷额头或鼻部。
(四)消化道护理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过硬、粗糙的食物,以防损伤消化道黏膜引起出血。
如有消化道出血,应暂时禁食,并给予止血、补液等治疗。
(五)颅内出血的预防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的症状。
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进行处理。
三、休息与活动血小板减少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病情严重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但在病情稳定后,可适当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
四、饮食护理(一)营养均衡为患者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二)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冰淇淋等,以免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出血。
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应对策略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是指抗肿瘤化疗药物对骨髓巨核系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导致血小板生成不足和过度破坏,致使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
紫杉类、蒽环类、铂类、吉西他滨等化疗药物较易引起 CIT,CIT 可造成患者化疗药物剂量降低、化疗时间延迟甚至终止化疗,并增加患者出血风险。
血小板一般是在化疗后 3-4 天开始下降,其最低点出现的时间和降低的幅度与化疗药物、剂量、是否联合用药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化疗次数有关。
1、出血风险评估① PLT<50×109/L 时,可引起皮肤黏膜出血,手术和侵袭性检查存在出血风险;② PLT<20×109/L 时,自发出血风险高;③ PLT<10×109/L 时,自发出血风险极高。
2、CIT 诊断标准①外周血 PLT<100×109/L;②发病前应有确切的应用某种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化疗药物,且停药后血小板减少所致症状、体征逐渐减轻或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③排除其他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特别是排除所患的基础病变和合并症,如再障、急性白血病、放射病、ITP、脾亢、骨髓肿瘤细胞浸润等;④排除能够引起血小板减少的非化疗药物,如磺胺类药物等;⑤避免因 EDTA 为抗凝剂所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⑥患者伴或不伴出血倾向,如皮肤出瘀斑、瘀点或不明原因的鼻出血等表现,以及重要脏器出血表现;⑦再次使用相同化疗药后血小板减少症再次出现。
CIT 诊断标准缩减版:使用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化疗药物后,出现外周血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出血倾向,停药后血小板减少所致症状体征减轻,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再次使用相同化疗药后血小板减少症再次出现。
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非化疗药物、基础疾病和实验室干扰。
3、CIT 诊断和评估4、CIT 的治疗流程5、血小板输入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减少或其功能障碍导致的出血。
当血小板≤ 10×109/L 时,对于成人白血病和多数实体瘤患者,需预防输注血小板。
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护理化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但同时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是其中一种副作用,指由于化疗药物对骨髓造血功能的破坏,导致血细胞减少的现象。
骨髓抑制严重时,会出现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情况,甚至可能导致疾病的复发或加重。
因此,对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护理至关重要。
预防骨髓抑制预防骨髓抑制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化疗副作用的风险。
以下是预防骨髓抑制的方法:饮食营养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需要增加营养,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状态。
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都能起到促进骨髓造血的作用。
患者可以多食用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如牛奶、豆类、鱼类和蔬菜等。
补充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它能够促进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和分化。
在化疗期间,可以通过注射或静脉滴注方式补充细胞因子,以增加体内干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从而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
适当休息化疗期间由于身体的消耗和疲劳,患者需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在休息中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益身体的锻炼方式。
护理化疗所致骨髓抑制一旦患者出现骨髓抑制后,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
以下是针对骨髓抑制的护理方法:###安全护理在骨髓抑制期间,由于患者的血小板减少,身体的凝血能力下降,因此需要进行安全护理。
在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创伤、跌倒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同时还需要加强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补液输血化疗期间,如果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时,可以通过输液方式给予补充,增加体内的血细胞数量。
###药物治疗在骨髓抑制期间,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促进骨髓造血的药物进行治疗,达到加速造血、增加血细胞计数的效果。
###饮食卫生在化疗期间,患者更需要注意饮食卫生。
尽量避免不洁饮食,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避免一些容易引起肠胃疾病的食物的食用。
###心理支持化疗时期,患者往往会感到精神上的压力和不适,这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进行积极的心理支持,给予患者温暖和信仰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