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ERP之物料需求计划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73
【ERPMRP管理】物料需求计划MRP与制造资源计划MRPⅡERP(MRP)物料需求计划(MRP)与制造资源计划(MRPⅡ)MRP能够在哪里应用MRP统一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ERPERP的优点ERP的缺点物料需求计划(MRP)与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MRP)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计算物料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的系统。
所谓“物料”,泛指原材料、在制品、外购件以及产品。
最初的MRP仅仅对物料进行计划,但随着计算机能力的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扩大,MRP涉及的领域也同时随之拓宽。
80年代出现了既考虑物料又考虑资源的MRP,被称之为MRPⅡ,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MRPⅡ不仅涉及物料,而且涉及生产能力和一切制造资源,是一种广泛的资源协调系统。
它代表了一种新的生产管理思想,是一种新的组织生产的方式。
一个完整的MRPⅡ程序大约包括20个左右的模块,这些模块控制着整个系统:从订货录入到作业计划、库存管理、财务、会计等等。
MRP包含在MRPⅡ中。
(下面用MRP泛指物料需求计划与制造资源计划)。
MRP能够在哪里应用MRP可以在各种生产型企业广泛应用。
但并不是在各种企业都能有良好的效益。
下表列出了在不同性质的生产企业中实施MRP可以预期的效益之大小。
从表中可以看到,对于以组装操作为中心的企业,MRP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但在加工企业中其使用价值最低。
表16-1 MRP的应用及预期效益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每年只生产少量产品的公司中,MRP不能很好地运行。
尤其是那些生产复杂昂贵的产品且产品的技术含量很高的公司。
经验显示,由于它的提前期太长和太不确定,以及产品结构太复杂,对于MRP来说不能有效地控制。
像这样的公司使用项目管理的思想会更好些。
MRP统一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一个企业内有很多系统,如生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供应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技术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等,它们通常各自独立运行,协调性差,在各个系统发生联系时,常常互相扯皮,互相埋怨。
(物料管理)物料需求计划及控制程序物料需求计划及控制程序物料需求计划及控制程序1⽬的确保本公司科学合理的计划与产品相关的物料需求,保持精简有效的备⽤库存,同时最⼤限度的确保与产品相关物料使⽤不会短缺。
2 适⽤范围适⽤于从产品⽣产、研发试验和研发更改、⼯程和客户服务物料需求计划和控制的全过程。
3 职责3.1 ⽣产部的职责是准确及时地完成物料需求计划和物料发放的控制,确保能按时保质向⽣产、研发、⼯程提供与产品相关的物料。
3.2 研发部的职责是及时、准确地向⽣产部提供公司研发试验产品⽤原材料的备⽤库存量。
3.3 ⼯程部负责提交⼯程⽤料的备⽤库存量。
3.4 市场销售部的职责是准确提交三个⽉的订单预测表。
3.5 采购部负责及时输⼊物料采购预期到料的数据。
4物料需求计划和控制总体流程总体思路为通过科学的计算公式进⾏物料需求计划,并运⽤ERP的库存展望功能实现⽣产和⾮⽣产⽤物料的虚拟分库。
当⽣产、研发、⼯程在计划的周期内出现超计划(超各⾃的备⽤库存)领⽤物料时,可及时发现,便于评议冲击影响,同时相关部门协商⽤料并形成有效对策,达到⽆影响或将影响降到最低的效果。
物料需求计划和控制总体流程框图见附图1。
4.1物料需求计划的计算⽉度物料需求计算公式如下:⽉度物料采购X =⽉度物料需求计划X+1=MRPX+MRPX+1-可⽤库存X(原材料)+其它(安全库存+⽣产损耗+⼯程⽤料+客服⽤料+研发更改+研发实验)具体见5.5。
4.2物料需求计划的输⼊数据4.2.1⽣产数据⽣产部计划负责⼈依据⽣产部季度的产量规划,结合参考销售部提供的《季度销售信息汇总表》确定各种机型的预投⽐例,然后编制X+1个⽉的《⽉度⽣产作业计划》。
库房管理员将X+1个⽉的《⽉度⽣产作业计划》⽣成限额领料单(预计出库单的⼀种,不改变库存的现存量,改变库存的可⽤量),在⽣单时ERP将⽣产⽤料和⾮⽣产⽤料分库(⽣产⽤料为限额领料单中物料,⾮⽣产物料通过调拨单、不合格品单等形式在预计出库的栏⽬⾥体现)。
ERP系统物料需求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一种集成管理软件,用于协调各类资源和流程,帮助企业实现高效、协作和精确的运作。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是ERP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模块,用于管理企业的物料需求和计划。
下面将介绍ERP系统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和优点。
一、基本原理:物料需求计划是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和销售订单,通过分析物料的需求和供应情况,制定物料采购或生产计划的过程。
它通过对销售订单、库存、物料需求等信息的分析,计算出每种物料的需求量和采购或生产时间,从而实现对物料采购和生产的合理安排。
二、主要功能:1.销售订单分析:ERP系统根据销售订单的信息,对物料的需求进行可视化分析,包括不同物料的数量、时间和优先级等,从而使企业能够合理制定物料采购和生产计划。
2.物料库存管理:ERP系统能够实时记录和监控物料的库存情况,包括库存数量、库存地点、安全库存等。
根据物料的需求和库存情况,系统能够自动生成采购或生产订单,并及时提醒相关人员进行操作。
3.物料需求计算:ERP系统可以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和销售订单,通过计算物料的需求量和时间,自动生成物料需求计划。
计算的结果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物料采购和生产计划,避免物料短缺或过剩。
4.采购和生产计划生成:ERP系统能够根据物料需求计划和库存情况,自动生成采购和生产计划。
根据企业的需求,系统可以自动调整采购和生产计划,确保及时供应和高效生产。
5.供应链协调:ERP系统能够自动收集和整理各个环节的信息,实现对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协调和沟通。
通过ERP系统,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和客户进行信息共享,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协作效率。
三、优点:1.提高物料的计划准确性:通过ERP系统的物料需求计划功能,企业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和计算物料的需求量和时间,避免因物料短缺或过剩导致的生产延误或库存积压。
第一章测试题一.填空题1:对于ERP的基本概念,可以从管理思想、_______和_______三个层面进行理解。
答案软件产品。
管理系统2:ERP在国内20多年的应用历程,可以将其划分为启蒙期、_______、发展期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导人期。
普及期3:ERP中的R代表资源,其除了传统的人、财和物之外,还应该包括_______。
答案信息4:企业信息化工作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工程技术领域、生产制造领域和_______。
答案企业管理领域5: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是_______。
答案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6:实施ERP可使制造企业获得明显的_______效益和_______效益。
答案直接。
间接7:现代制造业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和_______的融合。
答案信息技术。
制造业二.多选题1:关于企业信息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有_______。
(A)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是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B)很多企业都以ERP系统的实施作为企业信息化的开始(C)企业制造过程的信息化是指产品设计和生产的自动化(D)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答案ABC2:ERP的特点有_______。
(A)包含客户/服务架构(B)应用开放系统制作(C)支持和优化企业内部的协同运作和财务过程(D)是一套面向具体行业的应用系统答案ABCD3:ERP的概念可以从_______层次进行理解。
(A)管理思想(B)软件产品(C)管理系统(D)管理方法答案ABC4:ERP中的资源包含_______。
(A)人(B)财(C)物(D)信息答案ABCD5:ERP中的“P”是指计划,其所包含的计划层次有_______。
(A)经营规划(B)销售与运作规划(C)主生产计划 (D)物料需求计划(E)车间作业及采购计划答案ABCDE6:企业经营规划的目标,通常是以_______来表达。
(A)资金量(B)实物量(C)产量(D)信息置答案A7:ERP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_______。
第11章物料需求计划(MRP)与制造资源计划(MRPⅡ)MRPII系统能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一个完整而详尽的计划,可使企业内各部门的活动协调一致,形成一个整体,这样能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和效益。
MRPII系统在国内外20多年应用中,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
到了二十世纪90年代,又出现了ERP的概念,进一步发展了MRPII的理论和方法。
11.1 MRP和MRPII的发展概述初期的MRP,是以库存管理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管理工具。
而二十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MRPⅡ,已经延伸为制造资源计划,它进一步从市场预测、生产计划、物料需求、库存控制、车间控制延伸到产品销售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以及有关的所有财务活动中,从而为制造业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思想、处理逻辑和有效的信息处理手段。
到了二十世纪90年代,又出现了ERP的概念,进一步发展了MRPⅡ的理论和方法。
总的来说,MRPⅡ/ERP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20世纪40年代的库存控制订货点法● 60年代的时段式MRP● 70年代的闭环MRP● 80年代的MRPⅡ● 90年代的ERP11.1.1 订货点法早在四十年代初期,西方经济学家就提出了订货点方法的理论,并将其用于企业的库存管理。
订货点方法的理论基础比较简单,它是以下条件为假设的:●对各种物料的需求是相互独立的●物料的需求是连续发生的●订货提前期是已知的和固定的●库存被消耗后,应被重新填满依据订货点理论,又派生出许多方法,如“固定订货法”、“双箱法”、“固定期间法”等等,这些方法尽管形式不同,但其实质都是基于“库存补充原则”。
订货点法是根据历史记录和经验来估测未来的物料需求,比较适用于物料需求量稳定均衡情况。
其局限性和缺点是不能按照各种物料真正需要的时间来订货,因此对需求的判断常常发生失误,而造成库存积压,物料短缺,库存不平衡等后果。
订货点法还无法预测未来需求的发生。
11.1.2 时段式MRP(基本MRP,MRP)订货点法虽然有上述严重不足和局限,但直到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还一直被广泛使用,直至MRP方法的出现。
ERP物料需求计划系统ERP物料需求计划系统(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System,简称MRP系统)是一种根据企业生产调度需求,通过计算物料需求来实现及时供应物料的系统。
MRP系统通过采集和整合企业各个部门的需求数据,并结合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可以自动进行物料需求预测和计划,从而实现对物料供需的有效管理。
MRP系统的基本原理是以MPS(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总生产计划)为依据,通过分析生产流程中各项物料的需求量,结合库存、生产能力等因素,计算出每种物料的净需求量和采购/生产计划,以便及时供应所需物料。
MRP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模块:1. MPS(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对整个生产计划进行统筹和规划,确定生产计划的时间、数量和优先级等关键信息。
2. BOM(Bill of Materials):物料清单模块,记录每个产品所需的各个组件和零部件的详细信息,包括物料编号、数量、替代件等,为MRP系统提供物料结构和关联基础。
3.MRP计算引擎:通过与MPS和BOM数据的连接,根据库存、需求和供应等信息,计算出每种物料的净需求量和采购/生产计划,以及相关的交付期、供应商等详细信息,提供决策依据。
4.采购管理:根据MRP系统提供的采购计划,自动生成采购订单,并跟踪采购流程,包括询价、比价、对账等环节,从而实现物料的及时供应。
5.生产计划:根据MRP系统提供的生产计划,自动生成工单,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进度跟踪和调度,确保生产的及时完成。
6.在线库存控制:通过与物料库存管理系统的集成,实现物料的实时监控和库存调配,以避免过剩或不足的库存情况。
7.报告和分析:MRP系统可以生成各类报表和分析结果,如物料需求分析、供应商评估、库存周转率等,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MRP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够自动化计算和跟踪物料需求,提高生产计划和供应链的准确性和效率,避免了因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和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