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出售时结转金额的确认与所得税的结转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计算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是最常见的涉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资产和负债。
计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方法如下: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既不属于持有至到期日金融资产,也不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计算方法如下:【期末公允价值-期初公允价值-分红收入】-【期末公允价值-期初公允价值-分红收入】×利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其中,期初公允价值为上一会计期间期末公允价值,期末公允价值为当前会计期间期末公允价值,分红收入为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获得的现金分红收入,利率是市场上相同期限和风险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收益率。
2.持有至到期日金融资产和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日金融资产是指在持有期预计全部收回的金融资产,按照其原始成本持有,计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方法如下:期末公允价值-期初成本加累计摊销-本期摊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其中,期初成本加累计摊销为上一会计期间持有至到期日金融资产的期末成本,本期摊销为当前会计期间持有至到期日金融资产的摊销。
3.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是指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增加的成本减少的金融负债,计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方法如下:期初成本加累计摊销-期末公允价值-本期摊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其中,期初成本加累计摊销为上一会计期间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的累计成本,本期摊销为当前会计期间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的摊销。
二、非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负债对于非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负债,公允价值的变动损益通常体现在可供出售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上。
1.可供出售资产计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方法如下:【期末公允价值-期初公允价值-分红收入】-【期末公允价值-期初公允价值-分红收入】×利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其中,期初公允价值为上一会计期间期末公允价值,期末公允价值为当前会计期间期末公允价值,分红收入为从可供出售资产中获得的现金分红收入,利率是市场上相同期限和风险的可供出售资产的收益率。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核算与列示作者:郑蓉蓉刘路星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第1期郑蓉蓉刘路星在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账务处理主要包括当期和跨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两种。
对于当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处理,基本上符合客观实际,但跨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处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一、现行会计准则中跨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处理按照一般会计准则的处理方法,损益类科目为核算“本年利润”服务的,具体包括收入类科目、费用类科目;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这类科目累计余额需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应为零。
但是,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处理,一般是先结转到“投资收益”科目,再从“投资收益”科目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的情况;等到处置时,获得价款与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本年度的“投资收益”。
笔者认为此处理欠妥当,既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体现的是非正式的,暂时的收益,该收益还未实现,那为何要转至本年利润,是否有必要反映在营业利润中,从而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利润、税收及未分配利润呢?而且既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已经结平,为什么在出售的时候又突然要结转呢,再次确认、转回,显得牵强,将影响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理解,不便于对公司整体进行分析。
二、目前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的改进有以下方式:观点之一: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视为损益类科目例如:蒋季奎认为应设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销”账户。
当以前期间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由于已经实现而需要转入投资收益,但以前期间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已经转入以前年度利润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这个账户。
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销”账户,贷记“投资收益”账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销”账户也是一个损益类账户,在期末结平。
在利润表上,它作为一个单独项目列示,但可详细地称为“以前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因实现而转销的金额”。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销”账户如果在期末结平以前余额在借方,则利润表上“以前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因实现而转销的金额”项目的金额列为负数,表示以前期间已经计入了利润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因实现而通过“投资收益”账户计入了本期利润,为避免重复计算,需要通过本项目扣除本期利润的金额。
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计分录
公司在进行金融投资、衍生品交易等活动中,会存在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
公允价值变动指的是一个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发生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为了反映这种变化,会在会计处理上进行结转。
下面是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会计分录和解释。
1.结转股票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假设公司持有某股票投资,其年初市值为100万元,年末市值为12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20万元,那么会计分录如下:
借:投资损益(公允价值变动)20万元
贷:投资账户(股票投资)20万元
解释: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20万元是以盈利的方式体现在投资损益中的。
而且,由于该股票投资的市值增加了20万元,投资账户的记账金额也应增加20万元,因此在贷方对投资账户进行了核算。
解释:货币互换交易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也应以盈利的方式体现在货币互换损益科目中。
而且,货币互换账户是反映公司在货币互换交易中的资产或负债,因此在贷方对货币互换账户进行了核算。
解释:因为期权业务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使得其价值减少了20万元,体现在会计处理上需要将这个减损体现在损益上。
而且,随着期权的持有时间的推移,还需要将其成本分摊到期权业务账户中进行核算。
总的来说,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会计分录是一种反映金融投资、衍生品等业务中价值变化的方法,采用会计分录的形式对这种变化进行准确的核算和体现,有利于公司对经营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决策。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科目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由于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损益。
在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以分为两类,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直接计入损益的项目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项目。
对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直接计入损益的项目,其结转科目通常包括:
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称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科目,这是一个收入类科目,用于记录由于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损益。
2. 相应的资产或负债科目,当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其对应的科目也需要相应调整,以反映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
对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项目,其结转科目通常包括:
1. 公允价值变动准备科目,这是一个权益类科目,用于记录公
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2. 公允价值变动准备转入或转出科目,当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或转出时,会通过这个科目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结转科目可能会因不同的会计准则、行业和企业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会计人员需要根据相关准则和企业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和使用相应的结转科目,以确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能够正确地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以上是关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科目的一般性说明,具体情况还需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会计准则进行具体分析和处理。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什么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属于损益类科目。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一项资产在取得之后的计量,即后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时,期末资产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包括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交换、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费用还是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损益类科目,主要用来核算下列有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当计人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或金融负债。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账面价值便是其在该时点上的公允价值,与前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即公允价值变动金额需要计入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否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是利润表上的科目,在利润表上的是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在所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中,如果没有处置的话,就应该把其账户的余额在利润表中反映,如果处置的话,应该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冲掉,同时把它转为投资收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本年利润(或,反着进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是什么科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
如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买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会计学2007年新增加的会计科目,主要为了适应现在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出现的市场交易,取代了原来的短期投资,与之类似,又有不同。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一)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借记本科目(成本),按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对于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借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解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作者:赵素琴来源:《会计之友》2009年第05期【摘要】新会计准则规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而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
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在期末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但是在具体准则的规定和会计实务处理中,存在一些与该账户性质相矛盾的问题。
本文就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关键词】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7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把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会计要素计量方式之一,并在会计核算中加以运用,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相关业务的核算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是新会计准则的亮点之一。
公允价值是指资产和负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清偿债务的交易金额,它体现了资产或负债的实际价值,为报表使用者真实了解企业财务状况提供最为真实的计量模式。
同时,企业会计准则中也将因公允价值变动而引起的资产或负债账面价值的变动在调整相关资产或负债账面价值的同时,将差额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
但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的解释及运用,在一些问题上值得探讨。
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设计及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的结转时间与性质产生矛盾《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的性质有明确规定,属于损益类账户,并同其他损益类账户一样在期末将账户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对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的余额结转企业可以采用“账结法”和“表结法”两种方式。
如果企业采用账结法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每个月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无余额,则不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在其对应的相关资产处置时的一并结转问题;如果企业采用表结法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则“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月末可能有余额,在年末进行结转,年末无余额。
确认公允价值变动会计处理
公允价值变动会计处理是指在企业会计准则下,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或负债,在每个报告期末根据其公允价值的变动情况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
具体来说,当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企业需要根据变动金额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
如果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上升,企业需要将其计入当期损益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如果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下降,企业需要将其计入当期损益中的“投资收益”科目。
对于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企业需要将其计入当期损益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在进行公允价值变动会计处理时,企业需要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并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公允价值变动的相关信息。
同时,企业还需要对公允价值变动进行相关的税务处理,以确保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的一致性。
总之,公允价值变动会计处理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企业需要认真遵循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准确、及时的会计处理,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税会实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理解与运用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账务处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损益类科目,主要用来核算下列有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当计人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或金融负债。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的具体规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主要账务处理具体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等资产类项目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时,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则做相反的会计处理。
交易性金融负债等负债类项目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时,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负债等”,贷记“交易性金融负债等——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则做相反的会计处理。
期末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应当没有余额。
出售、处置时的账务处理。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时,借记“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借或贷记“投资收益”(差额);同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当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时,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等,贷记“投资收益”;当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借记“投资收益”,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等。
处置交易性金融负债等时,借记“交易性金融负债”(账面余额),贷记“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金额),借或贷记“投资收益”(差额);同时将原计人该金融负债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当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时,借记“投资收益”,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负债等”;当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负债等”,贷记“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出分录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出分录是指在财务会计中,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损益转出至资本公积账户的会计分录。
一般来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公允价值是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发生变动的。
这时,公司可以选择将公允价值变动的损益计入当期损益中,或者将其暂时计入公允价值变动储备中。
如果选择后者,当这些金融资产被出售或者到期时,公允价值变动储备中的金额将被转出至当期损益中。
具体来说,在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出至资本公积账户时,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储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储备
贷: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转出/资本公积-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
这一分录的作用就是将公允价值变动储备中的金额转出至资本公积账户中,以便将这部分收益用于公司的扩张和发展,或者用于回购股票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一分录时,需要根据公允价值变动储备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公允价值变动储备中的金额不足以转出至资本公积账户中,那么就需要将剩余部分计入当期损益中。
总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出分录是财务会计中一个重要的会计
分录,它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管理其金融资产,同时也可以为公司提供额外的资金来源。
因此,对于财务会计人员来说,了解这一分录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是非常必要的。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出售时转出金额的确认-举例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
下面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举例说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会计处理。
甲公司在2008年1月1日以每股10元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股票100万股,另外支付1万元的交易费用。
甲公司将该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008年6月30日,该股票的市价涨至15元/股,2008年12月31日该股票市价为14元/股,2009年1月15日甲公司将股票以每股18元予以全部出售。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1.2008年1月1日,购进乙公司股票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 000 000
投资收益10 000
贷:银行存款10 010 000
2.2008年6月30日,确认该股票的公允价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 00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 000 000
同时,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 000 000
贷:本年利润 5 000 000
3.2008年12月31日,确认该股票的公允价值变动: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 00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 000 000
同时,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1 00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 000 000
4.2009年1月15日,出售该股票:
借:银行存款18 00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 0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4 000 000
投资收益 4 000 000
同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 000 000
贷:投资收益 4 000 000
处置时,通过投资收益计算所得税。
即不参与计算所得税。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调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