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转损益类各账户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4
损益结转的分录知识是浩瀚的海洋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年终(或月)损益结转的分录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贷: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再根据本年利润余额的方向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盈利时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亏损时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本年利润2、结转:所谓结转,指期末结账时将某一账户的余额或差额转入另一账户。
这里涉及两个账户,前者是转出账户,后者是转入账户,一般而言,结转后,转出账户将没有余额。
下面以制造业为例,结合资金运动的过程,对《基础会计》中的结转分录作一探讨。
为简便起见以下例题不考虑增值税。
一、供应过程的结转供应过程是生产原料的储备阶段是指企业支付货款到材料验收入库的采购过程。
例1:东方公司采购甲材料5000公斤,单价10元,采购费用500 元,开出转账支票支付货款,材料尚未入库。
编制分录:借:物资采购(或在途材料)50500,贷;银行存款50500。
例2:上述材料验收入库,按其实际成本转账。
借:原材料50500,贷:物资采购50500。
此笔结转分录初学者可以这样理解,在途材料减少,库存材料增加,即将在途材料转至库存材料。
这里需要说明两点:其一,在《基础会计》中由于不涉及材料成本差异,不存在计划成本,所以物资采购可视同在途材料。
其二,材料的采购成本应包括买价和采购费用两部分。
二、生产过程的结转生产过程是制造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中心环节,其核算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字;料、工、费,分别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该过程主要设置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账户。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贷:应付工资、原材料等,制造费用则间接转入生产成本。
如何理解制造费用的间接转入,制造费用是一个集合分配账户,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先通过制造费用归集,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应付工资等,期末再按一定的标准(如生产小时)分配结转到生产成本中,即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
解析管理费用结转损益会计分录管理费用是企业日常经营中不可避免的支出,其结转和核算是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详细解析管理费用结转损益会计分录的各种情况和处理方法。
管理费用指的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日常支出,如管理人员工资、办公室租金、物业管理费、保险费、公共事业费等。
管理费用在企业的经营成本中占有一定比例,因此在会计核算中也需要进行结转和核算。
对于一些固定的管理费用支出,如办公室租金、物业管理费等,其结转和核算比较简单,只需要按照实际支出金额进行逐月的减少即可,相应的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其中,管理费用账户是损益类账户,每月发生的管理费用支出都应该借记该账户。
银行存款账户或应付账款账户是资产或负债类账户,每月支付的费用款项应该贷记对应账户。
但对于一些不固定的管理费用支出,如管理人员工资、公共事业费等,其发生时间和金额比较难以确定,此时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结转和核算。
方式一:按月或按季度确定结转金额,月末或季末进行结转和核算;借:管理费用贷:管理费用暂记账户借:管理费用暂记账户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借:管理费用暂记账户贷:第二年管理费用其中,管理费用暂记账户是一个过渡账户,用于暂时接收不确定的管理费用支出。
月末或季末根据实际发生情况进行管理费用的核算和结转。
方式二:采用预估和调整的方式进行结转和核算;借:管理费用贷:预计管理费用借:预计管理费用贷:管理费用暂记账户借:管理费用暂记账户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借:管理费用暂记账户贷:第二年管理费用其中,预计管理费用账户是一个预付账户,用于接收管理费用的预付款。
在实际发生以后,对预计管理费用账户进行调整,并借贷管理费用暂记账户,进行月末或季末的核算和结转。
以上是管理费用结转损益会计分录的几种情况和处理方法,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结转和核算。
损益类科目结转分录
1. 营业收入和成本的结转,营业收入和成本是企业经营活动的
核心,结转时需要根据销售额和成本费用进行相应的分录。
一般情
况下,营业收入会计科目在贷方结转,而营业成本会计科目在借方
结转。
2. 税金及附加的结转,税金及附加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需要缴
纳的税费,结转时需要根据税收政策和实际缴纳情况进行相应的分录,一般情况下,税金及附加会计科目在借方结转。
3.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结转,这些费用是企业在
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结转时需要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
情况进行相应的分录,一般情况下,这些费用会计科目在借方结转。
4. 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的结转,这些科目与企
业的投资和经营活动有关,结转时需要根据投资收益、非经营性收
入和支出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分录,一般情况下,投资收益和营
业外收入会计科目在贷方结转,而营业外支出会计科目在借方结转。
总的来说,损益类科目的结转分录是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
务数据进行调整和处理的,需要结合会计准则和税收政策进行合规处理,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同时,结转分录的编制需要严格遵循会计核算的原则,确保会计处理的合法合规性。
会计中的结转指的是什么意思会计中的结转指的是什么意思一些会计新人,对于会计中的一些概念还不太清楚,比如说会计中的结转。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会计中的结转含义,希望对你有帮助。
会计中的结转含义熟悉会计核算中的“结转”,能对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加深理解。
常见的会计结转总结如下:1.结转材料的实际成本:在供应过程的核算中设置了两个账户来记录材料的实际成本。
一是“在途物资”账户:核算企业购入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材料物资的实际成本;二是“原材料”账户:核算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
因而企业购入材料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时应将其实际成本记入“在途物资”账户,验收入库后应结转材料的实际成本即借记“原材料”等相关账户,贷记“在途物资”账户。
2.结转制造费用:在制造成本法下,产品的成本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个部分。
企业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费用可直接记入“生产成本”账户,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记入“制造费用”,期末按一定标准分配记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因而,期末结转制造费用就是借记“生产成本”的相关明细账,贷记“制造费用”账户。
3.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在会计核算中,“库存商品”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成本。
因而当产品完工入库时,应将其成本从“生产成本”账户转入“库存商品”账户,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即借记“库存商品”账户,贷记“生产成本”账户。
“生产成本”账户期末余额反映的是未完工产品的成本。
4.结转已销产品成本:企业在销售过程中,设置“主营业务成本”账户核算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
因而已经确认销售的产品的成本,应从“库存商品”账户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即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账户,贷记“库存商品”账户。
5.期末结转费用类账户:在会计核算中,通过设置“本年利润”账户来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企业期(月)末结转利润时应将损益类账户中的费用类账户的期(月)末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以计算企业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0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1、常见的三种账务处理程序中会计报表是根据()资料编制的。
A、日记账、总账和明细账B、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C、明细账和总分类账D、日记账和总分类账2、一般情况下,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贷方分别表示()。
A、减少、减少B、减少、增加C、增加、减少D、增加、增加3、下列不通过管理费用核算的是()。
A、工会经费B、业务招待费C、广告费D、房产税4、下列属于动态会计等式的是()。
A、收入-费用=利润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D、资产=负债+所有者者权益+(收入-费用)5、华为公司2010年6月30日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为100万元,经逐笔核对,未达账项如下: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2万元;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1.5万元。
调整后的企业银行存款余额应为()万元。
A、100B、100.5C、102D、101.56、某企业2011年3月31日出售机器设备一台,原价为100 000元,已计提折旧19 4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
出售给甲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82 000元,增值税额为13 940元,出售该机器设备应该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为()元。
A、1 300B、1 400C、1 500D、1 6007、某企业2010年12月15日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生产用设备,设备的买价为10 000元(不考虑增值税),采购过程中发生运费、保险费300元。
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2011年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为()元。
A、1 000B、1 050C、1 030D、1 0208、记账凭证按其()不同,通常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A、格式B、反映的经济内容C、填列方式D、依据的原始凭证9、企业2012年1月12日销售商品一批,售价为20 000元,增值税为3 400元,销售过程中支付运费400元。
企业于1月18日收到了商品款,则应该确认的收入为()。
损益类会计科目损益类会计科目是根据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分为收入类、费用类两大类会计科目。
损益类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
1、主营业务收入:是核算企业主营业务而产生的收入,该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最大比重。
2、主营业务成本:因主营业务收入增加而增加的销售成本,与主营业务收入是直接配比的科目。
该科目来自于生产成本。
3、其他业务收入:是核算企业因其他业务而产生的收入。
如:工业企业的出售原材料、对外出租和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等取得的收入。
4、其他业务成本:是核算企业因其他业务收入而产生的销售成本、费用和税金等,与其他业务收入是直接配比科目。
5、营业外收入:是核算企业非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
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的利得,受赠利得和盘盈利得等。
6、营业外支出:是核算企业非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种损失。
包括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罚款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等7、投资收益: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对外投资所取得的回报8、销售费用:是核算企业为销售而发生或销售过程中发生的或单设销售机构或售后服务网点等所有费用。
包括运输费、包装费、广告费、展览费和专设销售机构的销售人员工资等9、管理费用:是核算企业行政机构为组织生产经营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包括:董事会费、公司经费等10、财务费用:是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与银行或金融机构产生的借款费用。
包括利息支出和手续费用等。
11、资产减值损失:是核算企业资产发生跌价或减值产生的损失,包括坏账损失、存货跌价损失和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等等。
损益类账户的结构损益类账户主要包括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
收入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本期收入净额在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用以计算当期损益,结转后无余额。
本文由梦想会计学院梁老师精心编辑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学知识,抓紧了!
损益类会计科目的概念及其结转
【导读】损益类科目,会计科目的一种,这类科目是为核算“本年利润”服务的,具体包括收入类科目、费用类科目;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这类科目累计余额需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这些账户的余额应为零。
损益类科目具体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
1、一.损益类的会计科目,月末都要结转。
结转分录:
(1)结转各项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2)期间费用的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3)成本支出的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
(4)税金的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所得税
2、结.都要编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帐;同时,结转的记账凭证要与本月记账凭证一起,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登记总帐。
1。
进货时: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材料出库: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结转损益: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某产品制造费用分摊比例 = 某产品材料成本 / 当期材料总成本某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 =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摊比例×当月制造费用总额也可用工人工资或实作工时分摊,方法同上。
结转借:生产成本—A产品生产成本—B产品
贷:制造费用
计提累计折旧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结转损益类各账户
规律:损益类账户转入“本年利润”后,损益类账户无余额①收入、收益转入本年利润(损益类有贷方发生额的帐户)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成本、费用转入本年利润(损益类有借方发生额的账户)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贷:其他业务成本
贷: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销售费用
贷:管理费用
贷:财务费用
贷:营业外支出
贷:所得税
③规律:年末,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末分配利润”后,本年利润无余额。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末分配利润
(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注:期初余额
计提所得税会计分录
可以在做上缴的分录时先做一笔计提的分录。
计提时,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上缴时,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现金
月末结转,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待摊费用的处理(本期支付下期摊销)
①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
②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待摊费用
差旅费
①预借时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库存现金
②报销时
借:管理费用(管理人员)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
借或贷:库存现金(差额补收付)贷:其他应收款(原借的金额)③直接报销(没预借)
借:管理费用(管理人员)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