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到20世纪西方不同艺术风格
- 格式:docx
- 大小:17.09 KB
- 文档页数:3
西方艺术流派整理(上)14—18世纪1。
国际哥特主义(12th)在美术史上,人们把12世纪后,以建筑样式的变化而开始的艺术风格称之为“哥特式风格”。
“哥特"一词本源于西欧的一个民族“哥特人”,有野蛮、怪异的意思,但哥特艺术并非哥特人所造,它出现的时候,“哥特人”早已溶化在西欧其他民族之中了。
因此哥特式艺术决不能说是“粗野"的.哥特式艺术包括建筑、雕刻,在建筑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确切的说,哥特式的建筑艺术是指中世纪最后300年——12至14世纪流行的一种新的建筑(包括其中的雕刻绘画)艺术样式。
法国则是它的故乡。
2。
文艺复兴(14th)文艺复兴式艺术风格指发源于意大利,在14至16世纪影响遍及全欧的一种富有革新精神的人文主义艺术风格。
“文艺复兴" 一词来自法文,原意为“重新出生”,在此指'古典文化的再生”.文艺复兴艺术的开端,可追溯到14世纪初期意大利人比萨诺父子的雕刻、契马部埃的绘画及其弟子乔托的绘画和建筑设计。
他们的作品开始突出“人本主义”的思想,在内容上大胆肯定人生与自然,在形式和技巧上注重对人与自然的科学研究,并借“回到古代去”之口号来摄取古希腊罗马的建筑、雕刻和绘画经验,在风格上则体现出哥特式艺术与古典艺术的结合及在此基础上的新突破。
3。
巴洛克艺术(17th)巴洛克艺术是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巴洛克"一词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
巴洛克艺术潮流对当代艺术设计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波及到雕刻、绘画、家具、服装、音乐等领域。
其代表作家作品有普杰的《克罗托那的米罗》、卡拉瓦乔的《埋葬基督》、卡尔德隆的《人生如梦》等。
巴洛克艺术的特点主要有:1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2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3运动与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4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5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6浓重的宗教色彩;7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花纹一般。
西方美术史知识点总结西方美术史是指西方文化中的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历史。
西方美术史主要涵盖了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巴洛克、印象派、现代主义等各个时期的艺术发展,展现了西方美术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
1. 古希腊艺术古希腊艺术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代表作品包括帕特农神庙、美索不达米亚狂欢、维纳斯女神等。
古希腊艺术以人体雕塑和建筑为主要特点,追求人体的完美和对称,充分展现了希腊人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态度。
2. 古罗马艺术古罗马艺术受到希腊艺术的影响,但又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古罗马建筑以巨大的建筑结构和壮丽的装饰为特点,如巴西利卡、角斗场等。
古罗马雕塑以浮雕和铜像为主,主题多是与政治、宗教有关的题材,如凯旋门、共和国雕像等。
3.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艺术史上的转折点。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对希腊、罗马艺术进行重新认识,复兴了古典艺术的精神。
代表作品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等。
文艺复兴艺术家追求艺术表现力和气势,注重人文主义精神和个性表达。
4. 巴洛克艺术巴洛克艺术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后来传播到了欧洲各国。
巴洛克艺术风格追求豪华和壮丽,代表作品有伯劳罗、伯纳尼尼等。
巴洛克艺术家表现情感和内心世界,追求富丽堂皇的装饰和情感的深刻表达。
5. 印象派印象派是19世纪末的一个艺术运动,是现代主义艺术的先驱。
印象派艺术家拒绝传统绘画的逼真性和明暗对比,追求对光影和色彩的捕捉和表现。
代表作品有莫奈的《印象·日出》、德加的《舞蹈课》。
印象派的艺术风格对后来的艺术运动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现代艺术的基石。
6. 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的一个艺术运动,是对传统艺术的一种挑战和革新。
现代主义艺术家对传统绘画技法和主题进行了颠覆和重新定义,尝试了新的艺术表现手法。
代表作品有毕加索的《盛宴》、杜布菲特的《石鹰》。
现代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立体艺术、抽象艺术、表现主义等,成为了当代艺术的主要风格之一。
17世纪到20世纪西方不同艺术风格十七世纪欧洲强权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华享受,因此对建筑、音乐、美术也要求豪华生动、富于热情的情调。
十七世纪欧洲有新旧教的权力之争。
旧教势力用暴力镇压信徒,再积极利用艺术思想形态──巴洛克,去迷惑﹑征服人心。
巴洛克艺术不排斥异端的感官喜悦,亦忠实于基督教的世界观,故亦是“基督教化的文艺复兴”。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风格特点:一是豪华。
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艺术,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具有综合性,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浓重的宗教色彩;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
八优雅与浪漫巴洛克艺术在各方面的表现:建筑方面:柱子特别粗大,屋顶布满雕刻。
满足霸者心态,如路易十四时期所建筑凡尔赛宫雕刻方面:皱折阴影夸大浓烈,使得姿态夸张。
绘画方面:然虽同为中世纪之宗教画,但由于立足于自由主义之上,因此也在技术上充份的发挥洗练的功夫。
构图雄伟豪迈、色彩豪壮华丽富变化、明暗的阴暗对比深刻、线条极尽曲折,使人有极度夸张之感。
其它方面:画人物丰满健壮,且视女性化的柔弱艺术为禁物。
西班牙十字军东征的失败和好望角、新大陆的相继发现促使西、葡两国取代了意大利的地位,使得到了十七世纪,西班牙由文艺复兴运动转变成巴洛克艺术。
西班牙深受信奉「旧教」的影响,使得王室、教会仍持强大的势力,此异于意大利和法兰德斯,而在此对宗教的神秘感情与专制 . 君主的强大势力之下,所诞生的庄严的艺术便为「巴洛克艺术到了18世纪法兰西民族热爱放纵和自由的天性就彻底的露出来了,这导致法国艺术开始挣脱古典主义风格的严格束缚,发展形成所谓的罗可可风格。
世界艺术风格演变年表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表达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艺术风格也发生了不断的演变与变革。
本文将从史前艺术到现代艺术,为您呈现一个世界艺术风格演变的年表。
史前艺术(约3万年前 - 公元前3000年)史前艺术是人类文明初期的艺术表现,以洞穴壁画、雕塑和器物装饰等形式存在。
史前艺术注重对人类和动物形象的描绘,强调生命力和力量的象征。
古埃及艺术(公元前3100年 - 公元30年)古埃及艺术为古代埃及文明的艺术表现,主要以墓葬壁画、石雕和金属工艺品为特色。
古埃及艺术以神圣和永恒为主题,注重对人物形象的理想化表现。
古希腊艺术(公元前800年 - 公元前146年)古希腊艺术体现了古希腊文明的审美理念和哲学思想。
其特点是追求和谐、理性和平衡的表现形式。
古希腊艺术以神话中的英雄和神祗形象为题材,塑造了许多令人赞叹的雕塑作品。
罗马艺术(公元前509年 - 公元476年)罗马艺术深受古希腊艺术的影响,但也独具一格。
罗马艺术主要表现在建筑、雕塑和绘画等方面。
其建筑风格宏伟壮观,雕塑作品富有表情和动态的特点,绘画作品注重写实和细节的描绘。
拜占庭艺术(公元4世纪 - 公元15世纪)拜占庭艺术是东罗马帝国时期的艺术表现,深受基督教的影响。
拜占庭艺术以建筑和壁画为主要形式,注重宗教主题的表达和神性的抽象化描绘。
文艺复兴(14世纪 - 17世纪)文艺复兴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运动,以人文主义和古典文化的复兴为特点。
文艺复兴艺术家追求写实和透视的表现形式,注重人体比例的准确描绘和光影的运用。
巴洛克艺术(17世纪 - 18世纪)巴洛克艺术是欧洲艺术史上的一种风格,它富于装饰和动感的特点。
巴洛克艺术强调运动、剧烈和戏剧性的表现形式,注重装饰和雕塑的细节。
启蒙时代(18世纪 - 19世纪)启蒙时代是欧洲文化和思想的重要时期,也是艺术发展的转折点。
启蒙时代艺术主张理性和进步的思想,提倡自由、平等和个人权利。
17世纪服装风格——巴洛克18世纪服装风格——洛可可19世纪服装风格——它既有革命时期的简练和朴素,也有浪漫主义的诗意和婉丽。
20世纪时装化多样化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丝绸服饰,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面料自给,纹样端丽,织物风格偏向厚重;二是造型夸张,尤以西班牙风格最为极端,填充、束身、撑垫等塑形手法广泛使用;三是装饰繁复,多刺绣、切缝和金银珠宝,总体风格浓重奢华;四是品种多样,从礼服长袍、帽子头饰到手绢丝袜,应有尽有。
16世纪初,德国人从雇佣兵的军服上得到灵感,切缝的装饰和剪裁,在男子的服饰中尤为流行,并发展成复杂而极端的样式,盛行于英、法等国,丝绸服装也不例外。
女装的领口上移,抽出碎褶,袖子变瘦,使上身在视觉上缩小,同时,加强下身裙部的膨胀丰满。
这个时期,德国已经强调用填充物塑形,并基本确立了男子服装以上体为重心、女子服装以下体为重心扩张的基础。
文艺复兴是西方知识和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指从1350—1550年在意大利形成的、源于对古典、特别是对古希腊罗马雕塑和建筑的兴趣而持续发展成的一场规模宏大、涉及广泛、并在16世纪上半叶传至北欧的文化、思想、艺术和科技运动。
西洋服装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大约是14世纪到16世纪,服装展示出与中世纪传统的割裂。
现实生活的影响,超越了宗教成见的阴霾,服装成为社会身份、地位的显现;新兴中产阶层出现,渴望向贵族一样炫耀他们的财富。
这个时期由于快捷的交通运输,大大加快了时尚的传播速度;纺织业正欣欣向荣;裁缝同业工会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海外贸易带来奢侈的服饰配件;自我意识的增长使个人的偏好融入时装;建筑艺术也试图在裁剪中得到回应和遵循——从罗马时代以来一直是奢侈品代言的丝绸,不吝成为富庶阶层的用料首选,这时期的丝绸服装以尊贵的血统更彰显出时代梦想的特征。
1、丝绸面料实现产销自给自从552年君士坦丁堡获得制作的秘密后,拜占廷人就自己动手生产出一系列丝绸织品来为皇室制作服装,8世纪的家庭手工作坊已经能够生产出相当复杂的提花织物,丝织业迅速成为拜占廷帝国的主要工业。
十七世纪意大利巴洛克“巴洛克”这个词的起源充满了模糊性和复杂性,一般认为“巴洛克”可能是从葡萄牙文“barroco”衍生出来的,原意指大而不规则的珍珠。
19世纪中期德国学者使用“巴洛克”这个词来概括17世纪欧洲艺术时候,它被用来区分和标志一个艺术时代。
也代表着从16世纪矫饰主义之后18世纪洛可可之前这一时期的欧洲文化。
巴洛克是一种反对宗教改革、随着天主教运动的发展而流行起来的艺术,巴洛克首先产生于旧教中心罗马,随后传遍了欧洲及美洲部分地区。
由于矫饰主义发展而来的巴洛克艺术可以表达出他们内心对宗教的炽热和生命的赞颂,以及满足他们的政治野心和王权荣耀。
一般来说,巴洛克的风格特征是喜好用扭曲多变的缠绕线条,创造出繁复的装饰和堆砌之美,以求强烈的律动感。
黑暗写实主义(卡拉瓦乔主义)卡拉瓦乔是巴洛克绘画的先锋人物,他的画面明暗对比强烈,光影处理富有舞台照明般的喜剧效果,用光来突出画面的主要部分,构成了一种光线集中的室内光效应,深色阴影使图像的阐释具有戏剧性及选择性。
他的独特风格被其后许多画家继承。
这种聚光形成物象边线明确的明暗处理画风也被称为“卡拉瓦乔主义”。
首先卡拉瓦乔颠覆了理想美学传统,画面中充满了怪异的具有颓废色彩的男性,使人们无法获得确定的意义。
他以罗马街头最低下的衣着破烂肮脏的男女作为圣徒和英雄的模特儿,采用时装及现实背景,嘲弄着理想与崇高,制造了一种破坏气氛。
基督和圣徒都成了粗俗的下等人,流浪汉、农民、渔夫的形象进入神圣的殿堂,画中的人物因而被嘲讽为“粗野的自然人”。
模特儿充满了平民特征以及圣经文本注入到世俗生活的倾向,对欧洲绘画传统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其次,他的绘画强调人体体积的力度特征。
画中的人物几乎是真人等大,通常被置于画面的最前端,已强光照射,人物姿态似乎要超越画面。
戏剧因素始终与现实主义联系起来,以一种“不体面的、色情的东西”挑战道德传统,无情地戏弄人们的眼睛。
西班牙波德格涅斯风格十七世纪西班牙风行的绘画风格。
西方艺术观念举例子
西方艺术观念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其中一些例子是:
1.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5世纪至17世纪的艺术运动,在欧洲大陆兴起并发展。
它强调人文主义、追求现实主义和自然观察。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米开
朗基罗的《大卫像》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作品。
2. 印象派:印象派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
它突
破了传统绘画的规范,强调对光线、色彩和瞬间捕捉的观察。
莫奈的《睡莲》和雷诺阿的《舞蹈会》是印象派的代表作品。
3. 立体派:立体派是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艺术风格,以毕加索和布拉
克为代表。
立体派注重表现物体的多个视角,以独特的几何形状和抽象的处理方式展示事物。
毕加索的《亚娃-梵高夜间》和布拉克的《琴》是立体派的典型作品。
4. 极简主义:极简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强调形式的简洁、几何的结构和物质的纯粹性。
代表艺术家如唐纳德·杜兹、丹·弗拉瑟与日本建
筑师安藤忠雄。
极简主义的目标是通过最少的形式传达最大的信息。
这些例子只是西方艺术观念中的一小部分。
西方的艺术观念十分丰富和多样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涌现出了许多其他流派和风格。
艺术是不断演变和发展的,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艺术史探索各个时期的艺术发展与风格艺术的发展与演变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它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历程。
在艺术史中,不同的时期展现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探索各个时期的艺术发展与风格,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带你了解艺术史中脉络分明的重要时期。
古代艺术的繁荣与精湛古代艺术是人类创造力的最初展现,它承载了人类早期文明的种子。
古代艺术主要集中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和古罗马等地。
埃及艺术以宏伟的金字塔和庙宇为代表,强调永恒与神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美索不达米亚则以壁画和浮雕为主要艺术形式,展示了强大的统治者和他们的壮丽宫殿。
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则更加注重人物形象的真实和比例的优美,体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高度成就。
中世纪的宗教与宫廷艺术中世纪是一个宗教与宫廷统治盛行的时期,艺术被用于表达宗教信仰与统治者的权威。
宗教艺术是中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在基督教教会提倡下,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艺术形式都被用于描绘圣经中的故事和宗教主题,以及教堂装饰和礼拜仪式中。
中世纪宫廷艺术则以奢华和富丽堂皇的装饰为特点,展现了封建领主的财富和地位。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之巅文艺复兴是艺术史上的一大突破时期,它从15世纪开始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文艺复兴艺术打破了中世纪的束缚,回归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艺术形式达到了高度的创作与表现力。
代表这一时期的艺术大师有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等,他们以优美的造型、逼真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绘画技巧创作了众多杰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巴洛克艺术的宏伟与繁复巴洛克艺术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一种艺术风格,它以宏伟和繁复的装饰和造型为特点。
巴洛克艺术注重感官上的震撼和情绪的表达,它以富丽堂皇的建筑和壮观的雕塑为代表,同时也影响了绘画和音乐等领域。
巴洛克艺术主要在欧洲发展,代表性作品有巴洛克教堂和宫殿等建筑。
认识艺术的风格与流派艺术作为人类创造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有着丰富多样的风格与流派。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艺术风格与流派,帮助读者认识艺术的多样性与魅力。
一、古典主义风格古典主义是欧洲艺术中的一种风格,主要表现为追求完美与对称的审美观念。
古希腊与罗马古代艺术对其有很大影响,代表作品有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大卫》,以及帕拉第奥神庙等建筑。
二、文艺复兴风格文艺复兴是欧洲14至17世纪的一种艺术运动,主要表现为对古代文化的回归与重新解读。
代表画家有达·芬奇、拉斐尔等,代表建筑有意大利的圣彼得大教堂。
三、印象派流派印象派是19世纪末期法国的一种绘画流派,强调光与色彩的变化与效果。
代表画家有莫奈、马奈等,代表作品有《日出》、《睡莲》等。
四、现实主义风格现实主义强调对真实生活的描绘与描述,反对浪漫主义的虚构与夸张。
代表作家有巴尔扎克、马克·吐温等,代表作品有《荒原狼》、《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五、表现主义流派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的一种艺术流派,强调对内心感受与情感的表达。
代表画家克里姆特、莫迪利亚尼,代表作品有《吶喊》、《波本凶杀案》等。
六、抽象艺术风格抽象艺术摒弃了传统艺术对客观事物的描绘,而是注重对形式、色彩、线条等元素的表达。
代表画家有康定斯基、毕加索等,代表作品有《星夜》、《格尔尼卡》等。
七、后现代主义流派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批判与反思,追求多样性、破碎性与随机性的表现形式。
代表艺术家有安迪·沃霍尔、达米安·赫斯特等,代表作品有《象征消费者社会的肖像》、《分裂的个体》等。
以上只是艺术风格与流派中的一部分,每一种风格与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与价值。
通过对不同风格与流派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与理解艺术作品,丰富自己的审美与文化素养。
艺术的风格与流派不断演变与发展,新的风格与流派不断涌现。
在当代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前卫与实验性的作品,它们突破传统的束缚,以全新的视角与手法探索艺术的可能性。
17世纪到20世纪西方不同艺术风格
十七世纪欧洲强权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华享受,因此对建筑、音乐、美术也要求豪华生动、富于热情的情调。
十七世纪欧洲有新旧教的权力之争。
旧教势力用暴力镇压信徒,再积极利用艺术思想形态──巴洛克,去迷惑﹑征服人心。
巴洛克艺术不排斥异端的感官喜悦,亦忠实于基督教的世界观,故亦是“基督教化的文艺复兴”。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风格特点:一是豪华。
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二是它是一种激情艺术,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三是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四是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五是具有综合性,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
六是浓重的宗教色彩;
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
八优雅与浪漫
巴洛克艺术在各方面的表现:
建筑方面:柱子特别粗大,屋顶布满雕刻。
满足霸者心态,如路易十四时期所建筑凡尔赛宫雕刻方面:皱折阴影夸大浓烈,使得姿态夸张。
绘画方面:然虽同为中世纪之宗教画,但由于立足于自由主义之上,因此也在技术上充份的发挥洗练的功夫。
构图雄伟豪迈、色彩豪壮华丽富变化、明暗的阴暗对比深刻、线条极尽曲折,使人有极度夸张之感。
其它方面:画人物丰满健壮,且视女性化的柔弱艺术为禁物。
西班牙十字军东征的失败和好望角、新大陆的相继发现促使西、葡两国取代了意大利的地位,使得到了十七世纪,西班牙由文艺复兴运动转变成巴洛克艺术。
西班牙深受信奉「旧教」的影响,使得王室、教会仍持强大的势力,此异于意大利和法兰德斯,而在此对宗教的神秘感情与专制 . 君主的强大势力之下,所诞生的庄严的艺术便为「巴洛克艺术
到了18世纪法兰西民族热爱放纵和自由的天性就彻底的露出来了,这导致法国艺术开始挣脱古典主义风格的严格束缚,发展形成所谓的罗可可风格。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特点是: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
德国南部和奥地利洛可可建筑的内部空间显得非常复杂。
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
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
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变化万千,但有时流于矫揉造作。
室内墙面粉刷,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线脚大多用金色。
室内护壁板有时用木板,有时作成精致的框格,框内四周有一圈花边,中间常衬以浅色东方织锦。
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追求纤巧、精美又浮华、繁琐,别称为「路易十五式」,一度风靡欧洲。
洛可可风格的装饰多用自然题材作曲线,如卷涡、波状和浑圆体;色彩娇艳、光泽闪烁,象牙白和金黄是其流行色;经常使用玻璃镜、水晶灯强化效果。
19世纪是西方艺术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100年。
现实主义是19 世纪在西欧出现的与浪漫主义相对立的一种艺术思潮。
由于现实主义艺术家的作品大多对所处的社会的阴暗面进行揭露和批判,所以又被称为批判的现实主义。
19世纪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光与色方面,成为光与色的革命。
19世纪最重要的画派是印象派。
又称印象主义画派。
是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流行于欧洲的艺术创作思潮。
印象派绘画出现于1874年,这一年一群无名的年轻画家举办艺术展览会,其中有莫奈的《日出·印象》,被一保守派记者用来在文章中借以讽刺此画派,称之为“印象主义画家的展览会”,画派因此而得名。
印象主义以创新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反对古典主义、反对浪漫主义。
主张画家到室外,根据眼睛在阳光下直接观察事物的感受来作画,表现物体在阳光的照耀下色彩的微妙变化,开辟了绘画的新领域。
印象派画家从各个方面以新的视角真实地、科学地描绘客观世界,描绘画家身边的现实,表达自己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但是却舍弃了通过艺术来表达崇高理想的艺术家的社会职责,表现出颓废的一面。
在世界绘画发展史上,印象主义具有革新意义,开辟了绘画语言的新天地,为展示客观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提供了新的技巧,为艺术家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提供了新的可能,也拓展了艺术审美的新领域。
为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在艺术界里可以成为个性的解放时代。
20世纪西方艺术界出现了不少艺术派及各种艺术风格。
其中艺术派有:
野兽派:代表人物是马蒂斯。
其风格是用强烈的色彩,奔放粗野的线条,扭曲夸张的形体来表现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
立体派:代表人物是毕加索。
风格:把自然形体分解为几何切面,经夸张变形后重新组合;打破了传统的时空概念,表现形体内在的看不到的结构。
表现主义:代表人物是蒙克。
风格:表现了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背离,将现实变形的艺术现象,作为艺术家精神世界的独特表现。
达达派:代表人物是杜桑。
风格:作品用一种混乱的、幻想的、象征的、幻灭感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带有一种疯狂的破坏性。
超现实主义派:代表人物是米罗、马格利特、达利。
风格: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禁言乡融合。
抽象主义:代表人物是康定斯基、蒙德里安。
风格:摆脱造型艺术再现视觉感受的传统,把点、线、面视作为表现因素,使之变成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迪力夏提·艾木都拉
100130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