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凌空》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飞天”凌空》教案3 《“飞天”凌空》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体会新闻特写中文学手法的运用。
2.通过比较,认识新闻特写和消息的共同点和区别。
3.学习正面描述和侧面描述相结合来报道事实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体会本文在客观报道事实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进行正侧面和虚实结合来描述客观事实场面的手法和精选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体育赛事的报道中感受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新闻特写作品在保证真实、客观、及时地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文学手法的适度运用。
难点:体会正侧面描述和虚实结合等文学手法在新闻特写中的运用,体会新闻作品中真实客观和文学作品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趣引思飞天一直是人类的梦想,“飞天”这个词一直被人们用来喻指哪些特殊的美好的事物,比如宇宙飞船,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新闻作品中的运动员,用“飞天”这个形象来报道,想要传达哪些含义呢?我们通过读课文来寻找答案吧。
二、关于跳水世界杯跳水世界杯创办于1979年,是国际泳联举办的世界最高级别的跳水单项赛事,与世界游泳锦标赛和奥运会并称“世界跳水三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其中奥运年一般都与奥运测试赛合并。
该赛事影响大,参赛选手水平高,参加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众多,是国际跳水界的一次盛会,也是一次检验各国跳水训练水平的重大赛事。
中国也以6次举办该赛事成为该赛事举办次数最多的国家。
吕伟,20世纪80年代中国跳水队优秀运动员。
1982年、1986年连续获得亚运会女子跳台冠军,1987年世界杯跳水赛女子团体冠军成员。
三、初读课文,比较思考1.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凌.(líng)空翘.(qiáo)首酷似.(sì)潇洒..(xiāo sǎ)轻盈..(qīng yíng)由衷.(zhōng)—刹.(chà)那2.解释下列词语。
屏息敛声: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
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飞天凌空说课稿《飞天凌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飞天凌空》。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本文选取的是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夺冠的精彩瞬间。
作者以生动的笔触、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吕伟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跳水动作,字里行间洋溢着赞美之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课文被安排在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所选的新闻作品,均为典范之作。
学习本单元,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新闻体裁的接触相对较少,对新闻特写这种独特的新闻形式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掌握阅读新闻特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掌握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赏析,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国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新闻特写“落笔集中,突出一点”的特点,品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展现人物形象。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飞天”凌空教案优秀8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飞天”凌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明确新闻特写的一些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明确《飞天凌空》的结构内容,欣赏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文中旗下的运动之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朗读,欣赏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文中旗下的运动之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体会文章中优美而生动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侧面描写、对比烘托写法的运用。
难点:1.了解新闻特写的相关知识。
2.能够区别消息与特写,学习新闻特写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十米跳台运动员,你像一只轻捷的雏燕,架起娇健的翅膀凌空一跃,在蓝色的水池上方画出美丽的曲线,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飞舞的“飞天”,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今天我们就走进这篇特写,一睹“飞天”女将吕伟的风采。
二、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
思考: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刻画的?明确:(1)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
(2)课文抓住吕伟跳水动作来细致刻画的。
2.学生自读课文。
思考: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试着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来源:学科网ZXXK]明确:(1)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
(2)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吕伟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准备跳水。
第二部分(2~4):细致刻画吕伟起跳、腾空、入水的跳水动作。
第三部分(5~8):写了观众的反应和赞叹以及现场的气氛。
三、感受语言魅力在文中第二部分,用诗画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魁的精彩瞬间,字里行间,洋溢着动态美,请同学们认真读2~4段,品味动词的精妙之处。
明确:第二段中“轻舒双臂”“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对吕伟起跳、飞天的动作进行细致的刻画,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轻柔、优美、舒展,充满了动态美。
“飞天”凌空:中学生技能大赛说课稿一、引言本次说课将介绍一项校内外热门的比赛——中学生技能大赛中的“飞天”凌空。
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技能竞赛,要求选手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难度不断提高的飞天动作。
本文将从比赛背景、比赛规则、比赛技巧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以期帮助参赛选手更好地了解比赛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比赛背景“飞天”凌空是中学生技能大赛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旨在考察选手的身体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半数以上的道具来自魔术道具网等网站,考场上经过现场抽签,选手需凭借自己的实力随机挑选三种比赛道具进行表演,有些道具需要进行多项操作才能表演完成,而规则极为严格,特别需要技巧和耐心的是在比赛时官方只会有一次机会让你完成你进行的比赛。
参与比赛的学校属于全国各地,以高中生为主,比赛共计分五级,由简化到复杂,对参赛选手的身体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比赛增加了更多的挑战性。
同时,比赛也为有志于魔术或跳跃技巧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平台,展示自己的才华。
三、比赛规则1.选手自选三种比赛道具进行表演,其中至少要包括一种踩高跷以及不少于两种难度不同的空中动作。
2.比赛时间为3-5分钟,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的道具表演。
3.比赛时选手必须穿戴统一颜色的运动鞋和合适的运动服装,不得戴眼镜、手表或任何金属首饰。
4.评分根据选手完成动作的难度与精度、音乐的安排与配合、表演时的出场顺序以及形象仪表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判,选手在表演过程中不能犯错。
5.比赛采取淘汰制,获得最高得分的选手将晋级下一轮比赛。
四、比赛技巧1.充足的准备时间参赛选手需要提前做好准备,熟悉所选道具的特点和使用技巧,对于每种道具表演需要进行多次练习,还可以进行训练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更好地了解自己能够完成哪些动作。
2.深入理解规则参赛选手需要仔细阅读比赛规则并进行深入理解,掌握规则并遵循规则,避免在比赛中犯规而被扣分。
3.选手表现风格的个性化选手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技能进行表演风格的选择,将个人特色融入到表演中。
《“飞天”凌空》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特写的能力。
2.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特写的内容和主旨。
3.感受中国运动员的拼搏精神。
【教学重点】
把握新闻特写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特写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运动员的拼搏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新闻,辨明字音及词义,积累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引导学生把握新闻特写的内容与主旨。
【数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吴敏霞的跳水短片。
同学们都知道吴敏霞成为中国奥运史上首位女性奥运“五金”冠军,可是同学们知不知道,早在1982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9届亚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吕伟就获得了10米高台跳水赛冠军,震惊世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闻特写《“飞天”凌空》,来重温当年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检查预习
主要检查学生对生字、生词的掌握情况。
三、知识简介
简单介绍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
(课件展示)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学生听读,注意体会文章的情感。
2.学生试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气势。
3.点名读,师生评价,明确朗读要领。
4.让学生认真读课文,看新闻详细记录了哪个画面,并复述画面。
5.感受中国运动员的拼搏精神。
五、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课文,总结作者描写夺冠画面的方法。
2.体会本新闻特写语言的生动性。
“飞天”凌空一、话题引入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解的主题是《“飞天”凌空》。
这是一部以空中飞行为主题的电影,影片将通过精彩的剧情和惊险刺激的画面,展现主人公驾驶飞机飞越险峻山脉、穿越林海和风暴等场景的壮丽景象。
本次讲解将从影片的故事情节、影片的特点以及对影片的个人观点进行介绍,希望能让大家对这部电影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影片故事情节《“飞天”凌空》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科幻世界中,讲述了一位名叫杰克的年轻人的冒险旅程。
杰克有着对飞行的狂热爱好,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他得到了一架能够凌空飞行的特殊飞机。
为了寻找失散的家人,杰克踏上了一场惊险刺激的冒险之旅。
在旅途中,杰克遭遇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他必须驾驶飞机穿越险峻的山脉,穿越茫茫林海,乘风破浪闯过风暴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杰克不仅要面对自然环境的考验,还要应对各种危险和敌人的阻挠。
最后,经过一番艰辛的努力,杰克找到了失散的家人,并成功带领他们一起回到了家乡。
整个冒险之旅的经历使得杰克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同时也加深了他和家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三、影片特点1.高度紧张刺激:影片中扣人心弦的战斗场面和惊险刺激的飞行场景,能够给观众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这种紧张刺激的氛围能够让观众更加投入到故事中,加强与角色的共鸣。
2.精美的视觉效果: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特效技术,如逼真的飞行画面、夸张的爆炸场面等等,营造出一个炫目的科幻世界。
这种精美的视觉效果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强观影的乐趣。
3.情感的温暖和触动:虽然影片以动作场面为主,但故事情节中也融入了许多温情的元素,如家庭之间的亲情、勇敢追求梦想的精神等等。
这些情感因素能够让观众在感受到刺激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丝温暖和触动。
四、个人观点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我非常喜欢《“飞天”凌空》这部电影。
首先,影片的故事情节非常吸引人,能够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科幻世界。
其次,影片的画面和特效非常精美,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最后,影片所传递的情感也非常打动人心,让人在观影的同时也能够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飞天”凌空》说课稿
一、说教科书
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新闻内容,把握各自特点,学习读新闻的方法;养成阅读新闻的好习惯,注重社会会生活和新闻本身的发展,注意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
二、说学情
新闻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无论是文体特点还是结构学生都比较陌生,所以要慢慢的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
2.能够区分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异同。
3.感受我们国家跳水运动员的风采,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
2.能够区分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异同。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飞天”图片,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图片。
2、思考:图片可用于描述生活中的哪些详细的场景?
(二)、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2、明确重点词语含义。
翘首屏息如梦初醒眼花缭乱
(三)品读课文,赏析内容
1、听课文朗读,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哪些语段详细阐述了“飞天”的形象?
明确:吕伟跳水之前的场面,吕伟跳水动作全过程,吕伟跳水后观众的反应和裁判评分等情况。
文章1段,5-8段详细阐述飞天形象。
2、再读。
一条龙接读课文,吕伟跳水给你怎样的感受?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并说明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
3、三读课文。
齐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描绘吕伟跳水的过程的?默读批注,能够从选词、修辞手法等角度实行品析。
示例:①“轻舒”“举起”“一蹬”“飞去”四个动词,把吕伟起跳的轻巧灵动生动详细地描绘出来。
②“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吕伟比作凌空翔舞的“飞天”,生动形象地写出吕伟形体优美、动作轻盈,宛如天仙凌虚蹈空。
③“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这里使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如梦初醒”写出了观众被吕伟优美的跳水动作所陶醉,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写出观众被吕伟的表演征服,用鼓掌和欢呼表达由衷的赞赏。
这样的手法,把气氛推向高潮,让读者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精神享受。
提问2:吕伟跳水动作连贯流畅,全程只有1.7秒,但作者却解说得十分清楚,这里使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
明确:吕伟完成跳水动作仅仅瞬间的事,想要解说清楚十分困难,所以,作者采用了动作分解的写作技巧,把完整连贯的跳水动作分解为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逐一刻画,犹如慢镜头回放,精彩地再现了跳水的全过程,让读者仿佛亲眼看见一般。
4、四读课文。
思考哪些语段不是写“飞天”凌空的?能否去掉?
(不能。
跳水前的场景描写,特别是对白云和飞鸟的描写,是用白云和飞鸟的动来衬托吕伟的静。
跳水后观众的反应以及裁判的评分等,是侧面表现吕伟跳水动作的完美。
)
5、作为中国人,你有怎样的感受?
对运动员吕伟为国争光的赞美,为中国有这样优秀的跳水运动员而自豪,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品读课文
1、改写
使用已学过的消息知识,提取信息,将文本改成消息。
2、展示
多媒体显示:
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
新华社新德里11月24日电 11月24日,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技压群芳,一举夺魁。
新德里跳水运动馆,10米跳台跳水比赛进入白热化状态。
八名各个国家选手按照次序登台比赛。
4轮比赛过后,中国姑娘吕伟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一。
第五轮比赛,选手们纷纷上了难度。
吕伟这最后一轮选择的动作是“5136”,这是跳水比赛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
只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
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
完美的表现,裁判给了9.5分的高分。
凭借着这个跳,吕伟获得第9届亚运会10米跳台跳水赛金牌。
提问6:请仔细阅读上面的消息,说说这则消息和课文的异同,真正掌握消息和新闻特写各自的文体特点。
明确:同:这则消息和课文写的都是同一事件——吕伟夺冠,都具有真实、简要、迅速的特点。
异:这则消息侧重吕伟夺冠的经过,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语言准确精练。
而课文侧重描写吕伟最后一跳之美,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语言生动形象。
由此可见,消息和特写的共同点是:简要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不同点是:消息往往则要地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特写主要抓住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段展开。
小练笔:学习课文的写法,选择发生在学校的一件事,写一篇特写。
《“飞天”凌空》说课稿
张
庆
中
学候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