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企[2009]242号-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及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10
职工福利费列支范围内容参考财务与会计的相关规定,企业职工福利费的使用范围主要有以下方面:1.职工困难补助费;2.职工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的医药费,本单位医疗部门的全体医务工作人员工资和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就医路费等;3.本单位职工食堂、浴室工作人员的工资和食堂炊事用具的购买、修理费用等;4.本单位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工资、费用,以及托儿所、幼儿园设备的购置和修理等费用;5.职工个人福利补贴:职工个人福利补贴是指为解决职工某些带有特殊性的生活困难,由企业以货币形式提供给个人的一种补充收入。
一般有职工探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职工上下班交通费补贴、职工冬季宿舍取暖补贴以及其他一些补贴。
6.企业为职工向商业机构购买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7.企业自办农副业生产的开办费和亏损补贴;8.按照国家规定由职工福利基金开支的其他支出;9.结余的职工福利费还可用于职工宿舍(包括集体宿舍和家属宿舍)及文化娱乐设施。
职工福利费按实际发生额记账,不同于原来的提供,原来按规定比例提取是不需要发票的,可现在发生福利费事项时,是否必须凭合法发票列支是纳税人目前十分关注的。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合理性原则,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合理性的解释:“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职工福利费属于企业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要对具体事项具体对待。
如:职工困难补助费,只要是能够代表职工利益的决定就可以作为合法凭据,合理的福利费列支范围的人员工资、补贴是不需要发票的,对购买属于职工福利费列支范围的实物资产和发生对外的相关费用应取得合法发票。
职工福利费扣除范围变化政策解读2010-8-26 11:9赵琪【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2009年11月财政部印发了《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与此前《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相比,财企[2009]242号通知对企业职工福利费相关问题进一步明确。
财会类价值文档精品发布!详解交通费补贴、交通费报销的会计与税务处理[会计实务优质文
档]
企业为职工提供交通费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呢?实务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会计处理
政策依据:根据《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第二条的规定,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企业发生的相关支出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
实务处理:由此可见,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公司按月按标准支付给职工的交通补贴应当计入职工工资处理,即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凭票报销的交通费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核算。
二、企业所得税处理
政策依据: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的规定,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由此可见,企业支付职工交通费用,是属于企业所得税中的“职工福利费”范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
误餐费、通讯费、车辆费、福利费及其他补贴等有关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未完待续)一、相关法规文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主席令第85号)(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9号)(三)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四)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8号)(六)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取得补贴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6]245号)(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089号)(八)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误餐补助范围确定问题的通知(财税【1995】82号)(九)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058号)(十)(十一)二、误餐费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089号)规定,误餐补助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税。
1995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误餐补助范围确定问题的通知》(财税[1995]82号)对误餐补助作了进一步明确:国税发[1994]089号文件规定不征税的误餐补助,是指按财政部门规定,个人因公在城区、郊区工作,不能在工作单位或返回就餐,确实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据实际误餐顿数,按规定的标准领取的误餐费。
一些单位以误餐补助名义发给职工的补贴、津贴,应当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三、通讯费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058号)关于个人取得公务交通,通讯补贴收入征税问题规定,个人因公务用车和通讯制度改革而取得的公务用车,通讯补贴收入,扣除一定标准的公务费用后,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误餐补助的会计分录处理【会计实务经验之谈】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和《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有关规定,可以认定其具有工资性质,应在应付职工薪酬-工资,会计科目中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定的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职工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财企[2009]242号第二条规定,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企业发生的相关支出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但根据国家有关企业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统一规定,不得再为职工购建住房。
企业给职工发放的节日补助、未统一供餐而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应当纳入工资总额管理。
通过以上文件规定,可见企业给职工发放误餐补助,实际是支付给职工一定金额的货币补贴,是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并不是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不符合职工福利费中的相关规定,无论是直接发放给个人,还是个人提供票据报销后支付,都已形成对劳动力成本进行“普惠制”定期按标准补偿的机制,具有工资性质,企业要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
企业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误餐补助确认为负债,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一是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误餐补助,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二是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误餐补助,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三是上述一和二之外的其他误餐补助,计入当期损益。
职工福利费的财税处理浅析高畅龙江银行哈尔滨分行企业在进行福利费的财税处理中,常常遇到一些模棱两可的开支项目,难以清晰判断是否属福利费范畴,及其在财务口径与税务口径的处理上,存在何种差异。
本文通过对福利费各项明细内容的财税对比分析,希望能为财务人员提供一些参考,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一、职工福利费的概念职工福利费是企业为职工提供的福利待遇支出。
根据财政与税务相关文件规定,大体范围界定如下:应计入职工福利费的项目包括非货币性集体福利与归属于福利费范畴的各项现金补贴;不应计入职工福利费的项目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补充养老及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以上几点大体上概括出福利费的适用范围,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具体内容还需要进一步详析。
二、福利费财税详析1.归属于福利费范畴的各项现金补贴。
1.1医疗卫生保健福利。
(1)财政相关规定,根据《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以下简称“财企[2009]242号文件”)规定,职工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暂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职工疗养费用,属于福利费范畴。
(2)税务相关规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以下简称“国税函[2009]3号文件”)的规定,福利费包括上述除“职工疗养费用”外的全部医疗支出。
因此在“职工疗养费用”项目上,财政与税务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差异。
(3)差异分析,从财务的角度上,“职工疗养费用”是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一项集体福利,但从税务的角度看,税务局可能会认为该项支出是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支出,而不允许所得税前扣除。
1.2离退休人员的统筹外费用。
(1)财政相关规定,根据财企[2009]242号文件规定,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包括离休人员的医疗费及离退休人员其他统筹外费用,属于福利费范畴。
财政部企业司有关负责人就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政策答记者问2009年11月12日,财政部印发了《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以下简称《通知》)。
日前,财政部企业司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通知》出台的背景主要是什么?答: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普遍实行低工资制,同时在工资之外,辅以其他多种形式的福利待遇。
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从企业成本(费用)中计提职工福利费,是长期以来与工资总额管理制度并行的一项分配制度。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以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欠缺和“低工资”为背景建立的“高福利”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企业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
因此,2006年新修订的《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41号)取消了企业职工福利费按标准提取的政策,要求企业据实开支职工福利费。
当前,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企业职工福利费与工资及其他成本费用边界不清。
有些企业随意调整职工福利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既有人工成本无序增长,侵蚀国家税基,侵害企业投资者权益的情况,也有任意压缩开支而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情况。
二是部分企业职工福利费发放或支付不合理,扩大了社会收入分配差距。
据2008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财务决算反映,中央企业人均福利费支出为3387元,占工资总额的7%,其中最高的企业人均福利费支出为4.46万元,占工资总额26%,最低的企业人均福利费支出为149元,仅占工资总额0.6%。
企业职工福利费是人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分配。
因此,企业应当规范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维护正常的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各方合法权益。
问:《通知》对企业职工福利费制度的改革方向是什么?答:在《企业财务通则》对企业职工福利费制度进行实质性改革的基础上,《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企业职工福利费制度改革的方向:一是控制职工福利费在职工总收入中的比重。
相对于工资薪酬,职工福利只是企业对职工劳动补偿的辅助形式。
离退休干部书报杂志费的账务处理
【问题】
给离退休干部订的书报杂志如何核算?发票的订阅单位是开单位名称还是个人名称?
【解答】
根据《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规定,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作为职工的延期福利,财务处理时可以作为职工福利费列支,支出时应该有费用真实发生的凭据或收款人签收证明,发票抬头为单位还是职工个人不影响该费用的列支。
提示:《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没有将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明确为福利费。
职工福利费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职工福利费管理,根据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有关规定,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暂行办法所称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费用支出。
第三条企业职工福利费管理遵循以下原则:(一)制度健全。
企业应当依法制定职工福利费的管理制度,明确职工福利费开支的项目、标准、审批程序、审计监督。
(二)标准合理。
国家对企业职工福利费支出有明确规定的,企业应当严格按国家标准执行;国家没有明确规定的,企业要严格按照职工福利费项目制订合理标准。
(三)管理科学。
企业应当统筹规划职工福利费开支、使用,实行预算控制和管理。
(四)核算规范。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当按规定进行明细核算,准确反映福利费开支项目和金额。
第二章职工福利费的项目设置第四条职工福利费主要包括如下的开支项目:(一)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1.卫生保健方面的项目:(1)企业统一安排的职工体检及疗养费用;(2)国家政策范围内的职工因公外地就医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费用。
2.职工生活方面的项目:(1)企业自办职工食堂经费支出;(2)未办职工食堂统一供应午餐支出;(3)防暑降温费用等。
(二)企业内设集体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
(三)职工困难补助,或者企业统筹建立和管理的专门用于帮助、救济困难职工的基金支出。
(四)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支出。
包含离休人员的医疗费及离退休人员其他统筹外费用。
企业重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过程中,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五)按规定发生的其他福利费,包括:(1)丧葬补助费;(2)抚恤费;(3)职工异地安家费;(4)独生子女费;(5)探亲假路费。
以及符合国家关于企业职工福利费定义和规定,但没有包括在本暂行办法各条款项目中的其他支出。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会计核算的标准1、《财企[2009]242号》六、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一)制度健全。
企业应当依法制订职工福利费的管理制度,并经股东会或董事会批准,明确职工福利费开支的项目、标准、审批程序、审计监督。
(二)标准合理。
国家对企业职工福利费支出有明确规定的,企业应当严格执行。
国家没有明确规定的,企业应当参照当地物价水平、职工收入情况、企业财务状况等要求,按照职工福利项目制订合理标准。
(三)管理科学。
企业应当统筹规划职工福利费开支,实行预算控制和管理。
职工福利费预算应当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后,纳入企业财务预算,按规定批准执行,并在企业内部向职工公开相关信息。
(四)核算规范。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当按规定进行明细核算,准确反映开支项目和金额。
七、企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履行内部审批程序后,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规定进行核算,并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中按规定予以披露。
2、《国税函〔2009〕3号》三、关于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一)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二)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三)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四、关于职工福利费核算问题?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该单独设置账册,进行准确核算。
职工食堂发票问题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饭餐补贴)纳税处理方法职工午餐问题是每个企业都要涉及的。
受企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有的企业设有内部食堂,有的企业直接给员工发放午餐补贴,有的则采取与餐馆合作的方式提供午餐。
无论哪种形式,午餐费用如何做账、纳税是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三条明确把职工食堂经费补贴确定为企业职工福利费的一项内容。
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第一条同样将自办职工食堂经费补贴或未办职工食堂统一供应午餐支出作为职工福利费的核算内容。
同时,财企〔2009〕242号文件第二条第二款特别指出,未统一供餐而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并不是职工福利费核算内容,应当纳入工资总额管理。
实务处理中,很多纳税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与职工食堂相关的补贴或支出,除了因员工就餐支付的伙食性补贴外,食堂本身购置餐具等支出是否属于职工福利费?如何界定自办食堂?列支的票据如何掌握?未统一供餐而按月发放给职工个人的午餐费补贴属于工资,那员工个人凭发票报销的餐费是否属于职工福利费?结合现行政策,本文就纳税人关注的这些问题一一进行解释。
一、与职工食堂相关的补贴或支出包括哪些?与职工食堂相关的补贴或支出的内容,现行法规中并没有进一步细化,通常理解为补贴的对象或者补贴资金流入方向为职工食堂,就可以认定为是与职工食堂相关的补贴或支出。
二、如何界定自办食堂?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采取法人所得税制,《企业所得税法》下的自办职工食堂身份的界定应该遵循这一原则。
也就是说,自办职工食堂应该只是法人企业内部的一个服务机构,本身不具备企业法人资格。
三、列支的票据如何掌握?实务处理中,纳税人关注最多的就是票据的列支问题。
与职工食堂相关的补贴或支出应取得什么样的单据,与补贴或支出的方向紧密相关。
通常有以下:1.依法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的内部职工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