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初中文言文常用字及注释+文言文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15
中考文言文加点字解释训练及答案1. 求中考文言文必考150个常用加点字(一)之 1. 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①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 2. 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
如: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助词,舒缓语气,不译。
如:①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③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①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4)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① 何陋之有?(《陋室铭》)② 宋何罪之有?(《公输》) 3. 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辍耕之垄上。
(二)而主要作连词用,(1)可以表示顺接连词,包括并列关系,修饰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
一般不译。
如: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 环而攻之而不胜。
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2)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① 人不知而不愠。
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 环而攻之而不胜。
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三)其1. 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①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初中七年级文言文注释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学而时习之”中“时”的意思是()A. 时常B. 按时C. 有时D. 某时答案:B解析:“学而时习之”中“时”指按时。
2. “吾日三省吾身”中“省”的意思是()A. 节省B. 反省C. 探望D. 省略答案:B解析:“省”在此处意为反省。
3. “温故而知新”中“故”的意思是()A. 缘故B. 旧的知识C. 所以D. 故意答案:B解析:“故”指旧的知识。
4. “人不知而不愠”中“愠”的意思是()A. 生气B. 怨恨C. 恼怒D. 温和答案:A解析:“愠”指生气、恼怒。
5. “传不习乎”中“传”的意思是()A. 传授B. 传递C. 老师传授的知识D. 传说答案:C解析:“传”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6. “有朋自远方来”中“朋”的意思是()A. 朋友B. 志同道合的人C. 同学D. 亲人答案:B解析:“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7. “可以为师矣”中“为”的意思是()A. 作为B. 成为C. 因为D. 被答案:B解析:“为”指成为。
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好”的意思是()A. 美好B. 喜好C. 优秀D. 友好答案:B解析:“好”指喜好。
9. “饭疏食饮水”中“饭”的意思是()A. 米饭B. 吃饭C. 煮饭D. 干粮答案:B解析:“饭”作动词,意为吃饭。
10. “曲肱而枕之”中“肱”的意思是()A. 胳膊B. 大腿C. 肩膀D. 后背答案:A解析:“肱”指胳膊。
11. “逝者如斯夫”中“逝”的意思是()A. 消逝B. 去世C. 流逝D. 离开答案:C解析:“逝”指流逝。
12. “三军可夺帅也”中“夺”的意思是()A. 夺取B. 改变C. 抢走D. 丧失答案:B解析:“夺”指改变。
13. “匹夫不可夺志也”中“匹夫”的意思是()A. 普通人B. 有勇无谋的人C. 一匹马D. 丈夫答案:A解析:“匹夫”指普通人。
14. “博学而笃志”中“笃”的意思是()A. 忠实B. 坚定C. 厚重D. 病重答案:B解析:“笃”指坚定。
中考语文文言文16篇重点字词分类集录(一)课标文言文16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语录》)“说”通“悦”,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语录》)“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3.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辩”通“辨”,辨别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6.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乡”通“向”,从前7.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增加18.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不顺9.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10.小惠未徧.(《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普遍1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1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_“阙”通“缺”,断缺1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通“饲”,喂14.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表现(或:显露)15.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通“才”,才能16.其真无马邪.(《马说》)2“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17.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18.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嘱托19.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支”通“肢”,肢体,肢干20.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被”通“披”,穿21.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孰”通“熟”,仔细(二)课标文言文16篇常考一词多义1.安(1)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怎么,哪里(2)衣食所安.(《曹刿论战》)有“养”的意思3(3)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逸2.备(1)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详尽(2)右备.容臭(《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佩带3.蔽(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遮挡,遮盖(2)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4.薄(1)薄.暮冥冥(《岳阳楼记》)迫近(2)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轻视,看不起4(1)不以千里称.也(《马说》)著称(2)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称赞6.出(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国外;在外面,指国外(2)水落而石出.者(《醉翁亭记》)露出(3)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说(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生长出来(5)不复出.焉(《桃花源记》)出去(6)皆出.酒食(《桃花源记》)5(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出来7.传(1)传.不习乎(《孔子语录》)老师传授的知识(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传来8.辞(1)停数日,辞.去(《桃花源记》)告辞,辞别(2)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言语9.从(1)战则请从.(《曹刿论战》)/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跟随,跟从(2)民弗从.也(《曹刿论战》)6_依从,听从(3)客从.外来(《邹忌讽齐王纳谏》)/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自,由(4)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向,跟10.常(1)常.有高猿长啸(《三峡》)经常(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普通11.当(1)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节选)》)_在,在……时候(2)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当今,现在(3)当.奖率三军(《出师表》)7应当,应该(4)今当.远离(《出师表》)将要12.道(1)伐竹取道.(《小石潭记》)道路(2)策之不以其道.(《马说》)正确的方法(3)以咨诹善道.(《出师表》)道理(4)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讲,说(5)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节选)》)_学问13.得(1)二者不可得.兼(《鱼我所欲也》)得到,获得8(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领会,体会(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跟“无”构成固定副词组合,译为“怎能不,怎能没有”(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办到(5)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能够,可以14.动(1)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动弹(2)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使……惊动(3)佁然不动.(《小石潭记》)活动,移动15.发(1)有时朝发.白帝(《三峡》)9出发(2)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起,指被任用(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表现,显露(4)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开放(5)苍颜白发.(fà)(《醉翁亭记》)头发16.伐(1)伐.竹取道(《小石潭记》)砍伐(2)齐师伐.我(《曹刿论战》)讨伐,攻打17.分(1)今天下三分.(《出师表》)分开,分裂10(2)必以分.人(《曹刿论战》)分给(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fèn)也(《出师表》)职分,本分(4)自非亭午夜分.(《三峡》)半(夜分:半夜)18.奉(1)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侍奉(2)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接受(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供养19.拂(1)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违背(2)参差披拂.(《小石潭记》)11飘动(3)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弼”,辅佐20.复(1)而复.问其妾曰(《邹忌讽齐王纳谏》)/复.行数十步(《桃花源记》)再,又_(2)兴复.汉室(《出师表》)恢复,还原(3)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回答21.故(1)故.渔者歌曰(《三峡》)[2013]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故.虽有名马(《马说》)所以,因此(2)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原因,缘故12(3)温故.而知新(《孔子语录》)学过的知识22.观(1)余因得遍观.群书/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阅读(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看(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景象_(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观赏_23.归(1)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归依(2)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聚拢(3)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13返回,回去24.国(1)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国都(2)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国家25.过(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过错_(2)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犯错误(3)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过于,太26.和(1)必能使行阵和.睦(《出师表》)和睦,协和_(2)政通人和.(《岳阳楼记》)14和乐(3)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暖和(4)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和煦27.后(1)数月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在……之后(2)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后来(3)前者呼,后.者应(《醉翁亭记》)后面28.患(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担忧,忧虑(2)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祸患,灾难15(1)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或许,也许(2)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或.王命急宣(《三峡》)有时30.及(1)及.郡下(《桃花源记》)到,至(2)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比得上(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和,与31.极(1)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到极点(2)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16(3)此乐何极.(《岳阳楼记》)尽头,穷尽(4)南极.潇湘(《岳阳楼记》)尽,这里有远通的意思32.加(1)弗敢加.也(《曹刿论战》)虚报(2)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益处33.间(1)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参与(2)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期间,时候(3)遂与外人间.(jiàn)隔(《桃花源记》)断绝,隔绝17(4)时时而间.(jiàn)进(《邹忌讽齐王纳谏》)间或,偶然(5)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中间,当中34.见(1)才美不外见.(xiàn)(《马说》)_通“现”,表现(或:显露)(2)曹刿请见.(《曹刿论战》)召见,接见(3)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拜见,进见(4)明灭可见.(《小石潭记》)/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看见,看到35.尽(1)林尽.水源(《桃花源记》)尽头(2)进尽.忠言(《出师表》)18穷尽(3)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竭尽(4)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吃完36.景(1)四时之景.不同(《醉翁亭记》)景色(2)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日光37.居(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停留(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处在,处于38.举(1)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19推荐,推举(2)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被选拔,被任用39.具(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详细地(2)百废具.兴(《岳阳楼记》)通“俱”,全,皆40.绝(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与人世隔绝的(2)沿溯阻绝.(《三峡》)隔绝,隔断(3)哀转久绝.(《三峡》)消失(4)往来而不绝.者(《醉翁亭记》)断,断绝20(5)绝.多生怪柏(《三峡》)极,非常41.开(1)连月不开.(《岳阳楼记》)放晴(2)豁然开.朗(《桃花源记》)开阔,宽阔(3)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扩大(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21散开,消散42.可(1)手指不可.屈伸(《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可以,能够(2)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大约(3)可.爱者甚蕃(《爱莲说》)值得43.空(1)浊浪排空.(《岳阳楼记》)天空(2)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消散(3)空.谷传响(《三峡》)空旷的(4)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22在空中(5)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使……贫困44.乐(1)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节选)》)高兴,快乐_(2)山水之乐.(《醉翁亭记》)兴趣,乐趣(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语录》)以……为乐趣(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享乐45.临(1)执策而临.之(《马说》)面对(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居高面下,由上看下23(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将要,快要(4)临.溪而渔(《醉翁亭记》)到,靠近46.良(1)良.多趣味(《三峡》)实在(2)此皆良.实(《出师表》)善良(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肥沃,好47.论(1)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判定,评定(2)每与臣论.此事(《出师表》)谈论,议论(3)无论.魏晋(《桃花源记》)24说48.乱(1)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扰乱(2)吾视其辙乱.(《曹刿论战》)杂乱,错乱(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桃花源记》)动乱,战乱49.明(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出师表》)严明,明察(2)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圣明,英明(3)庭下如积水空明.(《记承天寺夜游》)透明(4)明.灭可见(《小石潭记》)明亮25(5)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明媚(6)明.日徐公来(《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50.名(1)名.之者谁(《醉翁亭记》)取名,命名(2)有仙则名.(《陋室铭》)出名(3)故虽有名.马(《马说》)出名的,著名的51.能(1)未能.远谋(《曹刿论战》)能够(2)虽有千里之能.(《马说》)才能,能力(3)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26能干,有才能52.清(1)回清.倒影(《三峡》)清波(2)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凄清(3)香远益清.(《爱莲说》)清芬53.请(1)曹刿请.见(《曹刿论战》)请求(2)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请教54.穷(1)欲穷.其林(《桃花源记》)动词,穷尽(2)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27形容词,穷尽(3)穷.冬烈风(《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深(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贫穷55.求(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探求(2)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希求,追求(3)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请求(4)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要求56.阙(1)略无阙.处(《三峡》)[2013]_通“缺”,断缺28(2)必能裨补阙.漏(《出师表》)缺点57.屈(1)猥自枉屈.(《出师表》)委屈(2)手指不能屈.伸(《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弯曲,与“伸”相对58.若(1)烨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好像(2)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及,比得上(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如果,假如59.善(1)以咨诹善.道(《出师表》)好的29(2)王曰:“善.。
最新中考初中文言文语法+文言文练习题中考的文言文啊,那可是不少同学头疼的一部分呢!不过别怕,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初中文言文语法和练习题,保准让你有所收获。
先来说说文言文语法吧。
咱们都知道,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语法上有不少差别。
就拿词类活用来说,这可真是个有趣又有点让人挠头的点。
比如说“名词作动词”,“蹄之”里的“蹄”,本来是名词“蹄子”,在这儿就变成动词“用蹄子踢”啦。
再比如“使动用法”,“无案牍之劳形”中的“劳”,就是“使……劳累”的意思。
这些语法现象,要是不搞清楚,读文言文的时候可就容易迷糊啦。
还有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像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等等。
“陈胜者,阳城人也”这就是个典型的判断句,“何陋之有”则是宾语前置的倒装句。
同学们是不是有时候会被这些句式绕晕呢?记得我之前教过一个学生,叫小明。
刚开始学文言文的时候,他对这些语法简直是一头雾水。
有一次做练习题,碰到一句“吾谁与归”,他愣是没看出来这是个宾语前置句,还跑来问我:“老师,这句子怎么这么别扭呢?”我给他一解释,他恍然大悟,那表情,就像是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
从那以后,他学文言文语法就特别用心,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那接下来咱们就看看文言文练习题。
做练习题可是巩固语法知识的好办法哦!比如说,给你一段文言文,让你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这时候就得用上咱们学的词类活用啦。
再比如,让你判断某个句子是什么句式,这就要考验你对特殊句式的掌握程度了。
给大家举个例子,有这么一道题:“能谤讥于市朝”,让你说出它的句式。
这其实是个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该是“能于市朝谤讥”。
要是没搞清楚状语后置这个语法点,可就容易答错啦。
还有一种常见的题型,就是翻译句子。
这不仅要求你懂语法,还得准确理解字词的意思。
比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的时候就得注意“以”字的用法和“互文”的修辞手法。
同学们在做练习题的时候,可别一看到不会的就着急。
要静下心来,回想一下咱们学过的语法知识,结合上下文去理解。
初中八年级文言文注释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下列句中“之”字解释为“助词,的”的是()A. 忘路之远近B. 渔人甚异之C. 具答之D. 处处志之答案:A解析:A 选项“忘路之远近”中“之”是“助词,的”;B 选项“渔人甚异之”中“之”是代词,指桃花源的景象;C 选项“具答之”中“之”是代词,指桃花源中人们的问题;D 选项“处处志之”中“之”是助词,无实义。
2.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中“乃”的意思是()A. 于是B. 才C. 竟然D. 是答案:C解析:“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中“乃”是“竟然”的意思。
3.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绝境”的意思是()A. 没有出路的境地B. 与世隔绝的地方C. 危险的地方D. 绝望的境地答案:B解析:在这句话中,“绝境”指与世隔绝的地方。
4.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中“具”的解释是()A. 详细B. 具备C. 工具D. 全都答案:A解析:“具”在此处是“详细”的意思。
5. “便要还家”中“要”的读音和意思是()A. yāo ,邀请B. yào ,要求C. yāo ,重要D. yào ,需要答案:A解析:“要”读“yāo”,意思是“邀请”。
6. “不足为外人道也”中“足”的意思是()A. 足够B. 值得C. 满足D. 脚答案:B解析:“足”在此句中是“值得”的意思。
7. “屋舍俨然”中“俨然”的意思是()A. 整齐的样子B. 庄严的样子C. 好像D. 然而答案:A解析:“俨然”指整齐的样子。
8.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黄发”指()A. 老人B. 小孩C. 年轻人D. 中年人答案:A解析:“黄发”指老人。
9. “寻向所志”中“寻”的意思是()A. 寻找B. 不久C. 顺着D. 随即答案:A解析:“寻”在此处是“寻找”的意思。
10. “欣然规往”中“规”的意思是()A. 计划B. 规矩C. 圆规D. 规定答案:A解析:“规”是“计划”的意思。
部编版七一九年级常用文言词语归纳(通假字、多义词)(一)通假字年例句本字通假字解释出自课文级七年尊君在不不否句末表语气的语气闻,《陈太丘与友期行》级上可译为“吗',不亦说乎说悦愉快《<论语>寸:二范》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论语>十二亲》其人舍然大喜舍释解除,消除《杞人忧天》七年对镜帖花黄帖贴贴上《木兰诗》级下但手熟尔尔耳相当千``罢f"《卖汕翁》徐以构酌油沥之构勺吕东西的器具《卖油翁》荡胸生曾云曾层长重肴《望岳》八年略无阙处阙缺空隙,缺口《三峡》级上蝉则千转不穷转哏鸟鸣这里指蝉鸣《与朱元思书》窥谷忘反反返返回《与朱元思书》往之女家,必敬必戒女汝你《富贵不能淫》曾益其所不能曾增培加《生于忧患,死千安乐》困千心,衡千虑衡横梗塞,不顺《生千忧患,死千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弼辅佐《生于忧患,死千安乐》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返往返《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惠慧聪明《愚公移山》河曲智度亡以应亡无没有《愚公移山》军士吏被甲被极穿籽《周亚夫军细柳》改容式车式轼车前的横木《周亚夫军细柳》八年便要还家汕屈邀请《桃花源记》级下曲右臂支船不否弯曲《核舟记》左手倚一衡木衡横跟地面平行的《核舟记》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拣挑选《核舟记》北冥有鱼冥淏海《北冥有鱼》(兑命)日兑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虽有嘉肴》佣说(yue)学学半午“'·教教导《虽有淙肴》选贤与能与举选拔《大道之行也》矜寨,孤,独矜踩老而无妻《大道之行也》才美不外见见现表现《马说》食之不能尽其材材才才能,才干《马说》其真无马邪邪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吧”《马说》食马者不知其能于里而食饲喂《马说》食也九年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现出现《茅屈为秋风所破歌》级」-系向牛头充炭直直值价钱《卖炭翁》百废具兴具俱全,皆《岳阳楼记》屈予作文以记之屈嘱嘱托《岳阳楼记》九年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避躲避《鱼我所欲也》级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辨辨别《鱼我所欲也》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向先前,从前《鱼我所欲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德感恩,感激《鱼我所欲也》故不错意也与4r.//,、•语气词,相当千“吗',《鱼我所欲也》仓糜击千殿上错措置,放《唐睢不辱使命》轻弃人与仓苍脊色《唐雌不辱使命》四支僵劲不能动支肢肢体《送东阳马生序》同舍生皆被绮绣被披穿《送东阳马生序》孰视之孰熟仔细《邹忌讽齐王纳谏》必能裨补阙漏阙缺缺失《出师表》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出师表》(二)一词多义梳理及其练习I.安:@安逸;@怎么;@指安身;@安稳(l)衣食所安(2)然后知生千忧患而死千安乐也(3)安求其能千里也(4)风雨不动安如山成语:心神不安(安定)安邦定国(使安定)安贫乐道(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2.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白色(I)上下一白(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成语:真相大白、不白之冤(清楚、明白、弄明白)一穷二白(空白)3备:@挂着:@详尽;@具备,具有(I)前人之述备矣(2)右备容臭(3)四时俱备成语:攻其不备(防备)备受欢迎(表示完全)有备无患(准备)4.奔:@这里指飞奔的马;@急走,跑(1)无奔走之劳矣(2)虽乘奔御风成语:东令西窜(逃跑)5.本:@固有的;@原来,本来(I)臣本布衣(2)此之谓失其本心成语:舍本逐末、本末倒置(事物的祁本、粮源)6.鄙:@浅陋。
中考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汇编(140字)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②养衣食所安.。
(《曹刿论战》)比①等到比.至陈。
(《陈涉世家》)②类比每自比.于管仲。
(《隆中对》)③靠近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鄙①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②见识短浅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兵①兵士行收兵.。
(《陈涉世家》)②兵器,武器兵.甲已足。
(《出师表》)并一起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
(《马说》)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③记录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诚①果真诚.如是。
(《隆中对》)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③诚心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乘①[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②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从①跟随从.先人还家。
(《伤仲永》) 隶而从.者。
(《小石潭记》) 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②由,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③顺从,听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④堂房亲属赠从.弟。
(《赠从弟》)旦①日出的时候;早晨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②第二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殆①有害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②大概此殆.天之所以资将军。
(《隆中对》)道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②道义伐无道.。
(《陈涉世家》)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④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堵墙环堵.萧然。
(《五柳先生传》)而①表并列关系,不译中峨冠而.多髯者。
(《核舟记》)②表承接关系,然后、接着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③表递进关系,而且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醉翁亭记》)④表转折关系,但是、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部编版语文中考。
文言文重要字词(内含八年级上册)练习题及答案
剔除下面文章的格式错误,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然后再小幅度的改写每段话。
本文介绍了部编版语文中考文言文重要字词八(上)的相
关内容。
其中包括了多个文言文经典作品,如《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孟子二章》、《愚公移山》、《周亚夫军细柳一》等等。
此外,文章还列举了20个加点词语,要求读者解释其含义。
在解释加点词语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词类活用的现象,比如动词、副词、介词、连词和代词等。
要严格按照课下注释来进行解释。
此外,文章还指出了一些多义词,比如“绝”、“自”、“其”、“以”等等。
这些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需要根据句
意来进行解释。
最后,文章还列举了一些通假字,比如“阙”、“转”、“反”、“曾”、“衡”、“拂”、“惠”、“被”、“式”等等。
这些字在文言文
中通常有多种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进行理解。
总之,本文介绍了部编版语文中考文言文重要字词八(上)的相关内容,为读者研究文言文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4.飞鸟翱翔在天空中,仰望高山,心中感慨万千;从事治
理国家大事的人,俯视深谷,忘却了自己的功劳。
5.无论富贵
还是贫贱,都不能沉溺其中,无论威武还是屈服,都不能失去自己的尊严。
6.正是因为有了动心忍性的精神,才能克服自己
的弱点。
7.即使用尽残余的力量,也无法摧毁山上的一根草,
更何况是土石呢?8.后来,XXX率领军士和官吏,穿戴甲胄,手持锐器、弓弩,准备出发。
中考初中文言文常用字及注释安:①安宁,安定;②稳定,稳固;③安逸,安乐;④安心;⑤安放,设置;⑥疑问代词。
什么,什么地方;⑦怎么,哪里比:①并列,挨着;②副词。
接连地;③勾结;④及,等到;(①~④旧读bì)⑤顺从,和顺;⑥比较。
⑦比喻鄙:①周代基层行政区划,五百户为鄙;②边疆,边缘的地方;③庸俗,浅陋;④看不起,轻视;⑤谦词。
谦称自己。
兵:①兵器,武器;②军事,战争;③军队并:①合并,吞并;②一起,一并;(除③外,其余念bìng)③bǐng。
通“屏”(摒)。
抛弃;④古地名,在今山西太原一带。
⑤并行,并列;⑥一起,一齐;⑦bàng(棒)。
依傍,沿着;⑧合并,兼并;策:①竹制的马鞭子;②竹杖,拐杖;③成编的竹简;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的文书;⑤策问。
⑥计策,计谋;⑦古代占卜用的蓍草。
;诚:①真心,不虚伪;②确实,的确;③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果真”;乘:①驾车,驱马拉车;②登,升;③趁着,凭借;④压服,欺压;⑤追逐;⑥计量,计算;⑦shèng(剩)。
春秋时晋国史书叫做“乘”;⑧shèng(剩)。
量词;从:①跟随;②顺从,听从;③参与;④由,自;⑤堂房亲属;⑥副,与“正”相对;⑦z òng(纵)。
南北方向。
⑧zòng(纵)。
放纵,纵容;⑨【从容】1.不慌不忙,2.怂恿,鼓动人做坏事;殆:①危险;②近于;③副词。
大概,恐怕;④通“怠”。
懒惰;道:①路;②规律,道理;③指道家,道教;④主张,思想,学说;⑤从,由;⑥说,讲;⑦dǎo(导)。
引导;⑧dǎo。
通,疏导;(⑦、⑧后写作“导”)⑨量词;⑩古代行政区域名;堵:①古代建筑墙的单位而:①第二人称代词。
你,你的;②连词。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转折、相承等关系。
③连词。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④连词。
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如果”或“却”的意思;⑤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感叹;⑥如,像;凡:①凡是,表示概括;②总共,一共;③平凡,平常;方:①方;②古代代称面积的用于,“方十里”即纵横十里;③方向,方位;④地的代称;⑤方法,办法;⑥两船并行;⑦比拟,相比;⑧副词,正在;芳:①花草发出的香味;②美好的;奉:①双手捧着;②恭敬地接受;③尊奉;④敬词。
中考初中语文文言文所有解释1、《论语》十则(七年级上册)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1、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罔:迷惑。
殆:危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齐:相同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女:通“汝”,你。
是,这。
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6、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7、弘毅:宽广,刚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欲,想做的事情。
施,施加。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口技(七年级下册)一、解释加点的词答案1、京口有善口技者擅长2、会宾客大宴会:适逢。
宴:举行宴会3、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4、少顷少顷:一会儿5、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只闻:听见6、其夫呓语呓语:说梦话7、满坐寂然“坐”同“座”8、妇抚儿乳抚:抚摸。
乳:喂奶9、众妙毕备毕:全10、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意:心情。
少:稍微。
舒:松弛。
稍稍:渐渐1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夹杂12、虽人有百手虽:即使1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1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股:大腿。
走:跑15、群响毕绝毕:全。
绝:尽、消失3、桃花源记(八年级上册)一、词语解释缘溪行沿着落英缤纷落花甚异之诧异豁然开朗开阔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阡陌交通交错相通黄发垂髫老人小孩怡然喜悦的样子具答之详尽咸来问讯都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再无论魏晋更不必说延至其家邀请处处志之作标记欣然前往高兴的样子无问津者渡口4、三峡(八年级上册)一、解释答案1、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2、夏水襄陵上3、乘奔御风奔:这里指快跑的马4、素湍绿潭湍:急流的水5、不见曦月曦:阳光,这里指太阳6、霜旦下霜的早晨7、飞漱冲刷8、属引凄异属引:接连不断9、或王命急宣或:有时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即使11、良多趣味良:真,实在5、陋室铭(八年级上册)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中考初中文言文常用字及注释安:①安宁,安定;②稳定,稳固;③安逸,安乐;④安心;⑤安放,设置;⑥疑问代词。
什么,什么地方;⑦怎么,哪里比:①并列,挨着;②副词。
接连地;③勾结;④及,等到;(①~④旧读bì)⑤顺从,和顺;⑥比较。
⑦比喻鄙:①周代基层行政区划,五百户为鄙;②边疆,边缘的地方;③庸俗,浅陋;④看不起,轻视;⑤谦词。
谦称自己。
兵:①兵器,武器;②军事,战争;③军队并:①合并,吞并;②一起,一并;(除③外,其余念bìng)③bǐng。
通“屏”(摒)。
抛弃;④古地名,在今山西太原一带。
⑤并行,并列;⑥一起,一齐;⑦bàng(棒)。
依傍,沿着;⑧合并,兼并;策:①竹制的马鞭子;②竹杖,拐杖;③成编的竹简;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的文书;⑤策问。
⑥计策,计谋;⑦古代占卜用的蓍草。
;诚:①真心,不虚伪;②确实,的确;③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果真”;乘:①驾车,驱马拉车;②登,升;③趁着,凭借;④压服,欺压;⑤追逐;⑥计量,计算;⑦shèng(剩)。
春秋时晋国史书叫做“乘”;⑧shèng(剩)。
量词;从:①跟随;②顺从,听从;③参与;④由,自;⑤堂房亲属;⑥副,与“正”相对;⑦z òng(纵)。
南北方向。
⑧zòng(纵)。
放纵,纵容;⑨【从容】1.不慌不忙,2.怂恿,鼓动人做坏事;殆:①危险;②近于;③副词。
大概,恐怕;④通“怠”。
懒惰;道:①路;②规律,道理;③指道家,道教;④主张,思想,学说;⑤从,由;⑥说,讲;⑦dǎo(导)。
引导;⑧dǎo。
通,疏导;(⑦、⑧后写作“导”)⑨量词;⑩古代行政区域名;堵:①古代建筑墙的单位而:①第二人称代词。
你,你的;②连词。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转折、相承等关系。
③连词。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④连词。
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如果”或“却”的意思;⑤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感叹;⑥如,像;凡:①凡是,表示概括;②总共,一共;③平凡,平常;方:①方;②古代代称面积的用于,“方十里”即纵横十里;③方向,方位;④地的代称;⑤方法,办法;⑥两船并行;⑦比拟,相比;⑧副词,正在;芳:①花草发出的香味;②美好的;奉:①双手捧着;②恭敬地接受;③尊奉;④敬词。
如“奉答”、“奉和”;⑤供给,供养;⑥俸禄,薪俸负:①背,用背驮东西;②背靠着;③违背,背弃;④失败,与“胜”相对;⑤亏欠更:①改变;②经过,经历;③抵偿;④gèng。
另,另外;⑤gèng。
更加;⑥夜里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二小时孤:①幼年死去父亲;②孤独,孤单;③封建时代侯王对自己的谦称;④辜负股:①大腿;②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构成直角的较长的边。
③量词故:①事,事故;②旧,与“新”相对;③原因,缘故;④副词。
故意;⑤副词。
通“固”;⑥连词。
所以,因此。
固:①坚固,特指地形险要和城郭坚固;②鄙陋;③副词。
本来;④通“故”。
连词。
顾:①回头看;②探望,拜访;③关心,照顾;④副词。
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⑤副词。
反而,却;观:①仔细看;②观赏;③给人看,显示;④认识,看法;⑤guàn(贯)国:①国家;②周代诸侯国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底、食邑;③国都,京城;躬:①身体,引出“亲自”的意思。
规:①圆规,画圆形的工具;②法度,准则;③规划,谋划;④告诫;⑤kuī。
通“窥”,窥测;归:①女子出嫁;②返回;③归还;④归附,归属;⑤归趋,归宿;⑥kuì(溃)。
通“馈”,赠送;过:①走过,经过;②胜过,超越;③错误,过失;④访,探望;⑤量词好:①容貌美,引出“善,好”的意思;②友好;③hào。
喜欢,喜爱;④hào。
古代圆形有空的钱币或玉器,孔外叫“肉”,孔内叫“好”;号:①háo。
大声喊叫;②宣称,称;③号令,命令;④称号;河:①黄河的专称;②银河;恨:①遗憾,不满意会:①回合,聚会;②相和,符合;③时机,机会;④领悟。
理解;⑤副词。
正好,恰巧;⑥必然,一定;⑦kuài。
算账;⑧【会稽(kuài jī)】古地名,今浙江绍兴;惠:①仁慈,仁爱;②恩惠;③柔顺,柔和;或:①有的,有的人;②也许,或许;③又;④语气词。
常用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⑤通“惑”,迷惑;及:①赶上,追上;②到,至;③趁着;④如,比得上;⑤和,与;极:①脊檩,房梁;②尽头,极点;③最,非常;④标准,准则;⑤疲乏,疲劳;⑥通“亟(jí)”,急;⑦放在驴背上用来驮物的架子。
集:①群鸟在停在树上;②聚集;③诗文集子;④成功;⑤通“辑”,安定;计:①算账,计算;②盘算,谋划;③计谋,策略;加:①家在……上面,放上;②增加;③副词。
更,更加;④连词。
加上,加之假:①借;②宽容;③如果,假如;④非正式的;⑤假,与“真”相对;⑥jià。
假期,休假;间:①jiàn。
夹缝,间隙,空隙;②jiàn。
间隔,间断;③jiàn。
隔阂,疏远;④jiàn。
秘密地,悄悄地;⑤jiān。
中间,期间;⑥jiàn。
置身其间,参与;⑦jiān。
近来;⑧jiān。
量词;⑨xián。
空闲;简:①竹简;②简易,简略;③忽视,怠慢;④选拔,选择;⑤检阅,检查;见:①看见;②见解,见识;③表示被动,相当于“被”;④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⑤xiàn。
出现;津:①渡口;②中医指人体内分泌出的液体尽:①完,没有了;②竭尽,全部用出;③达到定点;④都,全部;⑤jǐn,尽可能,尽量;⑥jǐn,任凭景:①日光;②景致,景色;③仰慕;④大;⑤yǐng,影子;就:①接近,靠近,趋向;②完成,达到;③即使居:①坐;②居住;③留,停留;④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⑤占,占据;⑥积蓄;⑦平时;⑧用于“有顷”、“久之”、“顷之”等前面,表示相隔一段时间,意义较虚;举:①举起,抬起;②推荐。
推举;③举动;④攻下,占领;⑤全;具:①准备,背板;②饭食,酒肴;③全,都;④陈述;⑤器械,器具;⑥才能;⑦量词绝:①断,断绝;②极,非常;③超越,超过;④横渡,横穿;可:①可以;②合宜,适合;③大约,约计;④正,当;⑤【可汗(kèhán)】我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等少数名族的君长的称号;怜:①怜悯,同情;②恋爱,爱惜;寇:①劫掠,入侵;②盗匪;类:①种类;②类似,像;③大抵,大致;临:①从高处往低处看;②降临;③面对;④对着书画范本摹仿学习(后起之意);⑤lìn,哭吊;名:①名字,名称;②名义,名分;③名声,名望;乃:①第二人称代词。
你,你的;②副词。
于是,这才;③副词。
却,竟然;④副词。
只,仅仅;⑤是,就是;⑥语气词;⑦【乃尔】如此;戚:①斧,古代一种兵器;②亲,亲属;③忧愁,悲伤;④【戚戚】心动的样子其:①第三人称代词。
表示另有;②指示代词。
相当于“那”、“那些”;③连词。
相当于“如果”、“假使”;④句中语气词。
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⑤形容词词头;期:①预定的时间,一定的时间期限;②期望,要求;③jī。
周(年、月);④jī。
期服,旧时为亲属服丧一年;启:①开,打开;②启发;③【启处】“启”指伸直腰股坐,也叫“跪”或“长跪”,“处”指坐;④萌芽,开始;⑤陈述;且:①连词。
而且。
而且,并且;②连词。
况且;③连词。
尚且,还;④副词。
暂且,姑且;⑤副词。
将要,快要;⑥jū。
语气词;穷:①阻塞不通,与“通”相对;②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③生活困难;④穷尽,完结;⑤穷究,追究到底;趋:①快走;②趋向,奔向;③cù。
通“促”,催促;去:①离开;②除掉,去掉;③距,距离;④前往,到……去(后起之意);⑤jǔ。
通“弆”,收藏;入:①进入,与“出”相对;②收入,收纳;③交纳;善:①好,好的,善良的;②友好,亲善;③善于,擅长;③善于,擅长;④爱惜;⑤应答之词。
表示同意;⑥副词。
好好地少:①数量少,缺少。
与“多”相对;②削弱,减少;③轻视,看不起;④不多时,一会儿;⑤shào。
年幼,年轻;⑥shào。
小;⑦shào(哨)。
副职;⑧shào。
次序排在后边的;胜:①(旧读shēng)能承担,能承受;②尽(旧读shēng);③胜利,与“负”相对;④胜过,超过;⑤优美的;⑥妇女的首饰;市:①交易物品的场所,市场;②买;食:①吃,吃饭;②接受,享用;③sì。
供养,给……吃;④日食、月食;使:①命令,派遣;②任用,支配;③出使(旧读shì);④放纵,放任;⑤连词。
假使;适:①到……去;②女子出嫁;③适合,适宜;④副词。
恰好;⑤副词。
刚才,刚刚;⑥d í。
旧时指正妻;⑦dí。
专主,主张;⑧zhé。
责备,惩罚;书:①记载,书写;②文字;③书信;④文书;⑤书籍;舒:①展开,舒展;②抒发,发泄;③迟缓,舒缓;④安详,舒畅;孰:①熟,煮熟了的;②植物的果实、种子成熟;③仔细,周详;(①②③后写作“熟”)④疑问代词。
何,谁;属:①zhǔ。
连接;②zhǔ。
委托,交付;③zhǔ。
嘱托;④zhǔ。
聚集;⑤zhǔ。
倾注;⑥隶属,归属;⑦亲属;⑧类;⑨zhǔ。
通“嘱”,看;⑩zhǔ。
副词,适逢;损:①减少;②损害;③丧失;说:①陈述,解说;②言论,主张,学说;③shuì。
劝说,说服;④shuì。
止息,休息;⑤yuè。
喜欢,高兴;⑥tuō。
通“脱”,解开,脱下;素:①没有染色的绢;②白色的;③朴素;④真情;⑤清贫;⑥向来,一向;溯:①逆水流而上;②面向,向着;汤:①热水,开水;②汤药;③菜汤;④【汤汤(shāng shāng)】水大的样子;⑤人名;⑥tàng。
加热;⑦tàng。
游荡;涕:①眼泪;②鼻涕徒:①徒步,步行;②徒党,同一类的人,同一派别的人;③被罚服劳役的人;④空;⑤只,仅仅;颓:①崩塌,倒塌;②跌倒;③落,落下;④乡下刮的旋风;⑤萎靡,衰败;⑥恭顺的样子;亡:①逃亡;②出外,不在;③失去,丢失;④灭亡;⑤死亡;⑥wàng。
通“忘”,忘记;⑦wú。
通“无”,没有;⑧wú。
通“无”,不;微:①隐蔽,藏匿;②深奥,微妙;③微小,轻微;④稍微;⑤地位低下,卑贱;⑥衰败,衰弱;⑦如果不是,如果没有;委:①积,聚积;②托付,委托;③抛弃,舍弃;④放置;⑤曲折;⑥通“萎”,衰颓,枯萎;⑦江河的下游;⑧【委蛇(weī yí)】同“逶迤”;为:①做;②作为,当作;③认为;④是;⑤如果,假如;⑥wèi。
介词,给;⑦wèi。
介词,因为;⑧介词,被;⑨句末语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