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凌空
- 格式:docx
- 大小:25.01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要点梳理】文学常识《“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选自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是一篇人物特写,作者夏浩然、樊云芳,报道的是中国运动员吕伟在1982年11月24日于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9届亚运会上获得女子10米高台跳水比赛冠军的情况。
新闻特写“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人物或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字词积累(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凌.空(líng ) 翘首..(qiáo shǒu ) 酷似.(sì) 潇洒..(xiāo sǎ) 轻盈.(yíng ) 由衷.(zhōng ) 新秀.(xiù) 金牌.(pái ) (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①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②眼花缭乱:形容看见美色或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③如梦初醒: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④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能力拓展】拓展延伸跳水的起源和沿革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游泳活动始于春秋时期。
从古代大禹治水及各朝代水师设置的资料中可以推断,各时期的水中活动技能都已有相当水准。
近代海军训练有游泳课程,黄埔军校的资料记载中也有游泳科目。
人类的游泳活动源远流长,其产生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生活娱乐及战争等紧密相连,它是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劳动中产生,在满足人们的娱乐、竞争中发展起来的。
原始人狩猎时,为求取食物而登山涉水,在与人或兽的战争及格斗时,游泳是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随着国家的出现,古代国家发生战争时,利用水作为攻战的手段,或利用泅水潜行破坏敌人防守,配合步兵和骑兵作战。
18世纪,欧洲军队中开始建立游泳学校。
不难看出,自古以来,游泳在军队中就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飞天”凌空》成语运用选择题及答案
一、重点词语解释:
【翘首】抬起头来。
【屏息】暂时抑正呼吸。
【悄然】形容寂静无声。
【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 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
【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比喻事物复杂, 无法辨清。
二、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有的观众都屏息敛声,关注着这个气质超群的孩子。
B.我们和植树队的人们从眼花缭乱的市场小心翼翼的选出树苗。
C.听了大会的揭发,他才如梦初醒,发现自己原来是受了这个坏人的欺骗。
D.鲁迅的《呐喊》,大胆针砭时弊,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震耳欲聋,受到人们的好评。
【答案】D【解析】D震耳欲聋:意思是耳朵都快震聋了, 形容声音很大。
不合语境, 这里应该用振聋发聩。
《“飞天”凌空》写作特色1.落笔集中落笔集中,突出一点,是这篇特写剪裁上的突出特点。
在秒的时间跨度里,记者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
从“轻轻一蹬”到“凌空翔舞”,由“疾如流星”到“插进碧波之中”。
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就让人尽收眼底。
所摄取的只是跳水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一刹那。
并把这一刹那及一连串的跳水动作用电影分镜头的艺术表现手法,逐一摄下、定格、放大,如“轻舒双臂,向上举起”“轻轻一蹬”“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插进碧波之中”等等。
这一系列动作把吕伟的“5136”这个高难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描摹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让读者产生了比看电视还要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典型的特写形态。
2.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
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是一个特色。
飘浮的白云、飞鸟与吕伟的“沉静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托”字犹如“定格”在空中一般,与“疾如流星”形成强烈反差;“哧”地插进碧波中的身体,与悄然不惊的水花以及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构成动与静的协奏曲。
以静反衬动,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3.文字清新。
文字清新优美也是这篇特写的一大特色。
文中运用比喻、拟人、对照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
仅一组跳水动作,记者就用了多个比喻,其中既有明喻又有暗喻,如“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像轻盈的、笔直的箭”是明喻,“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是暗喻。
敦煌著名的壁画飞天画的是飘飘欲飞的仙女,记者则以“‘飞天’凌空”为题,比喻跳水姑娘如仙女般优美绝伦。
精彩的比喻不但增加了特写的文采,而且使动作更加可视可感。
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的赞叹,将整体特写推向高潮,也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了出来。
03.“飞天”凌空——群文阅读赏析新闻特写中重要句子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内容,赏析文中重要句子的表达效果。
【考点解读】常见的考查题型有:从××角度赏析句子(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技法点拨】①抓关键词语——一般可从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入手。
动词能准确地表现事物的动态,形容词能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所要描写的对象的状态,副词强调了所要描写的事物的特点,叠词则增添了语言的音韵美。
特别要注意使句子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词语。
[例]《“飞天”凌空》中,如梦初醒....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的观众用震耳欲聋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用“如梦初醒”形容观众,表现了观众忘我、沉浸其中的状态,用“震耳欲聋”形容“掌声和欢呼声”,表现了观众的热情、激动、兴奋。
②抓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
[例]《“飞天”凌空》中,“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轻盈的、笔直的箭”的比喻表现了吕伟入水时身姿的优美,生动而形象。
③抓描写方法——人物描写方法,包括外貌(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另外,根据叙述人的表现手法,又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使用描写方法可使句子所表现的人物性格更深刻、景物特点更形象。
④抓表现手法——常用的表现手法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运用表现手法可以增强文章表现力,使句子意蕴更丰富。
[例]《“飞天”凌空》中,“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以白云、飞鸟之动衬托吕伟此时的沉静。
答题模板:模板1:(用词角度)运用××一词,写出了……(特点/内容),表现了(揭示了/突出了)……,使对象准确(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3 “飞天”凌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如海学校陈泽学——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知识与能力1.了解新闻特写的相关知识,明确新闻特写的文体特点。
2.把握吕伟完成“5136”的全过程,体会她跳水动作的“飞天”之美。
3.品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1.认真阅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抓住新闻报道的重点,把握本文的主题。
2.细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品味作品中的场面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运动健儿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点把握内容,体会写法。
结合文本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和内容组成,注意与消息的区别,引导学生揣摩新闻特写的一些常用写法。
教学难点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梳理新闻内容,学习本文形象优美的语言描写和以侧面描写烘托的手法。
2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在世界运动领域,美国有篮球梦之队,中国有跳水梦之队。
高敏、伏明霞、郭晶晶、吴敏霞、陈若琳、何姿……在亚运会跳水的历史上,中国女子跳水队可谓是一支无敌之师。
她们自1974年首度参加亚运会以来,连续多次包揽亚运会金牌,从未让金牌旁落,这样的辉煌战绩在亚洲绝无仅有。
1982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吕伟从十米跳台纵身一跃,夺得冠军。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这场夺冠赛的新闻特写,感受中国姑娘惊艳世界的“飞天”之美。
二、自主预习1.知识链接所谓特写,本是摄影、电视、电影的一种常用手法,指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之放大占据整个画面,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以增强艺术表现力。
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所在。
二者的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飞天”凌空》教案及反思《“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新闻特写中的佳作,将跳水运动员从准备到入水的瞬间定格为四个画面,充分展现了跳水姑娘的运动之美,达到了“突出最有表现力的瞬间”的报道效果。
《“飞天”凌空》课文原文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这是在卡多拉游泳场的8000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一秒七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开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笔直地象轻盈的箭,“味”地插入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广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
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她的这个动作五一三六,从裁判手里得到了九点五分。
这位年方16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她的娇小苗条的女伴,门岁的周继红,以接近的分数赢得了银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两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
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飞天”凌空》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作特点。
2.把握新闻特写语言文学性与客观性有机结合的特点。
教学重点:1. 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2. 指导学生熟悉新闻特写语言的特点及运用技巧,为学生写出“新闻味”的作品奠基。
飞天凌空课文笔记摘要:1.飞天凌空的概述2.飞天凌空的历史渊源3.飞天凌空的艺术特点4.飞天凌空的文化价值5.飞天凌空的现代意义正文:一、飞天凌空的概述飞天凌空,是指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能够飞翔于天空的神秘生物。
它们通常被描绘为美丽的仙女或神仙,具有非凡的能力和高超的技艺。
飞天凌空的形象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符号和文化象征。
二、飞天凌空的历史渊源飞天凌空的形象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文献《山海经》,其中记载了各种神奇的生物和神仙。
随着时间的推移,飞天凌空的形象逐渐演变,并在汉代壁画、唐代敦煌壁画等艺术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这些作品将飞天凌空描绘成仙女们翩翩起舞、悠然自得的景象,展示了古人对天空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飞天凌空的艺术特点飞天凌空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飞天凌空的形象多为女性,她们体态优美、容貌姣好,代表了古代对女性美的追求。
其次,飞天凌空的姿态多样,有双手托举花盘、吹奏乐器的,也有双手合十、翩翩起舞的,展现出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最后,飞天凌空的服饰华丽,头戴宝冠、身披彩带,展示了古代对神仙的想象和审美取向。
四、飞天凌空的文化价值飞天凌空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首先,飞天凌空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天空的向往,体现了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
其次,飞天凌空承载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寓意着人们对幸福、和谐社会的追求。
最后,飞天凌空作为一种艺术形象,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艺术瑰宝,成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
五、飞天凌空的现代意义在现代社会,飞天凌空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提醒着我们不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激励我们勇往直前,探索更广阔的天地。
同时,飞天凌空作为一种艺术形象,依然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增色添彩。
总之,飞天凌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飞天”凌空》教案精选3篇《“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新闻特写中的佳作,将跳水运动员从准备到入水的瞬间定格为四个画面,充分展现了跳水姑娘的运动之美,达到了“突出较有表现力的瞬间”的报道效果。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飞天凌空,作者整理分享了3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飞天”凌空》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飞天”凌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新闻特写的含义和价值;2.掌握本文的写法,制作新闻特写评价量表;3.掌握消息和特写两种体裁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新闻特写的文体特点;难点:把握新闻特写的写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过程】一、了解体裁1.了解写作背景屏幕显示,学生阅读:《“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
仅540多字的特写。
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榜样文,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在昨天一样,现场动态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还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2.了解新闻特写屏幕显示,教师讲解:(1)“特写”,作为电影学中的术语时,指电影中拍摄人像的面部、人体的一个局部、一件物品或物品的一个细部的镜头。
(2)新闻特写含义: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有价值、较生动感人、较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3)新闻特写价值:满足读者想进一步了解“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甚至想现场目击“具体情况如何”的需求。
二、感知全文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吕伟跳水之前的场面,吕伟跳水动作全过程,吕伟跳水后观众的反应和裁判评分等情况。
三、探究写法1.动作分解一段:镜头1:起跳前的一刹那(榜样)第二段:镜头2:在空中一瞬间的停滞第三段:镜头3:展示身体优美线条的1.7秒第四段:镜头4:“入水”的刹那第五段:镜头5:观众的反应2.描绘准确细读课文,完成填空轻(舒)双臂,向上(高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