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治疗肝囊肿26例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85.53 KB
- 文档页数:1
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脓肿的临床效果观察刘宇【摘要】目的:对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脓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
方法选取于2013年12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肝脓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切开置管引流术,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穿刺置管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患者的住院时间以术后并发症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脓肿的临床效果显著,采用腹腔镜穿刺置管引流术能够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可以成为治疗肝脓肿的首先方法。
%Objective Clinical treatment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treatment of liver abscess is to b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Methods Choose 32 liver abscess patients who a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September 2014 and separate them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t with 16 patient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are given laparoscopic catheter drainage incision treatment,while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are given laparoscopic puncture catheter drainage treatment,and then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with regarding to patients’ operation time,extubation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post-surgical complication incidence.Results There is a differential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with regarding to patients’ operation time,extubation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post-surgicalcomplication incidence,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s statisticvalue(P<0.05).Conclu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is quite efficient in treatment of liver abscess; laparoscopic puncture catheter drainage treatment is conducive to shortening patients’ surgery time,extub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in addition,it is conducive to decreasing complication incidence,therefore,laparoscopic puncture catheter drainage is of priority to be applied in treatment of liver abscess.【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2页(P107-108)【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脓肿;临床效果【作者】刘宇【作者单位】164700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脓肿的临床效果观察刘宇【摘要】目的对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脓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
3中外医疗中外医疗I N FOR I GN M DI L TR TM NT2008N O .27CH I NA FOR EI G N M EDI CAL TR EATM EN T临床医学肝囊肿是普外科一种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发病率约5%,有症状的肝囊肿常需手术治疗,原开腹手术囊肿开窗术(又称去顶术),但具有创伤大、恢复慢、住院时间长等缺点。
近几年,随着腹腔镜手术以其手术效果好、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在普外科的应用越来越普及。
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囊肿成为首选手术方式,我院于2000年4月至2008年6月应用两种不同手术治疗肝囊肿28例,现临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78岁,其中男25例,女3例。
A 组常规手术开窗或部分肝叶切除10例,B 组腹腔镜下开窗术18例。
囊肿直径最大18c m ,最小5c m 以上;术前右上腹胀痛、不适、包块21例,无症状体检发现7例;单发囊肿9例,多发囊肿15例,多囊肿4例;位于右肝9例,左肝4例,左右肝15例。
直径5~18cm :A 组手术开窗引流7例,部分肝叶切除3例;B 组腹腔镜下开窗18例,同时合并肾囊肿3例。
开窗去顶引流术手术后并发症、复发:A 组手术后并发症0例,复发2例;B 组并发腹腔脓肿1例,复发2例,膈顶部1例,但囊肿明显缩小,原13c m ,现6c m ,缩小7c m 。
两组患者均经术前B 超或CT 检查,明确诊断,并根据患者的要求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术后复发是电话随访后来院门诊复查B 超或C T,并且明确证实在术前相同位置。
1.2手术方法B 组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使用德国Ri vol f 公司出品的腹腔镜及其配套设备,操作方式:(1)于脐上部切开1c m 皮肤,穿刺建立气腹,气腹压12m m H g,入t r oc a r 后进镜探查;(2)剑突下及右腹前线、肋缘下分别建立操作孔和副操作孔;(3)确立囊肿位置后,置入腹腔镜穿刺针,刺破囊壁,抽出囊液后,注入95%酒精30mL,130mi n 后,抽出无水酒精,在囊壁中心,提起囊壁,用电凝分离钩扩大切口,在囊肿与正常肝组织处切除囊壁,止血;(4)切除囊壁组织送病检。
36例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例肝囊肿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
观察组腹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3%和11.11%,两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肝囊肿,不仅可以减少术中出血,而且还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具有康复快,痛苦少,创伤小等优点,可在临床上得以推广。
标签:腹腔镜;微创;肝囊肿;临床疗效肝囊肿是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肝脏疾病之一[1],随着现代检测手段的不断更新,临床检出率显著增多,体积较大、出现压迫症状的肝囊肿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手段。
手术疗法是目前的主要疗法,即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抽取积液或开腹腔囊肿去顶引流[2]。
无论哪种方法,创伤较大,恢复困难,并发症较多。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采用腹腔镜微创的手法治疗肝囊肿得到普遍认同,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肝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6例)行腹腔镜微创手法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录的72例肝囊肿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首例入组病人为观察组。
其中观察组31至72岁,平均(48.13±3.10)岁,男23例,女13例,单发性囊肿21例,多发性囊肿15例,囊肿直径为8至21cm,平均(11.13±1.10)cm;对照组32至74岁,平均年龄为(47.58±2.1)岁,男24例,女12例,单发性囊肿23例,多发性囊肿13例,囊肿直径为8至22cm,平均(11.70±1.15)cm。
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囊肿28例临床分析高永东;王宝磊【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为28例肝囊肿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手术成功,2例中转开腹.术中出血5~50ml,手术时间25~60min,术后住院2~9d,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合理、有效的方法.【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年(卷),期】2010(015)003【总页数】2页(P177-178)【关键词】腹腔镜检查;肝囊肿;病例报告【作者】高永东;王宝磊【作者单位】龙口市人民医院,山东,龙口,265700;龙口市人民医院,山东,龙口,265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3肝囊肿是一种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患者多无自觉症状,根据起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临床上常见的是先天性肝囊肿,其发病率 2.5%~4.25%,多见于老年患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
小且无症状的肝囊肿多无需治疗,但如果病程发展中囊肿逐渐长大,压迫了周围脏器而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损害肝脏功能时,应予以治疗。
因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已成为治疗先天性肝囊肿的重要方法[2]。
2005年 6月至 2009年6月我院为 28例肝囊肿患者行腹腔镜开窗术。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8例中男 9例,女 19例,35~84岁,平均(59±6)岁。
单纯性肝囊肿27例,1例合并胆囊息肉。
囊肿最大直径 7~20cm,平均(16±3)cm。
肝左叶 12例,肝右叶14例,左右叶相交处 2例。
单纯性单发肝囊肿 26例,多发 2例。
患者术前检查均无肝肾功能异常及肝硬化表现。
1.2 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取仰卧位,头高 20~30度。
脐下缘做 10mm切口,建立气腹。
置入腹腔镜后按逆时针方向探查腹腔,视囊肿位置决定 2个 5mm Trocar的位置,如肝囊肿位于肝右叶及左、右叶相交处,则于右肋缘下腋前线及锁骨中线穿刺 Trocar;位于左叶时,相应切口可选在左肋缘下,然后于剑突下穿刺 10mm Trocar。
肝囊肿患者经腹腔镜下开窗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6-09-29T16:32:37.20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15期作者:唐子平[导读] 严格掌握腹腔镜下开窗术禁忌症、适应症,确保手术顺利开展,提升临床疗效与患者生存质量。
(陕西省岚皋县医院陕西安康 725400)【摘要】目的:研究肝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开窗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肝囊肿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选择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治疗,研究组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开窗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出血量、并发症率、复发率、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
结果:在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与住院时间方面,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存在统计学意义。
在并发症率、复发率方面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对肝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开窗术治疗,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临床疗效显著,手术创伤小,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应用价值显著,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囊肿;腹腔镜;传统开腹手术;开窗术;临床疗效;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5-0124-02肝囊肿属于肝良性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肝囊肿有寄生虫性与非寄生虫性,其中先天性的肝囊肿为非寄生虫类型,本文多研究的肝囊肿患者均为非寄生虫性,由于该类型的肝囊肿病情进展较为缓慢,且早期无任何症状,因此容易被患者忽略,大部分的患者是在进行其他疾病检查或者体检时才发现,肝囊肿的逐渐增大,会对邻近脏器造成压迫,患者会出现呕吐、恶心和饱胀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梗阻性黄疸、门脉高压,导致肝功能衰竭[1]。
手术是治疗肝囊肿的主要方法,近几年腹腔镜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为肝囊肿手术治疗提供了新途径,为了进一步的研究腹腔镜下开窗术在治疗肝囊肿方面的应用效果,本文进行了对比分析,具体内容与结果如下文所述: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肝囊肿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选择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含患者40例。
腹腔镜下开窗术治疗肝囊肿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开窗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肝囊肿患者44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内的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开窗术治疗肝囊肿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以及复发率低的优点,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腹腔镜;开腹;开窗术;肝囊肿;比较【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230-01肝囊肿属于肝脏的一种良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大多数肝囊肿临床症状不明显,但是由于囊肿的逐渐增大,可以产生压迫症状,如腹胀、腹痛、黄疸,严重者可以导致门脉高压,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1]。
本文采用腹腔镜下开窗术治疗了44例肝囊肿患者,并与开腹开窗术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肝囊肿患者44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所有患者均经彩超或CT 检查确诊为肝囊肿。
其中观察组男13例,女9例,平均年龄51.4±6.6 岁,平均病史3.2±1.1年,单发性肝囊肿15例,多发肝囊肿7例;对照组男13例,女9例,平均年龄51.9±7.2岁,平均病史3.3±1.2年,单发性肝囊肿14例,多发肝囊肿8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囊肿个数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1.2.1观察组手术方法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头部略抬高20°-30°,向左或向右侧略微倾斜,在脐上1cm处钻孔建立气腹,维持腹内压10-12mmHg,沿此切口缓慢置入10mm的Trocar作为观察孔,进行初步探查;于剑突下3cm 做一切口为主操作孔,将套管针沿右腋前线及右锁骨中线选择适当位置置入,选择肝囊肿最薄弱的位置进行穿刺,抽取少量囊液并观察其是否清凉后将囊壁剪开,洗净囊液,将囊壁用手术钳夹住,沿囊肿的边缘距离正常的肝组织交界处5-10mm用电凝钩将囊壁环形切除、止血,囊腔直径>4.2cm的应放置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