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50 椭圆定义与标准方程学案 理
- 格式:doc
- 大小:589.50 KB
- 文档页数:6
课时过关检测(五十) 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A 级——基础达标1.与椭圆9x 2+4y 2=36有相同焦点,且满足短半轴长为25的椭圆方程是( ) A .x 225+y 220=1 B .x 220+y 225=1 C .x 220+y 245=1 D .x 280+y 285=1 解析:B 由9x 2+4y 2=36可得x 24+y 29=1,所以所求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且c 2=9-4=5,b =25,a 2=25,所以所求椭圆方程为x 220+y 225=1.2.“(log a 2)x 2+(log b 2)y 2=1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 .0<a <bB .1<a <bC .2<a <bD .1<b <a解析:C 若(log a 2)x 2+(log b 2)y 2=1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则需⎩⎪⎨⎪⎧ log a 2>0,log b 2>0,log a 2>log b 2,即⎩⎪⎨⎪⎧a >1,b >1,a <b ,所以1<a <b ,所以“(log a 2)x 2+(log b 2)y 2=1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2<a <b ,故选C .3.如图,P 是椭圆x 29+y 24=1上的一点,F 是椭圆的左焦点且PQ ―→=-FQ ―→,|OQ ―→|=2,则|PF |=( )A .2B . 5C .3D .4解析:A 由x 29+y 24=1可得a =3.因为PQ ―→=-FQ ―→,所以点Q 是线段PF 的中点,设椭圆的右焦点为F ′,则O 是FF ′的中点,所以|PF ′|=2|OQ |=4,由椭圆的定义可知:|PF |+|PF ′|=2a =6,所以|PF |=2,故选A .4.已知椭圆C :x 225+y 29=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M 在椭圆C 上,当△MF 1F 2的面积最大时,△MF 1F 2内切圆半径为( )A .3B .2C .53D .43解析:D 因为椭圆为x 225+y 29=1,所以a =5,b =3,c =a 2-b 2=4.当△MF 1F 2的面积最大时,点M 为椭圆C 短轴的顶点,不妨设点M 为椭圆C 的上顶点,点O 为坐标原点,△MF 1F 2内切圆半径为r ,则|MF 1|=|MF 2|=a =5,|F 1F 2|=2c =8,|OM |=b =3,S △MF 1F 2=12(|MF 1|+|MF 2|+|F 1F 2|)·r =12|F 1F 2|·|OM |,所以r =43,故选D .5.过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右焦点作x 轴的垂线,交C 于A ,B 两点,直线l 过C的左焦点和上顶点.若以AB 为直径的圆与l 存在公共点,则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 ⎛⎦⎥⎤0,55 B .⎣⎢⎡⎭⎪⎫55,1 C .⎝⎛⎦⎥⎤0,22 D .⎣⎢⎡⎭⎪⎫22,1 解析:A 由题设知,直线l :x -c +yb=1,即bx -cy +bc =0,以AB 为直径的圆的圆心为(c,0),根据题意,将x =c 代入椭圆C 的方程,得y =±b 2a ,即圆的半径r =b 2a .又圆与直线l 有公共点,所以2bcb 2+c 2≤b 2a,化简得2c ≤b ,平方整理得a 2≥5c 2,所以e =c a ≤55.又0<e <1,所以0<e ≤55.故选A . 6.(多选)对于曲线C :x 24-k +y 2k -1=1,下面四个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C 不可能是椭圆B .“1<k <4”是“曲线C 是椭圆”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 .“曲线C 是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是“3<k <4”的必要不充分条件D .“曲线C 是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是“1<k <2.5”的充要条件解析:CD 对于A ,当1<k <4且k ≠2.5时,曲线C 是椭圆,所以A 错误;对于B ,当k =2.5时,4-k =k -1,此时曲线C 是圆,所以B 错误;对于C ,若曲线C 是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则⎩⎪⎨⎪⎧4-k >0,k -1>0,k -1>4-k ,解得2.5<k <4,所以“曲线C 是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是“3<k <4”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C 正确;对于D ,若曲线C 是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则⎩⎪⎨⎪⎧k -1>0,4-k >0,4-k >k -1,解得1<k <2.5,所以D 正确.7.(多选)如图,两个椭圆x 225+y 29=1,y 225+x 29=1内部重叠区域的边界记为曲线C ,P 是曲线C 上的任意一点,下列四个说法正确的为( )A .P 到F 1(-4,0),F 2(4,0),E 1(0,-4),E 2(0,4)四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B .曲线C 关于直线y =x ,y =-x 均对称 C .曲线C 所围区域面积必小于36D .曲线C 总长度不大于6π解析:BC 易知F 1(-4,0),F 2(4,0)分别为椭圆x 225+y 29=1的两个焦点,E 1(0,-4),E 2(0,4)分别为椭圆y 225+x 29=1的两个焦点.若点P 仅在椭圆x 225+y 29=1上,则P 到F 1(-4,0),F 2(4,0)两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到E 1(0,-4),E 2(0,4)两点的距离之和不为定值,故A 错误;两个椭圆关于直线y =x ,y =-x 均对称,则曲线C 关于直线y =x ,y =-x 均对称,故B 正确;曲线C 所围区域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内部,所以面积必小于36,故C 正确;曲线C 所围区域在半径为3的圆外部,所以曲线的总长度大于圆的周长6π,故D 错误.故选B 、C .8.若椭圆x 2m +y 22=1的离心率为22,则该椭圆的长轴长为________.解析:由椭圆x 2m +y 22=1的离心率为22,当m >2时,椭圆焦点在x 轴上,c a =22=m -2m,解得m =4,所以椭圆的长轴长为4,当0<m <2时,椭圆焦点在y 轴上,ca=22=2-m 2,得m =1,所以椭圆的长轴长为22.答案:4或2 29.设F 1,F 2分别为椭圆C :x 2a 2+y 2a 2-1=1(a >1)的左、右焦点,P (1,1)为C 内一点,Q为C 上任意一点.现有四个结论:①C 的焦距为2;②C 的长轴长可能为10; ③|QF 2|的最大值为a +1;④若|PQ |+|QF 1|的最小值为3,则a =2.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是________.解析:对于①:因为c 2=a 2-(a 2-1)=1,所以椭圆C 的焦距为2c =2,故①正确;对于②:若椭圆C 的长轴长为10,则a 2=52,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x 252+y 232=1,则152+132>1,从而点P 在C 的外部,这与P 在C 内矛盾,所以②不正确;对于③:因为c =1,Q 为C 上任意一点,由椭圆的几何性质可知,|QF 2|的最大值为a +c =a +1,故③正确;对于④:由椭圆定义可知,|PQ |+|QF 1|=|PQ |-|QF 2|+2a ,因为||PQ |-|QF 2||≤|PF 2|=1,所以|PQ |-|QF 2|≥-1,所以|PQ |-|QF 2|+2a ≥2a -1=3,此时a =2,故④正确.答案:①③④10.(2019·全国Ⅱ卷)已知F 1,F 2是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两个焦点,P 为C 上的点,O 为坐标原点.(1)若△POF 2为等边三角形,求C 的离心率;(2)如果存在点P ,使得PF 1⊥PF 2,且△F 1PF 2的面积等于16,求b 的值和a 的取值范围. 解:(1)连接PF 1(图略).由△POF 2为等边三角形可知在△F 1PF 2中,∠F 1PF 2=90°,|PF 2|=c ,|PF 1|=3c ,于是2a =|PF 1|+|PF 2|=(3+1)c ,故C 的离心率为e =ca=3-1.(2)由题意可知,满足条件的点P (x ,y )存在当且仅当 12|y |·2c =16,y x +c ·y x -c =-1,x 2a 2+y 2b 2=1, 即c |y |=16,①x 2+y 2=c 2,② x 2a 2+y 2b 2=1.③ 由②③及a 2=b 2+c 2得y 2=b 4c2.又由①知y 2=162c2,故b =4.由②③及a 2=b 2+c 2得x 2=a 2c2(c 2-b 2),所以c 2≥b 2,从而a 2=b 2+c 2≥2b 2=32,故a ≥42. 当b =4,a ≥42时,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 .所以b =4,a 的取值范围为[42,+∞).B 级——综合应用11.如图是5号篮球在太阳光照射下的影子,已知篮球的直径为22 cm ,现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为60°,则此椭圆形影子的离心率为( )A .13B .12C .22D .32解析:B 由图可得,椭圆的短轴长2b =22⇒b =11,长轴长2a =22sin 60°=2232⇒a =223,∴e =ca =⎝ ⎛⎭⎪⎫2232-112223=1-34=12.故选B .12.明朝的一个葡萄纹椭圆盘如图①所示,清朝的一个青花山水楼阁纹饰椭圆盘如图②所示,北宋的一个汝窑椭圆盘如图③所示,这三个椭圆盘的外轮廊均为椭圆.已知图①、②、③中椭圆的长轴长与短轴长的比值分别为139,5645,107,设图①、②、③中椭圆的离心率分别为e 1,e 2,e 3,则( )A .e 1>e 3>e 2B .e 2>e 3>e 1C .e 1>e 2>e 3D .e 2>e 1>e 3解析:A 因为椭圆的离心率e =ca =c 2a 2=a 2-b 2a 2=1-b 2a2= 1-⎝ ⎛⎭⎪⎫2b 2a 2,所以椭圆的长轴长与短轴长的比值越大,离心率越大.因为139≈1.44,5645≈1.24,107≈1.43,则139>107>5645,所以e 1>e 3>e 2.故选A .13.(多选)数学家称5-12为黄金比,记为ω,定义:若椭圆的短轴与长轴之比为黄金比ω,则称该椭圆为“黄金椭圆”,以椭圆中心为圆心,半焦距长为半径的圆称为焦点圆.若黄金椭圆x 2a 2+y 2b2=1(a >b >0)与它的焦点圆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Q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 .ω2+ω=1B .黄金椭圆的离心率e =ωC .设直线OQ 的倾斜角为θ,则sin θ=ωD .交点Q 的坐标为(b ,ωb )解析:AC 方程ω2+ω-1=0的根为ω=-1±52,故A 正确;由题意可知,b a =5-12=ω,则e =ca=1-⎝ ⎛⎭⎪⎫b a 2=1-ω2=ω≠ω,故B 错误;易知QF 1⊥QF 2,且∠QF 1F 2=θ2,则|QF 2|=2c ·sin θ2,|QF 1|=2c ·cos θ2,所以|QF 1|+|QF 2|=2c ⎝⎛⎭⎪⎫sin θ2+cos θ2=2a ,即sin θ2+cos θ2=a c =1ω,两边平方,可得sin θ+1=1ω=25-1=5+12,即sin θ=5+12-1=5-12=ω,故C 正确;由C 知,sin θ=ω,所以tan θ≠ω,即D 错误.故选A 、C .14.(2021·浙江高考)已知椭圆x 2a 2+y 2b2=1(a >b >0),焦点F 1(-c,0),F 2(c,0)(c >0).若过F 1的直线和圆⎝ ⎛⎭⎪⎫x -12c 2+y 2=c 2相切,与椭圆的第一象限交于点P ,且PF 2⊥x 轴,则该直线的斜率是________,椭圆的离心率是________.解析:设过F 1的直线与圆的切点为M ,圆心A ⎝ ⎛⎭⎪⎫12c ,0,则|AM |=c ,|AF 1|=32c ,所以|MF 1|=52c ,所以该直线的斜率k =|AM ||MF 1|=c 52c =255.因为PF 2⊥x 轴,所以|PF 2|=b2a ,又|F 1F 2|=2c ,所以k =255=b 2a 2c =a 2-c 22ac =1-e 22e ,得e =55.答案:255 5515.已知直线x -3y +3=0经过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左顶点和上顶点.(1)求椭圆C 的方程;(2)若A ,B 为椭圆上除上下顶点之外的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已知直线y =3-x 上存在一点P ,使得三角形PAB 为正三角形,求AB 所在直线的方程.解:(1)因为直线x -3y +3=0与x 轴交于点(-3,0),与y 轴交于点(0,1),又直线x -3y +3=0经过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左顶点和上顶点,可得a =3,b =1,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x 23+y 2=1.(2)设A (x 1,y 1),则B (-x 1,-y 1), 由题意知直线AB 的斜率存在,当直线AB 的斜率为0时,AB 的垂直平分线就是y 轴,y 轴与直线l :x +y -3=0的交点为P (0,3),因为|AB |=23,PO =3可得∠PAO =60°,以△PAB 为等边三角形,故得直线AB 的方程为y =0.当直线AB 的斜率不为0时, 设AB 的方程为y =kx ,代入椭圆方程消去y ,得(3k 2+1)x 2=3, 所以|x 1|=33k 2+1,则|AO |=1+k 2·33k 2+1=3k 2+33k 2+1, 设AB 的垂直平分线为y =-1kx ,设它与直线l :x +y -3=0的交点为P (x 0,y 0),则x 0=3k k -1,y 0=-3k -1,所以|PO |=9k 2+9k -12,因为△PAB 为正角形,所以应有|PO |=3|AO |, 可得9k 2+9k -12=3·3k 2+33k 2+1,解得k =0(舍)或k =-1, 故直线AB 的方程为y =0或x +y =0.。
第五十课时 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课前预习案考纲要求1、掌握椭圆的定义,并会用椭圆定义解题;掌握求椭圆标准方程的基本步骤(定型、定位、定量)掌握求椭圆标准方程的基本方法(定义法和待定系数法)2、基础知识梳理1.定义:①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2,F 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2a (122___a F F ),这个动点的轨迹叫椭圆(这两个定点叫 ). 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②定义的符号表示: 。
注意:当122a F F =时,轨迹是 ;当122a F F < 时, 。
③,,a b c 之间的关系 。
2.椭圆的标准方程(1)若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焦点坐标为 ,焦距为 。
(2)若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焦点坐标为 ,焦距为 。
预习自测1.已知椭圆的焦点为1F (-1,0)和2F (1,0),P 是椭圆上的一点,且21F F 是1PF 与2PF 的等差中项,则该椭圆的方程为( )A .191622=+y x B .1121622=+y x C .13422=+y x D .14322=+y x 2.已知椭圆的方程是2221(5)25x y a a +=>,它的两个焦点分别是F 1,F 2,且| F 1F 2|=8,弦AB 过F 1,则∆ABF 2的周长为( )A.10B.20C.241D.4412.P 是椭圆14522=+y x 上的一点,1F 和2F 是焦点,若1230F PF ∠=,则12F PF ∆的面积等于()A .3316 B .)32(4- C .)32(16+ D .16课内探究案典型例题考点1:椭圆的定义【典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B .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是椭圆C .方程()2222210x y a c a a c +=>>-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 D .方程()222210,0x y a b a b+=>>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变式1】1F ,2F 是定点,126F F =,动点M 满足126MF MF +=,则点M 的轨迹是( ) A .椭圆 B .直线 C .线段 D .圆考点2.椭圆的标准方程【典例2】(1)已知椭圆以坐标轴为对称轴,且长轴是短轴的3倍,并且过点P(3,0),求椭圆的方程;(2)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以坐标轴为对称轴,且经过两点P 1(6,1),P 2(-3,-2),求椭圆的方程.【变式2】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且经过点(0,3)P ,b a 3=,求椭圆的标准方程.考点3.椭圆的焦距【典例3】椭圆 63222=+y x 的焦距是( ) A .1B .)23(2-C .2D .)23(2+【变式3】椭圆1422=+y m x 的焦距为2,则m 的值是( )A .5B .3C .5或3D .不存在当堂检测1.如果方程222=+my x 表示焦点在y 轴的椭圆,那么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0,+∞)B .(0,2)C .(1,+∞)D .(0,1)2.若椭圆116222=+b y x 过点(-2,3),则其焦距为( ) A.25 B.23 C. 43 D. 45 3.若椭圆的两焦点为(2,0)-和(2,0),且椭圆过点53(,)22-,则椭圆方程是( )A .22184y x += B .221106y x += C .22148y x += D .221106x y += 4. (2019年高考广东)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 的右焦点为(1,0)F ,离心率等于21,则C 的方程是( ) A .14322=+y x B .13422=+y x C .12422=+y x D .13422=+y x课后拓展案A 组全员必做题1.(2019年高考大纲卷)已知()()1221,0,1,0,F F C F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过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交于A B 、两点,且3AB =,则C 的方程为( )A .2212x y += B .22132x y += C .22143x y += D .22154x y += 2.设AB 是椭圆Γ的长轴,点C 在Γ上,且π4CBA ∠=.若4AB =,2BC =,则Γ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3.如图所示,椭圆M :x 2a 2+y 2b 2=1(a>b>0)的离心率为32,直线x =±a 和y =±b 所围成的矩形ABCD 的面积为8.求椭圆M 的标准方程.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C 的中心在原点O,焦点在x 轴上,短轴长为2,离心率为22,求椭圆C 的方程.5.已知圆22:(1)1M x y ++=,圆22:(1)9N x y -+=,动圆P 与圆M 外切并且与圆N 内切,圆心P 的轨迹为曲线C .求C 的方程.1.(2019年高考安徽)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焦距为4,且过点(23)P ,,求椭圆C 的方程.2.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的离心率32e =,a+b=3求椭圆C 的方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C 1:x 2a 2+y2b2=1(a>b>0)的左焦点为F 1(-1,0),且点P(0,1)在C 1上.求椭圆C 1的方程.参考答案预习自测1.C2.D3.B典型例题【典例1】C 【变式1】C【典例2】(1)2219x y +=或221819y x +=;(2)22193x y +=. 【变式2】198122=+y x 或1922=+x y 【典例3】C【变式3】C当堂检测1.D2.C3.D4.DA 组全员必做题1.C2.4633.221 4xy+=4.221 2xy+=5.22143x y+=.B组提高选做题1.221 84x y+=2.221 4xy+=3.221 2xy+=。
椭圆复习课(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过程与方法:通过例题的研究,进一步掌握椭圆的简单应用.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态与价值:引发学生学习和使用数学知识的兴趣,发展创新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1、定义:平面内到两个定点21F F ,的距离之 等于常数( )的点的 轨迹叫椭圆.2、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标准方程22221(0)x y a b a b +=>> )0(12222>>=+b a b x a y 图 像范围 -a ≤x ≤a -b ≤y ≤b -a ≤x ≤a -b ≤y ≤b对称性 对称轴:坐标轴; 对称中心:原点顶点坐标()0,1a A - ()0,2a A ()b B -,01 ()b B ,01()a A -,01 ()a A ,02 ()0,1b B - ()0,2b B焦点坐标 ()0,1c F - ()0,2c F()c F -,01 ()c F ,02轴长 长轴长2a ,短轴长2b焦距 c F F 221=a,b,c 关系222b a c +=亲,表格中有数处错误,你能一一找出吗?离心率1>=ac e(1)动点P 到两定点A (–2,0),B(2,0)的距离之和为4,则点P 的轨迹是椭圆.( )(2)若椭圆1ky 4x 22=+的焦距是22,则k=2. ( )三、能力提升考点一 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例1:已知椭圆以坐标轴为对称轴,求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一个焦点为(2,0),离心率为 ;(2)过 ()23,N 1,6M ,),(-两点.直击高考已知椭圆C: 1b y a x 2222=+(a>b>0)的左右焦点为21F F ,,离心率为33,过2F 的直线L 交C 于A ,B 两点,若B AF 1∆的周长为43,则C 的方程为( )A.12y 3x 22=+B. 1y 3x 22=+ C. 18y 12x 22=+ D. 14y 12x 22=+变式提升:设21F F ,分别是椭圆116y 25x 22=+的左、右焦点,P 为椭圆上一点,M 是P F 1的中点,|OM| =3,则P 点到椭圆左焦点的距离为 ( )A.4B.3C.2D.521=e X YPO xyBOA1F1F2F2FM考点二、椭圆的几何性质例2、已知椭圆C: 1b y a x 2222=+(a>b>0)的左右焦点为21F F ,,P 是椭圆短轴的一个端点,且21PF PF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变式提升椭圆C :1by a x 2222=+(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21F F ,,焦距为2c ,若直线y=3(x+c )与椭圆C 的一个交点M 满足12212F MF F MF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等于 .互动探究已知椭圆C: 1by a x 2222=+(a>b>0)的左右焦点为21F F ,,M 为椭圆上一点,021=•M F M F ,则椭圆离心率的范围是 .XYMO1F2FYOXP1F2F探究思考1)本题中若P 点在椭圆内部,其他条件不变,试求之。
[考纲传真] 1.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了解椭圆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2.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3.理解数形结合思想.4.了解椭圆的简单应用.1.椭圆的定义把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 1F 2|)的点的集合叫作椭圆.这两个定点叫作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作椭圆的焦距.集合P ={M ||MF 1|+|MF 2|=2a },|F 1F 2|=2c ,其中a >0,c >0,且a ,c 为常数: (1)若a >c ,则集合P 为椭圆; (2)若a =c ,则集合P 为线段; (3)若a <c ,则集合P 为空集. 2.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1.点P (x 0,y 0)和椭圆的位置关系(1)点P (x 0,y 0)在椭圆内⇔x 20a 2+y 20b 2<1.(2)点P (x 0,y 0)在椭圆上⇔x 20a 2+y 20b2=1.(3)点P (x 0,y 0)在椭圆外⇔x 20a 2+y 20b2>1.2.焦点三角形椭圆上的点P (x 0,y 0)与两焦点构成的△PF 1F 2叫做焦点三角形.r 1=|PF 1|,r 2=|PF 2|,∠F 1PF 2=θ,△PF 1F 2的面积为S ,则在椭圆x 2a 2+y 2b2=1(a >b >0)中:(1)当r 1=r 2时,即点P 的位置为短轴端点时,θ最大;(2)S =b 2ta n θ2=c |y 0|,当|y 0|=b 时,即点P 的位置为短轴端点时,S 取最大值,最大值为bc .(3)a -c ≤|PF 1|≤a +c .3.椭圆的一个焦点、中心和短轴的一个端点构成直角三角形,其中a 是斜边长,a 2=b 2+c 2. 4.已知过焦点F 1的弦AB ,则△ABF 2的周长为4a . 5.椭圆中点弦的斜率公式若M (x 0,y 0)是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弦AB (AB 不平行y 轴)的中点,则有k AB ·k OM =-b 2a 2,即k AB =-b 2x 0a 2y 0. 6.弦长公式: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所得的弦长 |AB |=1+k 2|x 1-x 2| =+k2x 1+x 22-4x 1x 2]=1+1k2|y 1-y 2|=⎝ ⎛⎭⎪⎫1+1k 2y 1+y 22-4y 1y 2](k 为直线斜率).[基础自测]1.(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2)椭圆上一点P 与两焦点F 1,F 2构成△PF 1F 2的周长为2a +2c (其中a 为椭圆的长半轴长,c 为椭圆的半焦距).( )(3)椭圆的离心率e 越大,椭圆就越圆.( )(4)关于x ,y 的方程mx 2+ny 2=1(m >0,n >0,m ≠n )表示的曲线是椭圆. [答案] (1)× (2)√ (3)× (4)√ 2.椭圆x 216+y 225=1的焦点坐标为( )A .(±3,0)B .(0,±3)C .(±9,0)D .(0,±9)B [由题意可知a 2=25,b 2=16,∴c 2=25-16=9,∴c =±3, 又焦点在y 轴上,故焦点坐标为(0,±3).]3.已知动点M 到两个定点A (-2,0),B (2,0)的距离之和为6,则动点M 的轨迹方程为( )A.x 29+y 2=1 B .y 29+x 25=1C.y 29+x 2=1 D .x 29+y 25=1D [由题意有6>2+2=4,故点M 的轨迹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则2a =6,c =2,故a 2=9,所以b 2=a 2-c 2=5,故椭圆的方程为x 29+y 25=1,故选D .]4.若一个椭圆长轴的长、短轴的长和焦距成等比数列,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 A.5-12 B .1+52C.-1+52D .-1±52C [由题意有b 2=ac .又b 2=a 2-c 2,则a 2-c 2=ac ,即1-⎝ ⎛⎭⎪⎫c a 2=c a ,则e 2+e -1=0,解得e =-1±52.因为0<e <1,所以e =-1+52.故选C.]5.(教材改编)椭圆C :x 225+y 216=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过F 2的直线交椭圆C 于A ,B 两点,则△F 1AB 的周长为________.20 [由椭圆的定义可知,△F 1AB 的周长为4a =4×5=20.]第1课时 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性质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例1】 (1)已知两圆C 1:(x -4)2+y 2=169,C 2:(x +4)2+y 2=9,动圆在圆C 1内部且和圆C 1相内切,和圆C 2相外切,则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为( )A.x 264-y 248=1 B .x 248+y 264=1 C.x 248-y 264=1 D .x 264+y 248=1 (2)F 1,F 2是椭圆x 29+y 27=1的两个焦点,A 为椭圆上一点,且∠AF 1F 2=45°,则△AF 1F 2的面积为( )A .7B .74 C.72D .752(1)D (2)C [(1)设圆M 的半径为r ,则|MC 1|+|MC 2|=(13-r )+(3+r )=16,又|C 1C 2|=8<16,∴动圆圆心M 的轨迹是以C 1,C 2为焦点的椭圆,且2a =16,2c =8,则a =8,c =4,∴b 2=48,故所求的轨迹方程为x 264+y 248=1.(2)由题意得a =3,b =7,c =2, ∴|F 1F 2|=22,|AF 1|+|AF 2|=6.∵|AF 2|2=|AF 1|2+|F 1F 2|2-2|AF 1|·|F 1F 2|cos 45°=|AF 1|2-4|AF 1|+8, ∴(6-|AF 1|)2=|AF 1|2-4|AF 1|+8.∴|AF 1|=72,∴S △AF 1F 2=12×72×22×22=72.](1)如图所示,一圆形纸片的圆心为O ,F 是圆内一定点,M 是圆周上一动点,把纸片折叠使M 与F 重合,然后抹平纸片,折痕为CD ,设CD 与OM 交于点P ,则点P 的轨迹是( )A .椭圆B .双曲线C .抛物线D .圆(2)(2019·徐州模拟)已知F 1,F 2是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两个焦点,P 为椭圆C 上的一点,且PF 1⊥PF 2,若△PF 1F 2的面积为9,则b =________.(1)A (2)3 [(1)由题意可知,CD 是线段MF 的垂直平分线, ∴|MP |=|PF |,∴|PF |+|PO |=|PM |+|PO |=|MO |(定值). 又|MO |>|FO |,∴点P 的轨迹是以F ,O 为焦点的椭圆,故选A. (2)设|PF 1|=r 1,|PF 2|=r 2,则⎩⎪⎨⎪⎧r 1+r 2=2a ,r 21+r 22=4c 2,所以2r 1r 2=(r 1+r 2)2-(r 21+r 22)=4a 2-4c 2=4b 2,所以S △PF 1F 2=12r 1r 2=b 2=9,所以b =3.]椭圆的标准方程【例2】 (1)在△ABC 中,A (-4,0),B (4,0),△ABC 的周长是18,则顶点C 的轨迹方程是( ) A.x 225+y 29=1(y ≠0) B .y 225+x 29=1(y ≠0) C.x 216+y 29=1(y ≠0) D .y 216+x 29=1(y ≠0)(2)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以坐标轴为对称轴,且经过两点⎝ ⎛⎭⎪⎫-32,52,(3,5),则椭圆方程为________.(3)过点(3,-5),且与椭圆y 225+x 29=1有相同焦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1)A (2)y 210+x 26=1 (3)y 220+x 24=1 [(1)由|AC |+|BC |=18-8=10>8知,顶点C 的轨迹是以A ,B为焦点的椭圆(A ,B ,C 不共线).设其方程为x 2a 2+y 2b2=1(a >b >0),则a =5,c =4,从而b =3.由A ,B ,C不共线知y ≠0.故顶点C 的轨迹方程是x 225+y 29=1(y ≠0).(2)设椭圆方程为mx 2+ny 2=1(m ,n >0,m ≠n ). 由⎩⎪⎨⎪⎧⎝ ⎛⎭⎪⎫-322m +⎝ ⎛⎭⎪⎫522n =1,3m +5n =1,解得m =16,n =110.∴椭圆方程为y 210+x 26=1.(3)法一:椭圆y 225+x 29=1的焦点为(0,-4),(0,4),即c =4.由椭圆的定义知, 2a =3-2+-5+2+3-2+-5-2,解得a =2 5.由c 2=a 2-b 2可得b 2=4,∴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20+x 24=1.法二:∵所求椭圆与椭圆y 225+x 29=1的焦点相同,∴其焦点在y 轴上,且c 2=25-9=16.设它的标准方程为y 2a 2+x 2b2=1(a >b >0).∵c 2=16,且c 2=a 2-b 2, 故a 2-b 2=16.①又点(3,-5)在所求椭圆上, ∴-52a 2+32b 2=1,则5a2+3b2=1.②由①②得b 2=4,a 2=20,∴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20+x 24=1.]直线l 交C 于A ,B 两点,若△AF 1B 的周长为43,则C 的方程为( )A.x 23+y 22=1B .x 23+y 2=1C.x 212+y 28=1 D .x 212+y 24=1 (2)椭圆E 的焦点在x 轴上,中心在原点,其短轴上的两个顶点和两个焦点恰为边长是2的正方形的顶点,则椭圆E 的标准方程为( )A.x 22+y 22=1 B .x 22+y 2=1C.x 24+y 22=1 D .y 24+x 22=1(3)设F 1,F 2分别是椭圆E :x 2+y 2b2=1(0<b <1)的左、右焦点,过点F 1的直线交椭圆E 于A ,B 两点.若|AF 1|=3|F 1B |,AF 2⊥x 轴,则椭圆E 的方程为________.(1)A (2)C (3)x 2+32y 2=1 [(1)△AF 1B 的周长是4a =43,所以a =3,e =c a =33, 所以c =1, 那么b 2=a 2-c 2=2,所以方程是x 23+y 22=1.故选A.(2)由条件可知b =c =2,a =2,所以椭圆方程为x 24+y 22=1,故选C.(3)不妨设点A 在第一象限,如图所示.∵AF 2⊥x 轴,∴A (c ,b 2)(其中c 2=1-b 2,0<b <1,c >0). 又∵|AF 1|=3|F 1B |,∴由AF 1→=3F 1B →得B ⎝ ⎛⎭⎪⎫-5c3,-b 23,代入x 2+y 2b 2=1得25c 29+b49b2=1.又c 2=1-b 2,∴b 2=23.故椭圆E 的方程为x 2+32y 2=1.]椭圆的几何性质►考法1 求离心率或范围【例3】 (1)(2019·深圳模拟)设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P 是C上的点,PF 2⊥F 1F 2,∠PF 1F 2=30°,则C 的离心率为( )A.36B .13 C.12D .33(2)(2017·全国卷Ⅰ)设A ,B 是椭圆C :x 23+y 2m=1长轴的两个端点,若C 上存在点M 满足∠AMB =120°,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0,1]∪[9,+∞)B .(0,3]∪[9,+∞)C .(0,1]∪[4,+∞)D .(0,3]∪[4,+∞)(1)D (2)A [(1)法一:如图,在R t △PF 2F 1中, ∠PF 1F 2=30°,|F 1F 2|=2c , ∴|PF 1|=2c cos 30°=43c3,|PF 2|=2c ·ta n 30°=23c3.∵|PF 1|+|PF 2|=2a , 即43c 3+23c3=2a ,可得3c =a . ∴e =c a =33. 法二:(特殊值法)在R t △PF 2F 1中 ,令|PF 2|=1, ∵∠PF 1F 2=30°, ∴|PF 1|=2,|F 1F 2|= 3.∴e =2c 2a =|F 1F 2||PF 1|+|PF 2|=33.故选D .(2)由题意知,当M 在短轴顶点时,∠AMB 最大. ①如图1,当焦点在x 轴,即m <3时,a =3,b =m ,ta n α=3m≥ta n 60°=3,∴0<m ≤1.图1 图2 ②如图2,当焦点在y 轴,即m >3时,a =m ,b =3,ta n α=m3≥ta n 60°=3,∴m ≥9.综上,m ∈(0,1]∪[9,+∞),故选A.] ►考法2 与椭圆的几何性质有关的最值问题【例4】 (2019·合肥质检)如图,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x 24+y 2b2=1的离心率e=12,F ,A 分别是椭圆的一个焦点和顶点,P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则PF →·PA →的最大值为________.4 [由题意知a =2,因为e =c a =12,所以c =1,b 2=a 2-c 2=3.故椭圆方程为x 24+y 23=1.设P 点坐标为(x 0,y 0).所以-2≤x 0≤2,-3≤y 0≤ 3. 因为F (-1,0),A (2,0), PF →=(-1-x 0,-y 0),PA →=(2-x 0,-y 0), 所以PF →·PA →=x 20-x 0-2+y 20=14x 20-x 0+1=14(x 0-2)2.则当x 0=-2时,PF →·PA →取得最大值4.](1)(2018·全国卷Ⅱ)已知F 1,F 2是椭圆C 的两个焦点,P 是C 上的一点.若PF 1⊥PF 2,且∠PF 2F 1=60°,则C 的离心率为( )A .1-32B .2- 3 C.3-12D .3-1(2)若点O 和点F 分别为椭圆x 24+y 23=1的中心和左焦点,点P 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则OP →·FP →的最大值为( )A .2B .3C .6D .8(1)D (2)C [(1)由题设知∠F 1PF 2=90°,∠PF 2F 1=60°,|F 1F 2|=2c ,所以|PF 2|=c ,|PF 1|=3c .由椭圆的定义得|PF 1|+|PF 2|=2a ,即3c +c =2a ,所以(3+1)c =2a ,故椭圆C 的离心率e =c a=23+1=3-1.故选D .(2)由椭圆x 24+y 23=1可得F (-1,0),点O (0,0),设P (x ,y )(-2≤x ≤2),则OP →·FP →=x 2+x +y 2=x 2+x +3⎝ ⎛⎭⎪⎫1-x 24=14x 2+x +3=14(x +2)2+2,-2≤x ≤2,当且仅当x =2时,OP →·FP →取得最大值6.]1.(2018·全国卷Ⅱ)已知F 1,F 2是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焦点,A 是C 的左顶点,点P 在过A 且斜率为36的直线上,△PF 1F 2为等腰三角形,∠F 1F 2P =120°,则C 的离心率为( )A.23 B .12 C.13D .14D [由题意可得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如图所示,设|F 1F 2|=2c ,∵△PF 1F 2为等腰三角形,且∠F 1F 2P =120°,∴|PF 2|=|F 1F 2|=2c .∵|OF 2|=c ,∴点P 坐标为(c +2c cos 60°,2c sin 60°),即点P (2c ,3c ).∵点P 在过点A ,且斜率为36的直线上,∴3c 2c +a =36,解得c a =14,∴e =14,故选D .] 2.(2016·全国卷Ⅰ)直线l 经过椭圆的一个顶点和一个焦点,若椭圆中心到l 的距离为其短轴长的14,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A.13 B .12 C.23D .34B [如图,|OB |为椭圆中心到l 的距离,则|OA |·|OF |=|AF |·|OB |,即bc =a ·b 2,所以e =c a =12.]。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讲义(50)椭 圆一.复习目标:熟练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的几何性质及参数方程.二.知识要点:1.椭圆的定义(1)第一定义: .(2)第二定义: .2.标准方程: .3.几何性质: .4.参数方程 .三.课前预习:1.设一动点P 到直线3x =的距离与它到点(1,0)A 的距离之比为3,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是 ( )()A 22132x y += ()B 22132x y -= ()C 22(1)132x y ++= ()D 22123x y += 2.曲线192522=+y x 与曲线)9(192522<=-+-k k y k x()A 有相等的长、短轴 ()B ()C 有相等的离心率 ()D 3.已知椭圆的长轴长是短轴长的3方程是 .4.底面直径为12cm 的圆柱被与底面成30该椭圆的长轴长 ,短轴长 5.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 +=>>的离心率为35针方向旋转2π后,所得新椭圆的一条准线方程是 ;新椭圆方程是 .四.例题分析:例1.设,A B 是两个定点,且||2AB =,动点M 到A 点的距离是4,线段MB 的垂直平分线l 交MA 于点P ,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例2.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P 为椭圆上除长轴端点外的任一点,12,F F 为椭圆的两个焦点,(1)若α=∠21F PF ,β=∠21F PF ,求证:离心率2cos 2cos βαβα-+=e ; (2)若θ221=∠PF F ,求证:21PF F ∆的面积为2tan b θ⋅.例3.设椭圆2211x y m +=+的两个焦点是12(,0),(,0)(0)F c F c c ->,且椭圆上存在点P ,使得直线1PF 与直线2PF 垂直.(1)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设l 是相应于焦点2F 的准线,直线2PF 与l 相交于点Q,若22||2||QF PF =-2PF 的方程. 五.课后作业: 班级 学号 姓名1.P 是椭圆14522=+y x 上的一点,1F 和2F 是焦点,若1230F PF ∠=,则12F PF ∆的面积等于 ( )()A 3316 ()B )32(4- ()C )32(16+ ()D 16 2.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左焦点为 F ,(,0),(0,)A a B b -为椭圆的两个顶点,若F 到AB,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12 ()D 453. 椭圆C 与椭圆14)2(9)3(22=-+-y x ,关于直线0x y +=对称,则椭圆C 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4.到两定点12(3,0),(9,0)F F 的距离和等于10的点的轨迹方程是 .5.已知椭圆19822=++y a x 的离心率21=e ,则a 的值等于 . 6.如图,PMN ∆中,1tan 2PMN ∠=,tan 2PNM ∠=-,PMN ∆面积为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以M 、N 为焦点,经过点P 的椭圆方程.7.AB 是椭圆22221(0)x y a b a b+=>>中不平行于对称轴的一条弦,M 是AB 的中点, O 是椭圆的中心,求证:OM AB k k ⋅为定值.8.已知椭圆13422=+y x ,能否在此椭圆位于y 轴左侧的部分上找到一点M ,使它到左准线的距离为它到两焦点12,F F 距离的等比中项,若能找到,求出该点的坐标,若不能找到,请说明理由.M NP经典语录1、最疼的疼是原谅,最黑的黑是背叛。
考点50 椭圆1.(市昌平区2019届高三5月综合练习二模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于2018年12月8日搭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某某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2日下午4点43分左右,嫦娥四号顺利进入了以月球球心为一个焦点的椭圆形轨道,如图中轨道③所示,其近月点与月球表面距离为100公里,远月点与月球表面距离为400公里.已知月球的直径为3476公里,则该椭圆形轨道的离心率约为A.125B.340C.18D.35【答案】B 【解析】如下图,F为月球的球心,月球半径为:12×3476=1738,依题意,|AF|=100+1738=1838,|BF|=400+1738=2138. 2a=1838+2138,a=1988,a+c=2138,c=2138-1988=150,椭圆的离心率为:1503198840cea==≈,选B.2.(某某省实验中学等四校2019届高三联合考试理)已知椭圆C :22221x y a b+=,()0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M 为椭圆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一点,12MF F ∆的内心为I ,直线MI 交x 轴于点E ,若2MI IE=,则椭圆C 的离心率是( )A .22B .12C .32D .13【答案】B 【解析】解:12MF F ∆的内心为I ,连接1IF 和2IF , 可得1IF 为12MF F ∠的平分线,即有11MF MI F EIE=,22MF MI F EIE=,可得12122MF MF MI F E F E IE===,即有1212222MF MF aF EEF c===, 即有12e =, 故选:B .3.(某某2019届高三高考一模试卷数学理)以椭圆的两个焦点为直径的端点的圆与椭圆交于四个不同的点,顺次连接这四个点和两个焦点恰好组成一个正六边形,那么这个椭圆的离心率为( )A .32-B .31-C .22D .32【答案】B 【解析】解:设椭圆的两个焦点为1F ,2F ,圆与椭圆交于A ,B ,C ,D 四个不同的点, 设122F F c =,则1DF c =,23DF c =. 椭圆定义,得122||||3a DF DF c c =+=+, 所以23131c e a ===-+, 故选:B .4.(某某省某某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适应性考试(6月)数学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 A F分别为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右顶点和右焦点,过坐标原点O 的直线交椭圆C 于,P Q 两点,线段AP 的中点为M ,若, , Q F M 三点共线,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 ) A .13B .23C .83D .32或83【答案】A 【解析】 如图设()()0000,,,P x y Q x y --,又(,0),(,0)A a F c ,00,22x a y M +⎛⎫∴ ⎪⎝⎭,,,Q F M 三点共线,MF QF k k =000022y y x a c x c -∴=++-, 即00002y y c x x a c=++-, 002c x x a c ∴+=+-,3a c ∴=,13c e a ∴==,故选A. 5.(某某省某某市2019届高三全真模拟考试数学理)已知1F 、2F 分别是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点A 是1F 关于直线bx ay ab +=的对称点,且2AF x ⊥轴,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_.【解析】1F 、2F 分别是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点A 是1F 关于直线bx ay ab +=的对称点,且2AF x ⊥轴,可得2AF 的方程为x c =,1AF 的方程()a y x c b =+,可得2(,)acA c b, 1AF 的中点为(0,)acb ,代入直线bx ay ab +=,可得:222ac b c a ==-,1c e a=<, 可得210e e --=,解得12e =.6.(某某省某某市2018-2019学年高二5月质量检测(期末)数学(理)已知F 是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右焦点,A 是椭圆短轴的一个端点,直线AF 与椭圆另一交点为B ,且2AF FB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答案】33【解析】设()0,A b -,(),0F c ,作BC y ⊥轴,垂足为C ,如下图所示:则:22AF b c a =+=由2AF FB =得:23AF c ABBC==32BC c ∴=,即:32B x c = 由椭圆的焦半径公式可知:B BF a ex =-232B AF a ac c a ex FBa a ∴===--⋅,整理可得:223a c =213e ∴=,即3e =本题正确结果:337.(某某省某某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理)如图是数学家Germinal Dandelin 用来证明一个平面截圆锥得到的截口曲线是椭圆的模型(称为“Dandelin 双球”);在圆锥内放两个大小不同的小球,使得它们分别与圆锥的侧面、截面相切,设图中球1O ,球2O 的半径分别为3和1,球心距离128OO =,截面分别与球1O ,球2O 切于点E ,F ,(E ,F 是截口椭圆的焦点),则此椭圆的离心率等于______.25【解析】如图,圆锥面与其内切球1O ,2O 分别相切与B,A ,连接12,O B O A 则1O BAB ,2O A AB ,过1O 作12O D O A 垂直于D ,连接12,O F O E ,EF 交12O O 于点C设圆锥母线与轴的夹角为α ,截面与轴的夹角为β 在12Rt O O D 中,2312DO ,22182215O D11221515cos84O O O D 128O O = 218CO O C21EO CFO C11218O C O CO E O F 解得1=2O C 222211213CFO FO C即13cos2CF O C则椭圆的离心率3cos 252cos 5154e8.(某某省某某市师X 大学某某市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已知椭圆()2222:10x y E a b a b+=>>与y 轴正半轴交于点(3M ,离心率为12.直线l 经过点()(),00P t t a <<和点()0,1Q .且与椭图E 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第二象限). (1)求椭圆E 的标准方程; (2)若AP PB λ=,当230t <≤时,求λ的取值X 围. 【答案】(1)22143x y +=(2)35λ⎛+∈ ⎝⎦【解析】解析:(1).由题意,12c e a ==且3b =2a =,所以椭圆E 的标准方程为22143x y +=.(2).因为直线l 经过点()(),00P t t a <<和点()0,1Q ,所以直线l 的斜率为1t -,设1:1l y x t=-+,将其代入椭圆方程22143x y +=中,消去x 得()22223463120t y t y t +-+-=,当∆>0时,设()11,A x y 、()22,B x y ,则2122634t y y t +=+……①,212231234t y y t -=+……②因为AP PB λ=,所以()()1122,,t x y x t y λ--=-,所以12y y λ=-……③ 联立①②③,消去1y 、2y ,整理得()222124141t λλ⎛⎫=+- ⎪⎝⎭-.当0t <≤时,()[)2221241412,1t λλ⎛⎫=+-∈+∞ ⎪⎝⎭-,解351,2λ⎫⎛+∈⎪ ⎪ ⎣⎭⎝⎦由()2122261034t y y y t λ+=-=>+且20y <,故1λ>,所以λ⎛∈ ⎝⎦. 9.(某某省威海市2019届高三二模考试数学理)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焦点为1F ,短轴的两个端点分别为,A B ,且160AF B ∠=︒,点1)2在C 上. (Ⅰ)求椭圆C 的方程;(Ⅱ)若直线:(0)l y kx m k =+>与椭圆C 和圆O 分别相切于P ,Q 两点,当OPQ ∆面积取得最大值时,求直线l 的方程.【答案】(Ⅰ) 2214x y +=.(Ⅱ) y x =【解析】(Ⅰ)由160AF B ∠=︒,可得2a b =,①由椭圆C经过点1)2,得2231144b b+=,② 由①②得224,1a b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2214x y +=.(Ⅱ)由2214x y y kx m ⎧+=⎪⎨⎪=+⎩消去y 整理得()222148440k x kmx m +++-=(*),由直线l 与椭圆相切得,()()222264161140k m m k ∆=--+=,整理得2241m k =+,故方程(*)化为2228160m x kmx k ++=,即2(4)0mx k +=, 解得4kx m-=, 设()11,P x y ,则124414km k x k m--==+,故111y kx m m =+=, 因此41(,)k P m m-. 又直线:(0)l y kx m k =+>与圆O相切,可得||OQ =所以||PQ ==所以1||||2OPQS PQ OQ ∆=⋅= 将2241m k =+式代入上式可得OPQS ∆===21321k k =⋅+3112k k=⋅+, 由0k >得12k k+≥,所以313124OPQ S k k∆=⋅≤+,当且仅当1k =时等号成立,即1k =时OPQ S ∆取得最大值.由22415m k =+=,得5m =±,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5y x =±.10.(某某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5月校际联合考试数学理)如图,已知椭圆()222210x y E a b a b +=:>>,()4,0A 是长轴的一个端点,弦BC 过椭圆的中心O ,且213213cos OA CA OC OB BC BA 〈〉=-=-,,.(1)求椭圆E 的方程.(2)过椭圆E 右焦点F 的直线,交椭圆E 于11,A B 两点,交直线8x =于点M ,判定直线11,,CA CM CB 的斜率是否依次构成等差数列?请说明理由.【答案】(1)2211612x y +=;(2)是,理由见详解. 【解析】 (1)由2OC OB BC BA -=-,得2B A C C =,即2O A C C =,所以AOC ∆是等腰三角形, 又4a OA ==,∴点C 的横坐标为2;又213cos OACA 〈〉=,, 设点C 的纵坐标为C y 222132C y =+,解得3C y =±, 应取(2,3)C ,又点C 在椭圆上,∴22222314b +=,解得212b =,∴所求椭圆的方程为2211612x y +=;(2)由题意知椭圆的右焦点为(2,0)F ,(2,3)C , 由题意可知直线11,,CA CM CB 的斜率存在, 设直线11A B 的方程为(2)y k x =-,代入椭圆2211612x y +=并整理,得2222(34)1616480k x k x k +-+-=;设11(,)A x y ,22(,)B x y ,直线11,,CA CM CB 的斜率分别为123,,k k k ,则有21221634k x x k+=+,2122164834k x x k -=+, 可知M 的坐标为(8,6)M k ;∴()()12121312122323332222k x k x y y k k x x x x ------+=+=+---- 1212124232142()x x k k x x x x +-=-•=-+-+,又263222182k k k -=•=--; 所以1322k k k +=,即直线11,,CA CM CB 的斜率成等差数列.11.(某某市某某区2019届高三一模数学理)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 +=>>过点()2,1,且离心率为(Ⅰ)求椭圆C 的方程;(Ⅱ)若过原点的直线1l 与椭圆C 交于P 、Q 两点,且在直线2:0l x y -+=上存在点M ,使得MPQ 为等边三角形,求直线1l 的方程。
课题: 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三第一学期一轮复习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椭圆的相关知识,已具备了对几何图形的想象水平,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水平和分析问题的水平。
他们的思维正从属于经验性的逻辑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仍需要依赖一定的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
故仍然需要以基础为原则,适当练习,然后才能拓展。
一、在学习本节内容以前,学生已经复习了直线和圆的方程,了解了用坐标法求曲线的方程及其基本步骤,经历了动手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建立模型的基本过程,这为进一步研究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奠定了基础。
二、经过两年的高中学习,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建模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使得进一步探究学习本节内容更易上手。
但是,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椭圆定义的归纳概括、方程的推导化简对学生仍然是一个考验,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探究学习受阻,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指导。
效果分析通过对这节课的教学,现浅谈一下本课的课堂效果,我从教室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效果展开分析。
在教学的初始阶段通过对课标的了解和高考考点考频的分析,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充分重视,根据课标要求制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椭圆的定义,引导学生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地位。
上课后在前黑板,板书了基础知识的梳理,帮助学生回忆并夯实了本节的基础知识,课件中呈现了几个小的题目加以检验,通过检验效果来看,同学们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错。
有了扎实的基础,顺利的进行到下一步,学生自主探究学案中的题目,有三位同学到黑板进行展示,事实证明在本环节中,学生很自然的,很顺畅的解决了有关椭圆定义和椭圆标准方程的题目。
对于学案中存在疑惑的题目,小组内通过合作探究加以解决。
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后,引导学生进入迁移提升环节,由两位优秀的同学做了分享交流,带领同学们总结了规律方法,总体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达成了教师的预期效果。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椭圆的定义、性质及标准方程【本讲主要内容】椭圆的定义、性质及标准方程椭圆的定义及相关概念、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几何性质【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1. 椭圆的定义:⑴第一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2F 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⑵第二定义:动点M 到定点F 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l 的距离之比等于常数)10(<<e e ,则动点M 的轨迹叫做椭圆。
定点F 是椭圆的焦点,定直线l 叫做椭圆的准线,常数e 叫做椭圆的离心率。
说明:①若常数2a 等于2c ,则动点轨迹是线段12F F 。
②若常数2a 小于2c ,则动点轨迹不存在。
2. 椭圆的标准方程、图形及几何性质:标准方程)0(12222>>=+b a by a x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0(12222>>=+b a bx a y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 轴上图形范围x a y b ≤≤,x b y a ≤≤,顶点()()()()12120000A a A a B b B b --,、,,、,()()()()12120000A a A a B b B b --,、,,、,对称轴x 轴、y 轴;长轴长2a ,短轴长2b ;焦点在长轴上x 轴、y 轴;长轴长2a ,短轴长2b ;焦点在长轴上焦点 ()()1200F c F c -,、, ()()1200F c F c -,、, 焦距)0(221>=c c F F)0(221>=c c F F3. 焦半径公式:椭圆上的任一点和焦点连结的线段长称为焦半径。
焦半径公式:椭圆焦点在x 轴上时,设12F F、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00P x y ,是椭圆上任一点,则10PF a ex =+,20PF a ex =-。
推导过程:由第二定义得11PFe d =(1d 为点P 到左准线的距离), 则211000a PF ed e x ex a a ex c ⎛⎫==+=+=+ ⎪⎝⎭;同理得20PF a ex =-。
第五十课时 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
课前预习案
1、掌握椭圆的定义,并会用椭圆定义解题;掌握求椭圆标准方程的基本步骤(定型、定位、定量)掌握求椭圆标准方程的基本方法(定义法和待定系数法)
2、命题趋势: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直线和椭圆的位置关系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定义、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而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以及与向量、方程、不等式等的综合题常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属中高档题目。
1.定义:①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2,F 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2a (122___a F F ),这个动点的轨迹叫椭圆(这两个定点叫 ). 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
②定义的符号表示: 。
注意:当122a F F =时,轨迹是 ;当122a F F < 时, 。
③,,a b c 之间的关系 。
2.椭圆的标准方程
(1)若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焦点坐标为 ,焦距为 。
(2)若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焦点坐标为 ,焦距为 。
1.已知椭圆的焦点为1F (-1,0)和2F (1,0),P 是椭圆上的一点,且21F F 是1PF 与2PF 的等差中项,则该椭圆的方程为( )
A .
191622=+y x B .1121622=+y x C .13422=+y x D .14
32
2=+y x 2.已知椭圆的方程是22
21(5)25
x y a a +
=>,它的两个焦点分别是F 1,F 2,且| F 1F 2|=8,弦AB 过F 1,则∆ABF 2的周长为( )
2. P 是椭圆14
52
2=+y x 上的一点,1F 和2F 是焦点,若1230F PF ∠=,则12F PF ∆的面积等于
(
)
A .
3
3
16 B .)32(4- C .)32(16+ D .16
课内探究案
考点1:椭圆的定义
【典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B .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C .方程()22
22
2
10x y a c a a c +=>>-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 D .方程()22
2210,0x y a b a b
+=>>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
【变式1】1F ,2F 是定点,126F F =,动点M 满足126MF MF +=,则点M 的轨迹是( ) A .椭圆
B .直线
C .线段
D .圆
考点2.椭圆的标准方程
【典例2】(1)已知椭圆以坐标轴为对称轴,且长轴是短轴的3倍,并且过点P(3,0),
求椭圆的方程;
(2)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以坐标轴为对称轴,且经过两点P 1,1),P 2),求椭圆的方程.
【变式2】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且经过点(0,3)P ,b a 3=,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考点3.椭圆的焦距
【典例3】椭圆 63222=+y x 的焦距是( ) A .
B .)23(2-
C .2
D .)23(2+
【变式3】椭圆14
2
2=+y m x 的焦距为2,则m 的值是( )
A .5
B .3
C .5或3
D .不存在
1.如果方程222=+my x 表示焦点在y 轴的椭圆,那么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0,+∞)
B .(0,2)
C .(1,+∞)
D .(0,1)
2.若椭圆11622
2=+b
y x 过点(-2,3),则其焦距为( ) A.25 B.23 C. 43 D. 45 3.若椭圆的两焦点为(2,0)-和(2,0),且椭圆过点53(,)22
-,则椭圆方程是
( )
A .22
184y x += B .
22
1106y x += C .
22
148y x += D .
22
1106
x y += 4. 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 的右焦点为(1,0)F ,离心率等于
2
1
,则C 的方程是( )
A .14
32
2=+y x B .13
42
2=+y x C .12422=+
y x D .13
42
2=+y x
课后拓展案
组全员必做题
1.已知()()1221,0,1,0,F F C F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过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交于A B 、两点,且3AB =,则C 的方程为( )
A .2
212x y += B .22
132
x y += C .
22
143
x y +=
2.设AB 是椭圆Γ的长轴,点C 在Γ上,且π
4
CBA ∠=
.若4AB =,BC ,则Γ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
3.如图所示,椭圆M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3
2
,直线x =±a 和y =±b 所围成的矩形
ABCD 的面积为8.求椭圆M 的标准方程.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C 的中心在原点O,焦点在x 轴上,短轴长为2,离心率
,求椭圆C 的方程.
5.已知圆22:(1)1M x y ++=,圆22
:(1)9N x y -+=,动圆P 与圆M 外切并且与圆N 内切,
圆心P 的轨迹为曲线C .求C 的方程.
1.已知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的焦距为4,且过点P ,求椭圆C 的方程.
2.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的离心率e =求椭圆C 的方程;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C 1:x 2a 2+y 2
b
2=1(a >b >0)的左焦点为F 1(-1,0),且点P (0,1)
在C 1上.求椭圆C 1的方程.
参考答案
1.C
2.D
3.B
【典例1】C 【变式1】C
【典例2】(1)22
19x y +=或221819y x +=;(2)22193
x y +=. 【变式2】
19
8122=+y x 或1922
=+x y 【典例3】C
【变式3】C
1.D
2.C
3.D
4.D
组全员必做题
1.C
2.
3
3. 2
214x y += 4. 2
212x y += 5. 22
143
x y +=.
组提高选做题
1.
22
1 84
x y
+=
2.
2
21 4
x
y
+=
3.
2
21 2
x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