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亲子、同伴依恋对中学生积极社会适应的影响

亲子、同伴依恋对中学生积极社会适应的影响

亲子、同伴依恋对中学生积极社会适应的影响
亲子、同伴依恋对中学生积极社会适应的影响

亲子、同伴依恋对中学生积极社会适应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中学生亲子依恋及同伴依恋特点,从而探讨两者对积极社会适应的影响及因素。方法:通过对广西南宁市405名中学生以《青少年对父母与同伴依恋问卷》及《青少年社会适应评估问卷》进行测量,选取有效问卷366份进行统计分析,以观察中学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中学生积极社会适应的关系特征。结果(1)母子依恋、父子依恋和同伴依恋与积极社会适应呈正向显著相关,且相关均在0.25以上。(2)父子、母子依恋为自变量,积极社会适应为因变量显示母子依恋t=6.83, p注:*p<0.05,

**p<0.01, ***p<0.001。

2.4 同伴依恋在父子依恋与积极社会适应间的中介作用

表5 父子依恋与同伴依恋对积极社会适应的回归分析

因变量预测变量 r r2 f b beta t

积极社会适应方程模型1 0.28 0.08 30.01***

父子依恋 0.38 0.28 5.48 ***

同伴依恋方程模型 2 0.34 0.11 45.19***

父子依恋 0.37 0.34 6.72***

积极社会适应方程模型3 0.44 0.19 41.55***

父子依恋 0.25 0.18 3.59***

同伴依恋 0.42 0.34 6.65***

注:*p<0.05, **p<0.01, ***p<0.001

如表5所示,父子依恋的标准回归系数beta为0.18,p<0.001,

青少年社会工作解读

《青少年社会工作》 青少年社会工作——18岁-23岁青少年心理问题 研究报告

青少年社会工作——18岁-23岁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2012年6月份,通过专升本考进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李某在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时候,因为作弊被抓住。学校根据相关规定给予李某相应的处罚之后,李某采取自杀行为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失望。此次事件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所以,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1、当代青少年时期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认知结构的不完备;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对社会和家庭的高度依赖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会遭遇到更多的挫折,因而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若暂时性的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的反应,很可能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现代医学越来越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社会主义经济急需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具备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而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心理方面稳定的内在特点,是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大学生求知与成长的过程也是其心理发展的过程,换句话说,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大学新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是抗拒诱惑、承

儿童依恋研究综述

儿童依恋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从对依恋的概念、发展阶段、已有研究理论到已有研究成果作了一个综述,然后对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个阐述以及展望。 【关键词】依恋依恋理论依恋的评估方法现状 依恋(attachment) 是儿童社会性和情绪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发展心理学家的关注,因为依恋的形成及其性质对儿童一生的发展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对依恋的生物和社会意义研究表明,依恋这种亲子关系的早期经验会成为我们日后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本文将对这些研究做一个综述。 一、依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一)依恋概念的提出和依恋发展的阶段 1.依恋概念的界定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J·Bowlby)于1969年最早提出了依恋(attachment)这一概念。[1]所谓依恋指的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上的联结。在这里抚养者主要是指母亲。杨丽珠提出,依恋是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 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近年来, 张文新又提出, 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可见, 依恋的主体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 可以是儿童, 也可以是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看护者; 依恋的客体或对象一般是能形成对主体的情感呼应并与之建立强烈情感联结的特定个体,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的群体。在发展心理学中, 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者)所形成的情感联结。 2.依恋发展的阶段 儿童依恋心理的发展同其他心理现象的发展一样, 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许多研究者依据对儿童依恋的研究,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依恋发展的阶段理论。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谢弗和爱默逊(Schaffer & Emorson)提出的阶段模型及鲍尔贝的依恋阶段论。 谢弗和爱默逊从儿童依恋对象的选择性, 即依恋行为的指向性发展的角度, 将儿童早期依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 1) 非社会性阶段(0~6周)。该阶段儿童只能发出哭、笑等无定向的信号。( 2) 无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7个月)。该阶段儿童会对任何人发出信号并从中得到安慰与关注。( 3) 具体依恋阶段(7~11个月)。该阶段儿童的依恋集中指向特定的个体, 依恋行为的组织也更具有选择性。〔4〕鲍尔贝根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变通性与目的性发展的情况, 把儿童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前依恋期(0~3个月)。这期间婴儿对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他喜欢所有人,最喜欢注视人的脸。(2) 依恋关系建立期(3~7个月)。这期间婴儿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的反应与对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婴儿在熟悉的人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啼哭和咿咿呀呀。对陌生人的反应明显减少但依然有反应。(3)依恋关系明确期(7个月~2岁)。这一时期儿童对特定个体的依恋真正确立, 出现了分离焦虑与对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 出现了对人的持久的依恋情感, 并能与人进行有目的的人际交往。(4) [1] Bowlby J.Attachment and Loss.V ol.1,Attachment,New York Bassic books,1969

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_谭千保

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 谭千保① 【摘要】 目的 考察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762名流动儿童和509名非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进行了研究。结果 ①与非流动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和学校适应性较差;②流动儿童社会 支持水平与学校适应之间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③主观支持与支持利用度对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 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性有待提高,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之间关系密切。【关键词】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学校适应 Relationsh ip between the Migrant C h ildren 's Social Support and School Adjustment .Tan Qianba o .Scho ol of Educati on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X iangtan 411201,P .R .China 【Abstract 】 Object ive T o investiga te the mig ra nt childr en 's socia l suppor t lev el a nd school adjustment and th e relatio nship be-tw een them.Methods The study inv estig ated the social suppo rt and school adjustment of 762mig rant children and 509city chil-dren with questionnaires .Results ①M ig ra nt childr en 's socia l suppor t lev el a nd schoo l adjustment w ere mor e than those o f city children 's.②M ig rant childr en 's society support level and school adjustment had sig nificantly po sitiv e co rrelatio n.③M ig ra nt children 's util ization o f social suppor t and subjectiv e suppo rt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school adjustment .Conclusion M ig ra nt children 's social support lev el and school adjustment need to be im prov ed;the relatio nship betw een social suppor t and school adjust-ment o f mig rant children is close . 【Key words 】 M ig rant children;Social suppo rt;School adjustm ent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和就业,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也随之进城居住和上学,他们成了城市中数量庞大的第二代移民,我们称之为城市流动儿童,即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且有学习能力的儿童,这些儿童的成长面临教育、健康、贫穷和社会边缘化等诸多挑战。城市流动儿童不仅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而且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引起了医学界、教育学界等领域对其研究的热潮,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心理学也开始了对这一都市新型青少年群体的初步研究,主要有: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研究、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研究。这些研究显示,与城市非流动儿童相比而言,城市流动儿童存在着更为严重的心理发展问题。 就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研究而言,王涛、李海华的研究发现,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适应性总体情况比较差[1],孙晓莉的调查发现,与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方面存在更大的问题[2]。对于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问题,目前仅有少量的 研究,但它们未能显示出流动儿童与其他群体相比而表现的 特征,而且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是否也对其学校适应有影响也值得关注。本研究以课业适应、常规适应、师生关系适应、同学关系适应和自我适应作为学校适应的指标,以社会支持在学校适应中的作用为视角,探讨社会支持和学校适应的关系,为在实际工作中解决流动儿童学校适应问题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整群选取了浙江省台州市和广东省深圳市5所学校1540名小学5年级至初三年级的儿童,有效样本1271人,其中城市流动儿童762名(男生429名,女生333名;平均年龄13.3岁),城市非流动儿童509人(男生237名,女生272名;平均年龄13.1岁)。 1.2 研究工具1. 2.1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3] 选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本研究对量表中的一些文字项目进行了修改。量表的结构仍然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共10个项目。题目得分之和越大,表示得到的支持越多。  1999:318 [7]M cCrae R .Ag e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coping m echanisms [J]. Journal of Gerontology,1982,37:15 [8]Bil ls R E,Vance E L,M cClean O S.An index of adjustment and v alues [J ].J 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 ol ogy,1951(15):454-460[9]宋维真、张瑶.我国大学生考场焦虑与个性特质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32 [10]李芳,白学军.高中生考试焦虑、自尊和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关系 [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12(7):47-51 [11]戴斌荣,任亮.高中生焦虑心态的调查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 报:教育科学版,2003,1:105-108 [12]康茜.中学生自尊、心理控制源及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东 北师范大学,2006,44:22 [13]徐富明,施建农,刘化明.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 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59-62 (收稿时间:2009-10-08) · 68·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第18卷第1期 China Jou rnal of Health Psycholog y 2010,Vol 18,No.1 ① 中国.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湘潭) 411201 E -mail :hn tqb @https://www.doczj.com/doc/5416563028.html,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XJK 08BXL 003);湖南省哲社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0805007A ) DOI:10.13342/https://www.doczj.com/doc/5416563028.html, k i .cjhp.2010.01.035

高中生与同伴的人际关系特点-人际关系的重要特点是

高中生与同伴的人际关系特点:人际关系的重要特点是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在高中阶段,除了重视教学之外,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高中生与同伴的人际关系特点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与同伴的人际关系特点 在整个高中阶段,高中生所接触的主要人群便是同伴,与同伴人际关系的好坏也直接影响了高中生涯的整体效果。据相关资料和数据显示,与其他人群相比,高中生和同伴交往水平达到最高,特别是在异性交往方面,人际关系水平远高于和同性伙伴的关系。但是之前很多研究却普遍觉得异性关系没有同

性关系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认知偏差,主要是由于受到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心理因素影响。与初中相比,高中生的生理逐渐发育成熟,更容易对异性产生兴趣,渴望了解并和异性进行接触。其次,社会环境变化影响。传统思想观念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在学校期间异性之间很少接触,甚至都没有语言沟通交流,大家普遍倾向于和同性伙伴交往。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与国际日益接轨,高中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也逐渐摈弃了自身传统思想,变得渐渐开明起来,不再拘束于传统陈旧思想的束缚,如果对异性明显有好感,也不再强行克制和压抑自身情绪和心理,逐渐敢于勇敢表达,与异性开始正常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尽管高中女生的异性关系一直保持上升态势,但是相较而言,男生的异性关系却很不稳定,甚至在不断下降,特别是在高一、高二阶段的男生表现尤为明显。

这主要是因为由于生理因素方面的差异,同年龄的女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往往比男生较为成熟,特别是身体发育通常会早于男生长达2年,也会相对较早地对异性产生更多的好奇和兴趣,无论是在情绪方面,还是在情感方面,都产生了新的想法和体验,渴望和异性能够有更多的接触,满足其心理需求。但是高一、高二阶段的男生此时生理正在逐渐发展完善,尽管对异性也有着强烈的好奇和兴趣,然而在初始阶段,他们表达自身对异性的好奇所采取的方式却十分相反叛逆,不仅不关心异性,反而对异性态度十分冷淡,即使面对有好感的异性,也经常说一些具有攻击性的话,轻视异性,甚至采取极端方式对异性进行攻击,导致异性关系直线下降,甚至降到冰点。但是随着身心发展的日趋完善,高中生也会对过去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异性逐渐转变态度,开始采取友好的方式和异性进行接触和交往,逐渐缓和了和异性的关系,异性关系开始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其培养

基础教育研究 2009年3月·B 适应与发展是个体人生历程的基本任务,个体的成长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过程。13~19岁的青少年中学生善于迎合时代的潮流,适应变化的社会,但由于年龄等多种原因,也容易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往往仅限于“养”而忽于“教” ;而学校教育则把主要精力用于提高学习成绩以应付升学考试上,也忽略了对学生社会适应行为和良好人格的培养,以致青少年出现焦虑、抑郁、厌学、以自我为中心、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帮助青少年适应社会,促进他们更好发展,是社会和教育的基本责任。因此,研究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途径和教育对策,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一、社会适应行为的定义 社会适应(social adaptation )是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过程,是个体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技能,应对社会环境变化、遵循社会规范的过程,也是个体的人格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不断的学习、交往、发展与创造的过程中,逐渐成为独立的主体去承担社会责任、应对社会环境变化和挑战的心理和行为活动。 个体的社会适应状况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活动而实现的,社会适应性也是通过其行为表现出来的。因此,研究社会适应,一定要研究适应行为。 关于适应行为(adaptive behavior )有许多种定义。这些定义有某些共同点,但是对适应行为究竟是能力还是行为习惯和方式,仍未形成一致的看法。此外,人们对适应行为与智力的关系仍有大的争议。有人认为,智力是指抽象思维能力,而适应行为主要指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因此二者是有区别的。另一些人认为,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如皮亚杰),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二者的研究角度和出发点不同而已。[1]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社会适应行为定义为:个体为了适应外在社会环境、文化的要求和内在身心发展的需要,而必须在生活、学习和交往等实际活动中学会、选择和回避的行为,它也是个体独立处理日常生活和承担社会责任,达到其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程度的能力水平的反映。适应行为包括适应良好与适应不良,后者指个体与其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协调的状况。 二、社会适应行为的理论模型 个体的社会适应行为问题,受到国内外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建立了许多理论模型,包括人格模式理论和智力模式理论。人格模式理论认为个体的社会适应行为与人格的形成、表现密切相关,稳定的适应行为就是人格特征。智力模式理论把个体的社会适应行为理解为智力或社会能力,与个体内在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加工密切相关。这两类理论模型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是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其培养 郑溪璐 【摘要】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行为不仅对其个人产生重要的作用,也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有重要影 响。本文根据社会适应行为的人格五因素理论和情感智力理论,以及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培养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途径。 【关键词】青少年 社会适应适应行为 教育论坛 3

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综述

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综述 Nyt 引言 一直以来,学界一般认为解离症状是童年时期所受创伤引发的,但现在学界对创伤诱发解离症状的具体机制的研究还缺乏一定的深入性。部分研究者认为解离症状主要可能由童年期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而造成的婴儿对创伤的易受伤性、不安全型依恋关系直接对婴儿造成的创伤所造成的。因此,本文主要通过讨论依恋关系(尤其是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来探讨依恋关系是怎么通过影响婴儿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引发婴儿,甚至母亲自身的解离症状,从而讨论治疗解离症状的方法。 一、依恋关系诱发解离症状的理论与原因 1.依恋关系对青少年解离症状诱发的影响 在2004年的时候,GIOVANNI LIOTTI发表的综述整理了创伤、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三者的关系(Liotti, 2004),见图1。他认为,在童年时期遭受过创伤的,被AAI访谈被判定为与照养者有着unresolved型依恋关系的双亲容易与他们的孩子形成未组织型的依恋关系。当孩子向双亲发出依恋要求的时候,容易激发双亲的unresolved的记忆,这样双亲会因为当前他们回应婴儿依恋要求的照顾模式与unresolved记忆诱发的恐惧的情绪产生矛盾而出现一会儿回应婴儿要求的一会儿回避甚至惩罚婴儿依恋要求的行为,这样双亲在婴儿面前就会成为一个既是惩罚者又是拯救者的形象。如此下来,婴儿就会对双亲产生既依赖又愤怒的情绪,难以确定他的依恋要求与行为是否正确,也难以确定自己在双亲中的自我形象,从而难以将婴儿时期记忆整合到一个完整的自我中并形成一个相对正常的内在工作模式,从而为它们的解离症状埋下了诱发的因子。如此一来婴儿成长过程中就会形成一个既强大(因为不想依赖父母)又脆弱(因为需要依恋关系)的矛盾两极的自我,为了减轻这种自我的矛盾,婴儿会产生一些防御机制,这种机制就是把强大的自我与脆弱的自我解离开来,这样婴儿就容易产生有解离经验或者是情感异常,一旦这种婴儿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其他危险的因子,就非常容易遭

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

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 李 强 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它在缓解个体心理压力、消除个体心理障碍、增进个体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处在社会急剧变迁中的我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国民心理保健难题,深刻认识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的心理保健功能,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社会支持的概念界定 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是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社会支持作为一个普通概念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而且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也无理解上的困难。但是,社会支持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和专业上的概念,自本世纪70年代被提出以来,其内涵在各个学科之间乃至学科内部并未达到统一。近一二十年来,研究社会支持的学者中有社会学家、社会精神病学家及流行病学家。他们从各自的研究目的出发,有时应用同一术语代表不同的内容,有时又应用不同术语代表相同的研究对象。 文献中对社会支持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客观的、实际的或可见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援助和直接服务;其二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支持,它指的是个体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以上两类有关社会支持概念在理解上的差异反映了研究者们对其本质的不同理解。从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其中社会联系是指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 二、社会支持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到目前为止,已有许多研究证实了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状态之间的联系。无论是从整体的角度,适用社会学和社会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关系所作的宏观分析,还是从个体的角度,采用临床或实验方法对社会支持与某一特定心理病症关系所进行的微观研究,都显示出社会支持对个体心理健康的有益影响,社会支持的心理保健功能得到了广泛承认。但在社会支持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或作用机制方面尚有分歧,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和假设模型。具体内容如下: 1.有关社会支持的作用机制的第一种假设模型——主效果模型(the main-effect model)。该假设认为,社会支持对个体身心健康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它不一定要在心理应激情况下才发挥保健作用,而是在于平时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体验和身心状况,从而有益于心理健康。这一假设在社会孤独者与高社会支持者身上都得到了证实,亦即无论个体是否面对压力情境,高的社会支持总伴随着良好的身心状况,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 2.有关社会支持的作用机制的第二种假设模型——缓冲器模型(the buffer ing model)。该假设认为,社会支持仅在应激条件下与个体身心健康发生联系,它缓冲压力事件对身心状况的消极影响,保持与提高个体身心健康水平。 作为缓冲器的社会支持常常是通过人的内部认

高中生如何构建良好人际关系.doc

高中生如何构建良好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强化自我意识和自信心,而且有助于在学生和生活方面互帮互助。下面是我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高中生如何构建良好人际关系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如何构建良好人际关系 (一)认知调整 对于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与反应,这 是因为,人的情绪不是取决于其所遇到的是什么,而是取决于怎 么去理解所遇到的事。因此,有人说态度决定命运,这是很有道理的,要从根本上去改变一个人,首先得改变他的思想观念。中学生很多人际关系问题,都是源自于认知上的偏差。比如,很多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比较追求完美,往往因为对方身上有某些自己 看不惯的行为细节而不再乐意交往下去,不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有的学生比较内向被动,总觉得老师偏心,对有的同学热情友好,有说有笑,而对自己则不闻不问,就像自己是透明的一样,由此产生反感,对该老师的课都不愿意听,成绩一落千丈,不明白人际交往是相互的、双向的,需要自己主动地投入、沟通与开放,而不是坐等天下掉下来个林妹妹;而有的学生,又往往把某个异性不经意的一个眼神或者是出于好心的帮助当 成是对自己情有独钟而陷入单相思的漩涡,弄得饭茶不思,精力

分散,误把青春期的正常萌动当成是爱情的来临。所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的知识与技巧,纠正认识上的偏差,是让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为此,我们通过心理辅导课、专题讲座、编辑心理辅导报、开辟心理专栏与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启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方法,使学生能够明白什么样的人是受人欢迎的、为什么会受人欢迎,从而为他们的人际交往实践指明方向。 (二)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 一个凡事斤斤计较、固执己见、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反省自己的人,我们很难想象他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人们在谈及自己的人际关系之所以失败时,也往往会归结于双方的性格不合。可见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如何,不仅是人际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我曾经接待过一个女生,她在小学、初中时都是成绩全校第一的优秀生,一直深得老师的宠爱与同学的崇拜,为此养成了高傲自负的性格。进入高中之后,因为班主任在编排座位时没有理会她的要求而对她特别照顾,引起她强烈不满,居然以上课睡觉、迟到早退等违纪行为来报复老师,而这样做的结果便是学习成绩一路下滑,而等她意识到问题严重,想要努力赶上去时,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了,脑子里总是充满着对老师的怨恨。成绩不突出,在班上相当于一个透明人,没人注意到她的存在。习惯了众星捧月的她,实在很难接受这种落差,面对成绩比自

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综述

摘要 实证研究中,在借鉴了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国内的现状,做了大量的研究,逐步形成适应国内的依恋理论与实证的体系。 本文从依恋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总结,理论上介绍了不同学派的依恋理论观点,包括精神分析学派、习性学理论、认知理论等,各个理论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总结了各学派的成就和不足。实证研究介绍了依恋的研究方法、依恋的影响因素、依恋在各个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依恋与友谊、依恋与心理健康、依恋与青少年犯罪、依恋与欺负行为、依恋与认知等,在相关研究中,介绍了依恋与各个领域的关系,文中整合了前人的成果,想借此机会,能吸引相关学科的学者将依恋理论用于实践。在最后,提出了对依恋的展望,包括:依恋与家教、依恋的代际传递、依恋的纵向研究、成人依恋的研究,这几项是对依恋研究的一点体会,本人认为依恋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和相关的研究中,应该使依恋的研究成果走入实际的家庭教育和个人自我提高,使依恋的成果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依据。 引言 针对国内的现状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从依恋的形成上、依恋的影响因素、依恋对社会性的影响上、依恋与心理健康、依恋与个性发展、依恋与犯罪、依恋与家庭教育、依恋的代际传递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成果。但是,依恋的研究还集中于儿童早期,对青少年及成年期的依恋较少。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的依恋研究成果,旨在为研究者们提供一个总揽全局的窗口,揭示不足,以备后来的学者能在此基础上对依恋研究有新的突破;总括了理论的成果,还将实证相关研究的成果列举出来,想借此机会,能吸引相关学科的学者将依恋理论用于实践,使依恋研究不仅停留在学术界,还能更有效的指导生活。 一、概念分析 (一)儿童依恋的界定 1.依恋的提出 关于母婴依恋的研究,是从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开始的。鲍尔比基于他的文化观和动物分离的研究,在《依恋与失落》一书里,从生态学、心理学、心理分析学、精神病学以至控制论、信息论角度,阐述了早期社会依恋理论。依恋最初是由鲍尔比(J.Bowlby)提出,用以描述母—婴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感情联结。其实鲍尔比(Bowlby)的初衷并不认为依恋仅指婴幼儿期才具备,他认为依恋是伴随整个童年期,直至成人。 2.广义的理解 广义的依恋不局限于亲子之间,也不局限于婴幼儿期。如张春兴(1992)认为,“依恋是人际间在感情上甚为接近而又彼此依附的情形,所谓相依为命,即此之意”,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1)依恋关系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使人在其他社会情境中满怀信心和胜任力地去参与。 2)依恋对象的作用是“安全基地”,是保护,是对压力、焦虑的自然遮挡。同伴和老师的作用不被当作依恋关系的核心。

(完整版)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11380字-3套题每套25题

IPPA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作为中学生,父母与朋友在你的生活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你依赖他们需要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同时,对自己的看法,也会影响到你与他们之间的交往。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学生与重要他人的相互关系,请你仔细回答以下问题,你的回答将作为科学研究所用,你的任何信息都作为个人隐私得到保护,不会向任何人遗漏,请放心作答! 年龄:年级: 性别: (1)男 (2)女 父母是否外出务工:(1)是 (2)否 (选“是”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选“否”请跳过) 谁在外务工:(1)爸爸 (2)妈妈 (3)父母均在外务工 你与父母分别时间: (1)1-3个月 (2)3-6个月 (3)半年到一年 (4)一年以上 “1”-根本不是这样“2”-很少是这样“3”-有时是这样“4”-经常是这样“5”-总是这样 请阅读每一个句子,并选择与你最相符合的,然后画圈。 1.我母亲尊重我的情感。 1 2 3 4 5 2.我认为我的母亲是称职的母亲。 1 2 3 4 5 3.我真希望我的母亲是另外的人。 1 2 3 4 5 4.我母亲很认可我现在的样子。 1 2 3 4 5 5.对我在意的事情,我喜欢听取我母亲的意见。 1 2 3 4 5 6.我觉得向母亲表露自己的情感是没有用的。 1 2 3 4 5 7.当我为某事情难过的时候,我母亲会看出来。 1 2 3 4 5 8.与母亲讨论我的困扰另我感到很羞耻,很愚蠢。1 2 3 4 5 9.母亲对我期望太高。 1 2 3 4 5 10.我很容易为母亲感到难过。 1 2 3 4 5 11.我有很多不开心,但母亲知道的很少。 1 2 3 4 5 12.当讨论事情的时候,母亲会很在乎我的观点。 1 2 3 4 5 13.我母亲信任我的判断。 1 2 3 4 5 14.我母亲有她自己的烦恼,所以我不会拿自己的烦恼去烦她。1 2 3 4 5 15.我母亲帮助我更好的了解自己。 1 2 3 4 5 16.我把自己的烦恼告诉我的母亲。 1 2 3 4 5 17.我很生气我母亲。 1 2 3 4 5 18.我没有得到母亲很多的注意。 1 2 3 4 5 19.我母亲帮我一起讨论我的困难。1 2 3 4 5 20.我母亲理解我。 1 2 3 4 5 21.当我为某事情生气时,我母亲试图理解我。 1 2 3 4 5 22.我信任我的母亲。 1 2 3 4 5 23.我母亲不了解这些天我都经历了些什么。1 2 3 4 5

高中生怎样处理人际关系1

高中生怎样处理人际关系 人和人之间常发生各种形式的交往,通过交往,人们相互联系,相互接触,相互影响。并且通过交往构成人们之间在心理上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相对稳定关系即人际关系。一提到人际关系,有的人会认为人际关系只存在于成年人当中,而高中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往往被忽视。其实这是一种失误。 高中生处于青年前期,摆脱了初中生的幼稚,逐步走向成熟。人际观念和人际关系也由幼稚简单走向成熟复杂:做为高中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去把握去探讨、去研究高中生的人际关系,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对学生日后走上社会将有莫大的帮助;同时,如果能恰当地加以利用:则对建立良好的集体主义班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正确的情感有着深刻的意义,这也灵活多样地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几年来的高中教育教学告诉我,高中生的心理困扰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感(早恋)问题、情绪问题、自我意识问题等。我发现人际关系是其他问题的诱因。高中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怎样帮助学生处理好这些关系,是我们高中教师应该做的。下面是我帮助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的粗浅认识。 一、高中生怎样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校,每天与之打交道最多的是同学,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使同学关系紧

张。现在的高中生都是90后,独生子女多,表现为以我为中心、自私心理强。有的学生因为小事与同学闹矛盾,轻者互相之间不说话、互不来往,重者动手打架,甚至还找来社会上的小青年打群架。长此以往,造成了学生的不健康心理。教师若不及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学生将来踏上社会必定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学生来说将会影响终生。对于此问题笔者是这样辅导学生的: (一)同学之间要学会相互宽容、理解 当同学之间出现矛盾时,要知道矛盾的双方都有责任,但是可以相信,起初的矛盾很少出于恶意的攻击。所以,要能理解、容忍对方的一时之举。如同学一时失语,对你产生了伤害,但他并不是有意伤害你的,这时你应以一种高姿态去看待它,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矛盾就容易化解了。 (二)同学之间要学会互相关心 高中学生大部分是在校住读,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同学们在学校里,就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同学生病了,要帮着找医生、买药、打水、打饭,让同学感到你的温暖。同学学习成绩差,要帮助他找原因,是学习方法问题,还是其他问题?主动帮助同学补课。同学生活上有难处,主动与老师、同学商量,群策群力一起帮助解决……总之,要做个有心人,经常细心观察周围的同学是否需要帮助,如果你经常帮助别人,将能使别人懂得你的存在对他的价值,你的人际关系就会越来越好。

青少年情绪障碍依恋模式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的研究

青少年情绪障碍依恋模式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的研究 岳云玲工商管理系 情绪障碍是指发生于儿童期或青少年时期,以抑郁、焦虑、强迫等症状为主的一组心理疾病,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青少年早期社会化过程的人格形成与心理发育受父母亲的影响很大,特别是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相关研究显示,情绪障碍的发生与不安全型依恋存在密切相关,并且情绪障碍患者家庭更多存在惩罚严厉、拒绝否定和过分保护等不良的养育方式[1-3]。不良的养育方式会影响到正常的亲子互动,容易形成不安全型依恋关系,亲子关系的失调进而会导致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产生。本研究旨在从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的依恋模式与养育方式对情绪障碍病因的形成机制进行探究,从而为情绪障碍青少年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研究组: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及病区住院的男性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作为研究组,入组标准,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Tenth Revision, ICD-10)[4]中关于青少年情绪障碍的诊断标准,经由两名精神科医师确诊。患者自愿参加此次研究。排除标准包括:脑器质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共入组80例,平均年龄(17.02±1.232)岁;平均受教育年限(9.91±1.116)年。 对照组:随机抽取合肥市某学校中学男生作为正常对照。入组标准,无精神障碍,本人自愿参加此次研究。最终入组160例,平均年龄为(16.96±0.78)岁;平均受教育年限(9.79±0.717)年。 1.2 方法 1.2.1研究工具①亲密关系经历量表[5](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 ECR)采用Brennan等人编制,由北京大学李同归教授修订的亲密关系量表中文版,主要测量被试与其父母的依恋关系,包括36个条目,7级计分方式,包括依恋焦虑、依恋回避这2个维度。焦虑维度系数为0. 77( P < 0. 01),回避维度系数为0. 82( P < 0. 01), 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②父母教养方式量表[6](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Questionnaire, EMBU) 采用Perris等人编制,由岳冬梅等人引进并修订的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共有66项,包括父亲养育方式6个因子: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分保护;母亲教养方式5个因子: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和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 1.2.2施测方法 集中发放问卷,给予统一的指导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匿名作答,独立完成后当场收回。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进行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正常组在依恋维度上得分的比较 将两组的依恋维度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青少年情绪障碍组的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依恋维度上的得分比较( X±SD) 项目研究组对照组t P 依恋回避75.08±15.196 67.03±13.246 4.219***0.000 依恋焦虑59.60±14.171 51.82±13.747 4.091***0.000 注:* P<0.05,** P<0.01,***P<0.001

青少年社会适应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青少年社会适应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蒋洁聂衍刚王晓敏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快乐感量表和青少年社会适应量表,随机抽取广州地区5所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784名中学生为被试进行测查,探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及其与社会适应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社会适应行为的七个因子除了社交适应外都对主观幸福感起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分别解释个体主观幸福感5%)22%、5%)26%的变异,学习适应是生活满意度稳定的正向预测因素,独立生活是负性情感主要且稳定的预测因素。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社会适应行为;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B844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6120(2010)11-0039-04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总体评价与体验,包括认知和情感两方面的评价[1](P46-50),[2](P23-28)。认知方面主要指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即个体对自己持续较长时间或大多数时间生活状况的一种认知评估。情感方面可以分为正性和负性情感,总称为快乐感,即人们在一定时期内的主观情绪体验。 社会适应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个体发展的重要指标[3](P150-156)。社会适应行为又称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为了适应外在社会环境、文化的要求和内在身心发展的需要而必须在生活、学习和交往等实际活动中学会选择的问题和行为,也是个体独立日常生活和承担社会责任,达到其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程度的能力水平的反映。[4] 主观幸福感与社会适应行为都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是个体的健康发展与良好适应的重要影响因素[5-7],但目前对于两者关系的研究不多,在这较少的研究中主要限于将社会适应作为主观幸福感的一个影响因素来探讨[8,9]。此外,在一些相关的研究中,国内王香美研究发现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受生活事件的影响较大,负性生活事件会大大降低初中生的幸福感水平;生活事件各维度中,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尤为突出[10]。Elliot和Sheldon(1997)的研究表明,回避目标的追求、较少的目标发展与低幸福感都有关系[11](P171-185)。Ryan 和Deci(2000)通过对目标效能的控制发现,自主的个人目标与幸福结果的预测有关联[12](P141-166)。目标理论认为,建立强大的自我效能可以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13](P46-51),国内许多相关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理论,证明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成正相关,高自我效能水平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要高于低自我效能水平的学生[14-17]。 综上,目前关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尽管大多数研究者都认同学习压力、社会活动、自我定向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形成,但很少研究将社会适应作为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来对主观幸福感进行预测,且国内外较少有从比较全面和广阔的视角来对主观幸福感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因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丰富有关研究领域的材料,并为青少年的更好适应与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方法 (一)被试 随机选取广州地区5所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学生784名,获得有效被试781名,有效率达到99.6%,其中,初一157人,初二194人,高一217人,高二213人;男生373人(47.76%),女生408人(52.24%)。 (二)研究工具 1.主观幸福感量表。主观幸福感的测量使用张兴贵编 =收稿日期>2010-05-2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2008年度规划项目/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认知机制研究0(编号:08J AXLX003);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0重点课题/青少年心理危机的状况、成因与干预策略的研究0(编号:07B271)和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广州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基地资助。 =作者简介>蒋洁(1983)),女,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咨询。 聂衍刚(1966)),男,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人格发展与教育。

学前儿童回避型依恋对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开题报告

浙江师范大学 本科生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设计题目:学前儿童回避型依恋对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学院: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专业:学前教育 班级:本科0202班 学号:20020228 学生:吕晓彬 指导老师:甘剑梅

一,研究价值 行为退缩的儿童经常表现出行为抑制.害羞.社会性孤独等,被认为观点采择能力低,自尊水平低,同时孤独.压抑的潜在因素,是儿童发展的危险因素。这些儿童在平时沉默寡言,容易被家长和教师所忽略。但是,当他们遭遇变故时,这些行为退缩儿童则难以调适自己的心境,也许在人格上会出现某些问题,危害他们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现在的理论认为:一个婴儿会在与周围人的和物不断复杂化的交往中,建立一个内部的工作模型,这种模型内化了对依恋对象和自己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在表征。儿童在这个模型的指导下,依据依恋对象对自己日常需求的反应速度和方式来建立在不同情境里的反应方式。这种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很强的保持自我稳定的倾向,而且会在婴儿的潜意识中起作用。 [1] 因此,通过研究行为退缩与儿童回避型依恋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家长.教师和其他人员就可以及早地对儿童的行为加以干预,力图改变对幼儿的教养方式,营造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氛围,以求适合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需要。 二,文献综述 (一),概述 1.社会退缩行为的界定 在发展心理学中,社会退缩(social withdrawal),行为抑制(inhi-bition),害羞(shyness)和社会性孤独(social isolalion)这四个概念的界定有些模糊。它们的共同部分是行为的孤独,但又不完全相同。行为的抑制是指儿童在陌生情境下,表现出来的害怕.谨慎的气质特征,多指年龄较小的婴儿表现;害羞是指儿童在陌生社会环境下的抑制;社会性孤独是指被同伴拒绝而表现出的独处行为;而社会退缩泛指跨时间.情境,在陌生与熟悉环境下表现出的独处行为。 [2] 行为退缩儿童表现包括行为抑制.害羞.社会性孤独等。 2.依恋理论的发展 依恋是指个体对特定他人持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结。 依恋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生态学家John Bowlby 最先提出,他确定了依恋理论的基本框架。美国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发展了依恋理论。通过陌生情境实验和对多个样本的分析,将依恋划分为A.B.C(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安全型依恋,焦虑—反抗型依恋)和八种依恋亚型。20世纪90年代初,Main和Solomon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基本依恋类型——混乱型不安全依恋。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对依恋研究更多的是对依恋的心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如开展的婴儿期除外不同年龄儿童的纵向研究;依恋与别的心理过程的相互关系和依恋的神经心理机制的横向研究;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的研究以及依恋的跨文化研究等许多工作。[1] (二)研究现状分析 1.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研究现状 1.目前,认为儿童退缩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气质 Kangan(1991)等人关于气质研究认为:退缩行为儿童最早表现为行为抑制—胆小,谨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