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标点符号的使用
- 格式:ppt
- 大小:914.50 KB
- 文档页数:27
标点符号和辨析、修改病句一、考点解读标点符号和辨析、修改病句两个考点在2008年泰州市中考考纲中属于“表达应用”,能力层级为D级,要求“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辨析、修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六类病句;《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⑴能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⑵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字顺;⑶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一)标点符号掌握和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的基本功之一,标点符号在书面语言中具有许多特定的表意功能:表示语音停顿,显示语义关系,标志特殊用法,帮助区别语意,表示特定感情,体现特定语气等。
本考点要求考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在中考卷中,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
近年中考中,一是在第I卷中采用客观选择题,一般占2~3分;二是在第И卷作文中体现,要求能正确停顿、准确运用标点符号并能书写规范。
(二)辨析、修改病句“辨析、修改病句”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能力层级较高的考点,强调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六类语病,前四者为结构类,后两者为逻辑类。
这一考点,既考查对语病的辨析能力,也考查对语病的修改能力。
考查可以采用客观题进行,也可以采用主观题进行,还可能与其他考点的考查结合起来进行。
近几年中考,大多采用客观题形式考查辨析病句,一般占2~3分,对于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修改病句,在学生作文和其他省、市的中考卷中有所体现。
二、考点分析标点三、复习策略(一)课时安排:三课时(二)内容第一课时标点符号一、知识梳理(一)导语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
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和点号的连用,注意区分逗号与顿号、分号与逗号、引号与点号间的关系;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的标点能加以改正和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二)标点符号的相关内容复习1、标点符号的分类、作用、形状标点符号分标号和点号,共十六种点号有7种:句号。
标点符号专题问号、冒号、引号、破折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用法一、问号的使用1、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末不用问号。
如:她什么时候走,坐哪趟车,我都打听清楚了。
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但不知道明天要走到哪里,做什么,就连今天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都不清楚。
2、选择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
如:你是坐飞机来呢,还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轮船来呢?请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注意]要区别于:告诉我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飞机来。
3、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如: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呢?该怎么解决呢?4、反问句末尾一般用问号,但反问句语气很重,感情强烈,末尾可用叹号;如:堂堂元帅在集会中竟遭无知学生的辱骂和问罪;……这哪还有什么尊重可言!5、倒装句中,问号放在句末。
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厂长问。
怎么啦,你?[注意]倒装句中,感叹号具有相同的情况。
如:你放着罢,祥林嫂!二、冒号的使用1、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的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总分2、用在提示词(如说、想、证明、宣布、指出、决定、透露、发现、反映、例如、如下等)的后面,引出具体内容。
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了。
[注意]这些表提示性的词的后面,也可以直接使用逗号引出下文。
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用在总括性的句子前,表示总结上文。
(前面常常是几种并列的情况)如: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分总4、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的末尾,不能管到句中。
三年级学习辨析标点符号的用法和规则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表达意思,使句子更加清晰和易读。
在三年级时,学习辨析标点符号的用法和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三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常见标点符号,以及它们的正确用法和规则。
句号(。
)句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用于句子的结束。
当我们想要表达完整的意思时,应该在句子的结尾处使用句号。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
”、“大家好!”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
当我们在询问问题或表达疑虑时,应该在句子的结尾处使用问号。
例如:“你今天去图书馆了吗?”、“这是什么?”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调或惊叹。
当我们要表达惊喜、兴奋或强烈的情绪时,应该在句子的结尾处使用感叹号。
例如:“多美的花啊!”、“我们赢了!”逗号(,)逗号是连接句子中相对独立的部分,使句子更加清晰和有序的标点符号。
它可以用于分隔单词、短语或句子中的不同部分。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橙子。
”、“她是一个漂亮、聪明的女孩。
”顿号是表示并列关系的标点符号,用于列举事物或概念。
它可以用于分隔两个或更多的词语、短语或句子。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香蕉、西瓜。
”、“他会唱歌、跳舞、画画。
”分号(;)分号用于连接两个独立但相关的句子,取代句号。
它可以用于表示转折、并列或补充的关系。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然而,香蕉更好吃。
”、“她喜欢阅读;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看书。
”冒号(:)冒号用于引出紧跟其后的内容,用作解释、说明或列举的引导。
例如:“我的朋友有四个:杰克、丽莎、汤姆和凯特。
”、“请注意:课堂上不允许使用手机。
”引号(‘’“”)引号用于引用直接的说话或引用他人的话语。
一对双引号或单引号用于包围引语。
例如:“她说道:‘我很高兴见到你。
’”、“他对我说:“你真棒!””括号(()〔〕【】)括号用于补充说明或解释句子中的内容,一对圆括号、方括号或花括号用于包围。
例如:“我们去游泳(在夏天非常好)。
标点符号误用例析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的一套符号,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语气,正确地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标点符号的使用,下面就常见的标点符号误用举例辨析。
一、句号的误用:1.语气强烈的祈使句误用句号如:小王气愤极了,高声喊道:“你给我出去。
”“你给我出去”不是一般的陈述句,而是一种感情强烈的祈使句,用句号不足以表达这种愤怒情绪,应该为叹号。
2.在句意连贯处误用句号如:没有朋友,一个人是孤单的,做什么事都很难顺心。
爬山没有劲,打球没有趣,连看电影、看比赛,都缺乏滋味。
句中“爬山”后边的几个句子都是对“做什么事都很难顺心”的具体说明,句意是连贯的,可见“顺心”后面应该为冒号。
这样,文气就变得通畅了。
3.并列复句的分句间误用句号如:小张为人忠厚,对自己严格要求,说到做到。
对他人则宽大为怀,热情周到。
这是一个并列复句,“为人忠厚”后面有四个小句,实际上是两个并列的关系分句,“说到做到”后边的句号用得不对,应该为分号。
二、问号的误用:1.否定陈述句误用问号如:发现的这具女尸无头、无手,没有办法从面部特征和指纹上查明死者是谁?实质上这是一个否定性的陈述句,“谁”并不是表示疑问,而是表示指称(不定指),句末的问号是误用,应改为句号。
2.非疑问句误用问号如:至于谁来当我们出版社的总编辑?直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
上面句子里,虽有疑问代词“谁”,但并不是疑问句。
“总编辑”后边的问号用错了,应该为逗号。
3.间接引语中的陈述句误用问号如:座谈会上有人问他对目前相声表演中出现的新形式,如男女对口相声、电吉他相声、群口相声有什么看法?句中虽然出现了“问”字,但是整个句子只是陈述提出的情况,属于间接引语,并没有直接引用说话人的疑问句,语调也是平缓的,显然是个陈述句。
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4.选择问句中问号的位置错误如:请问:到底是生来就盲的人比半道才盲的人幸福呢?还是恰恰相反。
这是一个由关联词语“是……还是……”关联两个候选项的选择问句。
裁判文书常用标点符号使用辨析与其他文字材料一样,法院法官所制作的裁判文书,都必须按人民出版总署制订的《标点符号用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裁判文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用标点符号的裁判文书是不符合制作规范要求的,是不允许的。
只有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裁判文书,才能使当事人、社会公众正确理解裁判的内容和要旨,也才能充分显示出法官所具有的文化素质和制作水平。
无论是判决书、调解书还是裁定书,经常使用的标点符号不外乎句号、逗号等十余种。
然而,不少法官在制作裁判文书时不重视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随心所欲乱用,以致送达给当事人后被当事人及社会公众指责、鄙视,法院及法官的形象受到不良影响。
为此,本文专就裁判文书中的几种常用标点符号进行辨析,并结合辨析介绍一些标点符号的使用基本常识,以期能对法官制作裁判文书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所裨益。
文中标点符号的辨析例句,不针对任何法官,如有不当或错误,敬请原谅和批评指正。
一、句号、逗号和顿号的使用原告陶某某诉被告路某某离婚纠纷一案,本院于2022年2月12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周某某担任审判长,与审判员郭某某和人民陪审员刘某某组成合议庭,共同负责对案件的审判,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陶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袁某某到庭参加诉讼,被告路某某下落不明,本院依法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开庭传票等法律文书,公告期间为2022年2月13日至2022年4月13日,确定开庭时间为2022年6月10日,公告期满后,被告路某某未到庭参加诉讼,本院依法缺席审理。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逗号应改为句号,第七个逗号可改为分号或句号,第九个逗号应改为顿号,第十三个逗号不用为好,第十四个逗号改为句号,第十五个句号改为逗号。
要正确使用这三种符号,我们得把握其基本功用。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这句话应该是与上下文意不同且相对独立完整意思的一句话;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表示中间停顿的还有分号、冒号等几种符号,但它们都有专门的职能作用,只有逗号是一般性的),其上下文字间的意思和结构不可用其他符号断开,否则便割裂了句意;顿号的作用是用来隔开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顿号前后的词、短语或句子大多是并列关系。
标点符号用法及常见差错辨析一、导语(一)标点符号的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简称标点,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现代书面语里有机的部分。
书面语如果不用标点,让人看起来会很吃力;如果用错了标点,还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标点符号的作用,大体上说,有三个方面:第一,表示停顿;第二,表示语气,标明句子是陈述语气,还是疑问语气,还是感叹语气;第三,标示句子中某些词句的性质。
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
这是我国政府公布的第二套标点符号。
从50年代到80年代,汉语书面语发生了许多变化,文稿和出版物由直排改为横排,有些标点的用法也有了改变。
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了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
这次修订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变直行用的标点符号为横行用的标点符号;(二)修订了部分标点符号的定义;(三)更换了例句;(四)简化了说明;(五)增加了连接号和间隔号。
考虑到标点符号用法的社会影响较大,1994年,在国家技术监督局的提议下,《标点符号用法》改制为国家标准(GB/T 15834—1995),于1995年12月13日发布。
书面语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避免差错。
标点的差错无非是:第一,不应该用标点的地方用了标点;第二,应该用标点的地方没有用标点;第三,应该用那种标点而用了这种标点;第四,标点应该放在那儿而放到了这儿。
为了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大家要学习一些语法知识,了解语言的结构规律,掌握组词造句的正确方法,这样也便于读懂讲解标点符号用法的书。
(二)标点符号的种类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共有常用的标点符号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7种,标号9种。
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3种)。
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二、句号(一)句号的基本用法陈述句末尾用句号。
高考语言运用题之七种常考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分析【问号】一、基本用法:1.疑问句末尾用问号。
示例:那里的冬天冷吗?2. 反问句末尾一般用问号。
示例:所有这些,难道不是事实吗?二、错误例析:1.倒装问句,全句末尾用问号例:明天放假吗,张老师?2.形似问句,实则陈述,不用问号例:我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但我猜做这件事的人一定对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
(问号应改作逗号)3.选择问句,全句末尾用问号例;小明在整个赛季中都会成为关注的目标。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肤色?他的执着?还是他成功以后的低调?(前两个问号应该为逗号)4.一句话中的多个问句,是从不同角度发问的,并不是选择问句,则每句都用问号。
例:南京长江大桥远看是一道直线,直线美不美?这种设计符合新的审美观吗?我们对这两个问题,不宜笼统地提问,也不能笼统地答复。
【冒号】一、基本用法:1.用在称呼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示例:同志们:第十六届体育运动大会现在开幕。
2.用在“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示例:绝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昆虫度过了严寒的冬季,到了春天,天气转暖,它就会苏醒过来活动。
3.用在总说性词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示例: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第一是官兵一致,第二是军民一致,第三是瓦解敌军。
4.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面,表示引出解释和说明。
示例:本店经营品种:服装、鞋帽、钟表、玩具和家用电器。
二、错误例析:1.“XX说”形式放在同一个人说的两句话中间时,不用冒号,用逗号例:“过来。
”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
”(应把冒号改为逗号)2.“XX说”在前时,说字后面用冒号。
例:徐特立说:“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
”3.“XX说”在后时,说字后面用句号。
例:“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
”徐特立说.4.冒号套用。
应避免一个冒号范围里再用冒号例: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
标点符号用法及常见差错辨析(四)六、分号(一)分号的基本用法复句内部各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示例:⑴一根普通电话线,只能通三路电话;一条微波线路,可通十万路电话;而一条光缆线路,可以通一亿路电话。
⑵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⑶管理人员只要一出现,小贩们就互相报信,赶快收摊;管理人员一走,他们就又继续倒卖。
(二)提示1. 如果分句比较简单,内部没有出现逗号,分句间也就用不到分号。
示例: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⑵我渐渐爱上这些孩子了,孩子们也爱上了我。
2. 位置禁则:分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三)分号使用常见差错1. 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分号。
如:*报名者请携带户口簿;身份证;高中毕业证书;体检证明;两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
(四个分号都应改作逗号)*主食和肉食量高;水果,蔬菜量低;室外活动量少,是形成肥胖的一种生活模式。
("水果"后面的逗号应改作顿号,两个分号应改作逗号)2. 不是并列关系就不能用分号。
如:*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
("而且"前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3. 多重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不是处在第一层上,之间却用了分号。
如:*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经济"后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从文化程度上看,高学历者;从职业上看,技术人员、个体工商人员和学生;从年龄上看,35岁至44岁的人,更加认为有必要进行夫妻财产公证。
(中间两个分号都应改作逗号)4. 被分号分隔的语句内出现了句号。
须知:分号所表示的停顿或分隔的层次小于句号。
如:*这些课外活动有很多特点。
一是它形式自愿。
孩子愿意就参加,不愿意可以不参加;二是内容丰富多彩。
易混标点符号辨析第一,顿号、逗号、分号辨析1.并列介宾或动宾短语间用逗号,并列词语间用顿号。
如:(1)树木姿态各异。
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
(2)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
2.表概数(约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如:(1)我家距离学校二三里路。
(概数)(2)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确数)3.若所举的不是同一类(或不在同一个层次),不能用顿号,只能用逗号(层次不同的并列关系,第一层并列用顿号,第二层并列用逗号)。
(口诀:大并逗,小并顿)。
如:(1)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
(2)他喜欢看上海的沪剧,浙江的越剧,河南的豫剧,湖南的湘剧、花鼓戏。
4.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甚至”“尤其”“直至”“特别是”“以及”“还有”“包括”“并且”“或者”等,连词前面不能再用顿号。
如:(1)北京冬奥会展示的中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
(2)如果后天下雨,或者我突然有事,我就不能到你那儿去了。
5.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我们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啦,月季啦,三角梅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一般不用顿号。
如:《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被选录进部编版语文课本。
7.“第一”“第二”“第三”和“其一”“其二”“其三”等表示序次的词语后面用逗号。
8.分号一般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内部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用分号。
如:(1)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第二,问号的辨析1.连续问与选择问(1)连续问,每问都用问号。
选择问,最后一问才用问号。
一、高考典题(2023·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①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
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②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
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
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4分)(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博物馆+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
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尽收眼底。
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
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观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3分)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
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
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
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项是( )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引号的辨析与用法区别在日常的写作、印刷和排版中,引号常常被用来引用他人的话语、引述书籍中的片段以及表示特定意义的词语。
然而,引号的使用也存在一些细微的辨析和用法区别。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引号的辨析与用法区别,包括直引号与间引号、单引号与双引号以及引号的特殊用法。
首先,直引号与间引号是引号使用中的一个重要区别。
直引号(“ ”)是在正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话语或引述书籍中的片段时使用的标点符号。
例如:作者表示:“我爱学习,学习可以开阔我的视野。
”在这个例子中,直引号被用来引用作者的话语。
直引号一般在英美等英语国家使用。
而间引号(‘ ’)则一般用于直引号之内的引用、在引语中嵌入另一个引语或者表示特殊含义。
例如:小明对小红说:“他对我说:‘你真的很勇敢’。
”在这个例子中,直引号内的间引号被用于嵌入引语。
间引号一般在法国等法语国家使用。
其次,单引号与双引号也是引号使用中的一个要点。
单引号(‘ ’)和双引号(“ ”)可以互相补充使用,但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单引号多用于对话、引用短语或表示特殊含义。
例如:小明对小红说:‘你好!’这个短语在英语中表示问候。
单引号还可以用于注解或引用特定名称或词语。
例如:在《简·爱》的书评中,评论家引用了夏洛蒂·勃朗特的名言:‘我是一只独立的独角兽’。
双引号则多用于直接引用句子、引用段落或表示对某个词语的强调。
例如:他说:“我很喜欢你的博客文章。
”她写道:“爱是一种美丽的感觉。
”最后,还有一些引号的特殊用法需要注意。
首先是括号中的引号。
如果整个句子需要使用括号,而其中又有引用或者让读者留意的内容,这时可以用括号和引号的组合。
例如:这本书(包括前言和后记)告诉我们:“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
”另外,引号也可用于表示特定字词或短语的名词化。
例如:在这个社交平台上,他的“点赞”数一直很高。
此外,引号也可以用来表示讽刺、揶揄或质疑的语气。
例如:他这么“礼貌”,一定有什么企图。
标点符号用法及常见差错辨析(三)四、逗号(一)逗号的基本用法1. 单句内部成分与成分之间需要停顿时,用逗号。
示例:⑴因亏损严重,无力清偿债务的这家建筑公司,日前被法院宣告破产。
⑵升学,是几乎所有的教师和家长都不敢小视的问题。
⑶她呀,已经毕业好几年了。
⑷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全部出在联营柜台上。
⑸"九五"期间,我市增加了对能源工业的投入,推动了能源工业的技术进步。
⑹没事,老王,您就别说这些见外的话了。
⑺童年的往事,无论是苦涩的,还是充满欢乐的,都是永远值得回忆的。
⑻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2. 复句内部各分句之间的停顿,用逗号。
示例:风是沙漠向人们进攻的武器,但是也可以为人类造福。
(二)提示1. "第一""第二""第三"和"其一""其二""其三"等表示序次的词语后面用逗号。
2. 位置禁则:逗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三)逗号使用常见差错1. 插入语没有加逗号跟其他成分分隔。
如:*毫无疑问对这种人我们只能诉诸法律。
("毫无疑问"后面应加逗号)2. 不该用逗号的地方用了逗号,把句子肢解了。
如:*她暗下决心,一旦成婚,就把支持丈夫干好本职工作,作为今生今世最大的追求。
("作为"前面的逗号应去掉)五、顿号(一)顿号的基本用法句子内部并列的词语之间需要停顿时,用顿号。
示例:在人类发展史上,产权载体已先后出现了自然物、劳动产品、商品、货币、债券与股票等多种形式。
(二)提示1. 并列词语如果结合较紧,中间没有明显的停顿,不要用顿号分隔。
示例:工农兵‖长江中下游‖上下班‖父母亲‖男女青年‖中小学生‖红白喜事‖离退休干部。
2. 并列词语间如果有较长的停顿,或为了突出并列各项,也可以在并列词语间用逗号。
示例:严格的教育,严格的训练,严格的管理,使交警支队成为济南城市文明的一个标志。
专题08标点符号【知识贮备】中考试题主要涉及七种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和九种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着重号和专名号)的考查。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句子,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
16种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课标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即考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考点透视】本考点主要考查常见标点符号的一般用法。
主要考点包括:(1)辨析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2)正确使用标点符号;(3)改正使用错误的标点符号【题型概述】近几年涉及标点符号的试题考查形式主要以选择题和改错题为主。
【分类精讲】(一)辨析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例1.(2020·贵州黔东南)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2020年5月11日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的电视热剧“花繁叶茂”,取材于欧阳黔森的报告文学《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拍摄地为贵州遵义枫香镇,讲述的是贵州新时代干部群众携手精准扶贫奔小康的故事。
B.透过电视荧屏看到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C.是躲在房间里悄悄打游戏呢,还是认认真真上网课?刚从父亲手里接过手机周强竟然犹豫了好一阵子。
D.走出去,才有摩托换汽车的可能;走出去,才有瓦房变楼房的梦想;走出去,才有留守儿童不再留守的希望。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A项中“花繁叶茂”是电视剧的名称,应将引号改为书名号。
故选A。
例2.(2020·贵州黔西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不经意带火了一部作品--美国影片《传染病》。
B.无论是谁,只要他发奋图强、持之以恒、充满正能量,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C.遭受痛苦,我就用喊叫和泪水来回答;遇到卑鄙,我就愤慨;看见肮脏,我就憎恶。
标点误用主要有以下十六种情况:1. 非疑问句用问号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如果孤立来看前半句是疑问句,但是与后半句一起考虑,前面就不是一个单句,而是主谓词组做主语,与后面的谓语部分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合起来组成一个陈述句,应改为逗号。
2. 倒装句中问号前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这是一个倒装句,同志们是全句的主语。
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3. 分句之间用顿号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这里实际上有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即奋发之后),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
欢快、昂扬、奋发,是并列短语。
凡是并列短语,最后一个成分后面不能用顿号。
4. 并列短语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并列词组,又是一个层次。
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
淮剧黄梅戏之后应改用逗号。
5. 连词前面用顿号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或是连词。
在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或和及与)前面,均不能用顿号。
可根据句子的不同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 概数之间用顿号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三四是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数量。
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
7. 集合词语误用顿号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
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8. 句中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然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一般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