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标点符号的使用
- 格式:ppt
- 大小:914.50 KB
- 文档页数:27
标点符号和辨析、修改病句一、考点解读标点符号和辨析、修改病句两个考点在2008年泰州市中考考纲中属于“表达应用”,能力层级为D级,要求“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辨析、修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六类病句;《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⑴能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⑵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字顺;⑶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一)标点符号掌握和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的基本功之一,标点符号在书面语言中具有许多特定的表意功能:表示语音停顿,显示语义关系,标志特殊用法,帮助区别语意,表示特定感情,体现特定语气等。
本考点要求考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在中考卷中,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
近年中考中,一是在第I卷中采用客观选择题,一般占2~3分;二是在第И卷作文中体现,要求能正确停顿、准确运用标点符号并能书写规范。
(二)辨析、修改病句“辨析、修改病句”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能力层级较高的考点,强调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六类语病,前四者为结构类,后两者为逻辑类。
这一考点,既考查对语病的辨析能力,也考查对语病的修改能力。
考查可以采用客观题进行,也可以采用主观题进行,还可能与其他考点的考查结合起来进行。
近几年中考,大多采用客观题形式考查辨析病句,一般占2~3分,对于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修改病句,在学生作文和其他省、市的中考卷中有所体现。
二、考点分析标点三、复习策略(一)课时安排:三课时(二)内容第一课时标点符号一、知识梳理(一)导语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
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和点号的连用,注意区分逗号与顿号、分号与逗号、引号与点号间的关系;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的标点能加以改正和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二)标点符号的相关内容复习1、标点符号的分类、作用、形状标点符号分标号和点号,共十六种点号有7种:句号。
标点符号专题问号、冒号、引号、破折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用法一、问号的使用1、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末不用问号。
如:她什么时候走,坐哪趟车,我都打听清楚了。
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但不知道明天要走到哪里,做什么,就连今天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都不清楚。
2、选择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
如:你是坐飞机来呢,还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轮船来呢?请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注意]要区别于:告诉我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飞机来。
3、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如: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呢?该怎么解决呢?4、反问句末尾一般用问号,但反问句语气很重,感情强烈,末尾可用叹号;如:堂堂元帅在集会中竟遭无知学生的辱骂和问罪;……这哪还有什么尊重可言!5、倒装句中,问号放在句末。
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厂长问。
怎么啦,你?[注意]倒装句中,感叹号具有相同的情况。
如:你放着罢,祥林嫂!二、冒号的使用1、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的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总分2、用在提示词(如说、想、证明、宣布、指出、决定、透露、发现、反映、例如、如下等)的后面,引出具体内容。
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了。
[注意]这些表提示性的词的后面,也可以直接使用逗号引出下文。
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用在总括性的句子前,表示总结上文。
(前面常常是几种并列的情况)如: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分总4、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的末尾,不能管到句中。
三年级学习辨析标点符号的用法和规则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表达意思,使句子更加清晰和易读。
在三年级时,学习辨析标点符号的用法和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三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常见标点符号,以及它们的正确用法和规则。
句号(。
)句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用于句子的结束。
当我们想要表达完整的意思时,应该在句子的结尾处使用句号。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
”、“大家好!”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
当我们在询问问题或表达疑虑时,应该在句子的结尾处使用问号。
例如:“你今天去图书馆了吗?”、“这是什么?”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调或惊叹。
当我们要表达惊喜、兴奋或强烈的情绪时,应该在句子的结尾处使用感叹号。
例如:“多美的花啊!”、“我们赢了!”逗号(,)逗号是连接句子中相对独立的部分,使句子更加清晰和有序的标点符号。
它可以用于分隔单词、短语或句子中的不同部分。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橙子。
”、“她是一个漂亮、聪明的女孩。
”顿号是表示并列关系的标点符号,用于列举事物或概念。
它可以用于分隔两个或更多的词语、短语或句子。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香蕉、西瓜。
”、“他会唱歌、跳舞、画画。
”分号(;)分号用于连接两个独立但相关的句子,取代句号。
它可以用于表示转折、并列或补充的关系。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然而,香蕉更好吃。
”、“她喜欢阅读;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看书。
”冒号(:)冒号用于引出紧跟其后的内容,用作解释、说明或列举的引导。
例如:“我的朋友有四个:杰克、丽莎、汤姆和凯特。
”、“请注意:课堂上不允许使用手机。
”引号(‘’“”)引号用于引用直接的说话或引用他人的话语。
一对双引号或单引号用于包围引语。
例如:“她说道:‘我很高兴见到你。
’”、“他对我说:“你真棒!””括号(()〔〕【】)括号用于补充说明或解释句子中的内容,一对圆括号、方括号或花括号用于包围。
例如:“我们去游泳(在夏天非常好)。
标点符号误用例析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的一套符号,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语气,正确地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标点符号的使用,下面就常见的标点符号误用举例辨析。
一、句号的误用:1.语气强烈的祈使句误用句号如:小王气愤极了,高声喊道:“你给我出去。
”“你给我出去”不是一般的陈述句,而是一种感情强烈的祈使句,用句号不足以表达这种愤怒情绪,应该为叹号。
2.在句意连贯处误用句号如:没有朋友,一个人是孤单的,做什么事都很难顺心。
爬山没有劲,打球没有趣,连看电影、看比赛,都缺乏滋味。
句中“爬山”后边的几个句子都是对“做什么事都很难顺心”的具体说明,句意是连贯的,可见“顺心”后面应该为冒号。
这样,文气就变得通畅了。
3.并列复句的分句间误用句号如:小张为人忠厚,对自己严格要求,说到做到。
对他人则宽大为怀,热情周到。
这是一个并列复句,“为人忠厚”后面有四个小句,实际上是两个并列的关系分句,“说到做到”后边的句号用得不对,应该为分号。
二、问号的误用:1.否定陈述句误用问号如:发现的这具女尸无头、无手,没有办法从面部特征和指纹上查明死者是谁?实质上这是一个否定性的陈述句,“谁”并不是表示疑问,而是表示指称(不定指),句末的问号是误用,应改为句号。
2.非疑问句误用问号如:至于谁来当我们出版社的总编辑?直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
上面句子里,虽有疑问代词“谁”,但并不是疑问句。
“总编辑”后边的问号用错了,应该为逗号。
3.间接引语中的陈述句误用问号如:座谈会上有人问他对目前相声表演中出现的新形式,如男女对口相声、电吉他相声、群口相声有什么看法?句中虽然出现了“问”字,但是整个句子只是陈述提出的情况,属于间接引语,并没有直接引用说话人的疑问句,语调也是平缓的,显然是个陈述句。
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4.选择问句中问号的位置错误如:请问:到底是生来就盲的人比半道才盲的人幸福呢?还是恰恰相反。
这是一个由关联词语“是……还是……”关联两个候选项的选择问句。
裁判文书常用标点符号使用辨析与其他文字材料一样,法院法官所制作的裁判文书,都必须按人民出版总署制订的《标点符号用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裁判文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用标点符号的裁判文书是不符合制作规范要求的,是不允许的。
只有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裁判文书,才能使当事人、社会公众正确理解裁判的内容和要旨,也才能充分显示出法官所具有的文化素质和制作水平。
无论是判决书、调解书还是裁定书,经常使用的标点符号不外乎句号、逗号等十余种。
然而,不少法官在制作裁判文书时不重视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随心所欲乱用,以致送达给当事人后被当事人及社会公众指责、鄙视,法院及法官的形象受到不良影响。
为此,本文专就裁判文书中的几种常用标点符号进行辨析,并结合辨析介绍一些标点符号的使用基本常识,以期能对法官制作裁判文书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所裨益。
文中标点符号的辨析例句,不针对任何法官,如有不当或错误,敬请原谅和批评指正。
一、句号、逗号和顿号的使用原告陶某某诉被告路某某离婚纠纷一案,本院于2022年2月12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周某某担任审判长,与审判员郭某某和人民陪审员刘某某组成合议庭,共同负责对案件的审判,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陶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袁某某到庭参加诉讼,被告路某某下落不明,本院依法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开庭传票等法律文书,公告期间为2022年2月13日至2022年4月13日,确定开庭时间为2022年6月10日,公告期满后,被告路某某未到庭参加诉讼,本院依法缺席审理。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逗号应改为句号,第七个逗号可改为分号或句号,第九个逗号应改为顿号,第十三个逗号不用为好,第十四个逗号改为句号,第十五个句号改为逗号。
要正确使用这三种符号,我们得把握其基本功用。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这句话应该是与上下文意不同且相对独立完整意思的一句话;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表示中间停顿的还有分号、冒号等几种符号,但它们都有专门的职能作用,只有逗号是一般性的),其上下文字间的意思和结构不可用其他符号断开,否则便割裂了句意;顿号的作用是用来隔开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顿号前后的词、短语或句子大多是并列关系。
标点符号用法及常见差错辨析一、导语(一)标点符号的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简称标点,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现代书面语里有机的部分。
书面语如果不用标点,让人看起来会很吃力;如果用错了标点,还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标点符号的作用,大体上说,有三个方面:第一,表示停顿;第二,表示语气,标明句子是陈述语气,还是疑问语气,还是感叹语气;第三,标示句子中某些词句的性质。
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
这是我国政府公布的第二套标点符号。
从50年代到80年代,汉语书面语发生了许多变化,文稿和出版物由直排改为横排,有些标点的用法也有了改变。
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了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
这次修订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变直行用的标点符号为横行用的标点符号;(二)修订了部分标点符号的定义;(三)更换了例句;(四)简化了说明;(五)增加了连接号和间隔号。
考虑到标点符号用法的社会影响较大,1994年,在国家技术监督局的提议下,《标点符号用法》改制为国家标准(GB/T 15834—1995),于1995年12月13日发布。
书面语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避免差错。
标点的差错无非是:第一,不应该用标点的地方用了标点;第二,应该用标点的地方没有用标点;第三,应该用那种标点而用了这种标点;第四,标点应该放在那儿而放到了这儿。
为了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大家要学习一些语法知识,了解语言的结构规律,掌握组词造句的正确方法,这样也便于读懂讲解标点符号用法的书。
(二)标点符号的种类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共有常用的标点符号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7种,标号9种。
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3种)。
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二、句号(一)句号的基本用法陈述句末尾用句号。
高考语言运用题之七种常考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分析【问号】一、基本用法:1.疑问句末尾用问号。
示例:那里的冬天冷吗?2. 反问句末尾一般用问号。
示例:所有这些,难道不是事实吗?二、错误例析:1.倒装问句,全句末尾用问号例:明天放假吗,张老师?2.形似问句,实则陈述,不用问号例:我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但我猜做这件事的人一定对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
(问号应改作逗号)3.选择问句,全句末尾用问号例;小明在整个赛季中都会成为关注的目标。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肤色?他的执着?还是他成功以后的低调?(前两个问号应该为逗号)4.一句话中的多个问句,是从不同角度发问的,并不是选择问句,则每句都用问号。
例:南京长江大桥远看是一道直线,直线美不美?这种设计符合新的审美观吗?我们对这两个问题,不宜笼统地提问,也不能笼统地答复。
【冒号】一、基本用法:1.用在称呼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示例:同志们:第十六届体育运动大会现在开幕。
2.用在“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示例:绝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昆虫度过了严寒的冬季,到了春天,天气转暖,它就会苏醒过来活动。
3.用在总说性词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示例: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第一是官兵一致,第二是军民一致,第三是瓦解敌军。
4.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面,表示引出解释和说明。
示例:本店经营品种:服装、鞋帽、钟表、玩具和家用电器。
二、错误例析:1.“XX说”形式放在同一个人说的两句话中间时,不用冒号,用逗号例:“过来。
”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
”(应把冒号改为逗号)2.“XX说”在前时,说字后面用冒号。
例:徐特立说:“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
”3.“XX说”在后时,说字后面用句号。
例:“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
”徐特立说.4.冒号套用。
应避免一个冒号范围里再用冒号例: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
标点符号用法及常见差错辨析(四)六、分号(一)分号的基本用法复句内部各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示例:⑴一根普通电话线,只能通三路电话;一条微波线路,可通十万路电话;而一条光缆线路,可以通一亿路电话。
⑵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⑶管理人员只要一出现,小贩们就互相报信,赶快收摊;管理人员一走,他们就又继续倒卖。
(二)提示1. 如果分句比较简单,内部没有出现逗号,分句间也就用不到分号。
示例: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⑵我渐渐爱上这些孩子了,孩子们也爱上了我。
2. 位置禁则:分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三)分号使用常见差错1. 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分号。
如:*报名者请携带户口簿;身份证;高中毕业证书;体检证明;两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
(四个分号都应改作逗号)*主食和肉食量高;水果,蔬菜量低;室外活动量少,是形成肥胖的一种生活模式。
("水果"后面的逗号应改作顿号,两个分号应改作逗号)2. 不是并列关系就不能用分号。
如:*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
("而且"前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3. 多重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不是处在第一层上,之间却用了分号。
如:*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经济"后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从文化程度上看,高学历者;从职业上看,技术人员、个体工商人员和学生;从年龄上看,35岁至44岁的人,更加认为有必要进行夫妻财产公证。
(中间两个分号都应改作逗号)4. 被分号分隔的语句内出现了句号。
须知:分号所表示的停顿或分隔的层次小于句号。
如:*这些课外活动有很多特点。
一是它形式自愿。
孩子愿意就参加,不愿意可以不参加;二是内容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