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博弈第二版)
- 格式:docx
- 大小:150.25 KB
- 文档页数:3
蔡继明《微观经济学(第2版)第10章博弈论与决策行为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解释下列基本概念:策略式博弈、扩展式博弈、策略、信息集、共同知识、纳什均衡、子博弈、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答:略。
2.判断正误(1)如果一个博弈中,每一个局中人都有一个上策的话,该博弈就一定会有一个上策均衡。
()【答案】√【解析】上策均衡是指完全由上策构成的策略组合就是上策均衡。
如果每一个局中人都有一个上策的话,那么上策均衡就会是每一个参与者的最优选择。
(2)在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中,三个和尚都不去挑水是一个囚徒困境。
()【答案】√【解析】囚徒困境模型就深刻揭示了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情形,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这就是“困境”。
三个和尚在个人理性的前提下,都不去挑水,最终导致没水喝,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
(3)不是每一个博弈都有子博弈。
()【答案】×【解析】博弈中,子博弈是原博弈的一部分,它开始于原博弈的某个决策结,包括该决策结后的所有决策结和终点结并保持原博弈的信息及完整性。
所有的博弈都有子博弈。
(4)合作博弈就是博弈中出现合作行为的博弈。
()【答案】×【解析】合作博弈是研究人们达成合作时如何分配合作得到的收益,即收益分配问题,而不是合作行为的博弈。
(5)下图中用虚线连接起来的两个节点属于同一个信息集。
()【答案】√【解析】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虚线连接起来的两个节点属于同一个信息集,表明对双方来说都是共同知识,也即都了解的信息。
3.田忌赛马的故事中,田忌所使用的策略是什么?除此之外,他还有哪些策略?他有没有上策?为什么?答:田忌赛马当中,田忌用自己的上等马去与对手的中等马比,自己的中等马与对手的下等马比,自己的下等马与对手的上等马比,结果是自己输一局赢两局。
博弈论引用文献包括但不限于:《博弈圣经》曹国正著,新加坡国立大学出版社,博弈论经典著作。
《博弈游戏》王剑著,地震出版社,对博弈论进行通俗介绍的书籍。
《策略博弈》(美)罗伯特·吉本斯著,高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现代博弈论的经典之作。
《博弈思维》张维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从零开始学习博弈论的入门书籍。
《运筹帷幄:中国经典博弈策略》刘宝宏、李俊彦主编,企业管理出版社,集合了众多优秀论文的书籍。
现代企业动作与管理法律规范全书》经济科学出版社。
《现代企业动作与管理法律规范全书》(第二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非理性繁荣》(美)罗伯特·J·希勒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股市心理学》(美)约翰·迈吉著,海南出版社。
《逆向思考的艺术》(美)汉弗莱·尼尔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教学大纲(2014年秋季)教学目的学生将学习和运用一系列的经济学分析工具来研究各种策略互动行为,例如纳什均衡、逆向归纳和贝叶斯均衡等。
它涵盖的内容包括完全和不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
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们策略思维的技巧和习惯,并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来理解和分析社会、经济和商业生活中的策略行为。
预备知识微积分学和概率论课程语言教材·《策略与博弈:理论及实践》,(美)杜塔(Dutta) 著,上海财经大学,2005版。
·《博弈论基础》,吉本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参考书·《策略博弈》(第二版),阿维纳什迪克西特和苏珊斯克丝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妙趣横生的博弈论》,阿维纳什•迪克西特和巴里•纳尔伯夫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考核方式作业与课堂参与:25%;期中考试:25%;期末考试:50%。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均采用闭卷形式。
考试期中考试时间和地点见课堂通知,除重大疾病外,不接受缓考申请;期末考试时间地点见教务处通知。
学术诚实涉及学生的学术不诚实问题主要包括考试作弊、作业抄袭、伪造或不当使用在校学习成绩、未经老师允许获取、利用考试材料;对于学术不诚实的最低惩罚是考试给予0分,其他的惩罚包括通告学校相关部门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按每周4课时,13周总52课时设计,实际教学进度将根据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有【*】标记章节为选讲部分,由任课老师自主选择。
第一部分:完全信息静态博弈(预估14课时)1.策略式博弈表示2.占优策略3.重复剔除严格劣策略4.纯策略纳什均衡5.补充:期望效用与风险厌恶6.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第二部分: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预估8课时)7.扩展式博弈表示8.逆向推理9.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SPE)10.重复博弈第三部分:不对称信息博弈(预估30课时)11.道德风险12.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13.机制设计与差别定价【*】14.拍卖15.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16.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
《策略博弈》(第二版)书名:《策略博弈》(第二版)书号:978-7-300-10135-4著译者:阿维纳什·迪克西特苏珊·斯克丝著蒲勇健译开本:16 开出版时间:2009.02定价:65.00元◆作者简介◆阿维纳什·迪克西特(Avinash.Dixit)教授是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之一,196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77年当选计量经济学会院士,自1981年起一直在普林斯顿大学任经济学教授,同时被世界多所知名大学聘为客座教授,曾在加州伯克利大学、牛津大学任教。
他于1992年当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研究院院士,2001年任计量经济学会会长,2002年任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副会长,2005年当选国家科学院院士,曾在加州伯克利大学、牛津大学任教。
研究领域广泛,在微观经济理论、博弈论、国际贸易、产业组织、增长和发展理论、公共经济学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有重要建树,近年来主要致力于政策制定中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他著作甚丰,除在《美国经济评论》、《经济学季刊》、《政治经济学杂志》、《经济研究评论》等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外,他还撰写了一系列著作,其中大部分均已成为经济学相关研究领域的名著或经典教科书。
迪克西特教授的代表著作《策略思维》、《经济政策的制定》、《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法律缺失与经济学》均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策略博弈》(第二版)是其在《策略思维》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写作和案例上之后的通俗博弈论力作。
如果说《策略思维》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最为流行的通俗博弈论教科书之一,那么《策略博弈》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最为流行的通俗博弈论教科书之一。
知识渊博的迪克西特在本书中通过运用标准的博弈论方法,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智慧、经济活动中的竞争与合作、政治活动中的技巧、军事活动及战争中的策略等的演绎,比较系统但又很简要地介绍了博弈论的有关基础知识,语言生动诙谐,故事精彩有趣,使得读者在漫游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情景之中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博弈论的精致分析工具去了解其所以然。
《策略博弈》(第二版)
书名:《策略博弈》(第二版)
书号:978-7-300-10135-4
着译者:阿维纳什·迪克西特苏珊·斯克丝着
蒲勇健译
开本:16 开
出版时间:2009.02
定价:65.00元
◆作者简介◆
阿维纳什·迪克西特(Avinash.Dixit)教授是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之一,196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77年当选计量经济学会院士,自1981年起一直在普林斯顿大学任经济学教授,同时被世界多所知名大学聘为客座教授,曾在加州伯克利大学、牛津大学任教。
他于1992年当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研究院院士,2001年任计量经济学会会长,2002年任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副会长,2005年当选国家科学院院士,曾在加州伯克利大学、牛津大学任教。
研究领域广泛,在微观经济理论、博弈论、国际贸易、产业组织、增长和发展理论、公共经济学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有重要建树,近年来主要致力于政策制定中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他着作甚丰,除在《美国经济评论》、《经济学季刊》、《政治经济学杂志》、《经济研究评论》等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外,他还撰写了一系列着作,其中大部分均已成为经济学相关研究领域的名着或经典教科书。
迪克西特教授的代表着作《策略思维》、《经济政策的制定》、《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法律缺失与经济学》均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策略博弈》(第二版)是其在《策略思维》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写作和案例上之后的通俗博弈论力作。
如果说《策略思维》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最为流行的通俗博弈论教科书之一,那么《策略博弈》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最为流行的通俗博弈论教科书之一。
知识渊博的迪克西特在本书中通过运用标准的博弈论方法,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智慧、经济活动中的竞争与合作、政治活动中的技巧、军事活动及战争中的策略等的演绎,比较系统但又很简要地介绍了博弈论的有关基础知识,语言生动诙谐,故事精彩有趣,使得读者在漫游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情景之中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博弈论的精致分析工具去了解其所以然。
◆名家推荐◆
迪克西特与斯克丝认识到了在大学课程计划的开始阶段教授博弈论概念的可能性;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值得赞许。
通过使用《策略博弈》这本书,每一个地方的学生——正在安纳波利斯学习的年轻的军事战略家以及在芝加哥接受训练的经济理论家们——将可以获得一种对该领域的初步的介绍。
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解释性特例具有这样一种效果,即比起只有理论陈述而没有启发性例子来说,从该书里所学到的更加容易记住。
——约翰· F·纳什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了解博弈论将改变你整个一生中的思维方式。
《策略博弈》为了解21世纪的新兴文化提供了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关键性构架。
——保罗·A·萨缪尔森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策略博弈》是一部会给初学者们开辟一个崭新世界的详尽准确且令人感到非常愉快的作品……每一个例子都非常艺术性地被挑选出来用以对策略性行为分析中的诸多难题之一加以解释……作者采用这样的思路和方法,使得其例子都是如此生动鲜明,从而产生了一种极为精细的和特别清晰的写作效果……这种非同寻常的力量组合使其成为一部理想的、内容自给的(self-contained)教材。
——文森特·P·克
劳福德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经济学系
该书是一部极棒的非技术性的博弈论导论。
行文令人赏心悦目且不失幽默。
作者对该主题的处理是非数学化的,但仍不失严谨和准确性。
该书作为一部非常全面的优秀教科书十分引人注目,并且它对于学习非技术性的入门水平的博弈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
——加琳娜·A·施瓦茨
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作为博弈论的一部导论性教材,该书绝无对手。
“
——萨德什·穆疆达尔
南印地安纳大学商学院
“我极为愿意赞美该作者写了一部启迪心智和有如此分析深度的,并且同时又是极具可读性和令人愉悦的书。
干得好!“
——琳恩·佩帕尔
图辅(Tufts)大学经济学系◆读者定位◆
本书适合于作为经济管理各个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基础博弈论课程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包括博士研究生)的辅助读物,当然,学习政治、军事、法律及其他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以及博弈论发烧友们也可以从本书中找到许多乐趣和汲取到许多知识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