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第二章——博弈规则.
- 格式:ppt
- 大小:3.03 MB
- 文档页数:108
4.1:回应规则之威胁
威胁的策略接近于管理学上的“热炉效应”,形象地阐述了惩罚的规则:
1.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警告性原则
2.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灼伤—必然性原则
3.每当你碰到热炉,立刻就会被灼伤—即时性原则
4.不管谁碰到了热炉,都会被灼伤—公平性原则
威胁的最大优点在于你不需要率先行动,只要在对手行动之前公布你的行动策略就可以形成威胁。
4.2:回应规则之承诺
承诺是在别人与自己合作后给与的回报。
它给别人带来的是一种预期的效益。
如果是一次性博弈,违背承诺当然能给自己带来额外的收益,所以在一次性博弈中承诺的话往往不算数的。
但是在多次博弈中,如果承诺没有兑现,那么随后的博弈中承诺将变成毫无意义的空话。
4.3:不要忽视你身边的任何一个人
博弈无处不在正是因为我们的对手无处不在。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纯粹地依靠理性来行动,他们还受到情感的、道德的、法律的规则来约束。
因而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我们博弈的对手。
只要你能善待不是你敌人的每一个人,你的潜在对手或许会变成你的朋友。
善待你身边的人,别让他变成你的敌人,永远也不要把自己投进博弈的海洋。
博弈论第1章博弈论基本模型1、在⼀个博弈中,所有的局中⼈都选择合作⾏为,该博弈是否为合作博弈?答:如果在⼀项活动中,参与⼈具有合作的意向,⽽合作的⾏为⼜能得到有⼒的保障,则称这种博弈活动为合作博弈。
存在有⼒的保障,实际上说明了合作博弈问题的博弈⽅之间既存在共同利益,但利益⼜不完全⼀致。
⽽事实上合作博弈协议的内容除了约定⾏为以外就是利益分配,达成协议的前提是通过讨价还价就利益分割达成⼀致。
因此,并不是所有局中⼈选择合作⾏为,就是合作博弈。
2、完全信息静态博弈问题必须⽤策略型博弈模型刻画,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必须⽤扩展型博弈模型刻画,是否正确?答:不正确。
博弈论模型从形式可分为策略型模型与扩展型模型。
扩展型模型完整地刻画了⼀项博弈活动。
策略型博弈模型的结构简单,但它忽略了博弈的时序与信息,其侧重点在于分析参与⼈的策略选择。
只不过是相对⽽⾔,对于信息完全静态博弈⽤策略型博弈刻画更为合适;对信息完全的动态博弈,⽤扩展型博弈模型描述更为合适。
3、⼀个博弈问题既可⽤策略型博弈模型刻画,也可⽤扩展型博弈模型刻画,是否正确?答:博弈论从形式可分为策略型和扩展型模型。
扩展型完全地刻画了⼀项博弈活动,⽽策略型则结构简单,忽略了博弈的时序与信息,重点在于分析参与⼈的策略选择。
因此,对于⼀个博弈问题,要视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完整的还是只分析参与⼈的策略选择。
4、策略就是⾏动吗?答:○1称参与⼈i∈N在博弈中所有可能选择的⾏动构成的集合A i为局中⼈i的⾏动集合。
A i中的元素a i称为局中⼈i的⾏为。
○2局中⼈i=1,2,…,n的策略集合⽤Si表⽰,S i中的元素si称为局中⼈i的策略。
它定义为局中⼈i的信息集类I i到⾏动集Ai的映射:S i:I i→A i,S i(I ik)=a i∈A i,i=1,2,…,r i○3从以上的定义,清楚地表明了策略是信息集的映射,⾏动是映射值,两者是不同的。
5、策略与⾏动何时是⼀致的?答:在静态博弈模型中,局中⼈的策略与⾏动等同。
博弈规则解读中国历史上的进退之道第一章:困境中弱者的选择人类的天性是趋利避害的,从动物状态走出来的人是自私的。
每个自私的人在交往中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选择而产生的结果正是一种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一个基本的模式,这一模式代表了处在相同困境状态下,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几种选择,最后必将背叛其别人,作出最利于自己选择的一种情况。
“囚徒困境”包含了几个基本的预设前提:处在困境下,各方都不知道别人的选择,因而只能猜测;每个人都是理性的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做出选择:他们与困境之间,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关系,即他们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左右局势,只能在困境的局势下想办法尽也许让自己的损失最小。
这就是一种弱者的选择。
当然,这只是一种博弈论的模型,具体到现实领域,没有哪个具体的事件是完全符合“囚徒困境”的模型的。
但是,这种“弱者对损失最小化的选择”的基本精神却是存在的。
比如篡改诏书、拥胡亥继位的宦官赵高,其之所以这么做,是由于让扶苏继位的话,他就面临或被流放、或被杀身的危险。
这时的赵高是处在弱势地位的,那么,为保全自己,使自己的损失最小化,他的最优选择就是——拥立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皇帝。
这就是囚徒困境中弱者的选择。
1 借力谋权的生存之路2 为谋长利而改诏书3 残暴之徒的最终下场4 为保全自己而陷害太子5 绝境中的反抗6 小不忍则乱大谋7 出类拔萃,惹祸上身8 惨遭迫害的士大夫9 跳出困境的卑鄙手段10 采用缓兵之策是弱者的最佳选择第二章:弱者冲突中的进与退试图有两只公鸡碰到一起,每只公鸡有两个行动选择:一是退下来,一是进攻。
假如一方退下来,而对方没有退下来,对方获得胜利,这只公鸡则很丢面子;假如对方也退下来,双方打个平手;假如自己不退下来,而对方退下来,自己则胜利,对方则失败;假如两只公鸡都前进,那么则两败俱伤。
因此,对每只公鸡来说,最佳的结果是,对方退下来,而自己不退。
然而,现实未必都如人们所愿。
当两只公鸡对峙时,关键就是在双方力量对比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如何猜测到对方的策略,从而制定出可以克制对方的策略来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