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织红细胞计数.
- 格式:ppt
- 大小:2.44 MB
- 文档页数:28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定义】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红细胞间的过渡细胞,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质中残存嗜碱性物质核糖核酸(RNA),经活体染色后,嗜碱性物质凝聚成蓝黑色颗粒,颗粒与颗粒连缀成线,线连接成网,故而得名。
【分型】根据网织红细胞发育阶段分为4型,分别是:Ⅰ型(丝球型):红细胞充满网状物,见于骨髓。
Ⅱ型(网型):红细胞网状物结构松散,见于骨髓。
Ⅲ型(破网型):红细胞网状物结构稀少,呈不规则枝点状排列,见于外周血。
Ⅳ型(点粒型):红细胞内为分散的细颗粒、短丝状网状物,见于外周血。
【检测原理】1.普通光学显微镜法2.网织细胞计数仪法和血液分析仪法【操作方法】1.显微镜试管法操作(1)加染液:于试管中加入10g/L煌焦油蓝生理盐水溶液2滴,再加新鲜血2滴,立即混匀,置37℃下15~20min。
(2)制片:取1小滴制成薄血涂片,自然干燥。
(3)观察:在低倍镜下选择红细胞分布均匀的部位进行观察。
(4)计数:在油镜下计数至少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数。
(5)计算:网织红细胞分数=(计数的网织红细胞数)/1O00,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09/L)=红细胞数×1012/L×网织红细胞分数。
2.显微镜法注意事项(1)网织红细胞必须活体染色,WH0推荐使用新亚甲蓝染液,其染色力强且稳定。
煌焦油蓝染液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但易产生沉淀、工作效率不高、精度差。
染液与血液比例以1:1为宜,严重贫血时,可适量增加血量。
(2)为提高网织红细胞计数精度和速度,ICSH推荐使用Miller窥盘,方法是将Miller 窥盘置于目镜内,选择红细胞散在且分布均匀的部位(3)用小方格(A)计数红细胞,大方格(B)计数网织红细胞,按下式计算:(4)注意鉴别网织红细胞与HbH包涵体。
Ret为蓝绿色网状或点粒状物质,分布不均,HbH包涵体为蓝绿色圆形小体,均匀散布于整个红细胞内。
网织红细胞计数法的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网织红细胞计数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检测操作,通过对血液中网织红细胞的计数,可以评估机体造血功能的活跃程度,帮助临床医生诊断和监测一系列疾病。
网织红细胞计数操作规程目的:本实验旨在规范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标准操作,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原理: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包体较一般红细胞稍大,胞浆中尚有嗜碱性残留物质,可被煌焦油蓝等染成蓝色颗粒状、线状及网状结构物。
网织红细胞的数量可用百分率或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绝对值数来表示。
材料:煌焦油蓝(灿烂甲酚蓝)、枸橼酸钠、生理盐水、香柏油、载物片(玻璃片)、推片(磨去边的玻璃片)、试管(2ml)、毛细吸管或枪头(200微升)、光学显微镜。
操作规程:染色液配制:将煌焦油蓝0.4g和3.5%枸橼酸钠20ml研磨溶解后加入生理盐水至100ml,过滤备用。
室温下可保存6个月。
血膜片制备:1.染色:取试管一支,用毛细管或枪头于其中加入染液2~5滴,然后再加入新鲜血液1滴轻摇混合,染色10~15min。
2.制片:取载物片一片,用毛细管或枪头吸取血液染色液1小滴于载物片上,并用推片约45度角推制成舌型血膜片,自然干燥备用。
3.观察:用显微镜观察,取血膜片滴入香柏油1滴,将血膜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用油镜观察网织红细胞。
4.计数:取计数器在油镜下检查计数红细胞,即计数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的数量,检查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的数量,并得出千分率再除以10即为百分率。
计算公式:百分率=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的数量/1000注意事项:1.载物片使用前必须经过酸或碱液浸泡脱脂处理后方可使用。
2.血膜片制备需要反复练推片,熟练推制血膜片的技巧。
3.血膜片的厚薄要适中,过厚或过薄均无法进行观察。
4.室温过低时,血液染色时间要适当延长,以确保细胞着色更充分。
5.血膜片需在3天内检查计数,否则其网状结构会褪色,不易观察清晰。
网织红细胞计数标准操作程序
一.目的:规范网织红细胞计数标准操作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镜检法网织红细胞计数
三.支持性文件: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
四.原理:煌焦油蓝染色法。
五.仪器:OLYMPUS CX21光学显微镜
六.试剂煌焦油蓝液
七.样本要求:新鲜全血。
八.操作步骤:
1.取小试管一支,滴加40ul网织红细胞染色液。
2.加入末梢血40ul于上述试管中,混匀。
3.静置15~20min后,取用l滴制成薄片。
4.油镜下检查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数,以百分率或绝对值报告。
5.计算网织红细胞百分率=所数网织红细胞数*100%/1000
九.参考范围:
成人:0.005-0.015(0.5%-1.5%)
新生儿:0.03-0.06(3%-6%)
十.注意事项:
1.最好制片2张,每张计数500个红细胞,避免分布不均引起的误差。
涂片要薄而均匀,不使红细胞重叠。
2.为计数方便,可于目镜中放一中间有孔之硬纸片,缩小视野,便于计数。
3.试剂应定期重配,以免变质沉淀。
4.因操作误差大,不宜用玻片直接染色法。
网织红细胞计数1.项目名称网织红细胞计数2.检验目的2.1观察贫血疗效2.2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血恢复2.3其他疾病协诊等临床实验室3.检验原理: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浆内尚存在有嗜碱性的RNA物质,甲蓝活体染色后,其胞浆内尚存在有嗜碱性的RNA物质,经煌焦油蓝或新亚呈浅蓝或深蓝色的网状结构。
4.性能参数4.1重复性4.2分析和计算参数:百分比(%)4.3样本量:染液量=1:14.4精密度5.原始样品系统:全血6.容器和添加剂类型容器采用真空负压专用抗凝管,添加剂类型为0.109M乙二胺四乙酸钾7.试及显微镜7.1 10G/L新亚甲蓝(或煌焦油蓝)生理盐水溶液:新亚甲蓝 1.0G枸橼酸钠0.4G氯化钠0.85G溶于双蒸馏水100ML中,混匀,过滤后备用。
7.2 显微镜7.2.1 商标8.校准程序:显微镜的验证,光路系统校正灯泡大约半年更换一次9.程序步骤:9.1标本采集与要求9.1.1标本采集:抽取静脉血1.8ml,加入到含有乙二胺四乙酸钾溶液的抗凝真空试管中,并轻轻颠倒10次使之充分混匀,不得有凝块、不得形成泡沫,总量不得超过2.0±0.2ml,并在试管上做好标识。
采血应避免溶血,采血后2小时内送到检验科,需要运输时应在低温条件下运输。
采集标本时宜“一针见血”,以防止组织损伤。
9.1.2不合格标本的处理对凝固、有凝块、采血量不符合要求、无条码或无标识等不合格的标本,距采集时间超过2小时并且没有按要求储存的标本,按程序文件《样品核收、登记和保存程序》处理9.1.3标本保存检测应在标本采集后2小时内完成,2~8℃保存不超过4小时,分析后的标本保存三天。
9.2检验前准备9.2.1把接收到的标本按顺序编写序号。
9.2.2准备清洁、干燥、无尘、无油脂的载玻片、盖玻片、毛细管,玻璃笔。
9.3病人标本的检验9.3.1取小试管1支加10G/L新亚甲蓝盐水溶液2滴。
9.3.2加入末梢血(或EDTA钾抗凝静脉血)2滴于上述试管中,混匀。
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标准操作程序
【目的】指导网织红细胞计数。
【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请专业组长及科主任签字后生效。
【方法原理】网织红细胞计数是尚未完成成熟的红细胞,其胞浆内尚存在有嗜碱性的RNA物质,经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活体染色后浅蓝或深蓝色的网状结构。
【试剂】10g/L煌焦油蓝生理盐水溶液:煌焦油蓝1 g,枸橼酸纳0.4 g,氯化钠
0.85 g溶于双蒸水1ml中,过滤后备用。
【标本要求】静脉抗凝血(EDTA-K2)或毛细血管血。
【操作程序】
1、于小试管中加2滴网织红细胞染色液。
2、加入血液2滴于上述试管中,混匀。
3、室温静置15-20分钟后,取用1滴制成簿片。
4、油镜下检查1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数。
【参考区间】成人、儿童0.5 0.015新生儿0.03 0.06
【质量控制】
1、染色时间不能过短,室温低时,放37C温箱。
2、最好制片2张,每张计数10红细胞,避免分布不均匀引起的误差。
涂片要簿而均
匀,不使红细胞重叠。
3、为计数方便,可于目镜中放一中间有孔之硬纸片,缩小视野,便于计数。
4、用瑞士-吉姆萨染液复染后可使网织红细胞计数结果减少。
5、染液与血液比约为1: 1,严重贫血时可适量增加血液的比例。
【临床意义】
1、增加: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各种增生性贫血均可增多,溶血性贫血增加有为
显著,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在用维生素B12或铁剂治质后显著增多,表示有治疗效果。
2、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计数一、检验目的:了解骨髓红细胞增殖增加或减低等情况二、原理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浆内尚存在有嗜碱性的RNA物质,经煌焦油蓝或亚甲蓝活体染色后呈浅蓝色或深蓝色的网状结构一、标本要求取末梢外周血或抗凝静脉血二、试剂10g/L新亚甲蓝(或煌焦油蓝)生理盐水溶液:新亚甲蓝1g枸橼酸钠0.4g氯化钠0.85g溶于双蒸馏水100ml中,混匀,过滤后备用。
三、仪器设备普通光学显微镜和Miller窥盘四、操作步骤1.于小试管中滴加2滴网织红细胞染液。
2.加入末梢血2滴于上述试管中,混匀。
3.静置15--20分钟后,取用1滴制成薄片。
4.油镜下检查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数,以百分率或绝对值报告。
七、质量控制:1、95%的可信限法:(1)Sp=√R(1—R)/NSp为标准差,R为网织红细胞百分数,N为所数红细胞数。
网织红细胞计数95%可信限范围为0.028—0.0522、两差比值法:r=IR1-R2I/√R1(1--R1)+R2(1—R2)/N。
R1、R2分别为两次计数结果N为所数红细胞数,r<2时结果可靠。
八、计算方法:九、生物参考区间0.5%~1.5%十、操作性能十一、超出可报告范围的处理:十二、危急值:十三、干扰因素:1、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2、推血片的质量。
3、染色时间。
十四、临床意义:1、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统的增生旺盛。
多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特别是急性溶血性贫血,急性大出血引起的失血性贫血。
当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有效时,可出现短时间的网织红细胞大量增加,以后即降至正常或稍高于正常。
2、网织红细胞减少:多见于骨髓增生低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某些溶血性贫血有再障危象时。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网织红细胞有所减少,但有些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网织红细胞并不明显减低。
3、可以作为贫血治疗疗效的判断监察指标,用于观察治疗效果和判断病情变化。
十五|参考文献: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罗春丽主编《临床检验基础》3、刘成玉主编《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
网织红细胞计数标准操作程序1 方法试管染色法。
2 原理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浆内尚存在有嗜碱性的RNA物质,经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活体染色后呈浅蓝色或深蓝色的网状结构。
网织颗粒越多,表示红细胞越未成熟。
3 试剂网织红细胞染色液:3.1品牌: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BASO diagnostic, Inc)3.2包装规格:2瓶×100ml3.3主要成份:新亚甲蓝3.4储存条件:室温(15℃~30℃),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和痛风良好的室内保存。
3.5使用期限:2年(开瓶后效期为6个月)。
3.6注意事项:避免高、低温环境及阳光直射。
4 实验器材显微镜、滴管、载玻片、推片、香柏油、擦镜纸、乳胶手套、试管架、移液器等。
5 标本要求5.1标本必须为末梢血或EDTA-K2抗凝的静脉血。
静脉采血后立即与抗凝剂混匀,放置室温立即送检。
5.2 标本在室温下最多保留4小时。
不能在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放置于冷藏冰箱(2℃~8℃)中保存,8小时内标本有效,使用前从冰箱中取出回复室温后检测。
6 操作步骤6.1于0.5ml 试管内加入20μl网织红细胞染色液。
6.2取血液20μl,加入试管内,混匀,盖紧盖子,并标记相应标本号。
6.3静置20分钟或更久。
6.4推成薄片2张,待干。
6.5在油镜下选择红细胞分布均匀,染色较好部位,每张片子检查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数,算出百分率,以均值报告。
7 计算网织红细胞数(%)= 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的数目×1001000如:玻片1:油镜下计数1000个红细胞时见10个网织红细胞,则网织红细胞的相对比值为:网织红细胞数1(%)=10×100=1.0 % 1000玻片2:油镜下计数1000个红细胞时见12个网织红细胞,则网织红细胞的相对比值为:网织红细胞数2(%)=12×100=1.2 % 1000最终,网织红细胞数(%)= 1.0% + 1.2%×100=1.0 % 28 参考范围0.5% -1.5%9 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的多少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