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织红细胞计数
- 格式:ppt
- 大小:152.50 KB
- 文档页数:10
10-网织红细胞计数B D I S R e t i c-C O U N T(T h i a z o l e O r a n g e)Catalog No. 349204简介早期红细胞细胞核丢失后,胞浆内仍残留有细胞器(如核糖体、线粒体),这样的早期红细胞就是网织红细胞,它有别于不含细胞器的成熟红细胞。
这些细胞器富含核酸物质(RNA和DNA),而在成熟红细胞中不含有此种物质。
正常人(非贫血者)中,网织红细胞在骨髓中三天成熟,第四天出现在外周循环血中。
网织红细胞计数可以评估红细胞造血系统活性,但是如果网织红细胞的骨髓成熟时间缩短而循环血成熟时间延长,这种评估方法就会有误差。
这时,外周血相中一至三天的网织红细胞(“漂移”网织红细胞)也会被当做第四天网织红细胞而计算在内。
如遇此种情况,应当对“漂移”网织红细胞做修正(修正公式见流式细胞仪分析一节)。
BD公司生产的Retic-COUNT试剂主要成分为噻唑橙(TO),与丫啶橙(AO)的作用类似。
TO 与DNA碱基对以1:2的比例结合,分解常数、正电荷数和膜通透性与AO相近。
Retic-COUNT试剂既可与DNA结合,也可与RAN结合,形成的荧光-核酸复合物,吸收光谱为475nm,荧光发射光谱为530nm,因此,适合在安装了488nm激光的流式细胞仪上使用,如FACSCalibur,FACSort,FACScan等。
网织红细胞计数的传统方法是使用新亚甲基蓝染料,染色涂片后,光镜下计数。
但此方法费时,且由于只计数1000个细胞,因而存在固有的取样误差。
使用Retic-COUNT流式细胞术方法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与传统的新亚甲基蓝方法相比,存在很多优势。
使用流式细胞术,可以检测上万个细胞,具有很好的取样精确性。
由于使用的是细胞悬液,可以消除涂片时的分布误差。
同时,它还具有省时、操作简便等优点。
另外,由于可以使用配套的Retic-COUNT自动软件,不需要做阴性对照,还可以减少操作的变异性。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定义】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红细胞间的过渡细胞,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质中残存嗜碱性物质核糖核酸(RNA),经活体染色后,嗜碱性物质凝聚成蓝黑色颗粒,颗粒与颗粒连缀成线,线连接成网,故而得名。
【分型】根据网织红细胞发育阶段分为4型,分别是:Ⅰ型(丝球型):红细胞充满网状物,见于骨髓。
Ⅱ型(网型):红细胞网状物结构松散,见于骨髓。
Ⅲ型(破网型):红细胞网状物结构稀少,呈不规则枝点状排列,见于外周血。
Ⅳ型(点粒型):红细胞内为分散的细颗粒、短丝状网状物,见于外周血。
【检测原理】1.普通光学显微镜法2.网织细胞计数仪法和血液分析仪法【操作方法】1.显微镜试管法操作(1)加染液:于试管中加入10g/L煌焦油蓝生理盐水溶液2滴,再加新鲜血2滴,立即混匀,置37℃下15~20min。
(2)制片:取1小滴制成薄血涂片,自然干燥。
(3)观察:在低倍镜下选择红细胞分布均匀的部位进行观察。
(4)计数:在油镜下计数至少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数。
(5)计算:网织红细胞分数=(计数的网织红细胞数)/1O00,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09/L)=红细胞数×1012/L×网织红细胞分数。
2.显微镜法注意事项(1)网织红细胞必须活体染色,WH0推荐使用新亚甲蓝染液,其染色力强且稳定。
煌焦油蓝染液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但易产生沉淀、工作效率不高、精度差。
染液与血液比例以1:1为宜,严重贫血时,可适量增加血量。
(2)为提高网织红细胞计数精度和速度,ICSH推荐使用Miller窥盘,方法是将Miller 窥盘置于目镜内,选择红细胞散在且分布均匀的部位(3)用小方格(A)计数红细胞,大方格(B)计数网织红细胞,按下式计算:(4)注意鉴别网织红细胞与HbH包涵体。
Ret为蓝绿色网状或点粒状物质,分布不均,HbH包涵体为蓝绿色圆形小体,均匀散布于整个红细胞内。
网织红细胞计数操作规程目的:本实验旨在规范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标准操作,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原理: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包体较一般红细胞稍大,胞浆中尚有嗜碱性残留物质,可被煌焦油蓝等染成蓝色颗粒状、线状及网状结构物。
网织红细胞的数量可用百分率或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绝对值数来表示。
材料:煌焦油蓝(灿烂甲酚蓝)、枸橼酸钠、生理盐水、香柏油、载物片(玻璃片)、推片(磨去边的玻璃片)、试管(2ml)、毛细吸管或枪头(200微升)、光学显微镜。
操作规程:染色液配制:将煌焦油蓝0.4g和3.5%枸橼酸钠20ml研磨溶解后加入生理盐水至100ml,过滤备用。
室温下可保存6个月。
血膜片制备:1.染色:取试管一支,用毛细管或枪头于其中加入染液2~5滴,然后再加入新鲜血液1滴轻摇混合,染色10~15min。
2.制片:取载物片一片,用毛细管或枪头吸取血液染色液1小滴于载物片上,并用推片约45度角推制成舌型血膜片,自然干燥备用。
3.观察:用显微镜观察,取血膜片滴入香柏油1滴,将血膜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用油镜观察网织红细胞。
4.计数:取计数器在油镜下检查计数红细胞,即计数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的数量,检查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的数量,并得出千分率再除以10即为百分率。
计算公式:百分率=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的数量/1000注意事项:1.载物片使用前必须经过酸或碱液浸泡脱脂处理后方可使用。
2.血膜片制备需要反复练推片,熟练推制血膜片的技巧。
3.血膜片的厚薄要适中,过厚或过薄均无法进行观察。
4.室温过低时,血液染色时间要适当延长,以确保细胞着色更充分。
5.血膜片需在3天内检查计数,否则其网状结构会褪色,不易观察清晰。
10-网织红细胞计数B D I S R et i c-C O U N T(Thi azol e O r ange)Catalog No. 349204简介早期红细胞细胞核丢失后,胞浆内仍残留有细胞器(如核糖体、线粒体),这样的早期红细胞就是网织红细胞,它有别于不含细胞器的成熟红细胞。
这些细胞器富含核酸物质(RNA和DNA),而在成熟红细胞中不含有此种物质。
正常人(非贫血者)中,网织红细胞在骨髓中三天成熟,第四天出现在外周循环血中。
网织红细胞计数可以评估红细胞造血系统活性,但是如果网织红细胞的骨髓成熟时间缩短而循环血成熟时间延长,这种评估方法就会有误差。
这时,外周血相中一至三天的网织红细胞(“漂移”网织红细胞)也会被当做第四天网织红细胞而计算在内。
如遇此种情况,应当对“漂移”网织红细胞做修正(修正公式见流式细胞仪分析一节)。
BD公司生产的Retic-COUNT试剂主要成分为噻唑橙(TO),与丫啶橙(AO)的作用类似。
TO 与DNA碱基对以1:2的比例结合,分解常数、正电荷数和膜通透性与AO相近。
Retic-COUNT试剂既可与DNA结合,也可与RAN结合,形成的荧光-核酸复合物,吸收光谱为475nm,荧光发射光谱为530nm,因此,适合在安装了488nm激光的流式细胞仪上使用,如FACSCalibur,FACSort,FACScan等。
网织红细胞计数的传统方法是使用新亚甲基蓝染料,染色涂片后,光镜下计数。
但此方法费时,且由于只计数1000个细胞,因而存在固有的取样误差。
使用Retic-COUNT流式细胞术方法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与传统的新亚甲基蓝方法相比,存在很多优势。
使用流式细胞术,可以检测上万个细胞,具有很好的取样精确性。
由于使用的是细胞悬液,可以消除涂片时的分布误差。
同时,它还具有省时、操作简便等优点。
另外,由于可以使用配套的Retic-COUNT自动软件,不需要做阴性对照,还可以减少操作的变异性。
网织红细胞计数及临床意义一、概述1、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RET)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细胞略大于成熟红细胞(直径8.0~9.5μm),其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经碱性染料(如煌焦油蓝、新亚甲蓝等)活体染色后,形成蓝色或紫色的点粒状或丝网状沉淀物。
2、网织红细胞自骨髓释放到外周血液后仍具有合成血红蛋白的能力,约1~2天后,过渡为成熟红细胞ICSH将网织红细胞分为4型(网织红细胞分型及特征)。
二、检测方法与原理1、普通显微镜法: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质内尚有嗜碱性的RNA物质,经新亚甲蓝或煌焦油蓝活体染色后呈浅蓝或深蓝色网状结构。
2、血液分析仪法:特殊染料与网织红细胞中RNA结合后进行RNA定量,可精确计数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的百分数(Ret%),并可根据RNA含量将网织红细胞分类及计算网织红细胞其他参数。
(一)普通显微镜法1、染色液①新亚甲蓝枸橼酸氯化钠染色液:新亚甲蓝0.1g溶于100ml枸橼酸氯化钠溶液内(1体积30g/L枸橼酸钠溶液与4 体积9.0g/L氯化钠溶液混合),充分混匀,待染料溶解后过滤。
②煌焦油蓝生理盐水染色液:煌焦油蓝1.0g、枸橼酸钠0.4g、氯化钠0.85g,溶于双蒸馏水100ml中,过滤后备用。
2、操作①在小试管中加入染色液2滴;再加人静脉血(或末梢血)2滴,混后放置37℃恒温水箱中。
②10分钟后取1滴混悬液制成涂片③在油镜下直接观察1000个红细胞中Ret数。
或以Miller 窥盘计数法计数:Miler窥盘为一个厚为1mm、直径为19mm 的圆形玻片,玻片上用微细刻线画出两个正方形格子,大方格B面积为小方格A的9倍。
置于目镜内,计数小方格内红细胞数(将小方格内数得红细胞数乘以9,折算成一个大方格内的红细胞数)和大方格内的Ret数。
(窥盘结构)3、结果计算①直接观察法:网织红细胞比例=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的网织红细胞数/1000②窥盘计数法:网织红细胞比例=大方格内网织红细胞数/(小方格内红细胞数×9)③网织红细胞绝对数(个/L)=网织红细胞百分数x红细胞数/L④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RPI=(网织红细胞百分数/2)×(患者血细胞比容/0.45)三、参考区间1、网织红细胞比例:成年人:0.005~0.015新生儿:0.03~0.06;儿童:0.005~0.0152、网织红细胞绝对数成年人:(24~84)×10%/L四、注意事项1、标本应在4小时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