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织红细胞计数SOP(手工法)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定义】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红细胞间的过渡细胞,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质中残存嗜碱性物质核糖核酸(RNA),经活体染色后,嗜碱性物质凝聚成蓝黑色颗粒,颗粒与颗粒连缀成线,线连接成网,故而得名。
【分型】根据网织红细胞发育阶段分为4型,分别是:Ⅰ型(丝球型):红细胞充满网状物,见于骨髓。
Ⅱ型(网型):红细胞网状物结构松散,见于骨髓。
Ⅲ型(破网型):红细胞网状物结构稀少,呈不规则枝点状排列,见于外周血。
Ⅳ型(点粒型):红细胞内为分散的细颗粒、短丝状网状物,见于外周血。
【检测原理】1.普通光学显微镜法2.网织细胞计数仪法和血液分析仪法【操作方法】1.显微镜试管法操作(1)加染液:于试管中加入10g/L煌焦油蓝生理盐水溶液2滴,再加新鲜血2滴,立即混匀,置37℃下15~20min。
(2)制片:取1小滴制成薄血涂片,自然干燥。
(3)观察:在低倍镜下选择红细胞分布均匀的部位进行观察。
(4)计数:在油镜下计数至少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数。
(5)计算:网织红细胞分数=(计数的网织红细胞数)/1O00,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09/L)=红细胞数×1012/L×网织红细胞分数。
2.显微镜法注意事项(1)网织红细胞必须活体染色,WH0推荐使用新亚甲蓝染液,其染色力强且稳定。
煌焦油蓝染液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但易产生沉淀、工作效率不高、精度差。
染液与血液比例以1:1为宜,严重贫血时,可适量增加血量。
(2)为提高网织红细胞计数精度和速度,ICSH推荐使用Miller窥盘,方法是将Miller 窥盘置于目镜内,选择红细胞散在且分布均匀的部位(3)用小方格(A)计数红细胞,大方格(B)计数网织红细胞,按下式计算:(4)注意鉴别网织红细胞与HbH包涵体。
Ret为蓝绿色网状或点粒状物质,分布不均,HbH包涵体为蓝绿色圆形小体,均匀散布于整个红细胞内。
XXXX医院
实验室网织红细胞显微镜计数法操作规程
一、目的
用于辅助某些贫血的诊断及疗效观察。
二、试验原理
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浆内尚存在有嗜碱性的RNA物质,经煌焦油蓝活体染色后呈浅蓝或深蓝色的网状结构。
三、试验试剂
10g/L煌焦油蓝溶液:煌焦油蓝1g,枸橼酸钠0.4g,氯化钠0.85g,溶于双蒸馏水加至100ml,完全溶解后过滤备用。
四、检测方法
1、于小试管中滴加1滴煌焦油蓝染液。
2、加入末梢血2滴于上述试管中,混匀。
3、静置15-20min后,取用1滴制成薄片。
4、油镜下检查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数,以百分比或绝对值报告。
五、参考值
成人:0.005-0.015
新生儿:0.03-0.06
六、临床意义
增加: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各型贫血均可增多,溶血性贫血增。
网织红细胞计数法的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网织红细胞计数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检测操作,通过对血液中网织红细胞的计数,可以评估机体造血功能的活跃程度,帮助临床医生诊断和监测一系列疾病。
网织红细胞计数操作规程目的:本实验旨在规范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标准操作,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原理: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包体较一般红细胞稍大,胞浆中尚有嗜碱性残留物质,可被煌焦油蓝等染成蓝色颗粒状、线状及网状结构物。
网织红细胞的数量可用百分率或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绝对值数来表示。
材料:煌焦油蓝(灿烂甲酚蓝)、枸橼酸钠、生理盐水、香柏油、载物片(玻璃片)、推片(磨去边的玻璃片)、试管(2ml)、毛细吸管或枪头(200微升)、光学显微镜。
操作规程:染色液配制:将煌焦油蓝0.4g和3.5%枸橼酸钠20ml研磨溶解后加入生理盐水至100ml,过滤备用。
室温下可保存6个月。
血膜片制备:1.染色:取试管一支,用毛细管或枪头于其中加入染液2~5滴,然后再加入新鲜血液1滴轻摇混合,染色10~15min。
2.制片:取载物片一片,用毛细管或枪头吸取血液染色液1小滴于载物片上,并用推片约45度角推制成舌型血膜片,自然干燥备用。
3.观察:用显微镜观察,取血膜片滴入香柏油1滴,将血膜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用油镜观察网织红细胞。
4.计数:取计数器在油镜下检查计数红细胞,即计数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的数量,检查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的数量,并得出千分率再除以10即为百分率。
计算公式:百分率=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的数量/1000注意事项:1.载物片使用前必须经过酸或碱液浸泡脱脂处理后方可使用。
2.血膜片制备需要反复练推片,熟练推制血膜片的技巧。
3.血膜片的厚薄要适中,过厚或过薄均无法进行观察。
4.室温过低时,血液染色时间要适当延长,以确保细胞着色更充分。
5.血膜片需在3天内检查计数,否则其网状结构会褪色,不易观察清晰。
红细胞计数SOP(手工法)文件编号: xxxx医院 XXXX临床检验实验室版序:xxxx页码:第1 页,共2 页红细胞计数(RBC)[检测原理]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并充入计数池后,于显微镜下计数。
[试剂与器械]1,试剂: 赫姆(Hayem)液:氯化钠 1.0g结晶硫酸钠(Na2SO4.10H2O) 5.0g(或无水硫酸钠 2.5g)氯化高汞 0.5g蒸馏水加至 200ml溶解后加20g/L伊红水溶液1滴,过滤后用。
2,器械:(1) 微量计数板(2) 显微镜(3) 微量吸管(MC)[标本的收集与处理]1,用EDTA-K2 0 .2ul抗凝静脉血1ml,轻轻摇动抗凝。
凝集,溶血,血量小于0.5 ML或抽血时间超过四小时为不合格标本,拒收。
2,直接采集未稍血液。
[操作步骤]1.取小试管1支,加红细胞稀释液2.0 ml 。
2.用清洁干燥微量吸管取末梢血10ul 。
3.擦去管尖内外部余血,轻轻吹入红细胞稀释液底部,再轻吸上层清液嗽洗吸管2--3次,然后立即混匀。
4.充池后待2--3 min,用高倍镜依此计数中央大方格内四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
按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进行目视计数。
[结果计算]红细胞/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 , 5 , 10 , 201 , 10E6(或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 /100 , 10E12 )文件编号: xxxx医院 XXXX临床检验实验室版序:xxxx页码:第2 页,共2 页红细胞计数(RBC)[质量控制]1,如无上述稀释液是,也可用新鲜配制的等渗盐水代用。
2,正常数值范围内,两次红细胞计数相差不得超过 5% 。
3,其他注意点见白细胞计数。
4,光电比浊法在我国曾盛行一时,该法缺点太多,诸如红细胞体积太小,血红蛋白含量多少,红细胞冷凝,自凝,光电比色计性能,电压高低等都会影响结果,今后不能使用。
5,不允许以血红蛋白浓度来折算红细胞数。
6,所用微量吸管和计数板必须为校正品。
网织红细胞计数检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了规范化操作,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职责】2.1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室负责人监督落实。
2.2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
3.【样本类型及实验前准备】3.1样本类型:静脉血2ml(标本应新鲜,注意避免污染,避免溶血,注意有无血凝块)。
3.2患者准备:要求患者处于安静状态精神、体力、情绪等因素的影响较小。
3.3容器添加剂类型:EDTA-2K3.4实验试剂: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染液4.【测定原理】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完全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型细胞,由于其细胞浆中尚存在嗜碱性的RNA物质,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进行活体染色后,RNA中的负电荷基团与带正电荷的有色基团结合,胞浆中镜检可见有浅蓝色或深蓝色的点状.丝状或网状结构。
5.【操作步骤】5.1样本要求新鲜全血或EDTA抗凝全血。
5.2将网织红细胞染色液与病人全血1:1比例混匀,静置室温20分钟或更久。
制成血涂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判读。
5.3先在低倍镜下浏览,了解染色好坏和细胞分布情况。
选择涂片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的区域,在油镜下观察1000个红细胞,算出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
6.【生物参考区间】儿童成人:0.05—0.15%新生儿:0.3—0.6%7.【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增加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溶贫尤为显著,巨幼贫和缺铁贫在治疗后显著曾生,表示有治疗效果;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7.1增高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溶血性、缺铁性、巨幼细胞性、急性失血性贫血)及经相应药物治疗有效时;急性溶血时可高达0.6~0.8;急性失血后5~10d网织红细胞达高峰,2周后恢复正常;恶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使用维生素B12或供铁质后显著增多,表示有疗效。
7.2减低提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危象时。
【全血细胞计数】 Complete blood count计数每升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同时测定血细胞体积、血细胞某种物质含量等,由此判断血细胞质量有无异常。
采血部位:静脉、毛细血管抗凝剂:EDTA-K2或EDTA-K3(乙二氨四乙酸钾盐)检测方法:手工检测,仪器检测送检要求:及时送检,不可置于4C冰箱?一、红细胞相关参数:RBC Hb He;红细胞平均值(MCV MCH MCHC); RDW;形态改变(一)RBC Hb、Het:RBC:红细胞计数,单位体积外周血中红细胞的数目。
Hb:血红蛋白计数,单位体积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含量。
Het :血细胞比容,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体积比。
临床意义:1、减少:(1) RBC和 Hb减少T贫血。
(2)根据 Hb来分级贫血:轻度 120-91g/L中度90-61g/L重度60-31g/L极度<30g/L(3)各种贫血时,RBC和 Hb减少程度可不一致。
(4)增生性贫血:骨髓增生活跃,如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等。
增生减低性贫血:骨髓增生低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生理性减少:妊娠中晚期;老年人(造血功能减弱);6月至2岁婴幼儿(造血原料不足)病理性减少:红细胞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红细胞破坏增多(溶血性贫血)红细胞丢失过多(痔疮、寄生虫等)Ps.妊娠生理性贫血:妊娠期母体血容量增加,其中血浆的增多较红细胞更显著,血液处于相对稀释的状态,称妊娠生理性贫血。
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①孕妇对叶酸(VB9)需求量增大,正常妊娠每天最低需食物叶酸500-600ug,以供胎儿及母体需要。
双胎妊娠对叶酸的需求更大。
②妊娠期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严重,叶酸摄入减少。
③孕妇有胃肠道疾病时,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部分或大部分切除等,使胃黏膜壁细胞分泌的因子减少,导致VB12吸收障碍,加重叶酸和 VB12的缺乏。
④药物干扰。
通过一碳方式进行新代并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如甲氨蝶呤和5-氟尿嘧啶,可能会导致功能性叶酸缺乏的结果。
网织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红细胞由骨髓进入外周血,需24-48h合成最后20%的血红蛋白,残余的嗜碱性物质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成熟的红细胞。
将其分为五型:花冠型、丝球型、网型、破网型、点粒型。
●仪器型号:Sysmex XE-2100型多项目自动血球分析装置●检测原理:一份血液样品经过吸液和定量、稀释至指定的稀释比,并进行染色。
然后将该样品送入流动的池中。
一个半导体激光束通过流动池照射到细胞上。
前向散射光由光二极管接收,侧面的散射光和侧面的荧光则由光点信增管(PMT)接收。
光信号被转化为电脉冲,从而可以得到有关血液细胞的信息。
⑴前向散射光和侧向散射光:当光通路中存在诸如粒子之类的障碍物时,该光束就在每个障碍物的不同方向上产生出散射光。
通过检测散射光,可以得到有关细胞体积大小和材质的信息。
与此同时,当一束激光照射到血细胞颗粒上时,就产生光散射。
散射光的强度,取决于颗粒直径和观察角度这样的因素。
对前向散射光进行检测,提供有关血液细胞体积大小的信息;同时对侧向散射光进行检测,提供有关细胞内部的信息。
⑵侧向荧光:当光照射到经过荧光染色的血液细胞上时,就产生比入射光波长更长的光。
随着染色集团浓度的增加,荧光强度也增加。
通过测●试剂:⑴CELLPACK(EPK)⑵RET SEARCHⅡ(RED)●标本吸入量:⑴手工模式130lμ⑵自动进样器模式200lμ●静脉血采血方法:抽取病人静脉血2ml,于EDTA二钾抗凝的真空采血管中(1.5mgEDTA-K2/ML)24小时室温保存。
●操作步骤:⑴当机器经过电源接通和一系列自检无误后,在机器左上放状态栏显示“READY”及确认“READY LED”(准备状态灯)呈绿色时,机器进入准备测量状态。
⑵要在允许空白值内:WBC RBC HGB PLT0.3⨯109/L 0.02⨯1012/L 1g/L 10⨯109/L⑶检测质控数值合格。
⑷标本的测量:手工模式:在准备测量状态下,按下屏幕最上一行数字键输入标本的编号,按吸液管放进待测标本试管中并按下开始键。
网织红细胞计数一、检验目的:了解骨髓红细胞增殖增加或减低等情况二、原理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浆内尚存在有嗜碱性的RNA物质,经煌焦油蓝或亚甲蓝活体染色后呈浅蓝色或深蓝色的网状结构一、标本要求取末梢外周血或抗凝静脉血二、试剂10g/L新亚甲蓝(或煌焦油蓝)生理盐水溶液:新亚甲蓝1g枸橼酸钠0.4g氯化钠0.85g溶于双蒸馏水100ml中,混匀,过滤后备用。
三、仪器设备普通光学显微镜和Miller窥盘四、操作步骤1.于小试管中滴加2滴网织红细胞染液。
2.加入末梢血2滴于上述试管中,混匀。
3.静置15--20分钟后,取用1滴制成薄片。
4.油镜下检查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数,以百分率或绝对值报告。
七、质量控制:1、95%的可信限法:(1)Sp=√R(1—R)/NSp为标准差,R为网织红细胞百分数,N为所数红细胞数。
网织红细胞计数95%可信限范围为0.028—0.0522、两差比值法:r=IR1-R2I/√R1(1--R1)+R2(1—R2)/N。
R1、R2分别为两次计数结果N为所数红细胞数,r<2时结果可靠。
八、计算方法:九、生物参考区间0.5%~1.5%十、操作性能十一、超出可报告范围的处理:十二、危急值:十三、干扰因素:1、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2、推血片的质量。
3、染色时间。
十四、临床意义:1、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统的增生旺盛。
多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特别是急性溶血性贫血,急性大出血引起的失血性贫血。
当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有效时,可出现短时间的网织红细胞大量增加,以后即降至正常或稍高于正常。
2、网织红细胞减少:多见于骨髓增生低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某些溶血性贫血有再障危象时。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网织红细胞有所减少,但有些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网织红细胞并不明显减低。
3、可以作为贫血治疗疗效的判断监察指标,用于观察治疗效果和判断病情变化。
十五|参考文献: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罗春丽主编《临床检验基础》3、刘成玉主编《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
网织红细胞计数标准操作程序1 方法试管染色法。
2 原理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浆内尚存在有嗜碱性的RNA物质,经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活体染色后呈浅蓝色或深蓝色的网状结构。
网织颗粒越多,表示红细胞越未成熟。
3 试剂网织红细胞染色液:3.1品牌: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BASO diagnostic, Inc)3.2包装规格:2瓶×100ml3.3主要成份:新亚甲蓝3.4储存条件:室温(15℃~30℃),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和痛风良好的室内保存。
3.5使用期限:2年(开瓶后效期为6个月)。
3.6注意事项:避免高、低温环境及阳光直射。
4 实验器材显微镜、滴管、载玻片、推片、香柏油、擦镜纸、乳胶手套、试管架、移液器等。
5 标本要求5.1标本必须为末梢血或EDTA-K2抗凝的静脉血。
静脉采血后立即与抗凝剂混匀,放置室温立即送检。
5.2 标本在室温下最多保留4小时。
不能在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放置于冷藏冰箱(2℃~8℃)中保存,8小时内标本有效,使用前从冰箱中取出回复室温后检测。
6 操作步骤6.1于0.5ml 试管内加入20μl网织红细胞染色液。
6.2取血液20μl,加入试管内,混匀,盖紧盖子,并标记相应标本号。
6.3静置20分钟或更久。
6.4推成薄片2张,待干。
6.5在油镜下选择红细胞分布均匀,染色较好部位,每张片子检查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数,算出百分率,以均值报告。
7 计算网织红细胞数(%)= 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的数目×1001000如:玻片1:油镜下计数1000个红细胞时见10个网织红细胞,则网织红细胞的相对比值为:网织红细胞数1(%)=10×100=1.0 % 1000玻片2:油镜下计数1000个红细胞时见12个网织红细胞,则网织红细胞的相对比值为:网织红细胞数2(%)=12×100=1.2 % 1000最终,网织红细胞数(%)= 1.0% + 1.2%×100=1.0 % 28 参考范围0.5% -1.5%9 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的多少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情况。
……………………………………………………………最新资料推荐…………………………………………………二红细胞计数一、原理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按一定倍数稀释,充人计数池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红细胞数,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二、试剂与耗材1.红细胞稀释液枸橼酸钠 1.0 g;36%甲醛液 1.0 ml氯化钠 0.6 g加蒸馏水至100 ml ,混匀、过滤两次后备用。
2. 其他显微镜、改良Neubauer血细胞计数板等。
三、操作1.取中号试管1支,加红细胞稀释液2.0ml。
2. 用清洁干燥微量吸管取末梢血10μl ,擦去管外余血后加至红细胞稀释液底部,再轻吸上层清洗吸管2-3次立即混匀。
3. 混匀后,用干净微量吸管将红细胞悬液充人计数池,不得有空泡或外溢,充池后静置2-3 min后计数。
4. 高倍镜下依次计数中央大方格内四角和正中共5 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
对压线细胞按"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进行计数。
四、计算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5×10×200×106=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1010=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100×1012式中:×5 5个中方格换算成1个大方格;×10 1个大方格容积为0.1μl,换算成1.0μl;×200 血液的实际稀释倍数应为201倍,按200是便于计算;×106 由1μl换算成1L。
五、参考区间男:(4.09~5.74)×1012/L女:(3.68~5.13)×1012/L新生儿:(5.2~6.4)×1012/L婴儿:(4.0~4.3)×1012/L儿童:(4.0~4.5)×1012/L六、附注1.采血时不能挤压过甚,因此针刺深度必须适当。
2.稀释液要过滤,试管、计数板均须清洁,以免杂质、微粒等被误认为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