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治疗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
- 格式:ppt
- 大小:86.00 KB
- 文档页数:28
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路时不同类型交界性心律的特点及对复发与并发症的影响向建强【摘要】目的:观察房室结慢径路(PS)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时不同类型房室交界性心律(JR)的特点,分析其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经PS和RFCA治疗后AVNRT患者54例,观察不同频率、不同类型JR的特点,放电消融成功率及其与术后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发生率和复发率的关系。
结果不同类型JR发生一过性AVB率和复发率间均存在一定差异,以持续型JR发生率最高,显著高于间歇型和递减型,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经PS和RFCA治疗后AVNRT患者间歇型和递减型JR发生一过性AVB和复发率较低,故中频JR和间歇型和递减型JR可作为提前预测AVB与复发的有效指标。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tur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junctiona1 rhythm (JR) in the treatment of atrioventricu1ar node reentrant tachycardia (AVNRT) withs1ow atrioventricu1ar noda1 pathway (PS) and radiofrequency catheterab1ation (RFCA), as we11 as their inf1uence on recurrence rate and the deve1opment of comp1ications. Methods A tota1 of 54 patients with AVNRT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1 and treated with PS and RFCA from February 2010 to Apri1 2013 were enro11ed. The features of JR of different types and frequencies were observed,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discharge ab1a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atrioventricu1ar b1ock (AVB) and recurrence rate wereana1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transient AVB and recurrence rate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JR, and the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JR had the highest incidence rate, significant1y higher than those with intermittent and decrescendo JR(P<0.05). Conclusion After treatment with PS and RFCA, the AVNRT patients with intermittent and decrescendo JR have a 1ow incidence rate of transient AVB and a 1ow recurrence rate, and therefore, intermediate-frequency JR and intermittent and decrescendo JR can be used as effective indicators for predicting AVB and recurrence.【期刊名称】《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4页(P55-58)【关键词】房室结慢径路(PS);射频导管消融(RFCA);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房室交界性心律(JR)【作者】向建强【作者单位】湖南省湘乡市人民医院,湖南湘乡411400【正文语种】中文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通常采取房室结慢径路(PS)后位或下位,经导管射频消融法改良房室结区治疗,但有别于房室旁道的消融治疗,AVNRT导管消融存在最早激动时间、冠状窦标测导管等定位标志不明确,以慢径路电位作为标志又存在阳性率识别难度大等难题,加之此类患者正常房室传导功能进行实时监测需要保证消融在窦性心律下放电,因此术中进行疗效及预后评估只能以成功放电后重复刺激不再诱发SVT为依据[1]。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治疗体会摘要】目的讨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诊疗体会。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发作轻症者服适量镇静剂可能有效。
对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症状明显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需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发作。
对发作频繁而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导管消融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成为这类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
【关键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诊断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是PSVT的最常见类型,多无器质性心脏病,女性多于男性,频率为140-250次/分,节律规则。
阵发性心悸、头晕和四肢乏力是常见的临床表现。
1.急性期处理多数患者呈短暂发作,能自行或经刺激迷走神经后终止,持久而症状明显者应予以药物治疗,极少数需给予电转复或电起搏治疗。
(1)迷走神经刺激迷走神经刺激(如Valsalva法、颈动脉窦按摩、冷水面部浸浴等)可终止心动过速或影响房室传导,且发作后宜尽早进行,冷水面部浸浴对婴儿效果最好。
(2)抗心律失常药物无血流动力学障碍者首选腺苷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异搏定,verapamil)、地尔硫桌(恬尔心,diltiazem)。
2)钙通道阻滞剂:能减少钙离子内流,延长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减慢传导。
用药之前应先试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
维拉帕米的推荐剂量为首剂5mg稀释后静注,3-5分钟注射完,常于静注后5分钟内起效,15分钟内达高峰浓度,15-30分钟内迅速下降,无效时隔30分钟再静注5-7.5mg。
地尔硫桌推荐剂量为首剂20mg,必要时再给予25-35mg,90%以上的PSVT在用药结束后5分钟内终止。
副作用有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偶致心脏停搏。
有报道钙通道阻滞剂可导致循环衰竭,故在婴儿与新生儿中不推荐。
静脉应用负荷量的β受体阻滞剂后再给予钙通道阻滞剂的患者在PSVT终止后常可出现严重心动过缓。
3)普罗帕酮(心律平,propafenone):属Ic类抗心律失常药,抑制快钠离子内流,减慢0相除极速度,使传导速度减慢,轻微延长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治疗包括终止发作以及预防复发:1.终止发作处理前首先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变,患者的耐受情况以及以往发作时的情况。
有些患者仅需要休息、安慰和镇静即可使心动过速终止。
多数患者需要进一步处理。
(1)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①乏氏动作:嘱患者关闭声门后用力呼气,最好能使胸腔内压保持在40mmHg正压,并维持10~20s。
成功率可达54%。
②压迫眼球:嘱患者眼往下看,露出占大部分的巩膜,用拇指加压于一侧眼球的巩膜,以刺激球后副交感神经末梢,持续压迫时间不超过15s。
切忌过分用力压。
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禁用。
老年人不宜应用。
③按压颈动脉窦:让患者取卧位,触及颈动脉搏动,用手向颈椎横突方向加压并按摩。
一般先压右侧,一次加压时间不能超过15s。
在按压过程中应同时听诊或进行心电监护,如心动过速终止或出现室性期前收缩或出现窦性停搏时应立即停止按压。
切忌同时按压双侧颈动脉窦。
有颈动脉病变者、颈动脉区有血管杂音者、有颈动脉过敏史者及老年人不宜采用。
④注射升压药物:通过升压反射使迷走神经兴奋。
适用于发作时血压降低并且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年轻患者。
常用的升压药有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0.5mg稀释于l5%葡萄糖液20m中缓慢静脉推注;或用甲氧明(美速克新命)20mg加入5%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静脉推注;或用间羟胺(阿拉明)10mg加入5%葡萄糖液100ml中静滴,开始为25μg/min,逐渐增加剂量至血压达160/100mmHg左右水平。
用药过程中必须连续监测血压,也即边测血压边增加浓度,也应监测心电活动。
如出现头痛、恶心、血压达预定水平时(舒张压为90~100mmHg,收缩压不超过180mmHg)或心动过速终止应立即停药。
严重不良反应有颅内出血、心室颤动、肺水肿等。
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者及老年人禁用。
切忌快速注射,这类方法已较少应用。
(2)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①普罗帕酮(心律平):为首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