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神初振”的初唐诗(1)
- 格式:ppt
- 大小:240.50 KB
- 文档页数:31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作者生平汇总第一部分“风神初振”的初唐诗1.杜审言杜审言(约645-约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人(今湖北襄阳)。
后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官修文馆直学士。
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
“诗圣”杜甫的祖父。
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
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
杜审言(约645-约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杜审言的父亲杜依艺做巩县县令全家迁往巩义。
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
擢进士,为隰城尉,恃才高,以傲世见疾。
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集判,出谓人曰:味道必死。
”人惊问故,答曰:“彼见吾判,且羞死。
”又尝语人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其矜诞类此。
累迁洛阳丞,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
司马周季童、司户郭若讷构其罪,系狱,将杀之。
季童等酒酣,审言子并年十三,袖刃刺季重于座,左右杀并。
季童将死,曰:“审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讷故误我。
”审言免官,还东都。
苏(廷页)伤并孝烈,志其墓,刘允济祭以文。
武后召审言,将用之,问曰:“卿喜否?”审言蹈舞谢,后令赋《欢喜诗》,叹重其文,授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
神龙初,坐交通张易之,流峰州。
入为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卒。
大学士李峤等奏请加赠,诏赠著作郎。
初,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云。
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
融之亡,审言为服缌云。
审言生子闲,闲生甫。
(《新唐书·杜审言传》《唐才子传》)杜审言是西晋杜预的子孙。
在咸亨元年与状元宋守节同榜登进士第,任隰城县尉。
“风神初震”的初唐诗1、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
淑气催黄鸟,。
忽闻歌古调,。
2、滕王高阁临江渚,。
画栋朝飞南浦云,。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3、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铁骑绕龙城。
,。
宁为百夫长,。
4、银烛吐青烟,。
,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
,此会在何年。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江天一色无纤尘,。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
玉户帘中卷不去,。
此时相望不相闻,。
,鱼龙潜跃水成。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1、海上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还梦佳期。
2、朝闻游子唱离歌,。
,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
莫见长安行乐处,。
3、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迹,我辈复登临。
,。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
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天子非常赐颜色。
,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少妇城南欲断肠,。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忆李将军。
6、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将军金甲夜不脱,,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1、海客谈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天姥连天向天横,。
天台一万八千丈,。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
,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岩泉,。
云青青兮欲雨,水兮生烟。
“风神初震”——初唐诗(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知识梳理、古诗鉴赏、阅读理解、计划总结、学习综合、试题大全、教案大全、作文大全、语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knowledge sorting, ancient poetry apprecia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lan summary, learning synthesis, test questions, lesson plans, composition, Chinese, and other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风神初震”——初唐诗1、对《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篇,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揣摩具体词句的同时着重体会其于沉静之中见深挚情感的艺术境界。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巩固训练·提能力一、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题。
夜宿七盘岭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①绿,清夜子规②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①平仲:银杏的别称。
②子规:即杜鹃鸟,相传是古蜀王望帝杜宇之魂化成,暮春鸣声悲哀如唤“不如归去”。
1.从诗歌颈联的描写看,诗人“夜宿七盘岭”是什么季节?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写的?答:2.“独游”“高卧”点明了作者怎样的境遇?答:3.颈联对仗工整,“平仲”“子规”两个意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陈子昂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①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注】①蕤:原指草木花下垂的样子,此指花朵。
4.颔联描绘了兰若怎样的形象?有何用意?答:5.结合后四句,分析诗人以兰若寄寓的感慨。
答:(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
送魏十六还苏州皇甫冉①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②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①皇甫冉:唐代诗人。
诗人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即“姑苏”)到常州(即“毗陵”,唐时常州为毗陵郡)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
②阴虫:指蟋蟀。
6.请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7.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月夜溪庄访旧柴望山山明月露,何处认梅花?石室冷疑水,溪流白是沙。
清吟幽客梦,华发故人家。
相见即归去,已应河汉斜。
8.颔联“不着‘月’字,却尽显月色”,请简要赏析。
答:9.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所访“故人”的形象特点。
答:二、名句默写1. ,长河没晓天。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2.离堂思琴瑟,。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解析导读:“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二、王勃《滕王阁》(一)朗诵诗歌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二)作者简介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初唐四杰之一。
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
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关于王勃的生卒年,至今尚有歧说。
杨炯《王勃集序》说他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卒,年28岁。
据此,王勃应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
而王勃《春思赋》载:“咸亨二年(671年),余春秋二十有二。
”据此推算,则当生于高宗永徽元年(65O年)。
此为王勃自述,当可信,所以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王勃生于永徽元年(650年),卒于上元三年(676年),生年27岁。
王勃是初唐诗坛上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诗人,只活了27岁,确实令人痛惜。
王勃自幼聪慧好学,为时人所公认。
《旧唐书》本传谓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
”又有杨炯《王勃集序》说:“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
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
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
”太常伯刘公称王绩为神童。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王勃上书右相刘祥道,中有“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之语,求刘祥道表荐。
刘即表荐于朝,王勃乃应麟德三年(666年)制科,对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职。
此时的王勃,才14岁,尚是一少年。
沛王李贤闻王勃之名,召王勃为沛府修撰,十分爱重他。
当时诸王经常斗鸡为乐,王勃闹着玩,写了一篇《檄周王鸡》,不料竟因此罹祸,唐高宗认为是使诸王闹矛盾,将王勃赶出沛王府。
其实王勃此次受打击,并非真的因《檄周王鸡》而触怒高宗,而是因才高被嫉,所以杨炯《王勃集序》说他“临秀不容,寻反初服”。
《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风神初振”的初唐诗1、云霞出海曙,。
(杜审言《和晋陵早春游望》)2、画栋朝飞南浦云,。
闲云潭影日悠悠,。
阁中帝子今何在?。
3、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
(杨炯《从军行》)4、明月隐高树,。
5、江流宛转绕芳甸,。
(《春江花月夜》)6、人生代代无穷已,。
不知江月待何人,。
(《春江花月夜》)7、,鱼龙潜跃水成文。
8、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
(《代悲白头翁》)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9、,。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望月怀远》)10、鸿雁不堪愁里听,。
11、莫见长安行乐处,。
(《送魏万之京》)12、,。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
(《与诸子登岘山》)1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14、,。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15、战士军前半死生,。
16、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高适《燕歌行》豪放飘逸的李白诗17、千岩万转路不定,,熊咆龙吟殷岩泉,。
18、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
19、,使我不得开心颜。
2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21、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22、浮云游子意,。
挥手自兹去,。
2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24、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2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26、,但愿长醉不复醒。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27、去时里正与裹头,,边庭流血成海水,。
28、生女犹得嫁比邻,。
29、细草微风岸,。
星垂平野阔,。
30、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31、一去紫台连朔漠,。
,。
32、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33、身多疾病思田里,。
闻道欲来相问讯,。
34、欲为圣明除弊事,。
云横秦岭家何在?。
35、惊风乱飐芙蓉水,。
岭树重遮千里目,。
36、人世几回伤往事,。
今逢四海为家日,。
37、吊影分为千里雁,。
共看明月应垂泪,。
38、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
诗国余晖中唐诗39、,菊花须插满头归。
40、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第一专题“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导引】研究唐诗的人习惯上把唐诗分为四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初唐从唐王朝建国的公元六一八年起,到八世纪初,快要一百年,时间跨度最大,诗歌成绩却最低。
这是唐诗从陈隋追求形式美的遗风到形成风骨兼备的盛唐之音的过渡阶段。
拓开诗歌天地的是高宗时的“初唐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的诗或表现参军报国的壮志,或揭发贵族生活的荒淫空虚,或抒发怀才不遇的悲忿,也明确提出了“轻绮碎”,“重骨气”的主张,题材内容扩大了,思想情感也转变了。
他们冲破唐初宫庭诗风的束缚,使诗歌从应制应酬,歌功颂德的圈子里跳出来,担负起歌唱人生的使命,把诗歌从宫庭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诗的风格比较清峻。
武则天时期的陈子昂更是高举起诗歌改革的旗帜,既提出了改革的主张,也在创作实践上完全摆脱了齐梁风气,反映了那时社会、政治上存在的各种矛盾,显示了刚健的风骨,端正了唐诗发展的方向。
【学习目标】1.陈子昂《春夜别友人》所抒发的离愁别绪及手法;2.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所抒发的思乡之情和借早春美景来表达思乡的手法;3.杨炯《参军行》所表达的爱国热情及景物描述的作用;4.王勃《滕王阁》借滕王阁的冷落孤单所表达的昔盛今衰的感慨;5.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所表达的人生宇宙的思考和对游子思妇的深切同情。
【知识超市】一、诗人与背景1.杜审言(645?—708),字必简。
祖籍襄阳(在今湖北),后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
高宗咸亨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
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
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朝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作品多朴素自然。
其诗以五律著称,格律谨严,技能熟练,对推动律诗的成熟很有贡献。
2.王勃(650或649—676),字子安,绛州(今山西河津)人。
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
初唐诗是唐诗繁荣的先行“初振”阶段。
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以“四杰”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
之后的陈子昂是初唐诗歌革新之先驱,他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又给诗歌注入了刚健、质朴的血液。
初唐诗对日后唐诗发展有两大贡献,一是转变了诗风,二是改进了诗体,所以被称为“风神初振”。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初唐双璧”。
本专题选的初唐五位诗人的作品,全是“风神初振”之诗。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是一首和诗,是唱和陆丞的《早春游望》之作,诗歌紧扣“物候”写江南早春的自然变化,抒发了自己宦游在外的感慨和归思之情。
《滕王阁》全诗写作者站在高阁上,俯仰远近景物,抒发了天地沧桑、人世无常之感。
表现了诗人珍惜光阴,胸怀功名、时事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从军行》一诗描写了一个读书士子在国家危机之际投笔请缨、深入敌人腹地、艰苦战斗的故事。
抒发了诗人对唐边疆被温傅部落疯狂进犯的愤慨之情,显示出诗人杀敌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表达了抗击侵扰、为国建立战功、不甘做伏案书生的豪情壮志。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是一首离别诗,在沉静中见深挚的情愫,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抒情诗。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游子思妇天各一方的惋惜。
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是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含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蕴含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
1.了解初唐诗歌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和贡献,以及陈子昂、杜审言、“初唐四杰”、张若虚的生平及各自的创作风格。
2.品味、学习诗歌精确的炼字。
3.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丰富自己的人生感受:品读离别之情、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体味保边卫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感悟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思索,体验游子思归的情怀。
《唐诗宋词选读》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1.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⑴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⑵江:指赣江。
渚:江中小洲。
⑶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⑷南浦:地名,在南昌市西南。
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⑸西山:南昌名胜,一名南昌山、厌原山、洪崖山。
⑹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⑺物换星移: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
物:四季的景物。
⑻帝子:指滕王李元婴。
⑼槛:栏杆。
●译文: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
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
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
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
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
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
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
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
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赏析:意象意境:靠近水边的滕王阁,早上画栋飞来了南浦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雨,闲云倒影水中,长江之水脉脉流淌。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解说★★初唐诗是唐诗繁荣的先行“初振”阶段。
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杰”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
之后的陈子昂是初唐诗歌革新之先驱,他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又给诗歌注入了刚健、质朴的血液。
初唐诗对日后唐诗发展有两大贡献:一是转变了诗风,二是改进了诗体。
所以被称为“风神初振”。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初唐双璧”。
本专题选的初唐五位诗人的作品,全是“风神初振”之作。
学习本专题,一是反复诵读,初步体会初唐诗刚健而飞动的抒情风格;二是切实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学习感悟初唐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三是重点学好《春江花月夜》这首唐诗“顶峰上的顶峰”作品。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学习目标】1、了解陈子昂诗歌的特点。
2、理解《春夜别友人》诗歌表现的内容、感情。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陈子昂(659—700),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少年任侠,24岁举进士,擢麟台正字,故世或称陈正字。
迁右拾遗,故又称陈拾遗。
屡上书言事,辞多直切,颇中世病,但罕为用。
曾随武修宜北征契丹,忤上降职。
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诬陷,下狱死。
陈子昂所作诗论著作《修竹篇序》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六朝柔靡诗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代诗歌及后代诗歌创作均有积极影响。
所作诗歌以《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为代表,作品指斥时弊,风骨高古,有汉魏风骨,是他的诗歌理论的最好体现。
2、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春。
时年二十六岁的陈子昂离开家乡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有人设宴欢送他。
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
3、预习思考①结合注释疏通全诗并划出疑难词句。
②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写一段鉴赏文字。
③预习诗歌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互动课堂●【课时安排】1课时一、整体感知自读诗歌,简要概括每联的内容。
【学案导学设计】2018高中语文专题检测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绮.丽(qǐ)筵.席(yǎn)江渚.(zhǔ)槛.外(jiàn)B.凤阙.(què) 霰.雪(sǎn) 南浦.(pǔ) 绿鸾.鸟(luán) 皎.皎(jiǎo) 沙汀.(tīnɡ)D.纤.尘(qiān) 扁.舟(piān) 砧.板(zhēn) 碣.石(jié)答案C解析A项“筵”应读yán;B项“霰”应读xiàn;D项“纤”应读xiān。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偏.惊物候新(特别、尤其)(此指陆丞诗《早春游望》)忽闻歌古调..B.江渚.(指水中陆地)日悠悠(深远)..绕龙城(穿铁甲的骑兵)C.铁骑..宁为百夫长(指中级军官)...D.不胜.愁(承受得住)空中孤月轮(洁白的样子)皎皎..答案C解析百夫长:指军队中的低级军官。
3.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列不同类的一项是( )A.月照花林皆似霰B.不知江月待何人C.银烛吐青烟D.淑气催黄鸟答案A解析A项比喻,其余为拟人。
4.下列对诗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起首两句警拔,以“偏惊物候新”领起全篇。
中间四句,用“出”、“渡”、“催”、“转”四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景物变化的情态。
B.杨炯的《从军行》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虚写的手法,尾联采用实写的手法,表达从军的强烈愿望。
C.《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中“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欷歔。
D.《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写了江南早春清新秀美的景色及由此引起的浓厚的思乡之情,极为真切。
答案B解析首联为实写,尾联为虚写。
5.下列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