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敷罗敷陌上桑是中国汉乐府民歌的名篇,富有喜剧色彩的汉族民间叙事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5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怀化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下列选项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B.亟请于武公,公弗许C.将袭郑,夫人将启之D.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2.在李斯《谏逐客书》一文中,作者先列举几代秦君广招贤才的历史事实,然后得出此四君皆以客之功的结论,这里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是()A.对比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归纳法3.下列不属于合同的特点的是()A.合法性B.制约性C.平等性D.单向性4.下列作家属于当代朦胧诗派的是()A.舒婷B.戴望舒C.郭沫若D.张洁5.有正式文件版头的文件发文字号的书写位置应当在()A.间隔横线之下居中排列B.公文文件名称下方居中处C.公文标题之下居中排列D.间隔横线之上右侧排列6.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情感内涵是()A.赞春花秋月之美好B.叹良辰美景之易逝C.盼良辰美景之再来D.感物是人非之伤痛7.我国最长的乐府叙事诗是()A.《孔雀东南飞》B.《陌上桑》C.《木兰诗》D.《采薇》8.《赵威后问齐使》一文选自()A.《战国策·秦策》B.《战国策·赵策》C.《战国策·齐策》D.《国语》9.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先秦学者是()A.孟子B.孔子C.荀子D.墨子10.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先用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名言,后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的比喻,来驳斥冉有推卸责任的观点,这两者论证方法的不同在于()A.前者是演绎法,后者是例证法B.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类比法C.前者是演绎法,后者是类比法D.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例证法11.公布国家领导人的出访情况时用()文种A.命令B.决定C.公告D.通告12.内容中包含对宇宙永恒和人生短暂的思索的作品是()A.张若虚《春江花月夜》B.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C.王昌龄《出塞》D.李白《行路难》(其一)13.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A.主动发文B.被动发文C.是对报告的批件D.下级没有请示,用来指导工作的14.《战国策》的体例是()A.国别体B.编年体C.语录体D.纪传体15.《战国策》全书分12国策,共()篇A.32B.33C.23D.131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出自苏轼的()A.《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B.《蝶恋花·春景》C.《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D.《念奴娇·赤壁怀古》17.1951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A.巴金B.茅盾C.老舍D.赵树理18.下列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戴望舒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B.老舍是京味小说的代表作家C.茅盾的农村三部曲为《春蚕》《秋收》《子夜》D.陈白露是曹禺《雷雨》中的主要人物形象19.李煜《虞美人》这首词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境遇()A.风花雪月B.儿女情长C.阶下之囚D.踌躇满志20.下列诗词中,表现了由己之思彼转写彼之思己的是()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C.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21.辛弃疾的词集是()A.《乐章集》B.《漱玉词》C.《稼轩长短句》D.《东坡乐府》22.下列属于新乐府运动代表人物的是()A.韩愈B.柳宗元C.白居易D.李商隐23.雪莱《西风颂》中的西风是_____的象征()A.破坏者B.保护者C.既是破坏者又是保护者D.捍卫者24.以下关于现代诗《西风颂》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西风颂》的作者是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B.全诗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收束,具有振奋人心的力量C.诗歌塑造的西风形象威力无穷,可以将一切腐朽的生命——枯叶、黑夜、黑色的雨、冰雹和火焰一一扯碎,创造出全新的世界D.在诗中,诗人以西风自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信念和向旧世界宣战的决心25.《红楼梦》中向王夫人暗示宝、黛之间情感的人是()A.王熙凤B.赵姨娘C.贾环D.袭人26.下列哪项属于压迫性萎缩()A.石膏固定后引起的肢体萎缩B.脊髓损伤后引起的肌肉萎缩C.脑积水后引起的脑组织萎缩D.恶病质患者的全身性萎缩27.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论证了《寡人之于国也》一文的基本观点,这种论证方法是()A.归纳论证B.对比论证C.演绎论证D.类比论证28.《咬文嚼字》中所举与套板反应不同、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是()A.写美人:柳腰桃面,王嫱西施B.写才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C.写做买卖:端木遗风D.写茶: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29.下列作品属于汉乐府的是()A.《行行重行行》B.《陌上桑》C.《短歌行》D.《杜陵叟》30.我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的代表作有()A.《故都的秋》B.《爱尔克的灯光》C.《风波》D.《断魂枪》二、填空题(20题)31.柳宗元山水游记中最有代表性且自成体系的是____32.《伤逝》选自____,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以知识青年的爱情生活为题材的小说33.____,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34.____,沈园非复旧池台。
2019年春学期七年级语⽂下册⽂⾔⽂阅读⼆《⽊兰诗》及类⽂阅读专练附答案解析2019年春学期七年级语⽂下册⽂⾔⽂阅读⼆《⽊兰诗》及类⽂阅读专练附答案解析课内精读阅读下⽂,回答问题。
⽊兰诗唧唧复唧唧,⽊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叹息。
问⼥何所思,问⼥何所忆。
⼥亦⽆所思,⼥亦⽆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点兵,军书⼗⼆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兰⽆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声,但闻黄河流⽔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头,不闻爷娘唤⼥声,但闻燕⼭胡骑鸣啾啾。
万⾥赴戎机,关⼭度若飞。
朔⽓传⾦柝,寒光照铁⾐。
将军百战死,壮⼠⼗年归。
归来见天⼦,天⼦坐明堂。
策勋⼗⼆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兰不⽤尚书郎,愿驰千⾥⾜,送⼉还故乡。
爷娘闻⼥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弟闻姊来,磨⼑霍霍向猪⽺。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伴,⽕伴皆惊忙:同⾏⼗⼆年,不知⽊兰是⼥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安能辨我是雄雌?1.[2018·聊城]七年级单元测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策勋..⼗⼆转( ) (2)当户.理红妆( ) 2.把下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百战死,壮⼠⼗年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双兔傍地⾛,安能辨我是雄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项是( )A.不闻/爷娘唤⼥声,但闻/燕⼭胡骑鸣啾啾B.双兔/傍地⾛,安/能辨我是雄雌C.万⾥赴/戎机,关⼭度/若飞 D.爷娘闻/⼥来,出郭相/扶将4.[2017·福建]下列对有关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万⾥赴戎机,关⼭度若飞”⽤夸张⼿法描写翻⼭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2018年4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一、单项选择题(30*1)1、【题干】《左传》的叙事特点是()。
【选项】A.微言大义B.全知叙事C.连类引譬D.翔实平妥【答案】B【解析】《春秋》“微言大义”。
《左传》的叙事艺术:1、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文学性的剪裁,是指在保证真实叙述历史事件的基础上,通过史料的取舍、叙述的详略,使历史事件故事化、情节化。
2、采用全知叙事视角既保证了历史事件叙述的真实和亲切,也便于引入一些细节描写和人物语言,从而增强事件的故事性和意趣,避免缺乏情趣与形象的枯燥乏味的流水账式的史事记述。
【考点】先秦历史散文2、【题干】《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先秦诸子九流十家中,最具影响力的四家是()。
【选项】A.儒、墨、道、法B.儒、道、名、法C.儒、农、杂、法D.道、法、阴阳、纵横【答案】A【解析】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先秦诸子有九流十家,主要是儒、墨、道、法四家。
三个发展阶段:一、春秋末至战国初,有《老子》、《论语》和《墨子》。
《老子》篇幅简短,《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墨子》始渐有论说文的基本规模,但质朴无文,同时也还有语录体的篇章。
二、战国中期,有《孟子》和《庄子》。
开始摆脱语录体,长篇大论,说理畅达,文辞富赡,是说理文的进一步发展。
很多篇章形象生动,比喻、寓言叠出,行文波澜起伏,有较浓厚的文学色彩。
三、战国后期,有《荀子》和《韩非子》。
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文辞富丽,是先秦说理文的高峰。
发展趋向:由简而繁,由疏而密,理性和逻辑不断增强。
【考点】先秦诸子散文3、【题干】《老子》的文学特色是()。
【选项】A.气势丰沛B.朴素质实C.韵散结合D.情韵并类【答案】C【解析】《老子》是道家学派开山的理论著作,篇幅简短,有两点可作简略介绍:一、形象化的说理。
即通过可感知的有形事物,比譬说明抽象的道理。
二、语句上的韵散结合。
《老子》的语句简短而比较整齐,有的整章用韵,有的韵散相间。
陌上桑翻译原文陌上桑翻译原文《陌上桑》是中国汉乐府民歌的名篇,富有喜剧色彩的汉族民间叙事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陌上桑翻译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陌上桑两汉:乐府诗集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译文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小楼。
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自家取名叫罗敷。
罗敷善于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
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
头上梳着堕马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
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
年轻人看见罗敷,禁不住脱帽重整头巾,希望引起罗敷对自己的.注意。
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以致于农活都没有干完,回来后相互埋怨,只是因为仔细看了罗敷的美貌。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到这,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
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美丽的女子。
小吏回答:“是秦家的女儿,自家起名叫做罗敷。
”太守又问:“罗敷多少岁了?”小吏回答:“还不到二十岁,但已经过了十五了。
”太守请问罗敷:“愿意与我一起乘车吗?”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怎么这样愚蠢!太守你已经有妻子了,罗敷我也已经有丈夫了!(丈夫当官)在东方,随从人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
重庆市2022年普通高校“专升本”统一选拔考试大学语文真题注意事项:1.考生领到试题后,须按规定在试题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并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2.所有答案必须按照答题号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卡区域内作答,超出各题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 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
在每小题给出A,B、C、D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选出正确的选项,并按要求填涂答题卡上相应的字母。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哪位诗人号“青莲居士”(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答案:A解析: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歌风格“飘逸奔放、雄奇壮丽”,被后人誉为“诗仙”。
2.下列哪位诗人的文学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A.杜牧B.白居易C.李商隐D.欧阳修答案:B解析:此句出自新乐府运动倡导者白居易提出的响亮口号--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文章合为时而著”既是古训,又是历代文人赋干历史使命感的一种集中概括。
“为时而著”的“时”,即时代之意也。
“为时而著”,对于读书人而言,它意味着自己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切,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
3.应用文最本质的特点是()A.规范性C.时效性D.真实性答案:B解析:应用文的特点:实用性、规范性、真实性、时效性。
而应用文是为实现特定目的服务的,因此其写作动因与目的十分明确,是为处理工作中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写的,具有直接的功用性和广泛的实用性。
因此,实用性是其最根本的特点,也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本质性特点。
4.下列哪位是法国作家。
( )A.莫泊桑B.契诃夫C.欧·亨利D.马克·吐温答案∶A解析∶莫泊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平凉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月考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垓下之围》中所载项羽羞见江东父老的直接原因是()A.项王自度不得脱B.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C.时不利兮骓不逝D.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2.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号是()A.香山居士B.放翁C.醉翁D.稼轩3.下列文人中,不属于竹林七贤的是()A.嵇康B.阮籍C.山涛D.蔡琰4.曹操《短歌行》(其一)一诗中,未用典故的一句是()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5.孟子的政治理想是()A.王道B.霸道C.大同D.小康6.《诗经》的语言以()为主A.三言B.四言C.五言D.七言7.以下为苏门四学士的是()A.秦观B.柳永C.苏辙D.庾信8.下列诗歌整体描绘可望难即情境的是()A.《蒹葭》B.《长恨歌》C.《湘夫人》D.《早雁》9.《风波》中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A.七斤B.七斤嫂C.赵七爷D.九斤老太10.李广死后,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A.铺垫反衬B.对比反衬C.侧面烘托D.象征暗示1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的《呐喊》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长篇小说B.曹禺的代表作有《雷雨》《日出》《龙须沟》《茶馆》C.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指的是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D.沈从文的《箱子岩》生动地展现了江西省水乡淳厚古朴的民风12.孟尝君回到封地,当地人民扶老携幼迎接他时,孟尝君高兴地对冯谖所说的一句话是()A.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B.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愚,沉于国家之事C.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D.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1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A.《论语》B.《庄子》C.《孟子》D.《大学》14.______开新文学运动之风气,是胡适里程碑式的著作()A.《白话文学史》B.《胡适文存》C.《中国哲学史大纲》D.《尝试集》15.下列选项中属于宾语前置句式的是()A.姜氏何厌之有B.军中自是服其勇也C.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D.晓来谁染霜林醉16.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两句出自郭沫若的诗()A.《地球,我的母亲》B.《女神》C.《天狗》D.《凤凰涅槃》17.《昌黎先生集》的作者是()A.欧阳修B.李白C.韩愈D.王安石18.移行细胞癌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A.肾盂B.输尿管C.膀胱三角区D.膀胱前壁19.早期癌包括()A.癌前病变和不典型增生B.上皮内瘤变和原位癌C.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D.不典型增生和上皮内瘤变20.《马伶传》中马伶扮演的人物是()A.顾秉谦B.李伶C.曹操D.严嵩21.下列作品属于汉乐府的是()A.《行行重行行》B.《陌上桑》C.《短歌行》D.《杜陵叟》22.《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作品,这里的书是指()A.书记B.书籍C.书信D.上书23.向同级业务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时,应使用的文种是()A.请示B.报告C.议案D.函24.人称词中之龙的词人是()A.范仲淹B.苏轼C.欧阳修D.辛弃疾25.花妖狐魅,多具人情评价的是以下哪部作品()A.《牡丹亭》B.《聊斋志异》C.《倩女离魂》D.《窦娥冤》26.李商隐《安定城楼》一诗中不曾提到()A.贾谊B.司马迁C.范蠡D.王粲27.《郑伯克段于鄢》中,大叔先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后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这里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是()A.贪婪狂妄,愚昧无知B.老成持重,为国焦虑C.阴险狠毒,工于心计D.褊狭昏聩,以私情干政28.诗歌创作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诗人是()A.高适B.杜甫C.李白D.白居易29.被誉为光明的歌者的诗人是()A.郭沫若B.徐志摩C.艾青D.曾卓30.杜甫的《兵车行》(其四)是一首()A.叙事诗B.送别诗C.抒情诗D.讽喻诗二、填空题(20题)31.周训而能用之,____。
《陌上桑》中秦罗敷的身份孙翔1(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昆明 650031)摘要: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塑造了秦罗敷这个美丽机智的典型形象,关于她的身份,有人认为是民间采桑女子,有人认为是贵妇人。
本文从文学的艺术性角度,结合诗歌的内容和主题,认为罗敷是一个艺术化了的民间采桑女。
关键词:艺术采桑女贵妇人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以充满喜剧色彩的情节和结尾,塑造了一个美丽勤劳、坚贞机智的秦罗敷形象。
但其中有个关键的问题却不容易解释:罗敷到底是什么身份?按诗歌开场的交代她是一个采桑女,然而其衣着打扮却华丽无比;按最后一段罗敷的自述,她是一位太守夫人,但这位太守夫人怎会跑到路边来采桑?问题似乎简单,又似乎颇为复杂。
过去一般认为罗敷是一个采桑女。
如社科院的《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
再后来,有人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即罗敷是一个贵族女子。
主要理由有:民间女子采桑,贵族女子也会采桑,只不过前者是为生计,后者却为消遣;罗敷的衣饰打扮十分华美高贵,秦家有楼(诗云“照我秦氏楼”);另外,罗敷自称其夫为太守,正是有了这个强大的后台支持,才使使君不敢胡来。
两种观点孰是孰非,迄今为止仍然相持不下。
从诗歌艺术性的内在意蕴来考察,我认为,罗敷应该是一个艺术化的民间采桑女。
首先,“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即使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也不只是写实、写史,不是对生活的照搬照录,像镜子一样反射生活。
现实主义同样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观感受等多种因素,也可以对生活原型进行典型化、概括化的艺术加工。
正如鲁迅所说,人物形象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那么秦罗敷这个人物形象为什么不能认为是杂取多个合成一个呢?”[1]尽管现实中的农家女子往往是衣衫褴褛、衣不蔽体的。
但这是不合理的,与劳动人们的审美要求相背离,既然社会的一切财富都是劳动者创造的,劳动者就有权利享受。
衣着华丽不是贵妇人的专利,生产者的农家女更应该用有它。
2015年安徽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总分100, 考试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 下列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代的是( )A 《左传》B 《国语》C 《诗经》D 《战国策》答案:B解析:《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相传为春秋末鲁国左丘明依据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战国策》是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故选B。
2. 下列作家属于当代的是( )A 茅盾B 王安忆C 巴金D 冰心答案:B解析:茅盾、巴金、冰心属于现代作家,故选B。
3. 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是( )A 鲁迅B 朱光潜C 茅盾D 巴金答案:B解析: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
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故选B。
4. 下列关于《诗经》知识的表述,不止确的一项是( )A 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B 收录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0篇C 古人将其表现手法概括为"赋""比""兴"D 在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此后才被称为"诗经"答案:B解析:《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故选B。
5. 下列作品属于汉乐府民歌的是( )A 《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B 《蒹葭》(蒹葭苍苍)C 《陌上桑》(日出东南隅)D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答案:C解析:《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
2021-2022学年浙江省绍兴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沈园二首》是陆游写给唐婉的()A.言志诗B.送别诗C.言物诗D.悼亡诗2.下列作品属于汉乐府的是()A.《行行重行行》B.《陌上桑》C.《短歌行》D.《杜陵叟》3.《红楼梦》里,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一段曲词引起了哪位人物的强烈共鸣()A.迎春B.林黛玉C.史湘云D.香菱4.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韩愈5.()的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影响极为广泛深远A.孟子B.孔子C.韩非子D.老子6.诗歌以沉郁顿挫为主要风格的唐代大诗人是()A.杜牧B.李商隐C.杜甫D.刘禹锡7.孔子所说的大同社会,是指的时代()A.先秦B.西周C.尧舜以前D.尧舜8.下列作品中抒写羁旅思乡之情的作品有()A.陶渊明《饮酒》(其五)B.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C.李白《行路难》(其一)D.张若虚《春江花月夜》9.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号是()A.香山居士B.放翁C.醉翁D.稼轩10.下列作品不属于巴金的爱情三部曲的是()A.《雾》B.《雨》C.《电》D.《家》11.下列文集中,属于柳宗元的是()A.《柳河东集》B.《昌黎先生集》C.《东坡乐府》D.《壮悔堂文集》12.以下关于王蒙的说法错误的是()A.王蒙是当代作家B.王蒙前期创作主要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反映现实生活,揭示各种矛盾C.王蒙的长篇小说有《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D.王蒙小说《春之声》的主人公为方鸿渐13.《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的作者是()A.叔本华B.尼采C.罗素D.胡塞尔14.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是的思想主张()A.韩非子B.荀子C.庄子D.老子15.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A.《史记》B.《汉书》C.《资治通鉴》D.《左传》16.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报告、请示、通报等文种侧重于()A.说明B.议论C.叙述D.夹叙夹议17.以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为创作主张的唐代诗人是()A.王安石B.欧阳修C.白居易D.韩愈18.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教诲(huǐ)骁(xiǎo)勇外强中干(ɡān)B.应(yīng)届诤(zhèng)友沆(hàng)瀣一气C.着(zháo)陆曝(bào)光栉(zhì)风沐雨D.整饬(chì)煤屑(xiè)身陷囹圄(wù)19.外周阻力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A.红细胞的数目B.血液黏稠度C.微动脉的口径D.血管长度20.梅毒的特征性病变是()A.树胶样肿B.闭塞性动脉内膜炎C.血管周围炎D.血管中毒性损坏21.下列作品中属于莫泊桑的是()A.《羊脂球》B.《樱桃园》C.《麦琪的礼物》D.《苦恼》22.下列作家中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A.张洁B.茹志鹃C.曹禺D.老舍23.《大同》出自《礼记》,下面对其陈述正确的是()A.《礼记》是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B.《礼记》中的《仪礼》《周礼》《周官》合称三礼C.《礼记》成书于春秋时期D.《礼记》的内容主要涉及了上古三代的礼仪制度24.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属于()A.笔记小说集B.元杂剧C.现代白话小说集D.文言短篇小说集25.以下关于钱钟书的《围城》说法错误的是()A.《围城》被很多人誉为现代的《儒林外史》B.《围城》作者善用新奇的比喻和辛辣的讽刺C.《围城》刻画了抗战时期一批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对现实不满,却又没有勇气奋起反抗D.《围城》男主人公方鸿渐通过努力进入了唐晓芙的围城26.《诗经》中带有诸侯国地方色彩的部分是()A.风B.雅C.比D.颂27.古体诗和今体诗的概念形成于()A.汉代B.唐代C.清代D.现代28.下列作品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祖国的思念之情的是()A.《听听那冷雨》B.《我与地坛》C.《废墟》D.《咬文嚼字》29.下列唐宋八大家中属于唐代作家的是()A.苏洵B.韩愈C.苏辙D.曾巩30.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采用的修辞手法是()A.排比B.对偶C.层递D.反复二、填空题(20题)31.子曰:《____》,乐而不淫,哀而不伤32.耕者忘其犁,____33.曹操《短歌行》(其一):____,枉用相存。
《陌上桑》原文、翻译及赏析诗词作者:佚名(东汉)原文: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一首乐府诗,属《相和歌辞》。
又名《艳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行》。
这首诗第一段,写秦罗敷的美貌;第二段,写使君觊觎罗敷的美色,向她提出无理要求;第三段,写罗敷拒绝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压倒对方。
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风格和喜剧性艺术手法,刻画了一个既美丽坚贞,又聪明的采桑女子形象,洋溢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民间风情,同时也反映出汉代贵族官僚仗势调戏民女的社会现实。
全诗情节逼真、语言华丽、形象生动,虽经文人修饰加工,仍体现出浓烈的民间歌谣风味。
翻译: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小楼。
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自家取名叫罗敷。
罗敷善于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
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
头上梳着堕马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
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
年轻人看见罗敷,禁不住脱帽重整头巾,希望引起罗敷对自己的注意。
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以致于农活都没有干完,回来后相互埋怨,只是因为仔细看了罗敷的美貌。
罗敷-罗敷《陌上桑》是中国汉乐府民歌的名篇,富有喜剧色彩的汉族民
间叙事
陌(mò)上(shàng)桑(sāng)。
《陌(mò)上(shàng)桑(sāng)》是中国汉乐府民歌的名篇。
富有喜剧色彩的汉族民间叙事诗。
一名《艳歌罗敷行》。
见于《宋书·乐志》;又名《日出东南隅行》。
见于南朝徐陵的《玉台新咏》。
陌(mò)上(shàng)桑(sāng)属于《相和歌辞》。
写采桑女秦罗敷的美貌与操守。
以及反映了汉代社会制度即春兴季节太守出行劝课农桑。
最早著录于《宋书·乐志》。
题名《艳歌罗敷行》。
在《玉台新咏》中。
题为《日出东南隅行》。
本诗一直以来被误解为太守调戏罗敷。
而被罗敷义正言辞地回绝。
其实这是误读。
这首诗其实是汉代社会制度的一个缩影。
太守作为地方最高长官。
在春季时行所主县。
劝民农桑。
振救乏绝。
罗敷从诗文中可以看出。
秦罗敷显然是一个贵妇人形象。
太守因其美貌和疏忽了礼节上的不合理。
罗敷明确地指出。
表现出高尚的操守和知礼节的大家女子。
作品名称,《陌(mò)上(shàng)桑(sāng)》。
作品别名,《艳歌罗敷行》。
《日出东南隅行》。
创作年代,东汉末年。
作品出处,乐府诗集。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主人公,秦罗敷。
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⑶。
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⑷。
桂枝为笼钩⑸。
头上倭堕髻⑹。
耳中明月珠。
缃绮⑺为下裙。
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
少年⑼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⑻。
耕者忘
其犁。
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
但坐⑽观罗敷。
使君⑾从南来。
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
问是谁家姝⑿?“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⒀罗敷:“宁可共载不⒁?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
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
夫婿居上头⒂。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
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⒃。
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
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⒄。
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晰。
鬑鬑颇有须。
盈盈⒅公府步。
冉冉⒆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
皆言夫婿殊。
”。
注释译文。
⑴陌(mò)上(shàng)桑(sāng):陌:田间的路。
桑:桑林。
⑵东南隅:指东方偏南。
隅。
方位。
角落。
中国在北半球。
夏至以后日渐偏南。
所以说日出东南隅。
⑶喜蚕桑:喜欢采桑。
喜。
有的本子作“善”。
⑷青丝为笼系:用黑色的丝做篮子上的
络绳。
笼。
篮子。
系。
络绳。
⑸笼钩:一种工具。
采桑用来钩桑枝。
行时用来挑竹筐。
⑹倭堕髻:即堕马髻。
发髻偏在一边。
呈坠落状。
倭堕。
叠韵字。
⑺缃绮:有花纹的浅黄色的丝织品。
⑻帩头:帩头。
罗敷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
⑼少年:古义男⑽但:只是。
坐:因为。
由于。
⑾使君:汉代对太守。
刺史的通称。
⑿姝:美丽的女子。
⒀谢:这里是“请问”的意思。
⒁不:通假字。
通“否”音也为“否”的音。
⒂居上头:在行列的前端。
意思是地位高。
受人尊重。
⒃鹿卢剑:剑把用丝绦缠绕起来。
像鹿卢的样子。
鹿卢。
即辘轳。
井上汲水的用具。
宝剑。
荆轲刺秦王时带的就是鹿卢剑。
⒄侍中郎:出入宫禁的侍卫官。
⒅盈盈:仪态端庄美好。
⒆冉冉:走路缓慢。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照到我们秦家的小楼。
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
自家取名叫罗敷。
罗敷善于养蚕采桑。
城南边侧采桑。
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
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
柄。
头上梳着堕马髻。
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
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
走路的人看见罗敷。
放下担子捋着胡子。
年轻人看见罗敷。
禁不住脱帽重整头巾。
希望引起罗敷对自己的注意。
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
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以致于农活都没有干完。
回来后相互埋怨。
只是因为仔细看了罗敷的美貌。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到这。
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
太守派遣小吏过去。
问这是谁家美丽的女子。
小吏回答:“是秦家的女儿。
自家起名叫做罗敷。
”太守又问:“罗敷多少岁了?”小吏回答:“还不到二十岁。
但已经过了十五了。
”太守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