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其相关因素95例分析张克凯;彭家清;吕永曼
【期刊名称】《临床肾脏病杂志》
【年(卷),期】2010(010)006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慢性肾衰竭患者95例,分为非透析组(34例),血液透析12个月以下组(血液透析1组,33例),血液透析12个月以上组(血液透析2组,28例),使用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结果性别对于焦虑和抑郁的发生没有影响,相关分析显示抑郁评分和年龄呈正相关.三组的焦虑发生与透析时间之间没有明显相关,血液透析2组与血液透析1组抑郁发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发现医保患者的抑郁发生率高于自费患者.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与医疗费用结构和透析患者的年龄、透析时间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总页数】3页(P260-262)
【作者】张克凯;彭家清;吕永曼
【作者单位】434020,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434020,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慢性肾衰竭腹透青壮年与老年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与社会心理因素和生活质量对比分析 [J], 王瑾;徐文军;李泽民;夏金花;于洋
2.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与抑郁状态及相关因素调查 [J], 程艳
3.中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其相关因素 [J], 周良柱
4.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J], 赖小惠;黄秀娟;李慧君
5.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J], 姚艺璇;聂莉;廉恒丽;寿嘉慧;高蓉蓉;叶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老年患者不仅需要面对疾病本身所带来的身体不适,还需要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抑郁和焦虑障碍。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对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因素1. 生理因素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的功能逐渐下降,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更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障碍。
心力衰竭患者一般会出现心脏负荷过重,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身体的不适,还会进一步加剧患者的心理负担。
2. 社会因素老年患者一般有较多的社会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这些压力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其更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的情绪障碍。
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也会使得老年患者在面对疾病困扰时感到更加无助和绝望。
3. 心理因素个体的心理状态对于心力衰竭的发展和恢复具有重要影响,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会进一步加重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形成恶性循环。
二、预防措施1. 定期康复训练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通过定期进行康复训练来提高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水平,逐渐恢复到适应疾病的状态。
康复训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还能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抗病能力。
2. 深入了解疾病知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家属应该对疾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避免因缺乏科学知识而引发的恐慌和焦虑。
3. 积极寻求心理支持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通过寻求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的方式来缓解抑郁和焦虑情绪。
心理专家可以帮助患者调整不良的情绪,重建自信,并且提供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4. 拓展社会支持系统患者可以通过加入心力衰竭患者互助组织等方式,拓展社会支持系统,听取他人对于疾病的认识和处理方式,扩大对于疾病的认知,减轻自身的心理负担。
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吴萧平发表时间:2016-11-23T10:06:34.17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作者:吴萧平[导读] 慢性肾衰是常见的肾脏疾病,患者肾脏发生广泛损伤,伴有代谢紊乱、酸碱紊乱、水电解质紊乱等现象,威胁生命安全[1]。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湖南 414500【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的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6例慢性肾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基础护理)、试验组(综合护理干预)各28例。
观察临床依从性,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结果:试验组临床依从性优良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1.4%;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降低,且试验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慢性肾衰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临床依从性,减轻焦虑抑郁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肾衰;焦虑抑郁;护理干预慢性肾衰是常见的肾脏疾病,患者肾脏发生广泛损伤,伴有代谢紊乱、酸碱紊乱、水电解质紊乱等现象,威胁生命安全[1]。
该类患者治疗难度大、经济费用高,因此容易产生不良心理,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针对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的护理效果进行了本次研究,具有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笔者医院收治的5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其中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8例(64.3%),女性患者10例(35.7%);年龄位于30—65岁阶段内,平均年龄为(46.5±1.8)岁;疾病类型:5例高血压肾病、6例糖尿病肾病、14例慢性肾炎、3例其它。
在试验组中,男性15例(53.6%),女性13例(46.4%);年龄位于29—67岁阶段内,平均年龄为(48.0±2.2)岁;疾病类型:高血压肾病3例、5例糖尿病肾病、16例慢性肾炎、4例其它。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或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心脏病,主要特征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不畅。
该疾病常伴有症状如气促、疲劳、水肿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焦虑和抑郁是CHF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对其病情和康复产生了负面影响。
以下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或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
1. 生活质量下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感到气促、疲劳、运动受限,这些症状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了困扰,进而影响了其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下降可能会导致患者情绪低落,进而产生焦虑和抑郁。
2. 疾病严重程度: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心理健康有关。
病情越严重,患者越容易出现精神和情绪上的问题。
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可能导致患者对病情的担忧和恐惧,进而引发焦虑和抑郁。
3. 社会支持不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和照顾,然而社会支持不足可能增加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风险。
缺乏理解和支持的家庭环境、朋友和社区可能导致患者感到孤单和无助,加重了其心理负担。
4. 伴随疾病和并发症:慢性心力衰竭常伴随有其他的伴随疾病和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
这些疾病和并发症的存在给患者造成了额外的身体负担和心理压力,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的发生。
5. 年龄和性别:年龄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和抑郁的一个危险因素。
研究发现,年长者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可能与生理变化、孤独感和面对生活变故能力差有关。
女性在患者中也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
6. 个体心理因素:一些个体心理因素也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和抑郁的风险相关。
患有焦虑和抑郁症的个体本身就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
患者的人格特点、应对策略、社会认同等也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慢性肾衰竭腹透青壮年与老年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与社会心理因素和生活质量对比分析王瑾;徐文军;李泽民;夏金花;于洋【期刊名称】《中国临床新医学》【年(卷),期】2018(011)001【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腹透青壮年与老年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与社会心理因素和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1-05 ~ 2016-09期间该院收治的行腹膜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8例,按照年龄不同分为青壮年组56例和老年组52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焦虑和抑郁,自评社会支持量表(SS)评价社会心理因素,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价生活质量.结果青壮年组腹透后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壮年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低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腹透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及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透后心理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青壮年组腹透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总分高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腹透青壮年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低于老年组,生活质量优于老年组,而社会心理支持无明显差异.【总页数】4页(P43-46)【作者】王瑾;徐文军;李泽民;夏金花;于洋【作者单位】735000甘肃,酒泉市人民医院肾内科;735000甘肃,酒泉市人民医院肾内科;735000甘肃,酒泉市人民医院肾内科;735000甘肃,酒泉市人民医院肾内科;735000甘肃,酒泉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相关文献】1.透析前教育模式对腹透后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 [J], 吴冬春;沈麒云;钱玉华;李黎梅;施莉;黄晓玲2.慢性肾衰血透青壮年与老年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与社会心理因素对比分析 [J], 冯萍;马行一;舒贝;杨珉;李静;张波;陈海燕;陈启光;阮毅3.双联系统腹透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万启军;何永成;胡立丽;王利峰;汪琼玲;刘靖4.实施自我教育对新农合腹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王青苗5.直穿法置管腹透在高龄重症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J], 虞典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21卷第6期Vol.21No.6荆楚学刊Academic Journal of Jingchu 2020年12月Dec.2020收稿日期:2020-10-01作者简介:高宏宇(1996-),女,内蒙古包头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政策研究。
影响老年人抑郁与焦虑水平的因素及干预建议高宏宇(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300387)摘要:为探讨影响老年人抑郁与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社会支持状况对抑郁与焦虑发展轨迹的预测作用,本研究基于201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发布的北京市老年人焦虑测量原始数据,运用典型抽样方式与系统抽样方式,对符合条件的1350名调查对象采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 -15)与老年焦虑量表(GAI )进行了抑郁与焦虑水平的调查,并分析老年人抑郁与焦虑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发现:从生理状况角度分析,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与是否患慢性病在抑郁与焦虑水平上均有显著性差异,自理能力与抑郁与焦虑水平有显著负相关;从主观感受角度分析,幸福主观感受与对生活满意状况在抑郁与焦虑水平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从社会支持角度分析,社交支持、情感支持与工具性支持均与抑郁与焦虑水平有显著负相关,其中情感支持对抑郁水平与焦虑水平有负向预测作用。
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的抑郁与焦虑情绪,尤其要注重回应老年人的情感需要,要给予老年人足够的情感支持。
老年人的生理状况、主观感受与社会支持状况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其抑郁与焦虑状况,可以从老年人的身、心、灵三个维度出发,舒缓老年人的抑郁与焦虑状况。
提高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需要发动政府、社会和家庭三方的力量合力完成。
关键词:老年人;抑郁情绪;焦虑情绪;社会支持;情感支持中图分类号:C912.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768(2020)06-0069-09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11.9%,预计到203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3.71亿,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0.43亿,我国面临严峻的老龄化问题。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摘要】目的调查社区老年常见慢性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10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Barthel评分(BI)、抑郁自评量表(SDS)。
结果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10~34(20.82±4.674)分,大部分处于中度负担水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家庭关系、抑郁程度、文化程度、自理能力为社区老年常见慢性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总体变异的18.8%。
结论社区老年常见慢性病患者普遍经历中度及以上的自我感受负担,应加强社区护士慢病管理能力的培训,尤其是心理护理能力,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康复护理等方面,以提高患者疾病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积极性,改善心理状态,从而减轻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社区;老年患者;慢性病;自我感受负担;影响因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NCD)是指主要由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引起,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因复杂、病程长、危害严重等特点,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是世界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慢性病患病群体逐渐扩大,老年慢性病的患病率也在不断提高[2]。
老年慢性病患者在面对长时间的疾病和治疗时,因长期接受别人照顾而产生成为别人负担的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感受称为自我感受负担(SPB)。
自我感受负担不仅包括照护接受者个体感受到的由于依赖照护者而产生的挫折感、顾虑及内疚感,也包括因自身照护需求给照护者带来的身体、情感、心理及经济等负面影响而产生的顾虑。
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7年4~10月对长沙市部分社区(咸嘉湖、望月湖、定王台、观沙岭、井湾子、东马等社区)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
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符合WHO制定的关于慢性病的诊断标准,病程≥2年;③意识清楚,语言表达能力正常;④同意参加本研究。
ICU 肾功能衰竭患者家属抑郁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马玉磊;管艳杰;崔星慧;张琳琳;郑洪芝【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年(卷),期】2014(000)023【摘要】目的:调查在 ICU 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家属的抑郁、焦虑状况,并探索相关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干预,以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方法:选择在 ICU 科住院的59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家属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CES -D)、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评定患者家属的抑郁、焦虑状况,自编问卷调查肾衰竭患者家属的一般情况。
结果:ICU 肾功能衰竭患者家属的抑郁、焦虑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 <0.01);焦虑与抑郁的影响因素基本一致,为性别、年龄、职业、医保情况。
结论:ICU 肾功能衰竭患者家属抑郁和焦虑的不良心理状况较严重,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除生理差异性别、年龄外,农民、无社会医疗保障者不良心理状况更严重,在病患沟通过程中应给予更多关爱。
【总页数】3页(P27-29)【作者】马玉磊;管艳杰;崔星慧;张琳琳;郑洪芝【作者单位】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潍坊 26103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潍坊 26103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潍坊 26103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潍坊26103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潍坊 261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相关文献】1.NICU中患儿家属焦虑状况分析与对策 [J], 夏建新;胡娟娟;朱晓丽2.PICU危重患儿家属焦虑状况及其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J], 岳坤芬;叶素琴;苏家琼;熊燚;赵碧容;刘又华;黄开梅;蔡思花3.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家属焦虑状况的影响研究 [J], 陈红菊4.ICU意识障碍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 苏彩燕; 何玲君; 崔可5.高血压肾病致肾功能衰竭患者家属抑郁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 [J], 张雨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人抑郁调查研究报告
根据最新的老年人抑郁调查研究报告,老年人抑郁的情况日益严重。
以下是该报告的主要发现:
1.抑郁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调查显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大约有10-20%患有抑郁症状,比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更容
易受抑郁的影响。
2.抑郁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抑郁不仅会对老年
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困扰,还会导致身体上的相关问题,如失眠、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疲劳等。
3.社交与孤独感是影响老年人抑郁的重要因素:老年人常常面
临社交网络的缩小和孤独感的增加,这些因素与抑郁症状的发生和加重密切相关。
4.生活质量的下降与老年人抑郁有关:老年人抑郁会导致他们
的生活质量下降,从而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活动、兴趣爱好、家庭关系等。
5.抑郁症状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是关键:针对老年人抑郁,早期
的识别和有效的干预至关重要。
定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检查以及及时的心理支持和治疗可以帮助老年人减轻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根据以上调查研究报告的发现,我们认识到老年人抑郁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为了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我
们需要加强对老年人抑郁的关注和研究,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服务。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个性特征调查吴蓉;施萍【期刊名称】《实用医院临床杂志》【年(卷),期】2016(013)005【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的个性特征。
方法将99例CRF患者分为血液透析组49例和非替代治疗组50例,同期选择48例体检正常的成年人为对照组。
采用艾森克个性调查表(EPQ)、生活事件量表(LES),调查分析CRF患者的人格特征、生活事件等个性特征,并做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血液透析组和非替代治疗组情绪的稳定性、精神质、负性事件刺激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非替代治疗组生活事件总刺激量评分高于血液透析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水平与情绪稳定性呈负相关(r=-0.245,P<0.05);受教育时间与正性事件刺激量呈负相关( r=-0.207,P<0.05);血肌酐水平与精神质、情绪稳定性、负性事件刺激量、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198、0.217、0.229、0.216,均P<0.05)。
结论 CRF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人格偏倚,主要表现在情绪不稳定、精神质,负性事件刺激量高于正常人。
非替代治疗患者生活事件总刺激量高于血液透析患者。
CRF患者个性特征与血红蛋白水平、血肌酐水平、受教育时间相关。
【总页数】4页(P170-172,173)【作者】吴蓉;施萍【作者单位】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41;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5【相关文献】1.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及干预措施 [J], 钟火英2.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98例 [J], 杨明;史耀勋3.市场调查人员个性特征与调查效果研究 [J], 冯颖;范巍;徐春燕4.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记录24 h尿量依从性调查及护理 [J], 叶少芳;朱萍萍5.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 [J], 雷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其相关因素,为健康生活的建立提供参考。
方法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慢性肾功能衰竭组),另取本院健康体检老年人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同时发放《健康知识量表》、《健康自我效能评估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组与对照组健康知识得分均分别为(8.53±2.54)分、(18.12±2.46)分,慢性肾功能衰竭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1.2 调查工具
两组对象分别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同时发放《健康知识量表》、《健康自我效能评估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其中《健康知识量表》量表共有8个维度和36个条目,用于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根据量表统一规定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3]。
《健康自我效能评估表》为症状自评量表,项目来自于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广泛,涉及感觉、思维、情感、行为、意识、人际关系、生活习惯、饮食、睡眠等方面问题,用来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严重程度如何[4]。
1.3 调查方法
在调查中,由调查人员向受试对象解释研究目的,征得同意后,发放各项心理评定问卷,请受试对象仔细阅读,并做必要的解释,使其理解问卷中的每一个项目,知道正确填写的方法。
确因精神不佳或体力不支者,由其配偶或子女代答。
对于不能来中心填表的患者,采取电话咨询或信件的形式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问卷结果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χ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
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康知识得分
慢性肾功能衰竭组与对照组健康知识得分均分别为(8.53±2.54)分、(18.12±2.46)分,慢性肾功能衰竭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
2.2 自我效能评估得分
慢性肾功能衰竭组与对照组健康自我效能评估得分分别为(21.32±9.55)分、(42.73±8.21)分,慢性肾功能衰竭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
2.3 焦虑抑郁得分
慢性肾功能衰竭组患者SDS、SAS分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具体请见表1。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衰竭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各种进展性肾脏疾病持续发展的共同转归。
同时慢性肾功能衰竭衰竭也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只能控制、不能根治[5]。
本病在自然人群中年发病率为150/100万左右。
该病在我国每年以8%左右的速度递增,严重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
慢性肾功能衰竭衰竭的病变颇为复杂,可累及人体各脏器、系统,影响代谢功能,并构成尿毒症的临床表现[6]。
现代科学证实心理障碍与疾病密切相关,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因果关系。
疾病不仅是一种需要治疗的躯体症状,而且是一种需要应对和处理的消极的生活或心理事件[7]。
能否妥善处理和应对疾病所带来的心理问题,不仅关系到疾病本身的康复效果,而且关系到患者的生命质量。
而抑郁障碍是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衰竭患者最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8]。
有作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衰竭患者51例进行研究表明透析充分者抑郁症发生率为40%,透析充分性未达标者为60.8%。
由此可见,抑郁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普遍的心理并发症,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
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抑郁在某种意义上超过了很多理化指标和透析指标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具有决定性意义[9]。
本文结果显示,慢性肾功能衰竭组健康知识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自我效能评估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慢性肾功能衰竭组患者SDS、SAS分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肾功能衰竭是由于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造成肾小球出现异常,所以对于患者应该加强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工作,在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中应该加强肾功能衰竭的护理工作。
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积极愉快的心理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起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作用[10]。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服用人参等补气药时应忌食萝卜、绿豆等凉性食物,以免降低药物的温补作用。
同时指导患者治疗期间不可擅自换药、减量、过早停药或停药后不追踪观察,以免加重病情。
总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衰竭患者多伴随有焦虑抑郁状态,为此在治疗护理中要进行有针对性地观察与护理。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王梅. 译.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0:20-23.
[2]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8-40.
[3] 周玉虹,初善芝,黄淑萍,等.肾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18(5):328-330.
[4] 叶维菲,徐俊冕.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在综合医院患者中的应用于评价[J].中国行为医学杂志,2008,2(3):17-21.
[5] 岳文浩,潘芳,张红静.医学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18.
[6] 王秀坤.心理干预对不同人格特征患者手术前后焦虑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7,13(36):3541-3542.
[7] 蓝利明,吴绍长,吴素琴.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和心理防御特征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2):998-1000.
[8] Jiang H,Kobayashi M.Differences between cyclospofin A and tacrolimusin organ transplantation.Transplant Proc,2009,31(2):1978.
[9] Raleigh EH.Sources of hope in chronic illness[J].Oncology Nursing Forum,2010,19(10):443-448.
[10] 杨雪梅.慢性肾功能衰竭衰竭患者生存质量调查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