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维护受教育权
- 格式:wps
- 大小:95.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七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7.1 维护受教育权我们的国家正迈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社会正成为学习型社会。
公民只有不断接受教育。
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才能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焦点在科技,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
一、受教育是我们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受教育权的含义:所谓受教育权利,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2.为什么受教育权即时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1)就我们个人来说,只有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
从公民自身的发展来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2)从国家的角度讲,要实现现代化建设和推进民主进程,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是关键。
从国家的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
3.受教育权的内容:(1)学龄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2)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3)符合一定条件的公民接受高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4)成年人接受成人教育以及从社会奇特合法教育机构、教育途径接受教育。
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1.义务教育的含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2.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公益性3.九年义务教育的两个阶段:(1)初等教育(2)初级中等教育4. 义务教育的两个保障:(1)物质保障:国家每年拨出大量资金,兴办学校,提供教学设施,培养教师,尽可能地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儿童、少年读书学习。
(2)法律保障:《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5.新修订的《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了义务教育承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使命,义务教育不但要解决适龄儿童和少年有书可读、有学可上的问题,还要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项新的历史使命,把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点,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7.1《维护受教育权》导学案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受教育既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同时明确在受教育方面应尽的义务,增强学生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观念,自觉地接受和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2.懂得受教育不仅关系个人的前途和利益,更关系国家的命运和利益,培养学生的义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使学生懂得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3.能从国家法律的角度对受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增强依法维护受教育权利的能力和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学习重点】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学习难点】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学习过程】合作探究一、阅读教材P51-52:“法律导航”, 完成以下内容。
1.受教育权的含义答: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的权利。
2.为什么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答:(1)(2)3.什么是义务教育?答:义务教育是4.案例研讨材料一:《浙江省统计局关于2003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据抽样调查,2005年末浙江省小学招生48.96万人,在校生342.40万人,毕业生55.25万人;小学毕业生升学比例达99.99%,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99.59%和99.93%。
材料二:江西于都县银坑镇一名十三岁的农村女孩叫谢友兰,2001年小学毕业以优异成绩顺利升入初中。
可是,她的父亲谢明军却要求女儿辍学在家务农。
谢友兰自小就渴望长大后上大学,为了读书,她请外婆、表哥等亲戚说情,可固执的父亲就是不答应。
最后,在村干部的帮助下,谢友兰将其父亲告上了法庭。
于都县法院受理后,一审判决谢明军立即恢复谢友兰的受教育权,有义务让谢友兰完成学业,并对谢明军作出教育批评,要求他当庭向女儿道歉。
材料三:为保障我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期间,国家免除我们的学费、书本费和杂费。
问:上述三个材料分别说明了义务教育的什么特征?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答:5.国家是如何保障我们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答:6.分析说明题某校八年级学生王冰,因父亲病故,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学习成绩每况愈下,上课时常有违纪现象。
7.1维护受教育权一、目标要求1.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九年义务教育的具体内容;同时,明确自己在受教育方面应尽的义务。
2.水平目标:增强在受教育方面的权利观点和意识,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增强学生在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观点,自觉地接受和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受教育是适合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是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人才的重要手段,形成和强化青少年学生珍惜受教育机会的愿望和情感。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从国家法律的角度对受教育有一个准确的理解,珍惜自己受教育机会,并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利的水平和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难点:九年义务教育。
三、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从社会需要入手,指出在知识经济社会,公民只有持续接受教育,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使自己成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由此引出公民受教育权利和受教育义务一致性的法律知识,引导适龄儿童和少年把握学习机会,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主题词揭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即“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九年义务教育”。
●探究园从“情境研讨”开始进入课程内容,讲述某企业到一个偏远山区招收初中未曾毕业的少年打工的“招工现场”中厂方、校方、家长的言行,引导学生对这个现象实行探究: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应如何按国家法律的要求,准确行使权利,切实履行义务。
●学海导航由一段引言加上三个目构成。
引言承上启下,介绍了我国当前国情情况即时代特征,接着指出接受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合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一目:“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首先开门见山指出国家法律对“受教育权利”的规定,紧跟着阐述了为什么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第二目:“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主要介绍什么是义务教育以及义务教育的两个特征,接着讲述了受义务教育权利的各种保障。
课程标题7.1 维护受教育权总课时
2 课时备课教师课型□新授□复习□讲评
第一课时
班级八年级(1)班八年级(2)班八年级(3)班八年级(4)班
时间年月日
第周星期
年月日
第周星期
年月日
第周星期
年月日
第周星期
完成情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什么是受教育权?
2.为什么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3.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特征是什么?
4.中学生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利并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中考重点:
教学札记
人生匆匆几十年,沿途会遇见许多的风景,事物,与人,我们不要等过去了才懂得珍惜才来会后悔。
相遇是一种一种缘分,我们要珍惜这种缘分,能在一起读书做同学更是一种缘分,我们应该更应该要珍惜
第七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7.1 维护受教育权
1.所谓受教育权——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
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
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小链接:----
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主要内容
1】学龄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2】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一般读一年级是6岁或者7岁
3】符合一定条件的公民接受高级中等教育、高等的机会;
4 】成年人有接受成人教育以及从社会其他合法教育机构、教育途径接受教育等
2、为什么说,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P51
1)就从我们个人的角度看,只有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
受教育使我们更有可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因此,从公民自身的发展来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权利。
2)从国家的角度讲,要实现现代化和推进民主化进程,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是关键,这就要求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掌握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力争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多作贡献,所以,从国家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
-------既是权利也是义务的受教育,以及劳动--------
3、什么叫义务教育?包括哪两个阶段?共几年?P51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我国的义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小学)和初级中等教育(初中)两阶段。
时间跨越度九年,所以也叫“九年义务教育”6+3=9
某些发达地区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
幼儿园现在还不算义务教育-。
4、义务教育有哪几个特征?P52义务教育有三个特征:
1)公益性(免费性);免除的是我们的学杂费,书费,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个人和家庭仍需要承担。
注意这里,不是完全免费
2)普及性;(任何个人和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适龄儿童及少年入学就学,剥夺他们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全国哦
3)强制性;都必须读完九年义务教育,权利可以放弃,但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必须履行。
否则犯法,---------------《9年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
5、我们如何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呢?P52
1)我们要学会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方式一:向学校老师寻求帮助,劝说父亲,使自己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方式二:向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反映情况,责令父亲履行家长职责;
方式三:向妇女联合会反映情况,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方式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我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①自觉接受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不中途辍学;
②自觉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学习,在学业上不断进步,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课外扩展-------《我要上学》
一单项选择题7.1维护受教育权
1、某地不同学历的劳动者就业率与年收入情况比较
项目初中学历高中、中专学历大学、硕士学历
就业率35% 75% 93%
年收入4200元8500元32000元
此表说明()
A.只要拥有高学历,就能取得高收入 B.国家应采取措施,确保人人就业
C.国家应采取措施,防止居民收入出现差距 D.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2.公民接受教育,从权利和义务关系上看()。
A.只是公民的权利
B.只是公民的权利,不是公民的义务
C.只是公民的义务
D.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3.新义务教育法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更注重平衡教育资源的配置、明确政府对实施义务教育担负首要责任。
该法的实施( )。
C.是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根本 B.有利于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A.能够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 D.能彻底平衡我国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4、依据我国法律规定,目前我国普及()
A.九年高等教育
B.九年职业技术教育
C.九年义务教育
D.十二年中等教育
5.某校八年级学生珊珊学习不认真,经常旷课、逃学,老师批评她,她却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想上学就上学,不想上学就不上学,别人管不着。
”珊珊的言行( )。
①是在正确行使公民权利②没有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③没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④没有违反我国任何法律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
6.某校八年级一班班主任对班上一位差生说“我无权不让你上学,但有权不让你上课”。
对此,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老师有权开除学生学籍
B.老师有权不让这位差生上课
C.老师这种行为是合法的
D.老师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7、下面属于义务教育显著特征的是()
A.强制性
B.自愿性
C.选择性
D.公益性
8.《求是》杂志载文指出,要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这对公民提出的要求是( )。
①加大教育技入力度②珍惜受教育权利③树立终身学习观念④履行受教育义务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八年级学生小丽,学习成绩不太理想。
她爸爸认定女儿将来不会有大出息,就决定让其退学,到自己的饭馆里帮忙。
对小丽爸爸的行为,下列看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女儿同意,别人无权干涉
B.触犯了我国刑法,是犯罪行为
C.违反义务教育法,应承担法律责任
D.小丽的爸爸让小丽退学是他的权利
10.据调查表明,当前人们的就业、事业发展和收入状况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成正比。
“脑袋满”才能钱袋满,这已成为普遍现象,因此,从国家的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看,受教育应是公民的( )。
A.一项基本权利
B.一项基本义务
C.个人私事
D.兴趣爱好
11、依照法律规定,________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A、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
B、学龄前儿童
C、适龄儿童和少年
D、未成年人
12、以下那部法律具体管辖我们中学生现在就读的初级中等教育学校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非选择题
1.近日国务院决定:城乡义务教育从2008年起免除学杂费,就这为广大适龄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防止个别学生不珍惜受教育权,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努力将辍学率降到最低程度。
(1)我国哪部法律明确了义务教育承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使命?
(2)请列举身边一些不珍惜受教育权的具体行为或现象。
7.1维护受教育权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d b c a d d b c b c b
二、非选择题
1.(1)义务教育法。
(2)①有的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课,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②有的同学不遵守学校各项纪律制度,迟到、旷课、逃学、打架斗殴、谩骂同学。
③有的同学中途辍学,外出打工。
④有的同学不积极参加有教育意义的课外活动、第二课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