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成都东部山丘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龙泉驿区龙泉山实施植被恢复与保护工程的调研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286.67 KB
- 文档页数:4
成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先进做法
成都市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
得了一系列先进的做法和成就。
这些做法不仅在国内范围内有重
要的示范作用,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成都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市政府
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和居民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
式进行生产和生活。
尤其是在交通领域,成都实施了世界上最大
的电动公交车项目,大大降低了城市的碳排放。
此外,成都市还
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处理,有效解决了城市垃圾处理难题。
成都市通过建设生态公园、保护自然资源等方式,积极保护生
态系统。
市政府大力发展城市绿地、湿地保护和修复,以提高城
市生态环境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成都的一些公园成为市民
休闲娱乐和亲近自然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成为吸引游客的热门景
点之一。
此外,成都市还着力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加强对野生动
植物的保护和监测工作。
成都市重视生态环境监测和治理。
成都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来提高环境质量,并及时监测环境状况,确保环境污染问题得
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理。
成都还注重科技创新和绿色技术的应用,
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推动可持续发展。
成都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先进的做法,取得了
显著的成绩。
这些做法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生态品质,也带动了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
成都市的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城市提供了重要的
借鉴,也为我们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迈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9.04.03•【字号】•【施行日期】2019.06.01•【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保护条例(2018年12月27日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19年3月28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控制与土地利用第三章生态保护与管理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以下简称城市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实现自然资源持久保育和合理利用,高质量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城市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管理及其监督等活动。
本条例所称城市森林公园,是指位于四川省龙泉山脉成都段,四至界限东经104°5′38″至104°36′17″、北纬30°12′29″至30°57′14″内,规划范围1274.8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央公园。
其中,龙泉驿区管辖区284.9平方公里,青白江区管辖区125.2平方公里,金堂县管辖区354.3平方公里,简阳市管辖区238.8平方公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139.7平方公里,高新区管辖区131.9平方公里。
城市森林公园具体界限由城市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划定。
第三条城市森林公园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生态优先、分区管控、合理利用的原则,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城市森林公园管理机构,按照市人民政府的授权,负责城市森林公园保护工作。
城市森林公园区域所在的区(市)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森林公园相关保护工作。
成都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
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成都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压力。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建设成都的生态环境,制定并实施一份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总体目标。
成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构建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市。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空气质量、保护水资源、改善土壤质量、加强生态保护等方面。
三、重点任务。
1. 加强空气质量治理。
通过推进清洁能源利用、加强工业排放治理、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等措施,全面提升成都的空气质量,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频率。
2. 保护水资源。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严格控制工业和农业对水资源的污染,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确保城市用水安全。
3. 改善土壤质量。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保护农田土壤的生态功能,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农田生态安全。
4. 加强生态保护。
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力度,推进生态修复工作,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四、保障措施。
1. 完善政策法规。
建立健全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形成合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机制。
2. 加大投入力度。
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
3. 强化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环境执法的效能。
五、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成都生态文明建设方案,预期能够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显著改善成都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的生态文明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结语。
成都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成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全社会能够共同参与其中,积极支持和配合相关工作,共同为成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对成都东部新区规划建设的几点认识和建议作者:肖莹光来源:《先锋》2020年第07期建設成都东部新区,是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战略的重要举措。
东部新区的建设,既有宏观区域政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引入等利好,也面临全球化形势波折、区域竞合演变、城市动能转化等挑战。
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两区一城”为主要支撑的高能级平台体系。
本文结合相关规划研究,针对“东部”和“新区”两大特征和优势,对成都东部新区的规划建设提出几点认识和建议。
发挥“东部”优势:联通区域,依托主城,融合山水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区位是新区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东部新区位于成都“东部”,要充分发挥依托空港面向成渝、跨山而建遥望主城、西依龙泉东临沱江的区位优势,实现分层次联通区域、分阶段依托主城、全方位融合山水。
第一,分层次联通区域。
《超级版图》一书中指出,基础设施和供应链的枢纽作用,正取代领土控制面积,成为决定国家和地区成败的关键。
东部新区应发挥空港、高铁等基础设施优势,打造各种要素交汇流通的超级枢纽,增强对不同层次空间范围的联通性,尽快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当中。
成都要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东部新区应成为关键载体。
一是空港联通世界。
虽然全球化进程遇到波折,但机场在内陆开放中的关键作用仍然不可替代,天府国际机场仍然是东部新区联通世界的首要通道。
从美国和欧洲的经验来看,内陆地区的大机场往往会承担大量枢纽中转功能,来扩大机场客货运规模,降低边际成本,继而增强机场所在城市与世界的连通度。
例如世界最大的亚特兰大机场,位于美国内陆,是美国西海岸、东海岸和南部之间的中转枢纽,中转客流比例超过60%。
成都位于东亚、南亚、东南亚三大人口密集地区的地理中心,有潜力成为亚洲内部航空中转组织的枢纽,以及欧亚干线和国内干线间的中转枢纽。
为了构建洲际和洲内枢纽,天府国际机场要积极争取开放第五、第七航权,增强对国外航空公司的吸引力;加快培育基地航空公司,争取培育形成国内第四大航空公司;并加快高铁、城际铁路建设进度,提升区域客流的集疏运能力。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的指导意见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的指导意见成办发〔2020〕37号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支持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以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建设高品质产业空间,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产业用地政策实施工作指引(2019年版)〉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新型产业用地(M0)类型(一)术语定义。
新型产业用地(M0)是指主要用于融合研发、设计、检测、中试、新经济等创新性业态及相关配套服务的工业用地。
新型产业用地(M0)项目用房包括产业用房和配套用房:1.产业用房是指直接用于项目生产、研发、设计、测试、小试、中试、勘察、检验检测等功能用途的用房;不得用于住宅、商业、餐饮、宾馆等经营性用途。
.配套用房是指为满足职住平衡、新型产业配套等需求修建的员工倒班房、集体宿舍、租赁型产业园区配套住房、食堂、超市等配套服务功能用途的用房。
(二)用地类型。
依据《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7)》,在城市用地分类“工业用地(M)”类下,增设“新型产业用地(M0)”类。
二、加强规划布局管控(三)优化产业功能区用地布局。
按照“功能复合、产城一体、职住平衡、生态宜居”理念,由市经信局会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根据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需求,对需实施整体提质改造区域的工业用地科学论证,可调整现有城市规划,适当增加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和其他配套用地,满足“职住平衡”和产业功能区提档升级的需求。
第39卷第4期2019年12月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Tethyan Geology Vol.39No.4Dec.2019文章编号:1009⁃3850(2019)04⁃0090⁃10浅析四川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主要环境地质问题郭子奇1,李胜伟1,王东辉1,李鸿雁2,王德伟1,宋志1,顾鸿宇1(1.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四川 成都 610081;2.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四川 成都 610081)收稿日期:2019⁃09⁃05;改回日期:2019⁃11⁃07作者简介:郭子奇(1990-),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工环地质和沉积地质㊂E⁃mail:1243529500@ 通讯作者:李胜伟(1975-),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工环地质和灾害地质㊂E⁃mail:401245116@ 资助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成都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DD20189210)资助摘要: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和样品分析数据,分析了四川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主要环境问题㊂研究表明,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总体地质环境条件较好,其总体规划和地质环境相适宜,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局部地区的地质灾害发育㊁浅层地下空间瓦斯赋存和地下水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㊂区内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为小型滑坡,其次为崩塌和不稳定斜坡,多发生于龙泉山复背斜核部及断裂带区域,建设旅游道路和游憩设施时,要加强防范㊂区内局部浅层地下空间瓦斯赋存,建议在园区内进行地下工程建设时,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瓦斯浓度监测与通风,注意火源管控㊂区内浅层地下水类型主要为HCO 3⁃Ca㊃Mg 和HCO 3⁃Ca 型,局部地区浅层地下水因人类活动而受到污染,其中总硬度㊁氨氮㊁氯化物等超标,建议加强公园内重点规划建设区域的地下水用途管控和生态环境保护㊂关 键 词:城市森林公园;环境地质;地质灾害;浅层瓦斯;地下水污染中图分类号:X141文献标识码:A引言龙泉山脉作为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自然分界线,是不可替代的宝贵生态战略空间,对保障成都市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1]㊂打造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是成都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四川省委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决定的重点先行项目[2⁃3],将成都市总体格局由 两山夹一城”转变为 一山连两翼”,使龙泉山由生态屏障转变为城市绿心[4](图1)㊂因此,摸清该区域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对建设高质量的城市生态区具有一定意义㊂图1 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区位图Fig.1 Location of the Longquanshan urban forest park,Chengdu2019年(4)浅析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主要环境地质问题1 地质环境背景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位于成都平原东缘,覆盖成都市域内龙泉山低山地貌区(图2),是岷江和沱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南北长约90km,宽约10km,总面积约1275km2㊂海拔高度385~1051m,相对高差最大达600m以上,年平均气温约16℃,年降水量约920mm[5-6]㊂区域上,公园地处龙泉山褶断带,总体走向北东20°~30°,由龙泉山复背斜及其东㊁西两侧的龙泉山断裂带组成㊂龙泉山褶断带主体为典型的箱状复背斜,前翼陡窄㊁后翼宽缓,在箱状背斜的两个转折端发育有逆冲断层㊂核部最老地层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两翼依次为上侏罗统遂宁组和蓬莱镇组;下白垩统苍溪组㊁白龙组㊁七曲寺组㊁古店组㊁夹关组㊂岩性主要为红层砂㊁泥岩,两侧零星出露第四系地层[5⁃7]㊂近复背斜核部岩层产状较平缓,向两翼方向延伸,产状逐渐变陡,两侧断裂带区域内断层产状较陡[7⁃8](图3)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地下水主要为侏罗系-白垩系红层砂㊁泥岩裂隙孔隙水(图4),赋存于多个独立的砂岩透镜体中,含水性不均匀,埋藏分散,以利用泉水为主,在构造破碎的压扭性断裂带附近易形成富水带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㊁农灌水和地表水的补给,沿基岩裂隙㊁孔隙㊁孔洞径流,径流途径短,常以下降泉的方式排泄于就近河谷㊁河流中[9-11]㊂区内主要工程地质岩组为复背斜核部的软硬相间的中-厚层砂泥岩互层岩组,东西两翼局部为较坚硬-坚硬的中-厚层状砂岩夹砾岩岩组和软质散体结构岩组㊂园区西北端少量出露软弱-较坚硬薄-中厚层状砂㊁泥岩岩组和软弱的薄层状泥㊁页岩岩组[11-12](图5)㊂2 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受龙泉山脉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环境的影响约束,会面临地质灾害发育㊁浅层瓦斯赋存㊁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㊂2.1 地质灾害2.1.1 发育类型和分布特征龙泉山低山地貌区为成都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13]㊂据野外实地核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区内图2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地势图Fig.2 Topographic features of the Longquanshan urban forestpark,Chengdu图3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地质图Fig.3 Geological map of the Longquanshan urban forest park,Chengdu19沉积与特提斯地质(4)图4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地下水类型Fig.4 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groundwater in the Longquanshan urban forestpark,Chengdu图5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工程地质分区Fig.5 Engineering geological zonation of the Longquanshan urban forest park,Chengdu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㊁崩塌和不稳定斜坡,以滑坡为主,占68.2%,其次为崩塌,占19%,其余为不稳定斜坡,占12.8%㊂绝大多数为小型,占87.2%,其次为中型,占11.4%,仅少量大型,占1.4%(表1)㊂空间分布上,宏观上看,区内地质灾害多发生于龙泉山复背斜核部侏罗系地层及两翼的断裂带附近,而断裂带外侧地形坡度平缓的白垩系地层中地质灾害发育很少(图6)㊂微观上看,区内滑坡和不稳定斜坡多发生在地形坡度15°~45°的土质斜坡上,崩塌多发生于地形坡度在60°以上的高陡边坡上,多数为建房修路时形成的人工切坡㊂时间分布上,区内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每年6 ~10月降水集中时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强降雨天气也是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6,14-17]㊂2.1.2 地质灾害形成原因从区域上来看,区内地质灾害形成的主控因素是地形地貌㊁地质构造㊁地层岩性,强降雨天气和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是主要诱发因素㊂宏观上来讲,地质构造是区内地质灾害集中发育的最主要因素,构造运动控制了龙泉山现今低山地貌的形成㊂由于龙泉山复背斜和两侧断裂带影响,其周边多形成深切沟谷,主要地形坡度在10°到55°之间,局部建房修路形成的人工切坡和自然形成的高陡边坡坡度在60°以上(图7)㊂加之龙泉山复背斜核部和两翼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岩性主要为抗风化能力不同的砂㊁泥岩互层岩组,上覆多为第四系松散的残坡积物或崩坡积物,这种条件下,受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易诱发地质灾害㊂区内滑坡绝大多数发生于土质斜坡上,滑体为基岩风化后形成的松散堆积层,沿基覆界面缓慢蠕动,受到强降雨天气㊁坡脚开挖或后缘堆载等条件的影响,滑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加之斜坡坡度较大大,极易诱发滑坡,不稳定斜坡也多是这种原因形成㊂而区内崩塌则多发生于上硬下软的岩性组合陡坡地带,多为修路建房等人工开挖边坡,多数上部为砂岩或粉砂岩,裂隙发育,下部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形成差异风化,下部泥岩形成凹腔,上部悬空坚硬岩体,在卸荷裂隙㊁岩层面和构造裂隙的切割下,从而发生崩塌㊂292019年(4)浅析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表1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地质灾害类型统计表[14-17]Table 1 Statistics of the geological hazards in the Longquanshan urban forest park ,Chengdu规模类型 总计大型中型小型滑坡294223269崩塌8242157不稳定斜坡550550总计431649376图6 地质灾害分布与地层岩性的关系Fig.6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geologicalhazards and lithology in the Longquanshan urban forest park,Chengdu图7 地质灾害分布与地形坡度的关系Fig.7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geologicalhazards and slope gradients in the Longquanshan urban forest park,Chengdu2.2 浅层瓦斯赋存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局部地下空间内存在浅层瓦斯,在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容易引发瓦斯燃爆,危及施工安全㊂2015年2月14日,龙泉驿区洛带镇五洛路1号隧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巨大损失㊂2.2.1 浅层瓦斯赋存机理区内主要分布侏罗系沙溪庙组㊁遂宁组和蓬莱镇组地层,为砂泥岩红层,本身不能生成瓦斯,其来源为下伏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五段和下侏罗统自流井组的烃源岩[18],并通过断裂和与之相连的裂缝系统向上运移[18-22]㊂由于区内侏罗系各地层中构造裂隙和砂岩孔隙较为发育,加之构造运动形成的有利圈闭,使下部地层形成的瓦斯局部储存㊂其中沙溪庙组距下伏烃源岩层距离近,为区内主要的浅层瓦斯储集层[23](图8)㊂2.2.2 浅层瓦斯分布特征龙泉山复背斜构造是龙泉山区的含瓦斯构造,是区内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㊂森林公园区内从北向南,沿龙泉山复背斜轴部,依次包含三皇庙背斜㊁三大湾背斜㊁白云背斜和油罐顶背斜4个构造高点[23,25],均为有利于瓦斯储集的圈闭构造㊂据苏培东[25]㊁张小林[23]等人对穿越龙泉山的10条隧道37个钻孔的瓦斯浓度检测结果(表2),表明在龙泉山复背斜核部和近轴面部位浅层地下空间瓦斯浓度较高,而远离核部和轴面的向斜和背斜过渡带部位,以及断裂发育部位,其瓦斯浓度较低(图9)㊂39沉积与特提斯地质(4)图8 龙泉山浅层瓦斯富集模式示意图Fig.8 Schematic diagram showing the gas accumulation and migration in the Longquanshan urban forestpark,Chengdu图9 区内含瓦斯隧道地层构造位置示意图(改自苏培东[25],张小林[23])Fig.9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s within the gas⁃bearing tunnels in the Longquanshan urban forest park,Chengdu (modified from Su Peidong et al.,2014;Zhang Xiaolin et al.,2019) 在三大湾背斜外围瓦斯探测孔实地取气体样品两袋,在取得气体样品-1后封孔4小时后取得气体样品-2,送实验室进行气相色谱试验测定气体组分及浓度,最大瓦斯浓度为1.62%,主要成分为甲烷,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上述论断(表3)㊂2.3 地下水污染2.3.1 区域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通过对2018年9月在森林公园重点规划区内采集的浅层地下水样品进行水质分析(图10),表明园区内浅层地下水类型主要为HCO3⁃Ca㊃Mg和HCO3⁃Ca型(图11),TDS在182.3~972mg/l之间,平均值488.63mg/l;pH值在7.23⁃8.43之间,平均值7.74(表4)㊂2.3.2 监测点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据区内DDJC⁃02㊁DDJC⁃03㊁DDJC⁃043处地下水监测点2019年6月份至8月份实时监测数据统计结果,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26],进行单项指标对比,表明DDJC⁃02处地下水浊度指标为Ⅳ类,pH值指标为I类,TDS和氯化物指标为Ⅱ类,硝酸盐指标为Ⅴ类,铵根离子含量492019年(4)浅析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严重超标㊂DDJC⁃03处地下水浊度和pH值指标为I类,TDS指标为Ⅳ类,氯化物指标为Ⅴ类,硝酸盐指标为Ⅴ类,氯离子含量严重超标㊂DDJC⁃04处地下水浊度指标为Ⅳ类,pH值指标为I类,TDS㊁硝酸盐和氯化物指标均为Ⅴ类,氯离子含量严重超标(表5)㊂表2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区内主要含瓦斯隧道一览表(引自苏培东[25],张小林[23])Table2 List of the main gas⁃bearing tunnels through the Longquanshan urban forest park,Chengdu(after Su Peidong et al.,2014;Zhang Xiaolin et al.,2019)隧道名称隧道长(m)最大天然气浓度/%构造部位隧道穿越主要地层瓦斯隧道分级数据来源成洛大道东延线-洛带古镇隧道29240.608向斜过渡带J3p低瓦斯苏培东,2014成洛大道东延线-将军顶隧道20050.095向斜过渡带J3p低瓦斯苏培东,2014成安渝高速-龙泉山1号隧道11261.569三大湾背斜外围J3p低瓦斯苏培东,2014成安渝高速-龙泉山2号隧道7351.332三大湾背斜外围J3p低瓦斯苏培东,2014成安渝高速-龙泉山3号隧道7401.869三大湾背斜外围J3p低瓦斯苏培东,2014成安渝高速-龙泉山4号隧道20441.642三大湾背斜外围J3p低瓦斯苏培东,2014成渝客运专线-龙泉山隧道72288.654三大湾背斜J2s㊁J3sn㊁J3p高瓦斯苏培东,2014成简快速-龙泉山1号隧道18400.97卧龙寺向斜及西部断裂J2s㊁J3sn㊁J3p低瓦斯苏培东,2014成简快速-龙泉山2号隧道23213.42三大湾背斜边缘J2s㊁J3sn㊁J3p高瓦斯苏培东,2014成都地铁18号线-龙泉山隧道96952.62龙泉山复背斜核部(白云背斜)J2s㊁J3sn㊁J3p高瓦斯张小林,2019表3 三大湾背斜外围钻孔样品气体组分实测结果Table3 Gas determinations of the borehole samples collected around the Sandawan anticline气体组分气体样品⁃1气体样品⁃2氧 气O2(10⁃2mol/mol)18.3015.25氮 气N2(10⁃2mol/mol)80.5481.80甲 烷CH4(10⁃2mol/mol)0.421.62乙 烷C2H6(10⁃2mol/mol)<0.01<0.01丙 烷C3H8(10⁃2mol/mol)<0.01<0.01二氧化碳CO2(10⁃2mol/mol)0.080.71其 它(10⁃2mol/mol)0.660.61表4 浅层地下水水化学参数Table4 Hydrochemical parameters of the shallow groundwaterpH K+Na+Ca2+Mg2+Cl⁃SO42⁃HCO3⁃NO3⁃TDS无量纲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最大值8.438.6163.46256.0049.13209.43186.44902.80186.60972.00最小值7.230.155.3052.177.752.770.00186.790.88182.30平均值7.741.4019.10123.7927.8120.2046.46461.8842.79488.6359沉积与特提斯地质(4)图10 浅层地下水采样点Fig.10 Distribution of the sampling sites for the shallowgroundwater图11 浅层地下水Piper图Fig.11 Piper diagram of the shallow groundwater表5 实时监测点地下水质量评价Table5 Quality assessment of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in individual real⁃time monitoring points监测指标DDJC⁃02DDJC⁃03DDJC⁃046月7月8月6月7月8月6月7月8月盐度(ppm)平均值389.67397.62397.31267.521330.761162.561758.71502.031375.52最大值392.02410.594061279.671420.891219.381761.11781.51590.77最小值387.66384.68389.951262.711238.871149.461756.971024.75651.99变幅4.3625.9116.0516.96182.0269.924.13756.75938.78TDS (ppm)平均值467.44476.97476.581520.471596.331394.572109.681801.781650.02最大值470.25492.52487.021535.051704.451462.722112.552137.031908.22最小值465.02461.45467.771514.71486.11378.852107.61229.25782.1变幅5.2331.0719.2520.35218.3583.874.95907.781126.12硝酸根(mg/l)平均值15.6923.429.6254.1476.4640.1287.4949.4534.38最大值17.8929.5332.8499.4383.7777.9195.5695.8999.08最小值12.6715.326.953.665.88084.254.120.67变幅5.2214.235.8995.8317.8977.9111.3191.7798.41氯离子(mg/l)平均值58.9869.4879.741161.151111.181088.852270.181985.941898.29最大值65.575821315.51190.51124.523112404.52355最小值54.561761064101210502219.51297.5802.5变幅11146251.5178.574.591.511071552.5692019年(4)浅析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续表5铵根离子(mg/l)平均值3360.752167.41953.9117.9118.651.260.10.150.25最大值4854.553094.22370.6534.5527.155.40.10.350.5最小值1965.91225.11432.7513.46.850.450.10.10.1变幅2888.651869.1937.921.1520.34.9500.250.4浊度(NTU)平均值5.347.8911.340.110.090.120.160.760.69最大值6.968.8413.190.120.10.140.196.296.36最小值3.857.138.830.10.080.090.150.150.24变幅3.111.714.360.020.020.050.046.146.12PH平均值7.027.067.16.76.776.66.987.037.06最大值7.037.087.126.756.916.6377.177.25最小值77.047.086.676.626.586.966.977.01变幅0.030.040.040.080.290.050.040.20.24表6 监测点样品地下水质量评价Table6 Quality assessment of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in collected water samples分析指标DDJC⁃02DDJC⁃03DDJC⁃04DDJC⁃05分析结果评价级别分析结果评价级别分析结果评价级别分析结果评价级别色(铂钴色度单位)无无无无嗅和味无无无无浑浊度/NTU a无无无无肉眼可见物无无无无PH8.32Ι8.15Ι8.11Ⅲ8.2Ι总硬度/(mg/L)246.7Ⅱ315Ⅲ1327Ⅴ303.2Ⅲ溶解性总固体/(mg/L)363.1Ⅱ425.9Ⅱ1971Ⅳ423.1Ⅱ硫酸盐/(mg/L)12.89Ι84.46Ⅱ264.5Ⅳ86.04Ⅱ氯化物/(mg/L)6.99Ι14.68Ι1274Ⅴ15.41Ι铁/(mg/L)<0.06Ι<0.13Ⅱ0.46Ⅳ<0.15Ⅱ锰/(mg/L)0.63×10⁃3Ι3.6×10⁃4Ι0.5598Ⅳ8.9×10⁃4Ι铜/(mg/L)2.8×10⁃4Ι4.6×10⁃4Ι0.00252Ι7.4×10⁃4Ι锌/(mg/L)56.25×10⁃3Ⅱ9.83×10⁃3Ι0.06025Ⅱ6.54×10⁃3Ι耗氧量/(mg/L)2.78Ⅲ2.78Ⅲ9.03Ⅳ4.17Ⅳ氨氮/(mg/L)0.026Ⅱ0.19Ⅲ0.127Ⅲ0.006Ι硫化物/(mg/L)<0.02Ⅲ<0.02Ⅲ<0.02Ⅲ<0.02Ⅲ钠/(mg/L)46.85Ι 31.5Ι219.4Ⅳ31.41Ι亚硝酸盐/(mg/L)<0.01Ι<0.01Ι<0.01Ι<0.01Ι硝酸盐/(mg/L)25.68Ⅲ16.41Ⅲ68.72Ⅴ17Ⅲ氰化物/(mg/L)<0.05Ⅲ<0.05Ⅲ<0.05Ⅲ<0.05Ⅲ氟化物/(mg/L)1.23Ⅳ0.32Ι0.257Ⅱ0.31Ι碘化物/(mg/L)45.9×10⁃3Ⅲ8.3×10⁃3Ι0.3989Ⅳ3.3×10⁃3Ι汞/(mg/L)<4×10⁃5Ι<4×10⁃5Ι<0.00004Ⅱ<4×10⁃5Ι砷/(mg/L)<3×10⁃5Ι<3×10⁃5Ι<0.00003Ι<3×10⁃5Ι硒/(mg/L)<1×10⁃5Ι<1×10⁃5Ι<0.00001Ι<1×10⁃5Ι镉/(mg/L)0.33×10⁃3Ⅱ7.8×10⁃4Ⅱ0.00063Ⅱ1.8×10⁃4Ⅱ铬(六价)/(mg/L)0.18×10⁃3Ι2.2×10⁃4Ι0.00035Ι2.6×10⁃4Ι铅/(mg/L)0.31×10⁃3Ι3.1<3×10⁃4Ι0.00061Ι3.4×10⁃4Ι79沉积与特提斯地质(4) 2018年对DDJC⁃02㊁DDJC⁃03㊁DDJC⁃04㊁DDJC⁃054处地下水监测点进行集中采样,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26],选取的评价项目为PH㊁总硬度㊁溶解性总固体㊁硫酸盐㊁氯化物㊁铁㊁锰㊁铜㊁锌㊁耗氧量㊁氨氮㊁钠㊁亚硝酸盐㊁硝酸盐㊁氟化物㊁碘化物㊁汞㊁砷㊁镉㊁铬㊁铅㊂综合评价结果表明,DDJC⁃02处地下水质量为Ⅳ类,其耗氧量㊁硫化物㊁硝酸盐㊁氰化物㊁碘化物㊁氟化物含量高㊂DDJC⁃03处地下水质量为Ⅲ类,其总硬度㊁耗氧量㊁氨氮㊁硫化物㊁硝酸盐㊁氰化物含量较高㊂DDJC⁃04处地下水质量为V类,其总硬度㊁氯化物㊁硝酸盐含量过高,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其它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㊂DDJC⁃05处地下水质量为Ⅳ类,其总硬度㊁耗氧量㊁硫化物㊁硝酸盐㊁氰化物含量高(表6)㊂2.3.3 地下水污染分析结合监测点实时监测数据和取样分析结果,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27]进行单项对比,结果显示,DDJC⁃02处地下水硝酸盐㊁氟化物含量超标,浊度超标;DDJC⁃03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TDS超标;DDJC⁃04处地下水总硬度㊁TDS超标,硝酸盐㊁硫酸盐㊁氯化物㊁铁㊁锰含量均超标;DDJC⁃05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㊂3 结论及建议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总体地质环境条件较好,其总体规划和地质环境相适宜,但是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局部地区的地质灾害发育㊁浅层地下空间瓦斯赋存和地下水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㊂(1)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区内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为小型滑坡,其次为崩塌和不稳定斜坡,多发生于龙泉山复背斜核部及断裂带区域㊂在龙泉山生态游憩区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尤其是山泉街道㊁同安镇㊁茶店镇㊁柏合镇等重点景观区,建议旅游道路及游憩设施尽量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对个别典型地质灾害点可以实施工程治理与打造地质景观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㊂(2)区内局部浅层地下空间瓦斯赋存,建议在龙泉山森林公园中㊁南段的三皇庙背斜㊁三大湾背斜㊁白云背斜和油罐顶背斜4个构造区附近进行地下工程建设时,采取超前地质预报㊂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瓦斯浓度监测与通风,要特别注意火源管控㊂(3)区内浅层地下水类型主要为HCO3⁃Ca㊃Mg 和HCO3⁃Ca型㊂位于森林公园中段长安乡的3处监测井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总硬度㊁氨氮和氯化物等超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为因素的影响㊂建议在局部污染区内减缓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加强公园内重点规划建设区域的地下水用途管控和生态环境保护㊂参考文献:[1] 黄毅,苏展.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的思考和建议[J].先锋,2018,(8):46-47.[2] 本刊记者.打造生态绿洲建设城市绿肺 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专访[J].绿色天府,2017,(4):30-31. [3] 王胡林.打造成都乡村旅游升级版 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为例[J].四川农业科技,2018,(2):62-64.[4] 两山夹一城”变 一山连两翼”[N].新华每日电讯,2019-3-8.[5] 蒋怡,董秀春,李宗南,等.成都龙泉山区居民点空间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2):57-59.[6] 杨彪山,郑志军,周伟.四川成都龙泉山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2,(2):101-104.[7] 王伟涛,贾东,李传友,等.四川龙泉山断裂带变形特征及其活动性初步研究[J].地震地质,2008,(4):968-979. [8] 王全伟,朱兵,梁斌,等.成都市幅H48C002002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Z].2013-11-01.[9] 赵鹏.成都地铁十八号线龙泉山隧道水文地质特征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8.[10] 李家康.四川省简阳幅H-48-15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20万[M].1977.[11] 刘俊贤.成都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察报告[Z].1990-10-01.[12] 任光明.成都市域工程地质环境研究[Z].2012.[13] 仇开莉,褚永彬,张志明,李虎.天府新区(成都部分)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4,(2):245-253.[14] 祝波.成都市龙泉驿区2017年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报告[Z].2017.[15] 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简阳市2017年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报告[Z].2017.[16] 唐明才.成都市金堂县2017年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排查报告[Z].2017.[17] 陈宇.天府新区直管区2017年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报告[Z].2017.[18] 祝金利,邹越,陈冬霞.川西坳陷中段中㊁浅层天然气来源与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岩性油气藏,2011,(6):18-23.892019年(4)浅析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主要环境地质问题[19] 刘文伍.浅层天然气对新龙泉山隧道的影响分析[J].山西建筑,2013,(24):178-180.[20] 肖先俊,袁永红,罗常锋,等.成都天府新区某地铁隧道浅层天然气检测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8):194-195.[21] 刘殊,颜琰,袁红卫.川西凹陷浅层气藏分布规律研究―以洛带和新场气田为例[J].石油物探,2006,45(4):342-350.[22] 王威,徐国盛,崔建伟,等.川西坳陷洛带气田沙溪庙组天然气成藏规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14(5):39-41.[23] 张小林,蔡建华,廖烟开.成都地铁龙泉山隧道瓦斯赋存特征分析与预测评价[J].现代隧道技术,2019,56(3):25-30.[24] 苏培东,李作兵,范晓丽,等.成-简一级公路龙泉山隧道浅层天然气检测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09,(4):52-57.[25] 苏培东,廖军兆,王奇,等.四川盆地龙泉山含油气构造浅层天然气对隧道工程危害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4,(6):1287-1293.[26] GB/T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S].2017.[27]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2006.Environmental geology of the Longquanshan urban forest park,Chengdu, SichuanGUO Ziqi1,LI Shengwei1,WANG Donghui1,LI Hongyan2,WANG Dewei1,SONG Zhi1, GU Hongyu1(1.Chengdu Center,China Geological Survey,Chengdu610081,Sichuan,China;2.Sichu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Chengdu610081,Sichuan,China)Abstract:The present paper gives a detailed examination on the environmental geology of the Longquanshan urban forest park in Chengdu,Sichuan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results and analytical data of the selected samples in this study.On the whole,the Longquanshan urban forest park has good geological conditions,and the overall planning schemes of the urban forest park are suitable for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Longquanshan area. However,particular attention should be drawn to the geological hazards developed in local parts,gas accumulation in shallow underground spaces and local groundwater pollution.The geological hazards consist dominantly of small⁃scale landslides,collapses and unstable slopes developed in the coral part of the Longquanshan anticline and fault zone.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t roads and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should steer clear of the above⁃mentioned geological hazards.The advanced geological forecasting,monitoring of gas concentration and ventilation,and fire source control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projects.The underground water types include the HCO3⁃CaMg type and HCO3⁃Ca types.Affected by the human pollution,the total hardness, ammonia nitrogen and chlorides in the shallow underground water in local parts are all out of standard.It is suggested that much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groundwater ut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key areas of the Longquanshan urban forest park.Key words:urban forest park;environmental geology;geological hazard;shallow gas;underground water pollution99。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加快生态绿化行动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第一,构筑“两山环抱”生态屏障。
大力实施大规模绿化全川成都行动,努力建设城乡一体化城市森林体系。
进一步完善龙泉山脉森林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在2016-2020年期间,通过“增绿、提质、添彩”等措施,新增森林植被16.38万亩,培育以木本油料、特色干果为主体的林业产业基地16万亩,区域森林覆盖率提升5%。
围绕“修复生态、融合产业、服务都市、富裕农民”的目标,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规划建设,构建龙泉山、龙门山“两山环抱”市域生态屏障。
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开展全民植树造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维护特有生物多样性,提升野生动植物保护水平和绿化植物应用水平。
积极开展国际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申报创建,促进湿地生态功能改善,助推湿地公园提档升级。
第二,构建“星罗棋布”绿地体系。
实施“市级、区级、居住区”三级均衡的街道社区公园绿地建设,着力保护历史名园,充分保留并改造提升现有公园绿地,优化提升社区绿化,继续推进立体空间绿化,打造花卉植物精品景观。
强化环城生态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绿地建设,扩大绿化面积,增强绿化品质。
面向城镇村社,实施园林和绿化模范创建活动、绿色家园建设行动等“生态细胞工程”。
建设“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社会主义新农村绿化景观,逐步推进106个绿色家园建设工作,着力打造其中15个特色家园。
逐步形成“星罗棋布”的城镇绿地体系,构建布局合成都将重现“花重锦官城”景象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 供图36同心同德 群策群力谱写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篇章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确保全市生态绿化达到全国一流、西部领先水平。
第三,全面“创新升级”深化林业改革。
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凝心聚力、探索创新,全面完成“第二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市”和“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各项改革试验任务,全面完成国有林场公益性改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规划实践——以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总体策划为例发布时间:2021-06-16T10:31:21.117Z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6月作者:张弛[导读] 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富庶的成都平原上,河网纵横、物产丰富,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在新时代的规划蓝图中,成都又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
在新一轮总规中成都提出要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生态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加快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打造城市生态、人文、经济功能复合体。
上海天华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张弛 200233摘要: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富庶的成都平原上,河网纵横、物产丰富,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在新时代的规划蓝图中,成都又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
在新一轮总规中成都提出要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生态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加快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打造城市生态、人文、经济功能复合体。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位于成都市东部,全域1275平方公里。
随着成都城市东进,使得龙泉山逐渐由原先的城市东部生态屏障转变为城市中央绿心,实现城乡形态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
为了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公园城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开辟城市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原则,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构筑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公园城市。
关键词:生态文明,公园城市,城市绿心,生态修复,乡村振兴 1引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在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积极探索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相辅相成的高质量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成都龙泉驿区百日行动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成都龙泉驿区作为成都市下辖的一区,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村发展步伐,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
为此,龙泉驿区政府决定开展百日行动,以解决当前农村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二、行动目标1. 提高农民收入:通过产业扶持、技能培训等措施,努力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的财务状况。
2. 优化农村环境:重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垃圾处理,提升农村生活质量。
3.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高效发展,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
4. 推动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修缮文化遗产等措施,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丰富农村文化内涵。
三、行动措施1. 提高农民收入- 支持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
- 鼓励农村居民开展农家乐、农产品加工等农村旅游和农产品深加工业务。
- 组织农民参加技能培训,提升其就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增加其收入渠道。
-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开展小额信贷、保险等金融产品推广。
2. 优化农村环境- 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修复和农田水利建设,加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工作。
- 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推动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处理体系。
- 加强农村卫生环境整治,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
3.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进农业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
- 鼓励农民采用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 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提供优质农业种子、肥料、农药等。
4. 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包括庙会、舞蹈比赛等。
- 支持农村文化遗产修缮和保护,丰富农村的历史文化内涵。
- 建设文化活动场所,提供场地和设施支持。
四、工作推进机制1. 成立百日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任务分工。
2. 精细化安排落实责任,明确责任主体,强化工作推进与督导。
3. 加强与相关部门、乡镇和村级组织的协作配合,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