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可否走进高中课堂
- 格式:pdf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2
浅谈智能手机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的应用作者:郑开新来源:《数码设计》2017年第17期摘要: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手机越来越智能化,其功能越来越接近电脑,甚至有些只能手机的功能比电脑还强大。
与此同时手机的价格却越来越低,几百块钱便可以买到一台不错的智能手机。
因此,基本每个学生手头上都会有一台智能手机。
如果能把学生的手机变成学习工具,在物理课堂上充分地使用,会不会给校园手机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呢?笔者所在的班级,合理的“管”和恰当地“导”,巧妙地把这“双刃剑”用到高中物理课堂上。
关键词:智能手机;高中;物理课堂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7-0006-02Abstract: technology is increasingly developed today, mobile phones are more and more intelligent, its function is more and more close to the computer, even some can only mobile phone function than the computer is also powerful. At the same time, the price of mobile phones is getting lower and lower, a few hundred yuan can buy a good smart phone. Therefore, almost every student has a smart phone on hand. If students' mobile phones can be turned into learning tools and fully used in physics class, will it provide a new idea for campus mobile phone management? The class in which the author works, with reasonable "management" and appropriate "guidance", skillfully applies this "double-edged sword" to the high school physics class.Key words: smart phone; High school; The physical classroom智能手機已成为当今社会每个人的必需品。
手机进入课堂是有利的作文
内容: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会把手机带到课堂上。
对于手机进入课堂,人们持有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在一定规范下,允许手机进入课堂是有利的。
手机可以成为获取信息的工具。
上课时,老师的讲解难免会有学生听不太懂的地方。
以前,学生只能默默地记下问题,下课后再请教老师或同学。
有了手机,学生可以利用课间暂停的片刻,快速地搜索问题的答案,对知识点进行补充和深入的了解。
手机可以帮助老师进行教学互动。
老师可以利用手机进行弹幕提问、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也可以用手机进行即时反馈,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种及时的互动有利于老师调整教学进度,重点解释学生反馈较多的疑点。
合理使用手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专注听课,只在合适的时间使用手机作为工具,不玩游戏或刷社交媒体。
这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
当然,要让手机真正成为学习的助手,需要学校和老师制定规范,如制定手机使用时间、场合等,并对违规使用手机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惩戒。
只有这样,手机才能发挥最大的正面作用,而不是成为上课的干扰源。
在信息时代,适当地允许手机进入课堂,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使教与学都更高效。
但关键是要规范使用,防止手机成为学习的障碍。
只要各方面都能做到这一点,手机进入课堂就会对教育大有裨益。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手机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提升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
然而,许多人质疑手机是否应该进入课堂教学。
一方面,手机可以作为教学辅助工具,提供更加多样化、丰富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手机也可能带来分心、沉迷等负面影响。
下面我将从教学效果和学生健康两个方面探讨手机是否应该进入课堂教学。
首先,手机可以作为教学辅助工具,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上有海量的学习资料和应用程序。
教师可以通过手机向学生展示课件、图表、实验视频等直观的资料,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浏览互联网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拓宽知识面。
另外,手机还支持学习软件和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
手机进入课堂教学,使得学习变得更加灵活便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手机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学生健康的影响。
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导致近视、颈椎病等身体问题。
此外,手机上的游戏和社交媒体也容易让学生沉迷其中,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教育机构和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的使用规范,明确规定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时间和用途,避免过度依赖和滥用。
针对手机进入课堂教学的争议,我认为有两点建议。
首先,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手机的优势,设计更加创新和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需要合理监控和管理学生的手机使用,确保学生不沉迷于游戏和社交媒体。
其次,家庭和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他们正确使用手机的意识。
家长可以与学校共同制定学生手机使用规范,定期检查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及时纠正不当行为。
总之,手机作为现代科技产品,进入课堂教学既有利又有弊。
我们应该看到手机的潜在优势,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要重视手机对学生健康和学习的负面影响,加强管理和教育。
只有合理利用手机,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关于高中生能不能带手机进学校的英语作文English:In my opinion, high school students should be allowed to bring their phones to school. Firstly, smartphones can be a valuable educational tool. With access to the internet, students can easily search for information and enhance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 They can access educational apps, e-books, and online resources that can support their studies. Secondly, phones provide a sense of security. In case of emergencies, students can immediately contact their parents or emergency services. Additionally, phones can also act as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y can be used to send reminders, notifications, or important announcements, ensuring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school community. Furthermore, phones can teach students about responsibility and time management. By allowing them to have their phones at school, they learn to balance their usage, refrain from distractions, and focus on their academic responsibilities. 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establish clear guidelines and rules regarding phone usage within the school premises. Teachers should monitor the students' activities to ensure that phones are used solely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and not forentertainment or unauthorized activities. Overall, permitt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bring their phones to school can provide numerous benefits and empower them with valuable skills, as long as it is accompanied by appropriate regulations and supervision.中文翻译:在我看来,高中生应该被允许带手机进学校。
人工智能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开始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其中之一就是教育领域。
人工智能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和高效率的学习方式。
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在高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优势。
人工智能可以应用于学生的学习辅助。
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人工智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资源。
例如,智能教育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推荐适合他们的学习材料和习题。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智能评估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辅导。
人工智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智能化的教学工具。
例如,智能教学软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自动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为学生提供智能化的语音交互界面,使学生能够通过语音与机器进行对话,提问和回答问题,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趣味性。
人工智能可以应用于教师的教学辅助。
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估。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优化,设计更加符合学生需求和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案。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提供科学的教学反馈和个性化的辅导建议,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人工智能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加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
例如,人工智能可以模拟实验场景,帮助学生进行虚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推荐相关领域的学习内容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然而,人工智能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挑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数据和算力支持,而这对于一些学校和地区可能存在困难。
其次是隐私和安全问题,人工智能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收集和处理学生的个人信息,如何保护学生的隐私和信息安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高一年级“关于学生禁带智能手机进校园规定”说明一、禁用手机的目的意义多数高中生在校内除了需要与家长联系时使用手机外,更多的时候是把手机当作玩具用,跟同学通话聊天、发短信、玩游戏、听歌、上网,甚至拨打声讯电话。
既影响学习,又浪费钱财。
而且学生之间盲目追求手机高档次,互相攀比,比谁的手机好、功能多、价格贵。
其实,学生在校内如果有急事,可以借老师的手机或电话打一下,或使用“老人机”,完全可以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没有带手机的必要。
中学生在校内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生抵制诱惑的意志力较弱,过度沉溺于手机,就会大大分散学习的注意力,真正专注投入学习的时间就少。
若能在校园内从根源上杜绝智能手机的使用,其利远大于弊,还学生一片远离手机诱惑的清朗的学习环境。
二、禁用手机的法理依据首先,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到校是合法的。
《教育法》第26条第1款要求学校“有组织机构和章程”,第28条第1款要求学校“按照章程自主管理”,这一条款就是《教育法》的授权性规范,“授权性规范授予法律主体可以作出某种行为或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能力。
”通过授予学校一定的权限规范师生的行为。
学校的规章制度实质上就是“章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律法没有规定或没有实施细则的部分的补充,所以专家学者均认为:法无明文规定时,学校可自行制定相关校规对学生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教育法》赋予学校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为学校的教育管理预留一定的伸展空间,有专家认为:学校的自由裁量权必须在学校目的的达成与学生权利的保护两种利益间求取最佳的平衡点,要遵循最小侵害原则。
如对违规学生的手机可暂代保管,代管不是处罚而是救助,其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暂时远离诱惑,它遵循了“出于善意,着眼于学生更好发展”、“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的教育性原则。
其次,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到校有先例可循。
很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有部分州、韩国、芬兰、德国等在中小学已禁止或将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
国内很多中小学,如宁波市中小学、深圳市很多学校如科高、龙城高中等,也都制定了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规定。
2023正确使用手机的倡议书2023正确使用手机的倡议书1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倡议的主题是: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把手机带进校园。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接受教育、培养意志、锻造品格、奠定未来的重要阶段。
但是我们遗憾地看到,手机在校园中的出现给我们成长带来了的许多隐患。
首先,使用手机对身体健康有不良影响。
中学生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
其次,很多同学在校园内使用手机、互发信息的现象,已经严重干扰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和课堂秩序,严重影响到了同学们专心学习和成绩的提高。
再次,很多同学使用手机是为了与人攀比或赶时髦,让我们想想看,因为我们的虚荣而使父母增加一笔额外的负担,手机——我们还能够用的安心吗!鉴于以上情况,为了进一步净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校风学风,校团委、学生会特向全校学生提出以下倡议:1、作为中学生,不携带手机进入校园,以不携带手机为荣,不互相攀比为荣。
2、各班班干部、团干部、三好学生应率先示范、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坚决不携带手机进校园。
并能经受同学监督、考验。
3、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不以各种理由索要手机,加重父母经济负担。
同学们,不要因为在校使用手机而影响他人,扰乱学校的秩序。
顾及他人是一种文明修养的象征,你将获得他人默默的尊重。
让我们携起手来,拒绝手机进入校园;让我们行动起来,争做文明学生,共建文明校园!倡议人:日期:2023正确使用手机的倡议书2亲爱的同学们: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手机俨然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
聊qq、打电话、看网页、玩游戏,手机极大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丰富了我们的闲暇时间。
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通讯便捷和休闲娱乐之际,我们不禁发现:青年学生上课玩手机,吃饭玩手机的现象日趋严重,青春的大好年华在低头和指间慢慢流逝。
同学们,我们还不应该好好反思这一切吗?不知从何时起,昔日只闻“风声雨声读书声”的大学校园,现在几乎只闻“短信彩铃声”。
优良的学风是高校永恒的追求,更是青年学生学业有成的重要保证。
合理使用智能手机,打造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作者:钟新辉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第10期摘要:当今社会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必备品,本文针对智能手机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改变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尝试通过手机辅助课堂教学,使手机变成教学的工具。
合理利用智能手机,能大大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弥补现有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备的不足。
关键字:智能手机信息技术远程控制计算机微博课堂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0094-02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教育的手段、工具也随之推陈出新。
当今社会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必备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手机不再是单纯的通讯工具,智能手机的出现及快速普及,对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合理利用这些智能设备,能大大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弥补现有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备的不足。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引入智能手机进行辅助教学,可以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并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 脱离讲台,移动操作教师机作为智能手机,远程控制计算机并不难实现。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手机来远程控制教师机,从而实现在机房里面走动时也能操作教师机,进行相关的演示。
使教师可以从讲台边上解放出来,走到学生身边和学生近距离接触,进行有效的互动。
用手机远程控制计算机可以使用蓝牙、无线网等方式进行。
使用时在手机上安装控制软件,也就是手机客户端,同时也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服务器端。
此类软件有很多,像安卓系统下的RemoteView、Remote Desktop Client、Splashtop、Remote Desktop远程桌面、向日葵远程控制软件、PhoneMypc远控软件、网灵远程控制软件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操作教师机。
例如,Splashtop Remote Desktop远程桌面,这是一款远程桌面控制软件,允许用手机来操作计算机内的资源;同时,这也是一款跨平台的远程控制软件,在安卓系统和iOS平台上都有相应版本。
高中生活中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高中生而言,科技创新同样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高中生活中的科技创新,并讨论其对于高中生学习、生活和发展的影响。
一、科技创新在高中课堂中的应用在高中课堂中,科技创新的应用为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首先,电子白板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老师能够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这些新技术使得学习过程更加互动和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其次,科技创新使得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教学资源。
通过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搜索资料、阅读电子书籍,并且可以观看在线教学视频。
这种便利的获取方式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边界,使得他们能够更全面地掌握学科知识。
再者,虚拟实验技术的应用为高中生的实验学习带来了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通过虚拟实验软件,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各种实验操作,无需真实的实验器材。
这种虚拟实验能够提供更安全、更贴近实际的实验环境,同时也可以通过模拟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
二、科技创新在高中生活中的应用科技创新不仅改变了高中课堂,也深刻影响着高中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高中生可以随时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他们可以分享生活中的点滴、交流学习上的难题,并且可以参与到各种社交活动中。
这种社交方式丰富了高中生的社会交往,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其次,移动支付的普及为高中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消费方式。
学生不再需要携带大量的现金,只需通过手机扫码支付即可完成购买。
这种方式不仅方便了学生的消费,也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避免了携带现金可能带来的风险。
再者,在线学习平台的兴起给予高中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
通过MOOC(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等平台,高中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课程进行学习。
这种灵活的学习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高中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领域和深造机会。
智能手机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涌入高中地理课堂。
本文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尝试利用智能手机强大的交互功能,让传统的地理课堂注入新的血液,与时俱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动力。
关键词:智能手机移动学习高中地理教学移动学习(M-Learning),“指的是使用通信设备辅助学习者学习。
它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是无线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三者相结合的产物。
”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高性能的投影仪、电子白板、平板电脑和地理实验室已经成为教学的基本配置,但这些设备价格都相对昂贵。
而与此同时,智能手机作为一种成本相对较低的设备出现,且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很多人已成为“低头一族”。
如何将智能手机有效地融入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以达到更高效、更有趣的地理教学,这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
本文从地理微课、地理科组微信公众号平台和地理课堂手机电脑同屏技术几方面来浅谈以智能手机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一、智能手机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当下社会,人民群众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已离不开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已深深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
智能手机虽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在“腐蚀”着部分学生的学业进步,这为广大家长带来了巨大的难题。
故我们的适应时代的潮流,帮家长有效解决棘手的难题,即把高中地理教学与智能手机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对我们的课堂也爱不释手、沉浸其中。
1.地理微课。
微课,在教学实践中,利用5-10分钟的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仿真题的微视频。
我校一共有7位地理教师分别任教于高一、二、三,每节课40分钟,我们老师可以根据每节课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知识点的重要性等,在课余时间录制微课,帮助不同的学生掌握他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因为微课时间较短,如果老师录制相对新颖、重难点突出和简单明了等,学生一般会喜欢并且愿意花这十几分钟去巩固与提升自己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