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村小学语文导学案样表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4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表任教年级:一年级科目:语文任课教师: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1.天地人,比一比谁读得最准确、做小老师,领读生字,1.图文连线。
人天地2.摘苹果。
亲爱的同学们,你一共能摘下()个大苹果。
(备注:只有认识才能摘下哟!)2.金木水火土有二个人,四只小羊,1.连一连。
三一五四二学生拓展词语:。
2.摘果子。
(你会认哪几个字)学生观察“二、三”3.口耳目1.我会连。
领读,其他同学跟读。
耳学生自由汇报。
目口手足以“目”为例,2.在你认识的字上面涂红色。
1.复习巩固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并认识“”、“”“”三种笔画。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渗透自主识字的意识。
1.巩固生字,认识“”、“”“”三种笔画。
2.激发识字的兴趣。
在自己的生字卡片里找到四个字。
(3)老师范写“口”,学生注意观察“口”的笔顺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指导学习新笔画:(5)学生先描红,再书写“口”,师边巡视边提示。
(6)师展示优秀作品。
(7)同法指导生字“目”“耳”“手”字及新笔画“”“”。
4.日月水火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认识笔画“、丶”。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2.照样子,手拉手。
水日月火3.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日、月、水、火山、石、田、禾做小老师,领读生字。
1.引导学生认识笔画“、丶”。
2.教师在田字格内示范“、丶”的写法,学生观察。
3.指导学生练写。
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情况,试着总结“捺”4.我会照样子填空。
例:“十”共(2)画,第二画是(丨),笔顺是一十。
“火”共()画,第一画是(),笔顺是5.照样子写一写。
6.看拼音,写汉字。
指导“田”的写法。
1.课件出示田字格的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教师范写“田”字,学生观察。
3.指导学生练习写三个“田”字。
4.指导学生书写“田”字,“禾、火”字。
同时教授新笔画,名称“丶”“”。
学生明确书写要领。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word版可编辑修改)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主备张玉周辅备督查日期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学习重难点1.通过欣赏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
结合文中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学法指导1、为完成本课教学目标,宜将情境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感情朗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完成本课教学。
2、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学习本课。
知识链接介绍燕子的体型、生活习性。
学习过程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课题1、燕子课型主备张玉周辅备督查日期学习目标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习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学法指导1、通过领读、个体读、小组互读等形式完成目标2、通过范读、个体读、齐读以及合作交流等形式完成目标知识链接介绍燕子的体型、生活习性。
学习过程年级 三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2、古诗两首 课型主备 张玉周 辅备 督查 日期学习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二年级语文导学案表格版(第七单元)高效课堂导学案科目中文,2年级,第1卷,第7单元学校:主备人:课题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含重难点)课前准备第十八课课型课时新授课第(1)课时《夜宿山寺》知识与技能: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并背诵两首古诗。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古诗的意思,结合课文展开想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草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重点:学习生字、读背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两首古诗豪迈的意境。
难点:根据古诗的内容展开想像,并把想像的画面表达清楚。
多媒体课件教师行为预设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能背诵出《静夜思》?指生背诵。
2.你知道这首诗是哪位诗人写的吗?(唐代著名诗人李白)3.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
4.出示课题:夜宿山寺,生齐读课题,随课题教学生字“宿、寺”。
二、初读感知,识字学文。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及时在书中圈出不认识的字。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多读几遍。
3.同桌互相检查正音。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课件出示诗中生字:危、辰、恐、惊。
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赛读――去掉拼音读――齐读。
(师生及时评议)5.交流古诗朗读。
(1)指生读诗,他生评价。
(2)指生读词: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
(3)自由朗读全诗。
三、图文结合,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个性调整教学过程2.出示前两行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引导学生想像画面,理解诗意。
(1)理解“危楼、星辰”的意思,感受楼的高。
(2)说说: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体会楼的险。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想像到的画面。
3.指导朗读。
(1)老师配乐范读。
(2)学生试读。
(3)指名读。
(4)全班配乐齐读。
4.课件出示后两行诗: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引导理解诗意。
(1)理解“高声语、恐惊”的意思。
(2)站在这高楼上,我们觉得很危险,诗人是怎么想的?(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导学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表格式导学案学生姓名:班别:自学完成时间:分钟年级学科主编备课组长导学案编号 1 教导处审核教师批阅评价批阅评价批阅评价批阅评价批阅评价批阅评价批阅评价学习内容1aoe 学习目标学会单韵母ao、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知道单韵母有四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ao、e 的音。
重点难点重点:a、o、e的发音和韵母的带调读。
难点:o的发音及a、o、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的发音。
知识链接汉语拼音的用处很大,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字、学习普通话、查字典、读拼音读物、还能帮助我们电脑打字,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
自主学习1、观察情景图,说说图上画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小女孩在做什么?小女孩的嘴巴大大的,会发出什么声音呢?自己试一试,把嘴巴张得大大的,可以发什么音?夏天的早晨,大公鸡在做什么?大公鸡怎样打鸣?自己试一试。
什么在小河里游?把“鹅”的音平读就是“e”。
观察课文插图,看看a、o、e像什么?听录音试着跟着读一读。
小组合作探究内容一、识记“a、o、e”。
音:出示卡片,讲解范读,学生互读,师巡回检查帮助纠正错误的读音。
形:“a、o、e”分别像什么?怎样记住它的形?写:①认识四线三格;②观察“a、o、e”的位置;③讲笔顺并范写,生跟着书空;④先描再独立写。
二、我会读声调。
反思质疑本节课我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3、评选出本节课中小组成员表现最突出的“学习之星”。
小测反馈一、我会读。
我会听写a、o、e:三、听听读读。
朗读训练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āáǎàōóǒòēéěè 记忆背诵张大嘴巴aaa圆圆嘴巴ooo扁扁嘴巴eee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表格式导学案学生姓名:班别:自学完成时间:分钟年级学科主编备课组长导学案编号 2 教导处审核教师批阅评价批阅评价批阅评价批阅评价批阅评价批阅评价批阅评价学习内容2iuü 学习目标1、学会i、u、ü三个单韵母和y、w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高效课堂导学案
学科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校:主备人:
高效课堂导学案
学科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校:主备人:
高效课堂导学案
学科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校:主备人:
高效课堂导学案
学科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校:主备人:
高效课堂导学案
学科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校:主备人:
高效课堂导学案
学科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校:主备人:
高效课堂导学案
学科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校:主备人:
高效课堂导学案
学科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校:主备人:
学科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校:主备人:
学科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校:主备人:
学科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校:主备人:。
小学五年级语文导学案
小学语文导学案
设计需要注意: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A识记类 B理解类 C应用类 D拓展类)
小学语文导学案
设计需要注意: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A识记类 B理解类 C应用类 D拓展类)
小学语文导学案
设计需要注意: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A识记类 B理解类 C应用类 D拓展类)
小学语文导学案
设计需要注意: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A识记类 B理解类 C应用类 D拓展类)
小学语文导学案
设计需要注意: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A识记类 B理解类 C应用类 D拓展类)
小学语文导学案
设计需要注意: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A识记类 B理解类 C应用类 D拓展类)
小学语文导学案
设计时注意: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A识记类 B理解类 C应用类 D拓展类)
小学语文导学案
设计需要注意: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A识记类 B理解类 C应用类 D拓展类)
小学语文导学案
小学语文导学案
设计需要注意: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A识记类 B理解类 C应用类 D拓展类)
小学语文导学案
设计需要注意: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A识记类 B理解类 C应用类 D拓展类)
小学语文导学案
设计需要注意: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A识记类 B理解类 C应用类 D拓展类)。
一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课题 5 、ɡk h 课时: 2 课时知识延伸:
我收获了:
我来闯关:(小组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ɡk h 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我能读准ɡ、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学习重点:。
1、我能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2、我能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知识链接:将文中的插图变静为动,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卡通人物的形象引出g、k、h,为课堂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愉乐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预习任务:
1、初读课文,把自己不认识的字母勾画出来。
2、在课文中找找自己认识的拼音字母读一读。
自主、合作、探究:
(一)识记(小组合作探究)
音:出示卡片,讲解范读,齐读后指名读。
形:这个g、k、h像什么?怎样记住它的形?
写:①观察g、k、h的位置;
②识记笔顺跟着书空;
③先描写再独立写。
(二)我会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读音节
(四人小组练习:指名读,小老师领拼、开火车读等。
)知识延伸:
我收获了:
我来闯关:(小组合作探究)。
15 大禹治水导学案设计课题大禹治水课型设计说明《大禹治水》是一个有关伟大的英雄人物的故事。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主要叙述了上古时代大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
它承载着让学生理解何为奉献的重任。
课文语言比较简练,让孩子们通过读中悟,悟中读去深刻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从而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这个故事虽然流传千古,但是,上古时代距离今天十分遥远,孩子们可能在理解治水艰辛这一部分有些困难。
这就需要老师运用情景渲染、对比烘托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洪水、挡水、疏导、驱赶、安居乐业”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依据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难点)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合作,互相检查。
(1)小组成员相互当老师,针对同伴圈出的字进行范读和领读。
(2)互相评议朗读情况。
(3)交流识字的好方法。
重点引导学生运用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4.检查自读情况,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5.教师指导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挡水疏导驱赶6.指导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圈画本课要学的生字,反复认读。
3.学生小组活动。
(1)在小组内读生字词,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听到不正确的及时纠正。
(2)认读生字,相互纠正。
(3)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①加一加识记“洪、蛇、难、认、被”。
②图片识记“灾”。
③对比识记“仍—奶”“退—腿”④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4.学生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量,通过合作学习解决识字的问题。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用时:3分)本课词语。
2.提出本课目标:大禹为什么要治水?他是怎样治水的,结果怎样?1.学生朗读生字、词。
温村小学语文导学案第六单元单元主题:父母之爱
课题地震中的父与
子
课型双基批注课设计者学习者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
2、我能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3、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我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概括主要内容。
重难点: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4
学法指导:
1、用拆字法、部首更换法(加、减、换)、儿歌巧记、形近字比较法等方法认记
目标生字。
2、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近义词替换法、遣词造句法、查辅助
书等方法理解记忆目标词语。
3、用抓中心句法、补充课题法、段意连接法、提炼要素法(人、事、结果)等方
法完成目标4.
一、知识链接:
美国地震:1989年10月17日,美国旧金山大地震,震级里氏6.9级,地震死亡逾270人。
地震袭来之际,正值交通高峰时期,加州北部数条高速公路及桥梁坍塌,数地
发生大火。
地震损害了机场,使大厦倒坍、电讯中断〃〃〃〃〃〃
二、自主学习(A类):
1、词语我会写
Luò shān jī hun luan xi ri fei xu chan dou ( ) ( ) ( ) ( ) ( )
a man da ji bu wa li bao zha za tou ( ) ( ) ( ) ( ) ( )
2、词意我理解
昔日:废墟:
疾步:绝望:
瓦砾:开辟:
造句:绝望——
疾步——
3、多音字我会辨
埋混
4、好句我积累。
外貌描写的佳句:
动作描写的佳句:
三、合作探究(B类):
1、课文内容我理解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2、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3、课文中写到的人物有哪些?用””标注。
其中哪个人物让你最感动?简单说说理由。
四、课堂小结:
五、达标检测:
1、听写词语
2、词语搭配(注意“的”“地”“得”的使用)
()父亲()站起来()赶来
()回答()说()拥抱()父子3、课文讲述的是的故事,歌颂了
,赞扬了。
纠错栏:
学案设计原则:主体性、探索性、启发性、灵活性、梯度化、创新性
设计需要注意: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A识记类 B理解类 C应用类 D拓展类)
温村小学语文导学案第六单元单元主题:父母之爱
课题地震中的父与
子
课型细读批注课设计者学习者
学习目标:
1、我能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我能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2
学法指导:
1、抓住关键词句朗读、理解,完成目标1.如“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等语句。
2、抓住文中有特色的语言朗读、理解,完成目标1.如“他挖了8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等语句。
3、用相应符号勾画出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进行感受式批注。
一、知识回顾:
二、自主学习(A类):自读课文三遍,完成1--4.
1、用“”勾画出本课所有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旁批修辞。
2、用“=====”勾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3、用“~~~~~”勾画出描写父亲外貌、语言的句子,用“”勾画出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在旁边进行感受式或点评式批注。
4、用“–––”勾画出描写儿子语言的句子,在旁边进行感受式批注或点评式批注。
三、合作探究(B类):
1、“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都是血迹。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
2、“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文中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四、课堂小结:
中心、写法
五、拓展( CD类):收集关于歌颂母爱、父爱的名言、古诗、歌词。
四、阅读测评(CD类)
节选自《背影》
作者:朱自清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文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用相应符号勾画,并旁批。
2、这段话着重描写父亲那一特征?描写这一特征的作用是什么?
3文中“显出努力的样子”说明。
4、《背影》中的父亲与《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父亲有何异同?
自主反思:
学案设计原则:主体性、探索性、启发性、灵活性、梯度化、创新性
设计需要注意: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A识记类 B理解类 C应用类 D拓展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