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语文导学案模板(最新整理)
- 格式:pdf
- 大小:253.13 KB
- 文档页数:6
一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3、认识 300 个常用汉字,会写 100 个汉字。
4、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5、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6、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7、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秀诗文。
8、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9、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二、学习内容(一)汉语拼音1、单韵母:a、o、e、i、u、ü2、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3、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zi、ci、si、yi、wu、yu4、声调: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5、拼音方法:两拼法、三拼法(二)识字与写字1、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横、竖、撇、捺、点、提、钩、折。
2、常用偏旁: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门字框、三点水、草字头、女字旁等。
3、书写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
(三)阅读1、课文:包括儿歌、故事等多种形式。
2、阅读方法:指读、朗读。
(四)口语交际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五)语文园地1、识字加油站:通过多种形式巩固识字。
2、字词句运用:积累词语,练习说句子。
3、书写提示:指导书写规范。
4、日积月累:背诵古诗、谚语等。
三、学习方法(一)汉语拼音1、多读多练:通过反复朗读拼音,加深记忆。
2、结合儿歌:利用有趣的拼音儿歌,帮助记忆。
3、制作卡片:制作拼音卡片,随时进行认读。
[最新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整套导学案1、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教学目标1.认识“坝、傣”等。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二、预习学案1.请你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
2.请你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3.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请你用语言描述: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4.早晨的校园多美啊,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
第二、三自然段1.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2.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理解“窗外十分安静”一句,体会正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
3.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
朗读有关句子。
4.同学们读得可真好,如果你能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一起游戏,你想和他们一起玩什么?第四自然段11.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令人难以忘怀)2.在这所民族小学学习的同学们是什么感受?(自豪、骄傲)小结: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在学校、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四、课堂练习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pīngbàchuāndàibōwěnzhì怒暮燥雅昆播吻致2.这些生字宝宝脱了帽子你认识吗?(去掉拼音)小组开火车读。
3.这些生字宝宝回家了,你还能认出它吗?分组开火车读。
(课件演示,结合课文组词)凌晨蔷薇绽开欣然怒放暮色昙花干燥灼伤淡雅花蕾昆虫传播吻合花圃大致4.小组互动,“我说你找”,小组中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其他成员迅速在文中找出来。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第一课《山中访友》导学案班级:小组名称:【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湛蓝、清澈、唱和、德高望重、津津乐道”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
2、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像美。
3、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重点】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品析精彩语句。
【难点】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导学提纲】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品析精彩语句,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规范书写;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第一课时【学习过程】【导入新课】这是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自主学习】1.标注生字:(栀、嗅、邀、俯、瀑、蕴等,多音字:和、冠)、标释词语;(德高望重、汩汩、树冠、唱和、犬吠、波光明灭、津津乐道等)2.在书上标出句子的修辞手法3.从这些称呼中可看出,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合作探究】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体会所填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你弓着腰,()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我的名字,露珠与我()。
③喂,()的云雀,()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④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自己也是一棵树。
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胳膊变成(),血液变成树的(),在年轮里()。
前三个句子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当做________来写,第四句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_____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与它们之间的_____________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