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新技术-碘125粒子治疗肿瘤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2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疗效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对于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日趋多样化。
其中,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本文旨在分析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1. 肝脏恶性肿瘤概述肝脏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肝癌、肝内胆管癌等,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2.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原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是一种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通过将含有125I放射性粒子的植入针直接插入肿瘤组织内,利用其释放的辐射能量杀死肿瘤细胞。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近五年内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四、疗效分析1. 治疗效果根据统计数据,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其肿瘤缩小率达到XX%,病情稳定率达到XX%。
表明该治疗方法在控制肿瘤生长、缩小肿瘤体积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2. 生存率经过长期随访,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一年生存率达到XX%,三年生存率也有显著提高。
这表明该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积极意义。
3. 并发症发生率在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疼痛、发热等,但多数症状较轻,且经过对症治疗后均可得到有效缓解。
这表明该治疗方法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五、讨论1.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优点(1)局部治疗效果显著:通过将放射性粒子直接植入肿瘤组织内,可实现局部高剂量照射,有效杀死肿瘤细胞。
(2)全身毒副作用小:与化疗、放疗等全身治疗相比,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全身毒副作用较小,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小。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该如何防护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是恶性肿瘤比较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许多恶性肿瘤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错失手术治疗最佳时机,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高效安全且精准度高,能持续性照射,患者的年龄、体质对其无影响,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碘125放射性粒子存在一定的辐射性,需要加强防护。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优势于MRI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进行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可以避免手术治疗带来的创伤,实现无刀手术效果,患者一般情况下两天后就能出院,经过治疗后能扩大手术范围,且后期经手术治疗后效果会比较理想。
碘125粒子存在一定的放射性,为了考虑安全性问题,需要加强病人以及周围人的防护问题。
●碘125放射性粒子的安全隐患按照放射源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国际原子能机构将放射源分成五类,其中第四类和第五类对人体不会产生永久性损伤,而碘125放射性粒子正属于这两类,碘125放射性粒子的半衰期比较长,能够持续性照射,低剂量的射线会持续性放射,影响周边人群以及环境,故此需要加强辐射防护,但部分医院对这种辐射的防护重视度并不高,比如病房中没有配置全套的防护措施。
碘125放射性粒子引起的辐射损伤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症状,导致医护人员认为这种辐射并没有伤害性,可能出现不遵守操作规程的情况。
患者在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自我防护意识,表示穿着防护衣不仅影响行动,而且不利于治疗操作,因此穿防护衣的依从性并不高,另外,也未能形成定期接受剂量监测和体检的行为,不理解辐射防护的重要性。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后做好防护的目的有效的辐射防护能够避免发生有害的非随机性效应,保证工作人员、病人、家属乃至于社会公众人士的健康和安全,且也有一定的环境保护作用。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该如何防护防护要素第一,时间防护。
时间越长,人体受到的照射累积剂量越大,所以,如果照射率不变,那么缩短照射时间能减少照射剂量,鉴于此,可以从提高医护人员操作技能、熟练程度角度出发,提高治疗效率,缩短照射时间,以达到防护效果。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疗效分析》篇一一、引言肝脏恶性肿瘤(Liver Malignant Neoplasm, LMN)是全球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也日渐增多。
近年来,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分析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来源本研究收集了近三年内在我院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2. 方法(1)治疗方法:采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及肿瘤大小、位置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疗效评价:根据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大小、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以及生存期、生活质量等综合评价治疗效果。
三、疗效分析1. 肿瘤控制情况经过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大部分患者的肿瘤得到了有效控制。
治疗前后肿瘤大小比较,患者的肿瘤缩小率达到了XX%,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XX%,部分缓解(PR)率为XX%。
对于不可手术或术后复发的患者,125I粒子植入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肿瘤的进展,延长生存期。
2. 肝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对患者肝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有了明显的改善。
其中,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指标均有所下降,表明患者的肝功能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
3. 生存期与生活质量通过对患者的随访观察,发现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明显延长。
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疼痛程度减轻,食欲改善,活动能力增强等。
这些改善在统计学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四、讨论1.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优势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具有以下优势:首先,该治疗方法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可以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其次,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进行个性化治疗,提高了治疗的精确性和针对性;最后,通过持续的放射线照射,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碘125粒子植入科学价值,经济价值案例一:1、外照射是无创操作,操作技术相当简单;而碘125粒子植入是有创操作,手术技术相对复杂一些。
2、外照射范围较大,剂量相对较低,而碘125粒子植入照射范围较小,剂量相对较高,可以达到外放疗的2-3倍。
3、疗效上来讲,碘125粒子植入局部控制率更高,许多外放疗结束后病灶残留或复发的患者,还可以补充粒子治疗,其控制范围有赖于粒子植入的范围。
4、副作用上,碘125粒子植入对人体的影响范围较外照射更小,副作用更小,放射性肺炎机率更低。
5、治疗时间上,碘125粒子植入是一次植入,持续有效照射时间是6个月;而外照射一般是每天1次,一周5次,一般治疗在1-2个月。
6、从可靠性来说,碘125粒子植入更多的是依赖于医生的手术水平,而外照射则是依赖于机器和医生每天的摆位等方面。
7、从经济方面来讲,肿瘤越小,碘125粒子植入效果越好,费用越低。
8、适应症:肺部肿瘤、转移淋巴结、肝脏转移瘤、肾上腺转移瘤、妇科肿瘤术后复发等案例二:实体肿瘤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属于核素内照射治疗的一种,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继承了核素内照射靶向治疗的特性。
该方法微创,可以采用影像引导经皮穿刺、术中或腔镜方式将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瘤体内,植入瘤中的碘125粒子不间断的发出射线杀肿瘤细胞,从而有效地治疗肿瘤。
对早期前列腺癌,采用该法可以达到手术治疗效果,副作用却低于手术治疗。
在发达国家,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一肿瘤,已经有60%的患者首选该治疗方法治疗。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的优点有哪些?肿瘤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先进,疗效好,副作用小;2.化疗的同时可以碘125粒子植入,化疗覆盖“面”,碘125粒子植入突出“点”,“点、面”结合进行综合治疗;3.CT、MRI或彩超引导,经皮穿刺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可以达到无刀手术效果,但创伤小,术后2天即可出院;4.术中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可以扩大手术治疗范围,获得更好治疗疗效;5.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是放化疗等治疗无效患者的最佳选择;6.虽然碘125粒子有放射性,但,碘125粒子射程1.7cm,无需考虑环境污染和防护问题;7.该技术复杂,需要核医学科分别与介入科(放射科)、外科、磁共振、超声和内镜等学科联合开展。
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肿瘤专家共识(最全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简称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已经成为早期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手段,美国癌症学会、泌尿学会、临床肿瘤学会、放射肿瘤学会、近距离学会和NCCN指南均作为标准进行普及和推广[1,2,3]。
由于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治疗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结合会阴部模板技术实现了前列腺内粒子空间精准三维分布,剂量高度适形,实现剂量提升,达到根治肿瘤目的。
头颈、胸部、腹部和盆腔部位肿瘤由于受到骨结构、气体和器官运动影响,很难通过超声技术实现术中图像采集、三维重建和指导粒子植入。
2002年中国学者在国际上首次创造性地将CT引导技术全面引入粒子植入治疗领域,结合4D-CT扫描技术、打孔技术和固定针技术克服气体、骨结构和器官运动影响,建立起CT引导粒子植入治疗标准,大大提高了粒子植入治疗精度,拓宽了粒子治疗应用范畴,丰富和发展了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发表了系列研究结果[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29,30,31]。
而关于CT引导技术规范和标准目前尚没有系统研究和报道,本共识主要是对CT引导粒子植入技术流程进行论述,疗效和研究成果将伴随临床研究陆续报道。
一、共识形成的基础1.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放疗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模式。
外照射是利用放疗装置产生的射线(光子、电子或粒子线),对体内肿瘤进行杀伤,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内照射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经人体管道或组织间直接插植到肿瘤体内,对肿瘤细胞进行灭活。
近距离治疗(brachytherapy,BT)一词源于希腊文,包括:腔内、管内、组织间、术中和模照射5种模式[32]。
其中高剂量率后装和低剂量率组织间永久插植治疗应用较普遍。
后装主要适用于:子宫颈癌、子宫体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治疗,特点:分次进行,需要特殊防护。
碘125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临床体会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近年来国内发展迅速。
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有较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是一种减瘤手术。
精确的I125粒子植入治疗是中晚期肺癌治疗的手段之一。
不过,它是在CT 和超声引导下,将发出低能量γ射线的I125粒子直接植入肿瘤组织内,对肿瘤组织进行持续性的、最大程度的毁灭性杀伤。
传统的外放射治疗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但受到最高耐受剂量的限制,而且常常造成不同程度的放射损伤,在靶区剂量与正常肺组织损伤之间存在矛盾;三维适形治疗,在提高靶区剂量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但仍存在杀灭肿瘤的最大剂量与正常组织的最高耐受剂量之间难以平衡的缺陷[1]。
与常规外照射治疗相比,在CT和超声引导下植入I125粒子优势显著:内照射射线剂量小,作用时间更长,治疗定位更准确,对肿瘤局部作用均匀,辐射半径小(2cm左右),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极小,是一种非常好的局部治疗措施。
与化疗配合,治疗肿瘤的效果更加明显(可以杀灭远处的微转移病灶)。
该技术对肿瘤的局部治疗可以达到或接近手术和其他毁损病灶疗法的效果,为中晚期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创伤小、易操作、患者耐受性好且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对于某些经手术后,出现复发或者局限转移的肿瘤,I125粒子植入具有明显优势。
此外,还可作为常规放射治疗的补充和协同治疗的手段,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临床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中晚期原发性肺癌,无法手术,不宜或拒绝进行根治性手术的病例;转移性肺部肿瘤病灶或术后肺部孤立性转移灶失去手术机会者;外照射效果不佳或失败的病例;外照射剂量不足,作为局部剂量补充;禁忌证:恶液质,KPS 小于60分,一般情况差,预期生存小于3个月,不能耐受治疗者。
I125粒子植入的并发症:如血气胸、肺出血、肺部感染、粒子迁移、肺栓塞、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等。
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肝脏边缘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张景俊;首峰;李杰慧;陈炀【摘要】目的探讨125Ⅰ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对肿瘤位置邻近边缘和膈下的肝恶性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对16例邻近边缘和膈下的肝恶性肿瘤患者进行125Ⅰ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过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合并肝内病灶的患者粒子植入术中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结果粒子植入术后2个月以超声造影脱察肿瘤微循环状况,24枚病灶末见增强者17枚,(71%),部分或边缘增强者7枚,(29%),未见整体快速强化;生存率随访6个月、1年分别为100%和72.5%.并发症主要是气胸、粒子迁徙等.结论125Ⅰ粒子近距离治疗在肿瘤位置邻近肝脏边缘和膈下这样的特殊位置的治疗中有独特的地位,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0(019)011【总页数】4页(P878-881)【关键词】肝恶性肿瘤;125碘粒子;近距离治疗;CT【作者】张景俊;首峰;李杰慧;陈炀【作者单位】641600,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肿瘤治疗中心;641600,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肿瘤治疗中心;641600,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肿瘤治疗中心;641600,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肿瘤治疗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125 I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恶性肿瘤有较多文献报道,在前列腺癌、胰腺癌和头颈部肿瘤和肝癌等实体瘤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疗效。
本院自2007年11月起对16例肿瘤位置邻近肝脏边缘和膈下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7年11月至2009年1月我科对16例肿瘤位置邻近肝脏边缘和膈下恶性肿瘤患者的24个病灶进行了125 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
16例中男11例,女5例;平均年龄63岁;原发性肝癌6例,8枚病灶;转移性肝癌10例16枚病灶,所有病例病灶数不超过4枚,单个病灶大小<4 cm,且符合相应临床和影像学标准。
1、什么是粒子刀?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俗称“粒子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也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最新方法。
它是将具有杀伤肿瘤细胞作用的放射性125I(碘-125)放在一个金属钛壳里,密封后制成只有像小学生使用的0.7mm铅笔芯粗细、不到半公分长的小短棒,而称为“粒子”。
然后将患者CT、MR片所显示的肿瘤大小输入到一个三维立体治疗计划系统里,还原成一个与肿瘤实际大小的立体图象,然后按每间隔长一公分、宽一公分的距离,精确地将粒子分布于瘤体之中。
医生按此治疗计划利用微创技术如经皮穿刺等,在CT、B超等引导下,用一套特殊的器械,象“布雷”一样,把放射性粒子直接放置到肿瘤内部或在外科手术时将手术切不干净的肿瘤瘤床、亚肿瘤区域以及转移的淋巴结中永久埋入放射性粒子。
这些粒子在肿瘤内部持续发出的γ射线可迅速杀死肿瘤细胞。
这是一种与肿瘤形态完全一致的粒子植入技术,从而达到象手术刀切除一样的效果,所以又称为“粒子刀”2. 放射性125I粒子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 放射性125I粒子结构(图1),中心是银棒将放射性碘-125吸附在其表面,外壳用0.05mm厚的钛合金激光焊接而成,制成长4.5cm、直径0.7cm的放射性125I粒子棒。
图1 125I粒子结构3、为什么使用放射性125I粒子? 放射性125I粒子它有4个特点。
第一是它的放射能量低,对周围健康组织几乎没有损害。
第二是照射距离短,只有1.7厘米,对医生和家属损害极小。
第三,它可以持续24小时每分每秒不停顿地释放咖玛射线以杀灭肿瘤细胞。
第四是粒子作用时间长,可以长达180天。
可以完全杀灭肿瘤细胞。
4、“粒子刀”治疗肿瘤的原理 放射性粒子产生的咖玛(γ)射线杀伤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机制主要是高线形能量传递(LET)射线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DNA分子使链的DNA分子单链断裂、双键断裂,失去繁殖能力。
在肿瘤细胞生长过程中,只有一小部分细胞在持续繁殖,在繁殖周期内DNA合成后期及有丝分裂期阶段,少量的γ射线即能破坏肿瘤的繁殖能力,繁殖周期中其他阶段的肿瘤细胞,对γ射线敏感度较差,静止的肿瘤细胞,对γ射线相对不敏感。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其实也是一种放射治疗肿瘤的方法。
不过,它是在CT和超声引导下,将发出低能量γ射线的碘125粒子直接植入肿瘤组织内,对肿瘤组织进行持续性的、最大程度的毁灭性杀伤。
常规治疗肿瘤的方式有3种:手术切除、化疗和放射治疗,以及生物治疗等,而这几种疗法并非对所有肿瘤都适宜,常规放射性治疗由于辐射面积较大、放射性射线剂量大和贯穿人体,对人体的正常组织结构损伤很大。
与常规外照射治疗相比,在CT和超声引导下植入碘125粒子优势显著:内照射射线剂量小,作用时间更长,治疗定位更准确,对肿瘤局部作用均匀,辐射半径小(两厘米左右),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极小,是一种非常好的局部治疗措施。
与化疗配合,治疗肿瘤的效果更加明显(可以杀灭远处的微转移病灶)。
该技术对肿瘤的局部治疗可以达到或接近手术和其他毁损病灶疗法的效果。
对于某些经手术后,出现复发或者局限转移的肿瘤,碘125粒子植入具有明显优势。
此外,还可作为常规放射治疗的补充和协同治疗的手段,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很多人眼中,碘125粒子植入只是治疗肿瘤的辅助方式。
其实不然,它不但可以作为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而且对部分肿瘤可以作为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法。
对于一些对常规放化疗不敏感的肿瘤,碘125粒子植入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如前列腺癌,过去常用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其效果并不理想。
如今,可以不用手术,直接植入碘125粒子,抑制肿瘤生长,达到常规治疗一样或更好的效果,而且保留了它的生理功能。
另外,对于不愿行根治性手术以及一些无法手术的子宫颈癌、鼻咽癌患者,碘125粒子植入也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对于已发生转移的肿瘤患者,选用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可达到有效控制转移灶生长,保持器官功能、减轻疼痛的目的;由于身体状况、肿瘤位置等因素影响,无法用手术切除的肿瘤,也可选用植入碘125粒子治疗。
然而令人遗憾是很多人都因不知这种方法,或对这种方法不甚了解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因为适合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的局灶性肿瘤,越早放置,效果越好.什么是125碘粒子植入治疗?125碘粒子植入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一种有效技术,属于近距离内放射治疗的一种。
2021年1月第11卷第2期·综 述·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张 强 郝延璋▲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山东滨州 256600[摘要]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是肿瘤内放疗的一种,自21世纪初引入中国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3D打印模板引导植入的出现,使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因其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证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其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报道较少。
本文分别就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的适应证及其在各类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125I放射性粒子;恶性肿瘤;肿瘤综合治疗;近距离放疗[中图分类号] R730.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1)02-0062-04癌症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的主要死亡原因[1]。
而放疗是目前效率比率最高的癌症治疗手段,而且放射治疗的花费在所有肿瘤治疗花费中占比小于5%。
另外,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肿瘤患者,放疗可以减轻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2]。
而放射性粒子植入作为一种新兴的一种近距离放疗手段因其广泛的适应证、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等优点在众多癌种的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治疗往往并非依靠单一的抗肿瘤治疗手段,肿瘤的综合治疗仍是目前的主流。
放疗作为目前主流治疗手段之一,常与其他抗肿瘤治疗联合。
虽然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已广泛应用,并且在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前景,但是关于应用现状的报道较少。
现本文就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1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的临床适应证及禁忌证放射性粒子植入指征:①手术和外照射治疗后复发,拒绝手术和外照射,肿瘤大小≤7 cm;②病理诊断;③适用的穿刺路径;④无出血倾向或高凝血倾向;⑤身体状况总体良好(KPS>70分);⑥放射性粒子植入耐受性;⑦预期寿命≥3个月。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其实也是一种放射治疗肿瘤的方法。
不过,它是在CT和超声引导下,将发出低能量γ射线的碘125粒子直接植入肿瘤组织内,对肿瘤组织进行持续性的、最大程度的毁灭性杀伤。
常规治疗肿瘤的方式有3种:手术切除、化疗和放射治疗,以及生物治疗等,而这几种疗法并非对所有肿瘤都适宜,常规放射性治疗由于辐射面积较大、放射性射线剂量大和贯穿人体,对人体的正常组织结构损伤很大。
与常规外照射治疗相比,在CT和超声引导下植入碘125粒子优势显著:内照射射线剂量小,作用时间更长,治疗定位更准确,对肿瘤局部作用均匀,辐射半径小(两厘米左右),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极小,是一种非常好的局部治疗措施。
与化疗配合,治疗肿瘤的效果更加明显(可以杀灭远处的微转移病灶)。
该技术对肿瘤的局部治疗可以达到或接近手术和其他毁损病灶疗法的效果。
对于某些经手术后,出现复发或者局限转移的肿瘤,碘125粒子植入具有明显优势。
此外,还可作为常规放射治疗的补充和协同治疗的手段,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很多人眼中,碘125粒子植入只是治疗肿瘤的辅助方式。
其实不然,它不但可以作为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而且对部分肿瘤可以作为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法。
对于一些对常规放化疗不敏感的肿瘤,碘125粒子植入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如前列腺癌,过去常用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其效果并不理想。
如今,可以不用手术,直接植入碘125粒子,抑制肿瘤生长,达到常规治疗一样或更好的效果,而且保留了它的生理功能。
另外,对于不愿行根治性手术以及一些无法手术的子宫颈癌、鼻咽癌患者,碘125粒子植入也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对于已发生转移的肿瘤患者,选用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可达到有效控制转移灶生长,保持器官功能、减轻疼痛的目的;由于身体状况、肿瘤位置等因素影响,无法用手术切除的肿瘤,也可选用植入碘125粒子治疗。
然而令人遗憾是很多人都因不知这种方法,或对这种方法不甚了解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因为适合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的局灶性肿瘤,越早放置,效果越好.
什么是125碘粒子植入治疗?
125碘粒子植入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一种有效技术,属于近距离内放射治疗的一种。
该方法经微创(经皮穿刺)方式或手术将放射性125碘粒子植入肿瘤内或可能受肿瘤侵犯的组织内,也可以植入到肿瘤转移的淋巴信道或淋巴结内。
125碘粒子衰变过程中发射出低剂量的伽玛射线,对肿瘤组织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照射,能够杀死不同时期裂变的肿瘤细胞和肿瘤周围乏氧细胞,因此,可以有效地治疗肿瘤,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
125碘粒子植入治疗具有如下特点:
1.125I粒子辐射直径仅1.7cm,能量绝大部分被组织吸收,无需特别的屏蔽防护;2.125I粒子植入对肿瘤组织直接照射,局部照射剂量远比正常组织高得多;能最大限度杀伤肿瘤细胞,对正常组织和敏感组织损伤小;
3.持续性、低剂量反复照射,对肿瘤组织的生物效应明显提高,对DNA双链破坏完全;4.放射源始终存放在专用的容器内,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不直接接触粒子,操作安全,易于防护;
5.125I粒子属于放射性药品,需要核医学科才能订购和专有的场所存放;125I粒子植入又需要放射科、B超、肿瘤科、脑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和普外科等临床科室的合作才能共同完成;
6.125碘粒子植入后根据植入部位不同也有一定的并发症。
125碘粒子植入治疗的适应症:
1.未经治疗的原发肿瘤,(如前列腺癌)
2.需要保留重要功能性组织或手术将累积重要器官的肿瘤,如脑深部肿瘤
3.患者拒绝进行根治手术的病例,如甲状腺癌、子宫颈癌
4.预防肿瘤局部区域性扩散,增强根治效果的预防性植入
5.转移性肿瘤病灶或术后孤立性肿瘤转移灶,如肺的多发转移肿瘤
6.无法手术的原发病例,如巨型肝癌、鼻咽癌
7.外照射效果不佳或失败的病例
8.外照射治疗剂量不足,作为局部剂量的补充
9.中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如胰腺癌)
125碘粒子植入治疗的禁忌症:
1.有明显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
2.估计生存期不超过半年者
3.有广泛远处转移
4.肿瘤处于溃疡恶化期
为什么说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先进?
实体肿瘤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属于核素内照射治疗的一种,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继承了核素内照射靶向治疗的特性。
该方法微创,可以采用影像引导经皮穿刺、术中或腔镜方式将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瘤体内,植入瘤中的碘125粒子不间断的发出射线杀肿瘤细胞,从而有效地治疗肿瘤。
对早期前列腺癌,采用该法可以达到手术治疗效果,副作用却低于手术治疗。
在发达国家,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一肿瘤,已经有60%的患者首选该治疗方法治疗。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的优点有哪些?
1.肿瘤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先进,疗效好,副作用小;
2.化疗的同时可以碘125粒子植入,化疗覆盖“面”,碘125粒子植入突出“点”,“点、
面”结合进行综合治疗;
3.CT、MRI或彩超引导,经皮穿刺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可以达到无刀手术效果,但创伤
小,术后2天即可出院;
4.术中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可以扩大手术治疗范围,获得更好治疗疗效;
5.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是放化疗等治疗无效患者的最佳选择;
6.虽然碘125粒子有放射性,但,碘125粒子射程1.7cm,无需考虑环境污染和防护问题;
7.该技术复杂,需要核医学科分别与介入科(放射科)、外科、磁共振、超声和内镜等学
科联合开展。